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给中国队加油! 朗导来了!郎平 我来巴黎了

排球运动员

郎平去巴黎是给女排加油的吗?恐怕是去就近拆台还差不多!她东奥惨败后,连续出招拆台中国女排:联系意大利球队帮朱婷出国打球,让中国女排更加缺兵少将;在重新组建的中国女排形成了比较合适技战术体系,展现出巴奥登上领奖台的气势时,动员被意大利记者指出能力下降的朱婷回国进入中国女排,把中国队的技战术体系打乱,把团结和谐的气氛搞坏,用新的方式来继续拆台;在朱婷以“伤”避强中国队却连续取胜后,她经短暂思考后又连连发声(据网上消息),对中国女排说三道四,用发声干扰的方式接着拆台。她这样连续拆台犹恐不及,说她要给中国女排加油,岂不是天方夜谭?


郎平做好下课准备,中国女排是如何绝境逢生击败巴西三连冠美梦的?

巴黎

里约奥运会至今虽然已经过去了五年时间,但如果提到中国女排的夺冠之路,只怕是所有喜爱中国女排的球迷至今仍会记忆犹新。 尤其是四分之一决赛中对阵巴西一战,其意义和精彩程度比丝毫不亚于与塞尔维亚的冠军争夺战。

当时中国女排开局并不顺利,在小组赛中先后输给了荷兰、塞尔维亚和美国,最终仅以B组第四名的成绩勉强晋级下一阶段的比赛。 如此一来,在四分之一决赛中中国女排就不得不面对当时如日中天的巴西女排。 要知道当时巴西女排不仅是夺冠呼声最高的球队,而且面对中国女排更是有过十八连胜的辉煌战绩。 各种因素对于中国女排来说都十分不利,因此外界大多都不看好中国女排。

面对这样一支巴西女排,中国女排从主教练郎平到所有队员同样都是没有任何把握能与之抗衡,这无形中给队员们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但即便如此,中国女排并没有畏惧,因为她们一直都有跨越任何对手的信心,更不缺乏面对任何困难的勇气。 然而仅凭信心和勇气还是远远不够的。 要想克敌制胜就必须先卸下队员们的心理包袱,让她们发挥出自己最好的水平。 尤其是当时就已经被郎平确立为球队绝对核心的朱婷,她的发挥更是至关重要。

而当时的朱婷虽然已经拥有了很高的实力,但作为首次参加奥运会的年轻球员,朱婷有压力和紧张的情绪仍是不可避免的。 如果因为这些因素导致朱婷发挥失常,那结果可想而知。 于是郎平在中巴之战前给朱婷发了一条信息,其内容是:你是我带过队员中最令我骄傲的,只要你站在场上,你就是最好的,我相信你。

就是郎平的这一句话,为迷茫中的朱婷指明了方向。 更让朱婷卸下了沉重的思想包袱,坚定了信心,将更好的自己在这场比赛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而且在朱婷出色表现的感染下,其他队友也都摆脱了重重困扰,发挥出了自己全部的实力。 并最终在全队共同努力下在这场生死之战中淘汰了不可一世的巴西女排。 不仅让中国女排绝处逢生,更为最后勇夺冠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而中国女排之所以能够完成这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离不开两个非常关键人物。 一是郎平,一是朱婷。 郎平从球员到教练一直都是顶尖级别的存在。 大赛经验更是相当丰富。 她对于任何比赛的掌控和球员的心理状态调整自然是轻车熟路。 而当时只有22岁的朱婷虽然在实力上已经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到从心理层面还远远未到成熟的程度。 郎平当然深知这个问题是才是左右比赛结果的重中之重,因此才在大赛前夕给朱婷扫清了心理障碍。 最后中国女排赢了,郎平赢了,朱婷也赢了,所有中国女排球员通过这场比赛也都受益匪浅。 虽然只是一条普通信息,却起到了扭转乾坤的作用。 这足以证明郎平,朱婷对于中国女排的不可或缺。

郎平为什么那么伟大?

郎平伟大是因为郎导为中国女排实在是付出得太多太多了。 郎平的纪录片还没播完,但是有一个细节让人非常暖心,那是拍摄于女排食堂的一幕。 当时,朱婷夹完菜准备用餐,由于是河南人,朱婷还是习惯于吃面食,总是不吃青菜,郎平对此也是知道的。 于是镜头拍摄到,郎平吃着吃着回过头来嘱咐朱婷,“你得多吃点青菜啊”。 朱婷也点了点头。 △如此亲切,如此让人感动。 郎平在中国女排,不仅仅是一位教练,更是女排姑娘们的领路人,包括她们的未来发展,生活等等。 按理来说,郎平这样一个大腕,在国际排坛上都有着一席之地,她当国家队主教练,完全可以让自己更加“轻松”。 说到底,郎平只是国家队教练,需要负责的只是国家队成绩,这些球员们的发展,她完全可以不管。 毕竟国家队下面还有地方队,各自俱乐部也才是这些姑娘们真正的衣食父母。 但是,因为爱中国女排,要对所有她带的女排姑娘们负责,所以郎平除了教她们如何赢,还教她们如何做人、如何生活。 就拿朱婷来说,郎平提拔了她,修正了她的技术,提升了她的自信心,还帮她找了一份110万欧元年薪的工作,更是在生活上对她无微不至。 这就是郎平,她所做的一切,注定难以复制。 我们认可很多优秀教练的业务素质,包括国足主帅里皮,相信他是一位配得上2000万欧元年薪的顶级教练。 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里皮在足球上的业务素质或许比郎平在排球上的业务能力只强不弱,但是他不可能做到对中国球员如此上心的培养。 即便是国内 体育 各个项目的教练,也少有坐在国家队主帅这个位置上,还对运动员有如此无微不至关怀的。 郎平的独一无二,让她更加伟大。 从八十年代初郎平成名到现在,三十多年,一直得到国人的主意,几乎没有什么负面新闻,一提起郎平从当年女排主攻铁榔头,到后来的功勋教练,郎平这些年对中国人带来的都是正能量,从郎平,他从各个角度来讲,是一个对世界排坛格局,起到重大影响,它的影响体现到什么上呢,当年打球,郎平当年打球,她的铁榔头绝不仅仅说的主攻,这方面厉害,因为当时主攻厉害的有美国的海曼,包括后来古巴的路易斯在主攻扣球,这个能力并不比郎平差,可是论技术全面,郎平到后来,形成了一个技术打法特别全面的一个主要核心,另外郎平的扣球,你看有一场比赛,我记得咱们主攻朱婷和谁一球扣了五十个球,当时主持人:“说这都奇迹啊,一场扣50个球太多了”,郎平最多一场扣球96个,一场球50个基本上司空见惯了。 她退役之后,你看在九五年的回国当教练,带领中国队,中国女排正处于低谷,她带着中国队居然在雅典奥运会决赛得了银牌,这个之后,他辞职了,辞职以后,或者我们都知道陈忠和上来了,陈忠和是谁推荐的?是郎平推荐,当时陈忠和没什么名气,就是在女排里面当个陪练,郎平就说这个人有很强的执教能力,放地方都可惜了,应该执教中国女排,在她大力推荐之下,陈忠和当了教练,而且他给陈忠和时代发现了赵蕊蕊这样优秀的队员。 郎平放弃中国国家队教练之后,很多国家都向她伸出了橄榄枝,包括像美国,巴西这样的传统强队,但是郎平缺都放弃了,选择到意大利,到一个叫做摩纳德的球队,等于在意大利联赛里屈就当个教练,大家都不知道为什么,只到后来郎平才说,她当年带队得了个银牌,她深知当时的中国女排还不成熟,她不想自己带队给自己的国家增加一个强敌,可见郎平是多么的爱国。 郎平的人格魅力,体现在场上冷静、理智,训练时严格,严酷,场下生活中又很随和,幽默,队员都管她叫妈妈。 我还记得以前俄罗斯有个男教练,女队队员一旦打得不好,他就在那咆哮。 我就想,一般队员受不了啊,自己正慌的时候,教练骂我,更受不了了。 郎平没有这种情况。 她清清楚楚地告诉队员该怎么打,告诉大伙儿不要慌。 你看对巴西队八进四那场比赛,第一局15:25都被巴西打花了。 郎平一点没慌,不要着急,咱们马上改换战术。 所以我说,一个好的教练和一个好的领导,其实很多地方是一致的,有八个字能说明,叫“威而不怒,亲而难犯”。 郎平的见识和为人也值得称道。 当时运动员的出路无非当教练,或者是从政。 她刚退役时资历尚浅,当教练还不太合适,得长点见识和阅历,在各个队里走一走。 另一个选择是当官,但郎平非常讨厌当官,她有切身体会。 郎平没退役的时候,郴州基地负责人跟她商量一起去申请经费。 郎平说这事我做不了主,就请示当时女排的领队。 这领队答应了,郎平就陪着这个官员到国家经委。 经委看到郎平来了,那得高看一眼,就这样把这笔经费申请下来了。 可申请下来之后,钱并没花到基地建设上,有人就告了,这一査连带责任,说是郎平陪着去的,经委那边是看郎平面子给批的。 体委领导找到郎平,郎平特委屈,我不敢去,我是请示了我们领队才去的。 可这领队倒好,一看事落到自己头上了,不承认。 最后郎平没办法,自个儿写了文字材料交到体委。 体委也是挺爱惜她,这个事就算过关了。 假如说郎平当初没经历这个,进入了仕途,那今天在世界排坛上,就会少了这么一个天王级的人物。 在郎平的个人生活中,有件事让我非常感动。 媒体曾经问郎平,你离婚是怎么回事?郎平摇头说,我不说,我们两个人离婚,总难免有些个人的情绪在里边,我能经常面对镜头,面对媒体,可是白帆没有这种机会。 如果我说婚姻里的事,有可能是我的一面之词,会对他产生不良影响。 在一块生活过,毕竟有香火之情,他也是孩子爸爸,我不做伤害他的事。 关于郎平的故事还有很多,郎平在各个方面的做法都值得现在的好多人学习,无论你是运动员还不是运动员,无论是为人处事,还是做事认真,郎平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做为一个女人郎平这一生非常不容易,婚姻问题已经严重伤害她,在国外生活可以想象的到更是雪上加霜,加之有要顾及自己的孩子,在无人帮助下,可以说郎平就是再拼命,周折数年从事外教工作,这些经历使得郎平从此奠定了坚强的意志,也就因为有了前几年的磨练,使得郎平坚持一个信念,要改变自己命运需要一个精神支柱,命运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国国之后有了一个新的平台,可以理解郎平非常注重,通过多年来使自己用实际行为让人们感受到郎平内心深处的想法,特别是执教中国女排后,她用自己独特风格打造一个队伍,为中国各省队树立了榜样,一个个胜利让人们感动激动,她用自己的心声告诉人们生活的态度决定一切!为什么说郎平伟大,不光是率领女排获得多项世界级冠军,重要的是郎平执教女排时间中,全心投入不顾自己安危,决心重振中国女排的作风,打出风格打出高水平,打出国威,女排精神不是口号,而是需要多少代排球人的巨大贡献和付出,在这个精神状态中郎平在新形势下,发扬艰苦奋斗敢打敢拼敢闯,在建设队伍中完全把女排的精髓贯彻始终。 我们不光要认识她的成绩,更重要的是看到郎平对女排发展的长远规划,在奥运会前就不断挖掘新人,培养梯队接班人,这个不光仅对是热爱排球项目的感情,是因为中国排球继续往前发展的重要因素!发扬女排精神,继承女排的精神,是需要领路人,而这个领路人是郎平,为什么全国人民对女排寄予厚望,其实是对郎平的绝对的信任和尊重。 郎平之所以伟大,中国人为中国 体育 争光,为中国女排发展贡献自己毕生精力! 作为中国乃至世界排坛的一位传奇人物,郎平享有十分崇高的地位。 之所以郎平能够拥有如此之高的荣誉,不仅仅是来自于她辉煌的球员生涯、惊人的执教能力,同时还来自于她高尚的人格以及强烈的责任感。 首先从球员时期来看,郎平在球员时期帮助中国队拿下了诸多荣誉:1981年郎平带领中谷堆获得第三届世界杯女排赛冠军;1982年,郎平随中国队获第九届世界女排锦标赛冠军,荣膺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MVP;1983年,郎平随中国队在世界超级女排赛上获得冠军;1984年,郎平随中国队获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女排比赛金牌;1985年第四届世界杯女排赛冠军,可以说郎平是自己所属时代的最伟大的主攻手之一,也因为凶狠利落的进攻被称为“铁榔头”。 其次从执教能力来看,郎平曾经对世界排坛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她先后在亚洲、欧洲和美洲执教,将中国队、意大利队以及美国队都带到了非常高的水准。 1990年,郎平回到国家队,带领中国女子排球队获第11届女子排球锦标赛亚军。 单从国内执教成绩来看,1995年2月15日,郎平受邀从美国返回国内,担任中国女排主教练,同年率队获得女排世界杯季军。 1996年,郎平率领中国女排夺得亚特兰大奥运会银牌。 1997年,郎平率中国女排获第九届亚洲女排锦标赛冠军。 1998年,郎平率队夺得第13届世界女排锦标赛亚军、第13届亚运会排球比赛金牌。 2013年4月25日,郎平再次出任中国女排主教练,带队获得了2014女排世锦赛亚军。 2015年5月,郎平在天津带领中国队重夺亚锦赛冠军。 2015年女排世界杯,郎平带领中国队时隔12年第四次夺得世界杯冠军,这也是郎平执教生涯的首个世界三大赛冠军,中国女排的第八个世界冠军。 2016年郎平以主教练身份率领中国女排获得里约奥运会冠军。 此外从个人品格来看,郎平两次执教中国女排都是临危授命,带领中国女排从低谷中走了出来,这显示出郎平本人的爱国情怀以及强烈的责任感。 此外郎平在生活中关怀备至,十分细心周全且体贴队员。 首先郎平以高超的球技,出色的发挥为中国三大球走向世界并获得三连冠立下汗马功劳。 第二,同时代的队友纷纷退役进去政界商业或者其他领域,但郎平毅然决然把一生给了排球事业。 第三,郎平以高超的球技征服了世界球迷不说,退役后拖着伤病继续在欧洲打球,当年有过广泛的赞誉也有过被质疑,但依然秉持并传承着中国女排的拼搏精神,以卓越的经验和临场技战术调配率领美国女排重回世界前列,由此证明郎平不仅是卓越的运动员也是优秀的教练员。 两度执教低谷中的中国女排,两度取得优异成绩把中国女排再次带到世界巅峰,再次培养出了一批年轻的优秀选手,并继续让年轻队伍传承着可贵的拼搏精神,以此激励国人。 所以说,郎平是中国乃至于世界伟大的排球人,以运动员的身份三夺世界大赛冠军,再以主教练员身份又数度夺得世界大赛冠军,这在世界排坛也是奇迹! 最主要的原因是对运动的忠诚和执着,象郎平,李琰,姚明,都很伟大。 另外一个原因是其他人的陪衬。 大部分优秀运动员,从事项目,只是为了达到自己获得权力财产的手段。 譬如说邓亚萍,她能去从事一点没有经验的互联网,问心无愧地花掉20亿。 蔡振华,玩他不懂的足球,还玩的那么信心十足,屡屡抛出一些违反足球规律的东西。 还有李永波之流。 郎平伟大!郎平是英雄!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郎平始终有一颗爱国之心,并将爱国心变为实实在在的行动。 郎平能够将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国家民族振兴的伟大目标紧密结合,使自己的才能得以贡献给国家民族。 郎平还具备敬业精神,为她热爱的排球甘愿付出艰辛的努力,不仅自己的排球技术达到世界巅峰,还将中国女排带到世界女排的巅峰。 郎平还具有为了宏伟目标不屈不挠,奋力拼搏,勇于攀登的精神。 上述这些精神和素质造就郎平的成就。 她是英雄,她伟大! 不知仁兄是怎么定义的伟大,就运动生涯而言,朗平是出彩,当教练朗平是睿智加上坚韧不拔的精神。 如果这就是伟大,那朗平就伟大。 郎平的一生!可以用坎坷不平四个字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首先说郎平在运动员生涯是辛苦的,努力的,兢兢业业的,一丝不苟的拼搏!一至于方成为了今天的伟大教练一郎平!但在个人感情世界里的郎平!可以说是幸福度不高的!经过了一段辛苦的婚姻的失败,郎平把人生的重心放在了一段美国教练和中国教练练的来回奔跑上!然而,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过去的辛辛苦的岁月里,郎平即收获了幸福的爱情,也成就了自己事业一伟大的教练! 临危不乱,一锤定音,那是荡气回肠的一战!拦击困难、挫折和病痛,把拼博精神如钉子般砸进人生。 一回回倒地,一次次跃起,一记记扣杀,点染几代青春,唤醒大国梦想。 因排球而生,为荣誉而战。 一把铁榔头,一个大传奇!

排球教练郎平的励志故事

排球教练郎平的励志故事

许多人都有关注奥运会,对于奥运会也有比较深的认识。 有些人则对奥运会一点兴趣都没有,但不管如何,只要我们热爱生活,热爱我们的祖国就好。 以下是我整理的排球教练郎平的励志故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排球教练郎平的励志故事 篇1

2015年郎平终可一偿夙愿,20年等一冠,她更值得。 作为运动员,“铁榔头”毋庸置疑地被公认为中国女排实现5连冠的功臣。 退役后转型当教练,她在1995年回国执掌低谷中的中国女排。 在北京奥运周期,她出任过美国女排主教练4年之久。 2013年,她再次临危受命,扛起带领中国女排在里约奥运会争夺奖牌的重担。 从1995年到2015年,郎平那近乎完美的教练生涯中,世界三大赛还欠她一枚正名的金牌。

郎平出生于1960年12月10日,那是一个寒冻大地的冬日。 由于自然灾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大家”与“小家”的经济条件都很差。 襁褓时期的郎平,身体虚弱,母亲常用小米粥来补充她的营养需求,没有给过她特别的优待。 对于这段生活,她的母亲坦然地认为:“那时的生活就是那样,没什么值得奇怪的。 ”母亲这种以平和的心态对待艰苦生活的思想,对郎平日后的成长影响颇深。

郎平7岁那年,迈进了小学的门坎儿。 在北京市朝阳区东光路小学,开始了她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涯。 说起郎平的性格,既有生长在北方的父亲那种豪爽和奔放,又有来自南方的母亲那种恬静和细腻。 这种优良性格使她“动”起来像个男孩子一样勇敢顽强,“静”下来又能比一般女孩子更为文静。

有一回,几个男孩子要和她比赛上树,看谁爬得高。 别的女孩子听了都咋舌,可她却不服气地抬头看了看树的高度,然后毫不犹豫地硬是爬上去了,令伙伴们佩服不已。 郎平的父亲是个体育迷,一有机会,他就带着女儿到住家附近的北京工人体育馆去看比赛。 父亲对体育的酷爱,影响着郎平。 在郎平少年时代的记忆里,排球给她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随着岁月的改变,郎平的个头儿越长越高了。 站在同龄人当中,她犹如“鹤立鸡群”,非常突出。 1978年,郎平参加全国排球甲级队联赛,崭露头角,被袁伟民教练看中,进了国家队。 经过刻苦磨练,她成为“世界三大扣球手之一”。 出色的高位拦网和落地开花的扣杀技术,让世人为之惊讶。 常听到一些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我这孩子并不比别的孩子笨,就是没耐性,做事总是虎头蛇尾,半途而废。 ”针对这种情况,家长应该知道,做事是否有头有尾,有始有终,属于心理活动中的意志品质问题。 意志是否坚强,对长大后学习、工作的成败都有重要的影响。

朗导来了!郎平

排球教练郎平的励志故事 篇2

奥运会结束后,郎平离开了美国女排,去往土耳其执教。 2009年,郎平回国执教广州恒大女排。 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郎平看到中国女排败给日本被挤出四强,当中国记者让她谈一谈时,她顿时泣不成声。

2013年4月,郎平临危受命接手青黄不接的女排,这是一个并不讨喜的位置。 在此前的亚锦赛上,女排创造了亚洲第四的最差战绩。

这两年,在这支90后甚至95后占据大半江山的球队,郎平是当之无愧的主心骨,55岁的她既是教练也是母亲。

在场上她言传身教。 腰椎不好的她走起路来略显蹒跚,但一旦要讲解技战术,还是选择亲自上阵,哪怕训练课后,自己也要花上半小时做理疗。

在场下,她更是对队员体贴入微,鼓励年轻的队员有自己个性,也会自己掏钱给队员买蛋baifen,包春节红包,“论年纪,她们就像我的女儿一般,所以我还承担着母亲的责任。”

这位队员口中的“女神”,平时是排球联赛中最忙碌的人,她曾经在短短三天内连飞3个城市,只为了观察队员的状态。 平日里,她还要搜集队员、对手的各种信息和资料,和康复理疗专家交流队员的治疗恢复方法。

她的工作热情连助理教练安家杰都感叹,“她对工作有一种饥饿感,投入起来连队员们都感到惊讶‘郎导忙起来像是30岁’。 ”短短2年,郎平就像工作狂一般打造了一支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世界冠军球队。

除了冠军,郎平还赋予了女排精神新含义

中国女排精神,曾以不惧艰险,不怕牺牲,为国拼命为精神内涵,那些个体价值服从于集体价值,那些超越身体极限的精神品质,被当成是经验在各个领域推广。

作为那一代女排精神的践行者和传道士,郎平的身体至今仍残留着那个时候的“馈赠”:无论是球员还是教练,她曾出现过多次晕倒在现场的事例,医生甚至做出过“三十岁年龄,六十岁骨头”的诊断。

在目前的中国女排,那些泯灭个性的魔鬼训练法则已经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细致入微的观察,以及润物细无声中的表达。 在比赛中,郎平从来不会大声呵斥队员,而是鼓励队员要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她通过对高科技的利用,以及自己的表率引导队员。

伤病方面也是如此。 2004年赵蕊蕊受伤后,相关方面组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的游说团,给赵蕊蕊灌输需要尽快恢复回到赛场的理念,希望赵蕊蕊能再次上场比赛。 于是,赵蕊蕊终于创造了骨折病人的生理奇迹:2004年奥运会,雅典第一战,赵蕊蕊披挂上场,但仅仅5分钟之后便“咔嚓倒地”。

但这次,尽管惠若琪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而她也表达了继续参与比赛的意愿,但在检查后,郎平等还是作出了她不随队参赛,留京观察的决定。 有关方面甚至为此调整了比赛成绩要求,而“以人为本”等词汇,也第一次出现在官员们的口中。

郎平对于中国现实和国际规则和熟稔,使得她得以再次铸就中国女排的辉煌,让中国女排在最困境时期再次腾飞:因为熟稔,她得以获取到最大限度的自由环境,充分施展其魔术般的双手,对现有体制进行解剖甚至改良。 而正是在这种自由的空气中,女排姑娘们也得以一步步成长,得以在大赛中磨练自己,而不是在日复一日的严苛训练中磨灭个性。

排球教练郎平的励志故事 篇3

有人说,没有郎平,就没有这支“长脸”的中国女排。 是的,在中国体育史上,几乎从来没有一个人能连续30多年受大众喜爱。 她在球员时代的五连冠带领中国女排走上世界之巅;执教以后再次率领中国女排重回排坛顶峰……

全部街道都回响着她的传说

1981年11月16日傍晚,学校停课、工厂停工,连乌鸦也停止聒噪,整个国家似乎都停滞下来。

我来巴黎了

全国人民守在黑白电视机和收音机前,此时,第三届女排世界杯的决赛正在进行,中国队对阵东道主日本队。

在主场球迷震耳欲聋的呐喊声中,一个叫郎平的北京女孩扣下了世界冠军,中国女排3:2艰难获胜。

中国女排7战7胜,首夺世界冠军,实现三大球历史突破。

整个中国沸腾了,人群聚拢在天安门广场,彻夜高呼“中国万岁!女排万岁!”

据说比赛颁奖典礼还没结束,国家体委、全国体育总会、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等单位的贺电就已达球队。

《人日报》12月5日报道说,当时中国女排收到的贺信、贺电和各种纪念品达3万件,而这当中,有3000多件都是“点名”送给郎平的。 山西太原机械学院全体师生甚至送来了一块近两米长的横匾,写着“振兴中华”四个贴金大字。

次日,国内几乎全部报纸头版头条都在报道女排夺冠。《人日报》头版:《学习女排,振兴中华——中国赢了》,评论员写道,“用中国女排的这种精神去搞现代化建设,何愁现代化不能实现?”

她是“世界第一主攻手”,球迷口中的“铁榔头”

“打球已经完全不是我们自己个人的事情、个人的行为,而是国家大事,我自己都不属于自己。 女排是一面旗帜。 女排的气势,振兴了一个时代,她是80年代的象征。 ”

女排的灵魂人物,郎平曾在自传《激情岁月》中这样写道。

据统计,7场比赛,中国队共扣球1116次,其中郎平一人扣球407次,得到79分,扣球命中率接近50%。 球迷们亲切地称她为“铁榔头”,她扣球的英姿甚至被画成漫画印上了邮票。

世界第一主攻手的名号得来不虚。 当时的郎平展现了逆天的身体素质,后辈至今只能望其项背。

她力量无穷:深蹲达到180KG,和男子散打王柳海龙旗鼓相当。 前女排主教练陈忠和甚至说,郎平的扣球和男子运动员没什么区别;她体能无解:单场比赛最多扣杀96次,整整是别人的两倍。 要知道伦敦奥运会时,惠若琪扣了50次,一旁的解说就惊叹说:“这简直是惊人的次数。 ”而这样的次数只是郎平的平均水平。

她背负10亿人期许,不断书写传奇

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郎平的神话彻底达到了巅峰。

尽管小组赛1:3不敌美国女排,尽管背负着巨大压力,但郎平还是率领中国女排勇夺桂冠。

夺冠的那一刻,全部人都沸腾了。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中国女排在决赛中以3比0战胜东道主美国队,夺得金牌,赢得三连冠傲人成绩。

这一刻,郎平真的不是一个人在打球。 在她的背后,肩负了10亿人的目光和期盼。

1985年11月17日,中国队以3比1战胜古巴队后,郎平激动地高高跳起。

“团结起来,振兴中华。 ”这句响彻天空的庆祝口号,跟郎平一样,在中国体育史上划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然而,传说还在继续。 队员时代,她包揽了三大赛的冠军MVP(1982世锦赛,1984奥运会,1985世界杯),短短五年就带领中国女排实现了五连冠的壮举。

退役后自费赴美求学,从“一无全部”重新来过

顶着冠军的光环,郎平退役后本可在系统内取得一份不错的工作。 但郎平却选择一条不同的路,到北师大学习英语,之后又自费赴美留学。

在美国留学的时候,郎平过得十分节俭,为了省钱甚至每天都吃同样廉价的三明治。 由于签证性质的.原由,郎平不能在美国打工赚钱,所以只能在学校里做排球教练,以此来抵扣她的学费。 后来,为了赚钱付学费,郎平不得不到意大利摩德纳队打球赚钱。

对于这段“留洋”经历,她在自传里这样写道:

1986年,我正式退役了,先去北师大学英语,半年后,有一个机会,我决定公派自费去美国留学。

当时的想法很简单,我只想出去一两年,学学语言、开开眼界。 另一个原由是,在中国女排这些年,得到很多荣誉,人们对女排队员几乎是家喻户晓。 虽然退役了,可我不能像普通人一样自由自在地生活,老是被别人注意,身不由己,连上个街买东西,都受拘束。

有一次,我想去看电影,买了票,故意迟到几分钟,等黑灯了,开演了,我们才找到位子坐下,没想到刚坐下,也许是我们俩的个子太高,还是被几个观众发现了,“郎平,郎平”地叫起来,这一叫,整个剧场都不安宁了,我一看情况不妙,赶紧撤。

可是,很多人不理解我的“撤”,他们总觉得,“女排”是中国的象征,我是典型的“民族英雄”,似乎不应该加入这股“出国潮”。 也有人挽留我:“你是世界冠军,你是有功之臣,国家不会亏待你的。 ”

排球竞赛

我觉得自己似乎被误解了,我不是怕“亏待”,我就是觉得,国家和人民待我太好,我不能再躺在“冠军”的奖杯上吃一辈子老本,不能天天坐在荣誉上。 “世界冠军”只说明我的过去,而一旦从女排的队伍中退下来,我什么都不是,我得重新学习本领,我得重新开始生活,必须把自己看成“一无全部”。

一无全部的“国际农民”到美国后,因为我拿的是公派自费的签证,所以不能工作,没有经济来源。 因为不能工作,我就只能把朋友家当作公家食堂,我吃饱了肚子,吃饿了心。 以前都是高高在上的,现在,一下子落到最底层,还得靠人家借我汽车、给我买衣服,我全部的优势一时都没有了,心里很难平衡。

后来,我慢慢地想通了,我来美国学习,就是要掌握自己过去没有的东西,开始新的奋斗。 我在大学排球队做助教。 学校给我的待遇是,可以免费读书。 但说是做助教,其实就是在哄着一些水平很差的队员。 一开始,我心里很难接受:我是世界冠军队队员,跑到这儿来哄一群几乎不会打球的大学生,位置整个是颠倒。 但我不得不说服自己:不想颠倒,回中国去,你来美国,就是找“颠倒”来的。

那时的我特别穷,白天读书时的那顿午饭,我不舍得去学校食堂或麦当劳吃,就自己做三明治带饭,去超市买点沙拉酱、洋白菜、西红柿、火腿,再买两片面包一夹,这样,花五六美元,一顿快餐的钱,我可以吃一个星期。 但吃到后来,见到三明治就想吐。

为了经济独立,我又去意大利的俱乐部打球赚钱。 一年后,我的签证因为这段工作经历,变为“工作签证”,在美国可以办绿卡了。 而更令人欣慰的是,我以560分的托福成绩通过了语言关,而且,经过严格的考试成为新墨西哥大学体育管理专业的研究生。

这段8年的海外生活经历,历练了我的心智,我已经把自己这个“世界冠军”一脚一脚地踩到地上了,踩得很踏实。

如果我没有经历过出国后“一文不名、一无全部”的生活,没有这些起起落落、沉沉浮浮的经历,我的人生不会有第二次起航。

为把中国女排拉出低谷,她心力交瘁

1995 年,中国女排陷入低谷,郎平“临危受命”,回国担任女排主教练,她抛家别女一个人回到北京。

回国执教,不仅薪水不高,风险和压力都是巨大的,工作也特别辛苦,已签订的多项合同都取消了,丰厚的待遇和优裕的生活条件都没有了。 还要长期面对同丈夫、女儿两地分居之苦。 郎平说:“要是为了钱、为了工资,我就不回来了!”

她在自己的自传《燃情岁月》中有着更为详细的描述。

1994年11月,我带八佰伴世界明星队打完最后一场比赛,中国排协打电话给我,要我从香港拐一下北京再回美国,说有事情商量。 到北京的当天晚上,伟民(前国家女排主教练)找我谈了女排的情况,我们确实都不忍心看着中国女排落到世界第八而一蹶不振。

中国女排

伟民说,女排最缺乏的是一种精神,是教练的凝聚力,要用一种人格的力量来调动运动员,而时间又特别紧迫,离亚特兰大奥运会只有一年半时间,不允许再慢慢启动了。 他对我有信心,希望我考虑,能否回来执教。 我也知道,伟民教练一般是不求人的。 1995年初,中国排协召开全国教练会议,决定更换中国女排的主教练,大家也提了人选,又一次想到了我。 于是,排球协会一个电传接一个电传地发到我工作的新墨西哥大学,球类司司长也给我发来电传,有一句话打动了我:“郎平,祖国真的需要你!”确实,最后使我下决心的就是这句话。

当时有美国朋友劝我:你在国家队那么多年,干得那么苦,压力太大,而且,你家庭情况不好,孩子那么小,你怎么能回去呢?再说,你还有那么多的合同,这样大的牺牲值得吗?这些利弊得失,我自己全都想到了。 回国、执教,这个动作确实非同小可,也许,会又一次改变我的生活和命运。

执教工作困难之多,也可想而知。 但我更清楚,女排在中国人心目中有一种很特殊的位置,女排打球已经超越了排球、超越了体育本身。 虽然,我离开国家队那么多年了,但大家还是想着我,尤其在女排最困难的时候,要把这副担子交给我,这是一种信任和托付。

坐在回国的飞机上,想着想着,我脑子里突然冒出一个大大的疑问:郎平,你胆子够大的,回去接这样一支队伍,你哪来的勇气?但我绝不盲目、绝不冲动,比较详细地阐述了我的执教想法,有一个基本精神:坚定信念,卧薪尝胆。

坐十几个小时的飞机,又在考虑训练计划,下飞机时,我有点晕晕乎乎的,头也没梳,稍微理了理。 走到机舱门口,我只看到机场上有那么多人,有扛着摄像机的,有端着照相机的,有举灯的,灯都打得特别亮,我还回头看,心想,肯定有什么贵宾坐在这架飞机上。 没等我想明白,这些人黑压压一片全冲我来了。 好,我还迷迷糊糊呢,十几个话筒伸了过来,一个接一个地提问,我都不知道听谁的好,也不知道怎么回答,前拥后挤的,远远地,我只看了我妈和我爸一眼,他们就被人群挤没了,我也被两个警卫“架”到警卫室,海关都没过,只好走“后门”了。

;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kuaibao/1882.html
上汽通用掌门人遭遇乌龙
探索数字化转型与项目式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