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要不要破格录取该听谁的 姜萍爆火

▲近日,一则关于“中专生晋级全球数学竞赛决赛”的消息引发关注。图/微信公众号“江苏省涟水中等专业学校”

中专生姜萍爆火网络之后,多所高校发微博,向姜萍表示祝贺并欢迎报考。姜萍的数学老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姜萍的梦想是进入浙江大学,于是,舆论特别关注浙大能否破格录取姜萍。

对此,浙大招生办工作人员表示,不好回答此事,目前也还没有接到相关通知。另据报道,浙大数学系一教授曾发微博称,欢迎姜萍来浙大学习。浙大官方微博则发布信息称,“为姜萍点赞,有梦想,谁都了不起!我们在浙大祝福每一位考生”。

“欢迎来浙大学习”“祝福每一位考生”,这和表态破格录取姜萍,是两码事。到大学学习的方式,不只是被录取为全日制学生,还包括访学、交流以及接受大学继续教育等。浙大欢迎姜萍来学习、报考,却慎提破格录取,有其原因所在。

即便舆论有对“大学破格录取姜萍”的美好期待,但在现实中,大学要破格录取一名学生,也有相应的规定和流程,大学必须依法依规并坚持专业判断,很少有被舆论左右的情况。

本质上,大学破格录取一名学生,属于教育事务和专业事务。是否破格录取一名学生,取决于两点,一是这名学生是否足够优秀,达到破格录取的标准;二是是否符合有关破格录取的政策。

姜萍之所以爆火,除了本身特别优秀,与其中专生身份也不无关联。中专生的身份与“进入数学竞赛决赛”,形成了很大的反差。但是,如果她不是中专生,而是重点高中的学生,舆论会这么关注,并呼吁大学破格录取她吗?

事实上,为避免刺激竞赛热,不让学生和家长功利对待竞赛,我国已经取消了奥赛竞赛高考加分和保送录取政策。目前,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国家集训队成员才有保送资格。

姜萍参加的竞赛是由企业组织的公益比赛,虽然也具有国际影响力,却不在国家认可的五大学科类竞赛之列。即便其在接下来的决赛中获得佳绩,依靠这一竞赛成绩,或许也很难获得大学破格录取或保送录取的资格。

当然,这一竞赛已经充分展现了姜萍的数学天赋,如何让她以及类似“偏才”得到更好的培养,则是我国教育部门和学校必须思考的问题。

常规来看,姜萍接下来的成长路径或许是,通过职教高考,进江苏的本科院校。据她的数学老师介绍,由于专业限制,她只能就读于江苏省内的三所高校,最好能申请到常熟理工学院。

如果姜萍本人更倾向于做数学研究,那么,升入的本科院校能为其创造学习数学的条件吗?她会不会因为缺乏老师的指导而放弃数学兴趣?

也有江苏的本科院校提出,姜萍可以先到他们学校学习,打好数学基础,今后在读研时再选择浙大。这当然也是一条路径。届时,大学可以利用研究生推免政策录取姜萍,但其前提也是,姜萍在本科期间仍保持有突出的数学成绩表现。

当前的舆论,似乎更期待浙大能够立即破格录取姜萍进大学学习、深造,认为这是“特事特办”,不会产生什么不公平不公正问题,毕竟姜萍“太特殊”了。这样的想法是可以理解的,但即便是浙大能破格录取,似乎也不宜操之过急。

首先,姜萍目前在中专学校学习,也有很好的数学老师指导。其次,这次数学竞赛让姜萍受到关注,也是她思考自己未来发展的重要时机。

毋庸讳言,在当前,我国很多学生学数学的目的就是参加竞赛、升学。但姜萍应该不属于此类。所以,她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做好今后是否把研究数学作为自己职业、事业的规划。

如果姜萍把浙大等高校作为下一步求学的目标,相关大学或可根据其数学成绩,决定是否破格入围强基计划校测,并由学校的教授委员会对其学术能力进行面试考核。

如此,高校也能以“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育人理念,给予姜萍这样的“偏才”学生更好的求学与发展机会。

如果姜萍不能通过强基计划进入名校深造,那进入普通本科院校,打好数学基础也是一个务实的选择。而这,则需要大学为其创造良好的学习、研究数学的环境,包括通过交换生计划等,让她有获得名师指导的机会,呵护其更大发展。

撰稿 / 熊丙奇(教育学者)

编辑 / 马小龙

校对 / 刘军


他高考数学考0分,作文只写3句话,为何能被山东大学破格录取?

钱钟书,一代文学巨匠,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他的高考数学虽然不及格,但却因为出众的语文水平而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经过系统的学习后一步步蜕变成国学大师。 而今天我们要讲的主人公,也是一位在高考时数学只得了零分,但却凭借极具哲理的三行诗作文而被山东大学破格录取的现代诗人——臧克家。

臧克家

提起臧克家,相信很多读者朋友都知道他是我国非常有名的爱国主义人士,并被人称之为“农民诗人”。 1905年10月,臧克家在山东诸城出生,虽然家里是传统的封建地主家庭,但却是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底蕴。

他的曾祖父、祖父都曾考取过清朝时期的功名,而父亲则曾就读法政学堂并顺利毕业,但父母却因病早早离开了人世。 父母早逝的不幸和家族的日渐衰微也使得臧克家拥有和普通贫穷人家小孩玩耍的机会,也是从这时候开始,贫苦农民的辛酸悲惨生活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原生家庭浓厚的文化氛围使得臧克家从小便显露出对文艺、文学的兴趣和天赋。 臧克家的父亲和祖父都对诗表现非常热爱,在他小时候便会教他念古诗词,年幼的他虽然对诗词意思并不甚了解,但却也能背得滚瓜烂熟,严肃的祖父对此感到满意。

约摸在八九岁时,臧克家入读了私塾,在短短的三四年内,竟已将六十多篇古文流利背诵下来。 在长大到12岁时,入读村中的初级小学校,在此学习的两年间,时常倾听孙梦星老先生等爱国志士的激昂陈词,这些爱国情怀渐渐在年少的臧克家心里种下种子,渐渐把他心里的爱国主义思想激发起来,变成一团爱国的炙热火焰。

1919年,一场以青年学生为先锋主体所组织的“五四”爱国主义运动在北京爆发,这时候在县城中读小学年仅14岁的臧克家和同学们跟随北京学生运动组织的一名回乡大学生四处宣传“五四”运动,在这三年学习生活中,受到了新思想的洗礼,渐渐打开了眼界和心智。

1923年,臧克家升至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国文成绩在班里是数一数二,老师经常给予他的作文以较好的评价。 从这时起,臧克家开始了白话诗的创作。

当时的山东省立第一师范相对而言是一个思想开明的学校,也是“五四”运动新思想、新文化传播发展的阵地之一,臧克家在这里求学的日子里,一边接受着新思想的熏陶,一边汲取书籍中的知识。

1927年,臧克家成功考进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曾跟随部队参加北伐战斗。 大革命失败后,臧克家返回故乡,不久因躲避国民党反动派的迫害而逃至东北。

得遇“伯乐”

1930年,臧克家在报考国立山东大学时,因为对于应试数学的不熟悉,差点无法进入大学继续求学。 入学考试时,臧克家发现数学考卷上的内容是他从未接触过的,无论看了多少遍题目也做不出来一道题,最后数学考试得了零分。

然而到了考语文时,情况是截然不同的,国文水平出众的臧克家在两个备选作文题目中选择了其中之一的生活杂感,用短小精干的三句话完成了作文。“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作幻光,谁便沉入了无边的苦海!”

短短28个字的作文恰好接受到了闻一多先生的批阅,以三行诗歌作答作文题目的新颖瞬间将闻一多先生吸引住了,其后臧克家的文采令闻一多先生赞赏有加,并给出了98分的好成绩。 然而在当时的高考作文要求下,28字的作文只能评判为0分作文。

大概因为闻一多先生早年也有相同的经历,也因为突出的语文写作能力而在成绩普通的情况下被国立山东大学破格录取。 为了不让臧克家这位年轻但富有天赋的“文学奇才”流失,闻一多先生特意向学校申请破格录取他。

正是闻一多先生这位伯乐,才给了臧克家入读大学继而快速成长为一位伟大诗人的机遇,也为现代中国留下了宝贵的诗歌文学财富。 臧克家后面的发展和成就,完美地证明了闻一多先生的好眼光。

历经一番波折后,臧克家终于顺利进入国立山东大学学习,继而转至闻一多先生门下学习国文,在闻一多先生指导学习下的那段日子里,臧克家反复研读先生所著的《死水》,甚至能把大部分内容背诵下来,在自身不断的学习和闻一多先生的启迪中快速成长。

同时,臧克家也认识了许多文学巨匠,沈从文、梁实秋、老舍等文学大师深深地影响了臧克家日后的诗歌创作,也对我国当代的诗歌文学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有的人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臧克家带着满腔的爱国情感积极投身到抗日爱国运动中去,将自己的命运和民族的命运紧紧系在一起,身赴前线采访、开展抗日宣传活动、创作出版热情歌颂抗日军人和老百姓的爱国英勇事迹诗集和散文集。

臧克家的诗歌创作是贴近生活而又极具现实主义的,字里行间更加强调自己对于诗歌散文题材的熟悉,在创作过程中顺应时代的变迁而适应和熟悉新的生活,极具时代价值。

臧克家非常熟悉旧中国的农村、旧中国的农民,诗歌创作很多一部分是以他们作为主要题材,但同时他也很向往新的美好的中国。 在两者的融合下,臧克家的诗抒情而哲学,全都映射出生活的本质,将简洁、质朴、深刻的艺术特色展露无遗。

臧克家的文学活动持续了七十多年时间,多部作品也屡次获奖,给中国现代文学创造了许多珍贵的经典。 同时大量诗歌作品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影响远至海外。

臧克家的文学创作中深刻反映着内心对于党和人民以及社会主义的热爱,无论是战争年代、社会主义革命年代还是改革开放年代,始终都保持着极大的爱国、爱人民的精神,热血歌颂了各种各样的美好。 臧克家亲历了我国新诗的诞生和发展壮大,对我国新诗的发展作出了无出其右的卓越贡献。

如今,距臧克家诞生已经过去了115年,但他的诗句依旧蕴含着巨大的力量,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追求光明和美好未来的先进人们。

从臧克家高考数学0分,但因为突出的语文水平而被山东大学破格录取的故事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评判一个人的优秀不应是狭隘的,更应该承认人无全才,但人人都有独特的闪光点。

人的发展是长远的,想要将个人的短处补长或许不易,但将长处发挥至极致却是更容易获得成功的。

就如现时大家都追求的工匠精神,当一个人把一件事被做到了极致,或者在一个领域或者行业做到了顶尖,即使他在其他方面表现平庸甚至低于普通水平,但这个人依然是出色的。 因为他的一技之长远胜于别人,一个闪光点能让人脱颖而出,从而跻身前列。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想要做到一方面的极致并不容易,来自外界和内在的阻挠和诱惑很多,但我们唯一能做的是,顺应社会的变化,坚持初心,以满腔的热爱将自己的优点发挥出来,倾听自己的内心,把生活过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天厄,破碎什么意思?

天厄,破碎,厄凶星运势低,劳碌生涯始见奇。 此命带疾方延寿,白手起家靠自立。 再有权福相辅助,福禄双至定无疑。 时厄再兼孤与破,伤残相伴老无依

东南大学为什么要破格录取王云飞

江苏如皋考生王云飞,用文言文写了一篇《绿色生活》文章,被东南大学破格录取。 当时,党委领导兼东南大学的本科招生小组组长一行来到如皋,为王云飞举办一场别出心裁的面试。 通过面试,考官们一致认为王云飞天资聪颖,是可塑之才,当场为王云飞颁发了预录取通知书。 王云飞才18岁,能用古文写作文,并受到专家、学者、教授的高度赞赏。 江苏省高考作文阅卷组组长XXX教授大加褒奖说:“相当难得!前途无量!以他现在的文化修养完全可以被破格录取!”我十分佩服王云飞的精明,小小年纪,能够对中国教育界官员、专家、学者、教授的口味把握的这么到位,一下子达到目的。 我也同样佩服王云飞的聪明,他明知道古文是废文(被废弃之文),除了对极少数专业研究的人有用,还有供思想恋旧、怪癖的人欣赏之外毫无用处。 他真心喜欢理工专业,“暗下决心,一定好好学习数理化。 ”大家知道,学习中国古文是相当费时费力的。 王云飞喜欢理工,却费很多时间、精力学古文,这两科差别又巨大,难道他不知道专精一门重要么?他知道,但他更清楚中国现在国情,只有学好古文化,懂忠孝知识,才能被“上边”认为是可用之人,自己才能顺利发展。 古文是教育部宠爱的文化,像一位面目丑陋,脾气古怪,复杂多变的女子,因为是“上边”的女儿,她成了高贵的“公主”。 理工科像一位现代清纯“女子”,年轻美丽,聪明多才,深得王云飞爱慕。 但他知道,爱情不会带来权利和机会,追求“公主”才是最佳选择。 于是,王云飞脚踩两只船,一脚踏上自己心中的“情人”船,一脚踏上巴结权贵的“公主”船,结果他成功了,抢在理工分数比他高的人前面,紧紧抱住了“公主”的肥大腿。 丞相赵高想要长期垄断朝政,为了检验朝廷中有哪些大臣顺从他,特地献一只鹿给秦二世,并说这是马。 秦二世不信,赵高便借故问各位大臣。 想巴结赵高的大臣都说是马,耿直的大臣实说是鹿。 后来说马的得重用,说鹿的都被赵高用各种手段先后害死。 他达到架空皇帝目的,逼死秦二世。 再后来,赵高也被杀,说鹿是马的大臣也被杀了一批。 指鹿为马这一权术用了2000多年,都在权利高层使用,现在已经普及到学校也开始用了。 学校破格录用大脑装满古文废品的学生,上级说好,下级跟着都说好。 还有教授说“相当难得!前途无量!”好像在指鹿说“这是千里马啊!”。 谁要说王云飞不该录取,下级是干部的被革职,是普通教师的永远当园丁。 可悲的是中国青少年又一次被误导。 在封建时代,哪个女孩儿裹小脚比赛得了奖。 其他女孩儿和家长会再勒紧女孩儿的裹脚布,早完成女孩儿“脚残”。 王云飞因古文“之乎者也”学的好被破格录取,其他青少年和家长也会仿效他学古文,这等于用透明胶带裹青少年正在发育的大脑,使其“脑残”。 再说,东南大学既然破格提拔了王云飞,不会轻易放任他自由找“情人”。 抛弃“公主”后果会很严重,还不如当初不碰她。 东南大学会提供优越的条件培养王云飞,安排古文专家辅导他,让未来的官位、名利等待他,18岁的人怎能抵御如此诱惑。 他有可能被打造成中国的“尤物”。 可悲的中国!。 可悲的中国青年!鲁迅九十年前喊出“救救孩子”,现在教育却加倍祸害孩子,被逼迫学古文,集体下跪,祭孔……。 谁来救救可怜的孩子们!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kuaibao/32233.html
二手房成交价从中介平台 惹争议 楼市调整期 隐形
月背 土特产 运输进度超30% 到底有多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