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谍窃取我国杂交水稻种子 种子战争打响 这件事后果有多严重

原标题:间谍窃取我国杂交水稻种子,种子战争打响,这件事后果有多严重

袁隆平院士倾注心血研究的杂交水稻亲本种子,竟被一名管理人员朱某走私出境,卖给了外国势力,目前朱某被判刑一年半。这件事引发了很多讨论,亲本种子被盗并流向国外,带来的后果,到底有严重?

据央视新闻报道,国内某农业科技公司原总经理朱某,他利用职务之便,获取了亲本种子的样品,并将其包装成普通种子,以“合作制种”名义,先后向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在国内设立的一家公司违规出售5种亲本稻种,获得超出正常售价的回报。为进一步拓展“业务范围”,朱某某还创办了另一家农业科技公司,向境外大量出卖我优质亲本稻种。

2024年1月,安徽省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为境外非法提供情报罪判处朱某某有期徒刑1年6个月,对其余17名涉案对象给予行政处罚。

亲本种子有多重要,这件事的后果有多严重?

亲本种子在农业科研领域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它们是杂交水稻实验的起点。

杂交水稻顾名思义就是两种品种杂交产生的后代,通常会表现出更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和产量优势。 而这两种品种就是杂交水稻的“亲本”,是第一代用于杂交实验的种子 ,其留种不会产生性状分离影响产量,是我国粮食安全领域的重要种质资源。这些亲本种子是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相关的科研资源才选培出来的,这些经过选培的亲本种子质量高,发芽率、健康度都非常不错。

而亲本种子的遗传性在杂交后代的体现上就是更稳定,具有一致性,能够产生能够适应不同的生态和栽培环境的具有杂种优势的杂交水稻。

因此, 为了能持续生产具有杂交优势的水稻品种以及进行杂交实验,我们必须保留亲本种子。

我国的种子法第11条就明确规定了——国家对种子资源享有主权。即便是普通种子,要出口、要跟境外机构合作都得上报、审批同意了才行。

更何况这人窃取的可不是普通种子,是亲本种子。亲本种子具有很优秀的稳定特性,比如高产、抗病等。拥有了亲本种子,就可以通过杂交技术获得更多更优秀的种子。 这意味着对方拿到亲本种子后就等于拿到了具有稳定遗传性质的杂交水稻,自己就不需要搞复杂的研究了,可以一步到位。

作为我国粮食安全领域重要的种质资源,合适的亲本种子对于维持遗传稳定性、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作物质量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朱某通过非法途径将这些种子走私出境,可能使得外国势力掌握我国杂交水稻的核心技术,对我国农业发展构成潜在威胁。

在袁老的自传中,其中有一个故事就是研究了三十年的成果准备培育出来了,结果在一个晚上他和他的徒弟在睡觉,被人趁机破坏并盗窃了,袁老发现后差点晕厥过去,后来没有办法就重新研究了比较次一点的杂交水稻,也就是我们现在吃的米饭。

因为原种和一般的种子不一样,“亲本种子”往往携带了现代种子父母的原始基因,更有研究价值,这有可能导致我们国家粮食被人拿捏的风险,从好的方面来想,就是国外通过获取我国优质的水稻亲本种子,可以深入研究其遗传特性,挖掘潜在价值,进而培育出更优质、高产的水稻品种。

从坏的方面来看,国外势力可以通过逆向研究来破坏杂交水稻的高产优势,甚至研究出专门对付杂交水稻的药物或害虫, 顺着这个思路想真的细思恐极。因为在新闻中反复提到一个关键词是“境外间谍情报机关”, 这意味着盗窃我国杂交水稻样本的并非企业而是国家, 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窃取才最为可怕,因为现代生物武器往往可能涉及到农作物基因层面的物种入侵。

亲本种子事关粮食安全,警惕种子战争

亲本种子的重要性就在于,它们关系到我国粮食安全,只要这个还在,哪怕遇到了战争,中国也不会因为战争而吃不起饭。

我国作为拥有14亿人的人口大国,人均耕地面积仅为1.4亩,不到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一半。

吃饭问题是我国最大的问题。有人提出一个问题:如果这个亲本种子流传出去,然后被改掉,再以高价卖回来,那么国内的吃饭成本会不会高涨?

在俄乌战争发生之后,西方国家也曾向俄罗斯发起了种子战争,因为俄罗斯是全球主要的谷物与油料出口国,其小麦、葵花子、玉米出口量均居世界前五。

如前所述,如今这个亲本种子被盗窃出去,国外会不会研究出专门对付杂交水稻的药物或害虫,恐怕是最需要担心的后果,因为针对一个国家主食的病菌或药物会对一个国家的粮食造成巨大打击。

在历史上,爱尔兰在1845年至1850年,曾经发生了一次大饥荒,俗称马铃薯饥荒,造成饥荒的主要因素是一种称为晚疫病菌(致病疫霉菌)的卵菌造成马铃薯腐烂继而失收。马铃薯是当时的爱尔兰人的主要粮食来源,这次灾害严重地打击了贫苦农民的生计。

在爱尔兰发生马铃薯饥荒时期大不列颠仍从美洲进口大量粮产,其中一部分甚至经过爱尔兰的港口转运,但饥饿的爱尔兰人却买不起这些粮食,英国政府提供的协助也十分稀少,最终造成高比例的爱尔兰人饿死。

爱尔兰饥荒是因为马铃薯的晚疫病菌引起的,这对应到这次杂交水稻亲本种子被窃取,对方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如果从最坏的角度想,如果是要针对大面积种植的农作物进行针对性的染病,或者虫害,带来的后果不堪设想,我们该如何防范这件事带来的后果?

一粒种子也能绊倒一个国家,保护限制出口的农业技术,刻不容缓

民以食为天,中国是人口大国,吃饭问题比天大。袁老曾经说过,一粒粮食能救一个国家,也能绊倒一个国家。

我国加入WTO之后,农业产品方面也是逐步放开,粮食安全问题也慢慢显现,在当前中国崛起的大环境下,不排除个别国家会以此作为重要“武器”来针对我们。

朱某这一事件的发生,使我们深刻认识到保护亲本种子的重要性,加强农业科研成果保护的紧迫性。

在我国商务部、科技部2023年发布的《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的农业技术部分中,包括了农作物(含牧草)种质资源及其繁育技术,控制要点是粮、棉、油作物两系、三系杂交优势利用制种技术,显性核不育油菜三系制种技术,蔬菜自交不亲和系及雄性不育系选育和应用技术,玉米花药培养基制备工艺以及发菜人工制种增殖技术;还包括了经济作物栽培繁育技术等。

屋子里出现了一只蟑螂,意味着有一群蟑螂,在涉及经济上的重要农业领域, 保护限制出口的农业技术,刻不容缓。

袁老等种业科学家通过几十年艰苦的努力研发出杂交水稻,让14亿人摆脱饥饿,我们应该对这件事情最严重的后果有所防范,加强农业科研成果保护的紧迫性与对农业间谍的打击力度,任何时刻都要将饭碗端在自己手里,如今间谍窃取亲本种子卖向国外势力,这意味着种子战争正在打响,这值得我们所有人的警惕。


爱国人物的故事五十字?

爱国人物的故事爱国人物的故事(一):董存瑞1948年5月25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 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 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 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敌一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 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 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 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 危急关头,他毫不犹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年仅19岁。 爱国人物的故事(二):茅以升在我国老一辈科学家中,有许多人都是留学国外又回国服务的。 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在1916年20岁时,到美国留学,成为康奈尔大学桥梁专业的研究生,很快以优异的成绩获得硕士学位。 为了获得实践的机会,他晚上上课,攻读博士学位,白天到一家桥梁公司实习,亲手绘图、切削钢件、打铆钉、油漆,最后成了一个既懂理论又有技术的人才。 美国人很佩服他,一份份聘书从各地寄来,请他担任工程师。 但是,茅以升没有理解聘请,而是决定回国了。 美国有些人劝他:“科学是没有祖国的,是超越国界的。 科学家的贡献是属于全人类的。 中国条件差,你留在美国贡献会更大。 ”茅以升回答:“科学虽然没有祖国,但是科学家是有祖国的。 我是一个中国人,我的祖国更需要我。 我要回去为祖国服务!”1919年,茅以升带着一身本领回到国内,开始了为国造桥的事业。 此刻浙江省钱塘江上那座雄伟壮观的大桥,就是茅以升设计并主持建造的。 爱国人物的故事(三):《李小龙》——我是中国人李小龙,在60年代时,国人地位不高,很多演员总是淡化自己的中国人身份,李小龙却以身为中国人为荣,堂堂正正地说自己是中国人,最经典的一句话是电影《精武门》中的“中国人,不是病夫”,带动了香港电影的一片爱国热潮,我们熟悉的《霍元甲》就是那个时代的电影。 爱国人物的故事(四):华罗庚大数学家华罗庚,在“七七”事变后,从生活待遇优厚的英国回到抗日烽火到处燃烧的祖国,不为金钱和学位,回国后用心参加抗日救国运动。 1950年,他已经成为国际知名的第一流数学家,并被美国伊里诺大学聘为终身教授,但他毅然带领全家回到刚解放的祖国。 爱国人物的故事(五):吉鸿昌1931年9月21日,矢志抗日的吉鸿昌将军被蒋介石逼迫下野,到国外“考察实业”。 船到美国,吉鸿昌就接二连三地遭到意想不到的刺激,如那里的头等旅馆不接待中国人,却对日本人却奉若神明。 有一次,吉鸿昌要往国内邮寄衣物,邮局职员竟说世界上已经不存在中国了,吉鸿昌异常愤怒,刚要发作,陪同的使馆参赞劝道:“你为什么不说自己是日本人呢只要说自己是日本人就可受到礼遇。 ”吉鸿昌当即怒斥:“你觉得当中国人丢脸吗,可我觉得当中国人光荣!”为抗议帝国主义者对中国人的歧视,维护民族尊严,他找来一块木牌,用英文仔细地在上面写上:“我是中国人!”爱国人物的故事(六):钱学森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当时任加利福尼亚工学院超音速实验室主任和“古根罕喷气推进研究中心”负责人的钱学森深为祖国的新生而高兴。 他打算回国,用自己的专长为新中国服务。 但那时候在美国的中国科学家归国不易,而钱学森的专长又直接与国防有关,美国千方百计要将他留下不让他回国,他历尽艰辛才最后回到祖国怀抱。 爱国人物的故事(七):朱自清朱自清是清华大学教授,著名的文学家。 抗日战争结束后,美国政府一方面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一方面又利用签定条约的办法在中国获取了许多特权,还加紧武装战败国日本,对中国重新造成威胁。 当时社会上物价飞涨,物品奇缺,很多人在饥饿和死亡线上挣扎。 人民对美国和国民党政府十分不满,反抗的呼声越来越高。 美国为了支持蒋介石,就运来一些面粉,说要“救济”中国人,好让中国人“感谢”美国,不反对它。 朱自清看透了美国的用心,认为美国的救济是对中国人的侮辱。 他和一些学者一齐,在一份宣言上庄重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那份宣言表示,坚决拒绝美国的“援助”,不领美国的面粉。 当时,朱自清正患严重的胃病,身体十分瘦弱,体重还不到40公斤,经常呕吐,甚至整夜不能入睡。 拒领救济粉意味着每月生活费要减少600万法币,生活更加困难。 但是为了维护中国的尊严,他坚决拒绝那些别有用心的“赏赐”。 他在日记中写道:“坚信我的签名之举是正确的。 因为反对美国武装日本的政策,要采取直接的行动,就不应逃避自己的职责。 ”两个月后,朱自清因贫病交加,不幸去世。 他宁肯挨饿而死,也不肯领带侮辱性的“救济”,表现了一个中国人应有的尊严。 爱国人物的故事(八):詹天佑清朝末年,我国派出了第一批出国留学生。 他们都是些少年。 有个才12岁的少年叫詹天佑,十分聪明好学,又立志为国效力。 之后他学习工程技术毕业,回到了国内。 可清朝政府对本国人才不信任,像修铁路,就都让外国人主持。 詹天佑尽管有才干,也只能当助手。 1905年,修建北京到张家口铁路的消息传开了。 英国和俄国都争着要修,因为他们明白这条铁路在中国的战略要地,掌握了它就能控制中国,双方争执不下,最后达成“协议”,说中国如果不让他们修,他们就什么也不带给。 他们以为中国人离开他们肯定修不成这条铁路。 清朝政府这才让詹天佑担任总工程师。 有人对他不放心,说他自不量力,说他胆大包天,劝他不要承担这项难度十分大的工程。 詹天佑说:“京张铁路如果失败,不但是我的不幸,也会给中国带来很大损失。 外国人说中国工程师不行,我则坚持由自己来办!”为了给中国人争口气,他把全部精力都投入进去,和工人们一齐吃住在工地,细心勘探,大胆试验,经过4年艰苦的劳动,最后成功地修筑了京张铁路。 这是中国人自己设计施工的第一条铁路,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志气。 詹天佑为祖国赢得了荣誉,原先那些瞧不起中国工程师的英国人也表示对他由衷敬佩。 爱国人物的故事(九):文天祥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兵败被俘,坐了三年土牢,多次严辞拒绝了敌人的劝降。 一天,元世祖忽必烈亲自来到土牢里劝降,许以丞相之职,他毫不动摇,反而斩钉截铁地说:“唯有以死报国,我一无所求!”临刑前,监斩官凑近说:“文将军,你此刻改变主意,不但可免一死,还依然可当丞相。 ”文天祥怒喝道:“死就死,还说什么鬼话!”于是,文天祥面向南方,慷慨就义了。 文天祥生前,留下一首撼人心弦的《正气歌》。 爱国人物的故事(十):肖邦肖邦一生不离钢琴,所有创作几乎都是钢琴曲,被称为“浪漫主义的钢琴诗人”。 他在国外经常为同胞募捐演出,为贵族演出。 1837年严辞拒绝沙俄授予他的“俄国皇帝陛下首席钢琴家”的职位。 舒曼称他的音乐像“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向全世界宣告:“波兰不会亡”。 肖邦晚年生活十分孤寂,痛苦地自称是“远离母亲的波兰孤儿”。 他临终嘱附姐姐路德维卡把自己的心脏运回祖国。 爱国人物的故事(十一):廉颇战国时期的赵国,有一位出名的武将叫廉颇。 他不但武艺高强,箭法出众,还善于用兵打仗。 秦国、齐国这些大国常来攻打赵国,赵王用廉颇为统帅,多次打败了敌军。 敌军听到廉颇的名字,都很害怕。 可之后,赵王中了秦国的离间计,认为廉颇老了不中用了,改派青年将领赵括代替他。 赵括骄傲轻敌,使赵军打了大败仗,赵国也险些亡国。 赵王想重新起用老将廉颇,派出使者去看一看老将军身体怎样样,是否还愿意为国效力。 廉颇见到赵王的使者,高兴极了。 为了表示自己威风不减当年,还能上阵打仗,为国立功,他一顿饭就吃了一斗米、十斤肉。 吃完了,又披上铠甲,跃上战马,拉弓射箭,舞枪刺杀,果然身手不凡。 他对使者说:“你看我,虽然老了,但是能吃饭能打仗,只要大王肯用我,我万死不辞,立刻回去领兵参战!”使者走了以后,廉颇日夜盼望赵王的调令,可一向没等到。 原先那个使者理解了一个叫郭开的坏人贿赂,故意在赵王面前说了瞎话,说廉颇饭量虽好,可一会儿工夫拉了三次屎。 赵王听了,认为廉颇真不中用了,就不再调用他。 廉颇为赵国的安宁奋斗了一生,晚年仍期望为国出力,对人说:“我真想有一天,还能率领赵国的兵士冲锋陷阵啊!”只要一息尚存,就要全身心地报效祖国。 这就是爱国英雄们的本色。 爱国人物的故事(十二):《周恩来》——人民的好总理1910年春天,2岁的周恩来进银冈书院读书,一次,校长在课问大家为什么读书时,周恩来慷慨答道:“为了中华之崛起!”这一誓言,此后贯彻在他的一生中,他为中华民族解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爱国人物的故事(十三):《朱自清》——不领美国面粉朱自清是清华大学教授,着名的文学家。 抗日战争结束后,美国政府一方面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一方面又利用签定条约的办法在中国获取了许多特权,还加紧武装战败国日本,对中国重新造成威胁。 当时社会上物价飞涨,物品奇缺,很多人在饥饿和死亡线上挣扎。 人民对美国和国民党政府十分不满,反抗的呼声越来越高。 美国为了支持蒋介石,就运来一些面粉,说要“救济”中国人,好让中国人“感谢”美国,不反对它。 朱自清看透了美国的用心,认为美国的救济是对中国人的侮辱。 他和一些学者一齐,在一份宣言上庄重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那份宣言表示,坚决拒绝美国的“援助”,不领美国的面粉。 当时,朱自清正患严重的胃病,身体十分瘦弱,体重还不到40公斤,经常呕吐,甚至整夜不能入睡。 拒领救济粉意味着每月生活费要减少600万法币,生活更加困难。 但是为了维护中国的尊严,他坚决拒绝那些别有用心的“赏赐”。 他在日记中写道:“坚信我的签名之举是正确的。 因为反对美国武装日本的政策,要采取直接的行动,就不应逃避自己的职责。 ”两个月后,朱自清因贫病交加,不幸去世。 他宁肯挨饿而死,也不肯领带侮辱性的“救济”,表现了一个中国人应有的尊严。 爱国人物的故事(十四):《毛泽东》——维护中国主权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再也不受外国的欺负了,拥有了完全的主权。 我们不依附任何国家,也不允许任何国家侵犯我们的主权。 1958年夏天,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到我国访问,和毛泽东举行会谈。 他提出了两国建立联合舰队的推荐,想让苏联的军舰到中国海面上行驶。 大国主义思想很严重的赫鲁晓夫想利用这个机会控制我国的国防、到达他们和美国争夺霸权的目的。 如果这样做,中国的领海权就会受到损害。 毛泽东一听就火了,他厉声质问赫鲁晓夫:“你讲清楚,什么是联合舰队?我们还有没有主权了!”赫鲁晓夫说:“这不是来商量嘛!”毛泽东说:“什么商量!你们是不是要把我们的沿海地区都拿去?”赫鲁晓夫红了脸,忙说:“你们不愿意就算了。 但是让我们在中国有个基地,军舰来加油修理休息,总能够吧?”毛泽东斩钉截铁地回答:“不行!”赫鲁晓夫没有到达控制中国的目的,心怀不满地走了。 之后,苏联单方面撕毁了两国的许多经济科技协议,企图给我国造成压力,毛泽东又领导中国人民和它们的大国主义和霸权主义作了坚决斗争,扞卫了我国的主权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爱国人物的故事(十五):《吴玉章》——悬挂中国国旗我国的老革命家吴玉章,从小就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年轻的时候,他到日本留学,在一所学校里读书。 1904年元旦那天,学校把世界各国的国旗都挂出来庆贺,但是没挂中国国旗。 吴玉章气愤极了,带着中国学生找到校方负责人,提出抗议说:“为什么不挂中国国旗?学校如果不道歉,不纠正错误,我们就罢课,绝食。 ”校方不满意地说:“平日我们对你那么好,你家经济困难,我们不催你缴学费,还发给你零花钱,你为什么带头反对学校?”吴玉章严肃地说:“学校对我好,我很感谢。 但是挂旗这件事是关系国家荣辱的大事。 我不能不誓死力争啊!”校方只好承认了错误。 10年以后,吴玉章已经成为一个革命家了。 有一次出国,他坐在日本的轮船上,正好又赶上1914年元旦。 船上挂起万国旗庆贺,可仍然没挂中国国旗。 吴玉章记起10年前的那件事,痛心地想:祖国贫弱,政府无能,被外国人瞧不起,挂国旗也想不到中国!可我是中国人,能眼看祖国的尊严受到伤害却视而不见吗?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带领船上的中国同胞向船长提出抗议。 船长见中国人这样爱国,又这样心齐,慌忙赔礼道了歉。 爱国人物的故事(十六):《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大米,是中国人的主要食品。 可长期以来,水稻产量不高,人口又那么多,农民们成年累月种田栽稻,还是满足不了“吃”的需要。 粮食产量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大障碍。 农业科技工作者袁隆平决心为国攻关,解决这个难题。 袁隆平是湖南一个镇上的农校教员。 虽然工作条件差,可他一心扑在科研工作上。 每一天除了教学外,就是在试验田里培育高产品种。 在试验中,他发现天然杂交水稻穗大粒饱,产量高,但是第二年再种,就退化了,失去了优势。 他就想进行一种试验,培育能持续高产的杂交水稻的种子。 为了这个理想,袁隆平不知花费了多少精力,有时候在试验田里观察,连家也顾不上回。 经过10年的艰苦努力,最后培育成功了。 这种杂交水稻亩产到达1000多斤,在全国推广后,我国稻谷在几年中增产了1000多亿公斤,真是一个飞跃!袁隆平获得了国家第一个特等发明奖。 美国等国也引进了他的成果。 他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为改变我国粮食生产的落后状态打了一个翻身仗。 爱国人物的故事(十七):《冯如》——造飞机飞机是20世纪初由美国莱特兄弟最早研制成功的。 他们没想到,只过了几年时间,中国人就自己研制出了飞机。 这个有志气的中国人叫冯如。 冯如是广东的一个农民家庭的儿子。 12岁那年,他要出国谋生,父母舍不得他走,他说:“大丈夫四海为家,一辈子守在家里,不是我的志愿!”他来到美国,刻苦学习机械、电学等各种知识和技术。 1904年,他听到祖国的东北被日俄侵略,中国人被任意屠杀的时候,气愤极了。 当时美国莱特兄弟刚发明了飞机,冯如就想,如果中国有了飞机,守住边疆海口,外国就不敢欺负了。 他对朋友们说:“我决定自己研制飞机,然后驾机回去,报效祖国。 如果不成功,我情愿去死。 ”于是他四处搜寻资料,钻研学习,又用筹集到的很少一点资金,开始研制。 父母亲想他,期望他回国探亲,他表示:“飞机不成,誓不返国。 ”1909年,冯如成功地制出了飞机。 他驾驶着自己的飞机在美国奥克兰上空飞行,航程超过了莱特兄弟的首次记录。 美国报纸刊登文章说:“中国人的航空技术超过西方”。 冯如之后回国筹办航空事业,在一次飞行表演时不幸失事牺牲,年仅29岁。 他为振兴中华做出了令人难忘的贡献。 爱国人物的故事(十八):《邱少云》——献身邱少云(1926~1952)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出生于四川铜梁(今重庆铜梁)。 1949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赴朝作战。 1952年10月,为打击盘踞在上甘岭的美国和南朝鲜军队,被选派参加潜伏部队,并担任了发起冲击后扫除障碍的爆破任务。 12日上午,敌机向其所在的潜伏区进行低空扫射,并投掷燃烧弹,飞迸的燃烧液燃遍全身。 为了不暴露潜伏目标,邱少云任凭烈火烧焦身体一动不动。 他双手深深地插进泥土里,身体紧紧地贴着地面,直至壮烈牺牲。 邱少云牺牲后,被部队党委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追记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称号,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最高人民议会常务委员会授予“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英雄”称号,同时授予金星勋章、一级国旗勋章。 爱国人物的故事(十九):《林则徐》——销毁鸦片清朝的后期,西方的英、法、美等国的殖民主义者和投机商人,纷纷向中国走私毒品鸦片他们的目的,一是掠夺中国的财富;二是用毒品残害中国人的身体,便於他们侵略。 当时,很多正直的官员看透了英国人的险恶目的,坚决主张查禁鸦片。 林则徐的态度最坚决。 他说:再不禁烟,中国就不会有白银当军饷,就不会有强壮的士兵抵抗侵略了。 为了国家的尊严,务必禁烟。 皇帝就让他去广州查禁鸦片。 林则徐到了广州,命令外国商人把全部鸦片缴出来并保证不再私运鸦片到中国来,否则给予严惩。 有些外国商人照办了,可英国商人不肯缴,英国政府的代表义律还策划阴谋,企图顽抗。 林则徐当机立断,坚决行使主权,中断与英方的贸易并不再供应食物和水。 英国人没办法,只好缴出了鸦片。 1839年6月3日这一天,林则徐亲自到虎门海滩,主持销毁害人的毒品鸦片。 他以无比的勇气和决心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 爱国人物的故事(二十):《王二小》——抗日英雄少年抗日英雄。 192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 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 1942年10月25日(农历9月16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 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 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貌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 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明白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正在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 爱国人物的故事(二十一):《李商隐》——年少爱国李商隐年少有为,而且关心国家大事,目睹唐朝国运衰微,忧心如焚,在事业上更有远大抱负。 13岁那年,他看到朝纲不振,君臣昏庸,就写了一首《富平少侯》诗。 诗中写一个富平少侯张放,13岁就承袭侯爵之位,身居尊位,骄奢豪侈,醉生梦死,不忧国事。 实际上并无其人,只但是是李商隐杜撰假托的人物。 很明显,写作的目的是讥讽那些不谋国事的权贵的。 13岁就有如此手笔,真是难能可贵!爱国人物的故事(二十二):《王伟》——海空卫士2001年4月1日上午,王伟在执行对美军用侦察机跟踪监视的任务中,所驾驶的飞机被美机撞毁后跳伞落海,光荣牺牲,年仅33岁。 这次在执行任务时,王伟坚毅果敢,沉着冷静,英勇顽强,用生命谱写了一曲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壮丽凯歌。 王伟牺牲后,中央军委于2001年4月24日在北京举行了命名大会,授予“海空卫士”荣誉称号和一级英模奖章,被海军党委批准革命烈士。 爱国人物的故事(二十三):《杨靖宇》——爱国英雄杨靖宇21岁参加革命,1940初,他被日军围困,身负重伤,啃不动树皮,只能将棉衣里的棉花和着冰雪吞下去充饥。 日军劝降不成,便放乱枪,年仅35岁的杨靖宇壮烈牺牲。 残忍的日军剖开他的遗体,当看到他的胃里只有野草和棉絮时,这些被杨靖宇带领的抗日联军弄得焦头烂额的侵略者全呆住了。 在冰天雪地的长白山密林中,支撑着杨靖宇与敌人战斗的力量是对祖国的一腔热爱之情。 爱国人物的故事(二十四):《华罗庚》——毅然回国大数学家华罗庚,在“七七”事变后,从生活待遇优厚的英国回到抗日烽火到处燃烧的祖国,不为金钱和学位,回国后用心参加抗日救国运动。 1950年,他已经成为国际知名的第一流数学家,并被美国伊里诺大学聘为终身教授,但他毅然带领全家回到刚解放的祖国。 爱国人物的故事(二十五):《辛弃疾》——励志救国辛弃疾曾写《美芹十论》献给宋孝宗。 论文前三篇详细分析了北方人民对女真统治者的怨恨,以及女真统治集团内部的尖锐矛盾。 后七篇就南宋方面应如何充实国力,用心准备,及时完成统一中国的事业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规划。 但是当时宋金议和刚确定,朝廷没有采纳他的推荐。

杂交水稻的贡献有多大?

在亚洲、非洲以及其他洲的广泛推广杂交水稻,对于解决贫困以及全球粮食饥荒的问题有很突出贡献,可以说杂交水稻的出现是世界人民的福音。

杂交水稻成功的解决了我国人民的饥饿问题,使人们不再被饥饿所困扰,提高了人民的幸福度。而单位粮食产量的增加,也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提高了我国在世界的话语权。

杂交水稻指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生产具有杂种优势的第一代杂交种,就是杂交水稻。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研发和推广杂交水稻的国家。

随着杂交水稻的应用推广,使单位面积产量得到提高并减少用种量;杂交水稻直播栽培技术就是省去传统的水稻栽培育秧过程,把经过浸种、催芽的稻种直接播到大田中,加以管理,使之成秧、分蘖一直到成熟的一种简化栽培方法。

栽培技术

1、整地。生产上要严格按照要求精细整地,做到畦面平整无杂草、排灌顺畅、不积水。并按畦宽4~6m开挖一条宽为0.6m、深0.1m的沟。

2、适时早播。合理安排播种期是保证水稻直播栽培全苗和安全齐穗的关键措施。

3、选种。选用高产抗病优质良种,可以提高产量,增加经济效益。做好种子消毒和催芽工作,可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4、浸种。一般浸种12~18h后不经催芽直接播种、湿润育秧为佳。

5、催芽。催芽过程应掌握适宜的温度、适当的水分和适时换气。水稻种子发芽最适宜温度是30~35℃,超过45℃时就会引起“烧芽”,80%以上种子破胸后即可播种。

6、疏播匀播。直播栽培是将种子直接播入大田,播种量常规稻种子为37.5kg/hm2,杂交稻种子18.75kg/hm2,一般比正常育苗增加15%~20%的用种量。播种要均匀,播后要埋芽,可用木板轻踏使谷芽入土,同时做好防鸟鼠害工作。

施肥技术

1、施足基肥。由于直播栽培从幼苗开始就直接在大田生长,因此施足基肥对直播栽培获得高产更为重要。

2、分次追肥。直播稻施肥应遵循“少吃多餐,追肥要勤,每次用量要少”的原则。分5次追肥,第1次追提苗肥;第2次追分蘖肥;第3次追拔节肥;第4次追穗肥;第5次追扬花肥。

3、钾肥施用技术。根据土壤特性施用。对缺钾严重的土壤,施用钾肥效果显著。钾肥要与氮、磷配合使用。只有在三要素合理搭配的前提下,增施钾肥才能充分发挥其增产效果。

以上内容参考:杂交水稻 (禾本科稻属植物)-网络百科

袁隆平的故事有些什么?

1、袁隆平奋斗的故事

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出生于1930年,八十几岁高龄的他仍然活跃在科研场上,为我国的水稻研究事业做着贡献。袁隆平的励志故事充满了奋斗和坚持的色彩,不畏艰难,知难而进是袁隆平院士做科研一贯的原则。“一颗种子改变世界”是对袁隆平所作贡献最好的诠释。

这个励志故事从袁隆平年轻的时候开始讲起。1953年,袁隆平从西南农学院毕业,成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大学生。那时国家实行毕业分配政策,袁隆平被分到穷乡僻壤的安江农业学校当教师,负责教三门课。

然而就在这个落后的湖南乡下,袁隆平度过了人生中最难忘的18年岁月——这些日子里,他一边教书育人,一边做农业科研,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那个年代的人都深受饥饿的折磨。1960年,严重的大饥荒像蝗虫般掠过中华大地,饿殍遍野,惨不忍睹。

袁隆平内心的壮志被激发起来了,他发誓,一定要研究出一种高产的水稻,让自己的同胞吃饱!当时,科学家都认定水稻杂交没有优势,可是倔强的袁隆平不认输,他相信自己的判断没有错,无数次实验、无数次失败,都没有使他气馁。

天才都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和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有一天,袁隆平像往常一样走在实验田里,突然发现一株特殊的稻穗,袁隆平在惊喜之下,继续潜心研究。终于,在1973年,袁隆平在全国水稻科研会议上,正式宣告中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

2、游泳夺冠

1947年6月,湖北省举办全省体育运动会。袁隆平非常喜爱游泳,便向体育老师报名,要求参加预选。老师朝他打量一番后,摇摇头说:“你个子太小,体力不够,不行!”他心里不服气,心想:自己从8岁开始,在随父母逃难的途中,就是走水路来重庆的,一天不小心,在船上被四弟隆德推下了水,险些被淹死,幸亏被一位老船工救上船来,才保住了性命。

从此自己下决心要学会游泳,今后能遇难救人。9岁逃难到了重庆,每到夏天,放学回家后自己就要去长江边的“龙门浩”戏水。渐渐地,他掌握了熟练的游泳技术,甚至可以搏击嘉陵江和横渡长江了。因此,他很想在正式比赛的场合去试一试。

预赛的那天早晨,由周老师带队,10多个初选上的同学每人骑一辆自行车,奔向比赛的游泳场,袁隆平也偷偷地跳上最后一位同学的自行车后架上同行。

待到达预赛场地时,周老师发现了他,便笑着对他说:你既然来了,也就试试看吧!结果,出乎大家意料,他竟在汉口的预选赛中获得100米和400米自由式两个第一名,而其他同学都名落孙山。

接下来,袁隆平又夺得了湖北省男子自由泳第二名。回母校时,袁隆平受到热烈欢迎,同学们在校门口把他抬起来,使劲地往上抛了多次。

扩展资料

袁隆平,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1995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9年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袁隆平星,2000年度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6年4月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2010年荣获澳门科技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袁隆平是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先后成功研发出“三系法”杂交 水稻、“两系法”杂交水稻、超级杂交稻一期、二期,与此同时,袁隆平提出并实施“种三产四丰产工程”,运用超级杂交稻的技术成果, 出版中、英文专著6部,发表论文60余篇。

2017年7月,任青岛海水稻学院首席教授。2017年9月,袁隆平宣布一项剔除水稻中重金属镉的新成果。2018年4月14日,袁隆平在海南接受凤凰财经采访时发表了对转基因的看法。

对于转基因大豆,袁隆平指出,只要是通过安全检测的转基因作物,都是没有问题的。袁隆平表示,转基因是农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2018年9月8日获得“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袁隆平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获评杂交水稻研究的开创者。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keji312/697.html
学校通报 骑大马 大学生被曝诱骗女生
俄对美西方杀鸡儆猴 危急时刻 仗打到现在 乌军总司令却先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