惨胜 印度选举 莫迪何以仅获得一场

日深夜,印度公布联邦议会选举结果,现任总理莫迪( )所属的选举联盟——全国民主联盟( )赢得印度联邦下院(人民院)多数,借此有望继续组阁,但最大执政党印度人民党( )议席数大幅下降,单一政党所获席位降至半数以下,可谓一场“惨胜”。

印度选举是世界上选民数最多、选举耗时最长、选举规则最复杂的,本届选举投票从 阶段进行,登记选民数近 亿。作为代议制国家,此次选举的重头戏,是人民院 个议席的选举,获得过半议员支持的政党或政党联盟当选下议员的党领自动成为总理即印度事实上的最高领导人。

席,加上尚未完成计票但稳定领先的席位,预计获得 席已毫无悬念。但印度人民党仅获得 席左右),不仅远低于莫迪和该党选前豪言的 席既定目标,也大大低于上届的 席,简言之,印度人民党已不再具备一党单独左右人民院和内阁的能力,不得不看联盟内其它小党的眼色,于此同时 最终所能获得的席位也注定远低于上届的 年的印度政局平添许多变数和不确定性。

同期反对联盟“印度联盟”( 席,加上尚未完成计票但稳定领先的席位,预计获得 席)翻了一番多,其中最大反对党国大党( 席,不但出乎几乎所有预测平台预料,也大大超过上届 席的成绩,是近年来表现最好的一届。

初步统计显示,印度人民党及其盟友在人口最为稠密、传统上视为该党根据地的北方各帮损失惨重,在人口最多的北方邦, 席,当时称作“联合进步联盟” 囊括全部议席,对手一无所获;在拥有 个议席的哈里亚纳帮,上届实现包揽的 本届只能与对手平分秋色;在拥有 议席的马哈拉施特拉邦,由于主要盟友湿婆军党( )的印度人民党可谓一败涂地,对手印度集团有望赢得 席,国大党一家更从上届仅获 就不占优势的西孟加拉邦,社会党( )两个著名地方性反对党势如破竹,

印度人民党保住了自己的“核心阵地”——中央邦和莫迪故乡古迪拉特邦,前者有望囊括全部

两场醒目的败仗折射出印度人民党和莫迪本人的尴尬:首先是现任联邦妇女及儿童发展部长伊拉尼 在北方部的败选,这位当红演员出身的著名女政客 年前曾轰动性击败了国大党党领拉胡尔 当选;其次是印度人民党候选人在北方部法扎巴德选区的惨败,这个选区内曾爆发著名的阿约提亚寺庙事件,莫迪在此处纵容印度教民粹分子在当地著名清真寺废墟上强修印度教寺庙“罗摩神庙”,被认为是莫迪第二任期“印度教民族主义”政纲的“阵眼”。

甚至莫迪本人也威力锐减:在其“竞选福地”——印度教圣城瓦拉纳西,他赢了对手

年强势崛起后一直以善于选举著称,此次选前更开足马力,在其大肆投入和精心安排下,多位反对党强势人物和执政联盟内异己被“穿小鞋”甚至投入监狱,其“护身符”印度教民族主义情绪更被包括“改国名”、“拆庙改庙”等一系列花式操作刺激下空前高涨,经济数据在其煞费苦心的“润色”下也显得花好桃好,种种选前迹象和专家预测都直指一场空前大胜。受此鼓舞,信心十足的莫迪和印度人民党将一句振聋发聩的印地语当作竞选口号和目标: 席)。很显然,一旦达成这一目标,莫迪将成为印度独立以来权力最大的国家领导人,足以让他在国内随心所欲,敢于无视任何不同的声音和非议。

日公布的出口民调和最初 计票结果似乎更强化了这一概念:出口民调显示 计票结果显示印度人民党得票率接近 成,当时国内外政治评论家迫不及待争相发表“莫迪和印度人民党何以横扫一切”之类评论,性急的印度股指更一度创下历史新高。但仅隔 ”成了莫迪和人民党的最辛辣讽,印度各大股指也瞬时崩盘,分别收跌

尽管莫迪在印度人民党总部和 上高调宣布“历史性的胜利”,并承诺将引领“书写重大决策新篇章”,但执政联盟内外均显得不以为然:选举分析师施瓦姆 )等认为,印度人民党议席的大幅缩水将加大联盟内小党讨价还价的力度和干预政府决策的胃口,可能迫使莫迪政府未来五年在诸如印度教民族主义等争议性问题上走得更远,从而进一步加剧争议,形成恶性循环;此次收获一场惨败丢掉议席的法扎巴德选区原印度人民党籍议员拉鲁 )承认“如此惨败无法让我继续维护罗摩神庙的尊严,这肯定是我做错了什么”,这种对党内和莫迪本人关键决策的质疑和动摇,将可能重挫印度人民党和莫迪本人的士气和信心,一如《纽约时报》评论所言“莫迪不再显得战无不胜”。

许多分析(如新德里政策研究中心 的分析)认为,尽管未来还有许多变数,但“莫迪神话”开始褪色,可能预示着印度人民党和印度教民粹一家独大的局面将被改写,未来印度或许会逐步回摆至 年的政治格局,即任何党派都难以呼风唤雨,各党派间形成错综复杂的相互制约。他们认为,这是莫迪和印度人民党“依仗优势肆无忌惮逾越选民忍耐底线”并有恃无恐所致。

一些境外分析家指出,“莫迪神话”的关键在于五个此前印度所缺乏的特质:个人魅力非凡的领导人、对资源和沟通所拥有的无与伦比掌控力、无可匹敌的组织机制、反对派的混乱、自由度的缩减。

但正所谓物极必反,选前许多信息已释放出预警信号,却被信心爆棚的莫迪所忽略:许多原本亲印度教民粹的商业领袖(如阿约提亚自由业者协会 )已小声提醒“拆建庙影响商机”、“印度穆斯林有两亿选票”,但莫迪及印度人民党充耳不闻,继续在这个敏感话题上猛踩油门,且完全听不见任何逆耳忠言,事实证明,不敢当面顶撞的北方邦选民干脆利落地用选票泼了莫迪一盆冰水,也动摇了其五年来重大国策战略的根基;《经济时报》选前民调揭示了对联邦政府和莫迪的 大挑战(失业、通货膨胀、不平等、农民抗议以及日益增长的政治专断,其中担忧“就业不足”者占比高达 ,担忧“社会不公”者占比高达 ,担忧“通涨”者占比也高达 ,印度前首席经济顾问巴苏 日援引印度经济监测中心 的数据,强调印度失业率已飙升至 ,位居全球最高水平,且随着莫迪各项 “改革”,正规就业机会大幅减少,青年失业率更远高于此,呼吁“政府干预刻不容缓”,但莫迪政府却沉醉于给自己增色的数字游戏,对这一切充耳不闻。

通涨方面,根据《今日印度》的“国家情绪”民意调查,管理家庭开支对许多印度家庭来说变得越来越具有挑战性。 的受访者表示难以处理当前的家庭开支。另有 的人承认开支增加,但仍能应付,这使得物价上涨成为 的人的担忧,对此莫迪和印度人民党在选举中始终坚持“国大党抹黑说”,加剧了公众的不安。

此外,他强推带有明显族群歧视性嫌疑的《公民身份修正法》( )促使原本四分五裂的反对派聚拢在“只要不是印度人民党就好”的“弃保”战略下,许多政纲和色彩大相径庭的反对党采取了“单一候选人”的策略,即尽量避免反对党内部在同一选区“自相残杀”,这极大缩小了印度人民党此前惯有的长计优势。

从胜选感言看,莫迪囿于拉拢民粹小党确保组阁稳定性的考量,未来五年政策可能变本加厉地向民粹派靠拢(他在得知选情细节后痛斥“北方部真可耻”,引发一片哗然),而未来五年的最大变数,可能是“一党议席不过半”所造成的内阁、立法不确定性,以及拥有少却举足轻重席位数的“造王者”政党将如何纵横捭阖,充当能压千斤的印度“秤砣”了。


张谦和、施兰茶:为什么“大国”印度总是很难拿到奥运金牌?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张谦和、施兰茶】

东京奥运会落下帷幕,印度代表团最终以1金2银4铜的成绩收官。

尽管奖牌数没有如愿达到两位数,但来自田径、拳击、举重、摔跤、曲棍球和羽毛球的7枚奖牌已超过伦敦奥运会的6枚,创下印度百年奥运史以来的最好成绩。

其中,尼拉吉·乔普拉(Neeraj Chopra)在倒数第二个比赛日男子标枪比赛中以87.58米的成绩斩获金牌。这不仅是印度有史以来第一枚奥运会田径金牌,也是印度奥运史上第二枚个人项目金牌,其 历史 意义和现实意义不言而喻,一些人甚至将其视作为印度大国崛起献礼。

乔普拉夺金之后,总理莫迪、印青年事务和 体育 部部长阿努拉格·塔库尔(Anurag Thakur)都发推祝贺,盛赞乔普拉书写 历史 新篇章。

《印度快报》对乔普拉获得男子标枪金牌的报道

印度尴尬的大国奥运之旅

一枚金牌能有这么大排面?

是的!因为印度奥运“祖上”实在太穷了。从参加1900年第二届现代奥运会算起,印度时至今日总共仅获得10枚金牌和35枚奖牌。

其中,男子曲棍球是印度奥运史上最辉煌的项目,曾在1928年至1956年达成六连冠伟业,共贡献了8枚团体金牌,不过之后起起伏伏,逐渐丧失统治力。而在其他奥运项目上,印度竞争力更是乏善可陈。

在1980年男子曲棍球队夺得第8块金牌后,印度连续28年金牌都颗粒无收,直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印度射击运动员阿比纳夫·宾德拉(Abhinav Bindra)在男子10米气步枪项目中夺魁,这才使印度在获得奥运会首枚个人项目金牌的同时,打破了印度几十年奥运无冠的尴尬局面。

宾德拉的金牌似乎只是昙花一现,并没有翻开印度奥运的新篇章,在2012年的英国伦敦和2016年的巴西里约热内卢,印度代表团金牌数继续挂零。

以里约奥运会为例,拥有13亿人口、经济总量排名全球前列的“大国”印度,仅收获一银一铜两枚奖牌——不仅被塔吉克斯坦、埃塞俄比亚等人均GDP未过1000美元的穷国甩在后面,还被巴林、斐济这样人口只有几十万的小国超过。印度在这届奥运会上的表现,只能说让人大失所望。

事实正是如此,几乎每四年都会有中外媒体发出灵魂拷问:为什么“大国”印度总是很难拿到奥运金牌?

印度奥运成绩不佳究竟是什么原因?

尽管市面上存在各种各样的说法,但缺乏投入可能是印度在奥运会长期表现不佳的最直接原因。

据2016年向印议会两院分别提交的报告显示,印中央政府和各邦用于 体育 运动的投入,每人每天仅为0.03卢比,而美国和英国政府每人每日相关投入分别达到22卢比和0.5卢比,甚至加勒比岛国牙买加每日人均 体育 投入也是印度的六倍多,达0.19卢比。

同时,印度政府的资助严重向已取得优异成绩或有望赢得奥运奖牌的运动员倾斜。

例如,宾德拉在拿下奥运金牌后,不仅得到了近40万美元的现金奖励,其所在射击队也被视为奥运重要夺牌点,经费随之倾斜过来。而大量尚未取得成绩的运动员则很难取得政府的资助,很多选手在成名之前不得不自筹赛训费用。宾德拉在2000年悉尼奥运前参与的所有国际赛事就都是自掏腰包。

阿比纳夫·宾德拉(资料图/印媒)

因此,只有极少数家境优渥的运动员才能够克服物质条件的限制,专注训练。

宾德拉的父亲是印度知名实业家,其本人则是一家 科技 公司的CEO。为创造最好的训练环境,老宾德拉甚至在自家后院修建了国际标准射击场,以及用于水疗的游泳池,并聘请专业教练团队指导宾德拉训练。因此,宾德拉的成功除了自身天赋和勤奋努力外,更离不开令人艳羡的“钞能力”,可以说是和古印度自备干粮、武器、马匹为国出征的刹帝利武士如出一辙。

宾德拉只是孤例,对更多印度运动员而言,解决经费一定程度上比如何提高竞技水平更为关键。

雪橇亚洲纪录保持者、三届冬奥会旗手希瓦·凯沙瓦(Shiva Keshavan)被视为印度最伟大的冬季项目运动员。然而,由于经费耗尽,凯沙瓦2006年都灵冬奥会后近两年时间被迫中断参赛,其2014年参加索契冬奥会的费用来自 社会 众筹,而非印度政府拨款。

缺乏经费使不少印度运动员无力投入全职赛训,转而选择进入铁路、警察、军队等“铁饭碗”部门半工半练。

这是因为,一方面政府公职收入水平较高且稳定,可以有效减轻他们的资金负担。另一方面,印度公职部门“摸鱼岗”众多,这意味着工作压力较小,可以让他们兼顾训练,如果在国际国内赛事中取得好成绩,他们还能因此获得升职加薪。

然而,这种模式毕竟是“委曲求全”,运动员们很难全身心投入训练备战,有时甚至不得不中断训练,其竞技水平自然缺乏保证。

值得注意的是,本届金牌得主乔普拉早在2016年获得世界青年田径比赛冠军后,就以准尉军衔加入第四拉吉普特纳步枪团,而本届银牌得主举重运动员米拉拜·查努则在获奖后被曼尼普尔邦政府任命加入邦警察队伍。

乔普拉在比赛现场

除了运动员缺乏专门资助,印度在运动配套设施建设上同样远远落后。

蒂帕·卡玛卡(Dipa Karmakar)在里约奥运会体操跳马项目中夺得第四名的好成绩。然而,在训练过程中,卡玛卡甚至因为没有专业的跳马台,而不得不将防摔垫垒到1米多高作为替代。同样,由于缺乏专业训练设备和场地,凯沙瓦也不得不在雪橇上装上轮子,在公路上练习。

运动员们在如此环境下备赛,如果能够取得好成绩,简直可谓“巧妇完成无米之炊”。

印度 体育 主管部门的腐败、低效、不专业,同样严重制约着印度 体育 的发展。

例如,曾经战绩辉煌的印度曲棍球联合会,2008年因其秘书长受贿违规挑选运动员进入国家队而被取消认证。

再如,印度2010年举办英联邦运动会,官方预算从2003年2.3亿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16亿美元,这还不计入与赛事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堪称史上最昂贵的英联邦运动会。然而,这起严重腐败案中的涉事官员仍被选入印度奥委会,这甚至导致国际奥委会于2012年以政府介入奥委会选举为名,取消印度奥委会成员资格。

此外,印度各大 体育 协会极不专业且缺乏长期规划。

据《印度 体育 治理:2016》统计:全印27个 体育 协会中,仅有印度田径联合会主席由前运动员担任,仅有9家 体育 协会领导层中有前运动员,另有12家 体育 协会并未披露会长或协会成员相关信息;在未来规划方面,仅有2家 体育 协会有长远计划,大部分协会既未制定工作计划,也没设置活动预算。

事实上,大部分印度 体育 协会由官僚或政客担任,攫取政治利益、积累政治资本是其任内的主要职责,而推广相关 体育 事业并非其工作重点。这样莫名其妙的机构设置就难免产生一系列荒诞不经的“骚操作”。

例如,2016年里约奥运会,印度 体育 管理局一度拒绝派遣卡玛卡的理疗师前往里约,声称理疗师随行是“浪费,并无必要”,直到卡玛卡进入决赛后,才迫于压力在最后一刻改变主意。

同样,在里约奥运会女子马拉松比赛上,由于印度代表团工作人员玩忽职守,忘记在指定地点为其运动员提供饮用水和运动饮料,致使印度女子马拉松纪录保持者加莎·奥查特里()居然因缺水而晕倒在赛场上。

Asianet News 报道截图

此外,里约奥运会印度代表团首席医疗官帕万迪普·辛格 (Pawandeep Singh)是名放射科医生,并无 体育 医疗相关经验。而他的父亲,是印度奥委会副主席——这位辛格医生如何当选上首席医疗官,答案已不言而喻。

印度的 体育 事业发展,还受到其 社会 文化的制约。

大部分印度家庭希望自己的孩子通过接受正规教育实现阶级跨越,而运动由于前面提到的投入不足、基础设施配套不佳、体制积弊等问题并不被视为改变命运的有效方式。

同时,受种姓制度和 社会 分化影响,高种姓人群将体力劳动视为身份低位的象征,因而不愿投入 体育 事业中;而占人口大多数的低种姓人群由于贫困,面临营养不良、缺乏设施、缺乏选拔的挑战。这也就意味着印度虽然有巨大的人口优势,但真正能参与 体育 运动的人口严重不足,尤其难以转化为参加国际 体育 赛事的竞争力。

此外,印度 社会 最为流行的运动项目如板球(cricket)、卡巴迪(Kabaddi)均不属于奥运项目,而其它运动项目在印度普及程度相对较低。相应地,由于缺乏关注度,不少运动项目在印度商业化程度不高,这导致参与资金不足,无法带动形成人才培养、设施建设、后勤保障等环环相扣、良性循环的 体育 产业生态。

印度 体育 仍不断进步,潜力不容小觑

客观而言,遭遇 2016年里约奥运会滑铁卢之后,莫迪政府对奥运会及整个 体育 事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印度前任青年事务与 体育 部部长里吉朱(Kiren Rijiju)2020年也曾表示,希望将印度打造为 体育 “超级大国”。近年来,印度政府也采取了诸多改革措施,努力解决长期困扰印度 体育 发展的积弊。

例如,印度2014年发起“奥运领奖台计划”(Target Olympics Podium Scheme),该计划为印度最顶尖的运动员提供资助、训练设施支持以及后勤保障团队。比如今年在东京奥运会夺冠的标枪选手乔普拉就得到“奥运领奖台计划”的支持。

再如,印度2018年发起“竞技印度”(Khelo India)计划,旨在通过发掘 体育 人才、完善 体育 赛事和基础设施,从草根层面建立 体育 文化。每年,该计划都会为1000名印度青少年提供长达8年每年7000美元的奖学金,帮助其接受 体育 训练,从而解决长期以来印度家庭不愿让孩子进入 体育 事业的困境。

此外,印度还改善了潘迪特·德雅尔·乌帕德海耶国家福利基金(Pandit Deendayal Upadhyay National Welfare Fund),该基金旨在资助昔日优秀运动员,帮助其在退役后能维持相对体面的生活。作为补充,诸如“奥运金牌求索”(Olympic Gold Quest)和“JWS 体育 ”等越来越多的非政府组织,开始为印度运动员提供资金支持。

或许,“一金难求”的日子离我们已经非常遥远,以至于我们很难理解印度再次获得奥运金牌后的举国欢腾;亦或许,我们会对印度网民“即使没有金牌印度仍是 体育 强国”的乐观精神付之一笑,但我们仍应注意到印度正努力扭转其奥运糟糕表现。

尽管印度离奥运奖牌榜前列仍有一段距离,但未来,我们也许能看到更多优秀的印度运动员在国际赛场上展现自己。

纳伦德拉·莫迪的人物经历

纳伦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1950年09月17日生于孟买邦(现为古吉拉特邦)瓦德拉嘎镇,祖上三代都在当地经营一个小杂货铺,家境虽称不上小康,但也算丰衣足食。 除了经营杂货铺,父亲还在火车站开了一个茶摊——奶茶是印度人每天必需的饮品。 在家里6个孩子中排行老三的莫迪,从小就在那里帮父亲卖茶。 从学校毕业后,他和哥哥也开了一个茶摊,自食其力,由“卖茶童”变成“卖茶人”。 莫迪在当地的学校完成了自己的中小学学业。 老师这样形容他:“他在学习成绩上算不上出色,虽然有点内向和腼腆,但是偏爱辩论和戏剧表演。 ”也许正是这些特质,使得莫迪日后在应对媒体时游刃有余。 同学眼中的莫迪是个有主见的人,做事情有决心、有毅力,而且酷爱读书。 镇上有一座小型图书馆,莫迪是那里的常客,据说他后来将里面的书几乎全部读完。 课余时间,莫迪绝不只呆在茶摊上。 出身于印度教家庭,他很小就加入国民志愿团组织的少年机构,在那里接受体能训练和教义熏陶。 这给莫迪一生的价值观和政治理念留下深厚的烙印。 上世纪60年代印巴战争爆发之时,小莫迪在火车站为路过的士兵端茶倒水、打扫卫生。 莫迪经常到志愿团驻地,帮助精神导师和讲师们洗衣、扫地、做饭,甚至料理他们的生活起居,累活脏活他都愿意干,深得大人们的喜爱。 20世纪70年代开始,莫迪正式成为国民志愿团一员,主要从事宣传方面的工作。 莫迪的政治生涯,正是开始于他在国民志愿团的日子,这也奠定了他的思想基因,即典型的印度教主义者。 那时候,作为一个“地下工作者”,莫迪经常乔装打扮。 他最喜欢的装束就是戴上墨镜,贴上大络腮胡,用布包上头,打扮成锡克人,以避人耳目。 除此之外,莫迪也经常在一些地下刊物上就紧急状态和民主议题发表评论,这些文章的题目包括《透视紧急状态》《关于宪法改革的建议》《当违法成为一种义务》《印度言论的不自由》《解剖印度的法西斯主义》《揭露英迪拉的骗局》等等,一度在印度政坛引发广泛议论。 莫迪也因此被警察盯上。 1977年,印度政局又发生大变。 莫迪等人的活动恢复正常,由地下转到了地上。 1978年,莫迪被志愿团委任为古吉拉特邦一个区的负责人,他作为组织者的才能得到认可。 到了1981年,他又成为志愿团在古吉拉特邦首府艾哈迈达巴德总部的宣传和联络负责人,负责与其他印度教组织及海外印度人的联系。 1985年,莫迪受到国民志愿团的指派,加入成立不久的印度人民党。 经过三年多的锻炼,他于1988年被任命为人民党古吉拉特邦秘书长,正式进入主流政治圈。 在其策划与带领下,印度人民党赢得了1995年的全国大选,莫迪凭借其领导能力出任人民党全国秘书长。 1998年,时任印度总理的瓦杰帕伊提拔莫迪为人民党总书记。 1999年,兼任人民党新闻发言人。 纳伦德拉·莫迪2001年10月担任印度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长,随后连续三届担任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长,担任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长12年来,该邦的经济增长率跃居印度首位。 莫迪减少行政过程中的繁文缛节,修建公路和电线,引进投资,让这个地方蓬勃发展,GDP增加了近两倍,大多数社会指标也有所改善。 古吉拉特邦仅拥有印度总人口的5%,却占据国家近1/4的出口额。 在竞选过程中,政治家的承诺往往来自特殊利益集团的慷慨解囊,莫迪却谈及将古吉拉特邦的经济快速增长和基础设施改善在全国复制,让民众耳目一新。 莫迪强调自己“茶农之子”的卑微出身和对贫穷生活的见证与体验,他的背景和打拼经历也让印度人寄望他成为变革的催化剂。 2014年5月16日,印度人民院(议会下院)选举投票结果揭晓,印度人民党领导的全国民主联盟在543个议席中夺得334席,获得压倒多数。 印度人民党总理候选人莫迪成为下一任总理。 2014年5月26日晚,纳伦德拉·莫迪在首都新德里正式宣誓就任印度第15位总理。 当晚的就职仪式在印度总统府举行,由印度总统普拉纳布·慕克吉主持,共有3000多名来宾。 莫迪领导的印度人民党在印度人民院(议会下院)选举中,获得全部543个议席中的282席,成为30年来首个拥有议会下院绝对多数席位的政党,而原执政党国民大会党仅获44席。 莫迪作为印度人民党总理候选人当选总理。 就职仪式后,由莫迪任命的内阁成员也宣誓就任。 2014年9月27日,印度总理莫迪在纽约联合国大会发表演讲,强调在世界范围内打击恐怖主义的重要性并呼吁改革联合国。 此次是莫迪担任印度总理后第一次在联合国大会发表演讲。 打击恐怖主义是莫迪本次讲话的重点,他称印度支持美国等西方国家对西亚地区正在复苏的恐怖主义势力进行打击。 2015年5月14日,印度总理莫迪抵达西安机场,开始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 这是莫迪上任以来首次访问中国。

莫迪对2024印度大选的底气何在

莫迪对2024印度大选的底气主要来自于他过去几年的政绩,特别是经济改革、外交政策成就以及国内政治的稳定。 首先,莫迪政府在经济改革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自莫迪上台以来,印度实施了一系列重要的经济改革措施,如统一商品和服务税(GST)、破产法改革、以及推动数字化和金融科技的发展。 这些改革为印度经济的增长和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投资,创造了就业机会,从而提高了民众的生活水平。 这些经济成就为莫迪赢得了广泛的支持和认可,使他在大选中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 其次,莫迪在外交政策方面也取得了重要突破。 他成功地将印度定位为全球政治和经济舞台上的重要力量。 例如,印度与美国、俄罗斯等大国的关系得到了加强,同时也在地区事务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此外,莫迪政府还推动了“印度制造”倡议,旨在将印度打造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 这些外交政策的成功为莫迪赢得了国际声誉,也提升了他在国内民众中的形象。 再者,莫迪政府在国内政治稳定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果。 通过打击腐败、加强法治和改善治安状况,莫迪政府成功地提高了政府的治理能力和效率。 此外,他还推出了一系列社会福利计划,如“清洁印度”运动和“印度全民医疗保健计划”,以改善民生福祉。 这些举措使得莫迪在国内各个阶层中都获得了广泛的支持。 综上所述,莫迪对2024年印度大选的底气主要来自于他过去几年在经济改革、外交政策成就以及国内政治稳定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果。 这些成果为莫迪赢得了广泛的民意支持和国际声誉,使他在大选中具备较大的竞争优势。 然而,选举结果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选民意愿、竞争对手的策略以及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等。 因此,莫迪政府仍需继续努力,以确保在2024年大选中取得胜利。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kuaibao/22632.html
丛明晨 鄢手骐领衔 辽宁男篮出战亚冠12人大名单
武磊停赛 韦世豪等出战 今晚!CCTV5提前55分钟直播国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