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试看 几乎全军覆没!满分为零!此初中物理期末题到底难在哪里

有一类初二物理期末题,属于每年必考题型——滑轮组及其相关题型!大部分此类题并不算太难,基本都是考查公式以及二级公式的灵活运用。对于初二学生来说,只需要把相关公式理解透彻并牢牢记住,然后把各种物理题型练习熟练,就可以轻松获得高分。

然而,总有些物理题会让综合能力不太强的初中生望而却步,甚至掉入陷阱。比如今天所要说的这道物理题,几乎全军覆没,满分者几乎为零!

我们来看看这道题到底难在哪里:

错误一: 此滑轮组为 两个动滑轮 ,不少初中生求出滑轮组的重力后,就忘记除以2,导致求出的动滑轮重力不是 一个动滑轮 的重力!

错误二:读不懂乙图! 要搞懂乙图的物理意义,就要看清楚纵横坐标到底是什么意思,很显然,纵坐标是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横坐标为物体的重力!可以看出来随着物体重力的增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在增大!但是由于存在额外功,因此机械效率的最大值绝对不会超过百分之百!

错误三: 就这个错误,几乎没有学生能逃得过陷阱!他们几乎都 看错了横坐标数据 !实际上,当横坐标为1800N时绳子被拉断!但是很多学生不假思索的把数据看成了2000N。肯定有学生会说这也太坑人啦,起码把刻度标识的更明显一些啊!可是,这种数据其实也可以看做是对学生们的审题能力的考查!即对待任何数据都要小心谨慎,读懂看清!要避免此错误,我们可以数一数刻度,1000N肯定应该对应第五条刻度线,而不可能对应第四条!因为设置标度时都会考虑数据的合理性,从这一点出发,2000N是第10个刻度,图中竖线是第9个刻度,即1800N!

错误四:不会灵活选择公式! 本题中(2)(4)都选择了同样的公式,如图中所解,虽然此公式为二级结论,必须有推导过程才能用,但是这是滑轮组中最常用的公式之一,必须做到熟练且灵活运用!

此题真的是可谓陷阱重重,稍微粗心大意就会导致失分,比如第二问一旦求错,第三问和第四问必然全错!代价太大!

本题的具体解答过程,如上图所示,你做对了吗?凡是出错的初中生,以后一定要仔细审题、小心谨慎、灵活选择公式,不能想当然!现在你只是做题,如果真的在中考、高考、乃至以后工作中出现类似错误,其后果就严重了。


初三物理的难点?

LZ是快要升初三还是已经是初三?如果是快要升初三,平时成绩又不是最好的那种。 建议先去学有关电的那部分,这一块内容和初二的电衔接的比较紧,而且绝对是中考的重头戏。 特别是在北京,黄冈这些地方,中考的电学难度相对来讲要大很多。 个人认为初中物理实在没有什么难点,不过按以往的出卷情况来看。 选择题的最后一道和解答题的最后一道基本都是电学,还有可能出现就是考机械,力,功这些结合的力学题。 其实力学就是有些麻烦,如果学懂了,是非常简单的。 如果LZ平时成绩是很好的那种,可以考虑去看高中的部分内容,个人认为高中的数学,物理对初中,如果你要去考跨区等等这些非常有难度的考试,是非常有帮助的。

初中物理为什么我,总考不到满分

首先你考试时不要想着考满分,有的题目看上去很简单但这容易使你轻敌,实际上这里面有很多窍门。 所以答题时一定要细心。 别的不说,你有这份上进心比你考满分还重要。 相信你会成功的。

高中物理和初中物理衔接大吗?如果初中物理不是很好,高中物理那么难我可以选吗?

高中物理关键在于解题的思想,相对而言要记的东西比初中少了很多,计算题的分数占比很高,因此解题方法是最重要的,这一点和初中物理的差别还是挺大的。 另外衔接的话有但是不大,高中学的知识和初中学的重复率低,就像大学物理和高中物理一样,思想和方法是完全不同的。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120.77.238.70/kuaibao/36749.html
因为有你们所以倍感温暖! 暴雨中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