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赚还是商家赚 9.9元平价自助大热

最近在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平台上,有关自助餐的内容多了起来,尤其是平价自助,吸引了众多网红博主纷纷探店打卡。

各式各样的低价自助形式层出不穷。 如9.9元的自助牛肉串串、15元随意DIY的面馆自助、16元现炒自助快餐、29元自助小火锅、49元自助烤肉、50元的面包自助等。

笔者去体验了一波社区周边的33元小火锅,未到用餐高峰时段,店内已是人头攒动,据店员透露,每日五点前座无虚席已成常态,晚到的顾客需要在店外耐心等候,店内服务员忙碌的身影也映衬了这份火爆。

记得前几年,自助行业曾一度陷入沉寂,很多人都在唱衰自助餐。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消费者需求的日益多样化,自助模式非但没有消亡,反而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如今的自助行业,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形式与框架,而是向更加多元化、细分化、下沉化的方向加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餐饮巨头与新晋玩家纷纷加入这场低价自助的“大乱斗”。

那么, 为何低价自助能够迎来如此大的翻身呢?自助餐有哪些新趋势和新机会呢?

新式自助风靡,万物皆可自助?

在当今餐饮消费日益理性和审慎的背景下,面向下沉市场的“平价自助”餐饮模式正精准捕捉并引领着消费新趋势。《2024年餐饮消费大调查》数据显示, 超过五成的自助餐爱好者每月至少光顾一次,其受欢迎程度远超想象。

每个人爱吃自助都有一些理由,有人钟情于它的近家便利,有人赞赏其干净卫生的用餐环境,更多人则是被“一次满足所有味蕾”的丰富选择和实惠价格所吸引。

特别是对于忙碌的“打工人”而言,在结束一天的工作后,自助餐成了既方便又经济的晚餐选择。正如00后的新媒体运营小莉所说“一个人在上海,吃自助餐感觉很实惠,平时吃一份麻辣烫也要三十四。”

而小莉最苦恼的就是座位问题,每次下班时间就已经坐满了,要等很久才能吃上小火锅。而这家小火锅店,至今已然在笔者社区附近开了两年时间,生意确实红火,与周边频繁更替的店铺形成鲜明对比。

小火锅算是自助餐里面比较火热的品类,打开某生活服务平台,笔者社区周围的自助小火锅有很多家,收费大概在29.9-59.9之间。就连海底捞、鸿姐老火锅、哥老官们都纷纷入局,推出自助形式的火锅。

这股“自助风”不仅限于火锅领域,还迅速蔓延至面包、甜品等多个餐饮细分赛道。面包自助餐以40-68元的价格,让顾客尽情享受上百种面包和糕点的美味;甜品自助如满记甜品,特定时段内仅需48元即可畅吃各类甜品;东北盒饭也是一绝,以9.9-20元的低价杀出重围,消费者能吃到二十多个菜,还提供蛋汤……

而早餐自助更是以惊人的性价比,如南城香的3元自助早餐,吸引了大量顾客,并引发了一系列品牌的跟进,如和合谷、嘉禾、永和大王等,纷纷推出各自的早餐自助优惠。

此外,自助面馆也悄然兴起,各大城市涌现出多家特色面馆,如北京建国饭店的28.8元手擀面自助餐、深圳15元的“八大怪自助面馆”等。

不仅如此,自助风潮还渗透到了串串、生蚝、素食、饺子、小龙虾、下午茶、小料、米饭等多个领域,让人眼花缭乱。

高端酒店与连锁超市也未能免俗,纷纷引入自助模式。知名酒店品牌如费尔蒙、喜来登、希尔顿、万豪,以及北京的新国贸饭店等,纷纷推出早餐自助月卡、午餐或晚餐自助年卡等。有消费者算过一笔账,一张12888元的自助餐年卡均摊到每顿饭只需18元,比点外卖性价比高。

而这股自助风还刮进超市,永辉超市率先在卖场内开设了仅需15元的自助食堂,为顾客提供便捷且经济的用餐选择。紧随其后,物美超市也推出了13元和19.9元两档不同价位的自助餐服务。总之,2024几乎整个餐饮赛道都掀起了一股自助风潮。

自助餐为何起死回生?

为何沉寂已久的自助餐赛道能够重焕生机,再度成为市场瞩目的焦点? 笔者经过深入剖析,发现了两大关键驱动力。

首先,是消费降级趋势下的理性消费回归。 在经济环境的微妙变化下,消费者行为发生了显著转变,对性价比的追求成为主流,价格敏感度大幅提升,节俭消费成为新的生活态度。

这一背景下,新式低价快餐自助应运而生,它们虽在菜品多样性上或许不及传统自助餐,但凭借低廉的价格与超高的性价比,精准捕捉到了年轻消费群体的需求脉搏,赢得了市场的热烈反响。

红餐产业研究院发布的《自助餐发展报告2024》更是佐证了这一点,从自助餐的人均消费变化趋势来看,2022—2024年自助餐的人均消费有下滑趋势。

截至2024年7月,全国自助餐人均消费在80元及以下的门店数占比为52.6%,比2023年提高了1.9个百分点;人均消费在100元及以下的门店数占比为66.9%,比2023年提高了2.4个百分点。

其次,自助餐赛道的自我革新也是其重焕活力的重要原因。 行业经历了深刻的变革,不仅在自助模式上实现了多元化,还推动了细分化与平价化的趋势。

在自助模式的多元化方面,行业创新层出不穷。从传统的全自助模式,到新颖的半自助模式、分时段自助模式,乃至高度灵活的自助组合模式,每一种模式都精准对接了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

半自助模式是餐厅里的部分菜品实行自助模式,部分菜品实行点餐模式,比如海底捞、探鱼等品牌推出的小料自助、冰粉自助;而分时段自助是在某一特定用餐时段实行自助模式,比如和合谷、嘉和一品、南城香的早餐自助,满记甜品的午市甜品自助。

而灵活自助模式是全自助、半自助、分时段自助以及点餐的组合模式,不同的门店定位采用不同的经营模式,或同一门店实行多种经营模式,比格比萨自助、牛小新烧肉屋、哥老官美蛙鱼头火锅等。

与此同时, 自助餐市场的细分化趋势也愈发明显。 与过去追求“大而全”的传统模式不同,如今越来越多的新派自助餐品牌开始聚焦于单一品类,就是上文所说的串串、生蚝、素食等自助,这种细分策略不仅有效避免了市场同质化竞争,还促使企业不断提升菜品品质和服务水平,为消费者带来更加专业、精致的用餐享受。

此外, 平价化也是自助餐 道自我革新的一大亮点。 据红餐产业研究院观察,近三年,下沉市场的自助餐门店数占比在上升,截至2024年7月,全国三线及以下城市的自助餐门店数占比为50.6%,比2023年提高了0.4个百分点,比2022年提高了0.7个百分点。

如仟味一鼎自助小火锅、围辣小火锅、小猪查理川式市井烤肉、汉釜宫等品牌在三线及以下城市的门店数占比均超过了六成;而部分高端自助餐品牌如上井精致料理也开始尝试拓展下沉市场,目前其门店在三线及以下城市的占比超过了10%。

可以说,消费降级趋势下的理性消费回归与自助餐赛道的自我革新共同构成了自助餐赛道重焕生机的两大驱动力。

那么, 低价自助餐到底是不是一门好生意呢?老板会不会亏本?

低价自助餐是不是一门好生意?

自助餐源自欧洲,自20世纪90年代起在我国逐渐风靡,尤其在高端品牌金钱豹的引领下,行业迎来了爆发式增长。

但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及经营管理问题频发,2017年最后一家金钱豹的倒闭,传统自助行业也步入调整与转型的艰难时期。

数据清晰地反映了这一行业的变迁。企查查数据显示,2021年自助餐新增企业数量出现了断崖式下跌,新增注册量仅为1618家,与往年相比暴跌了35.6%,创下了近十年来的最低纪录。

深入分析,自助餐的困境部分源于其菜品普遍高油高盐,难以满足现代消费者追求健康饮食的需求。同时,自助餐的菜品质量不佳,都是满满的科技与狠活,负面新闻层出不穷,加速消费者的逃离。相比之下,新式餐饮以其价格亲民、品种多样、就餐快捷及卫生条件优越等优势,迅速兴起。

当然,消费者观念的转变也是推动自助餐行业变革的重要因素。过去,人们选择自助餐往往是为了尝鲜、改善生活,甚至不惜饿上几天只为一次“吃回本”的盛宴。然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成熟,如今的消费者更加注重性价比和用餐体验,他们追求的是“多尝尝鲜”,而非单纯的量大。

那么,如此低价老板不会亏本吗?其实,尽管自助模式表面上看似简单,实则蕴含了成本控制、运营效率及食材搭配等多方面的精妙考量,每一位成功的自助餐厅老板都拥有自己独到的生意经。

以笔者亲身体验的这家小火锅店为例,该店巧妙地利用了成本结构优化的策略。在菜品设置上,大量采用价格低廉的时蔬、年糕、面条、锅巴、粉条等主食以及各类淀粉丸子,同时限制了高价肉类的供应,并将酒水设为额外收费项目。这种布局显著降低了原材料成本,确保了经营的可持续性。

事实上,很多低价自助品牌们会对菜品进行调整,力求在保持品质的同时进一步控制成本。比如,哥老官自助餐厅里没有鱼头,续加的牛蛙不再经过调味,以生鲜状态下锅;羊老三牛羊北派炭火锅的自助模式下,不再提供羊蝎子,只突出铜锅涮肉。

也应了那句老话,羊毛出自羊身上。 自助餐饮品牌们都在确保顾客满意度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盈利空间。

除了菜品调整外,商家们在店铺运营上也展现出了极高的策略性。小店模型成为众多自助餐厅的首选,店面面积被精心控制在60至100平米之间,不仅有效降低了租金成本,还通过淡化社交氛围、加快翻台率等手段进一步提升了运营效率。同时,在服务人员方面,商家也进行了相应的精简,以节约人力成本。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的是,聚焦单一品类的自助餐细分赛道更容易通过主打产品塑造差异化,提升品牌辨识度,也更容易实现产品的标准化,有利于门店的快速复制扩张,这比“大而全”的传统自助餐厅拓店难度进一步减少。

但值得注意的是,低价自助模式并非餐饮行业的万能解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低价自助餐本身也存在诸多挑战,做成功的只是少数,大批的低价自助餐依然面临倒闭。

正如一位资深的自助餐厅老板所言: “现在对消费者来说,物美价廉已经不够,他们追求的是物超所值,说白了就是花小钱捡个大便宜,你说难不难?”

参考资料:

1. 《永辉开食堂15元管饱》界面新闻

2. 《自助餐发展报告2024:自助餐“卷土重来”,平价自助大热》红餐网

3. 《自助餐日渐没落?为啥大家突然不爱吃自助餐了?》江瀚视野


平价彩妆品牌大家有推荐不?

本人系喜欢彩妆的学生党,讲真,贫穷的我也超喜欢,口红、眼影、眉笔不到100块,还有着接近大牌70%的效果,既能帮你练手,用了又不心疼,就好像不要钱的一样。

对于学生党和初学化妆的妹子来说,平价产品是有很高性价比滴~

下面推荐不易踩雷好评率极高的5款平价彩妆品牌☟☟☟

1、JUDYDOLL 橘朵

参考价格 20-50元

Judydoll橘朵人称国产colorpop,让无数美妆UP主吹爆,今年入驻19家屈臣氏连锁店,一上线成为姐妹们抢手货~还推出愤怒小鸟与美少女战士联名,神仙配色完全就是少女专属定制~

橘朵家产品很多,最经典的是单色腮红,眼影包装非常的少女,价格在20元左右,在售的共有74个色号,有3个系列:G偏光、M哑光、S珠光、L大闪。

最值得入手的是单色眼影G33,浅橘底黄绿闪,大闪片上眼瞬间有种波光粼粼感觉,之前有断货过,还好我手快!它的粉质细腻,延展性超级棒,属于怎么看都不腻的眼影。

橘朵哑光唇釉49元一支,系列一共13只,外观很好看,磨砂外壳+金属盖子,刚涂上润润的,抿开就会是哑光唇效,持久不掉色,就是卸妆不是很顺利。

2、诗佩妮

参考价格 30元

贫民窟女孩最爱的诗佩妮,包装都是少女风,价格划算,性价比高,绝对是最良心国货~

火火推荐诗佩妮5色哑光眼影盘,一盘才29.9元,你就能入手到大地色系眼影,包装真的很赞,一点也不输大牌。眼影粉质很细腻,每个颜色都很百搭好看,我入手的是#04枫红盘,爱了爱了~

诗佩妮哑光腮红超好用,我买的橘色系,轻轻一拍就能推开,妆感也很自然,价格只有28元,不买都要吃亏了!

3、玛丽佳黛

参考价格 50元

玛丽佳黛别看他不怎么出名,某宝他家产品销量很高,尤其是口红眉笔这些都不错,性价比高,受到很多女性喜欢。

我先说下玛丽黛佳眉笔+眉梳,一支两用,价格47元,内含替换芯 相当于2支笔量。 很好上手,画起来非常顺滑,不会结块,新手党也可以轻松画出好眉形。

眼线笔也是他家热门产品,主打持久速干,还获得过网络界的人气奖。笔触柔滑,可以一笔成型,不会断断续续,也不会晕染,油皮使用也没事儿!

4、完美日记

参考价格 40元

完美日记成为了首个破亿的彩妆品牌,他家的营销思路真厉害,主要以“明星造势+各种KOL带货+路人跟风分享”为主,为中国年轻女性打造国人自己的彩妆品牌。

公众号不止一次再推完美日记好物,我先说下最喜欢的是小酒馆唇釉,现在某宝有优惠一支40多块,质地非常优秀,上嘴不黏腻,成膜速度很快,我喜欢是H08与H14分享给你们。

完美日记跟《中国国家地理》新出的联名款16色眼影盘,曾创出每11.5秒卖出一盘的惊人成绩。 名字也起得非常美:赤彤丹霞是红棕调,粉黛高原是粉紫调,碧蓝湖泊是蓝绿调,焕彩梯田是综合色。

眼影盘的外壳摸起来都有凹凸肌理感,一盘里面就有六种质地!哑光、珠光、贝母和大葱片还有新增的2种五花肉质地。 细腻顺滑不飞粉,完全不输几百块的大牌眼影。

参考价格 50-70元

以梦幻少女包装为主的canmake,是日本ida(井田)集团旗下的明星品牌,在国内知名度很高,不仅价格便宜(50-70元之间)而且外观迷人、质量感人,被大家亲切的称为“砍妹”。

砍妹家热门单品花瓣腮红,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用腮红刷均匀取粉后,用打圈的方式上脸,颜色自然好晕染,适合新手不容易出错。

平价首选,曾经获得cosme大赏的第一位棉花糖蜜控油蜜粉饼,最大亮点就是粉质细腻,专用的粉扑很特别,像棉花糖一样松软~

CANMAKE口红!既是润唇膏又是口红,涂抹后唇色很水嫩的感觉。~具有舒缓、保湿、修护及防晒多重功效~

小贴士

彩妆卸妆时不要过度清洁皮肤。

现在的风向基本都是告诉大家---化妆之后一定要卸干净,不然残留的彩妆会伤皮肤。

然而,卸得太干净给皮肤带来的伤害往往比卸得不干净更加严重!

我们的皮肤是有“屏障”的,保护我们不受外界的刺激,同时,当皮肤出现小问题时,它能自我修复。

但屏障也是会受损的,而且往往都是我们自己“作”出来的。

港股流动性为什么这么差

港股与a股市场相比较,其流动性要差一些,其主要原因如下:

1、港股市场比较成熟,市场上的投资者大部分是价值投资,投机者较少,导致个股的流动性与a股相比较,要差一些。

2、香港市场是属于注册制市场,没有“借壳”“炒壳”现象,基本上没人买废品股,从而导致其流动性要差一点。

3、除此之外,港股与a股还存在以下的区别:

(1)港股实行T+0的交易方式,即投资者当天买入的港股,在当天可以卖出,而a股实行T+1的交易方式,即在当天买入的股票,在当天不可以卖出,需要等到下一个交易日才能进行卖出。

(2)港股可以进行双向交易,即可以进行做多操作,也可以进行做空操作,而a股只能单向操作,即进行做多操作。

(3)港股不设涨跌幅限制,而a股设涨跌幅限制。 : 1、港股,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股票。 香港的股票市场比内地的成熟、理性,对世界的行情反映灵敏。 如果内地的股票有同时在内地和香港上市的,形成“A+H”模式,可以根据它在香港股市的情况来判断A股的走势。 2、衍生品种

(1)香港市场的衍生品种类繁多,主要可分为:股票指数类衍生产品、股票衍生工具、外汇衍生工具产品、利率衍生工具产品、认股权证等五大类。 (2)在香港注册成立的基金几乎都是开放式基金,对于投资者来说,随时可以把资金拿回来,变现性好,对于海外投资者尤其具有吸引力。 根据香港金融管理局的划分,香港的债券市场分为中国港元债券市场和在香港发行及买卖的外币债券市场两大类。 其中港元债券市场以外汇基金债券、债券发行计划债券,外币债券市场中以龙债券最具代表性。

(3)依托于内地经济的高速发展,香港已经成为亚洲地区发展最快的国际金融中心。 香港交易所的规模迅速扩大,在全球交易所的排名不断提升。

为什么港股基金少

原因如下:

1、 投资者结构差异:港股要比a股更加成熟,在港股进行买卖交易的投资者更加注重每只股票的价值,因此不会频繁买卖,股价稳定;

2、 交易制度差异:港股是双向交易,既可做多,也可做空,故港股股价容易下跌;

3、 红利税差异:在港股通上买港股,分红时要扣红利税;而a股超一年后分红不收红利税,故港股估值要低很多。

4、 交易模式不同:A股的交易方式是T+1制度;港股的交易方式是T+0回转交易和T+2交收制度,系统对每笔交易进行结算,其完成交割的时间要到交易后的第二天交易日下午3:45;

5、 首次投资份额不同:A股首次进行投资时,份额最少得有一百股;而港股首次投资时,没有份额的限制,发行人可以自由决断,故港股参与者有时候可能会买到一笔碎股;

6、 面值不同:港股面值通常都没有统一的规定;而A股面值一般都是一元;

7、 涨跌幅限制不同:A股设有涨跌幅限制,上下浮动在10%;而港股则无此限制。

港股比a股便宜的原因如下:

1、 投资者结构的差异 港股相对于a股市场来说,比较成熟,投资者一般以机构、价值投资者为主,他们比较重视个股的价值,进行长线投资,交易没有那么频繁,个股的流动性相对a股来说,也要差一些,从而导致股价波动较小,价格较低。

2、 交易制度不同 相对于a股来说,港股采取双向交易制度,即投资者可以做多,也可以做空,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股价下跌,股价便宜。

3、 红利税的差异 如果个人用港股通渠道去买港股,到了分红的时候是要扣除20%的红利税的,但是,在a股持股时间超过一年的话,按规定可以免受红利税,更低的股息回报,会导致港股比a股估值更低。

港股为什么比a股便宜那么多

为什么港股基金少

大盘一气呵成走到3200的过程中,基本是没啥阻力的。 到了3200之后,这周的市场基本都是窄幅震荡,目前市场向上和向下都有一个缺口,我是希望先把向下的缺口补了,向上就没啥好担心的了。

市场目前缺少主线,所以是一天一个轮动,喝酒吃药前几年涨多了,目前估值还不够便宜,没有到放心买买买的地步。 新能源也是一样,涨多了,贵,但比白酒好点,增速更高,成长性更强。 半导体和军工,一个是需求端疲弱,一个是估值也不便宜,而且军工的企业不够透明,买起来总是不放心。

那么就只剩港股互联网了,加上外资在坚定做多,所以涨的很猛。 a股是只有内资,高度博弈。 港股的定价权在外资手上,看好了就直接买,不存在那么多短期博弈,所以涨得比较坚决。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港股还会受美股影响,所以一旦美股跌多了,港股也会跟着跌。

对于大盘的点位,我的看法是3200点需要一个像今天港股那样的强刺激,才会变盘,目前来看,根据传闻,大概率是跟房地产需求端的政策放松相关的,如果真的有,对市场的情绪是个不小的刺激。

如果没有更多刺激政策,那就要回到基本面了,就看明年的经济恢复是否能超预期。 但我认为大概率还是会有更多刺激经济的政策,毕竟很多省份都包装机出国去谈订单了,决心可见一斑。

对于牛市,踏空的风险远远大于忍受一时回撤的风险,上涨也不是天天涨,有回调和下跌是正常的,想把每个波段都吃到,上帝也做不到。

港股互联网基金和恒生科技基金今天的净值都比估值少,原因是这是ETF联接基金,净值是跟踪场内的ETF,场内的ETF是会存在溢价和折价的问题,溢价就是本来这东西只值1块钱,但因为现在大家都抢着买这只基金,所以就会有人存在加价买入的情况。

那么场外的联接基金也是一样的,如果单日申购的人太多了,基金没来得及马上买入股票,投资出去,那么现金仓位就会变多,就会稀释整体涨幅。

还有一个原因是:

第一:场外基金在跟踪场内基金的时候,会有跟踪误差。 比如说:当场内基金流动性好的时候,可能会大涨,而此时场外基金如果大额申购,就会稀释基金次日的涨幅,所以就有误差,因此场内基金和场外联接基金的涨跌幅不一致。

第二:如果场外基金发生大额赎回,那么大额赎回的一部分手续费会计入到基金净值中,因此即便场内当日基金波动不是很大,那么当日场外联接基金的涨幅就会高于场内基金大盘一气呵成走到3200的过程中,基本是没啥阻力的。 到了3200之后,这周的市场基本都是窄幅震荡,目前市场向上和向下都有一个缺口,我是希望先把向下的缺口补了,向上就没啥好担心的了。

市场目前缺少主线,所以是一天一个轮动,喝酒吃药前几年涨多了,目前估值还不够便宜,没有到放心买买买的地步。 新能源也是一样,涨多了,贵,但比白酒好点,增速更高,成长性更强。 半导体和军工,一个是需求端疲弱,一个是估值也不便宜,而且军工的企业不够透明,买起来总是不放心。

那么就只剩港股互联网了,加上外资在坚定做多,所以涨的很猛。 a股是只有内资,高度博弈。 港股的定价权在外资手上,看好了就直接买,不存在那么多短期博弈,所以涨得比较坚决。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港股还会受美股影响,所以一旦美股跌多了,港股也会跟着跌。

对于大盘的点位,我的看法是3200点需要一个像今天港股那样的强刺激,才会变盘,目前来看,根据传闻,大概率是跟房地产需求端的政策放松相关的,如果真的有,对市场的情绪是个不小的刺激。

如果没有更多刺激政策,那就要回到基本面了,就看明年的经济恢复是否能超预期。 但我认为大概率还是会有更多刺激经济的政策,毕竟很多省份都包装机出国去谈订单了,决心可见一斑。

对于牛市,踏空的风险远远大于忍受一时回撤的风险,上涨也不是天天涨,有回调和下跌是正常的,想把每个波段都吃到,上帝也做不到。

港股互联网基金和恒生科技基金今天的净值都比估值少,原因是这是ETF联接基金,净值是跟踪场内的ETF,场内的ETF是会存在溢价和折价的问题,溢价就是本来这东西只值1块钱,但因为现在大家都抢着买这只基金,所以就会有人存在加价买入的情况。

那么场外的联接基金也是一样的,如果单日申购的人太多了,基金没来得及马上买入股票,投资出去,那么现金仓位就会变多,就会稀释整体涨幅。

还有一个原因是:

第一:场外基金在跟踪场内基金的时候,会有跟踪误差。 比如说:当场内基金流动性好的时候,可能会大涨,而此时场外基金如果大额申购,就会稀释基金次日的涨幅,所以就有误差,因此场内基金和场外联接基金的涨跌幅不一致。

第二:如果场外基金发生大额赎回,那么大额赎回的一部分手续费会计入到基金净值中,因此即便场内当日基金波动不是很大,那么当日场外联接基金的涨幅就会高于场内基金

港股为啥不能低价挂牌买入

1、投资者结构差异:港股要比a股更加成熟,在港股进行买卖交易的投资者更加注重每只股票的价值,因此不会频繁买卖,股价稳定;

2、交易制度差异:港股是双向交易,既可做多,也可做空,故港股股价容易下跌;

3、红利税差异:在港股通上买港股,分红时要扣红利税;而a股超一年后分红不收红利税,故港股估值要低很多。

港股是指在中国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股票。

香港地区的股票市场比内地的成熟、理性,对世界的行情反映灵敏。 内地的股票同时在内地和香港地区上市的,形成“A+H”模式,可以根据它在香港地区股市的情况来判断A股的走势。

香港证券交易的历史,可追溯到1866年,但直至1891年香港经纪协会设立,香港才成立了第一个正式的股票市场。 1969年至1972年间,香港设立了远东交易所、金银证券交易所、九龙证券交易所,加上原来的香港证券交易所,形成了四间交易所鼎足而立的局面。

在1972年至1973年短短的2年间,香港有119家公司上市,1973年底上市公司数量达到296家。 1980年7月7日四间交易所合并成香港联合交易所。 四间交易所于1986年3月27日收市后全部停业,全部业务转移至联交所。

交易品种

股票

截止到当前,港股市场有1206家上市公司,港股有很多国际性的巨头在此上市,不乏微软,英特尔等著名公司,另外港股的一个特色是可以对某一个证券卖空。

权证

港股权证分为股本权证和衍生权证。 股本权证没有杠杆比率,而衍生权证有杠杆比率,股本权证的发行人是上市公司;而备兑权证的标的证券不仅可以是个股,也可以是股价指数等。

牛熊证

牛熊证是牛证和熊证的合称,是一种反映相关资产表现的结构性产品,牛熊证它有强制赎回机制,强制赎回机制会在正股价等于赎回价、高于牛证的赎回价或低于熊证的赎回价时执行。

信托/基金

单位信托/互惠基金是指向投资者发行基金单位,把投资者的资金集合一起投资在不同类型证券的投资组合

挂钩票据(ELN)

若正股价格变动正如投资者所料,他便可赚取主要来自沽出期权所得期权金的预定回报。

为什么港股买了就亏本赔钱

因为港交所只接受限价委托

所以客户不能市价下单,为了保证最快的成交速度,建议客户以超价单委托,即高买低卖,例如, 恒生指数最新价点,客户要做多单,可以以高于最新价50点的方式买入,然后交易所系统会自动识别,以最快的成交速度、以实时价格成交;如果客户在点要卖出,直接低于最新价50点()可提高成交速度。 也可以“限价”→“跟盘价”,来实现市价委托功能。

为什么H股的价格那么便宜?

为什么港股买了就亏本赔钱

港股有1/3是千股,股价不断新低同时不断并股,几年亏剩几亿分之一很正常,那也是炒股的一种方式。 当然这只能骗骗外地人,你以为都是A股那样正规啊!注册制就是向这方向发展的。

买港股之后为什么显示亏7%?而且市值也不对少了

按照沪港通规定,投资者买入港股时,证券公司利用港币卖出参考价计算投资者需要支付的人民币资金;投资者卖出港股时,证券公司利用港币买入参考价计算投资者可以得到的人民币资金。

有香港券商机构人士表示,按照上交所昨天公布的汇率参考价,港币汇率买入参考价,卖出参考价。 以参考价计算,如果是100万人民币买入股票,需要以汇率换成港元,变成万港元,然后再买入港股。 若平价卖出,则需以万港元,以汇率换成人民币,则变成9418万元。 这也意味着,如果按照参考汇率来算,投资者在投资港股时买入已先亏损582%。

上交所昨晚公布了当天的“结算汇兑比率”,买入元,卖出元,与参考汇率相差很大。 上交所方面表示,参考汇价是出于审慎性考虑采取的先扣后返。

港股为什么那么便宜 港股通一买入就亏损

只要买入港股后不卖,理论上人民币贬值是会赚钱的,但是港股通的汇率成本极高

第一次买港股,价格没变一下就亏了700多,怎么回事

是不是人民币直接兑港币?股本增加+汇率+交易费+股值减少也差不多了

买入港股为什么显示亏损这么多,次日也没有复原买入港

周线上看,如果本周最后一个交易日没有什么重大讯息面变化,本周大盘将收小线体,周五有较大概率会继续向下调整,最终收成阴线。 但考虑到做空动能的不足,下周大盘在回踩完成后就有望重新展开多头行情。

从板块上看,金融指数再创新高,由此可以看出大势当前基本稳定,暂时不会有剧烈波动或见顶。 从热点上看,环保工程,软体服务,电力装置,新能源继续大热,特别是核电和风电涨幅最大。 另

刚刚买的港股明明是涨一点点,为什么股票显示亏-7%显示亏呢

国内投资者投资香港股票投资者参与股票交易需要支付佣金(025%)、交易所费用(0012%)、费用(01%)、转手过户费等费用(每张25港元)等总共七八种之多。

再好的技术也抵不过高昂的手续费。

其实有很多种投资方式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利因素。

港股通购买股票后,三天来股票涨了2%,但第三天市值显示还亏损%,为什么

您好!因为买卖是先扣款3%的汇差费用的,到时候会还回去的。 或者您可以直接开通港股账户投资港股,就更加透明,同时手续费更加低的。

港股通遇冷 刚买就亏近6%,真是这样吗

做了一个简单的计算,投资者花费50万元买入港股标的,以换汇价计算,港股资产变为6138万港元,一旦投资者执行卖出,换回人民币后,原始金额缩减为4709万元,也就是说,即便所买港股通标的没有涨跌,由于汇率原因,一买一卖就已经亏损29万元,亏损幅度为582%。

港股通 刚买就亏近6%,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这个好像有汇率波动预估押金在里面,港股好像是t+2交割,所以实际成本过两天会精确显示!

港股通买入港股后人民币下跌是不是亏损

只要买入港股后不卖,理论上人民币贬值是会赚钱的,但是港股通的汇率成本极高

港股便宜的原因:

1、T+0交易制度,是交易灵活,对庄家没有过度的保护。

2、没有涨幅限制的情况下,投资者更为理性,不会出现暴增暴涨的局面。

3、内地的投机者过多。 港股更遵循经济规律。

4、内地经济政策对股市的影响比较大。 港股相对较小。

还有其他比较复杂的因素。

H股也称国企股,指注册地在内地、上市地在香港的外资股。 (因香港英文——HongKong首字母,而称得名H股。 )H股为实物股票,实行“T+0”交割制度,无涨跌幅限制。 中国地区机构投资者可以投资于H股,大陆地区个人目前尚不能直接投资于H股。 在天津,个人投资者可以在中国银行各银行网点开办“港股直通车”业务而直接投资于H股。 但是,国务院目前尚未对此项业务最后的开闸放水。 个人直接投资于H股尚需时日。 国际资本投资者可以投资H股。

移动互联网七年回顾:何为终极奥义?

从2011年到2017年,移动互联网实实在在地影响了用户已经7年。 7年间,每年都有新的热点,让飞速发展的移动互联网行业不断向前,带动社会往更高效、更便捷处发展。

时间退回到2011年,那时候移动互联网的各种应用开始普及,移动互联网的用户习惯慢慢养成。 2011年被称为团购元年,互联网创业者们都在快而无畏的奔跑;2012年是垂直电商热,行业走向细分;2013年是互联网金融元年,人们金融服务需求爆发;2014年是O2O元年,线上线下走向融合;2015年是共享经济元年,人们存量资产有了新的用处;2016年人工智能大热,产业都在升级;2017年可以称之为严选模式元年,一大批精品电商兴起。

这些现象背后,正如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传递出的宿命感,那一年,很多细枝末节的举动,都搅动了日后的互联网江湖波澜。 从移动互联网这七年的浪潮和成长,我们或许能对社会经济发展未来的奥义有所窥视。

一、团购元年:话不多说,看到金子就抢

很快,一个连思考都急功近利的时代,哪哪儿都是团购的广告,这是2011年互联网带给人们的故事。

在互联网草莽兴起的年代,暴露出的第一个致命缺陷便是低门槛的无序化竞争。 中国的团购市场初期,做团购网站的门槛并不高,只要拿下一些特价商品、谈下一些商户,一个大学生通过下载一个团购网站模板就能建一个团购网站。

在这种低门槛下,团购网站要抢占份额,就不得不大力补贴线下商户,烧钱打广告铺开市场名气,于是在这一年里我们又看到“团购就上XX网!”的雷同口号遍布于城市的每个角落。

但别忘了这是个急功近利的时代啊,在没有找到可以量产的商业逻辑之前,大家一窝蜂地“大干快上”的时候,每一个风口,又都成了泡沫。

于是商家工作人员和项目经理分食补贴的事屡见不鲜,商业纠纷接踵而至。

在“低门槛、高投入、轻内功、难监管”等顽疾影响下,大批团购网站成为了昙花一现,从“千团大战”到“批量消失”,仅仅经过了6至8个月的时间。 团购行业在2011年下半年迅速进入资本寒冬,媒体也掉转镜头,开始大量关注团购网站诚信困局及“僵尸团购站”的问题,团购洗牌期开始来临,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团购速死,只是每一个被资本以快为名吹捧出来的“风口”,都无法摆脱“一将成名万骨朽”的规律。

许多平台死了,留下来的开始进行差异化竞争,走细分市场,团购行业也从原有的单一独立团购网站增加至电商网站内的团购频道甚至复合型团购交易平台等多业态共存。

二、垂直电商大热元年:抢的方法不对,有些还是假金子

2012年互联网布的,是一个垂直细分电商之局,但是生死局。 京东淘宝形成了两个流量黑洞,正势不可挡地抢夺电商的线上红利,而线下零售商苏宁国美也仿如大梦初醒般发力线上,彼时意识到更垂直的行业服务能提升用户体验的垂直电商创业者,许多都爆出了“电子商务坑爹”的绝望之辞,耀点100倒闭了、佳品网明确大裁员信息,名品打折网取消任何商品的售卖,就连当当网、凡客诚品、乐蜂网、优购网等知名垂直电商也无奈寻求与平台电商合作。

一边B2C网购市场出现一次次令人吃惊的交易量大爆发,另一边多数电子商务企业却在不断烧钱中盈利甚微,这种矛盾现象其实也足够解释缘何做垂直电商会如此艰难——整个市场大环境下,用户个性化需求还没有释放出来,普通标准品已经足够满足大众用户的需求,况且在这一年,苏宁易购、京东商城、亚马逊、天猫等大平台电商的“价格竞争”激战正酣,垂直电商根本无力抵挡这种海啸般的攻城掠地,最后想象中的小而美,反倒成为了大平台快速膨胀背后的牺牲品。

不过从本质上来说,互联网充满了不确定性,最终无论是‘大而全’还是‘小而美’,电商能否成功,还是取决于消费者是否认可,商业模式是否健康,是否可持续。 像2017年格局已然不同,网易严选以品质商品平价的优势抓住消费者眼球,成长为电商领域的第三种模式,并带动2017年成为严选模式的一年。 当然,这又是后话了,2012年淘宝京东等以价格战的方式夺得一方天下,但同时也引发了电商体系中假货伪劣产品横生的乱象。

三、互联网金融元年:混乱的年代,管理金子非常迫切

在2012年电商大战中,支付宝日交易金额超过45亿元,日交易笔数超1800万笔,峰值达到3369万笔。 这组数字不光令银行颤抖,也让人看到消费领域的肚量,如此金融升级为2013年争夺焦点似乎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要知道,2013年,整个世界的经济背景是全球一体化、开放化,经济虚拟化,在这期间金融与实体货币开始脱钩,金融需求急剧膨胀,尤其是个人金融服务需求爆炸,此时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出现使得金融服务所覆盖的客户群真正下沉到那些广泛存在却长期受到忽视的普通大众家庭。 也就是说在这一年里,互联网已经借电商的形式往传统金融的血液里渗透。

不过即便如此,此时中国绝大多数互联网金融产品还都是在借鉴美国的模式,像余额宝“克隆”的就是基于美国第三方支付工具PayPal 所开发的货币市场基金账户,而网络贷款平台P2P的概念就是起源于英美,代表性企业是美国的Lending Club 和英国的Zopa,因此这一波热潮,还不能称之为弯道超车。

正面来看互联网金融的出现,给中国带来了金融的民主化和大众化,也让传统金融开始考虑以互联网技术引导产业变革。 但不可否认,快而乏质仍然是互联网在这一年的名义,p2p理财、第三方支付、互联网金融产品、众筹等模式都有乱象亟待监管的手段调控。

四、O2O元年:赚自己的金子不长久,大家一起赚才能赢

时势使然,当互联网金融与电商构建出初级的场景消费形态,有的消费成为了面子,有的模式成为了里子,020就是其中一种。 电商经过几年的发展,线上模式杂乱分生,同时线下企业活的愈发艰难,于是呼唤线上和线下结合的产业经济互联网化呼声出现了,2014年是线上线下企业高呼转型的纷乱期,O2O成为了共同的救命稻草。

于是电商们纷纷转投020模式,京东做“大数据+商品+服务”的O2O模式,苏宁云商走“门店到商圈+双线同价”的O2O模式,零售业万达采取“线下商场+飞凡电商”的O2O模式往下走、顺丰物流开始大举抢占线下市场,进行3万门店的“圈地”计划等等,在巨头们的带领下,整合社会消费形态有了场景的内涵,也开始进行融合、裂变。

这一年互联网似乎重了一点,由于O2O的第二个“O”即线下服务品质越来越被看重,很多企业便都在想方设法试图找到最好的消费者生活圈入口,自然的进入到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场景,并利用这些消费场景实现精准化的营销。 像“《“叫个鸭子”满足你对鸭子的一切幻想!》”、“去哪里不重要,重要的是…去啊”等都是2014年著名的营销案例。 因此可以说在深耕场景为目的的导向下,互联网技术为营销手段提供了新的借鉴和思考。

五、共享经济元年:更多人有金子了,找方式一起玩

在经历了前几年互联网的成长,中国经济的供需角色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

首先无论在何时,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出现必定与社会需求相伴,这一点套用在哪一年都从不例外。 有一个数据与买房难、买房热的今天相悖,国家统计局2015年公开的数据显示,我国有近5000万套闲置房,其透露出的一个事实便是社会上拥有闲置资源的人群在增多,他们在互联网金融的影响下,开始学会提高存量资产的使用效率,2015年成为了共享经济元年。

中国2015年出现并兴起了超过30家的共享型经济企业及模式,包括空间共享、认知盈余共享、渠道共享及多方共享等。 从这几种模式可以看到,共享经济是一种基于需求或供给即时的互联网契机,这些年共享的篮子重了,但“共享”这个颇有乌托邦色彩的词却显得有些轻,部分模式和产品其实只是搭一下共享经济的顺风车,体验要求高的痛点却正在凸显。 共享经济要想持续发展,就必须进行渠道下沉,将价值的重更加深刻的表达出来。

六、人工智能盛行元年:玩金子嘛,玩法要高级

历史洪流裹挟,却总会为那些激流勇进之人留得弄潮的天地,这句话用在2016年再恰当不过。 这一年巨头们做产品,不带点智能简直拿不出手。

全球范围内总计 1485 家与人工智能技术有关公司的融资总额达到 89 亿美元,当然其中最疯狂的莫过于互联网巨头企业的资本投注,国外有苹果收购人工智能初创公司Emotient、eBay宣布收购Expertmaker、英特尔、微软、谷歌、亚马逊等也都纷纷收购了一些创业公司。 国内有网络ALL INN AI,推出网络大脑、网络医疗大脑、天智云计算等解决方案,阿里在人脸识别、语音识别等营销方面战果突出,网易、360、科大讯飞等对人工智能虎视眈眈,像网易自身也推出了全智能客服系统网易七鱼、人工智能反废品云服务网易易盾等,人工浪潮已经不可逆转。

不过故事再多,只要场景没有深入落地,格局就仍然有变天的机会。 从大促节日中可以看到,人工智能只是给了这些电商平台更能深入触达用户的营销手段,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仍然存在极大的信息不对称,市场和需求脱节,消费者“买的好”的需求未能得到很好地满足。

七、严选模式元年:时代选中的,是将金子用到实处的

2017年给人最明显的感觉是广告/内容/产品/交易之间的界限正变得模糊不清,但有一个概念却是愈发清晰的,那就是品质。

在传统电商格局被淘宝、京东二分天下后,剩余的平台只能傍大腿存活。 没人会想到此时丁磊能够切中了这个新电商经济的命脉,打造出一个“严选模式”,并带动了一批包括米家有品、淘宝心选、必要等“严选模式”新电商的崛起和出现。

以前,如果你想从线上买整套有品质的生活家居用品,选择非常繁琐。 四件套、毛巾、拖鞋等挑款式,比价格,如今,在一个精品电商上你就能一站式解决。 2017年以来,以“网易严选”、小米旗下“有品”、淘宝心选为代表的,一批由互联网大公司领导的精选电商正在阿里、京东之外,开辟第三条电商路径。 这也让各行各业都掀起了品质定位的热潮,很多创业公司也遵循“严选模式”在做。

要剥丝抽茧的话,一方面我国的消费群体正在经历一场演变,中产阶层人群崛起,新消费理念油然而生。 与新零售不同,新零售讨论的是零售的不同形态和场景。 新消费,关注的则是消费者的消费观和消费行为的变化。 以前大家追求怎么能买得到,现在大家追求怎么买的更好、更有品味,这个现象便是“新消费”。 因此抓住市场需求,以品质为出发的平台无疑是能够得到肯定且拥有广阔未来的。

另一方面,2017年我国适逢制造业转型升级,在传统供应链中,制造商长期处于弱势地位,长期处于“微笑曲线”的底部。 此时网易严选等工厂直达、供应链路短的模式,以提供优惠的商务政策,的确打破了传统的供应链采购规则,也找到了一条让优秀的中国制造业优先为中国人服的转型策略。

当然,在更加注重品质的商业形态中,要抓住新消费的机遇,深入产业链上游是必要的,这也导致商业模式不可避免地做重。 多年以来,中国的互联网公司一直靠流量变现的逻辑挣钱,网易严选、小米的挣钱方式其实是真正参与到产品的质量把控和制造业当中去,这对互联网具有很多启示意义。

在经纬中国创始管理合伙人张颖最近做了一次内部分享,其中提到“流量今天越来越贵,从增量市场转向存量市场,就需要延展用户生命周期,更充分地挖掘单个用户价值,参与到行业的整个环节打造闭环。 不止是ToC公司,其他行业同样如此。 投资人现在也都很认这点,既然这样,那就现在开始,从今天开始。 ”

《小王子》中写到,如果你想建造一艘船,先不要把人们召集起来采集木材、分配工作和发号施令,而要教导他们向往浩瀚无边的大海。 互联网格局如同这艘船,只是远方并没有多少人知道。 从2011年到2017年的发展来看,互联网已经慢慢地由轻变重,逐步回归商业的本质,并推动社会经济航向更讲究品质、相对粗放式发展更精益的远方,如此一来,干到极致方能得时代先机。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keji312/8007.html
薪水太低难阻人员流失 罢训罢赛!亚特兰大中场悍将想加盟尤文
太古汇整体商业面积将... 太古地产以21亿购入广州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