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回应 中国会不会对欧盟乳制品发起反补贴调查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倪浩】在6月20日下午举行的商务部例行记者会上,有媒体提问称,此前有报道称,中国业界正在游说政府对欧盟猪肉产品开展反倾销调查,对欧盟的乳制品开展反补贴调查。现在商务部已经对欧盟的猪肉产品发起了反倾销调查,请问下一步商务部会不会对欧盟乳制品发起调查?目前是否收到了业界的反补贴调查申请?

有报道称中国业界正在游说政府对欧盟的乳制品开展反补贴调查,图为欧盟的乳制品资料图

对此,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表示,“我们关注到了有关产业诉求。根据中国相关法律法规和世贸组织规则,中国国内产业有权提起调查申请,维护正常市场竞争秩序和自身合法权利。”

何亚东说,对于国内产业提起的申请,调查机关将依法进行审查,符合立案条件的调查机关将启动立案程序,依法对外披露和发布公告。

延伸阅读

中国“出手”后,欧盟猪肉出口大户西班牙呼吁谈判

综合路透社和埃菲社6月17日报道,在中国宣布对欧盟进口猪肉及猪副产品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后,欧盟最大的对华猪肉出口国西班牙表示,希望欧中双方在该问题上“有谈判空间”。

此前,欧盟对进口中国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而西班牙等既是主要猪肉出口国,也是挑起关税的主要推动者,因此中方此举被外媒视作“报复”措施。但有专家分析认为,中方可能考虑到这一问题,但这可能不是“主要因素”。

欧盟宣布增加中国车企关税,图为相关文件截图

据报道,西班牙农业、渔业和食品大臣路易斯·普拉纳斯17日在首都马德里表示,考虑到相关调查可能持续一年多,他预期西班牙短期内不会受到潜在措施影响。

“我希望并期待双方有相互理解和谈判的空间,以避免对农产品和食品征收关税。”普拉纳斯说,因为“贸易战对任何人都没有好处”。

西班牙经济、贸易和企业大臣卡洛斯·奎尔波则称,西班牙正通过欧盟寻找解决方案,既避免所谓“报复措施的升级”,也保护本国相关出口商与其他企业的“公平竞争”,“无论它们来自中国还是其他地方”。

奎尔波当天在西班牙北部港口城市桑坦德出席会议时说,“在这一领域采取平衡的立场非常重要”,呼吁建立一个由世界贸易组织制定的“多边”规则框架。

6月17日,中国商务部发布公告说,应中国畜牧业协会代表国内猪肉及猪副产品产业6月6日正式提交的申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有关规定,即日起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猪肉及猪副产品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

公告显示,本次调查自2024年6月17日起开始,通常应在2025年6月17日前结束调查,特殊情况下可延长6个月。

香港《南华早报》17日援引海关总署数据指出,西班牙是向中国出口猪肉及猪副产品最多的国家,其次是美国和巴西,荷兰、丹麦和法国分别位列第四、第五和第七。

根据西班牙猪业联盟(INTERPORC)的数据,2023年西班牙向中国出口了超56万吨猪肉相关产品,价值12亿欧元。从数量上看,这批产品占西班牙猪肉出口总量的20.3%;从价值上计算,占比也达到13.7%。据INTERPORC称,西班牙占中国猪肉进口总量的21%。

中国畜牧业协会在调查申请书中说,近年来欧盟相关猪肉及猪副产品大量低价向中国倾销,对中国猪肉及猪副产品产业以及相关养殖行业和农民的利益造成了冲击和影响,故而决定提起本此反倾销调查申请。

“申请人认为,欧盟申请调查产品对华出口数量之所以能够在近年来保持高位,与其猪肉及猪副产品厂商对华采取低价、降价倾销等手段,以及其自身猪肉供需状况、消费习惯、补贴政策等密切相关。”

商务部表示此次调查是应国内产业申请发起的

申请书称,欧盟猪肉生产“存在大量的过剩产能”,中国作为全球消费最大且需求稳定增长的猪肉市场,一直为欧盟等地区所“觊觎”。其提到,由于饮食差异,欧盟区域内居民一般不食用猪副产品(猪杂碎等),且处理杂碎等残余需要一笔不菲的费用,“因此倾销出口中国成为欧盟生产商一个很好的选择”。

申请书还指出,欧洲在农业领域存在大量补贴的情况。根据欧盟2023-2027年中期预算,欧盟直接支付给各成员国的农业补贴为1940亿欧元,年均388亿欧元,其中欧盟农业补贴的82%或都流向高排放畜牧业。

许多外媒报道时提到,在中方发起反倾销调查之前,欧盟公布了对中国电动汽车的临时反补贴关税。不过,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崔洪建17日对《南华早报》表示,在此次反倾销调查中,中国政府首先考虑的是,根据世贸组织规则,中国市场上该商品的销售增长是否符合反倾销调查的条件。

崔洪建分析认为,中方或许也考虑到了这样一个事实,即西班牙和法国等国是中国的主要猪肉出口国,同时也是提高对华电动汽车关税的主要推动者,但这可能不是“主要因素”。“问题现在集中在欧盟层面,集团内部的分歧不是中国最应该考虑的。”

崔洪建称,虽然中国政府可能并不希望贸易摩擦升级,也不希望“走向可能伤害双方的贸易战的前景”,但“与此同时,中国需要提醒欧盟,它必须考虑到中欧之间全面的贸易相互依存关系”。

据悉,近几个月来,欧洲各地的农民举行了多次大规模抗议活动,反对欧盟有关温室气体排放的新规定,因为这可能会大大增加畜牧业生产成本。“因此,如果现在因为欧洲没有正确处理与中国的经贸关系——而这最终可能再次损害欧洲的农业部门——我认为欧洲需要认真考虑其后果。”崔洪建说。

欧盟委员会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欧洲商界一直担忧此举将引发关税战,对德国豪车、法国白兰地等产品的销量造成冲击。

欧盟是全球最大的白兰地生产地区,其中对中国出口的白兰地几乎都产自法国。今年1月,中国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曾发布公告,宣布对欧盟相关白兰地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法国国家干邑行业协会主席莫里永12日表示,已注意到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决定,“我们深切关注中国对欧盟白兰地反倾销调查的最终结果”。


中外贸易摩擦的原因及我国的措施

整个“十五”期间,我国连续成为世界反倾销头号目标国。 据世贸组织统计,2000—2004年,我国被国外投诉倾销的共234起,占国际反倾销总数1411起的16.6%。 其中2003年,我国遭遇的反倾销诉讼已占21.4%,2004年上升到22.5%,即目前国际上每5起反倾销诉讼案中,就有一起是针对中国的。 目前,中国已经连续10年成为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也成为世界各国反倾销和保障措施的最大受害国。 2001年,欧盟理事会对我国数十家企业节能灯产品征收了200%以上的反倾销税;同年,埃及指控我国陶瓷餐具存在倾销行为,终裁时征收了305%的反倾销税;墨西哥曾对我国鞋类产品进口征收高达1105%的关税。 高额的反倾销关税使我国相关企业产品的竞争力大幅下降。 而且,一旦一种商品在一个国家遭到反倾销指控,就会引起别国的连锁反应,使得反倾销具有国际连锁效应。 如我国自行车就先后遭受欧盟和美国、加拿大、墨西哥、阿根廷等国13次反倾销立案调查,鞋类遭受的调查更有19次之多。 中外贸易摩擦原因十分复杂,但根本的一条是中国的崛起与外国贸易保护的碰撞。 商务部提供的情况就是最好佐证——我国对全球贸易增长贡献率已居世界首位。 为此,在中国历史上,“贸易摩擦”这个词也从来没有受到像今天这样广泛的关注。 这只说明一个道理:我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融入和参与程度越来越高,影响越来越大。 曾有人比喻说,如果一只蚂蚁爬进房间,自然是无声无息,而如果一头狮子闯进房间,就必然引起骚动。 与此相关的是,中国已经出台和完善了与世贸组织接轨的法规,包括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在内的贸易救济法律体系,也使得中国可以在规则许可的范围内,更主动和灵活地运用规则加强对国内产业的合理保护。 对钢铁产业进行产业损害调查和保障措施听证即是一例。 商务部还专门组建进出口公平贸易局和产业损害调查局,构建一系列产业预警机制,有助于中国更自如地在法制框架下运用规则。 企业的自我保护和权利意识正在觉醒,在贸易争端问题上的理性和务实态度成为主流。 例如2003年7月,欧盟厂商撤消关于中国打火机应当加装安全锁的CR法案,中国400多家打火机厂、每年产值几十亿的中国打火机行业因此受益。 这一胜利就是源于温州民营企业家黄发静自费带头联合15个打火机厂商,以民间身份和温州烟具行业协会的名义积极应诉。 这是中国入世后,中国民营企业第一次以民间商会的名义亮相解决国际贸易纠纷的舞台。

美国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立法有哪些

请问你确切的问题是什么?是美国公布的所有反倾销反补贴措施?要是这样的话,太多了,基本上美国国内有生产的产品,都有反倾销或反补贴。

面对美国的贸易保护,中国做了什么?

贸易保护主义是各国根据其经济发展和需求所采取的保护本国企业和利益的一种非成熟的措施,发展中国家因为历史原因及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而采取的保护主义只要倾向是对本国经济的保护,不会被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优质产品,成熟的管理所压制,而发达国家的比较赞成贸易自由化,这样有利于其企业和文化的拓展和占领市场,从而获得更多的利益,所谓的贸易保护就是提高关税,制定产品进入本国市场的法规更加严格,比如90年代欧盟对我国所采取的贸易保护主义,面对贸易保护主义我们应该做的首先是通过外交和贸易手段来解决,第二,寻找更适合更新更有需求的市场,第三,不段加强自身的抵御能力,第四,又国家政府的宏观调空。我国对待贸易保护主义一直都是先谈判的后措施的手段,即,先通过可以解决,如果没有效果则采取其他有用措施. 从你的文字出可以看出你很爱过,你的情绪也很亢奋.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120.77.238.70/kuaibao/33478.html
谨慎用药!快速减肥有可能导致臭氧脸
羊奶都能喝 为什么没人喝猪奶 牛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