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美债暴雷!日本百年老行向世界发出高利率危机警告

损失 债券

农林中央金库(Norinchukin Bank)已成为完全不同的金融世界中最大的受害者之一——在这个金融世界中,长期走高的借贷成本给市场中最弱势的一方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本周,这家日本第五大银行银行宣布将出售价值 630 亿美元的低收益美国和欧洲政府债券,令市场感到意外。

农林中央金库本周表示,除了计划中的1.2万亿日元(合76亿美元)融资外,它不需要额外的资金,尽管本周该行对潜在亏损的估计增加了两倍。

该银行发言人表示,该行正在与成员合作社就计划中的融资进行谈判,筹资金额没有改变。在寻求重建其证券投资组合之际,该公司还在考虑投资日本政府债券。

农林中央金库本周警告称,本财年的亏损可能会增至1.5万亿日元,是不到一个月前首次宣布融资时估计的三倍,并表示将出售630亿美元的低收益美国和欧洲政府债券投资组合。

发言人表示:“资本重组的目的是确保额外的投资能力,以改善我们的投资组合。”“这不是为了弥补损失,所以金额不会改变。”

更高的长期借贷成本导致农林中央金库的主权债务投资组合变得无利可图。这位发言人表示,这些投资主要是通过回购融资进行的。投资组合正在被清算,以帮助公司恢复盈利。

“我们决定通过进一步审查投资组合,出售约10万亿日元的美国和欧洲主权债券,以确保2025财年恢复盈利。”

农林中央金库

该公司可能会将更多日本政府债券纳入其投资组合。农林中央金库此前表示,可能会增加对担保贷款债券、国内外债券、股票和项目融资的配置。

该发言人表示,日元利率上升“将导致日本的投资机会增加,因此增加对日本国债的投资是我们的选择之一。”

向世界发出长期高利率警告

虽然农林中央金库和日本政府都表示相信该银行有能力抵御损失,但这一事件提醒人们,在硅谷银倒闭 15 个月后,金融体系中仍潜伏着危险。美联储和其他央行发出的不急于降息的信号,让许多押注更激进举措的投资者措手不及。

这给农林中央金库等机构带来了棘手的局面。该行大举购买美国和欧洲主权债券,因为他们预计利率下降将引发债券市场在两年下跌之后的反弹。农林中央金库目前正在调整其投资组合,出售三分之一的主权债券,转向其他类型的资产,包括担保贷款凭证以及国内外债券。

“令人惊讶的是,他们没有对冲利率风险,”新加坡 Robeco Group 亚洲主权策略师Philip McNicholas表示。“可能是他们对美联储和欧洲央行降息信心十足,最初以为这只是暂时的延迟。”

农林中央金库并非唯一一家因错误押注利率而受挫的银行。去年年初,硅谷银行倒闭,原因是其庞大的长期债券投资组合因利率飙升而贬值。这些损失引发了存款挤兑,并最终蔓延至签名银行和第一共和银行等其他地区性银行。

最近,长期高利率导致许多银行和基金经理出现账面损失。美联储今年尚未采取行动,尽管市场在去年 12 月就已预期降息 150 个基点。监管机构称,截至 3 月底,美国银行的证券投资组合中未实现损失达 5165 亿美元。

西部资产管理公司 (Western Asset Management Co.) 是加州一家资产规模达 3,850 亿美元的债券巨头,其旗舰基金一直是市场上表现最差的基金之一,因为其经理坚持认为,随着美联储接近降息,长期债券将上涨。根据数据,该公司的核心加分基金今年和过去三年的表现仅超过3%的同行。

虽然农林中央金库拥有稳定的农业合作社客户,因此发生存款挤兑的风险要低得多,但它正面临越来越多的质疑,即它如何管理债务组合不善,以及预计的损失为何如此迅速地膨胀。周三,该银行的利差因亏损加剧的消息而扩大,而日本政府最高发言人表示,该银行的健康状况是安全的。

岩手县农业合作社信用联合会财务和总务科长 Makiko Oouchi 表示,“说实话,我对潜在损失的规模感到很惊讶”。该联合会是一个为当地合作社投资存款的地方机构。

京都森林所有者合作协会成员Junichi Matsuda表示,他没有被农林中央金库告知最近发生的事情。如果该银行要求更多资金来弥补其更大的损失,"那将是巨大的冲击," Matsuda表示,并称他认为这种可能性不大。农林中央金库上个月说,它将从拥有它的农业和其他合作社筹集1.2万亿日元。

这家拥有百年历史的银行之前曾扰乱过市场。2009年,由于在全球金融危机期间投资于资产支持证券,造成了亚洲最大的已实现和未实现损失,该公司被迫筹集1.9万亿日元资金。农林中央金库是日本大约3300个农业、林业和渔业合作社的中央金融机构。该银行从合作社而不是直接从农民那里吸收存款,并通过中长期投资来管理这些资金。

农林水产部的一位官员表示,“我们将与金融厅一起继续密切关注该银行的经营状况”。该银行的一位发言人周三在一封电子邮件中说,未实现亏损已反映在其资本比率中,不会影响该行的健康状况。

债券占该银行投资组合的一半以上

即使该行能够转向其他资产,美元融资成本高昂的问题仍然存在。如果该银行增加担保贷款债务或公司债券,那么除了利率风险外,还将承担信用风险。截至 3 月份,该公司持有 7.4 万亿日元的 CLO。

美联储的立场比许多投资者预期的更为强硬,6 月份公司债券利差扩大。一些经济疲软迹象也使较弱借款人的还款风险持续存在。虽然 2024 年全球公司债券的超额回报率高于政府债券 1.31%,但低于5 月底 1.74% 的高位。

危机

不过,农林中央金库表示,将在 3 月份财政年度结束之前逐步出售其 630 亿美元的债券,这意味着,如果政府债券在今年晚些时候因降息而进一步上涨,它可以减少损失。

农林农林中央金库几乎没有投资股票的空间,根据巴塞尔协议 III 银行规则,股票的风险更大,而且需要的资本也比其他资产更多。截至 3 月份,该银行只有约 2.3% 的投资是股票。

这项棘手的改革现在落到了首席执行官Kazuto Oku的肩上。这位公司资深人士已经表示管理层将接受减薪,并且不准备在短期内辞职。


QE是什么意思?

量化宽松

量化宽松(Quantitative Easing,简称QE))是一种货币政策,主要是指中央银行在实行零利率或近似零利率政策后,通过购买国债等中长期债券,增加基础货币供给,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资金的干预方式,以鼓励开支和借贷,也被简化地形容为间接增印钞票。

量化宽松是一个比较年轻的经济学词汇,最早在2001年由日本央行提出——在2001年到2006年间,为了应对国内经济的持续下滑与投资衰退,日本央行在利率极低的情况下,通过大量持续购买公债以及长期债券的方式,向银行体系注入流动性,使利率始终维持在近于零的水平。 通过对银行体系注入流动性,迫使银行在较低的贷款利率下对外放贷,进而增加整个经济体系的货币供给,促进投资以及国民经济的恢复。 这与正常情况下央行的利率杠杆调控完全不同。

在经济发展正常的情况下,央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一般通过购买市场的短期证券对利率进行微调,从而将利率调节至既定目标利率;而量化宽松则不然,其调控目标即锁定为长期的低利率,各国央行持续向银行系统注入流动性,向市场投放大量货币。 即量化宽松下,中央银行对经济体实施的货币政策并非是微调,而是开了一剂猛药。

很多环球金汇网的学者认为,正是日本央行在当时果断的采取了量化宽松这种主动增加货币供给的措施,才使日本经济在2006年得以复苏。 从此“量化宽松”作为中央银行遏制经济危机,刺激经济复苏的手段备受关注。

QE1的内容

2008年11月25日,美联储首次公布将购买机构债和MBS,标志着首轮量化宽松政策的开始。 2010年4月28日,联储的首轮量化宽松政策正式结束。 QE1将购买政府支持企业(简称GSE)房利美、房地美、联邦住房贷款银行与房地产有关的直接债务,还将购买由两房、联邦政府国民抵押贷款协会(Ginnie Mae)所担保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 2009年3月18日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采购额最高增至1.25万亿美元,机构债的采购额最高增至2000亿美元。 此外,为促进私有信贷市场状况的改善,联储还决定在未来六个月中最高再购买3000亿美元的较长期国债证券。 美联储在首轮量化宽松政策的执行期间共购买了1.725万亿美元资产。

QE1的主体上是用于购买国家担保的问题金融资产,重建金融机构信用,向信贷市场注入流动性,用意在于稳定信贷市场。 值得关注的是,美联储的目的仅仅在于“稳定”市场,而不是“刺激 ”经济,这与中国央行的量化宽松大相径庭。 显然,美联储无异于越俎代庖,行使行政职能。 美联储的数量控制和成本控制精确到位。 尤为令人称奇的是,美联储竟然在全球范围保持了美元货币总量与对应商品总量的动态平衡。

QE2的内容

美联储2010年11月4日宣布,启动第二轮量化宽松计划,计划在2011年第二季度以前进一步收购6000亿美元的较长期美国国债。 QE2宽松计划于2011年6月结束,购买的仅仅是美国国债。 QE2的 内涵是美国国债,实际上是通过增加基础货币投放,解决美国政府的财政危机。 同时,美联储再通过向其它国家“出售”国债,套现还原成美元现金,增加了储备的规模(准备金大幅度增加 ),为解决未来的财政危机准备了弹药。

就本质而言,QE2迥异于QE1。 其主要目的不在于提供流动性,而在于为政府分忧解难。 美联储不容易啊!一手拉扯金融机构;一手拉扯美国政府。 巧妙的是,在为政府分忧解难的同时,美联 储间接扩充了准备金规模。 需要警觉的是,美联储购买的美国国债大部分被中国政府吸纳,美联储反而在扩张准备金规模。

QE3的内容

世界

北京时间2012年9月14日凌晨消息,美联储麾下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在结束为期两天的会议后宣布,0-0.25%超低利率的维持期限将延长到2015年中,将从15日开始推出进一步量化宽松政策 (QE3),每月采购400亿美元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现有扭曲操作(OT)等维持不变。 内容是在2012年6月底以前买入40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其剩余到期时间在6年到30年之间;同时出售等 量的美国国债,其剩余到期时间为3年或以下,随后这项计划在今年6月份被延长到年底。 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于2012年9月13日指令纽约联储银行公开市场操作台以每月400亿美元的 额度购买更多机构抵押支持证券(MBS)。 FOMC还指令公开市场操作台在年底前继续实施6月份宣布的计划,即延长所持有证券的到期期限,并把到期证券回笼资金继续用于购买机构MBS。 FOMC强 调,这些操作将在年底前使委员会所持有长期证券持仓量每月增加850亿美元,将给长期利率带来向下压力,对抵押贷款市场构成支撑,并有助于总体金融市场环境更加宽松。

QE4的内容

2012年12月13日凌晨,美联储宣布推出第四轮量化宽松QE4,每月采购450亿美元国债,替代扭曲操作,加上QE3每月400亿美元的的宽松额度,联储每月资产采购额达到850亿美元。 除了量化宽松的猛药之外,美联储保持了零利率的政策,把利率保持在0到0.25%的极低水平。

净值信息的披露要求有哪些?

区块链技术的发展?

日本政府

区块链技术在金融中有着极多的应用,诸多的特性让金融业的未来有了很大的想像空间。 对于单一(国内)央行而言,比特币可以被视为一种“外汇币种”,比特币并不会受到央行的货币政策影响。 从这个角度出发,比特币势必会带来所谓的货币竞争。 美国游客在境外旅游的时候多多少少都会遇到以非官方汇率兑换外币的经验。 当地人兑换美元的初衷可能是避免高通胀带来的影响(通胀税)。 如果这种兑换可以被“发扬光大并广泛使用”,政府利用通胀税增加财政收入的方式势必会受到限制,而以往传统的外汇管制也会失去相当的作用。 只要有网络或者电话,人们就可以利用数字货币作为兑换媒介。 挑战全球货币地位尽管比特币在短期不太可能取代全球主要货币,但是在一些特定的场合,比特币依然有机会起到主导性的作用。 美元的地位在全球许多国家有目共睹,但是由外国银行所创造的美元计价存款项下负债已经带来了管辖问题。 如果美国银行进一步提供比特币计价的贷款,并且接受比特币的赎回,监管层该如何应对?事实上,如今的欧元美元市场已经有类似的迹象。 换句话说,在金融危机时刻,市场如果希望的是比特币存款而非美元存款,那么传统意义上央行的“最后贷款人”地位将完全失去。 充当避险资产避险资产并不意味着无风险资产,而是指那些危机时刻投资者愿意涌入的资产。 在上世纪70年代的时候,地产就是避险资产;而进入到21世纪之后,美债则成为了避险资产。 比特币能否成为下一个关键性的避险资产?答案有可能是肯定的,也有可能是否定的。 但是回想之前欧元区危机时刻CUF在匈牙利按揭贷款的主导地位,比特币显然是有机会一战成名的:在美元计价通胀,比特币计价通缩的背景下,由于美联储无法通过扩大比特币供给美元/比特币汇率将出现暴跌。 起到有价证券的作用在完美的宏观经济模式下,证券交易应该属于无缝对接。 但是在货币政策影响下,现在的债券OTC交易流动性非常差,即便是流动性最好的十年期美债都曾经出现过流动性问题。 质地良好的抵押品(通常是国债)需求由此急升。 如果区块链技术足够成熟,那么很有可能给市场带来数十亿美元的抵押品供给。 当然,国债需求降温则有可能导致利率上行。 维护金融市场稳定?有一种看法认为区块链的使用将导致全球央行退出历史舞台。 这种可能性自然存在,但是就短期来看,并不是太现实——央行完全退居后台需要许多硬资产比如房产、人力资本找到流动性载体/媒介。 还有一种看法认为区块链技术将使得金融市场完全透明化,从而带来一个更加稳健的金融体系。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主流的戴蒙德和戴维格银行挤提模型并不依赖于金融市场的不透明性。 理论情况下,银行的投资组合处于完全透明。 但是即便如此,意外的大规模赎回依然会令金融体系出现问题。 央行的数字货币/现金现行的货币和支付架构都形成于互联网诞生之前。 世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人们必须学会适应,没有理由拒绝央行提供数字货币的可能性。 在比特币之前,美国财政福曾提供过线上数字债券账户,虽然这种账户并非用于支付系统,但是理论上完全可以适用。 央行的数字账户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储户不再需要存款保险,因为央行不存在违约风险;其次,持有大量资金的货币经理可以选择央行账户做隔夜存款,而非选择影子银行;第三,纸质货币供给的成本将完全消除;第四,央行支付储户利息将十分便捷,以利于央行货币政策的传导。 现实应用布比区块链在技术平台方面取得多项突破,能够满足数千万级用户规模的场景,并且具备快速构建上层应用业务的能力。 布比区块链已经应用于股权、供应链、积分等领域,并正在与交易所、银行开展试验和应用测试。 数贝荷包做为布比区块链平台上的一款积分应用已于近期上线,阳光保险做为国内第一家大型金融机构在该平台上发行区块链积分(阳光贝),对区块链技术在各行业中的落地应用是一个很好示范作用。 区块链技术一定会深深的影响金融行业,并在长久的时间内产生重要的影响,人们将会一一见证其在现实中引发的深刻变化。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120.77.238.70/kuaibao/34177.html
阿根廷总统米莱执政满半年 是否初见成效 电锯改革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