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巴以冲突 沙特主持召开六方部长对美协商会议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 美国

财联社4月30日电,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当地时间4月29日在沙特首都利雅得召开了六方部长对美协商会议,讨论巴以冲突。参加会议的有卡塔尔首相兼外交大臣穆罕默德、阿联酋外交部长阿卜杜拉、约旦副首相兼外交与侨务大臣萨法迪、埃及外交部长舒克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行委员会秘书长侯赛因·谢赫以及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会议重点讨论了巴以冲突的最新进展。会议还讨论了支持巴勒斯坦建国相关问题,希望在“两国方案”和相关国际决议基础上,建立以1967年边界为基础、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拥有完全主权的独立的巴勒斯坦国。


巴以冲突的渊源和解决方法

巴以冲突的渊源:

1、犹太复国主义的兴起

公元135年,现在的巴勒斯坦是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罗马帝国皇帝哈德良镇压了犹太人的叛乱。在镇压叛乱后,哈德良将犹太人驱逐出了巴勒斯坦。在之后的1700年里,大部分犹太人并没有生活在巴勒斯坦,他们在欧洲、中东、非洲过着群居生活。

这些犹太人在不同的社会中繁衍生息,但不幸的是,他们的历史满是被迫害、被歧视、成为他人替罪羊的悲惨遭遇。尤其在欧洲,基督教教会因为宗教原因经常指责他们,他们总是在困难时期成为一切灾祸的替罪羊,例如:犹太人遭到种族清洗和屠杀,犹太人长期遭受迫害。

2、贝尔福宣言

当今中东地区的许多纷争,实际上都可以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5年10月,英国已经和奥斯曼开战,但英国想拉拢其他协约国成员一起向奥斯曼发动进攻,尤其是渴望得到阿拉伯人的帮助,而奥斯曼已经统治阿拉伯人长达几个世纪。

为了拉拢阿拉伯人,英国驻埃及的高级专员麦克马洪向志在成为独立的阿拉伯国家领袖的麦加谢里夫侯赛因·伊本·阿里承诺,如果侯赛因帮助他们尽快发起反对奥斯曼帝国的起义,他们将帮助他建立一个独立的阿拉伯国家。

然而英国人在说服阿拉伯人帮助抵抗奥斯曼的同时,还与法国人和俄国人进行秘密协商:如果他们打败奥斯曼,将如何瓜分中东地区。1916年5月,英、法、俄三国达成秘密协议,即《赛克斯—皮科协定》,此协定规定英国人可以在打败奥斯曼后得到巴勒斯坦。

3、联合国分治决议与五次中东战争

1947年11月,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对巴勒斯坦实行分治的决议,即《联合国181号决议》。分治决议的主要内容是:第一,结束英国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最迟不得超过1948年8月1日;第二,在委任统治结束后两个月内成立犹太国和阿拉伯国,犹太国领土面积约为1.5万平方公里。

占巴勒斯坦总面积的57%,阿拉伯国领土面积约为1.12万平方公里,占当时巴勒斯坦总面积的43%;第三,耶路撒冷及其附近郊区村镇作为一个独立主体由联合国管理。

解决方法:

1、中东和平进程

决议

美国一向在中东和平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在中东战争期间,美国开始在阿以停火谈判中以调停者身份出现,联合国242号和338号决议、日内瓦和会、戴维营协议以及埃以和约基本上都是在美国的策动之下达成的。

冷战结束后,马德里和会的召开标志着中东和平进程全面启动,巴以奥斯陆协议、约以和约等都是这一阶段的成果。中东和平进程同美国的参与密不可分,但美国的作用始终具有两面性,在谈判立场上持双重标准。

2、和平谈判是解决巴以冲突的唯一出路

巴以冲突不是对等的国家战争,而是民族冲突。并且这不仅仅是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冲突,还涉及美国和俄罗斯,以及埃及、黎巴嫩、伊朗、沙特、叙利亚等其他阿拉伯国家的利益,冲突的背后是各种势力的博弈。

林肯

巴以之间的这些问题出现在英国托管时期,但这并不是无休止的战争,也不是不能解决的。通过竞争的民族主义视角来理解巴以冲突的内部逻辑是很重要的,而且要明白,巴以双方都有存在的合法性。

扩展资料

巴以冲突,以色列持续向哈马斯控制的加沙地带发起多次空袭,造成318人死亡、1400余人受伤。哈马斯向以色列南部地区发射了大约300枚火箭弹。

空袭发生后,哈马斯即向距加沙30公里的以色列南部城市阿什杜德发射两枚长程“冰雹型”火箭炮,为历来哈马斯攻击的最远射程,已造成1名以色列人死亡,另有7人受伤。

“够了,够了,血和泪已经够了,给和平一次机会吧”,经历过“一将功成万骨枯”的以色列前总理拉宾的话语犹在耳边,但对陷入战争的人来说,流血本身就是流血的理由。

29日,以色列坦克在加沙边界集结,酝酿发起地面行动,以色列国防部长巴拉克表示,他不排除对加沙扩大军事行动,哈马斯领导人哈尼亚则对巴勒斯坦人说:“遍地染血、到处都是烈士。可能还会有更多人受伤、牺牲,但是加沙绝不会投降。”

网络百科——巴以冲突

巴以冲突的原因

巴以冲突的背后隐藏着历史根源,既有宗教的、文化的、民族的因素,更重要的是大国干预等外部因素,各种因素互相影响、激化,使得巴以冲突的复杂性非同一般。

讨论巴以冲突

其中,两个民族对同一块土地提出了排他性的主权要求是根本原因。犹太移民定居点问题和耶路撒冷地位问题则是巴以和平之路上的严重障碍。这些问题若不解决,巴以冲突就不会停止,中东也难以实现真正的和平。

国际各方艰难斡旋

巴以冲突激化引发全球多国民众关切。英国、加拿大、德国、希腊、西班牙、美国等国多地爆发示威游行,民众手持标语,呼喊口号,声援巴勒斯坦。

大臣

据半岛电视台报道,5月18日,欧盟各国外长呼吁停火,以结束巴以双方持续数天的暴力冲突。然而,匈牙利却拒绝与其他欧洲国家共同发表声明,匈牙利是以色列欧洲地区的重要盟友,使得欧洲各国未能达成一致。

在国际各方对巴以冲突进行艰难斡旋的同时,美国举措引发国际关注。半岛电视台报道称,美国现政府一边表示支持巴以停火,一边批准向以色列出售武器的行为引发了国际社会的批评。

2021年5月16日,中国外长王毅主持联合国安理会巴以冲突问题紧急公开会。王毅表示,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冲突不断升级,造成包括妇女和儿童在内的大量人员伤亡,形势十分危急严峻,停火止暴刻不容缓。

孙德刚认为,接下来巴以冲突将表现为军事斗争与政治斗争并存的局面,大国将加大对巴以纷争的介入程度,中东问题再次牵动大国地缘政治博弈的神经。当前,国际社会应反对任何攻击平民的行为,加强对加沙地区的人道主义救助,通过“两国方案”解决巴以问题。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百科—巴以冲突

20条短一点的国内外大事!!!2007年的,急需!!!

人民日报报编辑部评出 二〇〇七年国内十大新闻 (以时间先后为序) (1)物权法审议通过并施行。 3月16日,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自10月1日起施行。 物权法的制定历时13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审议了八次。 物权法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一部基本法律。 图为2007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新华社发 (2)全国开展整治非法用工专项行动。 5月底,山西洪洞警方破获一起黑砖窑虐工案。 在中央的重视和舆论的关注之下,山西黑砖窑事件走上快速处理的轨道。 山西省和国家有关部门全力做好受害人的解救工作,依法惩处犯罪分子,严肃查处有关工作人员的腐败和失职渎职问题。 针对山西黑砖窑事件暴露出的问题,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安部等部门7月至8月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了整治非法用工、打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收到明显成效。 (3)国家出台多项重要举措解决民生问题。 7月10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 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我国在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之后又一重大举措,主要解决城镇非从业人员,特别是中小学生、少年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看病就医问题。 7月11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要求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保障范围,稳定、持久、有效地解决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8月7日,国务院发出《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等。 这些关注困难群体,解决民生难题的重要举措,使人民群众得到了更多实惠。 (4)国家预防腐败局成立。 9月13日,国家预防腐败局成立。 成立国家预防腐败局,是党中央、国务院科学判断形势,为深入推进预防腐败工作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是我国反腐倡廉建设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要求。 此前,7月10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局长郑筱萸因犯受贿罪、玩忽职守罪,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后被执行死刑。 (5)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评选表彰道德模范。 9月18日,中央文明办、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作出《关于表彰全国道德模范的决定》。 经群众推荐、审核公示、评委评选和群众投票评选等程序,53名同志荣获“全国道德模范”,其中:全国助人为乐模范10名、全国见义勇为模范11名、全国诚实守信模范11名、全国敬业奉献模范10名、全国孝老爱亲模范11名;254名同志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评选表彰道德模范。 (6)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10月15日—10月21日,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胡锦涛代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 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通过了关于十六届中央委员会报告的决议、关于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 10月2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举行。 全会选举了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根据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的提名,通过了中央书记处成员;决定了中央军事委员会组成人员;批准了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的书记、副书记和常务委员会委员人选。 胡锦涛同志当选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为召开十七大作准备,6月2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重要讲话。 这是2007年10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 新华社发 (7)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取得圆满成功。 10月24日,中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11月26日,中国第一幅月图完美亮相,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取得圆满成功。 12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在京隆重举行庆祝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圆满成功大会。 这是2007年11月26日,中国国家航天局正式公布嫦娥一号卫星传回的第一幅月面图像。 新华社发 (8)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修改。 在广泛征求各界意见和社情民意的基础上,修改后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经国务院通过并于12月16日对外公布,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根据《办法》,从2008年起,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从之前的10天增加到11天。 其中五一劳动节从放假3天减为1天,新增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各放假1天,春节放假3天不变,但调整为从农历除夕开始计假。 新年(元旦)仍放假1天,国庆节仍放假3天。 这是2007年10月1日,游客在上海南京路步行街参加国庆观灯活动。 新华社发(9)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2012年行政长官和立法会产生办法及有关普选问题的决定。 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并全票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2012年行政长官和立法会产生办法及有关普选问题的决定》。 会议认为,2012年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四任行政长官的具体产生办法和第五届立法会的具体产生办法可以作出适当修改;2017年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任行政长官的选举可以实行由普选产生的办法;在行政长官由普选产生以后,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的选举可以实行全部议员由普选产生的办法。 这是2007年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闭幕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举行新闻发布会。 新华社发(10) 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首次双下降。 2007年,中央对节能减排工作打出政策组合拳。 6月3日,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公布,提出了45条具体工作安排。 11月23日,国家出台实施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办法,落实严格的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 节能减排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 2007年前三季度单位GDP能耗下降情况继续趋好,同比下降3%左右,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出现近年来首次下降,降幅分别为1.8%和0.28%。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caijing/119.html
变脸 世界周刊丨美以
回归祖国25年 澳门旅游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