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过后 他们3小时进帐上亿

2024年,

全国高考报名人数1342万人,创历史新高。

因为对投档规则和专业的不熟悉,

近两年,

围绕高考产生的“志愿填报行业”也如火如荼地发展,

由此衍生了新的职业:“高报师”。

在“决定命运”的选择面前,

不少家长都愿意一掷千金。

“在张雪峰的直播间,3小时进账上亿”

曾登上热搜。

有人觉得高报师能帮大家弥合信息差,

也有人觉得,

这会导致热门专业更加内卷。

我们采访了两位高报师,

他们看到,

有的家长宁愿放弃热门专业,

让孩子轻松学习;

也有的考生超一本40分,

但是选择警校专科,

在不同的选择背后,

也能窥见中国教育的一角。

编辑:张雅兰

责编:倪楚娇

今年高考开始前,网红教师张雪峰直播间里标价17999元的“高考志愿填报”服务就已经售罄。平均一分钟有两三万人进入高报APP抢课,服务器常常陷入崩溃。

“文科理科?男生女生?哪个省份?大概多少分?”在无数个类似这样的高考志愿填报直播间,主播丢出几个基本问题,焦虑的家长源源不断提出志愿填报的困惑。

虽然目前国家还没有颁发相关的高报师职业资格证,但已经催生出不少咨询企业和高报师培训机构,不同年纪、工作、学历背景的人纷纷入局。

据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高考志愿填报付费市场的规模已经有8.8亿元,预计2023年达到9.5亿元,天眼查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共有1850余家企业名称或经营范围含“志愿填报”,80.4%的相关企业成立于1至5年内。

纪录片《中国门》剧照

因为新高考改革,很多省份文理分科实施新规则,其中多数为“3+2+1”,即除了必学的语文数学英语,学生可以从物理和历史中任选一门,再从其余学科中选择两门。这也让考生能够选择的专业大大增加了。

让家长们焦虑的是,投档规则太复杂、专业名称陌生且相似,而就业压力就在不远的4年后。一个选错,就可能让孩子十年寒窗苦读的辛劳付之一炬。

因此,张雪峰也逐渐从一个名字变成一种社会现象。对很多家长来说,只要还有能力,就一定要帮孩子获取志愿填报的信息差,和未来相比,几千上万的咨询费也不再昂贵,相当于给孩子的未来提前买保险,买个安心。

我们和两位高报师聊了聊,高报师参考的不仅仅是考生的成绩,还有他们的性格、兴趣、家庭经济情况、专业未来的可能性等等,将一个人和一个家庭置于360度打量,但即使给出一个较完善的方案,很多时候,现实才是他们绕不开的问题。

以下是他们的讲述。

纪录片《高考》,一个高中女生在晨读

@志愿填报王老师,河南,从事高报近10年

我原本是高中英语老师,2014年开始接触高考志愿填报这件事,断断续续做了快十年了。

高报师入行基本没有什么职业门槛,但要真正做一个高报师,要掌握很多的知识。比如批次概念、划线率、录取率、位次、等效位次、等效分、同分人数、本科线的划定,招生计划等等,很多家长研究了几个月,依然像是盲人摸象。志愿填报这件事很重要,但你又不清楚,肯定会焦虑。

举个例子,原来提前批都是“顺序志愿”也叫梯度志愿,现在为了防止有一些学生低分捡漏,或者学业水平达不到,有一些提前批的专业中,顺序志愿和平行志愿规则都有,导致家长特别容易产生误解。

王老师正在办公室讲解高报规则

还有一些院校会将这些录取规则混着用,比如有些专业是看单科成绩的,比如你总分比我高,但是我的英语比你高,可能就排在前头录取了。还有各种各样的低级错误,比如不服从调剂导致滑档,色盲色弱误报到限报专业,女生报考到采矿工程这样限男生的专业等等。

高报的规则非常繁杂,不是上网查一查就行,普通家长和高报师掌握的信息差,就是马里亚纳海沟和珠穆朗玛峰的差别。

就连高知分子,有时候也是束手无策的。

我之前碰到一个教授,孩子到报考的时候,那位教授觉得自己学习能力很强,连续突击了几天,了解了各种报考信息,最后给孩子报了计算机专业,但没想到没弄清投档的规则,最后被调剂到了护理专业,那是一个男孩子,真的非常遗憾。而这就是80%的家长可能会碰到的问题。

不同家庭条件、不同分数的选择

这几年,就业形势不是特别好,对很多中低分段的考生来说,情况是更不利的。每个家庭、孩子情况不一样,选择也都有区别。

比如一些家庭条件不错的家庭,想法慢慢发生了变化。

我之前接触到一个孩子,在大城市,家里经济条件不错。现在预估分数在650分左右,选择余地很大。但他的眼睛近视800多度,还有些驼背,因此家长诉求也比较简单,就是想读最轻松的专业,未来能有一口饭吃就行,不图孩子能飞黄腾达。最后选了一个比较轻松的文科专业。

咨询机构和家长签订的合同部分内容

还有一些家庭资源、条件都比较好的家庭,孩子考了高分,原本可以选择理科类的热门专业,但是孩子觉得学理科很累,所以也会选择去冲刺好的院校,选一个轻松甚至冷门的专业。其实有一部分家长已经开始意识到,人的幸福感才是第一位的,财富、地位,这些东西会比以前看得淡一些。

普通家庭则比较务实了。

我记得有一位农村家庭的孩子,高考考了650多分,家长提出本科毕业就要就业,首选电气工程,目标是国家电网,为保住专业院校,就算降档也在所不惜。还有一个考生,超一本分数线40分,为了以后好就业,有编制,最后选择去读专科警校。

王老师正在给学生讲解报考规则

报志愿常踩的那些坑

我当时想要从事高报这个行业,是因为看到太多学生家长踩坑了,大家寒窗苦读十几年,因为志愿填报走了弯路,太可惜了。

比如说,提前批里军警类的专业,有的考生家长只看到了优势的一面,没有考虑是否适合孩子的身体、心理素质等等,所以每年都有考上后又选择退学的例子。

还有公费师范生专业,考生签了三方协议后,得在定向地的中学服务6年,期间不能考研,而这6年又是个人成长的关键期,涉及恋爱,组建自己的小家庭等等。如果不出意外,有些人大概率就留在当地了。也有人尝试违约,但经济和诚信方面的代价有些大,所以我通常建议慎报,尤其是高分考生。

近两年,还有很多高报的直播间经常推荐航海类的专业。因为对很多经济条件不太好的中低分考生来说,这个专业未来相对好就业,工资待遇也很好,很多高报师都是非常推荐的。

纪录片《高考》里毛坦厂中学的送考车队

但我通常会慎重建议。因为航海类的专业,如果不是研究性质的,未来大概率要出海。工作环境可能带来一些职业病,比如风湿。还可能和家人两地分居。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不该本末倒置。但是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很多人想不到这么多。

所以这也是一个现象,大家选择专业会有些功利化,家长和学生只关注眼前,只看到好的一面,但是他们并不知道具体的工作内容和可能存在的弊端,如果参加工作后觉得不喜欢,可能就处于半躺平状态了。

所以我会在前期,先把这些可能的情况都告诉他们,但不干涉。好的坏的,还是让他们自己做选择。因为无论怎么选,遗憾是永远存在的,人只能在单维度里生活。

电视剧《小欢喜》,高中生英子因为母亲给的压力陷入抑郁

选择专业,不该有统一的导向

对于专业选择,我不会强势推荐,都要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来看。

但有时候父母会对某些专业有执念,比如有个湖南的考生,父母在银行系统工作,就希望孩子学会计学,但孩子想读应用心理学。我了解完才知道,这个孩子从高一开始,一直断断续续受抑郁症困扰,所以他一方面是对心理学感兴趣,其次也是一种自愈的需求。

我详细地把大众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还有一些心理学流派都介绍了一下,最后他发现如果出于治愈自己的需求,是没必要考这个专业的。

而且因为应用心理学涉及到统计的内容,大概率还要接着学数学,但他数学成绩一直不太好,最后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在选专业的时候,我经常能听到父母说,“我是为了你好”,其实你只能陪孩子一个阶段,孩子不是替你实现理想的工具,也不是你未来生活的保障,更不是一个还债人。对孩子来说,有理想是好事,但一定要建立在切实了解过的基础上,不能建立在空想上。

北京街头的都市白领

很多人对专业也有些误解。比如大家更倾向于理工科,对文科望而却步。但其实文史哲是人类文明的精神土壤。就像邓晓芒教授讲的,现在不仅文科学生难招,老师也难聘。文史哲的人才不旺,赓续无继,总归不是好事。

之前大家讨论张雪峰老师,他的影响力实在太大,直播间一句话,可以让某院校某专业团灭,也可以因为一句话,让一个院校或某个专业火到爆。

大家曾讨论新闻学专业是否有必要学。我觉得新闻传播学不应该没落,因为传播学依然有很强的实用性,它产生之初,就是为了让大家有知情权,这是社会运转的基本,我觉得这个专业是不可能消失的。

现在有些高报机构对于选专业的引导性过强,比如非常建议大家选工科类的热门以及新工科,例如柔性电子学,微电子光电信息等等。导致现在很多高分段的考生都卷进了这几个专业里。

而其他理学类的专业,像地理科学、天文学、地质学,报考人数锐减,但理学是国家科研实力的基石,有太多的统一指导,就容易造成这样的结果。

我觉得应该把高报师的责任,限定在解释框架性的报考规则上,对院校和专业客观评述就行,个人主观倾向减弱一些,让家长们用脚投票,因为每年各院校各专业招生人数相对固定的,捧高踩低某些院校或专业只会导致内卷,存量博弈而已,这就是典型人为制造焦虑。

子夏老师几乎每天都要直播,平均每场有上千人观看

子夏老师,福建厦门,从事高报两年

性格对专业选择的影响

其实高报相当于将大学生就业的问题前置了。经常有家长找到我说,希望孩子选个好专业,分数一分都不要浪费,每一分都能用上。他们在选专业上,是非常认真和计较的。

外界可能认为,高报师就是根据成绩推荐合适的学校和专业,不是那么简单了。

我觉得填报志愿有点像找对象,结婚是目的,有感情才是基础,所以我在给孩子建议的时候,也会看孩子和专业之间的匹配度,因为这决定了TA进入大学之后,到底能投入多少。

子夏老师所在机构建立的报考查询系统

具体来说,我们在前期沟通的时候,就会了解考生的兴趣是什么,此外还会让TA做性格测试,了解孩子的性格特点,看看大概能够匹配哪些职业,比如有一个孩子很外向,属于社交型的,就比较适合教育类等一些和人打交道的工作,如果测出来性格比较严谨,我们就会推荐会计、金融这一类。

之前有一个家长跟我说,他的孩子是个男生,不爱说话,不爱社交,就想安安静静做自己的工作,我就建议读机械类、电子类的专业。这些信息都会提前被整理好归档,等分数出来之后再结合成绩来看。

因为我们有这么多年工作经验,知道同一个行业,能做到顶尖的永远是极少数人,更大程度上是因为TA适合,以及感兴趣,这样才能有动力,有成就感,形成正向循环。

而且我们的信息库也是一直在更新,每一年我们都会去不同的高校,了解不同专业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和就业情况,比如什么专业,毕业后找到哪些工作,薪资水平是多少,工作环境怎么样......这些数据和信息都会统计出来,给家长提供参考。所以高报是一个非常复杂、系统的工程。

上海街头,等待孩子放学的家长

家长的100种需求

现在家长最大的需求和焦虑是,迫切希望得知一些真实准确的信息。

因为有太多专业都容易让人望文生义,前两天有个家长跟我们连麦的时候,说孩子想去学制药或者药学,问我们意见,这两个专业看上去都带“药”,但其实学习内容和就业方向是不同的。

还有个家长的孩子想报医学影像,但是目标院校里只有“医学影像技术”这个专业,他就误认为毕业出来后是可以考执业医师的,其实不行,医学影像学才可以考执业医师。细微的差别可能导致他们未来走上截然不同的路。

此外,家长来咨询的一个底层心理是寻求确定感,如果目标明确,就希望得到我们的专业认同,让他更安心。不过更多时候,他们是困惑的,会一直提问。你能从他们的神情上看出来,我们填补了他很大的认知空白。

机构要求学生填写的志愿表

有时候,由于家长对专业不了解,也常常希望孩子选的专业能继承家庭事业。

比如有一个家长来咨询,说自己是军人,孩子的爷爷也是军人,他们希望女儿在选专业的时候也能选军校,或者去当老师,希望孩子未来也能相对稳定。

一般来说,当孩子分数低,选择少的时候,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分歧相对比较少。如果孩子分数高,加上家庭条件比较好,那大概率会有些矛盾。

这个孩子就有些理想主义,她不想读军校,想去苏州大学读“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虽然在这所大学,这个专业算比较强势,但其实“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就业方向是轻工业为主的,整体来说,在国内的发展行情不是很好。

这一类家长一般比较在意孩子未来的工作环境、压力大不大等等,但是对于孩子真正的职业发展,志趣所在,了解很少。

电视剧《小欢喜》剧照

还有些家长提出的需求是不切实际的,我们也会给一些建议。

我记得有一个家长来咨询,自称在工厂一线当生产工人,一辈子都这样这么过来的。他不希望孩子毕业后跟他一样去工厂工作,而是能掌握一项技能,毕业后自己做点小生意,去创业当老板。

根据他的要求,我推荐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这一类,虽然比较适合自由职业,但其实专业壁垒很低。

纪录片《出路》拍摄了不同阶层孩子的命运

左:甘肃女孩马百娟在做完农活后读书

右:北京女孩袁晗寒辍学后在父母资助下,游历欧洲

分数之外的现实考量

更多时候,高报不得不考虑一些现实的因素。

如果家庭条件好,分数高,那天高任鸟飞,国内985大学就那么多,都可以去试一试。

但是如果分数比较低,未来也考虑可能回到老家工作,我们一般情况下都不建议考生报省外的学校。因为首先,分数低的话,很难选到比省内更好的学校。比如福建省,省外大学在福建的计划招生人数有时就一两个。很容易滑档。

这就面临一个问题,如果这个学校本身不是很好,专业也不是很好,未来毕业留在外省就业很难,你回到福建省,很多当地公司可能都没听说过这个学校,就业也会困难。都是很现实的。

图片与文中人物无关

不过现在已经不像前几年,只有少部分人重视本科学历,对很多中低分段的考生来说,学费低,好就业的现实考量更多。

之前有一个妈妈来咨询,说分数比较低,考生是个女孩子,基本上只能上民办本科大学,但是这些学校学费一般很贵,一年要3万多到4万左右,对他们来说,成本太高了。最后他们选择了一所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口腔医学,未来不管是去医院还是私立门诊,会比较好就业。

电影《垫底辣妹》剧照

其实我觉得作为高报师,应该向家长提供的是信息数据的整合,不太适合输出太多我们的观点,改变家长选择的方向,让他们按我们的想法来,而是应该帮他们选择最合适他们的一个方向。

此外,我们也没权利去对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做盖棺定论,任何专业和行业都会有更新迭代,这不代表它就完全被淘汰了。我们应该更辩证理性地看待一个专业和行业,包括高报这个行业。


为什么高考过后会迎来离婚高峰?

其实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很多中年夫妻虽说没有了感情,但是为了不影响孩子,也只能委屈自己,暂时维持着名存实亡的婚姻。 到了孩子高考了,也就是孩子已经满了18岁,懂事成年了,才会选择结束掉这段婚姻。 当然,即便如此,父母的离婚对于孩子也是会有比较大的打击,但是相比于高考前离婚,这样的打击起码在孩子将来的前途和发展,也就是在物质方面会小很多,精神层面上的打击也会减轻很多,不过也就是仅此而已吧。 其实,作为孩子,他们的感知是非常敏锐的,父母之间还有没有爱,他们应该是能够清晰感觉出来的。 只不过父母不说出来,孩子也就憋在心里不说,但是看着这个已经没有了爱情的家,孩子心里肯定也会不好受。 但是他们也会选择高考结束,自己成年的这个时机跟家里摊牌,让父母选择离婚。 每个人都渴望一份长久的婚姻,渴望夫妻双方一起见证孩子的成长,可世事如此,并不能这样让人随心顺意。 在感情坍塌之后,这样的愿望就变成了一种奢望,相信夫妻双方都不好受。 真的希望选择结婚的男男女女能够彼此确认好对方是不是能够一起走下去的另一半,不要在自己的感情当中掺杂太多的东西,比如物质方面的东西,一定要检验好双方的感情是否纯粹,性格是否互搭,生活琐事是否能不引起大的冲突,确定之后再走进婚姻的殿堂。 否则,即便是为了孩子不离婚,也不代表对孩子的伤害就小了多少。 毕竟一个没有了温度的家庭是非常寒冷的,孩子身处其中也会受到伤害。

扬州环境资源学院里面有护理专业吗?我参加成人高考后,上3年大专(函授).给出的文凭,以后的职称,卫生系统承认吗?

国有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设有环境保护、资源管理、现代园艺、计算机科学与应用、经济贸易系科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有医学系护理专业我觉得这个函授有的承认有的不承认 我想你最好去咨询下他们学校

高考过后大家都在干什么

乘这段时间,好好提高英语能力,比如上托福,去英语角联系自己的口语能力。 或者去打工也可以,这样能锻炼自己社会实践能力! 有空可以去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家,看看他们,因为高三学习,相信有很久都没有好好和他们坐在一起说说话了吧~ 平日里,约好友一起出去锻炼:游泳,打篮球..买一幅1500块的拼图,自己没事可以拼拼弄弄的,也是锻炼自己耐心的好方法哦!当然还有打工啊狂玩啊那类咯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120.77.238.70/kuaibao/37065.html
共绘中莱友谊 同心圆 中企承建的莱索托莫塞公路竣工交接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