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女赋 青年戏剧创作者的故事 关于棱镜MINI戏剧节演出剧目

2024年6月8日至10日的第六届棱镜MINI戏剧节在北京朗园Vintage举办,其中话剧《施女赋》为首演,在棱镜演出两场完美收官。

正如棱镜MINI戏剧节艺术总监、出品人、发起人王晓鹰导演提倡的,棱镜是一个容纳多元化作品的戏剧舞台,在这个舞台上青年戏剧创作者能够绽放自我,表达自己的创造力。

在朗园的排练过程中,《施女赋》剧组有幸得到了王晓鹰导演的悉心指导。

《施女赋》的青年导演之一徐竹曾拍摄《爱比死更冷》、《单摆宇宙》等即将上映的院线电影,对于首次触电戏剧,并导演戏剧处女作,徐竹认为不同艺术形式的共通及差异都给予她更多的创作灵感与启发,使得她对这部先锋与古典融合的话剧展现更多的舞台表达力。

《施女赋》的另一位青年导演田树则表示,作为导演,他首先要指导演员的调度和表演,同时,田树亦是一位非常优秀的青年演员,出演了多部作品及话剧演出。此次他担任了主角范蠡的出演。在舞台上田树不但是运筹帷幄的导演,还贡献了沉浸及富有感染力的激情澎湃演出。

图:田树导演排练照

6.8号首场演出后,话剧《施女赋》得到了观众的好评。从故事的文本到演员的表演都受到了观众的认可。西施的扮演者青年女演员谭晓钰更被许多观众夸赞,“太像西施了,捂胸蹙眉,气质绝佳,符合西施形象。”

图:西施

一出戏短短的几十分钟内,演员们将人物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

四施这个新颖的故事题材下,编剧肖倩茹巧妙改写了了东施效颦的典故,东施演员苏令在舞台上出演了英姿勃发的女将军东施,塑造了巾帼不让须眉的形象。

图:东施

而南施北施设定中来自现代,北施演员赵文涵曾出演多部舞台剧,她塑造了俏皮的北施。

南施演员唐俪宁也具有丰富的话剧经验,在戏中有一段重要的剧情是南施在危急中代替西施跳起了响屐舞。两位演员唐俪宁与谭晓钰都是专业的舞者,西施温婉,南施刚劲,两人的优美舞姿给观众带来了视觉盛宴。而具有多年音乐制作经验的音乐总监洺葳带来了他优美的原创音乐,感染了观众,使得观众更加沉浸于戏中的情绪色彩。

图:越王勾践的扮演者赵六将古代帝王越王的深沉冷酷展现无遗

导演与演员在台前冲锋陷阵,而一出戏剧的诞生离不开幕后团队的努力,编剧孕育了剧本的呱呱诞生,灯光、舞美、道具配合缺一不可。制作人曹菁菁与郭文婷在紧张的排练制作周期中做好一一规划保证了剧目的顺利上演。年轻的舞台监督丁宁在这个戏的排练过程中也不断成长。尽管一出戏剧有着瑕疵与不完美,但凝聚了每位成员的心血与呼之欲出的饱满生命力及热情。

曲终人散,棱镜剧场恢复了平时的安静,但青年创作者们抱着饱满的对艺术的热情,不忘初心,准备着新的作品,期待着与观众的再次相遇。

剧照:东施与西施

剧照:范蠡与胡戕

剧照:范蠡、扮演者田树

剧照:西施、扮演者谭晓钰

剧照:西施与范蠡

剧照:南施、扮演者唐俪宁

剧照:北施、扮演者赵文涵


中西方戏剧文类比较有何异同

一、中西方戏剧文化的不同点1.表现形态上不同。 相对而言,西方戏剧在表演元素上比较单纯,而东方戏剧在表演元素上呈现多元化。 因为戏剧艺术最早的形态是歌舞结合,戏剧原本是从祭祀性的舞蹈中产生出来的,但西方戏剧在发展过程中已不再拥有歌舞结合的形态:或者是依靠台词的“话剧”;或者是只歌不舞的“歌剧”;还有专舞不歌的“芭蕾”。 歌舞分家成为西方戏剧的某种特征。 相比起来,东方戏剧则保留着古老的歌舞结合的传统。 东方戏剧的典型代表类型——中国戏曲的各剧种,几乎无一例外包含有唱、念、做、打各要素。 如果看过京剧《打渔杀家》、评剧 《花为媒》等剧目,闭上眼睛回味一下,就很容易体会到这一特征。 其实,从“戏曲”这一名称也可以看出,“戏”指舞蹈与动作,“曲”指歌唱部分。 “载歌载舞”成为中国戏剧不可分割的部分。 而同属东方的日本歌舞伎、印度梵剧等也是如此。 2.对于现实的审美把握不同。 东方戏剧侧重“写意”,西方戏剧侧重“写实”。 “写实”是指在舞台上从表演到布景,都要使看戏的人感觉到如同生活的真实形态,象《雷雨》等经典话剧的布景与音响都逼近生活形态。 “写意”是东方文化的特征,它不追求形式的逼真性,而重在表现意境,这是戏曲的绝妙之处,在戏曲舞台上,拿一根马鞭舞动就意味着骑马奔驰;而跑一个圈就算走过了十里八里甚至千里万里;四个龙套就代表千军万马等。 似乎有点像人们幼小时骑着竹竿就仿佛在高头大马上一样,是极富想象力的创造。 这种不求生活再现,而用高度提炼、夸张、美化来达到神似的方式,打破了时空的限制,扩展了表现生活的领域,把观众带到五光十色的生活联想之中,让人获得高度的艺术享受。 另外一个独特性是戏曲的程式性。 所谓程式是指规程法式,就是无论唱、念、做、打都有程式。 如何起身、怎样走路,对打有套路,甩袖子有讲究,而旦角的哭、小生的笑、花脸的怒打“哇呀呀”、丑角的念白等待都有讲究。 演员正是在程式的规则中发挥各自的功底和才能。 二、中西方戏剧文化的相同点1.类型相同无论中方戏剧还是西方戏剧,由于类型相同,都称为戏剧。 戏剧,是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 文学上的戏剧概念是指为戏剧表演所创作的脚本,即剧本。 戏剧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木偶戏等。 2.艺术价值相同中西方戏剧中的多种艺术因素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它们在综合整体中的地位不是对等的。 在戏剧综合体中,演员的表演艺术居于中心、主导地位,它是戏剧艺术的本体。 表演艺术的手段——形体动作和台词,是戏剧艺术的基本手段。 其他艺术因素,都被本体所融化。 剧本是戏剧演出的基础,直接决定了戏剧的艺术性和思想性,它作为一种文学形式,虽然可以像小说那样供人阅读,但它的基本价值在于可演性,不能演出的剧本,不是好的戏剧作品。 戏剧演出中的音乐成分,无论是插曲、配乐还是音响,其价值主要在于对演员塑造舞台形象的协同作用。 戏剧演出中的造型艺术成分,如布景、灯光、道具、服装、化妆,也是从不同的角度为演员塑造舞台形象起特定辅助作用的。 以演员表演艺术为本体,对多种艺术成分进行吸收与融化,构成了戏剧艺术的外在形态。

除了乌镇戏剧节,还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小镇戏剧节?

我想给您介绍两个小镇(城)戏剧节——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和日本利贺戏剧节,详细信息在下面。 1. 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2. 时间:2017年7月6日至7月26日3. 地点:法国南部城市阿维尼翁4. 特色:在二战后开始举办,观众可以在露天采石场、皇宫庭院、修道院等被改造的历史遗址里看到一幕幕反思当代社会的先锋作品。 5. 创办人:由法国戏剧导演让·维拉尔于1947年创办。 当时巴黎被公认为法国文化之都,而巴黎以外的外省则被巴黎人讥讽为文化沙漠。 但维拉尔深感巴黎戏剧日益成为上流社会和圈内人士自娱自乐的形式,他决心让戏剧走出巴黎,走向观众,走向民间,用一种与巴黎戏风不同的戏剧去感染一代年轻的观众。 6. 给予戏剧和集体艺术一个密室之外的地方……让一种在候见室、在地窖、在沙龙中变得枯萎的艺术焕发青春。 ——让·维拉尔2.日本利贺戏剧节7. 时间:2017年8月15日至9月10日8. 地点:日本富山县山村东砺波郡利贺村9. 特色:戏票采用随喜的形式,本身突破了世界戏剧的收益方式。 戏剧的发生地在利贺,这个被东京人称为“比莫斯科还远的地方”,这个老龄化严重、人口迅速减少的小村落,结合当地的“合掌屋”,在好不容易存活下来的文化遗产中演出戏剧。 10. 创办人:日本戏剧人铃木忠志在1982年创办。 希望对您有帮助by 聚有戏

谈谈中国戏剧的新与旧

中国戏剧(China Drama) 主要包括戏曲和话剧,戏曲是中国传统戏剧,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步形成了以“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为核心的中华戏曲百花苑。 话剧则是20世纪引进的西方戏剧形式。 中国古典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堪称国粹,她以富于艺术魅力的表演形式,为历代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 而且,在世界剧坛上也占有独特的位置,与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剧。 新与旧,这是矛盾的辩耗祝一。 在新与旧的子盾发展过程中,对新与旧所持的不同态度,能够表明人仍的不同立壕、观点和世界观。 《网络百科》希望能够帮到你。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kuaibao/30665.html
覆盖直流交流 我国电动汽车充电安全要求新国标将至
这些才是大龄妈妈适合的穿搭!不用追求少女感 不老气还高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