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 深圳特区报 外资外企来华投资热门目的地

6月18日,深圳迎来了两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外资企业。深圳市与香港太古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围绕消费、会展、航空等领域开展合作。瑞士德科集团全球首席执行官马思翰访问深圳拓展业务,助力深圳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市场潜力巨大”“创新氛围浓厚”“发展环境优越”,深圳是外商来华投资布局的重点考量之地,外资外企持续看好深圳。前不久深圳发布《进一步加大吸引和利用外资实施办法》,持续释放吸引外资外企来深投资兴业、互利共赢的政策信号。

外资外企布局投资深圳动作频频

近年来,深圳与太古互动频繁。2022年7月,太古地产与福田区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2023年4月,香港太古集团有限公司主席白德利访问深圳,表示将进一步加大在深投资布局力度。2024年6月18日,深圳市与香港太古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白德利表示,此次签约是香港太古在深发展的新起点,未来将全力打造更多高水平品牌项目。根据协议,香港太古集团将在深圳开展消费、会展、航空等领域业务布局。依托旗下太古里、太古汇等高端商业载体品牌参与深圳世界级商圈建设;积极拓展在深酒店业务;加强航空物流行业合作。

就在签约的当天,世界知名人力资源企业-瑞士德科集团全球首席执行官马思翰来深考察人才发展环境,希望将德科集团的专业优势、资源优势和深圳的区位优势、创新优势结合起来。一同访深的德科集团全球区域总裁李彦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德科和深圳可以在很多领域开展合作,包括为深圳企业引进人才、培训人才,也可以为深圳企业在国外拓展市场提供全球化人才服务。

外资外企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深圳坚持“心诚+行程”,既诚挚邀请外资外企到深圳来,也积极走出去到海外招商引资,成功吸引了一批优质外资外企项目落地见效。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全年深圳新设外资企业8002家,同比增长86.6%,占全国新设外资企业比重超过15%。今年以来,访问深圳寻求合作的外资外企络绎不绝,包括美国特斯拉、 英国DMG会展、日本松下、瑞士德科等;新的外资外企投资项目持续在深圳落地见效,包括美国通用电器医疗、美国苹果公司、泰国开泰银行和香港太古集团等。

制造业和服务业是深圳引进外资的重点

5月21日,深圳发布《进一步加大吸引和利用外资实施办法》,从推动重点领域高水平对外开放等五个方面提出20条具体措施。《实施办法》在明确具体举措的同时,也明确了招商引资的方向,重点就是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深圳吸引和利用外资的最大领域始终是制造业。《实施办法》提出,鼓励引导外商投资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20+8”产业集群培育和建设,在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关键领域进一步延链补链强链,并支持全球知名制造业龙头企业将总部基地、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等关键环节落地深圳。

今年以来,世界知名的先进制造业企业先后在深圳投资新项目。通用电气医疗是全球领先的医疗科技、诊断药物和数字化解决方案的创新者,前不久正式与深圳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建设国际一流的医疗器械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日本松下则期待与深圳深化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健康养老等领域合作,并带动更多日资企业来深投资兴业。苹果宣布将在深圳开设一个新的应用研究实验室,并深化与本地供应商的合作。

服务业也是深圳引进外资的重点。香港太古集团专注于消费、航运等领域,将在深圳相关领域加快投资布局。瑞士德科集团将专注于人才招引、培训,服务深圳招才引智以及企业全球化发展。英国DMG会展集团将围绕能源领域全球性展会和论坛,与深圳开展合作。开泰银行是唯一一家总部设在深圳的东盟国家的银行,其位于罗湖区红岭新兴金融产业带的新总部正式启用,也将为深圳新兴金融产业和跨境贸易发展增添动力。

新质生产力对外资吸引力愈加凸显

近年来,外商来华投资逐渐迈向高端、趋向创新。重量级外资外企看好深圳,投资布局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正是外商对华投资新动向的典型例证。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数字经济与全球战略研究所所长曹钟雄认为,深圳是外资外企来华投资的热门目的地,美国、英国、日本、瑞士等发达国家知名企业在半年内密集访问、布局深圳,用事实证明了欧美发达国家资本和企业对中国投资保持了热情,也再次证明深圳有吸引全球资本和企业的强大能力,尤其是新质生产力重点领域对外资吸引力愈加凸显。

深圳凭什么获得外资外企青睐?曹钟雄认为主要有三方面原因:首先,深圳人才集聚,拥有大批优秀工程师、科研团队,创新氛围浓厚,有助于满足高技术制造业的研发需求。第二,深圳在产业链供应链的完备稳定方面颇具国际竞争力,能够把创新创意转化为产品落地,变成生产线。此外,近年来深圳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推动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出台一系列政策持续扩大开放合作,为来深投资的外资外企提供便捷服务和发展空间。

曹钟雄指出,外资外企投资深圳,为深圳带来更多的资本、人才和产业机会,助推深圳的国际化、现代化建设,有利于深圳在全球新一轮产业链供应链调整中继续保持重要节点地位。他建议,深圳要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吸引更多外资外企来深投资布局。首先是,要更多关注战略性新兴产业招商引资,利用外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不仅要吸引欧美资本、企业投资,也要多关注如中东资本等新资本。其次是,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领域,也要进一步提升国际化水平,让外企高管、外籍人才在深生活更便利。

(深圳特区报记者 徐兴东 关炜瀛)


经济特区特在哪一领域

经济特区是在国内划定一定范围,在对外经济活动中采取较国内其它地区更加开放和灵活的特殊政策的特定地区。 主要特点:1.特区经济发展的资金以利用外资为主;2.特区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3.对前来投资的客商给予特殊优惠和便利;4.国家给特区较多经济自主权经济特征建设资金以外资为主。 经济结构以“三资”(外资、侨资、港澳资)企业为主。 产品以外销为主。 其经济运行机制是在国家计划指导下的市场调节为主。 特区经济以发展工业为主、实行工贸结合,并相应发展旅游、房地产、金融、饮食服务等第三产业。

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的原因是什么?请帮忙

四个特区设立时都有目的和侧重:珠海主要吸引澳门的客商;深圳、汕头主要针对香港客商;厦门主要是对台。 四个特区共同的目的是吸引世界各地的外资和侨资。

简述经济特区的种类

经济特区
中国政府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实行特殊政策的地区。在经济特区内,对国外投资者在企业设备、原材料、元器件的进口和产品出口,公司所得税税率和减免,外汇结算和利润的汇出,土地使用,外商及其家属随员的居留和出入境手续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从特征上讲,经济特区是我国采取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吸引外部资金、特别是外国资金进行开发建设的特殊经济区域;从功能上讲,经济特区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窗口、排头兵和试验场。这既是对经济特区特殊政策、特殊体制、特殊发展道路的概括和总结,也是对经济特区承担的历史使命和实际作用的概括和总结。

国家的经济特区有: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实际上现在各个省、各个市都还有自己的开发区之类的实行特殊经济政策的区域,在某种意义上也是经济特区,只不过没有正式的国家级名义而已。
我国经济特区的主要特点是:
1.特区经济发展的资金以利用外资为主;
2.特区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
3.对前来投资的客商给予特殊优惠和便利;
4.国家给特区较多经济自主权。

建立经济特区的重大意义在于:
1.可以利用外资引进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产品竞争力;
2.可以利用外商销售渠道,适应国际市场需要和惯例,从而扩大出口,增加外汇收入;
3.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了解世界经济信息;
4.有利于学习现代经营管理经验,培训管理人才;
5.可以扩大我们走向世界的通道,开辟世界了解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窗口。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120.77.238.70/keji312/34149.html
感悟云冈石窟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