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偏爱扎根大城市 数看广东户籍人口变化

当前全国人口是男多女少,但在大城市,女性户籍人口正在逐渐超越男性,这种“女多男少”的倒挂趋势,说明了什么?

文Roxie 图四象设计部

此处讨论的大城市,比起人口规模,实则偏向于指经济水平较好的城市。许多大城市在近几年才出现户籍人口性别倒挂现象,比如北京自2017年起始,深圳从2019年开始出现,上海则是2009年就开始了。

这种现象是否普遍?四象尝试以广东省为例进一步探究,此前提到过,广东省内部的贫富分化较为严重,既有广州和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 ,也不乏经济水平低于全国均值的众多地区。

通过对比广东各市,我们发现, 经济发展情况与户籍人口性别比确实有关 ,人均GDP较高的城市,户籍人口中的女性相对更多。

需要注意的是,户籍人口性别比低,并不等同于住在大城市的女性人口更多。以广州为例,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广州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为986.6万人,女性为881.1万人,性别比高达111.98, 明显高于户籍人口的性别比

能影响户籍人口的因素不止一个,自然增长也是重要一环,但分析广东各个城市的变化趋势会发现,户口迁移对户籍人口性别比的影响更为显著。

在男性常住人口更多的前提下,广州等地吸引的女性落户人数逐年增加,证明了一个事实: 当前女性更有意愿或能力在大城市落户

麦可思研究院做过一项研究,发现对于2016届的全国本科生来说,毕业半年后在外省就业的男性,有30%在毕业三年后回到了家乡,而女性的该项占比仅为18%,也就是说超过八成女性依然在他乡打拼。

究其原因,大概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大城市提供的机会,第二类是个人的意愿与选择。

无论是从产业结构,还是从品质生活的角度来说,大城市都相对适宜女性生存。这不仅是因为大城市三产繁荣,教育、金融、销售、设计、美容等诸多行业为女性提供了较多岗位,也因为相比于男性,女性更为在意经济独立和社会环境带来的安全感。

也别忘记大城市的生活氛围相对包容,不会因为人到三十还没结婚就指指点点(上海女性平均初婚年龄已接近30岁),也不会出于生活方式不同而大肆批判,所以很多女性确实是在大城市过日子更加舒坦。

另一方面,随着女性受教育的程度提升,更多高学历女性会留在大城市发展,且较多选择事业单位等相对稳定工作,男性则更可能选择民营创业等流动性较强的岗位。还有部分女性为了解决孩子学位等问题,通过购房、婚姻等方式落户,而一些男性考虑到宗族、补贴等因素,或许不愿意将户口迁离老家。

归根结底,这是一场城市和女性的双向奔赴。


大城市为何能吸引更多的女性?

最近一项调查显示,在向大城市的人口迁移中,女性比例正在上升。 尤其是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户籍人口和外来人口中女性比例不断上升,虽然人口普查的结果男性比女性多3490万人,但是丝毫没有影响女性前进和追求更好人生的脚步。 女性的崛起从来不是一件小事。 #1 She-power 针对大城市有更多女性,某大V发言说因为女性留在大城市的成本远远低于男性,女生通过上大学或者打工来打大城市,找到有房子的男性结婚,就可以留在大城市了。 不敢相信已经2021年了还有这种人发出此等言论,没有让你承认女性的优秀,这种张嘴说话不负责的男性博主在这种时刻显得更加可恶。 不管什么时代偏偏要搞男主对立,那这时候就必须要拿出女性独立买房的数据来怼你们的嘴脸了——根据2017-2020年各年龄段女性购房者占比变化显示,全国30个重点城市整体女性购房占比从2017年45.6%到2020年47.54%。 相信从这数据完全能看出来,已经接近50%的女性独立买房了,谁还在哪里散播必须靠男人才能在大城市买房的焦虑?请散播焦虑的某男性博主们睁开自己的眼睛看看,你身边的女性哪个不是拼尽全力,女性的努力难道不值得看到吗?#2 She-power 大城市的自由和开放,我想是显而易见的。 尤其是接受高等教育的女性留在一二线城市发展不足为奇。 教育程度、工作性质以及未来发展诸多因素促使女性留在大城市。 她们既可以享受城市的便利,也可以在工作中感受一份耕耘、一分收获(大城市大公司较多,平等竞争的氛围相对较好),虽然也会面临催婚,但是也会得到父母的理解;重要的是大城市开阔了我们看待事情的格局与眼界,这些都是在小城市所没有的。 相信任何一个女性都能感同身受,有时候追求自己想要的并没那么容易,《都挺好》、《欢乐颂》等电视剧把当代社会女性的现状反映到了极致,大城市很难,但是凭借自己的努力扎根留下的女性更难。 她们拼命读书、努力工作、买房潇洒,独立清醒、自在洒脱,这其实也是我学生时代梦想自己未来的模样。 即使生活很难,但我相信总会有破解的办法。 #3 She-power 今天偶然打开《疯狂动物城》,兔子警官朱迪不就是从家里来到大城市的我们吗?带着一腔热血和勇气、不服输的拼劲儿,势必要干一场大事业,即使周围有很反对的声音,但是就是要坚持。 朱迪以毕业第一名的成绩,来到警察局本来以为能分大案子,结果就去干了个交通管理,父母还很为她开心,因为这个是最安全的工作。 但她自己并没有,她就算干交警也要整的明明白白。 而后随着案件的水落石出,朱迪和尼克上演动物城破案记的历程也是在大城市升级打怪的我们,那句话说得好 “这里是疯狂动物城,谁都可以成就无限可能” 。 ——图片来源于网络

扎根城市“门槛”再降低!发改委定调:以后租房一族也能落户

凤凰网房产淄博讯(编辑 刘佳)对许多在大城市奋斗的年轻人来说,户口对自己和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不过近年来,除了北京等极少数特大型城市以外,国家连续颁布的多项政策,正推动未来落户城市的“门槛”进一步降低。

6月17日,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在6月份定时定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为加快实施以促进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提高质量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将着力抓好重点人群落户,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允许租赁房屋的常住人口在城市公共户口落户,确保有意愿、有能力、有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应落尽落、便捷落户。 ”

重点人群落户门槛再降低

在17日举行的发布会上,孟玮表示,当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中后期,从国际比较看,2017年,上中等收入国家平均城镇化率为65.45%,高收入国家平均城镇化率为81.53%,同期我国城镇化率为58.52%,比世界平均水平高3.7个百分点,但与处于相同发展阶段的上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相比,低了近7个百分点,与高收入国家差距更大,还有很大发展潜力。

围绕新型城镇化迈向高质量发展,孟玮介绍,首先将着力抓好重点人群落户,打通在城镇稳定就业居住5年以上和举家迁徙的农业转移人口等重点群体的落户通道,积极推进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落户,允许租赁房屋的常住人口在城市公共户口落户,确保有意愿、有能力、有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应落尽落、便捷落户。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社会保障研究室主任陈秋霖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允许租赁房屋的常住人口在城市公共户口落户,这意味着落户门槛进一步降低和完善。 “除了过去的集体户口以外,公共户口有望成为接纳新落户群体的又一创新形式。 ”

陈秋霖认为,降低城市落户门槛,一方面有助于把农村富余的劳动力留在城市,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从整个人口结构的变化来看,有些城市劳动力、人才是不足的,老龄化迅速发展导致年轻劳动力、人才的缺乏,所以,放宽落户条件是符合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

今年4月,国家发改委曾发布《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以下简称《重点任务》),指出要继续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城区常住人口100万~300万的Ⅱ型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城区常住人口300万~500万的Ⅰ型大城市要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并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 超大特大城市要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大幅增加落户规模、精简积分项目,确保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

户籍制度改革和落户门槛降低,让哪一类人群更容易享受到政策带来的红利呢?

对此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表示,受益最大的群体应该是目前在城市务工的人员。 我国有2.8亿农民工,由于他们原有的户籍是农村户,而户籍又和一系列的公共服务捆绑在一起,这就意味着他们难以享受到一部分公共服务。 “政策提出城区常住人口300万~500万的大城市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对这类群体而言意义十分重大,而且随着政策落实和推进,未来可能农民工这个概念都有可能会成为历史。 ”

陈秋霖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从目前来看,政策带来的红利对大学生和城市务工人员的匹配度更加高一些。 “中大型城市对这类群体的需求度更高。 而高端人才,更有可能会流向特大城市。 ”

99%城市有望放开放宽落户限制

记者通过梳理发现,为配合我国的户籍制度改革,近年来,国家在落户政策上频繁加码。

2014年3月,国务院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同年还发布了《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方案》,将江苏、安徽两省和宁波等62个城市(镇)列为第一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

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提出“以合法稳定就业和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等为前置条件,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城区人口50万~100万的城市落户限制,合理放开城区人口100万~300万的大城市落户限制。

2018年,国家发改委印发《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的通知》,提出“中小城市和建制镇要全面放开落户限制。 大城市对参加城镇社保年限的要求不得超过5年。 其中Ⅱ型大城市不得实行积分落户;Ⅰ型大城市中实行积分落户的要大幅提高社保和居住年限的权重,鼓励取消年度落户数量限制。

2019年2月21日,国家发改委网站正式公布了《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 在这份文件中,出现了“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即城区人口超过1000万的城市)外的城市落户限制”的字样。

目前,我国仅有北上广深4个一线城市城区人口超过1000万大关。 因此,这一部分内容的提出,被全社会普遍认为是我国户籍制度将出现根本改革的标志,意味着国内99%以上的城市将放开放宽落户限制。

而今年4月发布的《重点任务》也指出,超大特大城市要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大幅增加落户规模、精简积分项目,确保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

严跃进表示,此次国家发改委明确提到要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尤其是提到就业满5年等情况的落户政策,具有较好的导向和意义。 “我们认为,政策最核心的要点在于,未来只要不辞职,就有机会在大城市落户,这将是一个导向。 ”

陈秋霖告诉记者,我国的落户政策是分级对应的,也就是说,北京、上海这类特大城市当前不太可能会直接纳入政策放宽的范围,但政策导向对特大城市还是具有一定参照意义的。

多地落户实现“零门槛”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8年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13.95亿人,比上年末增加530万人。 其中城镇常住人口8.31亿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9.58%,比上年末提高1.06个百分点。 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3.37%,比上年末提高1.02个百分点。

尽管我国城镇化率与部分部分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但从政策执行力度来看,全国多地在外来人口落户方面已经基本实现了“零门槛”。

以杭州为例,从今年4月起,只要全日制大学专科及以上人才在杭工作并缴纳社保的,可直接落户。

再比如河北省石家庄市,从今年3月起,彻底放开落户门槛,全国公民仅凭身份证、户口簿就可向落户派出所申请户口迁入市区、县(市)城区和建制镇,而且配偶、子女、双方父母户口可一并随迁,真正实现“零门槛”。

而广州市从今年1月份以后,也全面放宽引进人才入户的年龄限制,学士、硕士和博士分别从35、40、45周岁调整到40、45、50周岁。

直辖市重庆则将落户政策划定为三个“关键”:第一个关键是专科或取得初级以上技工即可落户;二是不设年限,直系亲属可以挂靠落户;三是不设区域限制,可自愿选择落户地点。

中国户籍制度研究领域专家王太元表示,户籍制度改革的难点在于地方的态度。 地方政府考虑到农民工市民化后,公共服务也要均等化,但公共服务的提供是需要地方财政拿出资金支持的,所以一些地方可能缺乏让流动人口成为城市市民的动力。

不过王太元认为,需要用更长远的视角来看待外来人口。 “人来了,能为这个城市创造收益,地方财政的收入其实也有很大一块是这些(外来的)人员创造的,不给他们户口是没有道理的。 而且公共服务均等化,并不是需要一口气就拿出全部的资金(而是分期分批投入的)。 ”

女性选择留在大城市发展的概率超过男性,是出于什么原因呢?

走在城市中的各个地方,是不是经常都能够遇到女性同胞?这是因为在大城市里,女性还是很多的。 而最新的一项调查表明,各大城市户籍人口中女性超过了男性,这表明女性选择留在大城市发展的概率超过了男性。 你知道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聊一聊吧。

一、女性自我独立的意识增强。

女性在接受了高等教育后,自我独立的意识增强。 她们自我意识的觉醒,导致她们不想再回到农村、回到县城,而只想在大城市里边闯一闯。 尤其是近些年来,女性受教育的程度越高,越有更多的女性期待留在城市发展。 比如我个人大学毕业的那会,有许多女同学就是选择留在了大学所处的城市,而不是回到家乡发展。 由此也可以看出,许多人对于扎根城市,其实是有着自己的执念的,因为她们期待在这个城市里获得不一样的人生,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二、城市对女性的包容性更高。

女性如果回到农村、回到县城发展的话,那么她们可能需承载更多社会上的舆论压力,毕竟在现代许多农村家庭,依然存在“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思想。 如果女性回到家乡工作的话,恐怕要先重点解决结婚生子的问题,最终才有机会去考虑自己的事业发展。 但是这与她们一直所期待的生活背道而驰,所以她们宁愿肚子一个人在城市闯荡,也不愿意再回到故乡,回到那个重男轻女的村庄。 在城市里,起码她们可以自己做主,做一个更自在、舒适的人!

三、大城市服务行业的比例上升,给女性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在大城市中许多服务行业的发展势头都挺好的,这给了许多女性就业的机会。 对于有机会外出看过大城市繁华的女性而言,确实是很容易令人心动的。 因为在这里工作,不仅薪资更好,待遇更好,更主要的是她们还有很好的晋升渠道。 而且女性若是自己能在城市扎根的话,以后想要找对象起码也不会太差。 如若回到农村的话,恐怕相亲对象的条件不会太好。

综上来上,女性之所以选择留在大城市发展,其实是因为大城市有着许多令她们无法拒绝的优势,让她们不得不背井离乡,最终选择扎根在这里,奋斗在这里,坚守在这里!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kuaibao/40064.html
7月4日A股避雷针︱秋田微 北海诚誉拟减持不超过1.00%股
相视而笑画面养眼 林依晨许玮甯双生姐妹花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