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新 从广交会 看中国外贸新动能 业态新 产品新 理念新

第135届广交会正在广州火热举行。27日开馆前,境内外采购商已在广交会展馆前排起长队。一位来自巴西的采购商说,“这是我们一年中最重要的贸易机会”。

展览面积增加到155万平方米,线下参展企业近3万家,举办300余场新品首发首展首秀活动……本届广交会人气足、创新多、交易火,展现出中国外贸的新动能,印证当前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态势。

在本届广交会节日用品展区,参展商和采购商正在询价洽谈。新华社记者王聿昊 摄

在本届广交会节日用品展区,参展商和采购商正在询价洽谈。新华社记者王聿昊 摄

产品新:以新品开拓新市场

在电脑上输入花样要求,连接特制陶瓷泥的设备针头立刻开始绕圈加工,不一会儿的功夫,设备平面就出现了陶瓷产品的雏形……在广交会展馆,福建厦门斯玛特工业设计有限公司的陶瓷3D打印机,吸引不少采购商驻足。

“今年是我们首次参加广交会,带来多款新产品,成果出乎意料。”企业创始人杨德安说,目前已有几十个国家的采购商前来洽谈咨询,伊朗、印度等国的采购商在现场就下了单。

行走在偌大的广交会展馆内,记者看到很多国内参展商将走在前沿、彰显科技创新的新品放在展位最显眼处。来自英国的采购商埃里克举着手机边走边拍,“一上午拍了40多条视频,全都发给了我在英国的贸易伙伴”。

在江苏常州爱尔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展台,工作人员坐在电动行李箱上,来回穿梭展示,吸引不少境外采购商拍照记录。“我们拥有电动行李箱的生产专利,该产品在广交会火爆,不少境外采购商提出希望寻求代理。”公司负责人汤永传说。

截至目前,本届广交会已吸引214个国家和地区的超19万名境外采购商到会,比上届同期增长超22%。

在“老广交”土耳其阿尔祖姆公司董事长穆拉特·科尔巴西看来,广交会已发展成为产品开发和创新的动态平台。“中国各行各业的发展日新月异,不仅产品供应更为丰富,其应用功能也让人赞叹不已。”

理念新:智能化、绿色化成主流

新产品、新工艺、新创意在本届广交会上扎堆亮相,这些新品凸显智能化、绿色化的新趋势,体现产业发展理念的转变,传递出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迈进的积极信号。

本届广交会各大展馆内,智能化产品随处可见,科技感十足。

在广东广州家馨居贸易有限公司展位,智能废品桶根据手势开开合合。这款废品桶不仅能实现感应开盖,还自带臭氧消毒、除异味功能,能够保持桶内干净卫生;在山西嘉世达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展位,擦窗机器人上演“壁虎游墙”,只用1分钟就可擦完一扇窗……

山东雅尚名品家居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金亮说,今年采购商对价格敏感了很多,但打价格战不是长久之计。只有通过智能化升级,不断降本增效,生产出更好的产品,才能获得市场认可。

顺应市场新需求、推动可持续发展,绿色化成为制造业转型发展的新底色。

广东潮州市庆发陶瓷有限公司将牡蛎壳、碎瓷片回收重新加工,“变废为宝”制成精美工艺品;浙江爱仕达股份有限公司推出可拆卸手柄锅,在运输过程中,手柄可卸下置入锅内,减小产品体积、节省运费和包装材料;广东恒创陶瓷有限公司带来升级版陶瓷制品,经工艺改良,同款杯型比原先用料减少30%……

“不断增加的订单表明,智能化、绿色化能更好匹配市场需求,带来新的商业价值。”山东曹县鲁艺广发工艺品有限公司经理张本法说。

潮州市庆发陶瓷有限公司展台,向观众直观展示牡蛎壳、碎瓷片等环保原材料及其加工制成的工艺品。新华社记者韩佳诺 摄

潮州市庆发陶瓷有限公司展台,向观众直观展示牡蛎壳、碎瓷片等环保原材料及其加工制成的工艺品。新华社记者韩佳诺 摄

业态新:新展区迎来新客户

与其他展区不同,在本届广交会首次设立的跨境电商和海外仓展区,参展商们迎来的都是新客户。

“公司在美国已有6个自营仓库,总面积达十几万平方千米。”深圳市前海运德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销售总监刘小宜说,公司成立不到10年,但在海外仓领域迎来快速发展,公司正布局建立新的仓库。

“欧洲客户对我们的海外仓业务很感兴趣,已达成一批合作意向。”刘小宜说。

复杂的全球贸易形势下,发展跨境电商、海外仓等外贸新业态成为不少外贸企业的选择,为企业不断开辟市场新空间。

在英国建营销公司、在美国设海外仓及物流中心……辽宁大连达伦特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乘着跨境电商的东风,不断开拓欧美、东南亚等海外市场。

“我们根据不同线上平台特点和用户习惯研发产品,以自创品牌直接面向消费者,比起代工更有竞争力。”公司负责人说。

商务部研究院美洲与大洋洲研究所副所长周密表示,在数字经济时代,服务贸易有了更多创新模式,技术赋能将为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增添新动能。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0.17万亿元,同比增长5%,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长9.6%,外贸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跨境电商凭借线上交易、非接触式交货、交易链条短等优势,已成为全球贸易的一股‘新势力’。”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表示,下一步,海关将会同有关部门多举措促进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便利国内外消费者和生产者享受到更多更优质的产品。(记者王聿昊、韩佳诺、丁乐、张程喆)


1.如何理解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活力论述?

中国是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中国外贸的每一次起伏波动都会影响全球市场。 最近发布的外贸数据让世界经济为之一振,不仅累计进出口总值实现了年内首次正增长,进出口总值、出口总值、进口总值这三项关键指标更是创下了季度历史新高。 具体数据显示,三季度我国进出口总值为8.88万亿元,同比增长7.5%,其中出口5万亿元,增长10.2%;进口3.88万亿元,增长4.3%。 从纵向看,前三个季度的进出口规模分别为6.57万亿元、7.67万亿元、8.88万亿元,季度环比均实现了大幅增长。 这样的增速在全球范围内也是绝无仅有的。 外贸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虽有所降低,但其逆势上扬的超预期表现,充分展现了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与活力,也为后疫情时代经济全面复苏打下了基础。 对于中国外贸的成绩单,有人认为主要是由防疫物资大规模出口拉动的,未来能否持续还要打上问号;也有人认为随着中国启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建设,外贸增长或将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然而,外贸的全面反弹绝非偶然,一个基本共识就是得益于中国率先实现了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有效防控、率先实现了复工复产复市,是中央稳外贸精准施策与外贸企业迎难而上、合力前行的结果。 中国外贸积极抓住全球疫情防控带来的机会,全方位拓展国际市场,这也正是中国外贸不断走向成熟的表现之一。 外贸回稳向好也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支撑,特别是外贸作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之锚和连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纽带,在促进经济全面复苏方面将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统计显示,今年前8个月,中国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达47.8万家,同比增长了6.2%;外贸吸纳并带动就业人数达1.8亿人,在进口环节税收还贡献了全国税收总收入的10.4%。 全球经济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在增多,但中国是最确定的因素之一,一个开放的中国本身也是最具吸引力的。 最近举行的第128届广交会如期在“云端”举行,6万个展位、2.6万家境内外企业参展让“中国第一展会”魅力不减;中欧班列开行数量年内屡创新高,不仅成为各国携手抗疫的“绿色通道”,也为后疫情时代拉动全球经济复苏注入了新动能;即将到来的第三届进博会更是“大牌”云集、一位难求,将成为一场特殊的、意义深远的东方之约。 可以预见的是,中国外贸未来仍将稳健前行。 总体看,中国外贸长期向好的趋势未变,但稳外贸依然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方面,全球疫情仍在蔓延,国际市场需求萎缩叠加保护主义、单边主义逆流,给中国外贸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另一方面,新发展格局下外贸转型之路依然漫长,可能还会遭遇更多新问题新矛盾。 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做好应对更大风险挑战的准备。 进入四季度,保外贸主体、保市场份额、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仍是外贸亟需发力的关键环节。 要继续在房租、税费、社保等方面实施减免帮扶,狠抓稳外贸各项政策落实,切实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同时,要着力推进贸易创新发展,加快培育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等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内外贸走高质量融合发展之路。

会展业的发展变迁(1851至今)

中国会展业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旧中国展览活动(1581~1936)、抗日战争时期的展览(1939~1949)、新中国展览(1950年至今)。

中国会展业真正逐步进入发展轨道是在新中国成立后。1950~1977年是中国会展业起步期,当时会展业计划经济特征明显,还不能称作现代会展业;1978~1999年是发展期,会展业走向市场化,并基本具备了现代会展业的特征;2000~2005年是飞跃期,现代会展业体现出程度较高的专业化;2005年以来为现代会展业突破期。

一旧中国展览活动(1951~1949年9月)

(一)1851~1936年的展览

主要形式:集市。

特征:展出农副产品和土特产。

会展业的形成发展与经济活动是否活跃息息相关,近现代的中国,经济十分落后,特别是工业非常不发达,占主流的是农耕经济和农耕文明。小农经济一个最显著的特征是自给自足、小富即安,作为承担流通领域服务的会展业,在当时几无用武之地。

旧中国展览活动主要表现为集市形式,在固定地点、定期举办的集市已基本具备了展览的性质和形式,欧美展览界普遍认为展览会起源于集市。集市在中国的历史非常悠久,古代的集市是市、集、庙会等多种形式的统称,集市上买卖的主要是农副产品和土特产。

集市有多样的称呼形式,中国北方一般称为“集”,广东、福建等地称为“墟”,四川、贵州等地则称为“场”。不管如何称呼,它们的实质都是一样,参与者主要是农民和小手工业者,是生产者向消费者的直接出售,是生产者之间的产品流通。

不过,旧中国在参加一些国际大型展览活动之外,也尝试举办了中国的商业博览会,掀开了中国展览会史的第一页。1851年,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在英国伦敦“水晶宫”举办。中国商人徐荣村和一些在中国经商的外国商人,将丝绸、茶叶、中药材等中国传统出口商品运往世博会,并一举荣获金、银大奖。

此后的每一届世博会,中国官方和民间商人都组团参展。1904年的美国圣路易斯世博会,清政府派出以贝子溥伦为首的代表团,并在圣路易斯修建了中国馆和中国村,此举被外媒称为“中国政府正式登上世博会舞台的开端”。

此后,中国本土对展览活动的探索和尝试开始慢慢增多。1905年清政府正式颁布《出洋赛会通行简章》20条,鼓励各省商家“精择物品”,踊跃参赛,同时在北京设立“京师劝工陈列所”;1909年武昌设立“武汉劝业奖进会”;1910年南京设立“南洋劝业会”;1921年南京设立“商品陈列所”(又称物品展览会).

1926年上海开设“中华国货展览会”;1929年杭州开设“西湖博览会”,据称此次博览会的展品约15万件。1935年11月至1936年3月,中国第一次出国办展。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在英国伦敦举办,展出3000余件商品,参观人数42万人次。当时中国的瓷器、绸缎、茶叶畅销一时,中餐馆食客络绎不绝,在英国乃至欧洲都引起了巨大轰动。这些展览活动都是中国展览会的先声。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10年南京的“南洋劝业会”,这是中国历史上具有现代展览概念的第一个商业博览会,它的组织、规模、水平都能与同期世界大型博览会相媲美。全国各地除内蒙古、西藏、新疆外提供了100多万件展品,共分24部420类。东南亚国家、英国、日本、美国和德国都有展品参展。

展馆总数共32个,博览会历时近半年,参观人次达30多万,也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举办的全国性博览会,起到了“开一时之风气,策异日之富强”的作用。

旧中国展览活动前后80多年时间内,包括中国参展的历届世博会以及国内的展览活动,展出的基本上是中国传统的手工艺产品和土特产,如丝、茶、绸缎、器皿和美观却不实用的工艺品,没有任何近代的工业产品参展。

与同期世界强国展览的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类发明和工业品相比,不得不承认中国在近代工业革命的历史潮流中已远远落后于他国,这是不争的事实。与此相同的是,旧中国的会展业也十分落后。

(二)1937~1949年9月的展览

主要形式:展览会。

特征:“官办”,政治宣传为主。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刚发展起来的民族工业受到巨大破坏,各业经济凋敝。政局动荡、战乱不断,百姓流离失所,生活十分困苦。当时全社会的主基调是抗日,分别举办了许多展览会。

这些展览会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拉动相关产业发展,繁荣经济,更多的是配合当时的政治形势,显示成就,鼓舞士气、抵抗日本侵略。所以,那时的展览会所体现的主要不是经济功能,而是利用展览会来提升全国人民抗战的信心和决心。这一时期展览会的主要特征是“官办”,具有较强的政治性质和宣传意义。

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政府把“抗战必胜”寄希望于外援,“攘外必先安内”,对人民军队进行围剿。国民党政府办事效率低下,贪污腐败成风。此时的漫画工作者们以突击方式,举行了“漫画联展”,许多作品暴露了统治者的罪恶,传达出人民的呼声,因而博得广大群众的欢迎。

这一类形式的展览会,先后在重庆、成都、昆明一连串地举行,一直继续到抗战胜利之后,其中特别以“猫国春秋”漫画展的表现最为突出。与此同时,大后方木刻工作者联合了延安的作品,举行了国际展览。中国人民的英勇战斗生活,通过木刻艺术,传递到美国、英国和印度,获得了这些国家广大人民的同情。

1943年和1946年分别举办了“第二届双十节全国木刻展览会”和“抗战八年木刻展览会”。

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民不聊生,经济类型的展览基本没有,只举办过少数的文化性质展览,如摄影展览会。1945年9月,北平摄影学会为庆祝学会成立举办了影展,张印泉、蒋汉澄、张卓人、刘光华等均有作品参展,本次摄影展在全国起了带头作用。

上海摄影学会于1947年举行影展,参展的作品有300多件,北平摄影家张印泉、香港摄影家吴章建也有作品参加展出。1948年11月22日,上海中国摄影学会举行摄影作品展览,有382幅作品展出,参观者达数万人。1949年2月,昆明摄影家杨春洲在香港举行《杨春洲教授摄影展览会》,展出作品80余幅据统计,1937年至1949年,陕甘宁解放区共举办了74个展览会。

邓小平在参观“战绩、生产展览会(1944年)”后评价:这次战绩和生产两个展览馆宣传了我们太行军区几年来的奋斗成果,的确是惊人的。我们同华北、华中、华南及其他抗日民主根据地一样,干出了惊天动地、轰轰烈烈的英雄事业。

当然,这些展览会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一些促进作用,但在流通领域所起的作用不大,会展活动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仍然十分有限。但这一时期政府的努力,对提高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振奋民族精神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

二新中国展览活动(1949年10月至今)

会展业反映一个国家、地区甚至是全球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历程和特点,同样,政治、经济和科技等因素也影响着会展业的进程。新中国成立后,从1950年至今,会展业经历了四个阶段:起步、发展、飞跃、突破,每个阶段都体现着当时的政治体制和经济特色,承载着中国政治和经济的变迁。

(一)起步期:计划经济特征明显(1950~1977)

1951年3月,在新中国成立不到一年半的时候,中国首次参加了“莱比锡春季博览会”,这标志着新中国展览业发展的开端。1953年,刚成立一年的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受政府委托,负责接待“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工业展览会”来访,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接待的第一个来华展览会。1950~1977年近30年时间,是中国会展业的起步期。

由于该时期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经济贸易不发达,产品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都靠计划调拨,经济贸易型展览在国内市场失去存在和发展的土壤,只有极个别的展览会是贸易性质的,如“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

这个时期的展览也具有浓厚的“官办”性质,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代表国家主办出国展览,当时的展览包括接待来华展及参加国际博览会。起步期的中国会展业,经济功能淡化,主要是为政治提供服务,目的在于宣传经济建设的成就和大好形势,促进中国同世界各国的友谊。

1951~1985年的34年间,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共举办427个出国展览。

1953~1978年的25年间,中国共接待了112个外国单独来华展览会总而言之,该时期展览会数量不多,组织水平和专业化程度很低,国家尚未将展览作为一个产业来发展,会展业及相关产业的经营意识还未形成。从严格意义上讲,当时展览会大都不具备现代贸易展览会(tradeshow)的特征。

(二)发展期:迅速发展,走向市场化(1978~1999)

从1978年至1999年,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对外开放的加快,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国展览业迎来第二个阶段:发展期。该阶段会展业发展迅速,并走向市场化。

1978年是个特别的年份,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举办的国际博览会在北京举行,即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主办的“十二国农业机械展览会”,该展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中国展览业由起步期的“单国展览时期”向发展期的“国际展览时期”过渡。

1985年,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其前身是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所属的来华展览部和技术交流部)竣工,成为20世纪80年代北京十大著名建筑之一,并于同年10月成功举办了开馆的第一个展览会———第四届亚太国际博览会。

该阶段北京、上海、大连、珠海等城市会展业脱颖而出,出现一批较有影响力的知名专业展览会,如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博览会、国际机床展览会、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大连时装博览会、珠海航空博览会等。

与此同时,中外合作办展也步上新台阶,继中国国际展览公司同德国法兰克福展览公司在北京成功合作“中国卫生洁具、供暖及空调设备展览会”(ISHChina)和“中国汽车配件展览会”(Autome chanikaChina)后,双方又同上海市国际贸易促进委员分会合作,举办了“上海国际消费品博览会”(AmbienteShanghai)。

而且,出国展览也经历了一次大变革,其标志性事件是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1986年参加瑞士“巴塞尔样品博览会”。

此次博览会上,中国改变了以往以宣传成就为主的展贸分离展览方式,首次采用摊位式展览形式,以展览为手段,以贸易成交和销售为主要目的,展览的贸易性和专业性因此大大加强,此举也标志中国展览业开始与现代国际展览业接轨。1999年,中国政府独立举办了20世纪最后一个A1类专业世界博览会———昆明世界园艺世博会,有69个国家、地区以及26个国际组织参加展出。

中国会展业的发展期,展览会的主办单位从起步期的几家发展到上百家。据不完全统计,仅1988年,中国90多家办展单位共到过50多个国家举办经贸展览会,并且参加400多个国际博览会,相当于起步期1950年至1977年出国展览数量的总和;1998年在中国境内举办的较有规模的经济贸易展览会共有600多个,是起步期1950年至1977年来华展览数量总和的3倍。

(三)飞跃期:专业化程度高,外资介入会展业(2000~2005)

在这一阶段,会展主题呈现细分化、专业化。2000年以来,中国会展业已渗透到各个行业,不论是机械、电子、汽车、建筑,还是纺织、花卉、食品、家具,均有各自的国际专业展。北京、上海、广州、大连等城市已成为全国知名的会展中心城市。

从展览规模看,北京位居全国首位;从展会数量看,上海为全国之最。北京市2000年展览会突破100个,2001年又有增加,而且展览会的面积不断增加。地处国际贸易商圈的北京国际贸易中心,年均接待50个展会,在这个展览馆举办展会则需要提前一年预约。

另外,越来越多的国际会议将举办地点选择在中国,也有力推动了举办地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会展水平的提高。国际商会年会、亚太法官会议、环太平洋论坛年会、国际引航员大会、APEC会议等700多个国际性会议在上海举行,上海由此赢得“国际会议中心”的盛誉。

为适应迅速发展和细分化的会展业市场,2002年以来,不少大型展馆纷纷改建或扩建,将展馆建设规模、城市的功能定位和会展辐射范围等联系在一起,融入区域经济发展和全国经济发展格局。例如:为满足珠三角(广交会)会展市场的需求,广州建成新国际会展中心;大连星海会展中心二期的扩建,体现了大连在东北会展经济带中的龙头地位。

近年来,中国展览面积年均增长20%。至2005年,全国共有160多个展览场馆,可供展览面积300多万平方米,已经超过了号称“世界会展之国”德国的展馆面积,拥有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现代化展览场馆。外资纷纷介入中国会展业市场,寻求新市场的新机会,进行低成本扩张。

通过资本运作,德国、英国、美国、新加坡等国际会展业巨头,先后找到中国合作伙伴合作或者独资运营,在发展中国家会展业市场施展拳脚,2001年,德国三大展览业巨头与上海浦东土地发展(控股)公司共同投资兴建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运营后获得巨大成功。

这一效应具有很强的榜样示范作用,2022年,法兰克福(上海)展览有限公司、慕尼黑(上海)展览有限公司等外商独资展览公司相继成立。2005年10月,看好中国市场的德国法兰克福展览公司与广州光亚展览贸易公司合作组建“广州光亚法兰克福展览公司”,该公司是中国展览业投资最大的一家中外合作公司之一。

有些跨国公司通过收购中国展会或移植海外知名展会的办法参与竞争,抢占中国会展市场份额。德国汉诺威展览公司直接收购了上海一个较有名气的地面装饰展览会,并直接把国际信息和通信技术领域最大的CeBIT展览会移植上海举办。

2005年11月,继法兰克福登陆广州取得成功之后,德国的另一家展览大腕———美沙展览集团也跃跃欲试,与广州振威展览公司举办的品牌展GIMT(广州国际机床展)进行合作,引进德国顶级金属加工展(AMB)等等。

总体来说,这一阶段,会展业的主办单位从单一的政府或具有政府色彩的部门,发展到政府、协会/商会、国有和民营展览公司、合资展览公司以及外国展览公司,形成多主体、多渠道、多层次办展的新格局。2000~2005年,中国会展业在质和量上都实现了飞跃,全国每年平均办展数达到3000个左右,2004年展览业总收入为108亿元。

(四)突破期:新理念和新技术交织(2005年至2020年)

经国务院批准,2005年1月,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联合国际展览业协会(UFI)、美国国际展览管理协会(IAEM)和独立组展商协会(SISO),一起主办了第一届中国会展经济国际合作论坛。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在发表的主题演讲中指出,“中国会展业要向法制化、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方向发展”,为正在蓬勃发展的会展业指明了方向。

这次论坛也为中国和国际会展界的交流和合作搭建了桥梁,对增进双方的沟通和了解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在国内外会展界引起了很大反响。在之后召开的全国出国经贸展览工作会议上,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阐述了中国展览业的“四化”意义,进一步明确中国会展业发展的新理念。

“法制化”即规范会展市场秩序,尽早健全会展行业法规;“市场化”指会展业走向市场,按市场规律办事;“产业化”即逐步健全会展业的服务体系,完善会展业的产业拉动作用;“国际化”指的是要主动融入国际展览市场,增强中国会展业的国际竞争力。

会展业的新理念还要求中国会展界要研究办展新模式,要“两条腿走路”,真正重视专业观众和有实力的采购商,构建展览会的平台功能。新技术是会展业发展中必然会接触和采用的辅助手段,会展项目中将会运用一些最新的技术或软件来提高会展业的管理水平,如场地规划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使得会展业的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期间中国开启了一系列的大型国际国内重大活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世界园林博览会、中阿博览会、中国-东盟博览会、世界机器人大会、数博会、智博会、工博会等。

(五)转型期:会展业的数字化智能化升级(2020年至今)

2020年,百年一遇的新冠肺炎疫情重创全球经济,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冲击多边贸易体制,国际需求总量大幅下降,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受阻,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经济出现衰退。受此影响,全球展览业步入“至暗时刻”,根据全球展览行业协会(UFI)估算,2020年全球展览业相较于2019年萎缩68%,行业收入损失近2000亿欧元。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积极有效应对举措。2020年,中国外贸回稳向好、好于预期,贸易规模和国际市场份额提升,贸易结构持续优化,业态模式不断创新,服务新发展格局有力有效,为推动世界经济和全球贸易复苏发挥了重要作用。

境外展览在遭受疫情严重冲击的背景下,中国展览界齐心协力迎接挑战,努力克服不利影响,加快推进展览服务创新、管理创新、业态模式创新,加快培育行业发展新动能,境内展览活动安全有序复展复业,推动展览经济持续向好发展,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提振世界经济信心、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做出了积极贡献。

随着全国抗击疫情取得阶段性胜利,“可以举办各类会议展览活动”等经济复苏信号放出。

2020年4月30日,湖南长沙“湖南汽车展”在湖南国际展览中心开幕,这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后线下举办的首个实体展览,在中国乃至世界展览业界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5月底至6月初,全国各地陆续开始推动恢复举办各类展览活动。

6月10日广州国际防疫物资展览会开幕,展出面积3.6万平方米,设有防疫产品展区、设备展区、综合服务展区、原辅料展区等4个展区,参展企业突破600家,专业观众达6000人次;8月2日,第23届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落幕,十天展览汇聚120多个国内外知名汽车品牌,参展车辆超1500余辆,展出规模达16万平方米,规模和影响都有了较显著的提升。

9月初,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拉开了北京展览业复展复兴序幕,随之科博会、汽车展、家博会等展览相继举办;9月15日-19日,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中国工博会)在上海隆重举办,展览规模24.5万平方米,展商逾2000家,展现了物联、数联、智联三位一体的制造业产业链全貌。

调查发现,截至10月,全国主要展览城市基本全面恢复办展,进展不尽一致,南方城市发展更快一些。据广州日报8月11日报道,从7月初到8月11日,广州琶洲地区各展览馆共举办展览活动36场,展览面积88万平方米,参展参观人数70多万人次。

据成都博览局初步统计,2020年7-9月成都市共举办展览77场,展出面积127万平方米,参与观众388.5万人次,直接收入20.7亿人民币。据调查经验判断,到9月份,主要城市展览举办数量基本达到往年正常水平,但由于境外疫情影响,国际参与程度较低,展览国际化水平和规模层级的恢复还有不小差距。

在疫情爆发、线下展览停摆后,线上展览迅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无法组织实体办展的困境。调研显示,44%的受调研参展企业举办或参加了网络对接或网上展览活动。

但线上对接和线上展览还处于初级阶段,相对于实体展览,其活动效果不尽如人意,主要原因:一是平台技术不成熟,体验感欠佳;二是国外采购商接受程度低,邀请难度大;三是买卖双方信心不足,对线上展览抱有怀疑态度,采购商往往咨询多、下单少;四是展商和采购商缺乏培训,仅凭借实体展的经验参加线上展览。

随着AR、VR、5G技术、云计算技术、AI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虚拟展览成为线下展览在互联网上的延伸,在有限的空间表现无限的内容。

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与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对展览业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参观虚拟展览就像走进一座现实的展览中心,参观者既可以到各个专业展览馆的各个展厅随意漫游,也可以由向导带领按照特定的路线浏览,甚至可以根据参观者的专业兴趣自组个性化的智能展览馆。

虚拟展览系统还能提供资料打印、提交电子名片、邮件发送、在线咨询等功能,为供需双方的沟通提供多种交互手段。同时,虚拟展览系统还能基于大数据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帮助参展商与客商进行交易配对,提供交易支持和服务。

线上展览具有诸多优势,能够为消费者在短时间内提供更多的资源与信息,但线下展览仍然具有不可替代性,线上线下相互结合才是未来展览业发展趋势。

线下展览提供给参展企业与客户面对面交流平台,满足贸易沟通中必不可少的信息传递和情感体验;线下展览的举办成本更高,体现了参展企业的实力、信誉、合作诚意以及服务意愿,相比线上展览的虚拟化和层层包装,客户更能感受安全系数的提高。

展览经济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应,大型展览活动举办将带动酒店、餐饮、旅游、装修、广告、媒体等行业兴旺发展,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因此也受到政策和财政支持。因此,单一的发展模式并不是最优方案,线上线下相互结合的复合型模式才是展览业未来发展方向。

展览场馆智能化建设成为新方向。场馆智能化主要体现在运营智能化、管理智能化、服务智能化、基础设施智能化及数据挖掘等方面。通过一流的运营、管理、服务和体验,配合智慧生态平台应用建设,最终实现国际一流智慧展览馆的目标。

智慧场馆不仅涵盖了场馆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和管理的全过程,还能够全面对接主办方、参展商、观众、员工、政府、服务方等众多相关方。目前,各大展览逐渐淘汰纸质入场券,开始使用二维码等电子形式的入场码,附加服务业更加完善,智能化成为展览场馆未来的发展方向。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将带给展览业无限发展机会。

数字化展览信息平台建设潜力无限。传统展览的前期准备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并且效率不高。“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展览相关企业开始建立自己的数字化平台,围绕展览参与各方,通过网络信息管理平台,进行信息的搜集、分析和管理,从而更高效地为企业经营和决策提供有效信息,全面发挥展览企业的服务功能。

展览数字化平台的建立,将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客户带来更多便利,有利于观众了解展览信息,吸引更多的观众前来参展。观众的主动选择性更强,展览信息的宣传推广效果更佳,辐射范围更广,在营销载体和营销策略上带来革新。在搭建大数据平台的基础上,展览企业将进一步充分利用数据挖掘、室内定位、机器仿生学习、人工智能等科技,驱动开发现代展览产业体系。

跨界融合为展览业发展注入新动能。展览业的价值主要通过展示的技术化、专业化和商品化来实现,其价值链的融合也要以展示为基础,围绕营销、体验和创意等途径,加快实现与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展览业有望与以下相关产业实现融合,延长国内产业链。

一是利用展览业的营销功能,加速与一般产业融合发展。例如,通过举办专业产品展览,实现产业融合;通过举办地方性产业展,提升城市及产业知名度。

二是推动展示技术发展,实现与通信、传媒、出版等产业的融合发展。例如,借助技术融合路径,实现线上线下展览协调发展;借助数字技术(如VR技术、3D技术等),增强客户体验感,提高展示技术。

三是发挥展览的体验路径优势,增强与旅游、休闲等产业的融合发展。促进展览业与这些产业的融合,形成展览旅游、展览休闲等,不仅能够拉动这些产业的发展,还可以丰富人们旅游、休闲体验。

四是挖掘展览业的创意路径,加快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创意本身需要通过展示获得认可,通过活动交流形成创意碰撞。推动创意文化与展览融合发展,加快创意园、创意展、创意会等展览文化产业的发展,成为未来展览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四新经济包括什么

四新经济指“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经济形态,是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新工业革命以及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背景下,以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嵌入和深化应用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根本导向,以技术创新、应用创新、模式创新为内核并相互融合的新型经济形态。 四新经济具有不同的内涵侧重点。 新技术,主要指可实际推广、替代传统应用和形成市场力量的新技术,而不是简单的产品技术或实验室技术。 新产业,主要指以新科学发现为基础,以新市场需求为依托,引发产业体系重大变革的产业。 新业态,主要指伴随信息技术升级应用等,从现有领域中衍生叠加出的新环节、新活动。 新模式,主要指以市场需求为中心,打破原先垂直分布的产业链及价值链,实现传统产业要素重新高效组合。 四新经济的本质是自主创新,关键是转变思想观念。 四新经济本质是自主创新,四新经济具有渗透性、融合性、轻资产、高成长、动态变化、基础环境依赖等特性,更加注重无形资产、核心团队、智慧发展和核心竞争力。 四新经济是政府经济工作思路和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是转方式、调结构及化解产能过剩的重要抓手。 这主要体现在,一方面,“四新”经济要求勇于打破思维定式,消除传统条块式管理与其发展存在的冲突。 另一方面,“四新”经济隐含着生态文明和包容性发展,推进中不做顶层规划,不分传统和现代,不规定统计口径,不锁定范围和发展内容,不固定推进模式和方法。 “四新”要去产业定位论,只提出发展方向,不确定具体产业内涵,留下未来发展空间。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caijing/217.html
不构成作弊 属于考试违纪 500万粉丝网红被曝艺考作弊 官方
哥大教授 校方已把抗议现场变为犯罪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