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5050 逆市收涨0.98% 5G通信ETF 关注智能网联提质增速下的产业链机遇

2024年6月21日,市场继续缩量调整,建筑材料、建筑装饰、汽车等行业逆市走强,TMT方面,通信、电子领涨,5G通信ETF(515050)逆市收涨0.98%,持仓股方面涨跌互现,PCB概念股景旺电子10cm涨停,光迅科技、环旭电子、网宿科技、移远通信、华工科技等纷纷走强。

近日,以苹果、英伟达产业链为代表的AI算力板块表现强劲,AI设备高速迭代驱动光模块和交换机等算力基础设施需求高涨,通信相关板块持续受资金追捧。此外,受政策、产业利好消息密集催化,“科特估”、“车路云”概念爆火,强势带动5G通信产业关注度提升,相关机构建议关注产业后续发力机会:

车路协同项目密集落地,智能网联需求爆发

6月18日,第十一届国际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年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围绕车路云一体化,设置了多层次、多角度、多级别的专题论坛等活动。此前,北京、武汉车路云一体化项目相继落地,也持续验证车路协同项目在加速落地。值得注意的是,车路云一体化系统中,车载终端要与路端、云端进行实时数据交互,需要搭载通信模组、通信网络设备,车路云一体化离不开网络传输作为云支持的重点,相关领域有望在智能网联发展下受益。

中银证券认为,随着各地“车路云一体化”项目的落地,相关产业链中的公司将长期受益,包括通信模组及网络设备、车载终端、路侧单元、高精度定位、传感器、雷达、边缘计算、云管控平台、安全加密等基础设施供应商。

“科特估”概念持续升温,带动通信板块关注度提升

近日,顺应政策对新质生产力的支持,“科特估”概念应运而生并持续发酵,“科特估”包括了优势制造、中国自造和先进智造,聚焦“新质生产力”转型升级。AI算力持续赋能下,与芯片、光模块等算力硬件紧密联系的5G通信行业具备拔估值潜力,有望成为“科特估”主线下一大投资机会。

国盛证券认为,通信“科特估”由三驾马车驱动,核心主力军是光通信行业,其业绩已经经过2023年的落地验证,2024年发展良好,估值开始转向2025年,伴随海外AI发展推动的光通信需求持续增加,公司业绩预期也持续上修,苦现有的“低估值”已久,此次科特估有望重塑估值,体现其真正的价值所在。

相关ETF:

5G通信ETF(515050) ,是全市场规模最大的5G通信ETF,最新规模超70亿元。 该ETF光模块、光通信、AI算力、6G概念股权重占比超50% ,并覆盖了服务器、PCB、消费电子、存储芯片、工业互联网等多个细分算力方向的龙头标的。场外联接(A类:008086;C类:008087)。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初中毕业生可以学习新能源汽车技术吗?

学习新能源汽车技2113术的前景很不错哦5261其实新能源汽车并不是近些年来才出现的新4102事物,但却在这几年1653迎来了爆发期,并且逐渐往成熟化加速发展。 出于不可再生能源消耗的担忧,尤其是石油资源,迫使全球诸多国家政策开始向新能源汽车倾斜,去加速这一市场领域的发展。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市面上的新能源车型越来越丰富,而消费者对新能源车型的接受度也大幅提高。 截止至2019年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81万辆。 从2015年到2019年,保有量每年都在大幅度上升,尤其是2017-2019这两年,新增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都超过100万辆。 此外,我国将新能源车补贴延续至2022年,完善的国内产业链基础亦将助力新能源车降本。 预计2020-2025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复合增速37%以上,中国仍将是未来5-10年全球电动化的主力。 新能源汽车广阔市场的背后存在着大量的人才缺口。 无论是零部件企业、整车企业,还是服务企业,面临的核心问题都是人才缺乏。 所以现在学习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前景是很不错的!

供给侧改革下的汽车产业如何发展

汽车行业绝对不是升级,而是转移,新四化出现不只局限在传统汽车技术上了,而是新生态和共享化,可以说产业革命到了新的时代。 汽车产业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车企间的竞争也将更加激烈。 当新兴造车势力从概念正式进入量产,他们如何迎接来自产业链和消费者的严峻考验,突出重围?面对造车新势力带来的挑战,体量巨大的传统车企将如何应对,来完成转型升级?在汽车合资股比放开的新形势下,跨国车企又将如何进一步布局中国市场?中国已经发展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经历多年的高速增长之后,中国已经发展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汽车产量达到2901.54万辆,同比增长3.2%。 整车市场的高基数使得增速渐渐趋缓,预计未来中国汽车市场将维持低速增长的常态。 然而新能源汽车的表现却较为亮眼,在政策倾斜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中国新能源汽车近五年来保持着高速增长。 新能源汽车产量从2013年的1.75万辆发展到2017年的79.40万辆,2017年同比增速达到53.6%。 我国产业规模预测2020年汽车产销规模达到3000万辆,2025年3500万辆,2035年3800万辆;其中202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总销量7%,2025年超过15%,2030年超过40%。 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增长将催生一个全新的新能源热管理零部件市场。 政策与技术双推动,汽车行业迎来洗牌过程在未来十年内,中国汽车行业是重新洗牌的过程。 这里有两个层次:第一,到目前为止,中国汽车行业始终有非常明确、包罗万象的汽车产业政策,特别是关于合资企业方面的政策,现在国家宣布要放开合资政策,各种成分的企业,互相碰撞,互相竞争,互相合作,肯定会给行业带来巨大变革;第二,新技术带来变革,无论新能源车还是智能网联、自动驾驶或者新的出行方式,都还处于起步阶段,未来会是什么结局,大家都很难预测。 “安全、质量和服务”,万变不离其宗,最终将由市场决定洗牌结局。 目前,汽车行业产业升级绝不是“升级”可以概括的,更应该是转型。 转型之深刻,面积之大,规模之大,影响之大,具有颠覆性。 现在行业技术方向上看,新的四化出现,我们一定要正确迎接它,拥抱它。 一是低碳化,这是最高境界;二是电动化;第三是智能化;第四是共享化。 缺芯之痛仍是最大短板,大力推广电动汽车在核心技术方面,我们跟国际的差距很大。 中兴缺芯之痛对我们汽车的影响依然存在。 十年的发展有很大的进步,从技术层面看,还是很缺乏核心技术。 比如自动变速器的市场成长性还不够,汽车电子技术低水平、重复建设,不成体系、不环保;所以说,核心技术的缺失将成为我们产业的最大的短板。 在我国目前的发电能源结构与清洁化技术情况下,总体平均来说,全寿命周期电动汽车的碳排放要明显低于燃油汽车。 随着可再生能源比例的增长以及发电清洁化技术的继续提升,电动汽车在降低碳排放上的优势会更加明显。 但同时,高能耗的电动汽车的全寿命周期碳排放高于低油耗的燃油车,从这点考虑,我们应该努力提高电动汽车的效率,降低电耗,轻量化小型化。 电动汽车全寿命周期的有害物质排放更加明显低于传统汽车,具有非常突出的环保性能。 大力推广电动汽车是治理大气污染的重要措施。

新能源汽车前景怎么样,这个专业可以选择吗?

专业前景新能源汽车是我国新兴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预计2021-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将增速 37%以上,中国将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消费的主要市场之一。 新能源汽车广阔市场的背后有着巨大的人才缺口,无论是零部件企业、整车企业,还是服务企业,面临的核心问题都是人才缺乏,所以这个专业前景不错,可以考虑考虑。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120.77.238.70/kuaibao/34654.html
国足确认位列第五档 亚足联官方公布18强赛抽签时间及规则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