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销售额增超4% 无糖茶赛道火热 饮料新机遇 餐饮渠道复苏

出品丨搜狐财经

作者丨柴鑫洋

编辑丨李文贤

随着消费的复苏,饮料行业也交出了非常令人瞩目的答案,也正步入一个竞争愈发白热化的新阶段。

凯度消费者指数发布的《2024年中国购物者报告》指出,2024年一季度,饮料类目销售额实现4.3%的同比增长,其中果汁、即饮茶、瓶装水等“近水”饮料品类增长尤为迅猛。

在6月25日召开的FBIF2024食品饮料创新论坛上,凯度消费者指数大中华区总经理虞坚指出,食品饮料销售额一季度同比增长3.7%。一季度整体的消费信心并不是很足的前提下,消费者在食品饮料的购买上仍然是快于非食品的。

虞坚提到,疫情后消费者的健康及品质消费意识不断提升,为健康品类的饮料发展带来新机遇。随着线下餐饮的复苏,大多数饮料企业当下对餐饮渠道非常看重。

2024一季度饮料类销售额增长4.3%,“近水”饮料增长迅速

凯度消费者指数大中华区总经理虞坚分享道,消费市场在稳定的复苏,从宏观的经济环境来看一季度整体的趋势稳定向好的,GDP同比增长5.3%,社会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7%。

凯度消费者指数发布的《2024年中国购物者报告》指出,2024年一季度,饮料类目销售额实现4.3%的同比增长。随着社会流动性增加以及社交活动的恢复,饮料实现销量和平均售价双增长,其中果汁、即饮茶、瓶装水等“近水”饮料品类增长尤为迅猛。

虞坚指出,食品饮料的增长是快于非食品的,食品饮料销售额一季度同比增长3.7%。一季度整体的消费信心并不是很足的前提下,消费者在食品饮料的购买上仍然是快于非食品的。

其中,包装饮料2023年整体全年增长了10%,2024年一季度达到8%的增长,增长数据远高于快消品行业其他的头行。

《2024年中国购物者报告》指出,2023年消费者的品类购买偏好有所转移,在拉新最成功的前十品类中,饮料类占6席。

从品类选择次数来看,过去一年中,消费者选择购买更多饮料类和健康美容类的产品。在拉新最多的前十品类中,饮料类占据6席,这也意味着饮料赛道的品牌创造了更多需求增长空间。

饮料行业有两个最大的场景,即家内和家外。有一些饮料品类在家外市场表现出色,同时在家内市场也是实现高速增长。这些品类都具备一个显著的共同点,即在健康方面表现强劲。例如,即饮的果汁、即饮的茶以及运动和能量饮料等。

从消费人群来看,女性更偏爱现制饮品。虞坚提到,大部分在奶茶店门口排队大部分都是女生,她们更加偏爱现制的饮料,更加爱品尝新的产品。另一方面她们对健康的需求更加强一点,所以在产品偏好里面会更加希望购买像果汁、咖啡、豆奶这样类型的产品。

无糖茶赛道火热,饮品健康化需求日益提升

伊利上海分公司总经理王保广列举了一些数据:“这三年来,无糖茶规模狂飙2.8倍,2023年增速高达110%,销售额突破百亿。2023年全国新上市无糖茶单品数量增长64个,终端铺货面积同比增长86%。随便走进一家便利店,货架C位依然是无糖茶。”

根据最新发布的尼尔森数据显示,疫情后消费者的健康及品质消费意识不断提升,为健康品类发展带来新机遇。截至2023年11月,即饮茶销售额同比增长18.4%,因其低糖、低热量的特性,满足了消费者对健康饮品的需求,成为增长最快的饮料品类之一。

虞坚指出,2023年开始无糖茶的增长速度是惊人的,矿泉水也越来越注重宣传它的成分,比如说偏硅酸或者偏碱性的成分。

虞坚观察到,近年来,椰子水的消费场景正经历变化。以往它常与婚宴等特定场合关联,但如今,零糖零卡的健康型椰子水在多个消费场景中持续扩张,从原有的三个场景增加至四个。许多椰子水品牌开始强调其电解质成分

雀巢咖啡大中华区大区咖啡品牌推广和创新总监赵雪玫提到,近年来在小红书平台上,关于咖啡与健康的搜索量显著上升,尤其是与瘦身、减脂、消水肿等健康需求紧密相关的内容,更是受到用户的广泛关注。

她指出,在中国,对于咖啡健康功效的需求远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中禾宝桑的首席营销官程代勇指出,“中国消费者对于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特别是对于药食同源和滋补内的板块。”

程代勇还提到,“我们洞察到很多的现在年轻人特别是疫情以后,对于健康饮食的需求越来越旺盛了,对于健康饮食最大的需求来源于配料表,我们觉得消费者对于NFC和100%的果汁需求是日益提升的,无论是从欧美市场还是日韩市场还是国内市场都是这个样子。”

连锁化的餐饮品牌增多,饮料品牌们越来越关注餐饮渠道

疫情结束后,餐饮业逐步复苏,成为消费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餐饮渠道作为即时消费的重要场所,可以直接带动佐餐饮料的增长,对品牌而言具有极高的市场价值。

美团数据显示,从2018年到2022年,中国餐饮市场连锁化率从12%提高到19%;其中,连锁品牌门店数涨幅最高的区间为“5001-10000家店”,同比增长了45%。

《2023餐饮市场热点洞察报告》则显示,2023年1-4月中国餐饮收入15887.9亿元,同比上升19.8%,创下自2019年以来的最高增速。

虞坚表示,“我们看到非常主流的现象,商场里面一二三楼没什么人,四五楼都在排队。餐饮也是直到最近一年增长速度非常快。有三类餐厅渠道增长更快,第一个是火锅店、第二个是川菜、第三个是异国美食。”

他还提到,“我进入这个饮料赛道以后发现,饮料在餐饮渠道的消费大概占了30%,非餐饮但依然是围绕饭桌那一趴的占了七成,而互联网端的销售只占了5%。”

好望水的联合创始人表示,整个线下的业态发生了非常多的变化,餐饮也发生了非常多的变化。一方面是系统化,连锁化的餐饮品牌越来越多,第二个是随着大盘的经济下行,小业态的连锁餐饮品牌特别多。

汇源果汁的执行总裁咸晓芳表示,今年在线下市场来讲最重要的是餐饮渠道,因为果汁最终的交互场景是在餐桌上。在中国,果汁在佐餐的场景里最强最大的。

鲜沐科技CTO康凯认为,对于饮料品牌来讲,餐饮渠道不仅是一个能帮大家去做销售的场景,更多的还是给消费者更多的触达和展示的机会。


疫情带来的十大机遇 未来50个创业机会

疫情带来的十大机遇,你还敢创业吗?

2019年被评为没有持续性风口的一年,所谓的风口期越来越短,有人迎风而上,大多黯然退场。 而在2020年的开端,创业者也因肺炎疫情集体陷入关于生存的恐慌。

但我们看到,过去一年也是消费新品牌的爆发之年,完美日记、橘朵、美康粉黛等国货化妆品品牌崛起;to B产业风口渐强,出海和下沉市场也发展迅猛,互联网公司正把业务线蔓延向该领域。 这一年,我们看到创业公司的造血能力在逆境中被验证。

在未来,还有更多的新商业机会等待我们发现,他们现在或许只露出苗头,或者只是小众品类,甚至有些技术还未实现应用。 比如,新保健品牌、一人食、私人订制服饰、隐私保护系统、基于5G通讯的车路协同……铅笔道采访了几十位创投圈人士,在他们看来,2020这些领域皆能有所作为。

我们共梳理了在未来50个有望持续增长的创业机会,希望能让创业者从中得到一些启发和坚持下去的信心。

新消费品类

1、生发护发类产品

在网络上,关于脱发、保健这一类的话题时,网民们的评论往往都是以调侃为主,气氛看上去倾向于轻松搞笑,很多人围观看个乐呵。 但实际上,其实他们很焦虑,这些庞大的购买防脱发洗发水、假发等产品的数据就直观地反映出了。

一个群体的呼喊必定蕴藏着这个群体的需求。 为什么关于脱发、护发这类话题的热度经久不衰?因为事关每个人。 每个人都有头发,而洗发水这一类用品是为刚需。 刚需往往是好生意,拥有极大的市场。

2、高性价比的香氛产品

第一,香氛产品从香氛个护、香水及家居香氛的不断延伸,使香氛品类不断扩大,能够满足消费者对香氛产品的需求;第二,香氛固有的味道特性,满足消费者对于产品从基本功效到精神体验需求的升级;第三,香氛产品的嗅觉属性,满足年经消费者不买最贵的,只买最对的”的个性化消费的需求;第四,香氛产品的普及以及当下信息化传播的发展,消费者对香氛的理解和认知也在升级,对于香氛产品高品质与高性价比的认识也在不断加强,因此,高性价比将会成为香氛产品获取市场认可的重要因素。

3、冻干奶块

冻干奶茶是指利用FD冻干工艺,将原食材放在低温真空环境中冻干,锁住原香酥脆,让奶茶变成奶块,随时随地可以嚼着吃,或者泡出奶茶。 奶茶是一个高频次消费品,而冻干奶块则可以即时满足消费者喝到奶茶的需求。

4、即食花胶类型的营养品

当下80后及90后对健康养生有着强烈诉求,他们消费能力强,但是却没有时间、没有方法。 像长期服用即食花胶类型的营养品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人们的健康。 吃这类型的产品也会让人产生一种精神层面的兴奋感与仪式感,让消费者感觉更幸福。

5、爆款单品品牌,例如餐饮和食品饮料,类似过往黄焖鸡米饭、预调鸡尾酒、无糖气泡水、自热小火锅、每日坚果等细分品类的诞生,可能不断出现新的细分品类,并沉淀出品牌。

从行业角度来看,餐饮和食品饮料的消费都极其高频,渠道形态广、多、杂,产品的可选择性足够丰富、多样,行业内的竞争也异常激烈,新品触达消费者的难度降低,生产和供应链端都在变得成熟,新品迭代成本降得很低;就消费者角度而言,尝鲜意愿越来越强,决策门槛越来越低,人群偏好越来越分圈层。

6-9、糖果、膨化食品、饼干、蛋糕等细分品类

消费人群的代际更换明显,新的消费人群自然会有自己喜欢的品牌出现。 在零食领域,这几年坚果炒货、果脯干果、熟卤制品都出现了新的品牌,但是像糖果、膨化食品、饼干、蛋糕等很多细分品类,很多占主要市场份额的还是过去的传统的品牌,所以会有新的品牌在这些领域出现。

10、非油炸冻干果蔬食品

第一,当然是这类产品会相较于而言,更健康;第二,生鲜电商一直做不好就是因为非标和损耗,有数据表明,生鲜从地头到超市,估计损耗超过20%,但如果在原产地设置加工厂,生鲜基本不会有损耗,能够就近加弓成冻干食品;第三,则是产品的深加工,通常伴随着更高的毛利。 因此,我判断2020年这类产品会有发展机会。

11、植物奶

植物奶是指把豆子、坚果等产品通过一系列加工而成。 植物奶更健康和有机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也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出于健康和环保原因拒绝牛奶。 因此,植物奶在某些方面具备一定优势,能够满足对牛奶蛋白过敏、乳糖不耐受、饮食禁忌等细分人群,很可能有崛起的机会。

12、植物基酸奶

从产品概念来看,植物酸奶更符合当前消费者对于健康的需求;从品类发展角度来看,植物酸奶作为酸奶大品类中的一个子品类,具有良好的独特性;从发展趋势来看,欧美市场已存在多年,并于近年来呈现良好的增长,在亚洲地区的流行也只是时间问题。 植物酸奶就是酸奶品类中的结构性调整产物,这种新品类的加入,是提振整个酸奶品类增长的动力源,从这个角度来看,植物基酸奶的未来值得期待。

13、像青梅酒一样的低度果酒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国内果酒(含露酒)的销售额为315.6亿元。 中国果酒产业研究中心邹文武曾表示,未来十年,国内行业规模也可达1000亿产值。 在当前,消费主体已经发生改变,市场却没有相应的供给物,像青梅酒一样的低度果酒或许是一个很好的补充。

14、新型方便速食

天猫上半成品菜增长111%,自热火锅等新型方便速食增长超过50%,懒宅族正在撑起10亿的宅经济。 自热火锅自带网红属性,借助流量红利自然会迎来迅速发展。 同时,一旦消费者尝鲜的需求得到释放,其复购率会相当高。

15、一人食

现代人的压力非常大,同时,人们的独立性也逐渐提高,没有了独处的焦虑感。 因此,一人食逐渐流行,更多消费者开始享受在饮食上的独立性,推崇起单身消费哲学”。 民政部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单身成年人口已经超过2亿,独居成年人口超过7700万。 孤独经济是适应人口的变化而生的,现在单身的人变多,就会形成孤独经济,一人食无疑是其中一个很好的切口。

16、 人造肉

根据OECD的数据,2018年中国肉类消费量达到8829.6万吨,比欧盟与美国肉类消费总量之和还要多。 作为世界肉类消费量最大的国家,中国在未来几年内肉类产品可能会存在一个缺口。 同时,肉类价格的上涨和大幅波动也会给行业带来新的机会。 早在2019年,已有大量企业开始入局,我判断今年的形势会更火热。

17、男士洗护产品

男士洗护产品的市场规模达到150亿,并保持着每年17%的速度在增长,有数据表明,这三年男士洗护产品的增速都高于女性。 我认为在这一轮消费升级中,消费者的悦己心理越来越强,精致的猪猪男孩”也会越来越多。 虽然男性购买洗护产品的基数要小于女性,但是男性对品牌的忠诚度非常高,这里面会蕴含较大的红利。

18、睡眠水,但其中不包含睡眠口服液(OTC类)

这个品类非常新,可能存在大机会。 首先,失眠人群和抑郁人群正在高速增长;其次,之前与睡眠相关的都是 OTC类型的药物,如果打睡眠概念的消费品出现的话,说不定将渠道铺得更广;另外,这类产品可以针对细分人群做投放,初期品牌ROI会比较高。

19、预防近视的功能性饮品

通常而言,近视只能通过手术这种物理治疗方法,我不确这种用饮品去改善视力的方式是否有效,但我觉得从药食同源的角度来看,应该会有这种减缓眼睛疲劳的这种饮品出现。 像新希望乳业也推出了一款eyes care养眼青少年牛奶,瞄准功能性低温奶领域。 我觉得这可能是一个新的商业机会。

20、新保健品牌

目前90后95后面临各类压力纷至沓来,产生了深深的焦虑感,并随着年龄增长愈演愈烈,同时悦己消费是当下的新刚需或者半刚需,具有安慰剂作用的保健品成为缓解焦虑的新消费品。 目前市面上以保健品品牌选择相对较少,但多样的用户需求,需要有更多新解决方案的供给。

21、 口服美容抗衰老

口服美容介于普通护肤和专业医美之间,顺应了中国消费者外敷”内服”的传统观念。 CBNData《报告》显示的数据来看,颜值经济”时代,口服美容品类在近一年内的消费增速,远高于护肤、彩妆等品类的平均增速。 虽然我国早在90年代都有了相关产品,但我觉得这些年随着个体意识的觉醒,消费者对口服美容抗衰老的需求会呈现爆发式的增长。

22-23、抗衰老、长寿药

长寿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海外已经出现相关产品,但仅限于一些富人服用,因为一年的费用比较高昂,不具备普适性。 经济基础好一点的人群更容易接受,寿命也不能用价格来衡量。 在我看来,从经济层面来讲,是合理的,但从伦理层面讲,可能有待验证。 总的来说,抗衰老、长寿药可能会成为一个新的品类出现,这里面也会有一些新的机会。

24、 低糖低脂食品

健康焦虑沉重,据说有八成90后不敢看体检报告的,这也引发了大家对健康类的产品的一个新发现,数据也显示,短保质期食品,低糖低脂食品增长了72%。

25、清洁洗剂

伴随着消费升级,消费者购买的衣服材质更加多样化,对不同衣服的洗涤需求也有所不同。 整个日化品行业市值达3000亿元,而洗涤日化又是一个高频、刚需、高复购率的品类,近50%的市场都由各个中小品牌占据,市场分散,创业者机会较大。

26、 隐形眼镜

这里面包含有两部分机会。 一个是透明有度数的隐形眼镜,我国当下近视人口超过6亿,且数量上正在呈现一个上升的趋势,而爱美又符合当下年轻人的需求,隐形眼镜在手术和框架眼镜之中提供了一个缓冲的机会,只不过其对产品的专业度和质量的要求更高;另外一部分则是无度数的美瞳。 虽然这只是一个200亿的小市场,但其每年的增速能够达到13.7%,我觉得未来可能会成为彩妆的一部分。

27、新国货护肤品牌

长期看,化妆品板块是一个极其优质的赛道,因为天花板足够高。 现阶段行业直接受益于高线城市的消费升级+低线城市的渗透率提升,并且Z时代物质意识的觉醒也促进了行业发展。 近两年来,本土品牌逐渐苏醒”,在互联网的新经济环境下,掀起了一波新国货”的浪潮,传统品牌的释放出新的活力。

28、宅属性商品

懒宅消费飙升,从成交的数据来看,半成品菜增长111%,自热火锅等新式方便快餐增长超过了50%,而另一个同行的外卖行业,在这两年来的增长也大大提升了,这个群体的用户量近10亿,宅经济正被商家挖掘。

29、 有社交属性的商品

社交需求驱动,用新奇特好物刷爆朋友圈已经成为了90后的生活方式,吃的要分享,玩的也要分享,连走路的步数也要分享,这就是新时代的社交分享的需求,当吃有了社交属性,跨界商品如大白兔香水、生煎包面膜备受年轻人追捧,这也给大家开发产品指明了一条方向,好玩好用好奇特的产品,关注一下。

30、 原产地农货

这两三年来,农产品也在上行,主要也是人们对健康食品的追求上升了,同时这也给大学生的就业和创业拓宽了天地,上千万新农人带动当地的农业发展,这是一个很不错的方向,安全的桌面,也是很多人的追求。

31、厨房用品

厨房大于卫生间大于卧室。 以前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卧室相关的品类创业,比如说床品四件套等等,现在我们发现在特定空间里面,厨房会更好。 无论是调味品、厨具还是厨房大家电,数据分析显示,这里面有很明显的创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32 、个护小家电

三年前,个护小家电市场300亿左右,还是剃须刀占据80%,电吹风占据10%的时代。 现在其他类型的美容小家电已高速发展,美容仪约300亿,其中清洁类占150亿。 美容仪的品类也从最简单的洗脸仪开始深入到洁面、紧肤、嫩肤、去黑头、祛痘、瘦脸等等,并且与高频高消费的化妆品耗材深度绑定。

33、 头部按摩仪、肩颈按摩仪

我认为这些跟健康运动结合在一起的家用医疗保健器械都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迎来大规模发展。 这批年轻人正在慢慢成长,他们又是互联网原住民,消费电子产品重度用户。 且KEEP等健身软件、按摩器材等作为基础设施已经普及。 所以,基于这些基础设施,搞些智能按摩理疗仪就具备做大的基础。

34、5G的相关电子消费品

不仅是2020年,我认为5G的相关消费电子在接下来的三年时间都会呈现一个向上的发展态势。 这个其实非常明确,随着5G网络的大规模铺开,下游的消费品也会出现更新迭代,这里面应当会有很多的机会。

新服务品类

35、花园式酒店

在到处都是汽车的大都市,我们很难去过上所谓的田园”生活,因而对于出门旅行的人来说,一个带有美丽花园的酒店是再好不过的了。 为此,越来越多的酒店和度假村开始重视打造花园式酒店。

36、高科技SPA

国外有的场所已经引进了 VR SPA设备,它能操纵人的五感,对客人的大脑进行按摩”。

顾客带上 VR设备后将进入一段长约20到80分钟的虚拟旅程,地点覆盖了近日深空、海洋或禅宗花园,耳朵则聆听设备播放的声音,鼻子闻着设备释放的气味,身体感受设备模拟出来的风和温度。 设备会实时监测呼吸心跳数据,确保客人保持平静之心。 在消费人群对物质要求更高的时候,这些提供更好服务的项目会有一定的市场。

37、乡村旅游模式

在政策上,伴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乡村旅游已然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模式之一。 并且,相较于以往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干农家活”的乡村旅游模式,如今新型以健康创意农业为导向的综合农业土地开发项目在模式上更加优良,并且现在城市人群对乡村的向往也有利与助推乡村旅游的发展。

38、私人定制服饰服务

一些群体喜欢个性化定制,所以就有了私人定制的衣服,例如旗袍、汉服之类的,尤其是汉服,不乏众多95后年轻男女。

旗袍主要是中年女性消费居多,她们大都追求古典美,并且有一定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欲望;汉服主要是年轻人的市场,一群爱好汉服的人集结在一起,有专门的交流圈,一是为了倡导年轻人重视汉服文化,二是汉服确实它独特的设计美感,这个市场未来也将因此而逐步扩大。

当然,私人定制行业同样可以服务企业,做文化衫、企业服饰等等。 像这种私人定制服饰一般不需要门店,直接在电商平台运营就行,没有租金压力。

39、牙齿相关的服务

正畸技术的发展使得牙齿在今年成为非常热门的创业话题。 原本的正畸或者是牙齿的养护是医疗级别的,但由于技术的推动使其越来越靠近消费级别,这为牙齿护理以及矫正等细分赛道创造了很多创业机会。 再加上对牙齿的护理和校正有潜在需求的人群大概在一亿以上,所以越来越多的资本开始关注牙齿相关的创业。

40、母婴市场的细分领域”服务

母婴行业发展30是多年,已经进入到成熟阶段,当一个行业到了成熟阶段,会延伸出非常多的细分产业,而这两年中童传媒举办的各种细分论坛,包括中国羊奶粉发展论坛、中国辅食发展论坛、中国营养品发展论坛、洗护行业研讨会,都印证了以上观点。

另外,定位理论”之父里斯先生也说过,商业发展的动力是分化,分化意味者新品类的诞生,也意味者新趋势的诞生。

41、智慧养老服务平台

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带动了诸多行业的发展,其中一个典型就是养老行业。 越是老龄化严重的国家,养老行业越有可能迎来高速增长。

目前,在我国以居家养老为主体、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模式背景下,智慧养老可以通过技术手段从远程监控、实时定位、统一平台信息交互等角度多方位打造信息化养老服务系统,满足老人和家庭的现代化、科学化和人性化的养老需求。

42、 宠物上门喂养服务

养宠物的人每年都在增加,很多从业者、资本方预估,当下宠物市场已经接近2000亿元。 而一些忙碌的宠物主人没有时间或无力照看宠物,于是便有了这样的商机——宠物托管。

有一种是上门喂养服务,一些主人担心宠物不能适应陌生环境,或者服务店卫生问题,就直接要求店员上门喂养,双方会签订协议保证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43、废品处理服务

不少大城市的人,没有精力做这些,就直接网上下单,让废品分类工上门服务。 此前,有外卖平台就曾推出这类增值服务。

也有人选择买一款智能的废品处理器,作为废品分类收集的配套设施,只需一按启动按钮,瓦解废品,干净快捷,例如英利浦废品处理器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44、医美机构

自己有个加了n年的美妆校友群,亲眼看到他们讨论话题从各种护肤美妆,到2019年越来越多讨论打什么,很多人现在觉得,相比较护肤品,医美的效果更立竿见影,而且也更经济实惠。 大家对于医美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在2020年医美机构依然有机会发展起来。

45、医美保险

现在的消费者主要去公立医院,做相对安全系数比较高的项目。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消费者忽视了医美的医疗属性,而且部分医疗机构的刻意忽视,导致行业事故频频。 因此,医美保险可以为消费者加上一层保障,具备的很高的社会价值与商业价值,行业需要这一环,在医美行业越来越理性的2020,这方面有机会发展壮大。

文娱产业

46、文创IP衍生品

故宫IP的品牌效应,已经为文创IP产品起到了一个好的示范。 再加上近年刮起的国潮风”,也让市场找到了年轻消费群体关注的流行元素。

以往文创品销售渠道主要除了艺术品、博物馆、展览以外,很多旅游景区和商场也有销售。 不过想要发展的更好,需要拓展它的销售渠道,从传统理念上跳出来。

47、短视频赛道的上下游供应链

规律很明显,如果某一个赛道很火,被证明有红利,不管是资金或者业务上的,其围绕这个产业链上下游的基础配套设施都会被迅速补上,那么这个里面就会出现一些新的品牌。

48、视频内容创作

图文领域的玩投资大V多了去,为抢地盘早已争得头破血流,而视频领域尚未固化。

2020年5G普及力度更大,4K高清视频、VLog视频、一分钟长视频等需求有可能持续爆发,留给内容创业者的机会很多。

49、虚拟偶像和虚拟伴侣

我们关注的虚拟偶像和虚拟伴侣,这是一条非常有趣的赛道。 我之前投的洛天依曾经在梅赛德斯中心和朗朗合办了两万人的演唱会,基本上坐无虚席。 很多观众是独生子女,虽然没有真人伙伴陪伴,但是有虚拟的伙伴陪伴。

50、云游戏

这对于游戏开发和玩法来说,云游戏会是一个巨大的变革,现在手机上没有办法实现的美术品质、玩法创新,在云端就可以做了。 那时候不需要显卡多高,现在PC游戏玩海外大作的时候,因为显卡不行就玩不了,以后云游戏不存在这个问题。

不仅如此,在云技术的支撑之下,游戏的发行方式被颠覆,发行渠道将得到进一步的拓宽,开始变得多样化,营销重心转向曝光度的提升,明星效应开始弱化。

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如果你还在迷茫请沉下心来认真的去做一件事。 在某个垂直领域深耕,你一定会创造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加油!

一种新上市的饮料,怎么打开市场在花费成本最小的前提下。

你好。 所有的市场营销工作开展的基本的流程是:分析——计划——执行——控制。 你得先了解这个行业、这个产品的方方面面,包括环境、竞争对手、消费者心理、渠道、终端等等。 提供一些材料供您参考。 祝你成功。 目录第一部分:产业环境与产业政策第一章 饮料行业产业环境分析………………………………………2第二章 饮料行业产业政策分析………………………………………2第二部分:行业整体发展状况第三章 饮料行业整体发展状况分析…………………………………3第四章 饮料行业消费结构分析………………………………………4第三部分:行业市场状况分析第五章 饮料行业竞争态势分析………………………………………6一、行业整体竞争态势分析二、区域市场竞争态势分析三、龙头企业竞争态势分析第六章 饮料行业新品开发状况分析…………………………………15第四部分:饮料行业前景预测第七章 饮料行业发展趋势预测………………………………………17第一章 饮料行业产业环境分析一、功能饮料发展趋势较好饮料发展到今天,其品种极其繁杂。 而消费者的消费习惯逐渐趋同。 人们日益关注健康和环境,不喜欢糖和添加剂含量高的饮品。 保健功能饮料越来越受到关注。 保健是近年来的热门话题,如何通过饮食来达到健康保健效果,一直是消费者和饮料生产企业高度重视的课题。 发达国家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在不断推出功能饮料,这种饮料已经不再局限于补充营养这一范畴,甚至拓展到防病治病领域。 有资料表明,在美国,几乎所有的饮料生产企业都在开发生产功能饮料,就连拥有世界饮料第一品牌的可口可乐也不例外。 二、世界饮料产销的重心转向亚洲在亚洲,中国是“重中之重”,当今世界著名饮料产销巨头已将目光对准中国,纷纷打算在中国拓展市场,然后辐射整个亚洲。 三、居民消费价格变化居民消费价格变化是判断国民经济运行状况的晴雨表,是出台不同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 2004年,在国家搞好宏观调控和稳定全局的前提下,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基本上是食品消费价格的变化起重要作用,居民消费价格上涨主要是食品消费价格明显上涨引起;上半年城乡居民食品消费价格上升,居民消费价格随之上升;进入9月份后城乡居民食品消费价格稳中有降,消费价格指数随之回落。 居民消费预期看好,带动了国内饮料市场的发展。 第二章 饮料行业产业政策分析一、《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将发布05年10月1日,国家将正式实行新的食品标签包装规定。 届时,包装上没有明确标明添加剂成分等的做法将被视作违规,而饮品也将因标识不合格而被判定不合格。 本次国家质检总局和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和《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通则》两个食品标签标准将分别取代现行的1994年版的《食品标签通用标准》和1992年版的《特殊营养食品标签国家标准》。 根据标准,饮料名称要从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已规定的名称中选用一个等效的名称;没有标准规定的,也不能使用让消费者误解或混淆的常用名称;即便要标“新创名称”、“奇特名称”等也要在邻近部位再标一个标准规定的名称。 专家还强调,产品名称必须标在饮料标签的醒目位置,而且饮料真实属性的专用名称以及奇特名称与真实属性名称必须使用同一字号,比如“橙汁饮料”中的“橙汁”和“饮料”,都必须使用同一字号。 糖酒快讯分析中心认为,目前,中国果汁类饮料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人均消费量很低,行业协会还需要在食品安全、标准等方面多下工夫,以推动行业的发展。 今年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将饮料行业列为推动HACCP(食品安全控制体系)认证的重点行业,在今年果汁饮料中国名牌的评比中,HACCP管理也被明确列为必备的条件。 可见国家目前对饮料行业安全问题日益重视。 即使如此,还是出现了部分申报企业在实行HACCP管理过程中才临时补课的现象,这说明企业对其重视程度不够。 所以,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标准等方面的管理十分紧迫。 二、《聚酯(PET)碳酸饮料瓶》(修改版)推行10月在珠海召开的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上,《聚酯(PET)碳酸饮料瓶》(修改版)通过了专家审查。 PET容器已经成为各国广泛使用的包装材料和容器,在食品、日用品、工业用品、农业用品包装等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在饮料包装中的应用发展更为迅猛。 《聚酯(PET)碳酸饮料瓶》(修改版)的推行,将有利于行业规范化生产此类产品,同时也有利于国家相关部门进行质量技术方面的监督检查。 糖酒快讯分析中心认为,食品市场准入制度在饮料等几个行业率先开始实施。 市场准入制度一旦实行将在很大程度上规范饮料行业和市场,对提高饮料行业整体水平和技术、保证产品质量和品质起到积极作用。 第三章 饮料行业整体发展状况分析2004年一季度,饮料行业产销两旺,销售收入、利润和税收都比上年同期有了较大幅度增长。 2003年的非典疫情使人们认识到身体保健的重要性,功能饮料为更多人所接受,呈快速发展态势。 2004年,我国功能饮料市场的发展继续加速。 我国功能饮料主要品牌都集中于同一个目标市场竞争,产品定位和促销方式雷同。 二季度,饮料行业企业单位数呈增长态势,从2月的900家增加到6月的923家。 饮料行业产品继续保持上年年底以来的高速增长势头,各月产品相对上年同期增幅均保持在30%以上(其中4月接近30%),其中6月份最高达到41.98%。 饮料行业累计产品销售收入增长率虽低于产成品增幅,但亦比上年同期大幅度增长。 上半年饮料行业累计产品销售收入.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35%。 第二季度,碳酸饮料行业产品各月均比上年同期大幅度增长,4-6月份的增幅分别为11.69%、27.49%、74.18%。 瓶(罐)装水制造业产品各月均比上年同期大幅度增长,4-6月份的增幅分别为42.43%、38.11%、57.86%。 与此同时,瓶(罐)装饮用水制造业累计产品销售收入比上年同期亦有大幅增长。 2004年前三季度,软饮料制造业以及各子行业的产成品、销售收入、利润总额和利税总额都比上年同期大幅增加。 但行业内仍然有较多企业亏损,亏损企业以及亏损企业亏损额均较上年年底有所增长。 随着城市市场趋于饱和,农村市场将成为各饮料企业争夺的重点。 第三季度外资品牌大举进军桶装水,使桶装水市场竞争趋于激烈。 2004年第四季度,该时期为饮料行业的淡季,但依然有不少以功能为卖点的饮料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果汁饮料销售状况不错。 第四章 饮料行业消费结构分析我国饮料工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并进入全面竞争时代,碳酸饮料、水、茶、果汁饮料四大领域激烈拼杀。 可以预见,中国饮料市场未来发展空间很大,未来的竞争会更加激烈,新品饮料要想站稳脚跟,必须从产品的功能性差异化或产品的情感性差异化方面入手,寻找市场的盲点,在细化产品的消费群体中,开拓出自己的市场。 一、功能饮料2004年,被业内称为功能性饮料发展年。 “脉动”的火爆炸开了功能性饮料的市场缺口,使得许多保持着高度市场敏感性的厂商在最短的时间内急速跟风而上。 于是在04年饮料旺季尚未完全启动之际,娃哈哈的“激活”、汇源的“他+她-”、养生堂的“尖叫”、康师傅的“劲跑X”等一个个功能性饮料相继出生。 媒体上,广告轮番轰炸;地面上,抢占分销渠道……各个地区的商超里随处可见的饮料销售黄金位置都被功能饮料垄断。 曾经称王称霸的茶饮料和果汁饮料则被挤到了角落里。 同时,功能饮料的热销带来其价格的居高不下,从2.5元到5元,并且在长达半年的销售期内没有哪家率先降价。 与此同时,外国的饮料巨头也把功能饮料看成香饽饽,争先恐后地进入中国功能饮料市场,如来自美国的佳得乐、来自日本的力宝健等。 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公司也表示看好中国的功能饮料市场。 第三季度开始,功能饮料逐渐显示出其不足的“底气”,厂家纷纷打出“降价”牌,但是随着王老吉的出现,功能饮料市场有了新的转机。 “脉动、激活”之类产品主要是通过弱化基础功能,丰富产品使用价值,提出时尚功能饮料概念。 但王老吉出现之后,推动功能饮料的消费发展成为“以功能为产品核心利益,并兼具高满意度的口感体验”的时代,它把“露露”的“调节血脂”和“红牛”的“抗疲劳”类功能饮料时代进行了延伸,避免时尚功能饮料流行之后归于平淡的命运。 未来的饮料市场必定是一个多元共存的市场,饮料中补充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为消费者所广泛喜爱,同时功能饮料消费理念升级已是大势所趋,它的发展方向值得我们关注。 二、果汁饮料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饮料生产量和消费量的持续增长成为可能。 而一个品类要得宠于消费者,最根本的因素便是能切合消费者的欲望及追求。 果汁饮料的天然、健康、回归自然满足了消费者对天然、营养、低糖、健康型饮料的需求,因此其消费长久不衰。 随着饮料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果汁行业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 目前我国已经是世界第一大果汁生产国和仅次于美国和德国的第三大果汁消费国。 由于我国劳动力成本低,所以我国的苹果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 随着高成本生产国的不断退出,我国苹果汁在国际市场上的表现更加突出,世界浓缩苹果汁生产中心向我国转移的趋势越发明显。 这将带动国内果汁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汇源家庭装100%纯果汁的PET包装产品的推出也说明其看好浓缩果汁不但能够在新主流冲击下稳占其位,并且具有四季消费均衡的优势。 但是,原料质量有待提高、“农药残留”问题严重、无序竞争现象等都是目前制约果汁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值得果汁行业厂商思考。 曾有一项市场调查显示,消费者在购买果汁时比较看重品牌因素,但品牌忠诚度较低。 被访者在一段时间内只喝一种类型品牌饮料的概率不足10%。 因此对我国果汁饮料市场进行不遗余力的教育、培育是当前比较重要的事情。 但是仍可以预测人们消费水平逐年上涨、投资回报可观、销售增长稳定等都是催动资本长剑指向果汁饮料市场的原始动力,我国果汁饮料的发展潜力仍然巨大。 三、茶饮料2003年,混合果汁、加汽果汁是饮料行业的亮点;2004年,功能饮料发力。 茶饮料在这两年虽充当着“配角”,却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 目前,国内茶饮料的竞争不断加剧,茶饮料的市场整合速度加快。 在茶饮料市场处于领先地位的康师傅,04年年初与朝日和伊藤忠联手打造饮料霸主,被业内人士视为茶饮料开始整合的一个信号。 3月正式涉足茶饮料市场的健力宝一下子推出冰红茶、冰绿茶、麦香茶三大系列的产品,对茶饮料进行差异化营销。 4月中旬可口可乐又在北京推出了“雀巢冰极茶”。 这些饮料巨头的进入将对目前国内茶饮料市场的格局形成冲击,一些中小品牌将在大品牌的冲击下被淘汰出局,茶饮料市场的整合速度正在加快,未来的茶饮料市场将是巨头间的游戏。 糖酒快讯分析中心认为,目前茶饮料市场大品牌表现活跃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中国茶饮料市场的发展空间巨大。 健力宝、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争相进入茶饮料行业就是有力证明。 在众多的饮料中,真正和中国文化一脉相承的就是茶饮料,可以说茶饮料的后劲很足。 二是,05年茶饮料行业标准出台。 因为现在茶饮料的行业进入门槛低,市场上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所以,提高产品质量,维护食品安全成为当务之急。 消费者更愿意购买质量有保证的知名品牌。 而在标准出台之前,各大茶饮料品牌仍然加紧跑马圈地,抢夺市场。 同时也应该看到,目前国内的茶饮市场已经不存在补充跟随的市场机会,虽然茶饮料从主流退隐二线之后仍然占据相对稳固的消费份额,但高速增长已很难再现,娃哈哈、康师傅、统一三大品牌的销售滑落足以证明这点。 所以这时茶饮料生产企业为进一步确立自身在产品市场上的地位,惟一看好的将是无糖茶饮料。 有资料显示,麒麟公司凭借无糖茶饮料占据了日本2/3的市场份额。 因此,今后在无糖茶饮料方面,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四、饮用水2004年饮用水市场的主要纷争集中在桶装水市场,北方集中在北京,华南集中在广东。 在沈阳迅速收编23家水站之后,可口可乐9月在北京桶装水市场上又掀起更大的波澜。 目前的北京水市场不仅已经囤积了娃哈哈、乐百氏、雀巢这样的水业巨头,还有本地品牌燕京稳坐市场老大地位。 可口可乐此次借天津的水源以新品牌加入,显然是对这块诱人的蛋糕垂涎已久,北京桶装水市场肉搏战在所难免。 下半年,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纷纷加紧了对广东水市的攻城略地,使得华南桶装水市场土洋大战在所难免。 11月百事可乐开始向多家中型饮用水生产厂家发出邀请为其贴牌生产纯净水,并计划百事可乐纯净水在05年饮用水销售旺季到来之前可以上市。 而在此之前,可口可乐已购买了桶装水生产线准备在广东大展拳脚。 相信05年广东饮用水市场注定将有一场激战。 五、其他饮料市场的更替总是令人目不暇接,在果汁、茶饮、功能饮料大热之后,即饮咖啡也随之升温。 统一“雅哈”咖啡的推出无疑使厂家看到新的希望。 上市不到半年的“雅哈”以良好的口味和适宜的价格,让该产品急速升温。 有资料显示,内地平均每年每人的咖啡消费量还不到一杯,市场空间和潜力由此可知。 但是由于缺乏情感诉求;市场推广投入不够;价格偏高等原因导致即饮咖啡市场迟迟不能启动。 即饮咖啡要发展,推广咖啡文化很重要。 因为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咖啡更大程度上是一种生活品位的象征。 所以加大咖啡文化的教育和传播,是更快拓展内地市场考虑的首要问题。 第五章 饮料行业竞争态势分析一、行业整体竞争态势分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中国的饮料行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同时,饮品行业仍然存在巨大潜力,也正因为如此,中国的饮料行业竞争渐渐趋于白热化。 2004年饮料市场终端的色彩斑斓达到了空前程度,广告运动也几乎失去了品类主题,茶饮料、果汁、两乐以及功能饮料首次在终端占位和广告传播中形成平衡。 虽然时尚前沿被功能饮料占据,但相比2002~2003年的茶饮料主流,功能饮料似乎只在概念和气势上占优,并没有对其他品类形成侵占性的冲击,可见品类多元化已经从大份额主流交替时期过渡到均分时期,而各阶段的主流如瓶装水、碳酸饮料、高浓度果汁、茶饮料等逐渐沉淀为基础品类。 1、国内品牌:从主流引导到格局构成实际上,饮料品类发展的纵向深度有限,低技术含量的特点决定了饮料品类的开发不可能一直处于高速状态,包括新兴的功能饮料。 品类布局存在严重缺失的企业必然失去持续增长动力,甚至遭遇品牌老化的境地。 “脉动”和“激活”使两大水饮企业在2004年汲取了一股新鲜空气,却未能象娃哈哈品牌那样“常青”。 而其成名品类瓶装水在价格暗战中利润日渐微薄,市场基础份额也遭受口感体验品类和功能主流的削弱。 娃哈哈茶饮料即使在主流时期也未能追上“康师傅”老大的地位,而如今“两乐”也开始向茶饮投入巨资,必然使竞争更加激烈。 2、外资品牌:品类多元“猛”于品牌多元可口可乐在中国碳酸饮料市场已经占据约53%的市场份额,但仍然不满足,还决定继续全品类开发,所以遭遇了品类竞争,而且对手不止一个。 “永远的可口可乐”不等于“永远的可乐”,即使其品牌理念传播与时俱进,也无法阻止青少年追逐更多、更新的口感体验。 实际上可口可乐早已难捺失落,相继推出多品牌纯净水、健怡可乐、保锐得功能饮料以及果肉饮料,并拟计划将茶饮料开发作为下阶段品类延伸重点。 同时看到,百事可乐也开始不惜斥巨资挺进非碳酸饮料市场。 二、区域市场竞争态势分析糖酒快讯市场分析中心长期对家乐福,好又多,北京华联等几个大型商超进行跟踪,调查城市主要为成都,西安,广州,武汉、北京和沈阳等6个城市。 调查结果如下:注:① 商品采样原则,根据品牌在不同销售点出现的重复次数取样,重复次数多的采为样本② 样本排名确定原则,品牌近期销量上升幅度,广告终端促销力度,消费者认可程度的综合评分③ 表中“/”处表明在该地区未将该品牌作为取样样本④ 抽样城市:成都、西安、广州、武汉、北京、沈阳等六个城市1、北京排名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第一 统一系列 统一系列 统一系列 统一系列 百事 可口可乐 可口可乐第二 康师傅 康师傅 可口可乐 可口可乐 可口可乐 百事可乐 统一鲜橙多第三 可口可乐 可口可乐 百事可乐 王老吉 统一系列 统一鲜橙多 百事可乐数据来源与整理:糖酒快讯市场分析中心两乐、统一、康师傅仍占领北京地区的主要市场份额,王老吉作为进入北京地区的新型品牌,需要继续加强在该地区市场的推进。 北京饮料市场竞争最为激烈的当属桶装水市场:区域格局 市场定位乐百氏 北部区域 中低端娃哈哈 东南区域 中低端雀巢 北部区域 中高端燕京 全市范围 中低端屈臣氏 部分区域 高端市场目前的北京水市场不仅已经囤积了娃哈哈、乐百氏、雀巢这样的水业巨头,还有本地品牌燕京稳坐市场老大地位。 其实在可口可乐出击北京桶装水之前,食品巨头雀巢就已经行动起来了,一改以往自行销售的方式,与分销商合作拓宽销售渠道,增加零售水站。 雀巢公司表示,今年的目标就是全力争取在饮用水市场上实现进入中国市场以来的重大突破。 面对竞争对手的挑战,乐百氏北京市场的负责人也表示:他们要争取抢到全国桶装水市场第一的水市场份额。 而目前作为北京桶装水市场老大的燕京更是放言:“燕京是北京人的选择,我们将争取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 对于价格已经稳定的北京桶装水市场来说,价格战已经没有多大意义,他们之间的竞争将集中在品牌与质量两个方面。 面对大品牌在品牌和资金上的强大实力,小品牌水企业面临的将是一场岌岌可危、没有对话资格的洗牌大战。 2、广州排名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第一 可口可乐 可口可乐 可口可乐 可口可乐 可口可乐 可口可乐 可口可乐第二 百事可乐 脉动 百事可乐 百事可乐 百事可乐 百事可乐 百事可乐第三 脉动 康师傅冰红茶 康师傅 康师傅冰红茶 康师傅 康师傅茶饮 康师傅茶饮数据来源与整理:糖酒快讯市场分析中心广州地区饮料品牌呈可乐和茶饮平分天下的局面,两乐占市场份额第一的局面没有变化。 广州地处东南沿海,是国内、国外品牌的必争之地,同时,目前凉茶饮料市场巨大,潜力尚待开发。 传统凉茶盟主王老吉以10个亿的销售额震惊业内后,其它凉茶品牌也纷纷发力,为争夺整个凉茶市场接近50亿元的巨大市场份额,开始了各自通路差异化的大角逐。 邓老凉茶:广东市场上,邓老凉茶针对不同渠道进行了有效的市场组合。 除了依托传统OTC渠道实现销售后,还以连锁店的形式进入广州的三十余家大型楼盘。 在餐饮渠道,邓老凉茶采用了对重点酒楼买断茶饮独家销售权的策略。 在商超和卖场,邓老凉茶采取陈列与堆头相结合的战术,专门设计了一整套推广和维护的操作规范,与泸州老窖、杏花村、稻花香、王朝干红等十余种知名酒类产品实现了大面积的捆绑促销。 在此基础上,邓老凉茶与这些品牌的经销商实现了网络、管理和物流等资源的共享,其知名度与销售量皆在短期获得了巨大提升。 黄振龙:黄振龙凉茶在广东具有规模庞大的连锁加盟店集群和独特的俱乐部销售模式。 随着黄振龙凉茶不断扩张规模,其连锁加盟店的数量已经接近600家。 与其他凉茶不同的是,其通过依靠“黄振龙凉茶俱乐部”进行大量的文化和促销活动,已基本实现“会员复合促销”的销售策略。 这种会员制模式为黄振龙凉茶收集了大量的商业信息,同时也极大地发挥了会员宣扬黄振龙的口碑作用。 宝芝林:与其它凉茶品牌相比,宝芝林更注重打造凉茶的口感。 宝芝林通过多次调配草药用料比例,在不降低药性的原则上,科学地增加了糖度,改变传统凉茶的微苦口感,形成甘甜而有益的独特风格。 不仅如此,宝芝林通过结合各种体育运动,打造其功能性健康饮料的品牌理念,其独特的体育营销模式也因此大获成功。 3、武汉排名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第一 统一 脉动 统一 统一系列 脉动 统一鲜橙多 统一鲜橙多第二 脉动 康师傅 脉动 脉动 统一 康师傅茶饮 康师傅茶饮第三 康师傅 统一 康师傅 康师傅系列 康师傅 可口可乐 可口可乐数据来源与整理:糖酒快讯市场分析中心武汉饮料市场液体奶品牌众多,而且各类饮料平分天下。 功能饮料、茶饮料和功能饮料价格整体走低,碳酸饮料价格相对稳定。 在夏季的销售旺季,各个饮料商家通过价格火拼,一方面使市场几近饱和,另一方面各自占领了相对稳定的市场份额。 在旺季过后,相信企业的降价举动已不是为了争夺更多的市场份额,而是巩固战斗成果,目的是通过持续的价格策略培养忠诚的消费人群。 糖酒快讯市场分析中心认为,饮料固然有其产品特性本身的优点和缺陷,但弥补劣势,创建新兴促销方式和手段、开发出适合不同季节饮用的饮料,才是促进销量增加的根本途径。 4、成都排名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第一 统一鲜橙多 统一鲜橙多 统一鲜橙多 统一鲜橙多 统一鲜橙多 统一鲜橙多 统一鲜橙多第二 康师傅 脉动 康师傅 农夫山泉 脉动 康师傅茶饮 康师傅茶饮第三 脉动 康师傅 汇源 康师傅冰红茶 农夫山泉 可口可乐 可口可乐数据来源与整理:糖酒快讯市场分析中心统一鲜橙多在成都的市场占有率第一。 今年成都饮料市场的变化折射出国内乳品市场的变化局势,大规模的降价风暴席卷了成都市场上几乎所有的饮料品牌,出现了饮料比水贱的局面。 在成都家乐福、人人乐等大型超市,很多饮料的价格比矿泉水都低。 康师傅新出的每日西西里红橙才卖1元/瓶,健力宝爆果汽500ml也是1.5元/瓶,并且买二送一,算下来才1元/瓶。 糖酒快讯市场分析中心认为:成都市场饮料品类繁多,一些企业为了扩大市场份额,完成其销售目标,常常采取价格战。 而且一旦有企业降价,其它企业就不得不跟进。 面对外来资本的频频进入与国内大品牌价格压境的咄咄逼人,更多的中小饮料企业只有不断想办法加快自身的发展,才能在竞争中有一席之地。 5、西安排名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第一 可口可乐 娃哈哈 可口可乐 可口可乐 可口可乐 可口可乐 可口可乐第二 娃哈哈 统一鲜橙多 统一鲜橙多 统一鲜橙多 统一鲜橙多 统一鲜橙多 统一鲜橙多第三 统一鲜橙多 康师傅绿茶 康师傅绿茶 康师傅系列 康师傅绿茶 百事可乐 康师傅绿茶数据来源与整理:糖酒快讯市场分析中心西安饮料市场可口可乐、统一鲜橙多、康师傅绿茶的霸主地位依然稳固,形成果汁饮料、碳酸饮料、瓶装水和茶饮料 “四大天王”割据局面,其比例约为3∶4∶2∶1。 市场上瓶装水品牌价位相近,现在500ml装均已低至1元左右,瓶装水销量最大的品牌是“屈臣氏”。 果汁饮料日渐走俏。 近年来,西安市民饮料消费理念向健康和品位过渡。 许多年轻人已经开始倾向于果汁加零食的消费和娱乐方式。 碳酸饮料仍是主流,茶饮料份额缩小。 中老年人仍倾向于传统的饮茶方式。 因此,茶饮料的销售今后几年的涨势不会太明显,开发新口味、培养消费习惯还是企业的重要任务。 6、沈阳排名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第一 康师傅 康师傅 / 康师傅系列 可口可乐 可口可乐 可口可乐第二 可口可乐 可口可乐 / 可口可乐 康师傅茶饮 康师傅茶饮 康师傅茶饮第三 农夫果园 农夫果园 / 娃哈哈茶 统一 统一 统一鲜橙多数据来源与整理:糖酒快讯市场分析中心很多人都知道沈阳是康师傅的天下,去年康师傅在沈阳的销量排到茶饮料和果汁第一,但今年的形势却有了微妙的变化,新上市的农夫果园卖得很好,抢占部分果汁市场,农夫果园引人注目的广告起了轰动效应,消费者反映很好。 由于沈阳的消费者还处于感性消费阶段,广告的好坏将成为直接影响消费者选择的主要因素;但价格因素也不能忽略。 不过,农夫果园的出现并没有转移康、统交战的视线,在沈阳,康师傅和统一的平级战几乎是行业内公开的秘密,两者除在终端零售上进行陈列面的争夺外,主要表现在价格的竞争。 糖酒快讯市场分析中心认为:04年华北、华南饮料市场上,碳酸饮料占有较大优势,特别是在北京地区。 而华中地区,统一则占据强势地位;就整体而言,各种饮料力量相对均衡。 西南地区的统一鲜橙多凭借区域优势稳坐头把交椅。 西北地区的茶饮料比较受欢迎,碳酸饮料反而略显寂寞,可口可乐在碳酸饮料市场仍然具有优势,统一鲜橙多的表现和在其他城市一样良好。 东北地区饮料消费重点同样集中于3个强势品牌,说明该地区消费者消费习惯接近,在进行品牌推广之前,这一点很值得注意。 今年饮料市场也难逃降价大潮的侵袭。 从整体上看,碳酸饮料的价格较为稳定,而其他的功能性饮料、果汁饮料和茶饮料不得不以低价格来巩固原来的市场份额。 相反,瓶装水却在部分地区出现价格上涨现象,主要因为今年国家重点治理超载超限,原先的运输成本上涨了30%左右;而且用于生产饮料瓶主要原材料——食用PET(聚脂)材料由年初的6000元/吨上涨到了1万元/吨,加上淡季水量紧缺,最终导致瓶装水成本上涨了20%左右。 今年的市场还表现出:一些地区地饮料商家通过在一些纯果汁、植物蛋白饮料包装上做卖点,力图通过礼品路线引导消费观念,打开市场空间。 在功能性饮料充斥市场的时候,饮料厂商们不妨也回过头来,发展新思路,看看传统饮料的下一个卖点,以便在功能性饮料

餐饮行业深度研究报告:新茶饮是一门什么样的生意?

三大软饮均为咖啡因饮料,可乐消费形式较为单一,门店饮料中,茶饮和咖啡互为替代,二者竞争的核心仍是产品力,大陆地区现制饮品未来的演进方向将取决于咖啡、茶饮这两个不同品类的产品力高低。

茶饮和咖啡都可以满足人们对于摄入咖啡因的生理需求和一定的社交空间需求,商业模式与营销方式的差别不足以成为二者的竞争壁垒,互相模仿、借鉴的情形时有发生。 对于大陆地区市场的消费者而言,茶的饮用习惯更加根深蒂固,人群更广,原生市场更大,产品创新程度更高。 口感、创新速度甚至于附带的社交 属性是决定这两个可选消费品类需求的核心因素,奶茶和咖啡两种饮品店也在品类上进行互相渗透。

正如我们一直所强调的,现制饮品是一个低门槛,高迭代的行业,竞争的核心最终仍将 落在产品力和由产品构筑的品牌力层面,商业模式的创新和营销方式的变革可以在短期 内快速催生新品牌,但是从长远发展而言,消费者所追求的仍是好的产品。

我们复盘咖啡行业演替,总结推动行业跃迁的主要因素是产品力,供给端的创新,逐层满足需求端分化的消费目标。

通过咖啡消费在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重、 特定消费意愿折算消费杯数、基于总咖啡因消耗的不变设立咖啡对茶的替代率多维度测 算了中国现磨咖啡行业规模,现磨咖啡预期可达1500-5000亿元,并且随着咖啡门店数的迅速扩大,消费习惯将加速转变。

我们测算了假设大陆地区人均咖啡支出占比达到香港地区、台湾地区、美国和日本的支出占比时的行业市场规模。

其测算逻辑为:

1、通过各地人均消费数量以及单杯平均价格计算出人均消费金额;

2、支出占比=人均消费金额/人均可支配收入;

3、假设大陆地区未来也会达到各地的支出占比,并针对各线城市进行了系数折算:

4、通过各线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支出占比,计算出人均消费金额;

5、通过假设各线城市单杯饮品价格,计算人均消费杯数;

6、根据各线城市人口数以及人均消费金额计算各线城市行业规模 香港地区、台湾地区、美国和日本的咖啡支出占可支配收入比例分别为1.1%、0.6%、 1.9%和1.9%。 我们认为这四个市场的发展状况很好诠释大陆地区市场未来可能经历的不同阶段。

从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而言,香港地区、台湾地区、日本都和大陆地区相似, 早先以茶饮为主。

但在最近20年,三个市场的消费者的生活习惯发生了不同方向的演化 进程。 台湾地区出现了以珍珠奶茶为代表的台式奶茶,使得茶饮重新焕发了生机,因此台湾地区消费者咖啡饮用习惯的养成相对滞后。

香港地区虽然早就出现港式奶茶,但是 随着全球化程度提升和原有港式奶茶品类逐渐老化,咖啡饮用习惯逐渐养成。 日本作为亚洲西方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同时也没有出现新产品形态来给予茶饮市场新的活力,因此咖啡消费习惯已经接近于美国等咖啡为主流的市场。

选用现磨咖啡消费市场主流产品星巴克拿铁,并基于星巴克的定价水平与消费者心理预期定价的差异,设立0.5的折算系数(即按照星巴克定价一半作为该地区现磨咖啡均价),将对标地区的市场单杯价格 换算至合理值。

一、二线城市可支配收入水平较高。

我们根据Wind对于各线城市的划分标准,对各线城市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包含城镇和农村的全体居民)进行了测算。

根据测算,一线城 市(北上广深)和二线城市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元/年和元/年,远高 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元/年。

一、二线城市适合现制饮品发展,且具备示范效应,因此现制饮品品牌大多

从一、二线 城市开始发力。 现制饮品品牌,例如星巴克、瑞幸、连咖啡、喜茶、奈雪的茶、乐乐茶等,均从一、二线城市发力。

一方面是考虑到消费者拥有足够购买力和快生活节奏,对现制茶饮的需求更加强烈,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文娱和可选消费品都有从高线城市向低线城市的迁移曲线,即孙正义所提出的时间机器理论,大城市的流行风尚和生活习惯会随着低线城市收入水平提升而逐渐向低线传导。

复盘喜茶发展历程,2017年,由喜茶HEYTEA 衍生出HEYTEA MIX(喜茶热麦)、HEYTEA BLACK(喜茶黑金店)、HEYTEA PINK(喜茶粉色店)、HEYTEA DAY DREAMER PROJECT(喜茶 DP 店)等多种门店形态,基本都省会城市作为旗舰店树立品牌形象,2018年6月上线面积更小,更灵活并且数字化程度更高的GO模型门店进行加密。

以星巴克90年初在美国的城市扩张发展路径来看,也是先从圣地亚哥、波士顿、纽约、 休斯顿等大城市向小城市逐步扩展,而并非采取进驻新区域后逐步填满再 探索 新区域的 方式。

现制饮品采取这种发展模式的核心在于现制饮品对建立品牌影响力的诉求较高, 而并非深挖供应链效率和人力协同等来提升运营效率。

考虑到各线城市存在时间机器效应且生活节奏略有差异,我们对各线城市采取了不同的 折算系数假设。

以香港地区人均支出占比为参考基准为例,我们假设一线、二线、三线、 四线及以下城市居民人均咖啡支出比例分别可以达到香港地区咖啡支出比例的80%、70%、60%、50%,则各线城市平均每年的咖啡支出分别为522元、283.5元、199元、 82元。

根据各线城市人口数量和人均消费金额,我们测算了各线城市潜在的咖啡行业市场规模, 一线、二线、三线、四线及以下城市居民人均咖啡支出占可支配收入比例分别达到对标地区的80%、70%、60%、50%水平。

以饮茶习惯最为接近的中国台湾地区而言,我们认为,大陆地区咖啡行业的市场规模保守估算可以达到1400亿左右,尚有1-2倍空间。

中国的非酒精饮料市场可分为茶、咖啡及其他饮料。

按零售消费价值计算,中国非酒精饮料市场由2015年的9,007亿元增至2019年的12,016亿元。

受可支配收入增加及产品持续创新的推动,中国非酒精饮料市场预计将由2020年的 11,340亿元增至2025年的18,56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0.4%

门店咖啡空间广、龙头大(星巴克),而中国有更强的饮茶习惯,茶饮市场远大于咖啡, 且在新中式茶饮品牌崛起的背景下,差距不断拉大。

茶包括现制茶饮以及茶叶、茶包、 茶粉及即饮茶饮等其他茶产品。

根据奈雪的茶招股书,按截至2020年零售消费价值计, 茶占中国非酒精饮料市场超过35%,中国茶市场的总规模由2015年的2,569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4,10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9.8%;其中门店现制茶饮1136亿,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更达到24.5%。

而按零售消费价值计,中国咖啡市场于2020年达到655亿元, 占同期中国非酒精饮料市场总额的约5.8%,预计于2025年将增长至1,447亿元,大部分由现磨咖啡贡献。 FY2022年,星巴克预计将在国内达到5000家门店。

茶是中国文化中的传统饮品,20世纪80年代在台湾诞生了珍珠奶茶,将红茶与奶精混合调成奶茶,加入台湾著名小吃粉圆。

2015年左右,新式茶饮诞生,随着口味的多样化,更多配料的引入,奶茶的整体品质得到提升,新式茶饮是指采用优质茶叶、鲜奶、新鲜水果等天然、优质的食材,通过更加多样化的茶底和配料组合而成的中式饮品,新式茶饮刺激中国茶饮市场快速增长。

截至2020年,中国现制茶饮市场总消费额中约60%来自现制茶饮店,现制茶饮店可按茶 饮的平均售价分为三类:

(i) 高端现制茶饮店(ASP不低于20元,如喜茶、奈雪、乐乐茶)

(ii) 中端现制茶饮店(ASP介于10元至20元,如茶颜悦色,coco,一点点,古茗,快 乐柠檬)

(iii) 低端现制茶饮店(ASP 低于10元,如蜜雪冰城)。 中国高端现制茶饮店的现制茶饮产品产生的消费价值总额由2015年的8亿元增至2020年的129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75.8%。

预计将以32.2%的复合年增长率进一步扩大至2025年的522亿元。

2020年至2025年,按现制茶饮的消费价值计,高端现制茶饮店的增速预计将继续超过其他现制茶饮店的平均增速,将占2025年现制茶饮店现制茶饮消费价值总额的约24.8%。

截至2020年9月30日,中国约有340,000间现制茶饮店,现制茶饮的平均售价为13元, 其中约有3.2千间高端现制茶饮店(占比9.4%),其现制茶饮的平均售价不低于20元, 其中2.4千间茶饮店为连锁品牌(界定为全国拥有 1 间以上门店的品牌),高端现制茶饮店业态相对集中,截至2020年9月30日,按零售消费价值计算,五大市场参与者共占50%以上市场份额,喜茶约占25.5%,奈雪约占17.7%。

据奈雪招股书披露,截至2020年9月30日,奈雪在中国高端现制茶饮中覆盖面最广, ASP最高,每单达到43.3元,而行业平均票单价格为35元。

现制茶饮中,高端的是以喜茶、奈雪为代表的基底茶+新鲜水果的形态,现泡、鲜奶、现打芝士、新鲜水果、20元以上定价。

喜茶,奈雪因原材料成本高,所以定价高,付出“降低毛利率、增加管理难度”的代价,产品相对壁垒较高。

中端是标准化程度比较高的台式奶茶,以COCO、一点点为主,更多茶包、奶粉、较少新鲜水果、定价8-15元,已经进入加盟扩张的阶段,是瞄准大基数群体的选择。

低端是主要分布在下沉市场的粉末冲泡奶茶,以蜜雪冰城为主,加盟扩张,开店规模大,在下沉市场有上万家。

但是正因为做的是下沉市场的生意,市场要求定价低,所以以加盟形式分散生产。

目标消费者决 定了蜜雪冰城这样的茶饮品牌粘性较弱,是即饮的便利需求,产品难以差异化,规模大却无法提升消费者品牌认知。

换句话说,蜜雪冰城是加盟形式下和其他低端品牌进行价格竞争。

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与阿里新服务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2020新茶饮研究报告》,现制茶饮从产品发展角度来看,可分为三个阶段,

连锁茶饮时期(2015年之前):现制茶饮快速发展,诞生多个全国性的连锁品牌, 包括快乐柠檬、COCO、一点点等;

连锁茶饮消费升级1.0时期(2015年 2019年):典型特征为在饮品中加入新鲜水 果、奶制品、烧仙草等食材,重视饮品颜值,好看好喝,新茶饮概念诞生,包括喜 茶、奈雪的茶等品牌;同时更多样的消费场景出现(奈雪酒屋,奈雪梦工厂,喜茶 LAB店,喜茶热麦店,乐乐茶制茶工厂),延长消费时长。

连锁茶饮消费升级2.0时期(2020年起):茶饮细分市场进一步规模化发展、头部 茶饮品牌布局二三线城市;从产品创新走向产品多元(饮品、烘焙品类、零售产品)、 渠道数字化(小程序下单更便捷,线上零售平台),除了高端茶饮中头部品牌喜茶、 奈雪进一步扩大规模,也包括7分甜、茶颜悦色、SEVENBUS等品牌逐步标准化、 异地复制。

根据奈雪的茶联合CBNData 发布的《2020新式茶饮白皮书》,2020年新式茶饮消费者规模正式突破3. 亿人,超过八成新式茶饮消费者每周至少购买一次,八成消费者品牌 忠诚度较高。 从消费人群来看,90后和00后占据近 7 成市场,男性消费者占比提升。 2020年超过四成新茶饮消费者为男性。

外卖将门店的服务范围扩大至2-5公里以内地区,在所有终端(即第三方平台、微信及 支付宝小程序以及自营应用程序)通过外卖销售的现制茶饮产品的零售消费价值由2015年的7亿元增加至2020年的28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07.6%,约占中国2020年现制茶饮产品零售消费总值的25.0%;预计将以31.8%的复合年增长率进一步扩大至2025年的1129亿元。

茶饮行业进入门槛低,竞争激烈,2020年疫情影响之下,头部品牌加速开店,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2020年至招股书最后可行日期,奈雪新开189家门店。

据公司公开数据, 截至2020年12月,奈雪新开门店的数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0%,喜茶新开门店的数量 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1%。

头部品牌优化服务和产品,发力数字化和新零售, 2020年以来线上数字化程度提升,数 字化体现在组建数字化团队,数字化信息驱动产品创新优化和依托大数据选址提升效率。

新茶饮会借助数字化工具在短时间内得到顾客反馈,并对产品进行优化调整,或推出当 季新品。

会员精细化运营可以提高用户粘性和复购率,茶饮企业通过预点单、积分换礼、专属评 价渠道汇聚用户数据和意见,优化用户体验。 同时通过自有小程序或者APP设置客制化口味,细化和沉淀用户数据。

奈雪的茶2019年9月推出会员体系,截至最后可行日期,注册会员人数为2920万人。 截至2020年9月30日,奈雪约49.4%订单来自于会员,活跃会员总人数由2019年Q4的200万人增加至2020年Q4的580万人,至2020年Q4,29.8%的活跃用户属于复购会员(2019年同期为25.6%)。

品牌力在零售产品,周边产品得到体现, 2020年2月奈雪的茶天猫旗舰店上线。 2020年3月喜茶天猫旗舰店上线,2020年7月喜茶京东自营旗舰店上线。

新茶饮品牌上架零售产品,零食,气泡水以及茶叶零售礼盒等,拓宽消费场景。

咖啡的消费场景偏工作日,新茶饮本身偏社交和休闲(多开在shopping mall,周末和节 假日客流更好,而星巴克在我国主要是CBD区,平日更好),例如喜茶全天消费高峰时段是下午2点到4点,一周的点单高峰时间是周末/周四/周五,随着奈雪pro 店、喜茶to go店向CBD区渗透,并将销售范围扩展至烘焙,咖啡(喜茶提供美式和拿铁),包装水和零食,甚至酒,扩充消费时段和场景,增加了工作场景,从下午茶向早餐、加班宵 夜渗透。

中国高端现制茶饮店交叉销售商品的零售消费价值预计将由2020年的约人民币22亿元增长至2025年的人民币10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5.4%。

奈雪新店中将有7成为Pro门店,去掉现制烘焙,改为央厨/供应商统一配送烘焙产品,做小店,专注茶饮,定位高客流区域,如高档购物中心,写字楼以及居民区中心的核心位置,融合咖啡/烘焙/茶饮/零售,智能化设备布局提升运营效率;

而从票单价来看,奈雪在二线及以下城市显著高于一线(48元vs.43元),按照73%收入为茶饮,27元一杯进行计算,二线及以下城市每订单有1.7-1.8杯茶,显著高于一线城市,加上轻奢调性、 小资装修、更宽阔店面、温和明亮的光线,奈雪在一线/新一线加密的门店类型可能与二线以下发生分化,主打不同门店类型,为繁忙的工作族群提供快速易取的茶饮小店,为休闲时长更长、租金更低的区域提供偏社交的“第三空间”。

明星单品效应明显, 截至2020年9月30日,奈雪的三大畅销茶饮是霸气芝士草莓、霸气橙子和霸气芝士葡萄。

合计贡献现制茶饮销售额25.3%。 喜茶多年年度销量冠军是多肉葡萄,喜小瓶延续喜茶的品牌势能,以瓶装无糖气泡水为主,最受欢迎的口味是葡萄味。

头部现制茶饮品牌通过文化输出加强与消费者 情感 链接,传递品牌文化,奈雪通过CUP美术馆,邀请不同艺术家将艺术作品呈现在茶饮杯上,传递“充满生活艺术的奈雪”理 念,并且在2020年通过公益活动、联名等传递美好自有力量的理念。

头部品牌重视品牌维护,喜茶原本叫皇茶,因仿冒店越来越多,2016年创始人将“royaltea 皇茶”正式更名为“HEYTEA 喜茶,亲自写下给消费者的信,阐述品牌故事,并持续进行打假维权。

头部品牌为行业输出标准,2019年以前,茶饮行业并无统一行业标准,2020年11月19日,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携手奈雪、喜茶等新式茶饮头部品牌正式组建CCFA新茶饮委员会,共同建立新式茶饮行业标准。

现制饮品需要好产品+好模型。

好产品—口味稳定+高上新频率,口味稳定需要标准化 制作流程和员工培训,麦当劳每个麦咖啡负责人员都要集中学习考核;上新频率,需要 研发投入,星巴克上新频率 1.5周,奈雪每周上新,喜茶平均1.2周上新。

好模型—有品牌力能议价租金,对人力依赖度低,原材料上有财力来造烘焙厂,或者有规模来稳定上游订货。

头部品牌利用自身规模优势,推动供应链向标准化和规模化发展,同时深 耕和把控供应链上游以保证高品质原料供应,从而保证产品口味的稳定和统一。

为了保证饮品口感,喜茶2020年开始自己研发草莓品种,一方面培育和开发新的草莓品种,另 一方面选择最合适的区域,自建草莓基地。

同时,喜茶从贵州、云南、广西、台湾等地选择优质茶叶,最终制作出绿妍,金凤,四季春等经典茶。 并在贵州自建有机茶园,生产有机茶叶。

奈雪从最初就介入供应链,自建茶园、果园、花园和中央工厂,原料资产,自己研发供应链系统,实现供应商到生产全流程数字化,自动为门店匹配最佳用料,实现门店、仓库库存管理一体化。

(一) 模型:餐饮单店模型和茶饮单店模型对比

茶饮生意好在哪里:

1.门店小+周转快,试错成本低,坪效高(点单数字化后人力更加节省)。

2. 毛利不低于餐饮,供应链更简单(尤其是规模化使得供应商增多),最难的就是水 果,其他都是大宗贸易品,水果供应也在优化;

3. 弱化厨师,系统性培训之后上手更快,店内标准化更好,喜茶有定制芝士机和煮茶 机;当前泡茶、拉糖、打芝士、切水果环节逐步被机器/供应商替代。

4. 消费场景更加多样,餐企一大痛点及消费主要集中在午市和晚市,但茶饮可以将消 费场景延伸至早餐,下午茶,甚至宵夜,进一步提升坪效。

5. 时髦洋气小资调性,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强,招到更好的雇员,吸引更年轻的客群;

6. 兼容性强(+烘焙、+零售,都是不错的业态)

(二) 品牌拉力的体现、下沉空间

根据奈雪招股书,18-20年无疫情影响下,二线城市每日销售额超过一线和新一线城市, 说明二线城市对于小资时髦属性的可选消费消费力不逊于一线城市,2020年疫情影响下, 一线城市则显示出更强韧性。

截至2020年Q3,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其他城市每日平均销售额相比去年同期分别下降0.63 万/0.92 万/2.02 万/1.94万。

一二线城市的新式茶饮门店增速放缓,呈现出向三四线城市下沉的趋势。

根据《2020新式茶饮白皮书》,新式茶饮品牌在全国一二线城市的5万平米购物中心休闲餐饮业态中占比为25%,开店数量占比为31%,随着购物中心新茶饮渗透率上升,品牌开始尝试在CBD或社区开店。

随着一二线城市的新式茶饮门店增速放缓,比重明显下降,呈现向三四线城市下沉的趋势;一二线城市消费者是线上新零售产品的消费主力军,消费者占比 超过六成。

食品安全风险,疫情反复带来外出就餐减少,品牌老化,新门店下沉不及预期。

报告内容属于原作者,仅供学习!

作者:华创证券 王薇娜

更多最新行业研报来自:【 远瞻智库官网 】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m.srwj168.com.cn/keji312/38878.html
华亚智能连跌3天 汇安基金旗下2只基金位列前十大股东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