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北 科学防沙治沙 绿色长城 央广时评 久久为功筑牢

(原标题:【央广时评】科学防沙治沙 久久为功筑牢“三北”绿色长城)

土地荒漠化,不仅让人类失去可以耕种的土地,还会加剧沙尘灾害,极大影响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是防治土地荒漠化的重要途径。然而,在高温干旱的沙地里种下一棵树不难,种活一棵树却不容易。为此,在我国“三北”地区,沙区的人们不得不想方设法,在一次次试验中不断探索植树种草的新模式。

甘肃天水,植树活动

在内蒙古科尔沁沙地,当地人摸索出了“深栽浅埋”法,即将树苗栽种到一米深的沙坑中,却只回填半米深的土,帮助树苗有力抗拒了风沙干旱,不仅减少了50%的浇水次数,还将苗木成活率由过去的50%左右提高到现在的90%以上。在宁夏中卫,人们在沙面人工接种蓝藻等隐花植物,促进形成生物土壤结皮,可以有效固沙。天然结皮的形成至少需要8年,人工培养只需1年左右。在甘肃武威,科研人员将成片光伏面板布置在荒漠化土地上,不仅能利用光能发电,还能像遮阳伞一样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有利于板下优质牧草、灌木等生长,实现了发电、治沙、增收三重效益……

内蒙古鄂尔多斯,栽种柠条

这些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防沙治沙措施,突出的是因地制宜、科学精准,是各地沙区群众和科研工作者经过长期实践摸索出来的宝贵经验。不同沙区的自然环境不同,栽什么树、种哪些草,种多少、怎么种,都需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自然规律而定。因此可以说,防沙治沙是一项科研工作,必须要有扎实的调研、试验和分析,确保绿化行动科学有效。否则,盲目绿化,脱离实际或违背自然,草木苗难以成活,不仅浪费人力财力,还可能导致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效果适得其反。

甘肃张掖,沙丘变果园

防沙治沙要讲科学、靠科技,也要靠全社会共同参与、久久为功。“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45年多来,正因一代代建设者的不懈努力,在茫茫荒漠中播撒点点绿意,才创造了一个个“荒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生态奇迹。如今,工程区累计完成造林保存面积4.8亿亩,森林覆盖率从1978年的5.05%提高到目前的13.84%,61%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有效控制。同时,工程区经济林干鲜果品年产量从不足200万吨提高到4800万吨,1500多万人依靠特色林果业实现增收。

河北承德,塞罕坝机械林场

眼下,总规划73年、分八期进行的“三北”建设工程,已进入六期工程建设期(2021—2030年),也是巩固拓展防沙治沙成果的关键期。我们要锚定这一阶段的目标任务,因地制宜,不断探索适合当地的治沙又致富的双赢之路,把祖国北疆绿色长城构筑得更加牢固,不断续写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央广网评论员 陈锐海)


毛乌素沙地 能治理吗

应该是可以,但不是一朝一夕马上就能治好的,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齐心努力。 (1)面积不是很大。 毛乌素沙漠位于陕西省榆林地区和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之间,面积约4.22万平方公里。 包括鄂尔多斯南部、榆林市的北部风沙区和宁夏盐池县东北部。 面积相比与撒哈拉、塔克拉玛干、古尔班通古特、卡拉库姆等就小多了。 (2)年降水较多,250-450mm左右。 有利植物生长,移动沙丘很少,定和半固定沙丘的面积较大。 (3)历史上就是草场丰美的地方。 后来由于不合理开垦、气候变迁和战乱,地面植被丧失殆尽,就地起沙,形成后来的沙地。 毛乌素沙漠是在一两千年的时间里逐渐扩展而成的,大约自唐代开始有积沙,至明清时形成沙漠。 (4)退耕还林还草,产业结构日趋优化。 该区处于农耕区与牧区过渡地带,不合理的高强的开发才导致退化,放弃种植业,有一定的自然恢复潜力,但需要的时间很长。 (5)环保意识的增强,国家科技资金的投入,人为改善植被,防沙治沙成就日益显著。 1959年以来,已大力兴建防风林带,引水拉沙,引洪淤地,开展了改造沙漠的巨大工程,属于三北防护林的一部分。 造林英雄人物大量涌现,治沙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最为显著的是陕西榆林一带,森林覆盖率已经很高。 恢复原有的健康,再现水草丰美。

我国治理沙漠化严重地区的生态工程

退耕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三北防护林体系,长江流域防护林,环京津风沙治理工程,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主要解决天然林的休养生息和恢复发展问题。 工程实施范围包括: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和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的17个省区市的734个县和167个森工局。 从2000年至2010年主要实现三大目标:一是切实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二是加快森林资源培育步伐;三是妥善分流安置富余林业职工。 ——退耕还林工程。 这是涉及面最广、政策性最强、群众参与度最高的再造秀美山川的关键工程,主要解决重点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 工程覆盖了中西部所有省区市及部分东部省区。 规划在2001年至2010年间,退耕还林2.2亿亩,宜林荒山荒地造林2.6亿亩。 工程建成后,工程区将增加林草覆盖率5个百分点,水土流失控制面积13亿亩,防风固沙控制面积15.4亿亩。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 主要解决首都周围地区的风沙危害问题。 工程建设范围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5省区市的75个县,总面积为46万平方公里。 工程建成后,京津地区的生态将大为改观。 ——“三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建设工程。 具体包括“三北”防护林第四期工程,长江、沿海、珠江防护林二期工程和太行山、平原绿化二期工程。 主要解决“三北”地区防沙治沙问题和其他地区各不相同的生态问题

什么被称为中国生态建设的绿色长城

“三北”防护林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m.srwj168.com.cn/kuaibao/24978.html
摄影师安娜镜头中的戏剧 如梦时间 梦里人
如果不在弗里克计划当中 埃里克 世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