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云营收首次突破百亿美元 感谢AI感谢大模型

杰西卡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好不容易交出高分答卷,迎来的却是当头一棒?

美东时间7月24日,谷歌母公司Alphabet公布了2024年第二季度财报。

Google云业务营收 首次 破百亿美元,达到103.4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48亿元);季度总营收达 847.42亿美元 (约合人民币6126亿元),同比增长13.6%,相当于每天入账 9.4亿美元 (约合人民币68亿元)。

业绩超出市场预期,呈现出健康的稳步增长趋势,其中AI业务没少发挥作用。

然而,尽管成绩亮眼,谷歌股价却出乎意料地跌超3%。

这是怎么回事?下面我们来仔细分析。

谷歌的财务表现如何?

财报显示,Alphabet 总营收 达到847.42亿美元(约6126亿元),同比增长13.6%,环比增长5.2%。

净利润 为236.19亿美元(约1707.4亿元),同比增幅为,环比基本持平。

总成本和开支 为573.17亿美元(约4143.4亿元)。

其中 营收成本 355.07亿美元(约2566.8亿元),同比增长11.3%,环比增长5.3%; 研发成本 为118.6亿美元(约857.4亿元),同比增长12%,环比略下降0.4%。

这部分开支主要用于开发和优化AI技术,以及扩展技术基础设施。

在收入结构当中, Google服务 的收入为739.28亿美元(约5344.3亿元),同比增长12.5%,环比增长4.88%。

其中, 广告业务 贡献最大,达到了646.16亿美元(约4671.1亿元),占Google服务总收入的87.4%。

Google云 的收入为103.47亿美元(约748亿元),同比增长31.3%,环比增长8.1%。这表明企业对云服务和AI解决方案的需求在持续增长。

不仅仅是云业务,AI在其他业务中也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

AI为谷歌带来了什么?

AI技术的推进作用首要表现在 云计算业务 方面。它为Google云提供了更优的相关解决方案,特别是在生成式AI解决方案方面。

“强化”后的Google云为企业提供了强大的AI工具,帮助它们进行数据分析、自动化流程和创新产品开发。

广告业务 当中,AI技术的应用,显著提高了谷歌广告投放的精准度和优化策略,帮助广告主更加有效地接触目标受众。

不仅广告的转化率提高了,用户的广告体验也有很大程度上的提升。

而针对于 搜索引擎业务 ,AI技术改进了搜索结果的准确性和相关性,并且增强了谷歌的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技术。

这样一来,谷歌就能够更好地理解用户的搜索意图,搜索结果也更加精确。

有了AI作为背靠,Alphabet在财报电话会议上透露,他们承诺将会为自动驾驶业务投资最多 50亿美元 (约361.5亿元)。

谷歌透露下一步计划

Waymo为谷歌旗下的子公司,专注于开发先进的自动驾驶技术,包括传感器、软件和硬件的集成。

当前,Waymo正在一些城市运营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Waymo One),用户可以通过App呼叫自动驾驶汽车,目前已累计完成200万次行程。

同时,他们也与汽车制造商和物流公司合作,将其自动驾驶技术应用于多种场景,如货运物流和公共交通。

这种合作模式有助于扩大Waymo的技术影响力和市场份额。

尽管谷歌并未直接公布Waymo的营收情况,但财报显示,包含Waymo在内的 “其他赌注(Other Bets)” 部门,本季度共营收3.65亿美元(约24.4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2.85亿美元(约18亿元)提升了28%。

Waymo在技术和市场上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对此,Alphabet表现出了十足的信心。

谷歌CFO露丝•波拉特(Ruth Porat)在财报电话会议上宣布,将对Waymo投资5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62亿元),以加速其商业化进程:

有了AI的推波助澜,谷歌发展一片大好,为什么股价反而下跌呢?

股价为何下跌?

事实上,尽管财报数据亮眼,但谷歌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第三季度的运营利润率可能将受到技术基础设施投资和Pixel发布的影响。

这一消息使得投资者对未来的利润增长抱有谨慎态度。

另外,各公司加大AI研发投入,但从特斯拉等公司的财报不难看出,AI实现商业化和收益回馈需要时间。

因此也有不少投资者对科技公司的持续增长能力产生疑虑,做出大规模的抛售选择。

美股三大股全盘大跌,纳指和标普500指数均呈现2022年10月以来的最大跌幅。

谷歌作为科技“七巨头”之一,自然也难以独善其身了。

量子位年度AI主题策划 正在征集中!

欢迎投稿专题 一千零一个AI应 365行AI落地方案

或与我们分享你在 寻找的AI产品 ,或发现的 AI新动向

点这里关注我,记得标星哦~

一键三连「分享」、「点赞」和「在看」

科技前沿进展日日相见 ~


美股中AI相关的股票有哪些推荐?

进入2024年,美国七大科技股继续大涨,但特斯拉Tesla Inc(NASDAQ:TSLA)除外,该股股价1月就暴跌了23%。 于是,Cramer认为特斯拉应该被踢出美股七雄,而Light Street Capital的Glen Kacher干脆觉得FAANG和美股七雄都已经过时了,因此提出了“AI五股”的股票组合。 新的一年里,AI五股会不会成为新的市场领涨股票?1. 英伟达AI五股肯定少不了英伟达NVIDIA(NASDAQ:NVDA)。 该公司的H100数据中心GPU芯片是开发商建立、训练和部署AI模型的首选硬件。 2023年初,汇丰银行分析师估计该芯片制造商在这个领域占据了90%的市场份额,而此后的财务业绩似乎也印证了这一观点。 英伟达最近季度的总收入同比暴增206%,其中数据中心收入增长279%,带动该股股价去年大涨239%。 英伟达新发布的H200数据中心芯片性能相比H100提升了一倍,能耗减少50%。 目前该公司产品供不应求,因此该财年的业绩应该会维持高增长趋势。 2. 微软微软Microsoft(NASDAQ:MSFT)的AI业务聚焦于软件,公司去年向AI初创公司OpenAI投资100亿美元并将其生成式AI应用整合进公司的整套软件当中。 比如说,Copilot for 365的用户现在可以在Word、Excel以及PowerPoint等应用当中快速创建内容,提升劳动生产率。 此外,Azure OpenAI Service整合了OpenAI的GPT-4模型,Azure云客户可以利用这一技术开发满足自身需求的AI应用。 最近,微软取代苹果Apple(NASDAQ:AAPL)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超过3万亿美元)。 3. Advanced Micro Devices在AI芯片领域,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NASDAQ:AMD)借助新发布的MI300数据中心GPU与英伟达形成正面竞争局面。 MI300A是全球首款数据中心APU,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宣布最新的超级计算机El Capitan将选用AMD的这款芯片。 此外,特斯拉Tesla Inc(NASDAQ:TSLA)可能也会使用MI300训练它的AI以及自动驾驶模型。 2024年以来,AMD的股价已经大涨28%。 4. 台积电台积电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NYSE:TSM)生产了全球超过一半的芯片,其中包括类似英伟达和AMD等公司设计的高端GPU。 得益于AI芯片的高需求,该公司高性能计算业务板块四季度(截至12月31日)环比增长17%。 华尔街预计台积电2024年的收入将增长22%至850亿美元,2025年再增长20%并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 5. 博通博通Broadcom(NASDAQ:AVGO)或许不在很多AI投资者首选关注股票名单当中,但该股股价过去5年翻了两番多,并且收购了安华高、CA Technologies、赛门铁克以及VMware。 博通是联网和服务器连接领域的领导者,公司推出全新交换机芯片Tomahawk 5可以加快AI工作负载。 此外,赛门铁克最近与谷歌云的Vertex AI平台签署协议。 博通去年完成了对VMware的收购,2024财年起(起始于2023年11月)财报将会合并,因此2024财年的收入预计将会增长40%。 小编相信搭乘人工智能这一时代发展列车未来会拥有较好的发展前景,还在观望的广大投资者可以考虑下投资入股。 或者也可前往多资产交易钱包BiyaPay搜索公司股票代码监测行情走势,选择合适的时机上车。 当然,该平台也可以直接入金U换成美元,无需离岸账户直接在平台进行投资;另外投资者也可以在BiyaPay绑定嘉信理财的离岸账户,将美元提现到嘉信进行投资股票,当日提现,当日到账,不耽误行情。

微软 亚马逊 谷歌 苹果:广告营收刷新纪录 有哪些硬核支撑?

过去的一年,大型 科技 公司面对不确定事件时,可谓韧性十足。

在新一季的财报中,美国四大 科技 巨头MAGA(微软、亚马逊、谷歌、苹果),甚至享受到了黑天鹅事件催生的红利,均表现出了强势增长的态势,刷新营收记录。

在漂亮业绩的推动下,MAGA股价几乎每天都在创新高。 尤其是苹果市值已超过2万亿美元,缔造着另一个里程碑:该公司在标准普尔500指数中的权重达到6.7%,打破了“蓝巨人”IBM在35年前创下的记录,成为40年来对标普500指数影响最大的成分股。

那么,缘何MAGA业绩能够如此高歌猛进?什么在支撑爆发式增长? 科技 巨头们吃到了哪些红利?未来全球 科技 又将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

微软:

季度营收首次突破四百亿 广告业务表现超行业预期

微软对外发布截至2020年12月31日的2021财年第二财季财报。 数据显示,营收431亿美元,同比增长17%,高于分析师预期的402亿美元;净利润为155亿美元,同比增长33%。

从部门业绩来看,微软智能云业务部门在该财季营收总计146亿美元,其中包括Azure公共云、Windows Server、GitHub等服务器产品和企业服务,同比增长23%。

微软生产力和业务流程部门,包括Office、Dynamics和LinkedIn等,营收为133.5亿美元,同比增长13%。 其中,LinkedIn、Dynamics 365分别取得23%、39%的收入同比增长。

个人计算部门,包括Windows、 游戏 、设备和搜索广告,营收为151.2亿美元的收入,同比增长了14%。

>>受益于企业数字化转型浪潮,云业务高速增长

韦德布什证券公司曾指出,微软80%-90%的估值来自Azure和其他一些核心服务。 这其实间接反映出Azure对于微软股价的意义,也是投资市场对微软未来潜力的预期。

上个季度,Azure收入增长了48%。 从Azure收入的同比增速上能够发现,企业云服务相关的IT费用在经历放缓后逐渐回升。 这对于微软未来的表现,是一个较为积极的信号。

Forrester首席分析师Andrew Bartels表示:“微软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AWS的首选替代选择。 ”AWS的战略是“不惜一切代价实现增长,这意味着他们不像Azure那样用户友好,因此Azure被视为一个威胁较小的对手。 ”

>>广告业务表现超行业预期 客户们纷纷转投LinkedIn

微软广告业务的表现超出了行业的预期。 微软表示,子公司LinkedIn的市场营销部门12月的广告收入突破25.8亿美金,同比超过23%,大幅超出微软之前对LinkedIn整体增长的预计。

在致分析者的电话会议中,微软表示:“LinkedIn的广告部门第四季度的营业收入创 历史 新高,占公司全年收入的1/3。 LinkedIn广告部门同比去年,增长超过50%,这都归功于广告客户们的支持和信赖。 ”

广告客户们纷纷转投LinkedIn,主要由于LinkedIn明确地与政治问题划清界限的举动以及对于广告投放实操表现出来的专业性深得客户们的青睐。

微软的搜索广告业务,也显示出了复苏的迹象。 广告业务是疫情早期落后的少数几个部门之一。 在经历了前两个季度营收两位数百分比的同比下滑后,最近一个季度,搜索广告收入增长了2%。

>>展望未来十年 持续投资数字化能力

从某种角度看,2020年疫情造就了数字化转型的拐点——疫情之前,多数企业对于数字化转型的态度只是“锦上添花”;疫情之后,数字化转型甚至成为企业生死的关键选择。

疫情加速了企业业务从线下向线上的转移,实现数字孪生的企业,能够提升抗脆弱性,并更能敏锐发掘商机实现弹性增长从而实现高成长性。 因此,企业开始从早期的利润经济指标衡量走向了数字化指标衡量。

微软CEO萨提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就认为:“对 科技 的重视程度,会直接影响到企业本身的韧性,有效地建立自己的数字化能力是一家企业能否更快地从这次的疫情中恢复过来的关键,甚至会通过这次危机进行蜕变,变得更强大。”

亚马逊:

季度营收首次突破千亿 广告收入同步增长超50%

亚马逊发布截至2020年12月31日第四季度财报。 财报显示,该季度净营收为1256亿美元,同比增长44%,这是亚马逊单季营收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净利润为72亿美元,同比增长121%。

电商业务始终是亚马逊较为稳固的基本盘。 电商业务营收为664.51亿美元,同比增长46%;包括全食超市在内的实体店业务营收为40.22亿美元,同比下降8%;第三方卖家业务营收为273.27亿美元,同比增长57%。

包括广告收入在内的其他业务,营收为79.52亿美元,同比增长66%。

>>AWS扛起“飞轮效应”增长重担

对于亚马逊AWS,持续稳健的同比增长,已是足够积极的信号。 亚马逊有望在既有的市场份额下产生长期稳定的现金流入。

受到经济疲软的影响,全球企业尤其是受到冲击较大的实体业都减少了IT相关费用,自然会对亚马逊AWS构成一定冲击,云业务增长处于放缓趋势。 此外,由于亚马逊布局云服务具备先发优势,业务发展多年加上庞大的体量,使得增长出现自然的放缓。

数据显示,亚马逊AWS占据了31%的市场份额,领先于竞争对手微软、谷歌以及阿里云。 而且,目前已经为Facebook,Netflix,Twitter,Disney和政府机构等客户提供服务。

>>发力广告业务 稳坐海外第三大广告平台

亚马逊本季度广告等其他收入达79.28亿美元,同比增长66%。 亚马逊称,广告团队用了新的深度机器学习模型,广告ROI有所提升,商家参与度和广告预算也在持续快速恢复。

2020年,亚马逊对广告业务进行了加码,推出不少新的工具与产品,来吸引平台对广告主的吸引力。

赞助产品广告更新定位功能 :产品定位,广告主可以按特定的ASIN或通用类别定位客户,并可以通过价格范围、品牌名称或星级评分对目标客户进一步细分;自动定位,允许卖家选择产品自动定位或关键词自动定位。

赞助品牌广告推出创意功能: 允许卖家发布视频内容;扩大赞助品牌的位置,包括产品详情页;自定义图片广告素材可在移动设备上使用;新增广告素材编辑功能;新的语言首选项允许品牌创建和管理多语言内容。

利用DSP Audience Builder创建受众: 亚马逊推出了一项名为DSP Audience Builder的自助式服务工具,卖家可以基于查看过产品的买家、购买过产品的买家、同类产品、产品搜索来设置广告受众范围,并向受众推送产品广告。

更多创意工具来建立品牌形象: 鼓励卖家在其平台上通过内容(例如赞助品牌广告中的视频、赞助品牌自定义形象、A+内容、亚马逊帖子、亚马逊OTT等)展示来讲述其品牌故事并建立品牌资产,同时引入和采用了“New-to-Brand”广告活动指标,来跟踪这些工作的影响。

衡量亚马逊外部流量有效性的新工具: Amazon Attribution的出现,使卖家首次能够对各个广告渠道的有效性进行分析,了解各个渠道广告对销售的影响;卖家还可以通过Amazon Attribution回顾各广告渠道表现,分析相关的亚马逊细分受众,来规划未来的营销策略。

谷歌:

营收同比增23% 将停止根据个人浏览记录投放广告

谷歌母公司Alphabet公布了截至2020年12月31日的第四季度。 财报显示,Alphabet第四季度营收为569亿美元,同比增长23%,这比去年同期17%的增长率更强劲,表明谷歌广告业务在第二季度大幅放缓后正在迅速复苏;净利润152亿美元,同比增长42%。

具体来看,谷歌服务收入为529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的432亿美元相比增长22%。

谷歌云收入为38亿美元,同比增长了46%,基本符合分析师的预期。

包括生命科学子公司Verely和自动驾驶 汽车 子公司Waymo在内的“其他押注”,收入1.96亿美元。

>>广告业务增长强劲 YouTube带动作用显著

其中,“直接响应广告”表现突出,它可以鼓励消费者立即采取行动,例如下载应用程序或从购物网站直接购买商品。 谷歌的首席商务官菲利普·辛德勒(Philipp Schindler)说:“三年前,我们在YouTube上的直接响应业务几乎不存在。 现在,它是我们在YouTube上规模最大,增长最快的广告产品之一。 ”

随着美国电商渗透率的提升,YouTube正在尝试和购物结合,尝试在用户搜索、广告投放上接入电商领域,特别是在建立品牌认知、热点话题制造以及视频播主卖货渠道上,可以建立更加稳固的商业闭环。

>>面临监管机构的反垄断及内容审查危机

在第四季度,谷歌在美国遭遇三起政府反垄断诉讼,另外还有几起可能威胁未来的监管诉讼。 其他国家的监管机构也对谷歌的竞争做法提出了异议,比如澳大利亚。 如果澳大利亚政府继续实施新的法规,迫使谷歌向媒体公司支付使用其内容付费,它将在澳大利亚撤下搜索引擎。

此外,该公司还面临着对雇佣做法和条件的新审查。 美国劳工委员会已经对谷歌提起诉讼,指控谷歌报复和对员工进行间谍活动。 该公司还因对知名人工智能研究员、谷歌道德人工智能团队技术联合负责人蒂姆尼特·格布鲁(Timnit Gebru)的处理方式而受到审查。

>>谷歌将停止根据个人网络浏览记录投放广告

这重大的决定,也与谷歌自己宣布取消在Chrome浏览器支持第三方cookies技术有关。 这做法,也会阻碍到其他广告主和网站追踪使用者数据,因此广告商和平台日后都需要另觅新的广告投放机制,大大改变网络广告业的生态。

谷歌广告隐私和信任团队的产品管理总监David Temkin表示,人们不应该接受被跨网站的追踪,以借此被投放目标式广告,而广告主也不需要追踪个别用户在跨网页的活动而进行广告投放。

Temkin也透露,他们正计划应用可保护用户隐私的API,包括FLoC来投放关联式广告。 这方式只会把用户归类为有相似兴趣的一群,并投放广告,不会针对用户个别的行为而产生广告。

苹果:

营收首破千亿美元 搜索广告业务增长趋势良好

苹果发布2021财年第一季度业绩,营收首次突破千亿美元大关,至1114.4亿美元,同比增长21.37%,创下纪录新高;净利润287.55亿美元,同比增长29%。

按照产品业务线划分,iPhone、iPad、Mac业务线均实现双位数增速。 iPhone业务营收为655.97亿美元,同比增长逾17%;Mac业务营收为86.75亿美元,同比增长逾21%;iPad系列设备收入为84.35亿美元,同比增逾41%。

可穿戴设备、家居产品和配件这些其他产品的收入,达创纪录的129.71亿美元,同比增近30%。

服务业务包括流媒体Apple Music、Apple TV +、 游戏 Arcade、支付Apple Pay以及云服务iCloud等,收入达157.61亿美元,同比增近24%。

>>iPhone销售额飙升,大中华成为苹果第三大营收区

>>下一步要造车?“我们喜欢软硬件服务结合布局”

>>搜索广告增长良好 未来将进一步拓展广告业务

对于谷歌云而言,中国市场不重要吗

对于谷歌云而言,中国市场不重要吗我国此前也曾发布《国务院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意见》以及《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将云计算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 亚马逊AWS、微软Azure等云服务巨头显然已经看到中国市场未来在云计算上的巨大机遇,截止目前,AWS在华两个区域布局有数据中心,共4个可用区,据不完全估计年营收或已达到15亿元人民币,折合约2亿美元,该数字仅次于阿里云、腾讯云。 微软Azure在中国已有3个数据中心,虽在营收上没有给出确切数据,但通过与世纪互联的合作,微软Azure在中国已有11万企业客户,1 400多个云合作伙伴,入华成效显著。 竞争对手对中国云计算市场不断抛出的橄榄枝,置若罔闻、视若无睹都不会成为谷歌云的最佳选择。 谷歌在云计算上的“淡定表现”是一种假象还是在谷歌的整体战略中,云计算只是个“配角”?谷歌的云计算是个配角吗?如果要论云计算在谷歌发展战略中的地位,我们可能需要从谷歌的企业文化说起。 20年前,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在加利福尼亚的山景城创办了谷歌,两位创始人虽然性格迥异,但在如何管理公司或谷歌未来应该朝着哪个方向发展上却有着惊人的共识:崇尚技术,这让谷歌有了很深的工程师文化;崇尚创新,又使谷歌的“登月”文化传承至今;梦想改变世界的大情怀,又让谷歌的各项业务不因短时的利益而改变航向。 因此,两位所向披靡的谷歌创始人带领谷歌涉足了一切他们可以涉足的领域,只要有创新、只要他们认为对未来有益,谷歌就会去做,这就有了我们看到的谷歌无人驾驶汽车、谷歌眼镜,甚至是谷歌收购的Youtobe等等。 于是,当我们将谷歌的云计算业务放在谷歌整个产品生态中去的时候,谷歌云就稍显渺小。 谷歌旗下的产品分为三大类,针对消费者的“人人适用”类,针对企业客户的“企业适用”类,针对开发者的“开发者适用”类,看起来产品图谱很简单,但如果把每类下的产品数量相加,谷歌的总产品数量则有110种之多。 然而,谷歌的云计算业务没有被单独归为一类,外界通常笼统地将谷歌云端平台、谷歌G Suite等统称为谷歌云业务,在谷歌一年一度的财报中,也鲜有提及“谷歌云”,而是把它归到了“其他收入”行列。 值得考虑的是,谷歌母公司Alphabet2017年度营收超1000亿美元,谷歌云的营收只占到了4%(实际占比可能比这个更少),谷歌公司的营收大王——广告业务,其2017年营收占到了谷歌总营收约90%。 对比AWS已被亚马逊宣称成为营收主力,谷歌云的地位确实有不小落差。 一言以蔽之,有了广告业务这个收入引擎,谷歌董事会们并没有指望云计算能给他们赚多少钱。 如果用“云计算不重要”来形容谷歌云的战略地位又不太恰当。 因为2015年谷歌CEO桑达尔·皮查伊(Sundar Pichai)请来了重量级人物,企业计算巨头VMware(现已被戴尔科技集团收购)创始人黛安·格林(Diane Greene)加入谷歌,担任谷歌云CEO(Google Cloud CEO)。 在随后的2016年谷歌消费者大会上,黛安·格林宣布正式启用Google Cloud 谷歌云,谷歌云的征途由此开始。 在戴安·格林的带领下,谷歌云产品目前已覆盖计算、存储和数据库、网络、大数据、物联网、机器学习、身份验证与安全、管理工具、开发者工具等九大方面。 今年2月,谷歌首次就云计算部门的营收进行了宣布,戴安·格林表示2017年谷歌云的季度营收已经达到10亿美元,按此推算谷歌云年营收最高达到40亿美元,位于国际巨头亚马逊AWS 2017年度营收175亿美元之后,却排在中国体量最大的云服务商阿里云2017年度营收17.85亿美元之前。 此前,戴尔·格林还在演讲中透露,拉里·佩奇等谷歌董事会高层都为谷歌云2017年取得的成就感到兴奋,并正在筹备云计算相关企业的收购事宜。 如此看来,谷歌对云计算的态度大致明了:不打算靠云计算赚钱,但可能在谋划继续往里面砸钱,不急不躁,小步慢跑。 2016年11月,世界人工智能顶级专家李飞飞加入谷歌,担任谷歌云人工智能机与器学习首席科学家(Chief Scientist, Cloud AI & ML),这里谷歌将“Cloud(云计算)”、“AI(人工智能)”、“ML(机器学习)”融合成了一个词,简称为“Cloud AI & ML”。 可以看出,这位深耕人工智能、机器领域的科学家将会于“谷歌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重组后的Alphabet组织架构图,仅供参考)2015年谷歌母公司Alphabet启动企业结构重组,2017年完成重组后,“Cloud”作为一个单独的部门位列其中。 AI或ML没有单独成立部门,原因或许在于Alphabet的各个子公司中,无论是神秘的谷歌X实验室、人工智能Deepmind,还是无人驾驶汽车项目Waymo都离不开AI&ML,也就是说对于谷歌各项子业务,AI&ML都作为底层支撑,无需单独成立部门。 对于谷歌云也是如此。 李飞飞这位以研究AI&ML擅长的首席科学家被冠以“Cloud AI & ML”的头衔,她工作关键将是把AI&ML深度融进云计算。 李飞飞也这么做了,她的第一站就是中国。 2017年12月,在上海举行的谷歌开发者大会上,李飞飞宣布“谷歌AI中国中心”正式成立,那天她身着一件中国红风格的旗袍短袖侃侃而谈。 李飞飞是谷歌云官网挂出的十位高管中唯一一位华人面孔,这个身份或许与谷歌选定其为Cloud AI & ML首席科学家不无关系。 在2018年3月,谷歌 Cloud Next 17上,李飞飞发布了谷歌云面向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的一系列新API 以及收购机器学习竞赛平台Kaggle。 之后谷歌云可能还会借助“谷歌AI中国中心”进一步壮大其在中国的云计算业务,这一天希望不会等太久。 谷歌这次会妥协吗?2010年,谷歌搜索业务退出中国的事件,现在想想仍然心有余悸。 关于谷歌退出中国的原因外界说法很多,一种声音认为,谷歌单方面确认其遭受来自中国黑客的网络攻击;另一声音,谷歌在与中国本土搜索引擎网络争抢份额的过程中败下阵来,仓皇逃脱;还有一种声音则是因为,谷歌无法接受中国政府提出的“内容审查”要求;另外,也有人指出,是李开复的离职,让谷歌缺乏一个中国区领导者,致使其无法本土化。 总之,谷歌最后选择了不妥协。 然而这次,谷歌云将经受的来自中国政府的考验相对更加严峻,因为涉及到了中国用户的数据问题。 中国《网络安全法》对数据主权做了规定,即数据要采取本地化存储,对于本国或者外国公司在采集和存储与个人信息和关键数据相关数据时,必须使用主权国家境内的服务器。 无论是亚马逊AWS还是微软Azure、苹果icloud等跨国公司巨头都已经选择顺应中国政府的要求,与中国本地公司合作,基础设施交由中国公司运营,苹果icloud甚至将钥匙串一并迁移回中国。 谷歌云会跟它的竞争对手们一样选择妥协吗?谷歌云的华人领导者李飞飞能否带领谷歌云归航?谷歌创始人拉里佩奇曾表示:“企业只以盈利为目的,而不为改变世界做出贡献,就不能成为另人满意的企业”。 在谷歌的整个生态中,“现在”与“未来”是两个明显的分界线。 谷歌的营收大王广告业务是“现在”,而“未来”则是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等一切可以让人类变得更好的技术,当下,谷歌将“云计算”也划分到了“未来”里。 “非盈利”的想法可能不会使谷歌云选择快速攻入中国市场,它的步伐用“培育云计算“可能比用“占领市场”更为贴切。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keji312/3923.html
一降再降 星鸣特攻 PS5公测玩家数比抢先体验更少
请不要再端上饭桌 隔夜菜能不能安心吃 这几种 提醒 不管好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