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 徽评 紧握绿色低碳之笔共绘美丽中国新画卷

中国

2024年6月5日是第53个世界环境日,也是中国的第9个环境日。今年环境日主题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大自然的“绿”动是地球最美的旋律。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大局着眼,从长远入手,整体布局生态文明建设。一方面,不断完善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法规政策体系,维护公众环境权益,形成法治保障;另一方面,构建党领导下全民行动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人民群众切实行动起来,形成了美丽中国建设的宏伟格局。

徽评 建设 产业 低碳

从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到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再到倡导绿色文明生活、发展绿色低碳产业,一系列重大决策、重要部署、务实行动更是推动我国生态环境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广袤中华大地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万里河山更加多姿多彩。正如网友留言所说,如今绿色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低碳正成为高品质生活的时代潮流。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不仅是为了我们自己的幸福生活,更关乎国家的持续健康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而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表现为经济高效与能源低碳、生态优美与环境友好等的全面高质量发展。因此,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关键就是要紧握绿色低碳之笔,坚持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才能夯实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实基础,为经济社会绿色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紧握绿色低碳之笔共绘美丽中国新画卷,就要聚焦绿色、低碳、环保等领域技术短板,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和攻关。唯有在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绿色低碳等领域,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才能赢得主动。这就需要我们加大投入,建立完善相应优惠政策措施,鼓励企业通过科技创新助力生产装备向智能制造转变,产品向高端领域延伸,助力数字化车间、智能装备、自动化仓储广泛应用,不断挖掘绿色低碳潜力。

紧握绿色低碳之笔共绘美丽中国新画卷,就要高起点、精谋划,抓好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离不开产业的支撑,绿色低碳发展又是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对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具有针对性的保障。这就需要各地紧紧围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通过科技创新实施产业链强链补链工程,推进传统产业绿色化发展,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数字经济,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在固本培元中加快塑造产业发展新优势。

紧握绿色低碳之笔共绘美丽中国新画卷,就要培养全民绿色低碳消费意识,为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原动力。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关键在于人,人的生活方式也是影响生产方式的关键。这就需要充分发挥宣传教育方面的优势,通过“6.5环境日”“全国低碳日”等大力开展宣传活动,普及生态环境保护、绿色低碳等领域的知识。积极组织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绿色生活创建行动,将绿色低碳理念推广到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为打造优美宜居的生态环境、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营造良好氛围。

“非知之难,行之惟难;非行之难,终之斯难”。面向未来,中国经济要行稳致远,就应锚定“全面建设美丽中国”目标,抢抓发展机遇,勇攀低碳科技高峰,不断推进绿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强,助力绿色经济增长、低碳产业升级、生态环境改善,助力中国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作者 刘纯银)


环境

我国节能减排取得哪些新成效

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继续把推进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在推动节能减排、促进绿色低碳发展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 上半年,单位GDP能耗下降3.4%,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同比继续减少。 为确保实现今年节能减排目标、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并为实现“十二五”目标奠定良好基础,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深入推进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各项工作。 一是加强宏观指导。 做好节能减排形势分析,加强预警调控,定期发布各地区节能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 二是强化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和督促检查。 公告2012年度省级地方人民政府节能目标考核结果,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严把新上项目能评关,控制高耗能行业过快增长。 三是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 实施节能改造、节能技术产业化示范、节能产品惠民、合同能源管理推广和节能能力建设等节能重点工程,形成节能能力6000万吨标准煤。 实施城镇污水废品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脱硫脱硝等减排重点工程,新增城镇污水日处理能力800万吨,形成化学需氧量、氨氮年削减能力60万吨、6万吨;新增燃煤机组脱硫装机容量700万千瓦、脱硝装机容量1.5亿千瓦,对77条水泥生产线安装烟气脱硝设施,形成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年削减能力24万吨、160万吨。 四是抓好重点领域节能。 深入推进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开展绿色建筑行动,推进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开展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建设活动。 五是加强环境污染治理。 以解决影响群众身体健康的大气、水、重金属等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切实加大治理力度。 针对大气污染特别是雾霾严重的问题,近期国务院提出了十项防治措施,主要是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推行清洁生产、加强联防联控,加大污染治理、完善法规标准、强化激励约束、落实目标责任、强化监督管理、动员全民参与等措施,切实治理大气污染。 解决雾霾,关键是要“压煤、上气、控车、监管”,“压煤”即减少煤炭使用,推进煤炭清洁利用;“上气”即加大天然气、煤制甲烷等清洁能源供应;“控车”即限期淘汰黄标车和老旧汽车,提升燃油品质;“监管”即加大违法排污行为查处力度,确保达标排放。 六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开展循环经济“十百千”示范行动,启动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县)创建活动,开展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试点,以及园区循环化改造。 深入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建设。 七是加强节能市场机制建设。 继续加大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资金支持力度,实施能效“领跑者”制度,加强节能标准制修订工作。 加大高效节能产品推广力度,推广高效照明产品1.3亿只、高效电动机500万千瓦。 八是提高全民节能减排意识。 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 在全社会倡导崇尚文明节约、反对奢侈浪费的生活风尚,反对食品浪费,推动树立绿色生活和绿色消费理念。

怎样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必须珍惜每一寸国土。 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 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二)全面促进资源节约。 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 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 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节能降耗,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 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推进水循环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 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 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 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三)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 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 加快水利建设,增强城乡防洪抗旱排涝能力。 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 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四)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 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 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 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 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 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1)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只有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才能克服“短视”,实现绿色发展。 (2分)②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2分)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才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克服“短视”,实现绿色发展。 (2分)(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2分)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 (2分)生态“示范创建”,是从特殊性中总结出普遍性,再以普遍性为指导,解决好矛盾的特殊性,从而共同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2分)(3)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2分)②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又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2分)③文化对人有着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分)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历史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以及文化的社会作用等角度,第(1)问:考查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考生可以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等角度作答。 第(2)问:考查辩证法,但是考生只要仔细分析即可得出本问其实的角度是辩证法中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考生结合该原理的内容结合材料分析即可。 第(3)问:考查文化生活知识,角度是文化与生活,考生可以从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文化对人的影响(有着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角度作答。 点评:本题中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点,考生注意全面把握其内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及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人民群众、人生价值、价值观、价值判断与选择、人生价值的创造和实现等。 辩证法的内容属于哲学中范围中最多的内容,但是本题其实通过分析材料,可知是一道关于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试题,文化的作用是文化生活中最重要的考点之一,考生需要全面仔细的准确的把握,包括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文化对经济政治的作用、文化对综合国力、文化对个人等角度。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caijing/22845.html
专访 作者黑桃 我在上海开出租 都有值得被看见的人 庙堂和江
*ST工智领跌 理想汽车概念股板块6月5日跌0.46% 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