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没来 泽连斯基也去G7峰会!和意大利美女总理拥抱贴脸好开心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也去参加G7峰会了,这次的G7峰会是在意大利南部举行的,在当地时间6月13日,是峰会的开幕式,开幕式意大利美女总理梅洛尼主持的,当天晚上还举行了峰会晚宴,意大利总统邀请各国领导人及其配偶参加。

泽连斯基这次单独出席了G7峰会,老婆欧琳娜这次没有跟着一起来。而在欢迎仪式上,泽连斯基和意大利美女总理热情拥抱,还送上了超级热情的吻面礼。

夫人欧琳娜不在,泽连斯基过分热情了。不得不说,意大利美女总理这次可真是非常惊艳,在欢迎仪式上一身樱花粉套装闪耀亮相。

意大利总理梅洛尼和前来的参加会议的各国首脑打招呼的微表情也是被媒体关注到了,英国的每日邮报称,梅洛尼和泽连斯基还有英国首相苏纳克打招呼的时候非常热情,而和美国总统拜登握手打招呼的时候有些尴尬的表情。

没错,泽连斯基依然还是没有穿正装出席这样的正式活动,泽连斯基一身墨绿色的POLO衫,不过这次还算是穿得比较隆重了,没有直接穿着T恤来。

意大利美女总理这次在峰会上,展现出了霸道女总裁的风范,她这身职业范十足的穿搭,也是值得上班族MM的借鉴,这身粉色着装真是满足了我们的少女心,而且这身西服套装并没有过分中性化,反而女人味十足呢!

拜登也来了,梅洛尼和拜登没有过分热情的拥抱,拜登这次没有带着第一夫人来,而是带着孙女一起来了。

拜登在白天的活动中其实还走神了,而意大利总理叫住了拜登,场面才恢复正常,拜登确实是岁数大,很多时候反应不过来。

在第一天的活动上,拜登缺席了晚上的晚宴,白天的活动都还是参加了。而晚宴才是女士们比拼时尚感的时刻,只可惜这次来参加峰会的第一夫人不多,有日本第一夫人,还有德国第一夫人,其他大部分都没有来。

英国首相苏纳克见到意大利美女总理,表情最为丰富了,而梅洛尼也是笑开了花儿,两人也是进行了拥抱和吻面礼的隆重仪式。

梅洛尼欢迎苏纳克的时候,肢体语言也是很夸张,简直是笑得前仰后翻了。不过英国第一夫人阿克塔莎这次也没有来,要不然之前很多时候,英法美第一夫人,还有韩日第一夫人等,在峰会上的时尚比拼格外精彩呢!

G7峰会在继续,也是期待意大利美女总理的继续换装秀。太太团这次人数太少,不知道会不会单独安排活动。

泽连斯基也去G7峰会了!和意大利美女总理拥抱贴脸,老婆这次没来


美媒爆料:泽连斯基多次要求后,拜登并未与他就波兰遇袭事件通话

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网站17日援引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的报道称,多名知情人士透露,波兰遭导弹袭击事件发生之后,美国总统拜登并未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通话。 不过,在乌克兰将此事归咎于俄罗斯后,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致电泽连斯基办公室,敦促乌克兰官员“更加小心行事”。 美国总统拜登图源:美联社CNN报道称,拜登和美国务卿布林肯在印尼巴厘岛参加二十国集团峰会期间,助手们在半夜将他们叫醒并告知波兰境内发生导弹爆炸事件。 当地时间早上5时30分,拜登与波兰总统杜达通话,布林肯和沙利文与波兰同行也进行通话,并在随后加入了拜登和杜达的通话。 消息人士称,波兰官员得知导弹爆炸事件是在美国东部时间周二上午10时左右,也就是巴厘岛当地时间晚上11点左右,并在美国东部时间下午1时左右,也就是巴厘岛当地时间周三凌晨2点左右向盟友通报。 CNN称,通过基于卫星情报系统的信息以及与波兰官员的交谈,美国官员意识到,这枚导弹似乎是乌克兰发射的。 波兰境内发生导弹爆炸事件,致两人死亡图源:社交媒体CNN报道称,在情况仍不明朗的情况下,拜登的顾问敦促包括乌克兰官员在内的各方保持冷静和耐心。 但在相关消息披露大约一小时后,乌总统泽连斯基声称是“俄罗斯导弹击中了波兰”,称这是“非常重大的升级”,需要做出回应。 知情人士称,在泽连斯基发表上述言论后,沙利文迅速致电乌总统办公室,敦促乌官员们在谈论此事时更加谨慎。 一名知情人士称,拜登和泽连斯基周二晚间没有通话,尽管这位乌克兰领导人多次要求安排一次通话。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图源:美联社知情人士还告诉CNN,尽管拜登在事件发生后与杜达和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进行通话,并在G20峰会上与世界各国领导人举行紧急会谈,但他到周三下午仍未与泽连斯基直接通话。 不过,沙利文在事件发生数小时后与乌总统办公室主任通了话,布林肯则与乌外长库列巴通了话。 报道称,这起导弹爆炸事件在西方联盟和乌克兰之间造成了一些裂痕。 有消息人士称,美国和波兰总统都公开表示,这枚导弹可能是乌克兰防空系统发射的,但泽连斯基在周三下午仍坚称导弹不是乌克兰发射的,这让波兰官员感到“沮丧”。 不过CNN报道说,泽连斯基在周四承认乌克兰确实发射了一枚防空导弹。 但他说:“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我们不确定。 世界不知道。 但我确信那是一枚俄罗斯导弹,我确信我们从防空系统发射过。 ”他补充称,只有在调查之后才能得出关于是哪些导弹落在波兰境内的结论。 延伸阅读:导弹事件让俄乌局势更复杂:欧洲很害怕美国很难办近日,伴随着波兰与乌克兰边境巨大的爆炸声,导弹从天而降,2名平民遇难。 欧洲、美国、北约惊起,它们迫切地需要搞清楚一件事,那就是导弹是不是来自俄罗斯。 最初的嘈杂过后,各方有了一些头绪,都指向同一个线索——导弹可能是乌克兰发射的。 乌总统泽连斯基否认导弹来自乌克兰,没想到,美国总统拜登立即反驳,称泽连斯基的说法“不是证据”。 显然,此事再次向世界警示,围绕乌克兰危机,形势越来越复杂!欧洲很害怕当地时间11月15日夜间,紧挨着乌克兰的波兰东部赫鲁别舒夫县先后两次传出爆炸声,事件造成2名公民死亡。 不光是波兰,另一个乌邻国摩尔多瓦,也被导弹击中,引发局部停电。 这件事,让欧洲警铃大作。 挨打是真挨打了,害怕也是真害怕,尤其是小国。 从波兰提升军事单位战备等级,以及波罗的海国家再度提起在乌西部设“禁飞区”都能看出,欧洲小国遭受了一波剧烈的心理冲击,心有戚戚焉。 “今日俄罗斯”援引社交媒体传出的现场图片欧洲啊欧洲,曾经和平安宁的大陆,如今兄弟阋墙,战火蔓延,民不聊生。 人们不仅为汽油、取暖费和面包发愁,为6%-7%的高通胀担忧,如今还要担心会不会有“不长眼的导弹”,哪一天“随机”掉到自己头上?这是欧洲的悲哀,也是对世界的警示。 所有人都在反思,事情怎么成了这样子?美国很难办欧洲当然很着急,齐刷刷看向大洋那一头的美国。 导弹路径很可能超出了美国的心理预期,也就是飞到乌克兰以外了。 这件事一下子就让美国站了起来,甚至影响了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G20峰会的既定议程。 美国总统拜登紧急召集七国集团和北约领导人一起商量,几张“名场面”照片就此诞生。 先来看这张,照片中,每一位的神情都耐人寻味,摄影师的拍摄角度,更耐人寻味。 ↓↓现场只有两个人坐着,一个是“带头大哥”美国总统,另一个就是唐宁街10号屁股还没坐热,头一回见识G20这种大场合的英国新任首相苏纳克。 美国总统拜登手指点在鼻子下面,似乎在思考什么。 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朔尔茨、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加拿大总理特鲁多等人站在周围,而拜登的“军师”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也凑了过来。 再来看这张拜登在推特账户上贴的照片,他本人是绝对的中心,绝对的主角,体现了美国的地位,而一众盟友国家的领导人,环绕四周。 ↓↓推特截图照片中,特鲁多、苏纳克等人,侧耳恭听;马克龙、朔尔茨,托腮沉思;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对面听讲;角落里还有被挡住,唯一带了英语翻译参会的领导人——日本首相岸田文雄。 玄机不止于此,按理来说,北约开小会,资深成员国土耳其也应在列,但现场找不到同样出席G20会议的土总统埃尔多安的身影。 原来,埃尔多安已经表态了,土耳其相信这次导弹爆炸与俄罗斯无关没想到,会毕,拜登得出和土耳其类似的结论:导弹“不太可能”是俄罗斯发射的。 拜登还进一步透露,爆炸可能由乌防空导弹造成。 不仅帮俄罗斯撇清关系,还直接点名乌克兰?这还是我们熟悉的那个美国吗?有理由相信,美国政府开始担心了:——拜登担心中期选举后,对手共和党给自己使绊子,阻碍对乌大手笔援助。 ——美国担心乌克兰越来越“不听话”,比如已开始推促乌俄恢复会谈,但乌方却把导弹打到波兰。 ——美国担心自己挑起的危机最终失控,把俄罗斯逼急了。 ——美国担心这把火烧到北约成员国身上,让自己陷入出不出兵的道德困境。 总之,俄罗斯可以被“放血”,乌克兰可以被牺牲,波兰可以被牵连,但作为混乱中唯一的渔利者,美国,绝不能被卷进去。 因此,这一次,美国亲自“打脸”乌克兰。 波兰很憋屈起初,挨打的波兰第一时间站出来指责俄罗斯,不仅与乌总统泽连斯基共同认为这是“俄罗斯的恐怖袭击”,波方还召见了俄大使。 结果,“大哥”美国和俄罗斯国防部意见一致,说是乌克兰干的。 俄罗斯国防部的意见是,俄军专家对波兰方面被击中损毁设施的照片研究后判断,导弹碎片为乌克兰装备的S-300防空导弹。 拦截俄导弹未成功?发射时发生偏差?总之,乌方再三否认有此有关。 耐人寻味的是,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强调了两点:一、波兰方面因导弹坠落事件产生的“反俄情绪”,不可接受。 二、美方和美国总统的“克制”和“更加专业”,是值得注意和考虑的。 称“死敌”美国“克制、专业”?这样的措辞,也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俄罗斯。 波兰总统杜达改变说法,也很有意思。 一开始他向记者表示,可能是“俄制导弹”,之后他又说:波兰正在冷静应对。 目前没有任何确凿证据表明,发生在边境的爆炸事件是对波兰的蓄意攻击,这可能是一起孤立事件。 这枚导弹不是针对波兰的。 波兰也没有证据证明,导弹是由俄罗斯发射的。 很有可能是乌克兰的防空导弹。 美国“打脸”乌克兰的关键时刻,俄罗斯又来敲打一番,让莫名其妙挨了一拳的波兰,哑巴吃黄连,只能“冷静应对”了。 北约很微妙现在情况就很尴尬了,因为导弹爆炸这件事,从“俄导弹攻击北约成员国,北约要反击”的惊险假设,变成了“北约成员国自己打自己”的反转戏码。 波兰最开始计划以《北大西洋公约》第四条款,召集北约理事会磋商。 根据该条款,北约成员国在领土完整、政治独立或安全受到威胁时,在任何一个成员国的提议下,北约各成员国将进行紧急磋商。 然而,德国消息人士透露,巴厘岛的G7与北约成员国紧急会议,未按照这一条款召集。 此后,波兰总理莫拉维茨基表示,波兰此次放弃启动该条款。 这其中经历了什么曲折,已不可知。 北约规定,“缔约国任何一方遭到武装攻击时,应视为对全体缔约国的攻击。 ”但这一次,无论美国、北约、俄罗斯还是波兰自己,都表示导弹更可能来自乌克兰。 反正,不是来自俄罗斯。 北约尴尬,是面子问题,要动武,是里子问题。 北约不愿在现阶段,或者说不会为了波兰这件事,与俄方发生直接冲突。 不要面子,留住里子。 何况俄方已经意识到,有人正“试图挑起俄罗斯与北约之间直接的军事冲突”。 形势很复杂实际上,人们应当留意到,作为冷战结束后迟迟未解体的军事同盟,不断更新战略概念、加剧在全球扩张的是北约,它才是不断挑起冲突,引发乱局的根源。 美国和北约一次“克制”,说明不了什么。 更不能排除,北约将来不会与俄罗斯爆发大规模直接冲突。 一切有迹可循。 就在拜登试图为导弹事件“灭火”时,美防长奥斯汀当地时间16日仍“炮轰”俄罗斯,称“无论得出什么结论,俄罗斯对此事负最终责任”。 波兰驻北约大使萨特科夫斯基,也将最终责任归咎于俄方。 形势很复杂、斗争很激烈、教训也很深刻。 别忘了,之前的“布查事件”、扎波罗热核电站被炮击、“北溪”管道爆炸泄漏,以及“脏弹”风波,都是如何成为一场又一场“罗生门”的。 而到头来,又有谁是赢家?或许,局势更危险的时刻,还在前方。

遭拜登质疑后泽连斯基改口:我也不是100%确定

炸到波兰境内的导弹到底哪来的?在美国总统拜登再度质疑乌克兰方面的说法后,乌总统泽连斯基似乎软化了自己的措辞,称他“并非100%”清楚事情全貌。 然而,就在各方争论和担忧之际,乌克兰总统办公室顾问却称,这起导致两名波兰平民死亡的事件是个“好故事”,它将促使北约对俄罗斯采取更加强硬的态度。 遭拜登质疑后泽连斯基改口:我也不是100%确定据彭博社17日报道,当地时间周四,泽连斯基线上出席在新加坡举行的彭博创新经济论坛时表示,乌克兰军方告诉他,爆炸现场的弹坑图像显示,事故不可能仅仅由乌克兰防空导弹的残余物造成。 彭博社报道截图被问及他是否坚持导弹系俄罗斯发射时,泽连斯基称,他“确信这是一枚俄罗斯导弹”,但他也确信乌克兰发射了武器来抵御俄罗斯的炮击。 据乌克兰防空部队报告,波兰导弹事故当天俄对乌多个主要城市发动空袭,在俄军发射的近100枚巡航导弹中,乌军击落了73枚。 泽连斯基称,这并非俄方瞄准乌克兰的导弹首次落入他国领土,此前在摩尔多瓦就发生过类似的事情。 “我们不知道这次发生了什么。 我不是100%清楚,我想世界也并非100%清楚当时的情况。 ”他说,“我们不能明确说就是乌克兰的防空系统。 ”泽连斯基在彭博创新经济论坛上接受采访。 图片来源:彭博社当地时间15日晚,波兰东部靠近乌克兰边境处一间农场突然遭遇导弹爆炸,两名60多岁的男性死亡。 事发后,波兰紧急召见俄罗斯大使,欧洲多国也将矛头对向俄罗斯。 乌克兰对此反应更加强烈,总统泽连斯基直指俄罗斯发动“恐怖主义”,并挑唆北约需要对这种“对集体安全的攻击”采取“行动”。 波兰媒体发布的爆炸事件现场照片:一辆农用车被毁然而事件很快发生“反转”,有消息人士称,此前在印尼出席二十国集团峰会的拜登已向七国集团和北约伙伴表示,这起事件是由乌克兰的防空导弹引起的。 波兰方面的初步调查结果显示,事故或由乌方发射的防空导弹所引发,北约和美国也对该结果表示同意。 泽连斯基此前坚称,他相信乌军方的调查结果,该导弹“毫无疑问”不属于乌克兰。 拜登周四早些时候被问及泽连斯基以上表态时曾否认其说法,并称“证据并非如此”,但也没有给出更详细的说明。 乌总统顾问:这是个“好故事”,表明冲突会波及他国据“今日俄罗斯”17日报道,就在波兰导弹事件引发各方争论和担忧之际,乌克兰总统办公室顾问米哈伊洛·波多利亚克日前接受采访时表示,这起导致两名波兰平民死亡的事件是个“好故事”,它将促使北约对俄罗斯采取更加强硬的态度。 “今日俄罗斯”:泽连斯基助手说,波兰导弹袭击事件是个“好故事”Youtube网站上的乌克兰“自由”频道17日发布了对波多利亚克采访。 报道称,波多利亚克在节目中“称赞”了发生在波兰境内的导弹爆炸事件,他认为此事提醒北约成员国,在乌克兰爆发的冲突将不可避免地蔓延到其他国家的领土。 波多利亚克表示,此事将导致乌克兰在北约的合作伙伴采取新的行为模式,促使北约国家“在保护领土方面采取更加强硬的态度”。 他还称,这并非俄乌战场上的导弹第一次飞入邻国领土,像乌克兰这么大的国家爆发冲突,必然会波及到其他国家的领土。 摩尔多瓦内政部10月31日曾称,当天有一枚俄罗斯发射的导弹残骸落在了该国靠近乌克兰边境处,震碎了几间房屋的窗户,但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波多利亚克接受乌克兰“自由”频道采访。 彭博社称,据泽连斯基透露,乌克兰调查人员将前往波兰的事故现场,加入对爆炸的调查。 华沙官员则表示,他们将向基辅提交他们收集的所有证据。 波兰内政部副部长帕维尔·塞弗纳克称,他确信双方“会达成共识”。 尽管北约官员及其成员国领导人表示,此次爆炸可能并非由俄罗斯导弹造成,但他们仍将此次事件的责任完全归咎于俄罗斯,理由是如果莫斯科没有发动袭击,这种情况就不会发生。 对此,泽连斯基也在论坛上回应道:“因为我们在我们的领土上与俄罗斯的导弹作战,我们没有被指责,我们对此表示感谢。 ”俄罗斯方面此前否认俄军使用杀伤性武器对乌波交界地区的目标发动打击。 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16日称,基辅和一些西方盟友最初声称莫斯科对此负责的说法是“又一次歇斯底里的、狂热的恐俄行为,没有任何真实信息为基础”。 俄国防部强调,经专家鉴别,波兰方面所公布照片上的残骸是乌克兰S-300防空系统导弹的碎片,且俄方打击的目标均在乌境内且距波兰边界35公里以上。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17日援引多名消息人士的话称,拜登并没有就波兰导弹事件与泽连斯基通话,但白宫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给泽连斯基的办公室打电话,提醒乌克兰官员“更加小心行事”。 俄罗斯常驻联合国第一副代表德米特里·波利扬斯基说16日在社交平台上表示,“有人企图挑起北约和俄罗斯之间的直接军事冲突,而让全世界承担这一切的后果。 ”“今日俄罗斯”援引社交媒体发布的爆炸现场照片对于波兰来说,做出这样的举动并不奇怪。 毕竟,乌克兰是其邻国,俄罗斯诸如加里宁格勒州也与波兰接壤。 俄乌冲突之下,波兰严防战火波及自身,提高战备等级,无可厚非。 但爆炸发生后,波兰指称导弹可能是俄罗斯制造,使得西方一些媒体将矛头又对准了俄罗斯。 俄罗斯国家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迅疾在推特发文称,西方国家正在对俄罗斯发动一场“混合战争”,这将使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距离更近一步。 梅德韦杰夫推特截屏有意思的是,正在印尼巴厘岛参加二十国集团峰会的美国总统拜登召集西方七国集团领导人召开紧急圆桌会议,之后召开记者会,干脆地来了句——“发生在波兰的爆炸事件是由乌克兰导弹造成的”。 这话一出口,似乎,一场即将引爆的世界大战解除了。 那么,究竟是拜登的话管用呢,还是西方目前并没有做好与俄全面开战的准备?乌克兰的导弹又为何偏偏落到了波兰境内?拜登与G7国家领导人在巴厘岛举行紧急圆桌会议1拜登亲口说的,落在波兰东部卢布林省普热沃多夫村的导弹,来自乌克兰的防空系统。 这一点,与俄罗斯的说法一致。 俄罗斯国防部称,从导弹残骸的图片上看,导弹来自于乌克兰的S-300防空系统。 可见,美俄的分析几乎一致。 但比较难得的是,美国总统这次第一时间清晰地认定,这事与俄罗斯无关。 在G7紧急圆桌会议后的记者会上,当有记者继续向拜登进一步提问,凭什么说这枚导弹来自乌克兰军方时,得到的回答是——保安请该记者离开。 白宫网站披露的G7紧急圆桌会议情况G7以外,北约国家、同时也是G20成员的土耳其,其总统埃尔多安的话更掷地有声——“必须要尊重俄罗斯的声明。 俄罗斯说他们没有参与其中,这对我们非常重要”。 海叔要说,俄乌冲突以来,土耳其时不常地充作调停人的角色,甚至曾将俄、乌双方的代表请到伊斯坦布尔进行和谈。 但也必须看到,土耳其与美国、波兰都是北约国家。 在北约内部,如果一国安全受到威胁,各国之间是有攻守同盟的。 土耳其总统在G20会议期间如此说,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北约的总体看法的。 印尼总统佐科在巴厘岛的努沙杜瓦迎接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图:塔斯社要知道,因为俄乌冲突,某种程度上也因为西方,譬如G7国家的态度,使得俄罗斯总统普京最终决定不前往印度尼西亚参加今年的G20峰会。 俄方改为派外长拉夫罗夫率领代表团与会。 其实,印尼总统佐科早前曾亲赴莫斯科和基辅,邀约普京和并非G20国家的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到印尼参会。 可最后呢?在G20开幕前,佐科只能摆摆手说,“我太难了”。 而当拉夫罗夫到了巴厘岛后,第一时间等来的却是从美联社开始,一众西方媒体说他被送进了医院。 这事,紧接着被证明是谣言。 种种情况,看着就让人觉得——反正俄罗斯代表团并不受西方一些人待见。 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拜登还能在第一时间明确落在波兰的导弹来自乌克兰,可见这一确认对北约是相当的重要。 2海叔注意到,在拜登公开确认导弹来自乌克兰之前,其还与波兰总统安杰依·杜达通了电话。 拜登听取了杜达关于导弹爆炸后现场情况的介绍,并对波兰领导人说,美国对北约的支持是坚定不移的。 同时,拜登再次声称要支持乌克兰抵抗俄罗斯,包括继续向乌克兰提供防空系统。 拜登在与波兰总统杜达通电话,陪同通话的有布林肯、沙利文图:美联社有意思的是,陪着拜登与杜达通电话的美国国家安全事务顾问杰克·沙利文在一份声明中称,“美国强烈谴责俄罗斯最近对乌克兰的导弹袭击,这些袭击似乎击中了基辅的住宅楼和乌克兰全国各地的其他地点”。 沙利文还不忘称,目前美方在巴厘岛参加G20,就是探讨世界各国人民的生命和生计问题,这时候,俄罗斯就更值得谴责。 怎么看美国总统和国家安全事务顾问的各自说法呢?海叔认为——1.拜登强调的是,落在波兰的导弹并非俄罗斯发射过去,而是来自乌克兰。 也就是说,这起事件,不能认定为是俄罗斯对波兰的侵略。 由此,也就不构成俄罗斯对北约的侵略。 换言之,波兰没有必要立即对俄罗斯进行反击,北约也不会对俄罗斯立即进行军事行动。 2.沙利文的话,则是表明美国立场,同时也是在表明北约立场。 其意思就是,在波兰发生的导弹爆炸,仍然与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军事行动有关。 如果俄不进攻乌克兰,则乌克兰不会发射防空导弹,也就不会有导弹落到波兰境内。 3.波兰方面,本身或许对俄乌冲突有自身想法,想趁机火中取栗者未必没有,可既然美国如此表态,波兰就不敢擅动。 爆炸现场画面图: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截屏为何说波兰对俄乌冲突有自身想法呢?要知道,在俄乌冲突初期,波兰就向乌克兰公民发放特别护照,承认愿意领这一护照的乌克兰人为波兰没有选举权的公民。 如今的乌克兰西部,历史上曾有部分地区属于波兰,如果乌克兰被肢解,波兰似乎对这些地方有想法。 如果趁着导弹落入自己境内,索性兵发乌克兰,会得到什么利益呢?波兰国内未必没人想过这事。 只不过,波兰已经加入北约,必须受到北约的约束。 既然美国“大哥”开口定调,波兰暂时肯定只能按兵不动。 3波兰有一句话,似乎得到了俄罗斯的印证。 那就是——爆炸的,确实是俄制导弹。 俄罗斯称,落在波兰境内的是乌克兰的S-300导弹。 这一导弹,早在苏联时期就已经研发。 在苏联解体以后,S-300不仅装备于俄军部队,也装备于乌军部队。 乌克兰军队装备的S-300导弹在这次俄乌冲突中,不仅仅是S-300导弹,诸如米格-29飞机、T-72坦克等装备,都有类似情况——不仅装备于俄军,也装备于乌军。 是不是可以用“兄弟阋于墙”来分析呢?还真不好说了。 尽管俄乌某种程度上同宗同源,可矛盾激化到如今这一地步,未来两国向何处去,其实是考验两国领导人的大智慧的。 如今,还是希望和谈尽早启动,冲突尽早结束,悲剧尽早收场罢!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kuaibao/32177.html
身价暴涨 终于熬出头!这三大生肖中年后财运逆天 远离苦日子
元气森林入局纯净水 售价2元对标农夫山泉 专家建议聚焦大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