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末 中德实现了一件大事!

文/刘亮

中国和德国在气候变化和绿色转型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

中德气候变化和绿色转型对话合作机制首次高级别对话22日在北京举行。本次对话参会人员规格高,包括中国国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德国联邦副总理兼经济和气候保护部部长哈贝克,以及来自中德双方的10多个部门代表。

此次对话达成了哪些重要成果?释放了哪些信号?

合作是对话主基调

当前,中欧经贸关系因贸易摩擦备受关注。针对此次对话的主基调,国家发改委方面指出,旨在落实两国领导人就加强中德气候变化和绿色转型对话合作重要共识,扎实推进政策交流和务实合作。

当天,中德双方相关部门就能效与循环经济、气候多边进程及中德双边气候合作、工业减碳和能源转型等重点议题进行对话交流。双方宣布对话达成一系列重要成果。

6月22日,中德气候变化和绿色转型对话合作机制首次高级别对话在北京举行。中新社记者 刘亮 摄

从整体成果内容看,不仅包括中德相关部门达成系列合作计划和工作安排,涵盖能效工作组、循环经济行动计划、工业减碳工作组及能效提升示范项目等,还包括中德双方启动绿色转型省州合作,国家发改委与德国相关部门共同支持江苏省与德国巴符州、四川省与德国北威州在相关领域的交流合作。

江苏与四川,地理位置上,一东一西,是中国推进经济绿色转型、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代表性省份。

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综合室副主任苑生龙指出,两个代表性省份在相关领域国际合作方面有丰富经验。推动德国联邦州与国内省市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将有助于加强两国在科技、绿色低碳转型、产业等方面的政策协调与深度合作,更加充分发挥各类交流对话机制及合作平台作用职能,为推动绿色转型地方交流、产业合作及提升公众认知等方面都将起到积极作用。

中德合作由来已久

虽然此次高级别对话是“首次”,但中德在气候变化和绿色转型方面的合作由来已久。

中德双方于1994年启动环保合作,如今两国合作不断深化,已从最初的人员交往和信息交流,拓展到政策法规、管理系统、环保产业和污染防治等多个实质性合作领域。此外,双方还在重大国际环保进程中强化沟通协调,促进国际环境公约的谈判和履约,共同深化了环境和气候伙伴关系。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陈凤英表示,中德在气候变化和绿色转型方面相互依存、互补性较强,如德国同样是制造业强国,在绿色低碳发展领域具有领先地位,其技术和经验对中国有重要启示作用。而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和光伏技术等对德国同样具有吸引力。两国可以互相学习,共同探索绿色转型的道路。

此次对话中,中德双方也对未来合作领域进行了展望。

中方表示,愿与德方在能效和循环经济、气候多边进程、工业减碳、能源转型等重点领域进一步提升合作水平,在绿色低碳技术领域进一步挖掘合作空间。德方表示,中国在推进可再生能源发展方面成就令人瞩目。德方愿与中方一道加强合作,在可再生能源消纳、智能电网发展、零碳低碳产品生产等具体领域进一步探索合作空间,将双方绿色合作提高到新的水平。

中德“对话”的深意

在欧盟拟对进口中国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的敏感时刻,此次中德对话具有深远意义。

一方面,中方再次阐明自己的立场和期待。如郑栅洁在会上表示,保护主义保护不了竞争力,只会拖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的进程。期待德方展现在欧盟内的领导力,做正确的事情。

另一方面,德国作为欧盟主要成员国,访华本身也释放积极信号。如德方在会上表示,德中经济关系十分重要,当前经济全球化趋势受到外部因素干扰,中国是应对全球性挑战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德方支持中欧双方就相关问题开展讨论磋商。

在陈凤英看来,德国在欧洲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其政策和行动可在欧洲范围内产生示范效应。因此,中德在绿色低碳领域的合作不仅对两国具有重要意义,也对整个欧洲乃至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具有积极影响。

苑生龙强调,中国目前是全球清洁可再生能源领域的领跑者。中国已建成世界最大清洁发电体系,中国风电、光伏产品出口到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帮助众多国家获得清洁、可靠、用得起的能源。同时,中国新能源技术显著提升了清洁能源技术的可及性,降低了全球使用绿色技术的成本。中德经贸关系对两国乃至全球具有重要意义,中德加强气变与绿色转型领域合作对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不可或缺。

编辑:诸葛瑞鑫

责编:魏晞


如何管理好时间?

怎样管理时间(一)、计划管理 关于计划,有日计划、周计划、月计划、季度计划、年度计划。 时间管理的重点是待办单、日计划、周计划、月计划。 待办单:将你每日要做的一些工作事先列出一份清单,排出优先次序,确认完成时间,以突出工作重点。 要避免遗忘就要避免半途而废,尽可能做到,今日事今日毕,干一起了一起。 待办单主要包括的内容:非日常工作、特殊事项、行动计划中的工作、昨日未完成的事项等。 待办单的使用注意:每天在固定时间制定待办单(一上班就做)、只制定一张待办单、完成一项工作划掉一项、待办单要为应付紧急情况留出时间、最关键的一项,每天坚持。 每年年末作出下一年度工作规划; 每季季末作出下季末工作规划;每月月末作出下月工作计划;每周周末作出下周工作计划 (二)、时间“四象限”法 著名管理学家科维提出了一个时间管理的理论,把工作按照重要和紧急两个不同的程度进行了划分,基本上可以分为四个“象限”:既紧急又重要(如人事危机、客户投诉、即将到期的任务、财务危机等)、重要但不紧急(如建立人际关系、新的机会、人员培训、制订防范措施等)、紧急但不重要(如电话铃声、不速之客、行政检查、主管部门会议等)、既不紧急也不重要(如客套的闲谈、无聊的信件、个人的爱好等)。 时间管理理论的一个重要观念是应有重点地把主要的精力和时间集中地放在处理那些重要但不紧急的工作上,这样可以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在人们的日常工作中,很多时候往往有机会去很好地计划和完成一件事。 但常常却又没有及时地去做,随着时间的推移,造成工作质量的下降。 因此,应把主要的精力有重点地放在重要但不紧急这个“象限”的事务上是必要的。 要把精力主要放在重要但不紧急的事务处理上,需要很好地安排时间。 一个好的方法是建立预约。 建立了预约,自己的时间才不会被别人所占据,从而有效地开展工作。 (三)、有效的时间管理 美国管理学者彼得·德鲁克(P·F·Drucker)认为,有效的时间管理主要是记录自己的时间,以认清时间耗在什么地方; 管理自己的时间,设法减少非生产性工作的时间; 集中自己的时间,由零星而集中,成为连续性的时间段。 (四)、时间abc分类法 将自己工作按轻重缓急分为:a(紧急、重要)、b(次要)、c(一般)三类;安排各项工作优先顺序,粗略估计各项工作时间和占用百分比;在工作中记载实际耗用时间;每日计划时间安排与耗用时间对比,分析时间运用效率;重新调整自己的时间安排,更有效地工作。 (五)、考虑不确定性 在时间管理的过程中,还需应付意外的不确定性事件,因为计划没有变化快,需为意外事件留时间。 有三个预防此类事件发生的方法:第一是为每件计划都留有多余的预备时间。 第二是努力使自己在不留余地,又饱受干扰的情况下,完成预计的工作。 这并非不可能,事实上,工作快的人通常比慢吞吞的人做事精确些。 第三是另准备一套应变计划。 迫使自己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作,对你自己能力有了信心,你已仔细分析过将做的事了,然后把它们分解成若干意境单元,这是正确迅速完成它们的必要步骤。 考虑到不确定性,在不忙的时候,把一般的必然要做的工作先尽快解决。 在工作中要很好地完成工作就必须善于利用自己的工作时间。 工作是无限的,时间却是有限的。 时间是最宝贵的财富。 没有时间,计划再好,目标再高,能力再强,也是空的。 时间是如此宝贵,但它又是最有伸缩性的,它可以一瞬即逝,也可以发挥最大的效力,时间就是潜在的资本。 充分合理地利用每个可利用的时间,压缩时间的流程,使时间价值最大化。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课文主要内容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这一种境界”在这里指“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颇”是“很、非常”的意思。 “耐人寻味”指意味深长,值得仔细体会琢磨。 “我为人人”是说每个人心中要有他人,要有社会责任感,要用实际行动为大众着想,为社会尽到自己的义务。 如果大家都这么想这么做就必然会换来“人人为我”的结果。 虽然“人人为我”放在前面,但实际上“我为人人”是前提,只有“我为人人”尽到责任和义务,才会实现“人人为我”的美好愿望,这两者之间要辩证看待,整体理解。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实例很多,课文中德国人养花,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而各自又看别人的花;学生轮流值日打扫教室卫生,每人带课外书到班上建立图书角等等,都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 时隔四五十年,作者又来到德国,当然会见到许多变化,但他说“美丽并没有改变”,结合上下文我们可以知道,作者是说德国沿街的奇丽风景没有改变,依然是“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 同时,也许作者言下之意还在赞扬德国人民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美好境界。 这种境界是更令作者欣赏的,也是更“美丽”的。 我仿佛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我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 作者曾在德国留学十多年,在留学期间时常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思念祖国。 现在时隔四五十年作者又来到德国,见到那家家户户窗口上的鲜花,不由得触景生情,仿佛进入了梦乡,回到了四五十年前的留学生活时代,他陶醉在鲜花艳丽之中,沉浸于思乡情绪之中。

古文中德辄什么意思?

我觉得这不是个词吧,得的基本字义是:1. 获取,接受:~到。 ~失。 ~益。 ~空(kòng)。 ~便。 ~力。 ~济。 心~。 2. 适合:~劲。 ~当(dàng )。 ~法。 ~体。 3. 满意:~意。 扬扬自~。 4. 完成,实现:饭~了。 ~逞。 ~志(多指满足名利的欲望)。 5. 可以,许可:不~随地吐痰。 6. 口语词(a.表禁止,如“~了,别说了”;b.表同意,如“~,就这么办辄的基本字义是:1. 总是,就:动~得咎。 浅尝~止。 2. 古代车箱两旁的板上向外翻出的部分,像耳下垂那样。 3. 仗恃胡作非为:“甘受专~之罪你根据句子判断吧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120.77.238.70/keji312/37177.html
预计 T 实车曝光 掀背造型 M03 Q3 上市 MONA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