对冲基金集体涌向曾嗤之以鼻的量化交易 QIS之风 席卷华尔街

对冲基金

华尔街商业银行价值5000亿美元的克隆量化交易业务有了一些令人惊讶的新客户群体——曾经对量化交易工具不屑一顾的对冲基金机构,而这些“克隆量化交易”所模仿的量化战略正是一些对冲基金投资机构。华尔街众多对冲基金机构曾经对大型商业银行推出的跟风量化交易产品充满敌意,但现在正成为量化投资策略(QIS)繁荣局面的最核心推动力。基于QIS的交易工具作为蓬勃发展的商业银行业务之一,正在模仿更为复杂的量化交易策略。

据了解,这些QIS工具采用颇为流行的系统性量化交易,通常将其转化为掉期组合或结构性票据,创造了一种快速、廉价的获取风险敞口的方式。长期以来,它们一直受到华尔街各大资产管理公司以及对冲击基金机构的抨击,因为它们只是对不断被复制的复杂策略的拙劣模仿,而这些策略往往是在金融学术界发展起来的,并由AQR Capital Management和Dimensional Fund Advisors等对冲基金机构在过去几十年里率先推出。

然而,量化投资策略已经从最初的少数对冲基金采用,全面扩展到对冲基金经理们正越来越多地屈服于量化投资策略(QIS)的纯粹便利性。有着“快钱”称号的华尔街对冲基金机构们,表面上看似不情愿态度,但是几乎都在加大力度使用QIS工具作为调整敞口的简单方法。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数据处理能力不断提高,量化投资策略可以使用更复杂和高效的量化算法进行高频极速且锚定更高回报水平的股票交易,这使得量化交易在捕捉以市场量价为主的技术面机遇和管理风险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也使得量化模式能够从海量数据样本中提取有价值的逻辑信息,提高交易决策的准确性和回报率。

在总部位于日内瓦的Dominice & Co.从事期权交易的皮埃尔•德•萨博(Pierre de Saab)就是其中之一。他撰写的研究报告曾经认为,QIS的僵化意味着它们在市场抛售中表现更差,无法取代像他这样的对冲基金经理。然而,去年他开始自己使用这些商业银行推出的量化投资策略工具,作为一种便捷化的方式来安置新仓位。

“每次你想做点新事情的时候,都需要聘请一名交易员,这可能很有挑战性,”经营着规模达15亿美元资产的Dominice的合伙人德•萨博表示。“你可以将QIS工具作为一个起点,也可以将其作为外包执行的一种方式,这样你的员工就可以从事更高附加值的创新任务。”

尽管德•萨博拒绝提供他使用的具体量化投资策略的细节,但他表示,基于量化策略的这些交易目前约占其投资组合的5%。

验证量化算法

QIS的采用正在全面加速,因为美联储长期维持更高的利率推动了这些量化工具所基于的许多动能策略或量价策略。根据Albourne Partners对13家主要股票经纪交易商的调查,他们的名义配置敞口总额在12月攀升至创纪录的5520亿美元。相比之下,类似地位的资产管理公司所管理的资产规模约为6,320亿美元。

量化工厂——银行QIS业务已扩展至所有主要资产类别

虽然这些量化投资工具最初是针对养老金等大型机构投资者,但一些商业银行表示,各种各样规模的对冲基金现在都在求助于它们。来自瑞银投资银行的QIS结构全球主管朱利奥•阿尔菲尼托(Giulio Alfinito)估计,对冲基金目前在一些商业银行的名义QIS资产中所占比例高达个位数甚至两位数,而几年前为零。他表示:“如果我们能在这个新的生态系统中生存,这将是验证我们量化算法的一个很好的来源。”

虽说用途可能各不相同,但在典型情况下,多策略型对冲基金的固定收益团队可能会尝试采用QIS工具交易股票期权。或者一家从未做过大宗商品交易的公司可能会利用它们的便捷化算法迅速增加一些原材料配置敞口。

对冲基金集体涌向曾嗤之以鼻的量化交易

来自华尔街大行摩根大通的全球战略指数联席主管阿诺•约伯特(Arnaud Jobert)表示:“对于多资产类别的对冲基金机构来说,QIS是一种廉价的方式,可以让它们进入一个团队不具备交易能力的资产类别。”统计数据显示,摩根大通名义上经营着高达850亿美元的QIS对冲基金资产业务。“5年或10年前,对冲基金很少采用QIS工具。如果说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对冲基金当时可能将QIS视为竞争对手。”

“投掷意大利面”

谨慎的对冲基金机构仍然可以找到很多犹豫不决的理由。出售QIS工具的银行不是资产管理公司,因此对客户没有信托责任。这些策略的执行也完全基于预先确定的规则手册,这意味着它们不容易进行定制化的调整,对一些对冲基金来说可能将给交易带来更高的交易成本,从而削弱了它们价格低廉的说法。

管理着48亿美元资产的纽约对冲基金机构Axonic Capital基金经理丹尼斯•西塞克(Deniz Cicek)表示,有银行在兜售与他的固定收益期权策略类似的交易。他还听说过股票QIS,银行强调这可以使他的投资组合多样化。

“如果我的投资者可以自己独立操作,那么我的价值是什么?”他表示。“作为一名对冲基金经理,我认为优势在于知道何时进场加仓,以及在这些股票敞口中投入多少资金,而不是只做静态性质的被动投资敞口。”

QIS工具的营销手段通常还基于回测模式,即选定的量化投资策略对过去交易表现的模拟。但是,即使市场条件仍然有利,创造新策略的投资行为本身也会将资金注入新的市场交易,从而改变计算。

Simplify Asset Management管理一只基于QIS的ETF基金经理唐宁(John Downing)表示:“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是实时回报与实时回测。”“它有可能是自身成功的牺牲品,因为有这么多人在追逐同样量化模式的溢价。”

来自Dominice的德•萨博表示,他对1000多个投资策略的分析数据显示,约76%的投资策略在上线后的风险调整回报率(即夏普比率)较低,32%的投资策略甚至出现了负值。

一些来自对冲基金机构的反对人士认为,QIS部分策略的高失败率证明,银行只是在往墙上扔意大利面,看看有哪几根能够粘住。数据提供商LumRisk表示,总共推出了大约7000个指数(每个QIS都围绕一个指数构建),但近1900个指数不再可用,其中392个在2020年的新冠疫情大波动中主动退休。

涉足新领域

在一些银行看来,随着市场、客户甚至产品本身的发展,这都是自然变化的一部分。如今,一些对冲基金买家可以耗资定制他们的QIS工具,选择适当的时机打开或关闭策略,有时还可以根据策略购买期权。

银行也在不断增加QIS工具的广度和深度以及策略模式,涉足更复杂的交易策略领域,比如“股票分散”以及“日内动量”,前者买入一系列单一股票期权并出售基于指数的众多衍生品,后者追踪一天内股指期货的走势来进行高频动量交易。

宽广的工具箱——QIS涵盖了广泛的战略,可以相互补充

银行的QIS工具也在变得越来越有创意。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 AG)QIS工具所具备一个独特的功能,可以通过深度机器学习算法来买卖股票。摩根大通对英国天然气等利基大宗商品有独特的量价策略,并使用GPT-4大模型进行标志化的产品销售。

不过,尽管这一系列QIS交易工具吸引了更多对冲基金用户,但竞争因素依然存在。

来自摩根大通的约伯特表示,摩根大通在让市场上的“快钱”接触到容量非常有限的更“敏感”策略时,会非常谨慎。来自Dominice的德•萨博认为,这些模仿化的量化策略提高了许多同类公司的门槛,因为仅仅提供像不断出售期权这样的简单量化策略就能收取高额QIS工具费用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你不会因为仅仅提供量化通道而得到奖励。”德•萨博表示。“QIS工具在不断进化。”


“固收+”策略到底加了什么?

从字面意义来看,固收+可以拆分成两个部分来理解——“固收”和“+”,对于固收部分,主要是配置于传统的债券,采用票息杠杆策略或是一定的信用挖掘等,提供给投资人相对稳定的收益;“+”则是指同时配置其他收益风险特征的产品增厚收益,包括可转债、股票和金融衍生品等,形成一个有别于传统债券的收益特征。在控制波动和回撤的前提下,提供收益弹性。

量化

1、“固收+”策略 到底加什么?

“+”什么,其实比较多元,具体看基金经理制定的详细投资策略和他们本人擅长的弹性领域。“固收+”策略主要面向追求稳健的投资者,产品形态通常以稳健投资者爱好者为主,为此“+”的部分,基金经理会在控制回撤的同时尽可能捕捉确定性较强的获利机会。

“+”的既是收益,同样也是风险。

债券层面之外,可以加的投资策略也不少,具体比如股票投资、打新、定增可转债、股指期货、国债期货等等,只要有增厚收益的机会,都有可能成为固收“+”部分的策略。不同基金公司的不同的“固收+”产品,其背后“+”部分的策略可能不同。

“+”权益类资产

一种是可以通过股票打新,在目前A股市场环境下,股票打新是一种确定性较高的投资策略,这一类就是我们常见的一级债基。另一种是参与股票二级市场,在股市表现相对好的时候,适当增加股票资产的投入,从而增强收益,这一类是我们常见的二级债基或偏债混合型基金。

“+”可转债

可转债本身就兼顾股性和债性,是一种介于股票和债券之间的投资品种,有“进可攻、退可守”的特性,即在股市走强的时候,跟涨能力较强,在股市下行的时候,抗跌能力较强。

“+”其他

“固收+”的产品较为灵活,除了常见的加权益类资产、可转债,也可以根据市场走势加股指期货、国债期货等衍生品进行获利或风险对冲,此外,也可以加入FOF来增加组合的多样性。

值得一提的是,“固收+”除了债券+其他资产的策略,还有一种特殊的策略就是量化对冲,直接采取多空策略,建立股票多头,利用股指期货等衍生工具对冲系统性风险,获取“绝对收益”。除此之外,“固收+”的几种策略也可以组合同时使用,非常灵活。

2、“固收+”适合哪些投资者?

常见的“固收+”历史年化收益在5%-9%,风险略高于纯债基金。适合长期稳健型投资者、短期稳健型投资者、小白投资者和资产配置投资者。

长期稳健型投资者

对于风险偏好中低,又有一笔长期不用的钱,想要获得较为稳健的收益,这类投资者可以考虑配置“固收+”。

短期稳健型投资者

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一笔数额不小的资金,可能要在3个月或6个内使用,去购置某些东西或项目,这笔钱背后的诉求可能是“在不要亏损的前提下,能赚一点是一点”。实际上,投资不可能稳赚不赔,但是“固收+”这类产品风险比权益类基金小,风险稍高于货基,历史收益也比货基高一些,基本是可以满足这类投者的诉求的。

小白投资者

机构

这类投资者有一笔闲钱,但是资金总量不大,初入基金领域,投资经验几乎为0,也不愿过多操心自己的资产,那么可以选择“固收+”,相对稳健,目前比起货基来说,性价比更高一些。

资产配置投资者

资产管理公司

如果已投资的账户基本都是权益类基金,也可以考虑补充“固收+”类的产品,进一步平滑投资组合的波动,来平衡账户风险。另外,股债常常出现“跷跷板”效应,即股熊债牛,因此,即便股市为熊市的时候,也不至于整体账户亏太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东方不亮西方亮”。

投资中辨险识财建议应该用以下心态去理财:“只要方向正确,其实慢即是快。”如果可以长期持有,“固收+”基金也许能为你带来理财小确幸,你心动了吗?

金融是怎么形成的

工具

因为是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而造成的。 次级房屋信贷危机(又称次级房贷风暴、次级按揭风暴)是指由美国次级房屋信贷行业违约剧增、信用紧缩问题而于2007年夏季开始引发的国际金融市场上的震荡、恐慌和危机。 次级抵押贷款是指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 近年美国等国家放松购房信贷标准(不用付首期,不用收入证明,也不计较抵押单位的质素等),形成次级房贷市场。 次级房屋信贷经过贷款机构及华尔街用财务工程方法加以估算、组合、包装,就以票据或证券产品形式,在抵押二级市场上出卖、用高息吸引其他金融机构和对冲基金购买。 原先在美国次级贷款市场占七成份额的房利美和房地美公司,由政府机构主宰,将贷款打包成证券,将贷款证券化背后的财务风险计算颇为复杂,通常得先分析被证券化的那一堆贷款案过去类似贷款案例之风险,计算出投资者能够获得本金和利率。 当房利美和房地美还占房贷市场主导地位时,他们通常会制定明确的放贷标准,严格规定哪些类型的贷款可以发放。 随着这两家公司的丑闻爆出,政府对两家公司的业务增长加以限制,整个次贷市场开始争抢这两家公司所购贷款。 整个过程中,新的市场参与者,出于逐利目的,过分追求高风险贷款。 由于全球成千上万高风险偏好的对冲基金、养老金基金以及其他基金投资者的介入,原有的放贷标准在高额利率面前成为一纸空文,美国有许多中小型的银行,因为资金有限并不想等二十年后才回收房屋贷款,所以乐意将手上的房贷债权转卖出去,而且银行也急着把钱放贷出去不然自己会被利息支出压垮。 新的市场参与者与华尔街经销商不断鼓励放贷机构,尝试不同贷款类型。 许多放贷机构甚至不要求次级贷款借款人,提供包括税收表格在内的财务资质证明,做房屋价值评估时,放贷机构也更多依赖机械的计算机程序,而不是评估师的结论,潜在的风险就深埋于次级贷款市场中了。

壁虎式投资法的开创者介绍

James Harris Simons(中文译名:詹姆斯.哈里斯.西蒙斯) 提出的金融交易方法詹姆斯·西蒙斯(James Simons)是世界级的数学家,也是最伟大的对冲基金经理之一。 全球收入最高的对冲基金经理,年净赚15亿美元。 在华尔街,韬光养晦是优秀的对冲基金经理恪守的准则,詹姆斯·西蒙斯也是如此,即使是华尔街专业人士,对他及其旗下的文艺复兴科技公司也所知甚少。 然而在数学界,西蒙斯却是大名鼎鼎。 早在上个世纪,詹姆斯·西蒙斯就是一位赫赫有名的数学大师。 在2007年“华尔街最会赚钱的基金经理”排行榜中,这位70岁的数学大师以年收入13亿美元,位列第五。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keji312/31079.html
拟购买董监高责任保险 延华智能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