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突发!

中国基金报 泰勒

兄弟姐妹们啊,网红城市,苏州,也放大招了!

苏州楼市大利好

6月2日,据苏州发布,苏州市房地产长效机制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即日起实施16条措施,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进一步满足居民刚性和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

泰勒整理了其中要点。

1、推动商品住房去库存。

坚持“以需定购”, 组织地方国有企业以合理价格收购部分存量商品住房用作保障性住房。

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社会主体购买商品住房用于职工租住。

2、加大房票推广力度,做好房票通兑工作,提高房票使用效率。

建立全市统一的房票房源库,房票房源库可纳入非住宅商品房、车库、地下车位等房源。

3、动态建立房地产项目“白名单”制度。

推动符合“白名单”条件的项目“应进尽进”,商业银行对合规“白名单”项目“应贷尽贷”,满足在建项目合理融资需求。

4、全市范围内不再审核购房资格。

5、买房送户口

在本市购买或拥有合法产权住房且实际居住的非苏州户籍人员, 可以申请办理落户。

6、 取消首套房和二套房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商业银行可根据客户风险状况,自主确定每笔贷款的具体利率水平。

7、 首套房最低首付比例由不低于20%调整为不低于15%,二套房最低首付比例由不低于30%调整为不低于25%。

8、购房人在所购住房城区范围内无住房的,或在所购住房城区范围内仅有一套住房且正在挂牌出售的,办理新购住房的按揭贷款时可按首套住房认定。对我市二孩及以上家庭办理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时,在住房套数认定时核减1套住房。

9、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5年以下(含5年)和5年以上首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分别调整为2.35%和2.85%。5年以下(含5年)和5年以上第二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分别调整为不低于2.775%和3.325%。

个人和家庭公积金贷款最高限额分别提高至120万和150万;二孩及以上家庭额度上浮30%;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以上学历(在读)、毕业10年内的高校毕业生及留学回国人员额度上浮50%。

10、 建设城市“房产超市”,搭建平台,鼓励房企开展住房团购活动,满足不同人群的购房需求。

各地密集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影响几何?

据国盛证券,据不完全统计,主要一二线城市近期均跟进央行“517”新政,对首付比例、房贷利率等信贷政策作出调整。其中广州及二线城市已经全面执行首套/二套最低首付比例15%/25%的下限;上海、深圳略高于这一水平;北京暂未出台相关政策。我们认为,后续北京的信贷放松有望跟进,以及北京、上海、深圳限购等政策也仍有进一步调整空间,主要关注一线地产政策动向,以及近期政策落地后效果。

中金公司称,近期地产股在政策驱动下呈现快速修复,预计短期仍存进一步上行动能。考虑到从政策释放到基本面起效将存在一定的时滞及不确定性,伴随累积涨幅逐渐扩大,市场亦可能出现阶段性回调。抛开短期的博弈性、事件性因素驱动,我们认为地产市场本身正在朝着下行斜率趋缓的方向运行,近期一揽子政策有助于本轮周期在6-12个月维度内更快迎来转机,以结束自2021年以来的快速调整阶段,并过渡到相对平稳阶段。伴随地产周期企稳,我们认为板块有望出现一轮可观的重估行情。近期交易虽有一定前置,但板块涨幅(累计约40%)或尚未透支本轮潜在高度,可保持积极态度。若后续股价出现回调盘整,则可进一步加大配置。

华泰证券分析,经历3年调整,叠加近期地产政策组合拳的提振,居民住房负担能力修复至2015年-2016年的水平,而购房首付占居民收入比例降至2005年来最低水平。地产成交量通常领先价格指标2-3个季度。由于开发商面临较大的现金流压力,短期拖累新房供给,加剧区域错配。人口流入较多的一线和准一线城市供需收紧可能更快。目前,地产对增长及融资的直接拖累边际缓解,但仍可能对总需求、通胀、和预期有抑制作用。所以,仍需保持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对冲地方政府收入压力,并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助力通胀预期企稳回升。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kuaibao/18442.html
和美 与世界共话 五粮液惊艳亮相博鳌亚洲论坛 力量
原神 命的 鸣潮 怎么自己先翻车了 要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