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却声名远播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杜甫 在世闯仕途受阻

杜甫(杜少陵,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本襄阳人,是我国唐代现实主义诗人,他与李白被人们合称为“李杜”,后人还称他为“诗圣”,其诗被称作“诗史”。

杜甫年轻时就树立雄心,以“奉儒守官”为目的闯入仕途,并具有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和忧患意识,但遇到的现实与他的理想大相径庭。结果让他仕途屡屡受阻、声名不显,而后世却声名远播。

今天,我们就来回顾一下杜甫的坎坷经历。

一。家庭安定富足,年少漫游各地

杜甫青少年时因家庭环境比较优越,因此他过着较为安定富足的生活。他从小就好学,七岁时就能作诗,“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并有志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但他少年时也很顽皮,“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杜甫少年时期有机会受到各种文化艺术的熏陶,这对他日后的诗歌创作起了很大的影响。如他曾经看过著名舞蹈家的剑舞;听过当代歌星的歌声;还欣赏过画圣的作画。与此同时,当时社会名流崔尚、魏启心看到他习作的词赋,皆夸奖他有班固、扬雄之风。还有李邕、王翰这样的长辈甚至也屈尊来访问他。

因家庭条件允许,他曾经三次到全国各地漫游:第一次是漫游吴越,历时数年;第二次是赴兖州省亲,与苏源明等一起,到齐赵平原;第三次是杜甫在洛阳与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的李白相遇,两人相约同游梁、宋(今河南开封、商丘一带)。途中还会见了诗人高适,之后,杜甫又到齐州(今山东济南)。

到天宝四载(745年),杜甫在齐鲁又与李白相见,他俩除饮酒赋诗之外,又讨论了炼丹求仙,而且共同访问了兖州城北的隐士范野人。两人还互赠了诗篇。杜赠李的诗说:“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李赠杜的诗说:“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但两人从此以后就再也没有见面。

年少时的漫游各地,不仅让杜甫增加了很多阅历,而且还结交了不少著名诗人与名人,这给他后期诗歌的创作增添了许多素材。

二。树雄心“奉儒守官”受阻,终走向现实主义

因为杜甫出生在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具有悠久传统的官僚世家,家庭给予杜甫正统的儒家文化教养,让他树立了务必要在仕途上有所作为的雄心。所以杜甫称做官是他们家族的“素业”——世代相袭的职业,他所表现的各种文化教养以及以后的种种行为都是在为追求仕途事业和为官之路相联系。

但是,当杜甫从三十五到四十四岁这十载困守在长安时,恰好遇到安史之乱的酝酿时期,当权的是奸相李林甫和杨国忠,这让杜甫不仅不能实现他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抱负,而且开始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的屈辱生活,以至经常挨饿受冻。

然而杜甫并没有回避艰苦,他还是坚决走上积极入世的道路。生活折磨了杜甫,也成全了杜甫,使他逐渐深入人民生活,看到人民的痛苦,也看到统治阶级的罪恶,从而写出了《兵车行》《丽人行》《赴奉先咏怀》等现实主义杰作。

从此,一心想当官的杜甫仕途受阻后,走向了现实主义的道路。后来安史之乱到达最剧烈的时期,国家岌岌可危,人民灾难惨重,我们的诗人也历尽艰险。由于当时进行的战争是有关国家存亡的自卫战争,因此杜甫对待战争的态度也就和以前不同,他不是反对,而是积极号召。他哀悼那些为国牺牲的“四万义军”,他告诫文武官吏要“戮力扫搀枪”,他一方面大力揭露兵役的黑暗,同情人民;一方面还是勉励人民参战。

由于深入人民生活,并投入实际斗争,这就使他写出了《悲陈陶》《哀江头》《春望》《羌村》《北征》《洗兵马》和“三吏”、“三别”等一系列具有高度爱民和爱国精神的诗篇,并达到了现实主义的高峰。

三。在世声名不显,后世声名远播

进入中年后的杜甫,政治仕途虽然很不顺利,但他始终忧国忧民,心系国家与人民的安危。当时由于安史之乱,社会显得一片狼藉,所以杜甫无时不期望着能够平息叛乱,社会归于安定。因此当他想到国家遭殃,战火不熄,生灵涂炭的时候就流泪不止,而当听说官军收复了蓟北,于是又喜极而泣,不能自抑。可见,杜甫的忧来自于国家,喜亦是来自于国家,这就是儒家知识分子身上所具有的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和忧患意识。

在最后到西南漂泊的十一年间,杜甫写了一千多首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又呈吴郎》《遭田父泥饮》《诸将》《秋兴》《岁晏行》等都是这时期最优秀的作品。和前期不同的,这些诗带有更多的抒情性质,形式也更多样化。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他创造性地赋予七言律诗以重大的政治和社会内容。就这样,杜甫将对国家与人民的忧患贯穿于诗歌当中,以充分抒发自己的情感。

因为杜甫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杜甫的诗兼备众体,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还写了不少排律、拗体,运用的艺术手法多种多样,是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

特别是杜甫逝世后受到樊晃、韩愈、元稹、白居易等人的大力颂扬。杜诗对元白的“新乐府运动”的文艺思想及李商隐的近体讽喻时事诗影响甚深。但杜诗受到广泛重视,是在宋以后。王禹偁、王安石、苏轼、黄庭坚、等人对杜甫推崇备至,文天祥则更以杜诗为坚守民族气节的精神力量。杜诗的影响,从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艺的范围。

这真是“在世声名不显,后世声名远播”啊!

总之,我国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年轻时就树立雄心,以“奉儒守官”为目的闯入仕途,并具有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和忧患意识,但遇到的现实与他的理想大相径庭。结果让他仕途屡屡受阻、声名不显,而后世却声名远播。他的爱国爱人民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留下的华美诗歌值得我们赞扬与欣赏。

本文由“老wu侃国学今用”原创,欢迎关注,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杜甫是什么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 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杜甫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 三十五岁以后,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 官场不得志,亲眼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 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先后辗转多地。 乾元二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

杜甫寄韩谏议注此诗的情感曲尽其意含晦而深挚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 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那么下面就为大家带来杜甫的《寄韩谏议注》,一起来看看吧!寄韩谏议注杜甫〔唐代〕今我不乐思岳阳,身欲奋飞病在床。 美人娟娟隔秋水,濯足洞庭望八荒。 鸿飞冥冥日月白,青枫叶赤天雨霜。 玉京群帝集北斗,或骑麒麟翳凤凰。 芙蓉旌旗烟雾落,影动倒景摇潇湘。 星宫之君醉琼浆,羽人稀少不在旁。 似闻昨者赤松子,恐是汉代韩张良。 昔随刘氏定长安,帷幄未改神惨伤。 国家成败吾岂敢,色难腥腐餐枫香。 周南留滞古所惜,南极老人应寿昌。 美人胡为隔秋水,焉得置之贡玉堂。 在整部杜集中,《寄韩谏议注》并不是杜诗最高成就和主体风格的代表作品,但是,这首诗深具别样之美,似乎也不是杜甫其他诗作光芒所能掩盖。 此诗虽为七言古体,但在诗歌意象选取、意境营造乃至情感抒发等方面,可以说落笔便得楚骚之风。 叶矫然《龙性堂诗话》谓此作“文心幻森,直登屈、宋之堂”,“文心幻森”四字,深识骚意。 起首二句“今我不乐”“身欲奋飞”杨伦《杜诗镜铨》称其“开口便有神游羽御之意”。 继而“美人”“秋水”句,沿袭《离骚》隐喻和《兼葭》《秋水》的意境,致怀思韩君之意。 “鸿飞冥冥”借《法言》语比韩之遁世。 “叶赤”“雨霜”则化用鲍、谢诗写秋深之景象。 此诗所化用的诗句,皆以其意境相类,故能水乳交融,整个诗境的营造似茫茫无迹而弥漫八荒,诗人之意绪似从天而至,缘水而生。 “岳阳”“洞庭”“潇湘”等地名的频繁出现,点明了韩君屏居之地,也使诗歌带上了浓郁的楚文化地域特色。 此诗又是一篇以浪漫手法观照现实社会的作品。 “玉京群帝”以下六句写天宫之事,如天马行空,极意铺张,颇似太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对梦幻仙境的描绘。 诗中运用了屈原似的象征和隐喻,使其对神仙世界虚幻莫测、扑朔迷离的描写,笔笔落到现实人间。 诗人运用比兴手法,由洞庭秋水的“美人”之思而驰笔于天界仙官之境,表现了“仕”与“隐”的强烈对比,曲尽今昔哀荣之致。 “羽人稀少不在旁”,是为韩君政治命运之写照;“影动倒景摇潇湘”,则又照应“美人”屏迹之所在。 “似闻昨者赤松子,恐是汉代韩张良。 ”言此学仙遁世者,本为王佐之才,尝立功帝室也。 以“运筹帷握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韩张良喻韩谏议,颇多称许之意。 仇兆鳌《杜诗详注》引黄生语认为杜甫此诗乃借韩君之经历“因以自寓”,置身政治漩窝之中,个人的命运实在难于左右,杜甫对此有切肤之感,故而尤能深刻体会韩谏议“帷握未改神惨伤”的意味。 杜甫借韩君以自寓,韩谏议的形象处处可见诗人自己的影子,不禁感慨系之。 至于“国家成败吾岂敢,色难腥腐餐枫香”,直不知是写谏议,还是诗人内心之自况。 这首诗作于杜甫居夔后出峡前,诗人大半生飘泊流离,备尝生活艰辛,阅尽世态炎凉,至此已是老病缠身,进人了人生的晚景。 “今我不乐”之起兴,点出了诗人当时心境,更寄寓了政治深意,这在结尾部分得到很好的表现,最后四句杜甫表达了其一以贯之以苍生社稷为念的思想。 “周南留滞”以太史公司马谈比于韩谏议,对其不复用世深致惋惜。 “南极老人”句,表明诗人之着眼,并非止于个人之藏用,而是将国运民生作为其诗歌的终极关怀。 杜甫期冀“美人”贡之“玉堂”,乃深惜谏议有韩张、司马之才,本当报效朝廷,匡扶社稷,竟不见容于当世,以至于留滞秋水,终老江湖,实为国家之不幸。 杜甫处身于“老病客殊方”的困境,尤思贡“美人”于玉堂。 这一思想,应该说已经超越了封建时代知识分子个人的成败得失和禀性好恶。 张子房的功成身退和韩谏议的激流知退实际上颇合于杜甫“色难腥腐”的本心;在仕途上尚不如张、韩走得那么远的杜甫,甚至对韩君之退隐也还隐约流露出稀微的向往,因为韩君在政治上曾经辉煌的成就感正是杜甫所缺少的。 但不论如何,杜甫有着更强烈的“葵霍倾太阳”似的政治热情,一生未曾放弃。 “仕”与“隐”的选择,“出”与“入”之依违,贯穿了杜甫整个人生和思想历程。 现实的绝望使他“每欲孤飞去”理想的执著又令他“不忍便永诀”,幻灭与希望交织成困惑难解的政治情结。 这首诗在诗歌意象与创作风格方面有神接屈子、境妙滴仙之致,但其老成诗笔与曲折情怀,归根到底还是杜甫式的。 诗歌遣词造意异常精省凝炼;章法上尤能巧设伏笔,处处呼应,虽纵横驰骋而浑然一体,表现出杜甫一贯严密的诗思和严谨的结构;情感的抒发一波三折,曲尽其意,含晦而深挚。 一篇寄予隐者的诗歌,寄托了生命迟暮的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严肃思考和执着不舍的政治情怀。 它所引发时代、社会与个人的今昔之感、哀荣之念,实与老杜同一时期《诸将》《八哀》《秋兴》《咏怀》诸作貌异而神合。

杜甫的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原籍湖北襄阳,后徙河南巩县。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 三十五岁以后,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 官场不得志,亲眼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 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先后辗转多地。 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 杜甫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别”等名作。 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 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大历五年(770年)冬,杜甫病逝,时年五十九岁。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_网络百科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keji312/5801.html
福利满满的海上漫展 号称男女混住 真实情况竟比想象的还要炸裂
两款无双一个池子 低至1元 公孙离确认无双 至尊宝返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