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越深入 中国登月带来对比效应 美国登月被质疑越多

文/王新喜

嫦娥六号回家了!中国月背登月成功,采集月壤,大家都很兴奋,外媒高度评价了“嫦娥六号任务”的成功。

英国的《卫报》表示:“从月球上采集任何样本都是困难的,在通信特别困难的月球背面这样做,是其他任何机构都没有迈出的一步,这是一项真正的技术壮举。”

日本《朝日新闻》报道说:“月背采样是科学家多年的夙愿”,现在很多国家对中国登月表示了祝贺,也有很多国家要求中国分享月壤。

美国也在要求分享月壤国家之列。这又带来了很多对美国登月的疑问,中国登陆月背,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壮举,伴随着中国的研究采集深入,现在带来的对比效应越来越强烈,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研究越深入,美国登月被质疑越多。

美国登月这些年一直被怀疑,而现在似乎又有了很多新的对比。

第一个对比是登月照片背景,在很早之前,美国因为国旗飘扬的问题饱受质疑,因为月球上没有风,对比之下,中国的国旗照片纹丝不动。

如今这种照片对比,更进一步。有个巴西网友指出:中国照片显示了星星和地球,而美国的月球照片只是显示了黑色背景。

此外,当前NASA 已经向美国国会特别提出申请,希望允许由美国宇航局资助的研究人员申请向中国获得月壤样品的许可。

有网友表示,《沃尔夫修正案》的存在限制了中美两国在航天领域的合作,而美国宇航局要求中国提供月球样本的要求也引发了对美国载人登月真实性的质疑。

对比二,法国航天局公布了中美月壤对比,两者月壤相似度不到25%,中国的月壤成分极其丰富。而美国分享的月壤成分极其简单 ,同一颗星球,这几百年来没有剧烈的地质和气象活动,成分怎么能有如此大的差别?

首先我们看到,中国嫦娥4号在月球的土壤里竟然找到了一种被叫做“玻璃纤维”的东西,也就是“波尔多弗”矿物。这个“玻璃纤维”据说是远古时期月球上的火山喷发然后冷却形成的。要知道,前苏联和美国之前搞了那么多次对月球的探索,可都没发现这个稀罕玩意儿。

此外,我国科研人员通过对嫦娥五号钻采岩屑月壤的观察分析,首次发现了天然形成的少层石墨烯。相关研究为月球的地质活动和演变历史以及月球的环境特点提供了新见解。但是美国登月并没有发现石墨烯。

当然这一点,从登月地点的不同也能说的通,中国嫦娥5号是在月球的风暴洋北部的吕姆克山脉采样的。而美国6次登月,每次去的地方也都不一样,但是都不和嫦娥5号在一个地方取样,既然不是和中国在一个地方取样,那么他们的样本有区别是很正常的。

比如从黄土高坡采集的标本与在云南采集的地质标本自然也不同。还有一个就是阿波罗登陆月球已经是50年前60年前的事了。现在分析技术有了显著的进步,这次中国科研人员用了更先进的仪器和技术,才能够顺利检测到微量的石墨烯,所以美国人没有发现,不代表真的没有。这一点也说的通。

对比三:嫦娥六号返回舱这个装置,里面装了2公斤月背土壤。这是人类科技目前能带回月壤的极限重量,但是,据说美国当年带回的是382公斤,不知道那是一个怎样的装置?

从科技的角度来看,难道美国在60年前的返回舱科技更加先进?这一点可能需要美国进一步做出解释了。

对比四:

嫦娥六号返回舱回地球,穿越38万公里,居然烧起泡了。

这很好理解,因为时速确实太快,飚出了最高31马赫超高速度,差不多每秒狂飙10.54公里,“这速度让地面的导弹都望尘莫及。”在突破大气层黑障的120公里高空,又通过“太空漂移减速法减速到7公里每秒。”大气摩擦生热,烧起泡符合常理。

但是有网友翻出当年美国登月的返回舱,却完好无损,几十年前,老美探月返回舱连油漆都不变色,这难道又是老美技术先进的一个侧面佐证?

因此,如果美国登月是真的,那么有两个可能,速度极慢,大量燃料反推,这个可能性极小,因为当时的科技做不到。其二是油漆极其耐高温,这一点也同样很难做到。因此又加剧了人们对第三种可能性的质疑:好莱坞黑科技。

结语:

大家质疑阿波罗登月是因为当时面临着难以解决的技术难点。甚至而言,有些技术在现在似乎还没有完全都解决掉。就拿登月舱返回地面这一件事来说,现在我们是靠空间站实现中转燃料补给。但的阿波罗登月的时候并没有这样的条件。

但无论是从月壤对带回来的重量以及返回舱的情况表现,美国在60年前登月体现出来的种种反常,阿波罗当年并没有这样的条件。因此,这引发了越来越多的质疑,随着中国登月活动的深入,这种对比会越来越多,距离真相也会越来越近。真相会越辩越明,这种对比与质疑的过程,或许也是让更多人了解航天、实现相关的科学普及的一个很好的过程。


中国 美国航天史对比

中国航天事业自1956年创建以来,经历了艰苦创业、配套发展、改革振兴和走向世界等几个重要时期,迄今已达到了相当规模和水平:形成了完整配套的研究、设计、生产和试验体系;建立了能发射各类卫星和载人飞船的航天器发射中心和由国内各地面站、远程跟踪测量船组成的测控网;建立了多种卫星应用系统,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建立了具有一定水平的空间科学研究系统,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培育了一支素质好、技术水平高的航天科技队伍。 中国航天事业是在基础工业比较薄弱、科技水平相对落后和特殊的国情、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 中国独立自主地进行航天活动,以较少的投入,在较短的时间里,走出了一条适合本国国情和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 中国在卫星回收、一箭多星、低温燃料火箭技术、捆绑火箭技术以及静止轨道卫星发射与测控等许多重要技术领域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在遥感卫星研制及其应用、通信卫星研制及其应用、载人飞船试验以及空间微重力实验等方面均取得重大成果。 空间技术 1. 人造地球卫星。 中国于1970年4月24日成功地研制并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自主研制和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截至2000年10月,中国共研制并发射了47颗不同类型的人造地球卫星,飞行成功率达90%以上。 目前,中国已初步形成了四个卫星系列——返回式遥感卫星系列、“东方红”通信广播卫星系列、“风云”气象卫星系列和“实践”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系列,“资源”地球资源卫星系列也即将形成。 中国是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卫星回收成功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国是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和发射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的国家。 中国的气象卫星、地球资源卫星主要技术指标已达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的国际水平。 近几年来,中国研制并发射的6颗通信、地球资源和气象卫星投入使用后,工作稳定,性能良好,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 运载火箭。 中国独立自主地研制了12种不同型号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适用于发射近地轨道、地球静止轨道和太阳同步轨道卫星。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近地轨道最大运载能力达到9200千克,地球同步转移轨道最大运载能力达到5100千克,基本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自1985年中国政府正式宣布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投入国际商业发射市场以来,已将27颗外国制造的卫星成功地送入太空,在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迄今,“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共实施了63次发射;1996年10月至2000年10月,“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连续21次发射成功。 3. 航天器发射场。 中国已建成酒泉、西昌、太原三个航天器发射场,并圆满完成了各种运载火箭的飞行试验和各类人造卫星、试验飞船的发射任务。 中国航天器发射场既可完成国内发射任务,又具有完成为国际商业发射服务和开展其他国际航天合作的能力。 4. 航天测控。 中国已建成完整的航天测控网,包括陆地测控站和海上测控船,圆满完成了从近地轨道卫星到地球静止轨道卫星、从卫星到试验飞船的航天测控任务。 中国航天测控网已具备国际联网共享测控资源的能力,测控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5. 载人航天。 中国于1992年开始实施载人飞船航天工程,研制了载人飞船和高可靠运载火箭,开展了航天医学和空间生命科学的工程研究,选拔了预备航天员,研制了一批空间遥感和空间科学试验装置。 1999年11月20日至21日,中国成功地发射并回收了第一艘“神舟”号无人试验飞船,标志着中国已突破了载人飞船的基本技术,在载人航天领域迈出了重要步伐。 空间应用 中国重视研制各种应用卫星和开发卫星应用技术,在卫星遥感、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定位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 中国研制和发射的卫星中,遥感卫星和通信卫星约占71%,这些卫星已广泛应用于经济、科技、文化和国防建设的各个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国家有关部门还积极利用国外各种应用卫星开展应用技术研究,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1. 卫星遥感。 中国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开始利用国内外遥感卫星,开展卫星遥感应用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工作,在气象、地矿、测绘、农林、水利、海洋、地震和城市建设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目前,国家遥感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和中国遥感卫星地面接收站等机构,以及国务院有关部委、部分省市和中国科学院的卫星遥感应用研究机构已经建立起来。 这些专业机构利用国内外遥感卫星开展了气象预报、国土普查、作物估产、森林调查、灾害监测、环境保护、海洋预报、城市规划和地图测绘等多方面、多领域的应用研究工作。 特别是卫星气象地面应用系统的业务化运行,极大地提高了对灾害性天气预报的准确性,使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经济损失有了明显的减少。 2. 卫星通信。 中国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利用国内外通信卫星,发展卫星通信技术,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通信、广播和教育事业的发展需求。 在卫星固定通信业务方面,全国建有数十座大中型卫星通信地球站,联结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卫星通信话路达2.7万多条。 中国已建成国内卫星公众通信网,国内卫星通信话路达7万多条,初步解决了边远地区的通信问题。 甚小口径终端(VSAT)通信业务近几年发展较快,已有国内甚小口径终端通信业务经营单位30个,服务小站用户个,其中双向小站用户超过6300个;同时建立了金融、气象、交通、石油、水利、民航、电力、卫生和新闻等几十个部门的80多个专用通信网,甚小口径终端上万个。 在卫星电视广播业务方面,中国已建成覆盖全球的卫星电视广播系统和覆盖全国的卫星电视教育系统。 中国从1985年开始利用卫星传送广播电视节目,目前已形成了占用33个通信卫星转发器的卫星传输覆盖网,负责传送中央、地方电视节目和教育电视节目共计47套,以及中央32路对内、对外广播节目和近40套地方广播节目。 卫星教育电视广播开播十多年来,有3000多万人接受了大、中专教育与培训。 近年来,中国建成了卫星直播试验平台,通过数字压缩方式将中央和地方的卫星电视节目传送到无线广播电视覆盖不到的广大农村地区,使中国广播电视的覆盖率有了很大提高。 中国现有卫星电视广播接收站约18.9万座。 在卫星直播试验平台上,还建立了中国教育卫星宽带多媒体传输网络,面向全国开展远程教育和信息技术的综合服务。 3. 卫星导航定位。 中国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开始利用国外导航卫星,开展卫星导航定位应用技术开发工作,并在大地测量、船舶导航、飞机导航、地震监测、地质防灾监测、森林防火灭火和城市交通管理等许多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 中国在1992年加入了国际低轨道搜索和营救卫星组织(COSPAS-SARSAT),以后还建立了中国任务控制中心,大大提高了船舶、飞机和车辆遇险报警服务能力。 空间科学 中国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开始利用探空火箭、探空气球开展了高层大气探测。 在七十年代初期开始利用“实践”系列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开展了一系列空间探测和研究,获得了很多宝贵的环境探测资料。 近年来,开展了空间天气预报的研究工作及相应的国际合作。 从八十年代末开始利用返回型遥感卫星进行了多种空间科学实验,在晶体和蛋白质生长、细胞培养、作物育种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中国空间科学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若干创新成果,在空间物理学、微重力科学和空间生命科学等领域建立了具有一定水平的对外开放的国家级实验室,建立了空间有效载荷应用中心,具有支持进行空间科学实验的基本能力。 近年来,利用“实践”系列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对近地空间环境中的带电粒子及其效应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测,并首次完成了微重力流体物理两层流体空间实验,实现了空间实验的遥操作。 自从1981年美国航天飞机首次发射至今,美国的航天飞机27年来已创造了众多历史纪录,以下为历史上美国航天飞机的历史瞬间: --1981年4月12日,第一架实用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首次升空,两天的飞行主要验证其安全发射和降落的能力,这开创了人类航天的一个新时代。 --1983年8月30日,“挑战者”号航天飞机首次实现黑夜发射,6天后又在黑夜降落,宇航员队伍中的布拉福德是第一位“登天”的黑人。 --1984年2月3日,“挑战者”号再次发射,在7天的飞行任务中宇航员首次进行了不系带的太空行走,此后宇航员“太空漫步”成为航天飞机任务中经常出现的画面。 --1984年10月5日,又是“挑战者”号,首次搭载了7名宇航员升空,其中女宇航员凯瑟琳·苏利文成为第一位太空行走的女性,从此航天飞机经常运送7名宇航员。 --1986年1月28日,“挑战者”号在升空73秒后爆炸,7名宇航员全部罹难,此后美宇航局暂停了航天飞机发射任务。 --1988年9月28日,“发现”号在航天飞机任务中止32个月后升空,5名宇航员释放了一颗卫星,并完成了几项科学实验,这标志着航天飞机项目再次走上正轨。 --1990年4月24日,“发现”号航天飞机将“哈勃”太空望远镜送上轨道,人类有了观察遥远宇宙的“火眼金睛”。 --1992年9月12日,“奋进”号升空,这架航天飞机成为宇航员马克·李和简·戴维斯的“婚礼特快”,这两位宇航员是第一对在太空缔结良缘的夫妇。 --1995年6月27日,“亚特兰蒂斯”号发射,它实现了航天飞机和俄罗斯的“和平”号轨道空间站首次对接,美国和俄罗斯宇航员在外太空互相“串门”,新闻评论说“冷战”已在地球之外结束。 --1996年11月19日,“哥伦比亚”号发射,共飞423小时53分钟,创造了航天飞机停留外太空时间最长的记录。 --1998年10月29日,“发现”号搭载着77岁的参议员约翰·格伦起飞。 格伦是曾搭乘“水星”飞船升空的美国首名宇航员,这次他又成为最高龄的“太空人”。 --1999年7月23日,“哥伦比亚”号发射,这次指挥它的是艾琳·柯林斯,标志着女性首次成为航天飞机的机长。 --2003年2月1日,“哥伦比亚”号在返回地面过程中于空中解体,7名宇航员全部罹难。 --2005年7月26日,“发现”号从肯尼迪航天中心正常发射升空。 这是美国自2003年2月“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以来的首次发射

“神舟”号的资料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是中国神舟号飞船系列之一。 “神舟六号”与“神舟五号”在外 形上没有差别,仍为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的三舱结构,重量基本保持在8吨左右 ,用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进行发射。 它是中国第二艘搭载太空人的飞船,也是中国 第一艘执行“多人多天”任务的载人飞船。 宇航员 执行任务宇航员 费俊龙,指挥长 聂海胜,操作手 这是两位太空人第一次进行太空任务飞行。 聂海胜10月13日在太空庆祝他的41岁农历 生日。 后备宇航员 第一梯队:刘伯明、景海鹏 第二梯队:翟志刚、吴杰 各分系统负责人 航天员系统总指挥、总设计师:陈善广 飞船应用系统总指挥、总设计师:顾逸东 飞船系统总指挥:尚志,总设计师:张柏楠 火箭系统总指挥:刘宇,总设计师:刘竹生 发射场系统总指挥:张育林,总设计师:陆晋荣 测控通信系统总指挥:董德义,总设计师:于志坚 着陆场系统总指挥:隋起胜,总设计师:侯鹰 时间轴 以下时间使用协调世界时(UTC)。 10月11日 22:15—22:17 太空人进入飞船 22:53 神舟六号返回舱舱门关闭 10月12日 00:27 火箭发射塔操作支架完全打开 01:00:00 长征二号F型火箭点火 01:00:03.583 神舟六号发射 01:02:03(点火后第120秒) 火箭抛弃逃逸塔 01:02:19(点火后第136秒) 火箭助推器分离 01:02:42(点火后第159秒) 火箭一二级分离,一级火箭坠落 01:03:23(点火后第200秒) 整流罩在110公里高度脱离 01:09:43(点火后第583秒) 飞船与火箭在高度约200公里处分离成功 01:09:52 神舟六号进入预定轨道 07:56 神舟六号飞船实施变轨 10月13日 02:10 航天员进行在轨抗干扰试验 18:21 远望一号、远望二号和远望三号所处海域海况恶化 21:56 神舟六号飞船进行变轨后的首次轨道维持 10月15日 08:29—08:31 太空人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对话。 10月16日 18:40 神舟六号围绕地球进入第76圈飞行,在青岛站测控区上空 18:44 神舟六号返回指令解锁 19:10 北京航天飞控中心调度员宣布,返回段跟踪进入30分钟准备 19:17 神舟六号正在南太平洋上空飞行 19:18 推进舱太阳帆板垂直归零 19:42 远望三号测量船捕获到神舟六号信号 19:43—19:48 远望三号测量船对神舟六号实施了姿态调整、轨道舱与返回航分离、 制动点火等一系列关键控制,神舟六号顺利进入预定返回轨道 19:43 远望三号向神舟六号发出指令,神舟六号第一次调姿开始 19:44 轨道舱与返回舱成功分离 19:45 推进舱发动机点火,开始回航 19:48:29 推进舱轨道控制发动机关机,飞出远望三号测量船测控段 19:52 返回舱飞过非洲大陆上空,向中国飞来 20:02 返回舱飞过南亚上空,航天员报告飞船工作正常,感觉良好 20:07 推进舱与返回舱成功分离 20:13 返回舱进入通讯黑障区 20:16 着陆场站测控设备发现飞船 20:19 返回舱主伞舱盖打开 20:20 脱减速伞,主伞打开,直升机目视到目标 20:23 返回舱防热大底成功抛掉 20:33 返回舱成功着陆 21:04 返回舱舱门被打开 21:39 两名太空人费俊龙和聂海胜离开返回舱 发射 神舟六号飞船于北京时间(UTC+8)2005年10月12日上午9:00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 射升空, 费俊龙和聂海胜两名中国航天员被送入太空,预计飞行时间为5天。 先在轨 道倾角42.4度、近地点高度200公里、远地点高度347公里的椭圆轨道上运行5圈,实 施变轨后,进入343公里的圆轨道,绕地球飞行一圈需要90分钟,飞行轨迹投射到地 面上呈不断向东推移的正弦曲线。 轨道特性与神舟五号相同。 在轨 10月12日17时29分,航天员费俊龙打开神舟六号返回舱与轨道舱之间的舱门,进入轨 道舱开展空间科学实验。 10月13日4时开始,航天员进行在轨干扰力试验,在舱内有意识加大动作幅度,以试 验人的扰动对飞船姿态的影响。 在进行了开关舱门、穿脱压力服、穿舱、抽取冷凝水 四大项“在轨干扰力”试验后,航天员的活动对飞船姿态的影响很小,飞船可保持正 常飞行,不需纠正飞船姿态。 10月14日清晨,神舟六号在第30圈进行变轨后的首次轨道维持,即根据轨道精测参数 进行微量调整,使飞船回到预定的正常轨道。 维持时,神六发动机共点火6.5秒,将 飞船抬高了800米。 10月15日16时29分,胡锦涛与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通话。 18时05分,航天员向北京 航天飞控中心传送他们拍摄的飞船太阳能帆板的数字图像。 着陆 完成预定飞行任务后,飞船采用升力再入方式返回内蒙古四子王旗的主着陆场。 神舟 六号载人飞船返回地面需要经历4个阶段:制动飞行阶段、自由滑行阶段、再入大气 层阶段、着陆阶段。 在此次绕地飞行中,“神舟六号”的轨道舱与返回舱分离后,还 将继续在轨飞行六个月时间,进行一系列科学实验。 由于第一次的载人航天器神舟五号在太空只飞行了一天,主着陆场的天气变化可及时 准确预测,因此未曾启用副着陆场;神舟六号飞船将在太空飞行多天,气象难以准确 预测,因此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副着陆场将启用作后备着陆地点。 为迎接飞船随时可 能返回,地面共设置了13个着陆点。 除内蒙古四子王旗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主、副两 个着陆场外,国内外还有11个应急着陆场。 着陆场系统包括主、副着陆场分系统,陆 上应急搜救分系统,海上应急搜救分系统,通信分系统和航天员医监医保分系统这5 个分系统。 参与航天员搜救的装备包括:搜索救援直升机、搜索救护直升机、搜索摄录直升机、 指挥调度车、航天员医监医保车、工程运输车、航天员运输车、返回舱吊车和小型搜 索车。 为保证神六和两名太空人安全回家,设计了4把巨型降落伞。 返回舱在降落过程中, 至少要先后打开引导伞、减速伞、主伞共3把伞,如果有必要,还要打开第4把备份伞 。 太空船返回舱降落伞能否顺利打开,直接关系着回收的成败。 主伞不能一下子全部 打开,否则会被高速气流吹破,返回舱也会被摔烂。 太空船落地后也并非万事大吉, 如果巨大降落伞被风吹鼓,就可能拖着返回舱快速滚动。 为策安全,返回舱落地一刹 那间,舱上的切割器会自动切断伞绳吊带,让降落伞独自飘落,保证返回舱不被伞拖 走。 另外,根据神舟五号太空人杨利伟提出的意见,为使神舟六号着陆时对太空人的冲击 降至最小,舱内太空人的座椅还首次安装了“赋形减震座垫”——根据太空人形体不 同特征量体制造的吸能座垫,可在发生撞击瞬间迅速分散人体的应力,避免人体损伤 。 在2005年10月16日凌晨3时44分,太空船轨道舱与返回舱成功分离,并在3时45分,飞 船的发动机成功点火,开始回航。 在4时07分飞船推进舱与返回舱成功分离,返回舱 自行重返地球。 在着陆期间,在四子王旗主着陆场的夜空一直有一个光点,仿如流星划过夜空。 返回 舱在4时13分经过大气层时,产生高温,形成通讯黑障区,一度暂停与控制中心联络 ,长达3分钟。 在4时20分,返回舱打开主降落伞,在四子王旗主着陆场慢慢降落,在 4时33分返回舱成功降落,2名太空人费俊龙、聂海胜并向控制中心报平安,控制中心 工作人员鼓掌庆祝。 在约半小时后,搜救直升机首先发现返回舱,实际着陆地点较预 计相差仅1公里。 工作人员打开返回舱门后,医疗人员为2名太空人检查身体,并建议 2人可以自行出舱。 与神舟五号太空人杨利伟不同,费俊龙首先穿着太空衣,自行爬出返回舱,向现场工 作人员招手。 聂海胜亦爬出舱门,走下铁梯。 2人坐在椅子上,接受工作人员献花, 并感谢大家的关心及热爱,费俊龙表示,这次太空之旅非常顺利,他们在太空舱内的 工作及生活很好,现在身体状况不错。 2名太空人在太空逗留了115.5小时,是神舟五 号太空船飞行时间的5倍多,创造中国人在太空逗留最长的时间,圆满结束中国首次 “多人多天”特点的太空旅程。 费俊龙及聂海胜重返地面后,被直升机接走,跟着由 专机送返北京,暂时被隔离14天。 技术改进 飞船上新增加了40余台设备和6个软件,使飞船的设备达到600余台,软件82个,元器 件10万余件,做出了四个方面110项技术改进。 围绕两人多天任务的改进:食品柜得到真正使用,通过水箱和单独的软包装两种方式 准备了航天员用水。 扩大了冷凝水箱,把所有裸露管线都贴上了吸水材料,确保飞船 湿度控制在80%以下。 轨道舱功能使用方面的改进:放置了食品加热装置和餐具等。 轨道舱中挂有一个睡袋 ,供两名航天员轮流休息用。 轨道舱中还有一个专门的清洁用品柜,航天员可以用里 面的温巾等物品进行清洁。 大小便收集装置这次也是首次使用。 提高航天员安全性的改进:对航天员的坐椅缓冲器进行了重新设计,使返回前坐椅提 升后航天员可以看到舷窗外的情况。 研制成功了返回舱与轨道舱之间的舱门密闭快速 自动检测装置。 研制出一种专用抹布,这种布不产生纤维、静电、异味,专门用来清 洁舱门。 持续性改进:“黑匣子”不仅存储量比原来大了100倍,而且数据的写入和读出速度 也提高了10倍以上,体积却不到原来的一半 搭载 此次神舟六号飞船上搭载的物品主要是载人航天工程纪念品,如邮品、字画、旗帜和 其他纪念品等,还有用来进行科学试验的微生物菌种和农作物种子。 实验用途 一些鸡蛋、蚕卵和云南普洱茶将随“神六”升空,以研究其基因变异的可能性。 飞船上放置了盛有搏动的心肌细胞和贴壁伸展的成骨细胞的24个细胞培养盒,航天员 和地面工作人员同步对两份相同的活体细胞进行一系列的科学对比实验,研究空间环 境影响心脏和骨骼的细胞分子机理,并通过空间实时飞行验证放置在细胞培养液中、 地面筛选出药物的防护效果。 航天员分三个时段操作24个样品盒,操作时,航天员将 把细胞培养带放置在腿上,按不同时段,挤破分别装着激活剂与固定剂的两种胶囊, 激活或固定活体细胞,考察在飞船入轨前与入轨后不同重力条件下细胞样品的状态与 变化。 纪念用途 有10克特别的泥土,由9克大陆泥土和1克台湾泥土组成,寓意十全十美,寄望祖国和 平统一。 飞船数据 飞船名称: 神舟六号 发射: 北京时间2005年10月12日 09:00:00 起飞: 北京时间2005年10月12日 09:00:03.583 着陆: 北京时间2005年10月17日 04:33 飞行时间: 115小时32分钟 轨道: 76圈 高度: 343千米 飞行中如何逃生? 用于发射神舟六号的长征二号F型火箭,有三种模式保证航天员在发生意外时能够安全逃生。 这三种模式是:低空逃逸、高空逃逸和船箭应急分离。 低空逃逸是指起飞前30分钟到起飞后120秒即火箭抛逃逸塔前,包括在发射台上的逃逸。 低空逃逸是通过逃逸塔来实现的,故称“有塔逃逸”。 逃逸塔安置在火箭最顶端,长约8米,形状酷似一根巨大的避雷针。 当发射阶段火箭出现灾难性故障时,它可携带轨道舱和返回舱迅速飞离火箭,飞行至安全区域,然后抛掉逃逸塔和轨道舱,返回舱乘降落伞自行返回着陆。 此次火箭成功升空后的第一个关键动作就是抛掉逃逸塔,这是为了避免白白消耗运载火箭推力。 火箭抛逃逸塔(起飞后120秒)到整流罩分离前(起飞后200秒),可实施高空逃逸即“无塔逃逸”,由4个高空逃逸发动机和两个高空分离发动机为整流罩提供动力,从而带飞船离开箭体。 整流罩分离后到船箭分离前(起飞后约584秒)如发生故障,可实施船箭应急分离。 飞船成功逃逸后,将降落在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到陕西榆林约800公里的范围内。 专家介绍,载人航天飞行中若出现致命故障,最大的可能是在火箭点火、起飞、上升和返回阶段。 返回阶段,航天史上最典型的救生成功的例子是美国阿波罗13号飞船起死回生。 1970年4月11日,美国阿波罗13号飞船从肯尼迪航天中心顺利升空56小时后,服务舱储氧箱发生爆炸,3名航天员面临葬身太空之灾。 但他们临危不惧,按地面科学家们精确计算的轨道和地面指挥员的命令,手动操纵飞船,使用登月舱的氧气和动力,于4月17日成功返回,创造了航天史上死里逃生的奇迹。 (新华社) 学会开门、关门 ———攸关航天员生死的大问题 据新华社电 航天员从返回舱进出轨道舱,是神六区别于神五的一个重要特点。 因此,打开和关好返回舱舱门就成了成功飞行、甚至保障航天员生命的关键。 神舟六号飞船舱门设计了多道“门槛”,以拒意外于“门”外。 第一道坎———防误开锁。 门会不会因振动被振开?航天员会不会把关好的舱门误打开?防误开锁解决了这些问题。 航天员须把拉手转到一个固定位置,门才能被打开。 第二道坎———多道密封措施。 太空中没有空气,如果舱门密封性能不好,导致舱内气体泄漏,压力变异,会危及航天员的生命安全。 因此,设计师在舱门上采取了多道密封圈措施,密封性百分百达到要求。 第三道坎———助力点。 处于失重状态下的航天员能使出的力气是很有限的,舱门稍微重一点,都可能影响其开关,于是设计人员在舱门附近为航天员设计了助力点。 第四道坎———快速检漏。 设计师研制了快速检漏设备,可以在关闭舱门10分钟左右的时间内,确认舱门是否关好。 第五道坎———舱门清洁布。 设计师们花了三个月时间研制成功一块“太空抹布”,以防舱门密封面上一个微小多余物———头发、皮屑、小纤维影响其密封性能。 举头望太阳 低头是故乡 长征火箭首装两只“千里眼” 据新华社电 用于发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型火箭搭载了图像实时测量系统,这是我国长征系列火箭首次装上的“千里眼”。 据载人航天工程运载火箭系统主任设计师张智介绍,图像实时测量系统主要用于分离辅助判断。 在以前的飞行中,火箭的关机、分离等动作都是靠相应的遥测参数来体现的。 而通过新增加的图像实时测量系统,地面可以看到火箭从起飞到船箭分离等动作的实时画面,更加准确地判断火箭状态。 图像实时测量系统由两个摄像头、图像压缩处理器、图像综合控制器等设备组成。 一个摄像头朝向火箭尾部,用于观测助推器分离和一二级分离;另一摄像头朝上,用于观测整流罩分离和船箭分离。 这样,在火箭上升过程中,我们既可向下看到越来越远的地球,也可向上看到太阳或星星,是真正的“现场直播”。 舱内航天服 我国自行研制的航天员舱内航天服。 航天服是航天员必备的个人防护救生装备。 由于搭乘神舟六号的两名航天员没有出舱活动的任务,因此他们只配备了舱内航天服及配套装置。 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在北京建立了航天员培训中心,专门负责中国航天员的选拔和训练,在选训和飞行试验中实施医学监督和医务保障,研制航天服、太空食品和其他个人装备,以便为神舟号系列飞船的载人飞行提供航天员的人力支撑保证。 (新华社) 数字神舟 2: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搭乘2名航天员进行多天飞行。 8:飞船总长8米多。 9:飞船轨道舱航天员有效空间约为9立方米,可以较为自如地转身,做各种操作。 13:飞船系统共有13个分系统组成,按照功能分别被命名为有效载荷、结构与机构、热控制、制导导航与控制、推进、电源、数据管理、测控与通信、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乘员、回收与着陆、仪表照明、应急救生。 21摄氏度:飞船舱内温度始终保持在21摄氏度,上下偏差各为4摄氏度。 60分贝:航天医学研究表明,飞船飞行时绝对安静会对航天员心理产生影响,但也不能太高。 神舟飞船太空飞行时舱内仪器噪声约为60分贝,相当于站在没有汽车行驶的普通商业街上。 52台:飞船的三个舱上共有52台发动机,其中推进舱有28台发动机,返回舱有8台发动机,轨道舱有16台。 各舱发动机都是偶数,其中都有主机和备份机。 90分钟:飞船每绕地球一圈需要90分钟,圆形轨道时每圈飞行距离约为4.2万多公里,每天飞行距离约68万公里。 300公斤:飞船共有电缆线300余公斤,总长度约30公里。 343公里:飞船飞行时距地面的距离。 600台:全船共有设备600余台。 10万:飞船共有10余万个元器件,来自数千家工厂。 数字“神箭” 载人航天工程运载火箭系统总设计师刘竹生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用通俗的语言对长征二号F型火箭的有关数字作了一番详解。 0.97、0.997:火箭的可靠性为0.97,安全性为0.997。 0.97的可靠性就是说100次发射里,只有3次火箭可能出现问题;0.997的安全性是指火箭出现1000次问题里,可能有3次会危及航天员的生命安全。 这是载人火箭的特性。 一般的商用火箭可靠性为0.91到0.93,没有安全性要求。 479吨:火箭起飞重量为479吨。 火箭加上飞船重量约44吨,其他的都是液体推进剂。 因此,火箭的90%都是液体。 8吨:飞船重量为8吨多,占船箭组合体起飞重量的六十二分之一。 要把一公斤的东西送入轨道,就得消耗62公斤的火箭。 3.35米:火箭芯级直径为3.35米。 用标准铁路进行运输的火箭最大直径只能达到3.35米。 7.5公里:火箭入轨点速度为每秒7.5公里,这个速度是音速的22倍,相当于1秒钟内从长安街东头跑到西头。 发射时为何掉碎片? 据新华社电 神舟六号飞船发射升空的壮观景象吸引着众多关注的目光。 然而,如果稍加留心,人们也许不难从电视画面或是摄影图像中发现,火箭在托举飞船飞离发射塔架腾空而起时,身上在不断地掉落一些碎片。 那么,飞船发射时为什么会掉落碎片呢? 据航天发射专家介绍,进入10月份以后,我国北方的大部分地区开始频频受到冷空气的影响,气温明显下降。 位于西北戈壁深处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早晚温差加大,夜间气温已达到零度以下。 “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的测试发射理论温度是零下20摄氏度,但是,低温可能导致某些产品出现低温效应,如密封件失效、电缆插头接触不良、输送管路堵塞等故障,这些都有可能成为发射时的致命“杀手”。 为了尽可能减小低温对火箭发射造成的不利影响,往往会在火箭测试发射过程中采取一些保温措施,例如,吹热风、套防寒服、电灯泡照射及贴泡沫塑料等。 其中,在火箭箭体上贴泡沫塑料是最常用也最简便的一种办法。 火箭点火升空后,大气的剧烈摩擦会将这些泡沫塑料从箭体上剥离下来,这就成了人们看到的从火箭身上掉下的碎片。 神六两位航天员如何分工? 据新华社电 神舟五号只有杨利伟一位乘客,神舟六号为什么要上两位航天员?他们如何分工? 按照载人航天工程的规划,神舟飞船作为未来空间站的天地往返运输器,应该具有将多位航天员和少量货物送往空间站的功能。 因此,工程为神舟飞行设计的基本状态就是多位航天员、多天飞行,但考核要一步一步地进行,而这次的神舟六号飞行,就到了考核多人多天的时候了:作为工程第二阶段的第一次试验,这次飞行要证明多人是否能在空间进行多天的工作和生活。 飞船操作技术训练子系统的主管设计师胡银燕说,两位航天员一起上天执行任务,需要在操作上分工配合。 正常飞行状态下,航天员需要进行110多项手动操作,01号航天员费俊龙负责大部分指令的发送,与地面的通话,以及左侧手控面板和手柄的操作,02号航天员聂海胜负责右侧手控面板的操作。 此外,两位航天员的工作和休息也都有分工:一人在轨道舱内进行空间科学实验操作时,另一个必须在返回舱值班;一人休息时另一人则值班。 胡银燕说,两名航天员虽然分工不同,但对他们的技术要求是一样的。 神六会有防热瓦问题吗? 据新华社电 3个多月前,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发生了防热瓦失效的险情,“防热瓦”一度成为国际航天界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汇。 飞船系统热控制分系统主任设计师范含林指出,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采用一次性烧蚀材料防热,而航天飞机上的防热瓦是重复使用,我们不会出现类似故障。 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返回地面时在空中解体,机上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 5月14日,事故调查委员会称,哥伦比亚号起飞时遭到外力撞击,结果导致防热瓦出现裂缝,超高温气流乘虚而入,造成飞机解体。 2005年7月26日,发现号航天飞机几经推迟后终于发射升空,却不幸又在防热瓦上出了问题。 一块防热瓦被撞失效,全世界都为之担忧,好在发现及时,宇航员通过太空行走对其进行了修复。 范含林介绍,防热瓦是疏松、轻质呈脆性的陶瓷材料,耐高温、质量轻,高温下不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故可重复使用。 然而它在连接和受力等方面却存在着天生的弱点。 整个航天飞机上的防热瓦达数万块,一块出现问题就可能导致机毁人亡。 航天飞机在重复使用过程中,防热瓦的气动外形必然会受到程度不同的损害,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隐患就越大。 飞船防热层乃至整个飞船都是一次性使用,从这一点上说,飞船的功能虽然不及航天飞机,但可靠性却远远超出航天飞机。 神舟飞船以及俄罗斯的联盟系列飞船,返回舱返回时也会与大气产生磨擦,在表面产生数千摄氏度高温,这个过程要比航天飞机剧烈。 不过,飞船上使用的是成分和工艺都极为复杂的烧蚀材料,通过它的燃烧把热量带走。 烧蚀材料都留有较大的余量,不会出现烧光的情况。 据了解,这种材料,我国在生产工艺等方面已经大大超过了美国,在很多技术指标上也领先于俄罗斯。 河北“太空药材”今如何? 本报记者 刘丽普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之际,“中国药都”安国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因为这里的中药材种子曾经搭乘神舟一号、三号和四号飞船遨游太空。 实验也证明,这些种子的试种已初步获得了成功。 12日上午,安国药都公园、安国市科葳种子有限公司的试验基地。 孙忠进经理告诉记者,这里栽培的板蓝根、荆芥等中药材不同于普通的中药材,都是“太空药材”,用搭载神舟飞船的药材种子繁殖、培育出来的。 “与普通药材相比,可以明显感觉到这些药材在枝叶和产量等方面都占优势。 ”除此之外,记者还发现,这里栽培的豆角、黄豆、樱桃西红柿等与常见的也有很大差别:豆角的大小竟可以与黄瓜相媲美,如果不是被提醒,还看不出来那就是豆角。 “樱桃西红柿的苗可以长到小树那么高,结出来的果实也特别多,口感与一般的也有所不同。 ”具体联系和努力实现安国药材种子搭载神舟飞船的李小月说。 回忆安国的药材种子搭载神舟飞船畅游太空一事,李小月说:“那时候,我还是安国市的副市长,正好一位战友在北京药用植物研究所主持中药栽培方面的工作,了解到如果提升中药的药品质量,主要通过组培和搭载来实现。 既然是市里的相关领导,提升‘药都’药品的质量也是自己的责任,便与战友说了‘搭载’的想法,后又结识了航天科技集团总公司航天育种试验基地的有关人员,没想到通过努力,还真实现了。 ” 李小月介绍说,从1999年神舟一号飞船发射升空,到2002年底神舟四号发射,安国先后三次、共有152克中药材种子和粮食、蔬菜种子遨游太空,其中绝大部分是中药材,蔬菜和粮食只占极小比例。 目前,太空药材板蓝根、荆芥等已经育出千万颗种子,收获板蓝根、藿香、草决明、荆芥籽种各数十公斤。 据专家介绍,目前,这些“太空药材”正处于试验、观察阶段,还不能明确何时能推向市场。 ■背景资料 中国载人航天大事记 1956年10月8日,我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钱学森任院长。 1958年4月,开始兴建我国第一个运载火箭发射场。 1964年7月19日,我国第一枚内载小白鼠的生物火箭在安徽广德发射成功,我国的空间科学探测迈出了第一步。 1968年4月1日,我国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成立,开始选训航天员和进行载人航天医学工程研究。 1970年4月24日,随着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在酒泉发射成功,我国成为世界上第5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1975年11月26日,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3天后顺利返回,我国成为世界上第3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1979年,远望1号航天测量船建成并投入使用,我国成为世界上第4个拥有远洋航天测量船的国家。 目前我国已形成先进的陆海基航天测控网,由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陆地测控站、4艘远望号远洋航天测量船以及连接它们的通信网组成,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1985年,我国正式宣布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投入国际商业发射市场。 1990年4月7日,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美国研制的“亚洲一号”卫星,截至目前已将27颗国外制造的卫星成功送入太空,我国在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1990年7月16日,长征2号捆绑式火箭首次在西昌发射成功,其低轨道运载能力达9.2吨,为发射载人航天器打下了基础。 1990年10月,载着两只小白鼠和其他生物的卫星升上太空,开始了我国首次携带高等动物的空间轨道飞行试验。 试验的圆满成功,为我国载人航天器生命保障系统的设计以及长期载人太空飞行获得了许多宝贵数据。 1992年,我国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计划进行研制,这项工程后来被定名为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 1999年11月20日、2001年1月10日、2002年3月25日、2002年12月30日,我国先后4次成功发射神舟一号至四号无人飞船,载人飞行已为时不远。 2003年10月15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 21个小时23分钟的太空行程,标志着中国已成为世?

有人说金星距离地球比较近,为什么人类不选择登陆金星?

其实人类是先选择去了 探索 金星之后,发现一再失望,才最终把主要精力放在火星上。

探索 之前

其实, 如果不到金星和火星金星探测。 科学家也会认为去金星远比去火星划算 。

我们可以对比一些数据就会知道。如果从行星结构数据进行对比:

金星:金星半径是6073公里,而地球是6371公里。 金星体积是0.88倍地球的体积,金星质量是0.8倍的地球质量。

火星:火星的半径约为地球的一半,火星体积只有地球体积的15%,火星质量只有地球质量的11%

因此,金星十分接近地球,简直就是地球的孪生兄弟。

如果从距离上对比:

金星: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平均距离大约是4100万公里。

火星:最近5500万公里,最远4亿公里。

因此, 探索 金星只需要100天,而火星快的都要将近300天。

综合以上两组数据对比,相信一般人都会认为金星更有可能接近地球一些。 所以,事实上,人类也是想选择探测金星的。 我们来看一下具体的探测情况:

金星:1970年,苏联“金星7号”实现了登上金星的第一个探测器。

火星:1971年,苏联“火星2号”实现了登上火星的第一个探测器。

因此,金星是人类接触的第二个天体,仅排在月球之后。

金星是个地狱

当人类的探测器登陆金星之后,当时的科学家都惊呆了,我们甚至可以这么说,金星简直就是一个地狱一样的存在。

第一个掠过(不是登陆,也不是围着金星转)金星的是美国的“水手2号”(刚才说到的苏联“金星7号”是登陆金星)。

“水手2号”通过探测发现,

这就会导致金星的温度极其高, 表面的平均温度达到了460多度 ,连金属铅在这样的环境下都会融化。 所以,这还不仅仅是普通的地狱,还是烈火地狱。

除此之外,金星自转一圈是243天,而公转一圈是224.7天。 也就是说,在金星上的一天比一年还要长,而且没有四季。

由于稠密的大气层,所以金星的大气压达到了地球的93倍。

金星上的风速达到360km/h,地球上17级以上的超级台风(五级飓风)风速也只有250km/h。

大气层中还含有硫酸,当时登陆金星的探测器只撑了2个小时。

所以, 金星不仅对于探测器来说是毁灭性的,对于人类来说也同样如此,所以科学家在 探索 金星的道路上一再失望,一直到绝望。 这才会转而求其次,开始对火星金星针对性的 探索 。

探索 的目的

其实人类 探索 行星除了科学研究上的考量之外,也会寻找未来星际移民的可能性,所以,选择在宜居带内的行星,并且气候能够接受的最好。 而金星原本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经过一系列的 探索 ,它就被排除在外了,而火星其实也在宜居带内,而且是距离地球第二近的行星,所以自然把目光转向了火星。

而且火星和金星比起来,至少有个好处,那就是探测器能够正常工作才行。

那我们可以对比一下,火星的一些数据,看看它又是如何比金星更合适的,首先是温度方面的对比,

火星表面温度:平均大约为-55 。(最高27 ,最低-133 )

金星表面温度:平均大约464 。(最高474 ,最低454 )

几大行星中,金星是最热的,比水星还热,而火星温度是和地球最接近的。

火星自转一周是24.6小时,公转是687天,这也比金星一天比一年要强得多。

而且火星自转轴有明显的倾斜,说明火星上是有季节变化的。

火星的大气压仅有地球的1%,大气成分:二氧化碳95%,氮气3%,氩气1.6%,很少的氧气、水汽等。

而且前段时间,科学家还在火星上发现了水的存在。

因此,我们来总结一下, 实际上,在没探测之前,科学家也是优先考虑金星的,这是因为表面数据上看,金星的数据接近地球,就像地球的孪生兄弟一样;但是在对两个行星进行探测之后,从 综合各方面的因素进行考虑,火星的数据都要远远好于金星,这才使得科学家把主要的聚焦到火星上。

金星其实比火星更像地球!它实际上就是地球的翻版或者孪生姐妹,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它离地球最近、模样最相似(体积大小引力几乎和地球一模一样),金星的半径约为6073公里,地球半径为6371公里,金星只比地球小一点点———并且金星也有 浓密的大气层!而火星的大气层由于自身引力太小(火星的引力只有地球的百分之三十八),基本都被太阳风吹散了,只有薄薄的一层。

至于你提到的人类为什么不登陆金星?我就问问你,你登上了金星怎么回来?

我们已经登陆的月亮的引力是地球的六分之一,我们计划登陆的火星引力是地球的三分之一强,登陆这两颗星球,我们是可以用很小的火箭脱离,从而回归地球。

而金星的大小和引力几乎和地球一样,我们登陆金星后,要克服如此大的引力,去哪里找一枚和地球发射飞船一样的上百吨重的“大火箭”呢!?

这是制约金星 探索 的根本原因之一。

更何况,金星虽然是地球的孪生姐妹,但肯定是狂暴粗野的那一个——在浓密的大气层下,由于温室效应,金星作为一颗固态行星,温度却高到足以让金属铅融化的465 !

同时,金星也是太阳系中活火山最多最活跃的固态行星。 它有超过10万座火山,喷发的熔岩在金星的地表肆意流淌。

金星有闪电,也经常下雨,不过下的是名副其实的“酸雨”:浓硫酸的雨。

金星的云彩都是二氧化碳与硫化物,金星上的一场暴风雨由时速400公里的狂风、巨大的闪电和四处飞溅的浓硫酸组成。

同时,金星地表的大气压大得令人匪夷所思,是地球大气压92倍,相当于在地球深海近1000米处的压强。

金星地表的大气压力之大,居然二氧化碳在那里都不再是气体,而是 超临界流体 。

超临界二氧化碳在金星表面形成一片又一片诡异的“湖泊”,而这种“湖泊”的传热率极高,让金星昼夜之间几乎没有温差。 加上温室效应,这导致即便是黑夜,金星表面也不会“凉爽”一点,始终维持着恐怖的高温。

火星或许像地球的过去,而金星可能就是我们的未来。( 现在明白为什么世界各国要控制碳排放、控制温室效应了吧? )

苏联人坚固的“金星13号”探测器,由昂贵的钛合金建造,曾在金星成功着陆并拍下照片,但也就仅仅“存活”了127分钟。

机器尚且如此,如果换成穿着宇航服的人,且不说高温高压,就是金星上那可怕而狂暴的“雨”,也会分分钟会要了你的命,让你死得非常难看……

我想,如果这个世界上有地狱,那么它就是金星。

请问,有谁愿意去地狱呢?

这是本问题的最终答案。

金星被我们称为地球的双胞胎行星,因为金星的体积和引力与地球十分接近,虽然它橙黄色的外表看起来梦幻而美丽

这是因为金星的大气层几乎完全由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组成。 云层中含有大量致命的硫酸,并且大气更厚重,密度更高,气压几乎是我们地球的90倍。

强烈的温室效应再结合金星强大的气压,使其成为太阳系最热的行星,其温度最高时可达500 ,足以融化铅的温度,使这里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炼狱。

如果人类呆在这里,将同时遭受腐蚀、窒息、烤焦甚至压扁,即便是苏联发射到金星的

探测器“金星13号”在保持冰冻状态下,也只是最多维持了两个小时,随后飞船上的电子设备就烧毁了,永远的留在了那里,在这个期间,金星13号拍下了金星表面的珍贵照片并传回了地球。

此后人类便很少把时间和精力放在这个暴躁的行星上了,因为 探索 太空所需要花费的成本,还有科研人员时间与精力的消耗都是极大的,最重要的是还很难达到想要的预期,主要是因为以我们目前的 科技 水平是完全无法对金星进行详细探测的,更别提遥远的载人登陆金星,那更是难上加难,因为需要克服的困难实在是太多了。

目前,人类到现在为止,都无法载人登陆到太阳系任何的一个大行星上进行科学 探索 ,只是通过人造飞行探测器的手段,采用电子信号对接之摇控指挥控制的方法来进行对太空 探索 。 在太阳系之中,金星的确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星球,但金星是属于类地行星,与太阳的距离较近,对太阳热能温差之热反应热量较大,因而,金星上的平均温度可达400摄氏度左右,金星如此高温的自然环境,一方面,人造太空飞行探测器的某些部件,不能承受起如此高温的环境,会发生或是变形、或是膨胀、或是融化的物理现象,飞行探测器将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二方面,金星高温的自然环境,定是一毛之地,没有人类预想获得 探索 的科学价值。

由此可见,这就是人类不选择太空探测器登陆金星进行科学 探索 的原因所在。

的确,金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天空中最亮的星,歌中唱的就是它,它是八大行星之中,最为神秘的存在。为啥人类非要舍近求远,去火星呢?

其实不是人类瞧不上它,实在是因为这个小兄弟,太难对付了。

金星是距离太阳第二近的行星,但是它却比排名第一的水星热很多,行星表面温度高达400-600度,人类的探测器,想要忍受得了这样的温度,还是很困难的。

为啥火星发烧这么厉害呢?

这跟它的大气又莫大的关系,金星大气有96%都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吸热隔热,相当于给金星盖上一次大电热毯,这样温度能不高吗?

而且,金星大气云层顶端风力极强,每小时350千米的大风又将热量带到了全球各地。 把金星变成了大蒸笼。

除了热,还有毒。

金星大气层里含有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而且因为火星的大气非常的厚重,时常电闪雷鸣,硫、氢、氧在这些电离反应中合成了恐怖的化合物----硫酸。 所以,金星上会下酸雨,而且是味道纯正的高度酸雨。

如果人类探测器在进行表面降落,一场酸雨之后,骨头都不剩了。

虽然金星环境无比恶劣,但人类并没有放弃这个小兄弟,前苏联曾经向进行发射过探测器,并带来了金星表面的罕见照片,尽管它没有坚持多久。 后来美、欧也向金星发射过探测器。

因为金星大气层非常厚,所以,远距离观察和绕轨观察都没用,必须降落到地面,才能把金星看个透彻。

金星是个地球差不多大的行星,也许地球的未来就是金星,也说不定未来越来越牛的人类会将金星改造成地球青山流水的样子。

而这,本来就是金星在几十亿年前的样子吧。

其实,人类最早进行深空探测的是金星。 苏联和美国从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发射金星探测器,迄今为止,发往金星或途经金星的各种探测器已经超过40颗,并且获得了大量有关金星的科学数据。 只不过从这些数据来看,中国人眼中的太白金星、罗马传说中的女神维纳斯,实际上是比美杜莎还可怕的地狱星球,人类对金星经历了颠覆性的认知。

金星,太阳系中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个头和重量都和地球差不多。 只不过金星的自转方向自东向西,和地球正好相反, 人们所说的“除非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在金星上实现了,金星也因此被称为“太阳的逆子”。 此外,金星上的一天相当于地球的243天。 这像不像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天庭所在的地方?印证了天上一天、地下一年的说法?

数据显示,金星是一个不适合普通人类生活的地方:

因此,金星探测并不容易。 要克服金星上恶劣的高温环境,需要更有效的隔热防护技术,这一点比登陆火星更为艰难;此外,即便安全登陆金星表面,探测器也只能维持短短数小时的存活期,毕竟这里不是火山喷发就是下酸雨,还有雷电和高温,是个名副其实的炼狱世界。

金星上探测器最具代表性的是前苏联的“金星号”系列探测器和美国的“麦哲伦号”探测器。 前苏联使用特殊工艺和材料克服金星的高温高压,并成功多次实现金星软着陆,取得了金星表面宝贵的一手资料;美国则是在金星大气层外进行环绕探测。 此外,欧空局发射的“快车号”探测器和日本发射的“拂晓号”探测器也对金星进行了环绕探测。 其中,“快车号”探测器主要用于探测金星大气层,最终发现金星南极大气存在双漩涡,同时也发现了金星存在臭氧层。

通过数据推断,金星曾经的气候可能比现在要温和得多,是什么原因导致金星演化成如今炼狱般的境地呢? 人类弄清楚这一演化过程对地球全球变暖和“改造火星”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

因此,尽管人类目前大量的精力用于探测火星存在生命的可能,但是金星仍然是一个不可无视的目标。 目前俄罗斯正在论证金星D项目,原计划2016年发射升空,但国际合作并不顺利,进度更是一推再推,目前发射时间已经推迟到2024年以后。 可见,人类 探索 金星的进程有多困难。

期待未来人类科学能够对金星进行更加深入的探测研究,让我们对地球这个姊妹星球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大家都知道,金星是离地球更近的行星,而火星则是第二,那为什么科学家不愿意登陆金星,而是去登陆火星呢?其实在原来,那时美国和苏联的航天技术已经很发达了,美国专注研究登月,而苏联就去登陆金星,当然不是派人上去。 可苏联的探测器却一个接一个的消失了,终于有一个苏联探测器落到了金星上面,拍下了第一张金星地表照片,不过没多久,他也被巨大的压力给压坏了。

那么哪里来的压力呢?这是因为金星的大气层非常浓厚,基本成分是二氧化碳,阳光能进的去,但是却很难散热,于是金星的地表不断升温,目前金星地表平均温度400多摄氏度,浓厚的大气层也引发了剧烈的大气压,我原来听过一个故事,就是有一个修货车的,在修货车时,货车的轮胎不小心爆了,结果那个修货车的人就找不到了,后来找了半天才发现他在二层楼上呢,可他是怎么上的二层楼上的呢?原因就是因为轮胎里有10到20个大气压,强大的压力直接把那个人吹到了二层楼上,可请注意,这只是10到20个大气压而已,而金星的地表上却有近一百个大气压,如此强大的压力,为何不能把一个小小的探测器给压坏呢?

而火星上大气压非常小,大气程度仅为地球上的1%,即使狂风大作也吹不倒你,没有水,也和金星一样没有磁场,就是因为没有磁场,而火星又比较小,所以太阳风才能轻易的把空气和水吹走,所以过了一段时间后,火星就没有了水和空气。

虽然火星的环境也不太好,但是比起金星如此恶劣的环境来说,感觉火星还是更好一点儿吧,而且现在的 科技 ,即使把人送上的金星也会被这巨大的压力压成碎片,而人类现在没办法对抗这股压力,所以科学家愿意去火星考察,而不愿意去金星。

虽然金星和地球的半径差不多,也是一颗类地行星,但是金星可能是人类永远都不想登陆的行星。 首先,金星的表面 温度约为465至485摄氏度 ,是太阳系温度最高的行星,而且金星的高温是部分昼夜和地区分布的,也就是金星全球,任何时刻都是这么高的温度。

金星大气层

其次,由于金星大气层非常稠密,其中二氧化碳约占96%,而且近地面大气压是地球的90倍,另外金星大气层中还有硫酸组成的云层。 再次,金星表面的大风也是登陆的困难之一,其风速高达350千米每小时的大风,也就是大约97米每秒的大风,风力超过17级以上。

金星表面

前苏联曾经发射8艘无人探测器去探测金星,其中最长的一艘也仅仅坚持了110分钟而已。

金星表面温度很高,不存在液态水,加上极高的大气压力和严重缺氧等残酷自然条件,人类无法生存。

的确是这样的,金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一颗行星。 为什么人类在 探索 太阳系中的行星的时候宁可选择距离稍微远一些的火星也不选择距离地球最近的金星呢? 原因很简单,人类现在无法实现登陆金星。

图示:地球、金星和火星

金星是太阳系内距离地球最近的一颗行星。 当金星和地球处在同一侧的时候最近距离大约4050万公里。 金星的质量是地球的地球的80%,体积是地球的88%。 金星和地球极为相似,被称为地球的姐妹星球。 如果从这些因素上看,金星的确是人类 探索 太阳系行星的最佳目标。

最初的时候科学家也是这么想的。 由于金星有着厚厚的大气层,即使用大型的天文望远镜观测金星,金星也是非常的低调。 我们在地球上永远看到不到的表面。 因此,直到上个世纪50年代,科学家还坚信金星上有生命存在,有森林和海洋。 科学家研制的金星探测器甚至都做好了水上登陆的准备。

图示:金星浓密的大气层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苏联进行了多次金星探测任务,但是多数都是以失败告终。 每一次的失败都让我们对金星的残酷环境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1982年金星13号探测器终于成功在金星上登陆了。 金星13号探测器在金星上坚持了127分钟后就解体了。

图示:金星13号探测器在金星地表

金星13号探测器为什么在金星上呆了这么短的时间呢?我们了解的火星探测器可都是在火星上工作好几年的啊!原来金星上的环境十分残酷。 根据金星13号探测器穿回来的数据得知,金 星上的温度高达465 ,金星表面大气压大约是地球的90倍。 原来金星是一个高温压力锅啊。 这么残酷的星球环境全副武装的机器人探测器都坚持不了多长时间,何况是我们的宇航员上去呢?

图示:金星表面

火星表面虽然十分寒冷,气压又很低但是这些问题相比起金星的高温高压来讲要好解决的多了。 毕竟昼夜温差极大,真空环境的月球表面多门都上去了,火星环境要比这温和多了。

所以,人类面对金星如此残酷的星球环境最终选择了放弃登陆。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keji312/38302.html
湖南省委书记 当前防汛抗灾已经进入最吃劲 最关键的紧要关头
造车新势力半年考 挥泪甩卖 强撑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