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动能 假日经济 生态旅游释放 徜徉绿水青山

(原标题:徜徉绿水青山 生态旅游释放“假日经济”新动能)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五一”假期期间,不少游客选择徜徉在奇秀动人的绿水青山之间,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旖旎风光。在热带雨林中“洗肺”,在特色乡村中放松、在蓊郁林间穿行……假日期间,旅游经营主体针对雨林游、乡村游等推出多项生态旅游产品,为人们的假日生活提供更多选择。

今年5月1日,总长约251公里的武夷山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正式启动运营。风景道集中展示了武夷山国家公园自然生态系统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自然景观,以及朱子文化、茶文化、闽越文化、建盏建本、宋慈文化等人文景观。

“风景道带动了村里民宿的发展,我们家的房间已经全部订满了。”南源岭村玉辉兵旅民宿老板陈谨辉说。作为武夷山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沿线的村庄,南源岭共有民宿180家,越来越多的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业界专家认为,这条风景道将扩大武夷山的旅游市场半径,进一步释放武夷山作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和首批国家公园所在地的溢出优势,形成大武夷市域内互送互推互补的格局;联动周边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所在地,构建互联互通的旅游共同体,打通区域旅游内循环。

据了解,今年“五一”假期,2024年首届海南琼中“雨林穿越”汽摩系列赛第一季活动、2024海南琼中热带雨林山地自行车挑战赛等活动也将陆续走进热带雨林,为原生态的山水注入源源不绝的鲜活动力。

海南省乡村度假旅游协会秘书长黄文斌表示:“海南的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多样,这个假期,各个乡村旅游点通过举办各种活动和推广乡村旅游线路,让更多的游客了解和喜爱海南的风土人情。”

“从大江南北到长城内外,到处都是旅游的人们,旅游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表示,“旅游已经成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节假日是观察旅游经济运行和旅游市场繁荣的重要窗口期。”

今年“五一”假期,群众出行热情浓厚。交通运输部公布数据显示,5月1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31574.2万人次,环比增长54.7%,比2019年同期增长30.3%,比2023年同期增长16%。5月1日,全国铁路发送旅客2069.3万人次,创单日旅客发送量历史新高。5月2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700万人次,计划加开旅客列车1094列。

从国家公园到乡村旅游,生态旅游成为不少游客的选择——甘肃武威为游客规划的三条生态观光旅游线路,涵盖水库、生态文化旅游区、湿地公园、植物园等多个地点。山东东营主打“生态东营”,揽翠湖旅游度假区、红滩湿地、采摘园等地满足游客们对大自然的向往。伴随着2024秦岭生态文化旅游节开幕,在陕西商洛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终南山寨、柞水溶洞、金丝峡等各大景区,众多游客前来“打卡”。

日前,国务院发布《关于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要求在严格保护的基础上,依法依规合理利用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沙漠公园、地质公园等自然生态资源,积极开发森林康养、生态观光、自然教育等生态旅游产品。

近年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积极探索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的有效途径。昌江黎族自治县王下乡编制实施《王下乡生态旅游发展规划》,提高村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乡辖区内森林覆盖率提高至98.5%。

“森林是水库、粮库、钱库,更是碳库。我们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促进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共赢。”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

武夷山国家公园探索出“茶—林”“茶—草”等模式,引导广大茶农开展生态茶园改造—由国家公园免费提供苗木,鼓励套种楠木、红豆杉、银杏等珍贵树种,并根据不同季节见缝插针地套种紫云英、大豆、油菜花等绿肥,同时辅以绿色防控技术,丰富茶园生物多样性,有效维护茶园生态平衡,降低管理成本,提高茶叶品质。

“到2035年,中国将基本建成全世界最大的国家公园体系,总面积约110万平方公里。国家公园的首要任务是实施严格的保护措施,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维护国家的整体利益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长远利益。”国务院参事葛剑平接受采访时表示,“必须以高效能、高质量为基本要求,突破了传统的管理和保护方式,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建立科学的管理和监测体系,对传统保护方式进行改造升级,实现感知、互联和智慧化管理。”

“高质量推动国家公园建设,不仅有助于保持生态系统完整性、原真性、持续性,保护生物多样性,提升地区生态环境质量,而且能够提供优质的生态产品,发展生态旅游,从而带动地区经济增长并提升人民福祉,实现‘生态共富’。”云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贾振立表示。


江苏省五一假期旅游消费超40亿

江苏省五一假期旅游消费超40亿

江苏省五一假期旅游消费超40亿,“五一”假期,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江苏以“微旅游”“微度假”的就地近程游为主,乡村旅游热度持续走高,江苏省五一假期旅游消费超40亿。

江苏省五一假期旅游消费超40亿1

在草地上支起帐篷,遛娃、玩桌游、聚餐拍照,或是在星空下拉上幕布、小酌观剧……五一假期,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全省旅游市场以“微旅游”“微度假”的就地近程游为主,乡村休闲、户外露营、踏青赏花成为游客出门首选。

根据江苏智慧文旅平台监测和手机信令数据测算,五一假期,纳入监测的省内景区和乡村旅游点共接待游客845.19万人次,其中乡村旅游监测点接待游客314.42万人次。就近旅游新玩法带动新消费,五一期间全省旅游消费总额达40.7亿元,其中乡村旅游消费收入10.73亿元。

“家门口”的露营升级,亲子游愈发普遍

“打开朋友圈,一半人在露营,一半人在给露营的人点赞。”南京市民小柏感慨说。不能远行的情况下,户外露营游成为很多市民的首选。

“扬州各大户外景区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纷纷推出户外踏青、露营野餐游等‘微度假’产品,很多在‘家门口’就可以放松休憩、亲近自然的景区火了起来。”扬州市文广旅局相关人士举例说,位于扬州东部生态科技新城的跑鱼河公园火了,这个集鱼类洄游文化科普和生态环境保护教育于一体的文化主题公园,被网友称为“扬州的九寨沟”。

露营成为备受年轻人追捧的微度假方式。五一假期,露营群体愈发“全龄化”,亲子游、全家游十分普遍。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开辟出一片精致露营地,配套面向孩子的自然课程,成为亲子游好去处;

连云港市Monkey Camp五一研学营走进渔湾公园,开启两天一夜以露营体验和木本植物为主题的.研学课程活动。家长王女士在微信朋友圈感慨:“孩子玩上瘾了,后续的绳降、采茶、攀岩、溯溪、皮划艇等课程,每个他都想参加。”

省内景区紧跟热点推出露营服务,强化供给。节前,省文旅厅发布“水韵江苏春游大赏”之“江苏十大景区”“江苏十大美丽乡村”等榜单,上榜景区大多推出户外露营项目。

无锡拈花湾、三国水浒影视城、融创乐园等景区开辟露营区域,梅园打造首届梅园露营大会,鼋头渚景区也推出帐篷露营节。南京溧水玫瑰园推出主打赏花的“一站式”露营系列产品,汤山矿坑公园打造“网红”矿山乐野探索营地,石湫影视基地“荔枝青绿营”推出篝火夜读、挑战神秘剧本杀活动,打造光影寻梦“影视之夜”主题露营。

常州中华恐龙园在园内原拓展营地区域推出恐龙主题露营产品,配备户外电影、音乐LIVE、营地桌游等娱乐项目,让城市露营有趣又好玩。

文化供给升级,“逛展打卡”有了新体验

全省各地优化假日文旅产品供给,开展精彩纷呈、小型多样的文化活动。文博场馆准备丰富的“文化”套餐,市民可以漫步博物馆、“泡”在图书馆,逛展打卡也有了更多新体验。

假日里,“千年遗址奇遇记”在南京大报恩寺遗址景区举行。游客通过做手工,参加舞蹈秀、剧本杀等一系列精彩活动,解锁博物馆新玩法。

各大文化展览活动着力凸显互动性、趣味性。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展出88件(套)经典南京泥人。南京博物院开启导游深度讲解国家宝藏、模拟场景寻宝、答题赢文创礼品等活动。盐城市博物馆推出“寻盐记”活动,观众在馆内完成“寻宝”任务,即可在文创店兑换博物馆定制盲盒一份。

小型演艺活动同样精彩,一批项目“上新”。江苏园博园推出《百年石光》沉浸式演出,无锡影视基地上演舞台剧《洛神赋图》,南京华昌龙之谷推出由马戏演出和夜光巡游组成的“潮极想象季”,打造夜间消费新体验。

文娱活动更加注重线上线下融合、演出演播并举,各地推出一系列云展览、云课堂、云剧场等特色文旅产品。扬州博物馆联合扬州发布开设“‘云’上观博”栏目,“集萤映雪——扬州博物馆征集文物展”“印象·浮世——雕版印刷和浮世绘艺术展”“虎年生肖艺术展”等吸引市民线上线下观展。

第四届苏州市群众文化“繁星奖”舞台艺术类优秀作品“云展演”举行,徐州推出“梆子戏演唱会+折子戏专场”线上展演……高质量的演出丰富了人们的假日选择。

消费场景升级,激发“本地游”消费潜力

五一假期,旅游网站数据显示,用户下单偏好呈现周期短、出游半径短、行程天数短的“三短”特征。在这样的背景下,我省文旅市场通过创造新的玩法,不断激活假日经济。

“我跟闺蜜打算露营,第一次没什么经验,也不知道准备什么食材,偶然发现,很多烧烤店竟然提供‘露营套餐’。”南京市民白女士惊喜地说。事实上,不只饭店,很多景区也可以直接“点单”,比如位于溧水的南京玫瑰园,就有2—4人露营套餐和5—8人露营套餐供游客选择。

“潮玩新假日”无锡梁溪云上购物节开启。“为吸引更多人喜欢非遗,我们线上推出惠山泥人新IP‘倷泥模模’系列盲盒,打造文创品牌。”梁溪区文体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深挖假日文旅消费潜力,必须紧跟热点、不断满足新需求。

很多商场变身“网红打卡地”,街区、商圈成为旅游目的地,“本地游”消费潜力被不断激发。五一假期夜晚,位于南京市建邺区银杏里街区中央广场的酒吧便搭起露天舞台,悦耳的歌声不断,文化市集人来人往。

南京市玄武区举办“芳菲五月·相约玄武”活动,重点促消费活动超过50场,假期连续5天举办“51·high玄武”现场直播活动,给市民游客发放百万优惠券;

秦淮区推出“吃住行游购娱”消费抵扣活动,门东街区推出品尝各式美食、玩转街巷市集、体验新品展览等活动;南京江北新区FUN心消费季、建邺区“欢迎来邺”活动、鼓楼区鼓楼潮玩节等消费惠民活动一起发力,激活本地游消费。

“我们按照市区联动‘1+N’方式开展商文旅体系列活动,着力为市民提供丰富的消费场景,助力假日经济复苏。”南京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说,五一假期,该市商贸主体促销活跃,有力推动了全市文旅消费回暖。

江苏省五一假期旅游消费超40亿2

从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了解到,2022年“五一”假期,江苏纳入智慧文旅平台监测的景区和乡村旅游点共接待游客845.19万人次,全省旅游消费总额40.7亿元。

乡村休闲、户外露营、踏青赏花……“五一”假期,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江苏以“微旅游”“微度假”的就地近程游为主,“老地方”玩出新花样,乡村旅游热度持续走高,露营成为热门的度假方式。

置身于220亩大草坪,坐在天幕下、躺在大帐篷里,感受泥土芬芳、暖暖阳光……在南京六合枫彩漫城,游客在绿水青山间体会“漫生活”的悠然惬意;在苏宁钟山国际高尔夫酒店内的露营基地,精致的下午茶吸引了年轻人拍照,儿童沙坑、萌宠喂养等项目则满足了遛娃、逗宠等需求。

“五一”假期,南京玄武湖景区、常州天目湖旅游度假区、溱湖国家湿地公园、洪泽湖湿地景区等活动空间大、生态环境好的室外景区成为游客热门首选。江苏各地景区也陆续推出露营服务,强化供给。“五一”节前,江苏省文旅厅发布“水韵江苏春游大赏”之“江苏十大景区”“江苏十大美丽乡村”等榜单,上榜景区大多推出户外露营项目。

“微旅游”带火了“本地游”“郊县游”,激发消费潜力,江苏“五一”假期旅游消费总额达40.7亿元,其中乡村旅游消费收入10.73亿元。江苏餐饮消费渐现“烟火气”,乡土地标美食热销,游客们纷纷通过品尝美食体验乡味、乡情。据江苏各地餐饮行业协会统计和对典型餐饮企业调研分析,“五一”假期,江苏餐饮服务收入37.3亿元。

随着多地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等室内场馆“解封”,在文博场所“赏花看景”品尝“文化大餐”,也成为“微旅游”的一种方式。江苏各地注重线上线下融合、演出演播并举,推出一批“云旅游”“云展览”“云课堂”“云互动”“云剧场”等特色文旅产品,“云赏瘦西湖·五月寻芳菲”线上游览、“梆子戏演唱会+折子戏专场”线上展演等广受好评。

江苏省五一假期旅游消费超40亿3

2022年“五一”假期期间,多数市民选择“就地过节”,在做好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本地化消费势头强劲。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今天(5号)发布“五一”假期期间全省消费舆情分析报告:

餐饮消费渐现“烟火气” 露营火爆“出圈”

随着助企纾困措施的落地,各地促消费活动的举办,全省餐饮业发展信心增强,江苏省餐饮行业协会数据显示,全省餐饮服务收入37.3亿元。

受假期推动,外出就餐人群增多,中小型餐饮街边店、品牌特色餐饮恢复较快,包间消费回暖。加之本地游、郊县游的火热,小龙虾、野菜时蔬等美食正值时令,乡土地标美食也成为消费者的主要选择。除此之外,开袋即食、加热即食、简烹即食的预制菜点也为餐饮业增添了活力。

今年,“五一”假期旅游消费呈现出近程化、深度化、休闲化的特征。某旅行app大数据显示,“五一”假期 “露营”相关旅游搜索热度环比上涨117%,公园露营、星空露营和亲子露营等成为最受关注的露营主题。为丰富消费者的游玩体验,部分民宿推出了采摘、钓鱼、亲子活动等体验型项目。

在省内城市中,本地游消费较为活跃的主要有:南京、无锡、泰州、连云港等,基本以本地疫情形势较为平稳的城市为主。

此外户外景区仍然受青睐。受疫情影响,短途深度游需求旺盛,正逐渐取代跨省等长途游成为消费者的优先选择,用户偏好呈现出游半径短、行程天数短的特点。

省内居民旅游消费主要以本市近郊游及省内周边游为主,文旅消费热点主题以自然风光、森林公园、公园、人文古迹等户外类景区或接待场所为主。某旅行app大数据显示,无锡的宜兴免费公园、常州的新龙生态林、宿迁的三台山国家森林公园和徐州的云龙山,也是江苏省内居民周边游的热门景点。

“五一”假期期间,出游半径受限后,部分地区出行不畅,但亲子消费热度不减,各大旅游平台均推出亲子相关主题活动。基于家庭消费的儿童亲子业态是实体商业回归的重要着力点之一,亲子消费正在走向IP化、场景化、主题化,亲子餐厅、儿童游乐园、亲子研学游等受到众多家长关注。

除了主题公园外,博物馆成为最受关注的“遛娃圣地”。根据某旅行app数据显示,南京莫愁湖入围了全国周边游热门景区前五名,南京博物院入围全国热门博物馆榜单前五名。

新型消费占主流 假期全省维权诉求超5000件

五一假期,江苏省消保委共计受理维权诉求5045件,其中咨询185件、投诉4860件,分别占接收总量的3.7%、96.3%。舆情监测系统共监测到消费维权信息条,吐槽类条,占消费维权信息总量的23.57%。

消费需求集中释放,多数领域消费市场快速复苏,大宗消费、旅游出行消费、餐饮消费、新型消费仍为节日主流,消费升级加快。较往年投诉纠纷量并未明显增加,网购、院线、直播购物、旅游出行等方面成为投诉热点,并呈现出覆盖面广、领域突出、问题集中、需求个性化与咨询诉求攀升等特点。

主要以下几个方面咨询投诉较多:首先网购问题较为突出,“五一”假期期间,江苏省内与网购相关的“吐槽”信息共6890条,问题有快递物流延迟引起退费争议,部分网购渠道维权难,预售商品引起争议等等;其次直播售货问题集中,假日里全省消保委系统共接到涉及直播带货的投诉达83件,带货质量难保障,售后维权难,宣传不实等情况较为普遍;

此外网红打卡点“滤镜过重”,实际消费体验不符合预期;健身热潮带来的相关预付卡消费、运动产品质量问题;以及新型娱乐项目,例如院线与密室逃脱消费投诉也有明显增长。

对此省消保委建议,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快速变化,从监管部门到经营主体应当聚焦新型消费,与时俱进破维权难题。作为消费者,也要避免“人云亦云”,要做到理性消费,积极正确表达诉求。多方共同发力,才能有效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全面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办公室

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办公室_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落实《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落实《国家生态文 明试验区(江西)实施方案》的意见 【法规类别】自由贸易试验区综合规定 【发布部门】中共江西省委员会江西省政府 【发布日期】2017.09.30 【实施日期】2017.09.30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落实《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实施方 案》的意见 (2017 年 9 月 30 日)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全面落 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奋力打造美丽中 国“江西样板”,现就深入落实《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实施方案》(以下简称 《实施方案》)提出如下意见。 一、坚决担负起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重大政治责任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 要提高政 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强化责任担当,勇于开拓创新,坚决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建 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重大决策部署。 1/3 (一)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 要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形成了治国理政新理念 新思想新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构成了内涵丰富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思想,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指 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 足全局、着眼长远作出的科学决策,充分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历史自觉和生态自觉。 要 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坚持走生产发展、生 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富裕美丽幸福江西。 (二)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江西的重大使命。 党中央、 国务院将我省确定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三个省份之一,既是对我省生态文明建 设成效的充分肯定,也赋予了我省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新模式的光荣使命。 要牢记习近平 总书记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的殷切嘱托,举全省之力、集各方之智,深入推进国 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保护好、巩固好、发展好我省绿色生态优势,推动生态文明体 制改革走在前列,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探索路径、积累经验。 (三)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是江西创新发展、绿色崛起的宝贵机遇。 绿色生态 是江西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 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有利于释放生态红 利,促进产业升级,提升发展质量,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有利于回应人民关 切、增进生态福祉,推动生态文明共建共享,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 要抓住宝 贵的历史机遇,深入落实省委“创新引领、绿色崛起、担当实干、兴赣富民”工作方 针,努力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水平提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新路,夺取决胜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裕美丽幸福江西的新胜利。 二、牢牢把握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目标任务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持节约 2/3 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 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着力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开辟绿色富省、 绿色惠民新路径,构建生态文明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格局,奋力打造美丽 中国“江西样板”。 (一)紧扣战略定位。 《实施方案》提出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样板区、中部地 区绿色崛起先行区、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创新区、生态扶贫共享发展示范区。 这个战 略定位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前瞻性。 牢固树立系统思维,统筹山、江、湖等生 态要素,科学开展保护、开发和治理。 促进生态优势转化,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 低碳发展,着力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发展质量,探索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新路径。 充分 发挥首创精神,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创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文明制度经验。 积极 探索生态扶贫新模式,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与 脱贫攻坚 深度融合,让人民群众更好地分享 生态红利。 (二)贯彻基本原则 --坚持对标中央。 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 总体部署,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西工作“新的希望、三个着力、四个坚持”重要 要求,把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坚持绿色发展。 把绿色发展作为基本路径,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大力培 育新动能、发展新经济,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 生活方式,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 --坚持改革创新。 深入实施创新引领方针,聚焦重点难点问题,大胆探索、先行先 试,不断深化体制机制创新,探索建立具有江西特色、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坚持以3/3 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办公室_江西省水生态文明村建设评价细则 1 总则 1.0.1 为进一步加强江西省水生态文明建设, 保证江西省水生态文明村 创建质量, 根据 《水利部关于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 和 《江 西省水利厅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方案》的相关要求,制订本办法。 1.0.2 水生态文明建设以实现“三清”为目标, 遵循“三不”原则, 按照“四 无”要求,采取“四有”措施,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定量定性分析,对水 生态文明村建设作出评价。 “三清”指水源清洁、田园清洁、家园清洁;“三 不”指不破坏自然环境(不推山、不乱伐)、不破坏自然水系(不填塘、不 改河)、不破坏传统风貌(不乱拆、不盲建);“四无”指无脏水横流、无 黑臭水体、无涉水投诉、无水环境污染事件;“四有”指村容村貌有序(整 洁有序)、生产生活有节(节水节能)、河塘沟渠有治(综合治理)、山 地庭院有绿(绿化美化)。 1.0.3 水生态文明村评价遵循的原则是坚持实事求是, 客观反映水生态 文明村建设过程,数据、资料采集要真实准确,做到评价办法公开,评价 过程透明,评价结果公正。 1.0.4 本办法适用于江西省内的水生态文明村建设评价, 建设评价范围 为自然村及所覆盖范围。 2 评价指标与等级划分 2.1 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2.1.1 建设评价体系包括基本条件和建设指标, 基本条件是水生态文明1 村的必备条件,建设指标是水生态文明村等级的评价依据。 2.1.2 水生态文明村建设以村庄水安全、水生态环境,村容村貌,村民 参与及管理等有一定基础为基本条件。 2.1.3 水生态文明村建设指标按照水安全体系、 村庄清洁体系、 水资源 体系、水生态环境体系、水景观与水文化体系、社会公众参与体系六类指 标进行评价。 2.2 评价标准 2.2.1 水生态文明村应以小流域为依托,以自然村为单元,实行村庄清 洁、水资源和水生态环境的综合管理。 2.2.2 在水生态文明村建设过程中采用了新机制、新方法、新技术等, 具有显著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和典型示范效应,可获得创新分。 表 2.2.2-1 水生态文明村评价等级及评分标准建设指标(100 分) 等级 水安全 村庄清洁 水资源 (10 分) (15 分) (20 分) ------水生态 环境 (30 分) --总评分 水景观 社会公众 创新项 (10 分) (100 +10 分) 与水文化 参与 (15 分) (10 分) -----≥2 ≥70 ≥90合格 优秀2.2.3 本办法确定建成的水生态文明村共分两个等级,分别为 “合格” 和“优秀”。 满足基本条件且总分达到 70 分以上即可评价为水生态文明合格 村;满足基本条件且总分达到 90 分以上即可评价为水生态文明村。 3 基本条件评价 3.1 村庄水安全2 结合地形地貌、水文气象等条件,具有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山洪灾 害易发区应建立山洪预警和山洪灾害应急预案,且能正常运转发挥效益; 生活用水供水保证率在 97%以上,且饮用水干净清洁。 3.2 水生态环境 村域范围内采取有效措施对污染源进行控制和合理利用,有效降低排 污数量;建立适宜的污水处理设施(包括稳定塘、沼气池、人工湿地等) ; 未在≥25°的坡地开垦。 3.3 村容村貌 村庄具备有组织排水设施,能有组织地进行废品收集,并对废品进行 合理处理。 3.4 村民参与及管理 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如村民理事会、用水协会等组织) ,并落实了人 员及分工。 4 建设指标评价 本章节内容对水安全体系、村庄清洁体系、水资源体系、水生态环境 体系、水景观与水文化体系、社会公众参与体系等建设指标进行细化和评 价,具体指标赋值详见附录。 4.1 水安全体系评价 村庄防洪标准应不低于其所处江河流域的防洪标准,村庄内防洪安全 有保障,排涝有标准。 水源保护应符合国家及地方水源保护条例的规定, 严控水库坑塘规模养殖,达到生态养殖要求。 评价指标主要为防洪标准达3 标率、水源水质符合要求、水库坑塘生态养殖水质达到相关要求。 4.1.1 防洪标准达标率:村域范围内的防洪工程(堤防、水库等工程) 应达到相关标准。 4.1.2 水源水质符合要求: 用于饮用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源水质达到 相关要求,其他用水也应符合相关标准。 4.1.3 水库坑塘要求:水库坑塘清洁,生态养殖,水质达到相关要求。 4.1.4 评价方式:查阅资料,现场察看、测试。 4.2 村庄清洁体系评价 村庄清洁须尊重村民意愿,保障村民权益,以农村实际为出发点,重 点解决农村的基本生活条件较差、人居环境亟待改善等问题。 4.2.1 道路 (1)村庄内道路应便捷,且与对外公路相连良好并硬化或不露土。 评 价指标主要为村庄道路通达性。 (2)村庄路网的通达性:通过便捷程度、与对外公路连接程度和路面 情况来反映。 (3)评价方式:查阅资料,现场察看。 4.2.2 绿化 (1) 村庄绿化植物选择应符合植物生态习性和自然生态布局要求, 各 种植物配置合理,具有较强的生态功能和观赏性,保护、发掘、继承和发 展有特色。 评价指标主要为村庄绿地率、古树名木保有量。 ( 2 )村庄绿地率( % ) :村庄建成区范围内的绿地面积 /建成区面积 ×100%。 4 (3)古树名木保有量:现存古树名木的数量及保护情况。 (4)评价方式:查阅资料,现场察看。 4.2.3 废品收集与处理 (1)依据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生活废品采用分类的方式 收集,收集做到密封和防渗漏,运输有措施、处理有办法。 评价指标主要 为生活废品定点存放清运率、卫生厕普及率、生活废品无害化处理率。 (2)生活废品定点存放清运率(%) :生活废品定点存放并得到及时 清运的户数/全村总户数×100%。 (3) 卫生厕普及率 (%) : 使用卫生厕所的农户数/全村总户数×100%。 (4)生活废品无害化处理率(%) :全村生活废品无害化处理量/全 村生活废品产生总量×100%。 (5)评价方式:查阅资料,现场察看相关设施并走访群众。 4.2.4 排水设施 (1) 村庄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有组织排水, 评价指标主要为排水管沟 化率。 (2)排水管沟化率(%) :村庄建成区内通过管沟有组织排水量/村庄 建成区排水总量×100%。 (3)评价方式:查阅资料,现场察看及测量。 4.3 水资源体系评价 农村水资源体系主要反映水资源支撑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及农村各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 4.3.1 供水体系5 (1)农村供水应满足为村民提供安全、方便的生产生活用水,供水系 统应保证足够的水量、合格的水质。 评价指标主要为自来水普及率、灌溉 保证率。 (2)自来水普及率(%) :通自来水的户数/全村总户数×100%。 (3) 灌溉保证率 (%) : 满足灌溉用水量的年数/灌溉的总年数×100%。 (4)评价方式:现场察看相关设施并走访群众。 4.3.2 用水效率 (1) 农村用水效率反映农田水利建设水平及其科技水平, 衡量对水资 源的节约保护力度。 评价指标主要为节水灌溉率。 (2)节水灌溉率(%) :指本地区运用节水灌溉技术如:喷灌、微灌、 低压管道灌溉与防渗渠道等的耕地面积/总耕地面积×100%。 (3)评价方式:查阅资料,现场察看。 4.4 水生态环境体系评价 农村水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可以确保村庄最基本的生存与发展及社会 经济发展用水不受威胁,保证水生态系统的安全运转及服务功能及价值不 受损失。 4.4.1 水生态 (1) 水生态体系主要评价水域水体维持水生态平衡、 防止水生态破坏、 促进水生态良性循环的能力。 评价指标主要为生态需水量满足程度。 (2)生态需水量满足程度:以水系不断流,坑塘不干涸,有备用水源 地为标准进行评价。 (3)门塘整治:村庄内的门塘应进行整治并与周边水系连通,达到内6 外疏通,水净能洗衣,水清有鱼,有鱼能吃。 (4)评价方式:查阅资料,现场察看。 4.4.2 水环境 (1) 水环境评价主要从水量和水质两个方面进行评价。 评价指标主要 为水域面积、地表水环境质量; (2)水域面积:有足够的水域面积满足村民的生产生活及休闲娱乐, 通过水域面积率来评价。 水域面积率=村域范围内的水面面积/自然村总面 积×100%。 (3)地表水环境质量:地表水环境质量达到相关要求。 (4)评价方式:查阅资料,现场察看。 4.4.3 水土保持 (1)按照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方针,积 极开展水土保持工作。 评价指标主要为水土流失面积比率、山林封育保护 率。 (2)水土流失面积比率(%) :水土流失面积/自然村总面积×100%, 主要反映水土流失总体情况。 (3)山林封育保护率(%) :山林封育保护面积/山林总面积×100%。 (4)评价方式:查阅资料,现场察看。 4.4.4 水生态环境保护 (1)应对生活、养殖和农业面源污染源进行控制,建立合理的污水收 集和排放体系,污水处理应达标排放。 评价指标主要为化肥、农药施用强 度,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情况,生产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率。 7 (2)化肥施用强度、农药施用强度:村域内实际用于农业生产的化肥 施用量(包括氮肥、磷肥、钾肥和复合肥)/播种总面积,化肥施用量要求按 折纯量计算。 农药施用强度指实际用于农业生产的农药施用量/播种总面积。 (3)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情况:村域范围内是否建有经有 关部门或认证机构认证的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 (4)生产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率(%) :氧化塘、氧化沟、净化沼气 池及土(湿)地等处理系统处理量/村内生产生活污水排放总量×100%。 (5)评价方式:现场走访、察看,查阅有关证明材料。 4.5 水景观与水文化体系评价 水景观应按照农村水域周边的风景、 风貌和特色, 达到审美观赏要求, 实现人水和谐理念,体现水文化特色,并与水工程相通,与蓄、排、灌系 统相匹配,改善人居环境。 4.5.1 生态水系 (1) 各类水体和水生生物得到有效保护和治理。 评价指标主要为水生 植物覆盖率、水系连通性。 (2)水生植物覆盖率(%) :水生植物覆盖面积/水域面积×100%,水 生植物指能较长时间生长在水中、沼泽、湿地的一类植物,如:芦苇、荷 花、睡莲、浮萍等。 (3)水系连通性:河道干支流、湖泊及其他湿地等水系的连通情况, 反映水流的连续性和水系的连通状况。 (4)评价方式:查阅资料,现场察看。 4.5.2 观赏性8 (1)农村水体沿岸应注重自然生态保护,展现当地文化特色,形成乡 土气息浓郁的特有风光带。 评价指标主要为观赏游憩价值。 (2)观赏游憩价值:具有旅游资源环境特点的水景观所提供的,集经 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为一体的综合效益,体现人文特色和景观美好效果。 (3)评价方式:现场走访、察看,问卷调查。 4.5.3 水文化 (1)水文化源于农业生产,根基于农村,对水的不同利用方式形成了 各具特色的村落文化。 评价指标主要为水利遗产发掘与保护程度、水文化 产业状况、水文化宣传效果。 (2) 水利遗产发掘与保护程度: 对历史上通过利用水进行农业生产而 形成的耕作方式、水利工程、水利工具、水利制度、治水技术、水利农俗 等实物和文献档案的发掘和保护程度,反映各具特色的农村水文化基础。 (3)水文化宣传效果:通过广播、宣传牌、宣传画等方式,进行水文 化宣传,并建立培训的长效机制,统筹规划,分层、分类开展有针对性培 训,持续提升全体村民素质,增强村民爱水、惜水、护水的意识。 (4)评价方式:查阅资料,现场走访、察看,问卷调查。 4.6 社会公众参与体系评价 按照政府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方式对农村涉水事务进行管理。 通 过法律法规、政策、村规民约及技术措施保护农村水资源和水环境,持续 满足生产生活和改善环境对水的需求。 4.6.1 规划编制 (1)自然村所在乡镇或流域应编制涉水事务规划,并覆盖本村,各村9 应编制水事应急处理预案。 评价指标主要为规划编制情况。 (2) 规划编制情况: 反映涉水事务规划是否覆盖本村及水事应急处理 预案编制情况。 (3)评价方式:查阅资料,现场察看。 4.6.2 管理机制 (1)管理机制应包括建立管理机构,管理责任明确到人,由专人负责 联系协调相关事宜,并将村规民约落实到位。 评价指标主要为建立制度和 村规民约。 (2)建立制度和村规民约:自然村应设立涉水事务的管理机构(包括 村民理事会、 用水协会等自治性管理组织) , 通过民主议事程序, 建章立制, 明确村规民约,对涉水涉村事务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 (3)评价方式:查看设立管理机制的有关文件、档案,现场检查。 4.6.3 群众参与 (1) 水生态文明的建设应坚持政府与群众共同决策、 共同执行的方式, 引导村民自主参与涉水事务。 评价指标主要为村民参与度。 (2) 村民参与度: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得利益相关群众有机会影响和 共同控制资源利用、共同进行决策的过程。 (3)评价方式:查阅资料,现场察看,问卷调查。 4.7 创新评价 鼓励在水生态文明村建设过程中进行创新,采用了新机制、新方法、 新技术,具有显著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和典型示范效应,或成为示范工程,10 可获得创新分, 其中新机制、 新方法和新技术各 2 分, 示范工程每处 2 分, 2 处及以上为 4 分,总分 10 分。 11 5 评价方法 5.1 赋分 水生态文明村评价的赋分以总分为 110 分计。 各项评价内容赋分分别 为:水安全体系评价 10 分、村庄清洁体系评价 20 分、水资源体系评价 20 分、水生态环境体系评价 25 分、水景观与水文化体系评价 15 分、社会公 众参与体系评价 10 分、创新项 10 分。 计分细则详见附录。 5.2 评分公式 W=W1+ W2+ W3+ W4+ W5+ W6+ W7 式中: W——总体评价分; W1——水安全体系评价分; W2——村庄清洁体系评价分; W3——水资源体系评价分; W4——水生态环境体系评价分; W5——水景观与水文化体系评价分; W6——社会公众参与体系评价分; W7——创新项评价分。 12 附录指标分类 水安全体系 (10) 道路 (2 分) 绿化 (2 分)江西省水生态文明村建设评价办法得分项评分细则 指标名称 (1)防洪标准达标率 (2)水源水质符合要求 (3)水库坑塘符合要求 (4)村庄路网的通达性 (5)村庄绿地率 (6)古树名木保有量 评价内容及分值 达到相关标准,得 3 分。 达到相关要求,得 3 分。 达到生态养殖要求,得 4 分。 村庄内道路便捷、与外界公路相连, 得 2 分,缺少 1 项减 1 分。 ≥30%,得 1 分,否则不得分。 有且保护完好, 得 1 分, 否则不得分。 村庄清 洁体系 废品收集与 (15 分) 处理 (9 分) 排水设施 (2 分) 水资源 体系 (20 分) 供水体系 (15 分) 用水效率 (5 分) 水生态 (8 分)(7) 生活废品定点存放清运率 等于 100%,得 3 分,每减少 10%减 1 分。 (8)卫生厕所普及率 ≥90%,得 2 分,每减少 10%减 1 分。 (9) 生活废品无害化处理率 ≥90%,得 4 分,每减少 10%减 1 分。 (10)排水设施管沟化率 ≥40%,得 2 分,每减少 10%减 1 分。 (11)自来水普及率 (12)灌溉保证率 (13)节水灌溉率 (14) 生态需水量满足程度 (15)门塘整治 (16)水域面积 (17)地表水环境质量 (18)水土流失面积比率 (19)山林封育保护率 ≥70%,得 5 分,每减少 10%减 1 分。 ≥85%,得 5 分,每减少 10%减 1 分。 ≥40%,得 5 分,每减少 10%减 1 分。 水系不断流,坑塘不干涸,有备用水 源地,3 分;缺少 1 项减 1 分。 门塘应进行整治与周边水系连通达到 内外疏通 2 分,水清有鱼 3 分。 水面面积率≥5%,3 分,每降低 1%减 1 分。 达到相关要求, 得 4 分, 否则不得分。 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5%) ,得 4 分, 每增加 5%减 1 分。 ≥90%,得 3 分,每减少 10%减 1 分。 水环境 (7 分) 水生态 环境体 系 (30 分) 水土保持 (7)水生态环境 保护 (8 分)化肥低于全县平均水平,达到<15kg/亩安 全标准,得 2 分,每少 1 项减 1 分; (20) 化肥、 农药施用强度 农药低于全县平均水平,达到<0.4kg/亩安 全标准,得 2 分,每少 1 项减 1 分。 (21)无公害、绿色、有 有一处及以上无公害、绿色、有机农 机农产品基地情况 产品基地,得 2 分。 13 (22)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率 ≥80%,得 2 分,每减少 10%减 1 分。 附录(续)指标分类 生态水系 (5 分) 水景观 观赏性 与水文 (4 分) 化体系 (15 分) 水文化 (6 分) 规划编制 (3 分)江西省水生态文明村建设评价办法得分项评分细则 指标名称 (23)水生植物覆盖率 (24)水系连通性 (25)观赏游憩价值 (26)水利遗产发掘与 保护程度 (27)水文化宣传效果 (28)规划编制情况 (29)建立制度和村规 民约 (30)村民参与度 评价内容及分值 ≥10%,得 2 分,每减少 5%减 1 分。 村域范围内点状、线状水系全部连 通,得 3 分,部分连通得 1 分。 具备观赏游憩价值,得 2 分;突出人 文特色并具有整体效果,得 2 分。 发掘出一项保护完好的水利遗产,得 2 分。 宣传方式多样,能增强村民爱水、惜 水、护水的意识,村民培训机制及内 容完备得 4 分,缺少一项减 1.5 分。 编制涉水事务相关规划,得 3 分。 制度完备,得 2 分。 村民参与涉水事务的决策和管理,相 关信息公开,公众满意,得 5 分,缺 少一项减 2 分。 社会公 管理机制 众参与 (2 分) 体系 (10 分) 群众参与 (5 分)14 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办公室_2017年度江西省标准化研究项目指南

三台县乡村旅游节暨第四届油菜花节活动

三台县2017年乡村旅游节暨第四届油菜花节活动

3月4日,我县2017年乡村旅游节启动仪式暨第四届油菜花节开幕仪式在三元镇举行,以下为您带来三台县2017年乡村旅游节暨第四届油菜花节活动指南,欢迎浏览!

三台县2017年乡村旅游节暨第四届油菜花节活动

3月4日,我县2017年乡村旅游节启动仪式暨第四届油菜花节开幕仪式在三元镇举行,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学民出席活动并宣布活动开幕,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谭莉,县委书记马辉出席活动并致辞,县委副书记、县长吴明禹主持活动,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杨增辉,县政协主席贺强华出席启动仪式。

马辉在致辞中说,三台文化厚重,历史悠久,山川秀美,人杰地灵,既有广博厚重的历史文化,更有山清水秀的广袤土地。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在矢志创新发展、决胜全面小康进程中,着力顺应消费升级大趋势,奋力谱写农文林旅融合“大文章”,培育一二三产融合“大产业”,文化旅游产业正加速成长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广大群众脱贫奔康的主导产业,绿水青山正神奇地转变为金山银山。

马辉说,举办油菜花节和乡村旅游节,既是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纵深推进“”发展战略,促进文农林旅融合发展,推进“旅游+脱贫”的生动实践。“胜日寻芳三元里,无边光景一时新。”全县上下将撸起袖子加油干,扑下身子抓落实,用勤劳的双手和辛勤的.汗水谱写伟大中国梦的春天篇章!

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谭莉希望我县继续发展以生态旅游、农业观光为主的休闲旅游度假旅游产品,依托丰富的特色旅游资源,以乡村旅游的深度开发激活全域旅游的发展动力,更好地培育旅游发展新动能,帮助群众增收致富,提升乡村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学民宣布活动开幕。

当天活动现场还进行了丰富多彩的文艺表演,吸引了来自省市内外的万余名游客前来赏花、摄影。

县领导张忠祥、汤荣生、汪楠、戴杰帆参加启动仪式。

据了解,今年我县的乡村旅游节将以油菜花节为开端,“魅力之春”“清凉一夏”“怡人金秋”“温暖冬日”等主题旅游节会将次第展开,樱花节、荷花节、米枣节等精彩活动将轮番进行。

附:三台县主要旅游景点

三台云台观

云台观为四川省第二大道观,仅次于青城山。位于三台县南百里的安居境内。

郪江古镇

郪江原名千子公社、千子乡,三十年代更名为郪江乡,1992年建镇,同年被命名为省历史文化名镇。郪江位于四川绵阳三台县,是三台文化的发祥地,境内有战国时代郪王城和传说的郪王墓,的汉代至两晋时期的崖墓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宋时代摩崖造像,明清时期的古建筑民、街道、寺庙和石桥。

西平古镇

2010年1月19日,由四川省文化厅、省旅游局、省建设厅等联合主办,省名城古镇文化旅游发展促进会等承办的“第二届中国四川名城古镇文化旅游节”上,西平古镇被评为“四川最美古镇”,排名全省第二。主要景点有念佛楼、古民居、石板街、四大会馆、吴氏宗祠,以及朱君办事处红梁村陈宛溪故居遗址等文物、遗迹。

琴泉寺

琴泉寺位于三台县潼川镇北泉路左侧的长平山腰。始建于北周(公无557—581年),初名安昌寺,经隋,于唐初更名慧义寺,南宋易名护圣寺,因寺后山泉滴声似琴,明朝万历时已称琴泉寺。1981年5月由三台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6月,由绵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五层山

“一印高悬,一切峰峦皆处下;五泉上涌,五层楼阁独居尊。”这是耸立于三国遗址五层寺的一幅古石刻对联。联语写尽了五层寺壮美、神奇的自然、人文景色。五层山位于三台县建设镇北三公里。

东山公园

三台县东山公园位于县城东郊涪江东岸,始建于唐代,始称“普惠寺”、“东山寺”,以有“东林晚钟”之景而有“小寒山寺”之称,民国时期更名为东山公园。在三台县政府的城市总体规划下,于1991年正式成立东山公园管理所,1992年被县政府确定为第一批县级风景名胜区。

鲁班湖

国家级水上公园鲁班湖是四川省最大的水库之一,鲁班湖,是20世纪70年代,三台人民巧夺天工用劳动和智慧凝结而成的一座充满神秘色彩的人工湖。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keji312/4732.html
关雪跪地求谢月这一段 哈尔滨一九四四 着实把我给看懵逼了
中东突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