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 王炳南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必将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实现民族复兴伟业注入强大动力。

深刻认识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大意义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新时代新征程,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深远历史意义。

这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打开国门搞建设是中国和世界经济增长伟大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我国正由开放大国迈向开放强国,开放型经济规模质量今非昔比。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要求我们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吸引全球资源要素集聚,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壮大中国式现代化经济基础,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空间。

这是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改革开放是我国发展的强大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改革发展的成功实践。”当前,推动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依然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些问题都是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反映。开放发展是新发展理念之一,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发展要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必须顺应经济全球化,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通过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通过高水平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形成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这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新发展格局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我国经济已经深度融入世界经济,同全球很多国家的产业关联和相互依赖程度都比较高,内外需市场本身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更好联通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更好促进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共同发展,实现合作共赢。

这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选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当前,人类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国际合作和开放共享。唯有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坚持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才能推动国际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不断迈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

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取得历史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高举改革开放伟大旗帜,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取得历史性成就,实现历史性跨越。

贸易投资量质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建设贸易强国,升级货物贸易,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数字贸易,完善外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有序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创新对外投资方式,规范企业海外经营行为,树立中国投资形象,推动外贸外资持续发展,实现了促稳提质目标。2013—2023年,我国货物进出口占国际市场份额从2012年的10.4%提升到2023年的12.4%,已经连续七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外贸新模式新业态蓬勃发展,2023年全国跨境电商进出口额2.38万亿元,增长15.6%。利用外资规模连续多年位居发展中国家首位。对外投资覆盖19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投资”遍布全球。

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引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持续完善自贸试验区区域布局,先后设立22个自贸试验区,形成了覆盖东西南北中,统筹沿海、内陆、沿边的改革开放创新格局。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赋予更大改革自主权,加强差别化探索,推动形成更多制度创新成果。以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为重点,促进要素跨境自由有序安全便捷流动,稳步推进海南自贸港建设。2023年,全国自贸试验区以不到千分之四的国土面积,贡献了全国18.4%的进出口总额和19%的吸收外资额。截至目前,国家层面已累计推广349项自贸区制度创新成果,为提升我国高水平开放发挥了重要示范引领作用。

建立面向全球的自贸区网络。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逐步构筑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推动签署实施了当今覆盖世界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截至2023年,我国已与29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22个自贸协定,其中,近十年来新签署的自贸协定数量高达12个,涉及22个国家。我国的自贸伙伴已经遍及全球,既包括发达国家,也包括发展中国家。目前,我国还在积极推进与海合会、中日韩等更多国家的自贸协定谈判,“朋友圈”不断扩大。

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一带一路”建设十多年来,我国积极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把基础设施“硬联通”作为重要方向,把规则标准“软联通”作为重要支撑,把同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作为重要基础,取得实打实、沉甸甸的成果。截至2023年,我国已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覆盖我国83%的建交国。其框架下的产业投资、基础设施项目带动4000万人摆脱贫困,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成为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

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我国经济总量稳居全球第二位,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达到18.5%,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我国不断以自身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新动能,成为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参与者和重要引领者。

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统筹发展与安全,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实现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力量。

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在产权保护、产业补贴、环境标准、劳动保护、政府采购、电子商务、金融领域等实现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相通相容,打造透明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扩大规则等制度型开放,有利于深化国际科技合作,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在更高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我们要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重点在产权保护、产业补贴、环境标准、劳动保护、政府采购、电子商务、金融领域等七个领域,促进国内外制度相通相容。扩大自主开放,有序扩大我国商品市场、服务市场、资本市场、劳务市场等四个市场对外开放,对最不发达国家扩大单边开放。积极推动世贸组织改革进程,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进一步推动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建立同国际通行规则衔接的合规机制,优化开放合作环境。

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内外贸一体化改革”“创新发展数字贸易”“创新提升服务贸易”“发展新型离岸国际贸易业务”。保持外贸稳定增长、促进外贸提质升级、提升外贸持续发展能力,对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意义重大。

我们要深化外贸体制改革,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全面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加快外贸新模式新业态发展,推进通关、税务、外汇等监管创新,营造有利于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制度环境。创新发展数字贸易,加快发展离岸贸易,支持新型离岸国际贸易业务发展。建设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建设全球集散分拨中心。强化贸易政策和财税、金融、产业政策协同,完善贸易强国制度支撑和政策支持体系。建立健全跨境金融服务体系,丰富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健全贸易风险防控机制,完善出口管制体系和贸易救济制度。

深化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依法保护外商投资权益”“完善促进和保障对外投资体制机制,健全对外投资管理服务体系,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提高双向投资水平,推动我国产业在全球价值链升级和产业链优化布局,有助于世界各国共享中国大市场机遇,有利于充分发挥中国作为全球投资大国的积极作用。

我们要深化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提升利用外资水平,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落实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推动电信、互联网、教育、文化、医疗等领域有序扩大开放。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坚持公平竞争原则,严格落实准入后国民待遇,一视同仁支持内外资企业参与大规模设备更新、政府采购和投资等。加大外商投资合法权益的保护力度,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完善促进和保障对外投资体制机制,健全对外投资管理服务体系,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

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巩固东部沿海地区开放先导地位,提高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开放水平,加快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格局”。优化区域开放布局,有利于培育和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更好发挥开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充分用好国内各区域各地方开放资源,持续增强开放动力和活力,形成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

我们要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健全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中部地区加快崛起、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制度和政策体系,优化区域开放功能分工,打造形态多样的开放高地。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推动全产业链创新发展,高标准对接国际经贸规则,让自贸试验区更好发挥示范作用。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发挥“一国两制”制度优势,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支持香港、澳门打造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健全香港、澳门在国家对外开放中更好发挥作用机制。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强化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完善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制度和政策,深化两岸融合发展。

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继续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构建‘一带一路’立体互联互通网络”“统筹推进重大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一带一路”是开放的倡议,有利于为全球经济治理提供更多中国方案;有利于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建设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

我们要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继续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加强绿色发展、数字经济、人工智能、能源、税收、金融、减灾等领域的多边合作平台建设。完善陆海天网一体化布局,构建“一带一路”立体互联互通网络,为促进经贸和产业合作、加强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奠定基础。统筹推进重大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加强与共建国家共同谋划推动建设一批重大合作项目,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民生就业,在卫生健康、减贫和人道主义、教育培训等重点领域,打造一批新的有示范效应的代表性项目,提升共建国家民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作者:王炳南(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商务部原副部长、党组成员)

新媒体编辑:孙柏月(实习)

审核:周佳佳


新中国成立60年有贡献的人的故事

1、方志敏

方志敏参加起义领导,创建了“铁纪律”的红十军;他还创建了“出其不意,出其不意,东攻西进,避实就虚”的十六字战略要害。

方志敏在苏区推行股份制、发行股份;发动矿山战争,把人民战争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推行对外开放的边贸政策,形成了几条对外开放的贸易通道;创办列宁公园,建立了一批学校、文化,教育和卫生单位。

2、王尽美

王尽美(1898-1925),原名瑞俊,又名烬美、烬梅,字灼斋,他来自山东省某市直沟镇大北兴村。 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山东党组织最早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为建党和早期革命活动作出了突出贡献。

3、彭雪枫

彭雪枫(1907年9月9日-1944年9月11日),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人,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优秀司令员、战略家,参加第三、四、五次反围剿,组织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他组织了土城岭战役。 他率军两次攻打战娄山关,直接攻占遵义市,渡过金沙江,飞越大渡河,进军天全市草原是新四军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最高将领之一。

4、罗忠毅

1937年,罗忠毅被任命为新四军第二支队参谋长,他以非凡的组织指挥能力,率部积极开展苏南抗日游击战争,建立了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

1941年5月21日,罗忠毅参加新四军指挥的金山战役,不仅扭转了皖南事变后茅山地区的危急局面,同时也为新四军主力重返西部,恢复江、荡、黎地区原有阵地创造了条件。

5、黄公略

黄公略和彭德怀等将领发动和领导了平江起义,有力地推动了湖南、湖北、江西边境革命斗争的发展,并在江西西南地区建立了革命根据地,为中央苏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黄公略领导的红军在第一次反“围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导致蒋介石安排的第一次反“围剿”彻底失败。 在第二次“围剿”中,国民党军的指挥系统被打乱,国民党工业连第三师全歼,在随后的五次战役和五次胜利中取得了第一次胜利。

网络百科-黄公略

网络百科-罗忠毅

网络百科-彭雪枫

网络百科-方志敏

网络百科-王尽美

人民网-双百人物评选揭晓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keji312/6823.html
Shams 马尔卡宁预计近期和爵士提前续约 整个新赛季都无法
奥运画刊 闪闪发光的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