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爆 五一 展现经济景气 人气背后是活力 五一观澜

原标题:五一观澜|人气背后是活力,火爆“五一”展现经济景气

中新网5月6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李金磊)“这哪里是来旅游,分别是来‘攻城’”“日均5万步,原地踏步3万步”……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居民出游热情高涨,国内旅游出游人数、旅游花费等主要指标均创下历史新高。

大城市挤,小城市也挤,出境游也在加速恢复,中国游客足迹再度遍布全球,火爆人气的背后,折射出中国经济作为世界经济增长引擎的活力。

图为“五一”假期,天津五大道推出多元夜游文旅活动,吸引了许多中外游客感受天津。(无人机照片)中新社记者 佟郁 摄

流动的中国释放活力

“人人人我人人人”,这个“五一”假期,中国人再次上演“大迁徙”。

流动的中国,从两个数据可见一斑。一是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2024年“五一”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为135846.27万人次,日均27169.3万人次,比2023年同期增长2.1%。

二是旅游数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95亿人次,同比增长7.6%,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28.2%;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668.9亿元,同比增长12.7%,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13.5%。

如果把这些数据具象到一个个景区、商场、饭店、高速服务区,人们自然就发出了感觉“哪里都是一亿人”的感慨。

但是,挤并快乐着。这个假期,人们走得更远,停留得更久。中国旅游研究院的数据显示,全国游客平均出游半径187.6公里,同比增长3.7%;游客目的地平均游憩半径16.8公里,同比增长5.1%。

自驾出行越来越受欢迎,来自哈尔滨的张女士选择自驾上千公里来到淄博“赶烤”,完成了从哈尔滨到淄博这两个网红城市的连线。吃完烧烤后,张女士又马不停蹄赶去北京环球影城游玩。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撰文指出,从淄博到哈尔滨、从天水到保定,靠“食”力出圈的热点城市频现。游客会因为一串烧烤、一碗麻辣烫、一份驴肉火烧到访一座城市,也会因为一场演唱会和音乐节、一次马拉松和电竞比赛而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游,更可能因为某地高性价比的品质生活,背起行囊就出发。

5月1日晚,游客在隋唐洛阳城九洲池御道驻足观看演出。牛林林 摄.

多元的中国蕴藏潜力

今年“五一”假期,热门大城市挤,网红小城市也挤,旅游热度呈现出从大城市向中小城市扩散的特征。

文旅部提到,越来越多下沉市场旅游目的地受到欢迎,广西柳州、山东淄博、甘肃天水等城市受到游客关注,贵州西江千户苗寨、安徽宏村等乡村古镇深受游客青睐。

小城市,亦有大潜力。据去哪儿数据显示,淄博、天水、柳州、延吉、苏州、洛阳、泉州、福州、威海、台州等城市“五一”酒店预订量同比去年同期增长1倍以上,甚至天水、福州、洛阳有酒店在假期前十天热门房型已售罄。

小城市的魅力正被逐渐发掘。携程租车数据显示,湖州、上饶、泉州、衢州、烟台、丽水、大同、太原、西双版纳、银川新晋为十大国内“五一”自驾游的黑马目的地。

不同于资源丰富的大城市,小众城市仅依靠一个出圈标签,便成带动成倍旅游经济增长。据业内人士粗略计算,吃一顿天水麻辣烫人均消费30元,带动当地消费650元;体验一次泉州簪花仅需40元,带动当地消费900元……

5月5日,旅客在三亚凤凰国际机场候机。海南机场集团供图

开放的中国为世界加力

这个“五一”假期,更多人走出国门,出境旅游正在从复苏走向繁荣。

国家移民管理局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全国边检机关共保障846.6万人次中外人员出入境,较去年“五一”同期增长35.1%。

继今年春节之后,中国游客足迹再度遍布全球。在线旅行平台数据显示,中国旅客足迹遍布全球1035个城市,中国旅客集中出游,带动了全球各地消费恢复。今年“五一”假期,国际机票、酒店预订量均创历史同期新高。

曼谷、东京、吉隆坡、新加坡和大阪是今年“五一”假期最热门的国际酒店预订城市。同程旅行数据显示,去年下半年开始,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相继对中国游客实施免签政策,带动了相关出境游目的地的旅游热度。

火爆的“五一”假期,是中国经济向上的缩影。除了文旅消费外,近期出炉的多项经济指标印证了中国经济稳中向好的态势。其中,4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4%,连续两个月位于扩张区间,制造业继续保持恢复发展态势。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4.3%,由上年全年下降2.3%转为正增长。

流动的中国、多元的中国、开放的中国,也将为世界经济注入更多活力。


黄金周假日经济的相关资料

黄金周还能持续多久已经是第七个黄金周了。 从各方面反馈的情况来看,假日经济的神话似乎还在持续。 远行的人们带着疲惫回来了,鼓鼓的钱袋因购物过多而空了?自2000年5月,中国正式实施黄金周休假制度以来,假日经济一直令人瞩目。 旅游成为我国假日经济的龙头,集中消费成为假日经济的显著特点。 据统计,前6个黄金周累计国内出游人数高达3.8亿多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525亿元。 黄金周的运行情况表明,黄金周休假制度取得了良好的综合效益,有力地推进了国民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反映了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的盛世景象。 不仅给广大劳动者提供了相对充裕的休息时间,而且,黄金周消费刺激了需求,活跃了市场,增加了就业,繁荣了经济,推动了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整体发展。 不知不觉中,第七个黄金周又在“盆满钵盈”、“人财两发”的欢呼声中结束了,黄金周作为中国社会生活中的新生事物,几度来势迫人。 但在将来的日子,黄金周能否保持成色不变,笔者有些怀疑。 黄金周,你的神话还能持续多久?黄金周运行已呈疲态应该说,长假的两个最突出的作用是旅游和消费,通过旅游和长假期间的集中式消费对启动消费市场、推动经济增长。 如果将七个黄金周用坐标来表示的话,人们将在空中看到一条清晰的抛物线。 从七个“黄金周”的市场走向来看,旅游虽依然火爆,但也是风光不再;而消费却更是王老五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集中消费慢趋于平淡。 有些商场虽然仍是火火红红,但已经难再现昔日 “井喷”场面了。 可见,黄金周的吸引力已经不够了。 相反,黄金周在运行中也开始露出一些弊端,让人们真真切切感受到它的危机与疲惫。 其一、随着居民消费方式朝着多元化、理性化的方向发展,人们无须选取择在黄金周集中购物。 从消费热点看,近几年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由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所导致,其中因节日放长假而形成的“假日消费”是个全新而又非常重要的因素,对消费的刺激作用非常明显。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新因素则变成了旧因素,如果没有其他新的增长点出现,受以住高基数的影响,以后的消费增长应当有所回调。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今年元旦、春节所在的一、二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仅为8.5%,比上年同期降低2.1个百分点,而去年和前年这一指标分别为10.4%和10.6%,由此可见,节日旺季市场已明显趋淡。 尽管目前市场的消费亮点不少,但只是局部性的消费热点,或处于初始阶段,其在消费市场显现的效应将会逐渐消失,近期内不可能成为主导型消费热点。 其二,假冒伪劣、哄抬价格、坑骗游客、虚假广告等非诚信行为扰乱了假日市场,人们不敢集中在假日消费和旅游。 据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对北京、上海、广州三城市共600余位消费者进行的随机抽样问卷调查显示,64.5%的消费者感觉长假期间价格水平上涨,26%感觉基本没变化,9.5%感觉价格水平下降,感觉价格上涨的比感觉价格下降的多了55%。 与此同时,对于长假期间的服务水平,12.5%的消费者感觉有提升,44%基本没变化,43.5%感觉有下降,感觉服务提升的比感觉服务降低的少了31%。 由此可见,价格上涨和服务下降是消费者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也是妨碍假日经济更快成长的主要原因。 同时,从“假日经济”初露端倪,到现在已有3年的时间,可在不少景区借“黄金周”乱涨价、乱宰客等不正当行为,仍然是屡见不鲜,这大大影响了游客出游与购物的兴致。 其三,各类“瓶颈”犹在,人们对出游心有佘悸。 交通历来是个老大难问题。 从现象上看,节假日人流集中和运力不足是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虽然交通运输部门竭尽全力统筹安排,总还有一部分人被拦在门外。 事实上,由于运输信息的传递不十分畅通,运输市场存在着运力吃紧和过剩并存的现象。 目前包括民航、铁路、公路、水运在内的各运输部门不仅在行政隶属上各自为政,在市场同台角逐中也缺乏有效的沟通,旅客往往会因交通信息不畅,难以做出合适的选择,最终影响了出行。 运输信息缺乏一个权威、系统、及时的发布渠道,中央电视台的出行参考大多参而不可考,这大大制约了旅客的出行计划安排。 信息不畅相应地也让旅客的真实需求意愿很难准确、及时传递给运输商,从而影响了运输效率的发挥。 即使疏通了“出得去”的“瓶颈”,“ 住得下”又让人放不下心,从全国假日办发布的“十一黄金周”第一号、第二号旅游信息预报来看,虽然“十一”期间全国各旅游重点城市和景点的酒店、饭店的入住预订率都不高,大部分尚未突破50%。 “住得下”离“住得满意”其实还有一段距离。 在我国酒店业“供大于求”的现象背后,结构性失衡已经成为假日出游的又一种“瓶颈”。 从酒店规模上看,我国酒店业为中间大、两头小的“纺锤形”行业结构,即中型规模的多,大规模的和小型的偏少,这就使游客在住房中不一定能达到最佳满意的效果。 人们在担心能否“出得去”、“住得下”,以及最终还是要能否“玩得好”的猜测中,只好选择避而远之,以免“花钱买罪受”。 其四、黄金周给人们带来的破坏性也是无法形容的。 一位游客在出行日记中说:这是快乐与失望相随的七天,这是远走高飞与拥挤不勘的七天。 这七天有一定的建设意义,从官方数字来看,它让民航、铁路、景点、宾馆的收入全线飘红。 同时,它的破坏性远甚于此,连续一周超负荷的运转,给很多方面带来难以弥补的损失。 他举了两个事实来说明:一是黄金周为安全事故周。 出游一圈,见到的事故特别多,让人触目惊心,七天内,近亿人出游,是黄金周成为安全事故周的诱因。 笔者查看相关资料,为这位游客的说话找到一些佐证。 据报载:在今年五一期间,云南共发生交通事故63起,86人客死他乡,事故都集中在景点近。 也许是看到了太多的事故,游客说“假日经济的背后,是一些活生生的生命。 黄金周的经济利益固然重要,但我们也不要漠视人的生命。 ”二是旅游点超负荷给旅游设施带来的损害是巨大的。 由于人员过多,因为拥挤而发生交通堵塞、景点受损现象比比皆是。 其五、黄金周并未真正拉动内需。 不可否认,黄金周是刺激消费、拉动内需的重要时机,也是黄金周之所以为黄金周的重要原因。 但从某种意义上说,假日经济其实是假象经济,所谓“三年狂赚1800亿”,这些数字是表面文章。 是另一种游戏。 这七天“成交量”其实是近期乃到近几个月集中消费。 情况可能就是因为长假要来了,人们在上个月买的东西等到长假来时再买。 双休日想去的地方也留待黄金周了。 所以,消费的总量并未提高。 更何况,黄金周并未让人们掏出口袋中的钱,要不,近几年中国居民的储蓄总额为何连年攀高,在近期还突破了8万个亿?黄金周需要创新黄金周的吸引力大不如前, 是否意味着“假日经济”出开始了它的未日穷途之旅?的确,在消费者逐渐走向理性后,消费者对休假的质量要求更高了,人们不再满足于“到此一游”。 这意味着,如果商家拿不出符合消费者需要的新的服务产品,“假日经济”带来的商机将越来越少,“黄金周”的“黄金”成色将越来越低。 但在新的休假方式出台以前,应该还是让黄金周持续发生作用,不要让黄金周过早褪色!首先商家要走出发假日财的怪圈。 一些商家仍抱着“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态度来对待假日经济。 虽然“假日经济”已经成为居民消费生活的一部分,但我国的旅游景点、旅游企业、商业企业等,不少仍然停留在老一套的思维和服务方式上,以为旅游仍然是提供给少数富裕人的特别产品,以为只有富人才会“疯狂购物”,所以价格当然应该高点,大发“假日财”。 以衡阳为例,在湘南这个中等城市有三个公园,其中有个公园,平时门票只有1.5元.一到长假,这个公园在园内摆些景点,然后就提价到期10无以上,近三个七个黄金周几乎都是如此,另两个公园有时也学学样。 另外一瓶矿泉水门外商店卖两元,公园里卖4元,一盒方便面门外商店卖2元5角,公园里卖5元。 平时、长假不一样,园内、园外不一样,这种由垄断造成的经营方式,无视市场状况和消费者承受心理,拒百姓于门外,抑制了人们的假日消费。 其次黄金周要推出有特色的假日产口。 我们一直缺少特色假日产品。 据报载,在北京,每个黄金周京城商业销售都创新高,传统的北京果脯、烤鸭一直是外地旅游者的必买食品,在2000年五一黄金周时,仅百货大楼、东安市场两家店,真空包装的烤鸭就卖了数万只。 但是,引以为憾的是不是每个地方都象北京一样有“特”产,况且,传统的食品已越来越满足不了外地旅游者的购物需求,他们希望买到既能体现地方特色同时又能代表时尚的商品。 但遗憾的是,迄今为止,许多地方的商家还没有向众多的提供可供消费者选择的本地特色商品。 第三、黄金周不应该只是旅游和购物,假日经济应该还在有更丰富的内涵,内涵的主要要领是节日长假期的欢乐气氛诱发的消费意愿和消费浪潮。 围绕这个意愿,可开发多方面产品,既满足消费者需要,又抓住商机。 如引导人们到郊区种菜、引导人们读书充电、丰富文艺产品引导人们赏析等。 这仍是一个有待于进一步开发的领域,大有潜力。 新的休假方式挑战黄金周在人们为保持黄金周的效应而欢呼时,我们也应该为黄金周准备一条退路。 对黄金周进行完善或革都是有必要的。 毕竟,黄金周这样带有计划性指令色彩的休假方式,其生命力是有限的。 一方面,。 出台和实施带薪休假可以拾遗补漏。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休闲时间过于集中,既导致了吃、住、行、游、娱、购所有环节上的拥堵,也引起了“黄金周”集中消费后几个月消费的低迷。 实行带薪休假制度有利于满足日益明显的个性化的消费需求,有利于充分合理地利用社会资源,更有利于经济与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 带薪休假制度可以保证个人自主选择休假时间,避免休假方式的过分雷同,弥补集中式的休假消费行为。 据了解,在经济发达、市场经济发育比较完善的国家和地区,普遍实行国民带薪休假制度。 这种休假方式打破了休闲时间上的不均衡。 甚至可以将“黄金周”扩展成“黄金月”、“黄金季”,充分利用社会和自然资源。 早在1994年,我国出台的劳动法中就已经规定的薪休假制度,只不过由于多种原因,其实施还没出台罢了。 但带薪假出台也不存在与节日长假谁代替谁的问题,黄金周是三个法定假与两个双休加在一起,国家只是对休息时间进行了调整。 有了带薪假,也不可能取消五一节、国庆等长假。 实行了带薪假,那人们又多了一种选择,矛盾就不会如此尖锐了。 另一方面,也可以尝试其它方法。 一些地方为缓解早晨上班期间交通的过度拥挤的现象,而出台了分时上班制度,按照地理位置和单位性质的不同,将上班时间由统一的时间分为不同的时间。 这样一来,达到了分流的效果。 在带薪休假没有实施的情况下,黄金周的放假方式也可仿效此法,实行弹性黄金周,即有的地方可以提前一个星期休假,有的地区可以安正常时间休假,还有的地方可以推迟一个星期休息,这样一来,也可以错开旅游和购物的高峰。 有人说,黄金周的命名原本就太功利,是我们这个功利时代的产物之一!一切都将化作过眼烟云.随风而去。 不管采用那种方式,黄金周已前的热闹景象恐怕一去不复返了,黄金周能持续多久,让我们和它一起来接受时间吧,当百姓袋子有钱时,百姓才会放开胆子去花钱,国家也不需要黄金周这样的时机了(黄敦福)通衡阳市船山路48号蒸湘区信用社四楼黄敦福

1132亿!“五一”旅游太火爆!一家四口4天花费2万上热搜,十大最热门城市出炉

每经编辑:程鹏今日是“加长版五一”假期的最后一天,各地迎来返程客流高峰。 得益于国内疫情防控较好,疫苗接种持续推进,这个五一长假国内旅游市场强势复苏,熟悉的“人从众”模式再度回归:北京故宫游客摩肩擦踵、上海外滩游客密布、西安兵马俑只见人头不见俑、杭州西湖断桥变人桥、长沙坡子街派出所成为了新晋网红打卡地,火到出圈……全国各地热门景点挤爆,数据显示,飞猪门票预订涨超420%,酒店预订同比涨超200%,携程总订单量同比增长约270%;值得一提的是亲子游的订单占比超过三分之一,“舍得花”成为五一全家出行亲子游家庭的标签,#4口之家亲子游花费约2万#的话题冲上热搜第一。 海南离岛免税购物火爆,人均消费超7400元。 据财联社消息,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1年“五一”假期全国接待国内游客2.3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132亿元。 飞猪门票预订涨超420%携程总订单量同比增长约270%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1年“五一”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2.3亿人次,同比增长119.7%,按可比口径恢复至疫前同期的103.2%;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132.3亿元,同比增长138.1%,按可比口径恢复至疫前同期的77.0%。 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未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 假期游客满意度达84.8,处于“满意”水平。 2021年5月1日,重庆,游客在千厮门嘉陵江大桥附近游玩图片来源:视觉中国“五一”假期,各地消费市场活力十足,消费需求持续释放,各消费领域景气度进一步得到提振。 购物方面,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监测显示,假期前两天,全国各大城市重点商圈人流量明显增长,其中长沙、深圳、南京、天津等地已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 实体商超人气回暖,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5月1日和2日,银联网络交易金额为7543亿元,较2020年同期增长5.5%,较2019年同期增长6.9%。 同时,线上消费也较为活跃。 网联平台共处理网络支付交易35.24亿笔,金额2.06万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26.16%和45.11%。 ”根据饿了么发布的数据,“五一”前三天,外卖订单量同比显著提升,创下近5年来最高水平。 其中,酒店和景区的外卖订单量同比增长超过2倍,即使与今年清明假期相比也有明显增加。 旅游方面,机票、门票、酒店等预订量显著超过2019年同期;据上海证券报,“五一”节期间,飞猪机票、酒店、民宿、门票、租车预定出行量均大幅反超疫情前,全面刷新历史峰值。 其中门票预订同比大涨超420%,酒店预订同比涨超200%,租车量同比增长超10倍。 飞猪在“五一”节前推出的66元机票盲盒带动多城市飞机出行人次涨幅超过500%。 据新华网,携程与新华财经5日联合发布的2021“五一”旅行大数据报告显示,携程“五一”黄金周总订单量同比增长约270%,较2019年同期增幅超过30%。 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成都、西安、南京、重庆、武汉、长沙入围“五一”黄金周十大热门旅游城市。 而荆州、连云港、汕头、湖州、大同、洛阳、淮安、张家界、济宁、日照则入围今年“五一”黄金周热门排名增速最快的目的地城市。 “90后”成出游主力,“00后”旅游预订增速排名第一今年“五一”,“90后”在出游人群中占比达37%,成为出游主力;“80后”位列第二,占比27%;“00后”在这个“五一”黄金周中表现不俗,占比21%,旅游消费直追“80后”。 今年,“00后”五一旅游预订量同比涨超570%,增速排名第一。 在“00后”所青睐的热门景区中,华山位列第一,圆明园、颐和园、拙政园紧随其后,主题乐园类景区仅有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入围前十。 2021年5月3日,北京,颐和园内人头攒动图片来源:视觉中国而“80后”偏爱的前十大热门景区有六席为主题乐园类景区,分别为:上海迪士尼度假区、上海海昌海洋公园、长隆野生动物世界、珠海长隆海洋王国、北京欢乐谷、中华恐龙园。 可见,“溜娃”才是“80后”小长假中的头等大事。 通过关键词搜索则可以发现更多差异之处。 在“00后”的关键词搜索中,“小吃”“夜市”“奶茶”“打卡”“地标建筑”位列热度前五;而“80后”的关键词则是“景区”“三亚”“自驾线路”“酒吧”“长隆”等。 可见,年轻人更加偏爱碎片化的旅游体验。 4口之家亲子游4天花费约2万游客:不觉得贵5月5日早间,#4口之家亲子游花费约2万#冲上热搜第一,引发网友热议。 据央视财经,在线旅游平台数据显示,今年“五一”期间,亲子游的订单占比超过三分之一。 具备家庭亲子属性的主题乐园、动物园等景点颇受青睐。 亲子游热度高,也让主题乐园的酒店、周边住宿出现房源紧张的情况。 尽管房价上涨,依然是一房难求。 长隆旅游度假区的火爆就带动了周边的住宿,在“五一”期间,像周边的公寓、高端度假酒店,价格上涨了有三成左右,高于市区的平均涨价幅度。 不仅是爸妈孩子,如今的亲子游群体还会带上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起出行,不少亲子家庭在这个五一假期,对行程、住宿的要求都相对较高,“舍得花”也成为五一全家出行亲子游家庭的标签。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亲子游家庭的消费在1.2万-2万元不等,受采访的游客都觉得“这个花销不算高,一年出来一两次可以接受”。 不少网友也表示,已经很便宜了,更何况这还是在假期呢。 海南离岛免税购物火爆人均消费超7400元新冠肺炎疫情仍然影响跨国旅行,过去喜欢出境“扫货”的中国人将目光转向海南。 “五一”假期,海南离岛免税购物火爆,引境外消费持续回流。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据中新社,记者假期在三亚国际免税城看到,入场车流一度导致附近公路拥堵。 免税店内,不少顾客一边用手机搜索心仪商品在有税市场的行情,一边计算商家给出的折扣、积分,耐心排队选购。 从海口海关统计数据看,假期前三天海关共监管离岛免税购物金额4.85亿元(人民币,下同),购物人次6.54万人次,同比分别大涨215.24%、140.23%。 这几天买单的离岛免税购物旅客,人均消费超过7400元。 离岛免税购物政策不断放宽以及市场主体扩容,是海南免税品销售火爆的重要原因。 去年离岛免税购物新政出台,购物额度从每年每人3万元提高至10万元,商品品种由38种增至45种。 今年年初,海南离岛免税业告别中国中免独家经营,迎来另四家经营主体,目前共有9家免税店在全岛多地布局。 受多重利好影响,海南离岛免税市场销售持续火热。 数据显示,去年海南离岛免税店销售超过300亿元,日揽金过亿元成为常态。 今年第一季度离岛免税收入超过150亿元,照此换算,全年销售额应能超过年初设定的600亿元目标。 为吸引更多消费回流,海南离岛免税商家利用节假日举办惠客促销活动。 “在节假日推出优惠折扣,希望消费者养成习惯,那就是在海南买东西比在国外更便宜。 ”海南旅投免税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谢智勇说,在多家免税店同台比拼的背景下,“薄利多销”将是海南离岛免税市场的特征之一。 在竞争生态下,不少消费者觉得海南免税品“买得值”。 时尚博主“AvaFoo”分享自己的离岛免税购物战绩及经验时说,她买的牛仔衣标价8100元,“但是我们只花5400多买下,因为用积分抵扣了部分现金。 ”后疫情时代,海南希望通过免税购物的“溢出效应”促旅游业反弹。 海南省商务厅介绍,以免税购物为亮点的“海南消费促进月”将贯穿五月,各家免税店共推出100万张总价值超过5000万元的代金券。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央视财经、新华社、央视网、财联社中新社、央视新闻、上海证券报、梁中华宏观研究每日经济新闻

为什么现在经济越不景气,电影文娱行业却会越繁荣?

虽然当前经济形势不容乐观,但电影文娱产业依然保持相对繁荣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需求不减。在大众的消费需求中,文娱消费一直是比较稳定的部分。人们需要娱乐、休闲、放松,以缓解压力和疲劳。即使经济形势不好,很多人仍然愿意花费一定的时间和金钱去观看电影、演出、艺术展览等文化活动。

2、多样性选择。电影文娱产业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选择,满足了不同人群的口味和需求。无论是电影、电视剧、音乐、舞蹈还是其他类型的艺术表现形式,人们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这使得市场更加细分化。

3、技术进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影行业的技术手段也在不断提升,例如3D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电影的观赏体验,也吸引了更多的观众。

4、政策支持。政府对于文化产业的支持也是电影文娱繁荣的原因之一。很多地方政府把文化产业作为重点支持领域,提供了各种政策和资金支持,鼓励文化企业创新发展。

电影文娱产业的繁荣不仅与市场需求有关,也与技术的发展和政策支持等因素密切相关。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电影文娱产业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引领消费、刺激内需的作用。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keji312/7772.html
美菲军演击沉中国制造船只 外交部 有关国家用精神胜利法搞自我
阿婆自称80岁坐女孩身上逼让坐 可打热线寻求帮助 南京地铁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