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癌症治疗网络 香港私营机构携手打造全国性

新风

新风天域集团(下称“新风天域”)23日宣布完成收购私营医疗机构香港综合肿瘤中心,双方将携手打造全国性、多学科的癌症治疗网络,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癌症治疗发展。

据介绍,收购完成后,香港综合肿瘤中心将联合新风天域在内地和香港的综合医院、医疗中心努力优化跨境医疗服务,为患者提供包括早期诊断、放射治疗、系统性治疗以及治疗后心理舒缓、康复等在内的全方位癌症治疗服务。

新风天域提供的数据显示,近年来内地和香港癌症患病率有所上升,对肿瘤科需求不断增加;癌症患者平均5年生存率同其他具有顶级医疗服务地区的患者生存率仍有差距。

“内地和香港癌症检测和治疗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全新的技术可以更早发现癌症病变先兆,最新的药物和治疗方案也可以根据患者的基因类型和肿瘤特征量身定制,提升疗效,降低副作用”,新风天域联合创始人、董事长梁锦松说,今后将和香港综合肿瘤中心进一步整合资源,为大湾区病人提供更全面、高效和个性化的医疗解决方案。

香港综合肿瘤中心联合创办人潘东平表示,由肿瘤科及放射诊断科医生组成的专业团队,不仅能服务香港癌症患者,也能为内地病人提供先进的癌症治疗服务。这次收购是一次重大机遇,能为大湾区医疗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患者

全国政协常委、香港特区行政会议成员高永文说,香港医疗体制和医学创新模式与国际接轨,能及时更新相关技术、引进最新药品,希望今后能有更多香港医疗机构与内地加强交流、优势互补,共同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医疗融合发展。(完)


华医网登录首页入口地址

华医网登录首页入口地址: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比2015年提高3个百分点,患者疾病负担得到有效控制。 昨日(9月2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国家医保局、国家中医药局、国家药监局、国务院扶贫办等10部门联合印发了《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实施方案(2019—2022年)》(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中表示,到2022年,癌症防治体系进一步完善,危险因素综合防控取得阶段性进展,癌症筛查、早诊早治和规范诊疗水平显著提升,癌症发病率、死亡率上升趋势得到遏制,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比2015年提高3个百分点,患者疾病负担得到有效控制。 其具体措施我整理如下:控制危险因素降低癌症患病风险 1、全民健康促进建设权威的科普信息传播平台,组织专业机构编制发布癌症防治核心信息和知识要点。 深入组织开展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等宣传活动,将癌症防治知识作为学校、医疗卫生机构、社区、养老机构等重要健康教育内容,加强对农村居民癌症防治宣传教育。 到2022年,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达到70%以上。 推进以“三减三健”为重点的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科学指导大众开展自我健康管理。 加强青少年健康知识和行为方式教育。 积极推进无烟环境建设,努力通过强化卷烟包装标识的健康危害警示效果、价格调节、限制烟草广告等手段减少烟草消费。 2、促进相关疫苗接种 鼓励有条件地区逐步开展成年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高风险人群的乙肝疫苗接种工作。 加强人乳头瘤病毒疫苗(HPV疫苗)接种的科学宣传,促进适龄人群接种。 加快国产HPV疫苗审评审批流程,提高HPV疫苗可及性。 推动HPV疫苗供应企业合理制定价格,探索多种渠道保障贫困地区适龄人群接种。 3、加强环境与健康工作 加强水生态保护,保障饮用水安全。 保障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 促进清洁燃料使用,严禁室内环境质量验收不合格的工程投入使用。 4、职业场所防癌抗癌 制订工作场所防癌抗癌指南。 用人单位负责开展工作场所致癌职业危害因素的定期检测、评价和个体防护管理工作,依法依规安排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全面保障职业人群健康。 提升癌症防治能力《方案》指出,要以国家癌症中心为龙头,构建全国癌症防治网络,依托区域医疗中心,在东北、华北、华中、华东、华南、西北、西南7个片区分别遴选1—2家在癌症预防、治疗、教学、科研等领域处于领先水平的机构,推进癌症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具备条件的二级及以上医院设置肿瘤科,具备开展癌症筛查和常见多发癌种的一般性诊疗能力。 鼓励建立医联体等多种形式的癌症专科联合体。 提高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在宣传教育、健康咨询及指导、高危人群筛查、健康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癌症信息化健全肿瘤登记制度 1、健全肿瘤登记报告制度 到2022年,实现肿瘤登记工作在所有县区全覆盖,发布国家和省级肿瘤登记年报。 2、提升肿瘤登记数据质量 到2022年,纳入国家肿瘤登记年报的登记处数量不少于850个。 3、利用信息化,提升预测能力 加强肿瘤登记信息系统与死因监测、电子病历等数据库的对接交换,逐步实现资源信息部门间共享,推进大数据应用研究,提升生存分析与发病死亡趋势预测能力。 早诊早治,强化筛查1、制订重点癌症早诊早治指南 对发病率高、筛查手段和技术方案比较成熟的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宫颈癌、乳腺癌、肺癌等重点癌症,组织制订统一规范的筛查和早诊早治技术指南,在全国推广应用。 2、推进癌症早期筛查和早诊早治 支持县级医院建设“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中心”,在试点地区开展食管癌、胃癌的机会性筛查。 加强筛查后续诊疗的连续性,将筛查出的癌症患者及时转介到相关医疗机构,提高筛查和早诊早治效果。 到2022年,高发地区重点癌种早诊率达到55%以上,农村适龄妇女“两癌”筛查县区覆盖率达到80%以上。 3、健全癌症筛查长效机制 依托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优化癌症筛查管理模式。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逐步提供癌症风险评估服务,使居民知晓自身患癌风险。 引导高危人群定期接受防癌体检,加强疑似病例的随访管理,针对早期癌症或癌前病变进行早期干预。 建设一批以癌症防治为特色的慢性病健康管理示范机构。 规范化诊疗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1、加强诊疗规范化管理 指导医疗机构做好谈判抗癌药品配备及使用工作,完善用药指南,建立处方点评和结果公示制度。 做好患者康复指导、疼痛管理、长期护理和营养、心理支持。 推进癌症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建设和安宁疗护试点工作。 2、优化诊疗模式 持续推进“单病种、多学科”诊疗模式,整合相关专业技术力量,积极推动新技术新方法的临床转化应用。 积极运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便捷开展远程会诊等服务,提高基层诊疗能力。 中西医结合发挥中医药独特作用 1、构建癌症中医药防治网络 依托现有资源建设国家中医肿瘤中心和区域中医诊疗中心(肿瘤),加强中医医院肿瘤科建设,支持综合医院、肿瘤专科医院提供癌症中医药诊疗服务,将癌症中医药防治纳入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范围。 2、提升癌症中医药防治能力 制订完善癌症中医药防治指南、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挖掘整理并推广应用癌症中医药防治技术方法,探索创新符合中医理论的癌症诊疗模式,培养癌症中医药防治专业人才。 开展癌症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探索中西医结合防治癌症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模式,形成并推广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 3、运用中医辨证发现高危人群 发挥中医“治未病”作用,研究梳理中医药防癌知识并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健康教育服务项目内容。 综合运用现代诊疗技术和中医体质辨识等中医检测方法,早期发现高危人群,积极开展癌前病变人群的中西医综合干预。 减轻群众就医负担1、多种措施保障患者 落实医疗保障制度政策,保障癌症患者医疗保障待遇。 鼓励有资质的商业保险机构开发癌症防治相关商业健康保险产品,引导基金会等公益慈善组织积极开展癌症患者医疗扶助。 2、提高抗癌药物可及性 加快境内外抗癌新药注册审批,促进境外新药在境内同步上市,畅通临床急需抗癌药临时进口渠道,推动将临床急需、必需且金额占比大、用药负担重的抗癌药实现仿制药替代。 完善医保药品目录动态调整机制,将符合条件的抗癌药物按程序纳入医保药品目录,适时开展药品集中采购,保障临床用药需求,降低患者用药负担。 3、加大贫困地区癌症防控和救治力度 做好建档立卡、特困等农村贫困人口癌症防控和救治工作,加强癌症筛查、大病专项救治和重点癌症集中救治。 加快创新成果转化《方案》表示,要加快多层次的癌症防治人才培养,适当增加癌症放化疗、影像、病理、护理、康复、安宁疗护以及儿童肿瘤等薄弱领域的专业招生计划和专业人才培养。 探索癌症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加强妇女和儿童肿瘤、影像、病理、肿瘤心理等薄弱领域的专业人员培养,强化公共卫生人员癌症防控知识技能的掌握等。

香港治疗癌症究竟好在哪里?香港治疗胰腺癌有哪些优势?

香港沿用世界上最先进的医疗体系-英联邦制,这种体制的核心就在于其系统性、专业性、透明性。 这种体系还具有医疗事故发生率低、癌症生存率高、患者满意度高等特点,香港医疗服务的特色及服务理念也被称作港式医疗,一直被世界认可。 另外,香港新药新技术也是一个很大的优势。

为什么香港是全球最好的癌症治疗地之一?

香港医学历史始于1887年香港华人西医书院,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创造了很多杰出成就。一直以来,香港的医疗水平受备受认可,甚至有望成为世界级医疗枢纽。

香港医疗获得最佳排名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香港男性平均寿命为80岁,全世界排名第一,女性为86岁,全世界排名第二,与排名第一的日本非常接近。

婴儿夭折率也得衡量医疗水平的重要指标。

香港的幼儿(五岁以下)夭折率为千分之二,在世界上最低;婴儿夭折率千分之三,与婴儿最低夭折率的新加坡十分接近。

另外,香港的癌症治愈率也非常高。

香港拥有一批世界一流的治愈癌症专家,与欧洲和北美的癌症患者相比,患有乳腺癌,子宫体癌和前列腺癌这些香港跻身前十名最常见的癌症的患者,享有更高的五年相对存活率。

在香港患乳腺癌的相对存活率是89.8%,仅以0.2%的微弱差距排名美国之后。在治疗胃癌方面以五年生存率高过13个百分点击败了欧洲和美国城市。同时,香港治疗肺癌和子宫体癌的存活率在世界上也处于领先地位。

香港的心脏移植一年和五年存活率在2007年分别为85%和80%。到2011年,一年存活率提高到92%,超过美国。

香港的肺移植医疗技术也全球内名列前茅,一年和五年存活率分别高达100%和78%。

拥有最佳医学院

香港

香港第一间医学院——香港大学医学院,成立于1887年,来自亚洲各地的医学研究人员前往香港汲取热带医学专业知识。在2010至2011年的临床、临床前和健康大学排名中,泰晤士高等教育机构将香港大学医学院排名22,意味着该医学院在亚洲独列前茅。

香港的医学研究成果同样是各个领域的先驱。香港大学医学院有超过140篇论文在国际期刊上被广泛引用,这样的成绩在世界排名1%以内。这些研究成果对医学上的重大突破有深远影响,如发现利用中国中草药枸杞子来缓解阿尔茨海默氏病的症状等等。

另外一间著名的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也拥有一个强劲的医学研究团队,同时取得了很多重要的突破,如发明新的工具来检测型糖尿病患者的肾脏疾病。今年四月,在第40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亮相中的1,000项发明成果里,香港的医疗发明夺走了三个奖项。

天域

医疗服务物超所值

以最低成本获取最高素质的医疗服务才是最高的医疗成就,香港的人均医疗开支在发达国家中属最低之一,仅占美国的三分之一,英国的三分之二,但香港的医疗服务水平却不亚于这些国家,甚至更胜一筹。

病人满意度极高

调查显示,香港的公立医院服务备受病人好评,医管局在2010年发布的「病人服务满意度调查」中指出,整体医医疗服务的满意度高达80%,95%的病人满意医院设施,88%病人表示对医务人员的素质有信心。

机构 湾区

所以说,影响医疗水平的,不仅仅是体现在医生的医疗技术上,更体现在医疗体制上。面对如此明显的差距,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因此有许多癌症患者选择到香港就医,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方案。要知道,香港的医药市场是与国际接轨的,国际上能够购买的抗癌药物,香港都能买到。加上香港医院权威性强,医生水平高,赴港就医成为患癌人士的最佳选择。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kuaibao/13227.html
驾驶人彻夜打麻将 身体严重困乏下疲劳驾驶酿事故 警方通报四川
数十人受伤 新航波音客机遇严重气流颠簸!已致2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