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肃而霜降,阴始凝也。霜降至,天始寒,天气由凉转冷,开始有霜。古人云:“霜,丧也”,万物皆因肃寒覆霜而丧,霜降是一季的结束,也意味着冬天的开始。
霜降前后也是人们下地收菜的时间,谚语说,“霜降杀百草”。霜降节气过后,如果不尽快抢收地里的蔬菜,蔬菜就会腐烂,不出两三天,整块地的菜就会绝收。因此,一到霜降人们就会忙碌起来。而在霜降前后,尤其北方人就会开始腌菜。腌菜,在冬日就像一场全民运动。
泡菜主要是靠乳酸菌的发酵生成大量乳酸而不是靠盐的渗透压来抑制腐败微生物的,并使产品隔绝空气,就可以达到久贮的目的。瓜果蔬菜不便储存,严寒时节又少有产出,于是它们就被制成了泡菜。冬天尤其成为吃泡菜的旺季,上千年来人们莫不如此。它不仅是餐桌上的常客,更是无数人心中的温暖记忆与情感的寄托。
策 划 | 钱琪瑶
图 文 | Kean
中国瓷器发展简史
中国瓷器的产生和发展瓷器的前身是原始青瓷,它是由陶器向瓷器过渡阶段的产物。 中国最早的原始青瓷,发现于山西夏县东下冯龙山文化遗址中,距今约4200年。 器类有罐和钵。 原始青瓷在中国分布较广,黄河领域、长江中下游及南方地区都有发现。 中国真正的瓷器出现是在东汉时期(公元23-220年)。 首先是在南方地区的浙江省开始出现的。 浙江绍兴上虞县上浦小仙坛发现灶坦东汉晚期瓷窑址和青瓷等。 瓷片质地细腻,釉面有光泽,胎釉结合紧密牢固。 从显微照相可见,青瓷残片釉下已无残留石英。 这种釉无论在外貌上,或是显微结构上,都已摆脱了原始青瓷的原始性。 已符合真正的瓷器标准了。 东汉之后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581年) 南方青瓷的生产,如浙江越窑等一直处于领先地笑歼位。 在绍兴、余杭、吴兴等地也都设有窑场,形成独自的窑系。 所谓窑系,是指某一著名窑场与附近或外省的一些窑场均生产某一种或几种相同类型的产品,这些窑场就构成一个窑系,以主要和最有影响的窑场命名。 浙江是中国最早形成窑系的地区,其原因可能与这里是中国瓷器的发源地、制瓷业特别发达有关。 越窑生产青瓷与黑瓷,到西晋晚期也生产青釉褐斑瓷,即在器物的主要部位加上褐色点彩,以打破青瓷的单色格调。 三国时越窑的产品胎质坚硬细腻,呈浅灰色;釉汁纯净,以淡青色为主,黄或青黄色少见;器型有碗、碟、罐、壶、洗、盆、钵、盒、盘、耳杯、香炉唾壶、虎子、水盂、泡菜坛等日用瓷。 西晋时又出现了了扁壶、鸡壶、烛台和辟邪等新产品。 南朝时佛教盛行,瓷器上多以莲瓣或莲花作为装饰。 从三国到隋统一前的数百年中,以越窑为代表的瓷器生产有了长足的发展。 它的品种繁多,式样新颖,已深入到生活的各个领域。 成为人们不可须臾离开的用具。 此外,在南方当时还有婺州窑、湘阴窑和丰城窑等著名窑址。 北方瓷器的出现要晚于南方,大致是从北魏晚期到隋(公元581-618年)统一前的近百年中发展起来的。 北朝青瓷的器型有碗、盘、杯、罐、壶、瓶、盒等,多为日常用品,陈设品较少。 莲瓣罐是北朝典型产品。 它有三系、四系、六系和方系、圆系、条系的区别,均从肩至腹堆塑成肥硕的莲瓣,有六瓣或八瓣不等,底有圈足。 最能代表北方青瓷生产水平的器物,是河北景县封氏墓出土的4件莲花尊。 其体积最大的一件高约70厘米,口至肩部有三周贴花,饰飞天纹、宝相花纹、兽面纹和蟠龙纹。 肩有六系,其下有六层堆塑上覆下仰莲瓣纹。 北方瓷器生产虽晚于南方数百年,但它一旦掌握了青瓷生产之后,便迅速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工艺水平,并结合北方的人文特点,导致了白瓷的出现。 白瓷是由青瓷发展而来的,两者的区别仅在于胎、釉中含铁量的不同。 瓷土含铁量少则胎呈白色,含铁量多则胎色较暗,呈灰、浅灰或深灰色。 就瓷器本身的发展而言,是从单釉瓷向彩瓷发展的,无论是褐绿彩、白地黑花、青花、釉里红,还是斗彩、五彩、粉彩或珐琅彩,都是以白色为衬托,来展现各种色彩的艳丽与美妙的。 所以,白瓷的产生,对瓷器的发展有及深远的影响,至唐代已形成“南青北白”的格局。 北齐武平六年(公元575年)范粹墓出土的10件白瓷器,是目前已知时代最早的白瓷器,有碗、杯、三系罐、四系罐、长颈瓶等。 唐代(公元618-917年)南方的青瓷、北方的白瓷 、三彩瓷;以及湖南长沙窑的复彩瓷均有较大的发展。 其中,长沙窑的瓷器在亚非13个国家、73个地点都有出土,说明它的影响遍及国内外。 从其产品中的胡人雕塑、椰枣、棕榈纹样及书写阿拉伯文等方面来看,可能出现了专门为外销而生产的瓷器。 宋代(公元960-1279年)在唐代的基础之上,出现了“定、汝、官、哥、均”五大名窑并称于世的现象。 元代(公元1279-1368年)是中国瓷器生产承前启后的转折时期,在很多方面都有创新和发展。 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年),元帝国在江西景德镇设立了“浮梁瓷局“,为隐升桐景德镇瓷业生产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并为其在明清两代成为全国制瓷业中心和饮誉世界的“瓷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元代景德镇在制瓷工艺上有了新的突破,最为突出的则是青花和釉里红的烧制。 青花瓷一般指的是由钴料作为呈色剂在胎上作画,然后罩以透明釉、经高温一次烧成,呈白地蓝花的釉下彩瓷。 青花瓷充分体现了中国的民族特色,它一经在景德镇出现,就以极旺盛的生命力而迅速发展,成为生产的主流达数百年之久,并远销国内各地及亚、非诸国;釉里红是用铜红料作为呈色剂,在胎上绘以纹饰,在罩以透明釉,在高温还原气氛中烧成的呈釉下红彩的瓷器。 釉里红的烧成难度大,成品率底,尤其是色纯正者少。 釉里红呈色鲜艳,白地红花引人瞩目,极受人们的欢迎。 明(公元1368-1644年)清(公元1644-1911年)两代是中国瓷器生产最鼎盛时期,瓷器生产的数量和质量都达到了高峰。 景德镇作为“瓷都”的确立,使景德镇窑统治明清两代瓷坛长达数百年,直至今日。 当时,各种颜色釉瓷和彩绘瓷是景德镇制瓷水平的突出代表。 陶瓷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进入汉代,著名的“丝绸之路”沟通了中外文化间的交流,中国逐渐被誉为“丝国”;进入中世纪后,伴随着中国瓷器的外销,中国又开始以“瓷国”享誉于世。 从8世纪末开始,中国陶瓷开始向外输出。 经晚唐五代到宋初,达到了一个高潮。 这一阶段输出的陶瓷品种有唐三彩、邢窑(包括定窑)白瓷、越窑青瓷、长沙窑彩绘瓷和橄榄釉青瓷(即广东近海一带的窑口生产的碗和作为储藏容器的罐)。 输出的地区与国别有:东北亚的朝鲜与日本;东南亚的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南亚的斯里兰卡、巴基斯坦和印度;西亚的伊朗、伊拉克、沙特阿拉伯、阿曼;北非的埃及;东非的肯尼亚和坦桑尼亚。 此时海上交通路线主要有两条,一是从扬州或明州(今宁波)经朝鲜或直达日本的航线;二是从广州出发、到东南亚各国,或出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经斯里兰卡、印度、巴基斯坦到波斯湾的航线。 当时有些船只继续沿阿拉伯半岛西航可达非洲。 前述亚非各国中世纪遗迹出土晚唐五代宋初的瓷器,就是经过这两条航线而运输的。 宋元到明初是中国瓷输出的第二个阶段。 这时向外国输出的瓷器品种主要是龙泉青瓷,景德镇青白瓷、青花瓷、釉里红瓷、釉下黑彩瓷,吉州窑瓷,赣州窑瓷,福建、两广一些窑所产青瓷,建窑黑瓷,浙江金华铁店窑仿钧釉瓷,磁州窑瓷,定窑瓷,耀州窑瓷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前述朝鲜新安海底沉船经11次发掘,出土陶瓷器2万余万件,除极个别的为朝鲜瓷和日本瓷外,均属中国所产,其中绝大多数已判明所属窑口。 宋元外销瓷输往的国家较前大为增加,有东北亚、东南亚的全部国家,南亚和西亚的大部分国家,非洲东海岸各国及内陆的津巴布韦等国。 宋、元、明初时期的航线,主要有航行到东北亚、东南亚诸国的航线及通往波斯湾等地的印度洋航线。 这时期中国航海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印度洋航线上。 一是可从波斯湾沿海岸向西行进而到达红海的吉达港,然后上岸陆行至麦加;也可以在苏丹边界的埃得哈布港上岸,驮行至尼罗河,再顺河而下到福斯塔特(古开罗);还可以从红海口越曼德海峡到东非诸国。 二是开辟了从马尔代夫马累港直达非洲东海岸的横渡印度洋的航线。 明代中晚期至清初的200余年是中国瓷器外销的黄金时期。 输出的瓷器主要是景德镇青花瓷、彩瓷、广东石湾瓷、福建德化白瓷和青花瓷、安溪青花瓷等。 其中较精致的外销瓷多是国外定烧产品,其造型和装饰图案多属西方色彩,还有些在纹饰中绘有家族、公司、团体、城市等图案标志,称为纹章瓷。 这时期的外销瓷数量很大,17世纪每年输出约20万件,18世纪最多时每年约达百万件。 输出的国家有东亚的朝鲜半岛和日本、东南亚及欧美诸国。 运输路线一条是从中国福建、广东沿海港口西行达非洲,继而绕过好望角,沿非洲西海岸航行达西欧诸国;另一条是从福建漳州、厦门诸港至菲律宾马尼拉,然后越太平洋东行至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港,上岸后陆行,经墨西哥城达大西洋岸港口韦腊克鲁斯港,再上船东行达西欧诸国。 在17和18世纪,中国瓷器通过海路行销全世界,成为世界性的商品,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中国首先发明和使用的用高岭土等烧制而成的传统工艺、日用品。 早在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国的先民就已经制造和使用陶器。 在制陶工艺发展的基础上,于3500多年前的商代中期,创造出了原始瓷器。 经过长期的改进,在公元 2世纪的汉代末期,烧制出成熟的青瓷。 以后,瓷器由中国传播到其他国家,中国在世界上博得“瓷之国”的称号。 青瓷、白瓷中国最早出现的瓷器是青瓷,因器表均施有一层薄薄的青釉而得名。 商代青瓷已具备了胎质灰白、火候达1100℃以上、胎基本烧结、吸水性较弱等瓷的基本特征,但它在原料加工、器物成型以及烧窑技术上还比较原始,故称它为原始青瓷。 西周时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手工业内部进一步分工,原始青瓷的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商业发达,城邑规模扩大,瓷器的烧制更加集中和专业化。 此时烧制的瓷器,在胎质烧结性能和器表施釉技术等方面已不同于原始青瓷。 在造型上有精致的加工,多仿青铜器,如提梁三足鼎、、、整套编钟等。 秦汉两代,政治、经济、文化空前繁荣,瓷器生产也出现了新的局面。 在长期制陶烧瓷的实践中,对原料的选择,坯泥的淘洗,器物的成型,施釉直至烧窑等技术,都有明显的改进和提高,形成完整的工艺体系。 到东汉晚期,终于烧成了成熟的青瓷。 中国瓷器的出现,是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 三国时期的青瓷仍保留着前代的许多特点,它的胎质坚硬细腻,呈淡灰色,釉汁纯净,以淡青色为主,施釉均匀。 器物上的装饰常见的有弦纹、水波纹、铺首、方格网纹和耳面印叶脉纹等,并在谷仓上堆塑各种人物、飞禽、走兽等,极为生动。 西晋的制瓷技术益加精巧,既实用又美观,青瓷的用途也扩大到人们日常生活的酒器、餐具和卫生用具等各个方面。 东晋人口南移,南方出现城市繁荣,社会上对瓷器的需要量进一步增加。 这时南方青瓷造型趋向简朴,装饰减少,有些器物只作简单的褐色斑点。 南朝时期,青瓷上出现莲花瓣装饰。 北方一度陷于战乱,但在北魏迁都洛阳以后,制瓷业又发展起来。 北方青瓷在造型、胎釉、纹饰等方面与南方不同,一般器型较大,以尊、瓶、罐、钵之类居多。 胎体厚重,胎色灰白,釉较厚,玻璃质强,流动性大,器表往往有玻璃质流珠现象。 器物多以莲花瓣纹、忍冬纹作装饰,装饰方法有堆贴、模印、刻划多种。 北方青瓷的莲花纹饰与佛教的盛行关系密切。 白瓷的烧制,始于6世纪的北齐,当时尚属初创。 隋统一全国,经济、文化有了较大发展。 瓷器生产除了继承北朝的青瓷外,还成功地完成了白瓷的烧制。 这样,中国瓷器便由青瓷发展到了白瓷的阶段,为以后彩瓷的出现创造了物质和技术条件。 唐代建立了更加繁荣昌盛的大帝国。 瓷器的生产不仅满足国内各大都市市场上的需要,还远销到国外。 当时的邢窑白瓷与越窑青瓷,分别代表了南北两大瓷窑系统。 邢窑白瓷质地坚硬,制作精致,胎釉洁白如雪。 在它的影响下,北方又出现了另一个著名的白瓷窑——定窑。 此外,河南巩县、密县、登封、郏县、荥阳、安阳,以及山西浑源、平定,陕西耀州,安徽萧县等,都兴起了烧白瓷的瓷窑。 唐代南方的越窑青瓷,以新的面貌出现。 许多瓷窑受其影响而烧制青瓷,形成了越窑青瓷系统。 唐代陆羽(733~804)的《茶经》里写道:“邢磁类银,越磁类玉”,“邢磁类雪,越磁类冰”,这是陆羽对邢、越二窑的高度评价,也是对唐代瓷器生产成就的一个简略的概括。 河南的禹县、郏县、鲁山等地区的瓷窑,还烧制出一种黑瓷地上带乳白色、中间呈现出蓝色针状的斑块装饰的花瓷,这一新兴品种为后来的钧窑窑变釉的烧制打下了基础。 北宋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商品经济相应地发展起来。 各方面对瓷器的需要量增加,制作技术又有较大发展:①宫廷皇室需用的高级瓷器,由官办瓷窑烧制。 官办瓷窑严格按照宫廷设计的式样进行生产,造型多仿古,以青瓷为主,注重釉色美。 在工艺上精益求精,在经济上不惜工本,烧制的瓷器严禁民间使用。 ②广大城乡民众所需要的日用瓷器,由南北各地民间瓷窑进行生产。 由于它是商品生产,销路好的瓷器各窑争相烧制,一窑创新,各窑模仿,结果就形成了各种窑系。 北方主要有定窑系、耀州窑系、磁州窑系和钧窑系;南方有龙泉窑系、景德镇青白瓷窑系。 这些瓷窑不受宫廷规格的束缚,定窑的印花,耀州窑的刻花,钧窑的铜红窑变釉色,磁州窑的白地黑花,龙泉窑的翠绿晶润的梅子青,景德镇窑青白瓷的色质如玉等,各具特色。 ③对外贸易用瓷,瓷窑主要集中在广东、福建、浙江等沿海地区。 烧制有仿龙泉窑的青瓷和仿景德镇窑的青白瓷两大类,它们分别属于龙泉窑系与青白瓷系。 各类瓷窑在经营性质上是不同的,官窑与民窑具有严格的界限。 官窑生产出类拔萃的精品,民间不得使用,而宫廷需求有限,时烧时废,得不到发展。 民窑则相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而向前发展。 民间瓷窑的大量兴起,是宋代瓷器大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青花、釉里红和各种彩瓷元代瓷器虽然继承了宋代南北各个主要瓷窑的生产,但北方瓷窑没有多大的创新之作,在数量与质量上均不如宋代。 南方的龙泉窑与景德镇窑则超过宋代,得到了较大发展。 景德镇设立了浮梁瓷局,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瓷器的进步。 它的青花与釉里红瓷器的烧成,是中国制瓷史上的一件大事。 青花是用钴料在胎上绘画,然后上釉,在高温下一次烧成,因它的蓝色彩绘是在釉下,故又称“釉下蓝”。 青花瓷器具有呈色淡雅、永不退色、题材丰富与实用美观等优点,一出现,便得到迅速发展,成为景德镇瓷器生产的主流。 釉里红瓷器的作法与青花相同,只是呈色原料为氧化铜,因其不易烧成而未能与青花瓷器一样得到发展。 元代青花瓷器的烧造,给景德镇带来了繁荣。 明代在景德镇设置专为生产御器的官窑(见彩图[明代景德镇瓷器御制厂(选自《景德镇陶录》)])。 又对民窑采取“官搭民烧”即“有命则供,无命则止”等手段,来为宫廷烧制瓷器,民窑得到普遍发展,景德镇成为全国瓷器的烧造中心。 明代永乐、宣德时的青花瓷器,色调浓艳,具有元代青花的许多特征。 明成化时,在釉下青花的瓷器上,再加上红、绿、黄、紫等彩,这就是著名的成化“斗彩”。 明嘉靖、万历时,又兴起了“五彩”。 清代也在景德镇设御瓷厂,但烧瓷主要都在民窑。 清康熙时继承与发展了五彩,并创烧了“珐琅彩”。 清雍正时期又烧制出“粉彩”。 清乾隆时的突出成就是转心瓶的烧制,以及成功地仿烧漆、木、铜器物和各种果品等。 清代瓷器,集历代烧瓷之大成并创造性地加以发展,达到了中国瓷器烧造的历史高峰。 瓷器的对外传播中国瓷器早在唐代即沿陆路和海路传播到世界许多国家。 越窑青瓷和邢窑白瓷,在朝鲜、日本、东南亚、阿拉伯半岛的许多地区都有出土,在巴基斯坦的布拉明那巴德、埃及的福斯塔特古遗址中均有发现。 宋代海运发达,在通往亚非的交通线的主要地区,均发现有中国青瓷和青白瓷。 宋人赵汝适撰写的《诸蕃志》,记有近20个国家与中国交易瓷器。 元代对外贸易进一步扩大,景德镇的青花瓷器出口,受到广泛的欢迎。 明代郑和(1371~1435)开辟了横渡印度洋通往非洲东海岸的航路,中国瓷器行销更广。 与郑和同行的费信(1388~?)在《星槎胜览》中记述,进行瓷器交易的有20余国。 欧洲先是由阿拉伯商人贩去中国瓷器,16世纪葡萄牙、荷兰商人来中国贩运。 近人考察,1602~1682年间荷兰东印度公司贩运的中国瓷器即有1600万件以上。 中国制瓷技术最早传播到朝鲜和日本。 朝鲜在10世纪初即已仿造越窑、汝窑青瓷,日本在南宋和明初都曾派人来中国学习制瓷。 11世纪中国制瓷技术传到波斯,又从波斯传到阿拉伯,15世纪传到意大利及欧洲其他各国。 14~15世纪中亚、欧洲所造瓷器中常具有中国风格。 中国瓷器和制瓷技术的对外传播,是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
天人互动发展简史
天人互动,早年在单机游戏市场崭露头角,短短两年内代理了近六十款作品,迅速成为备受瞩目的代理公司。 然而,面对网络游戏的冲击,天人互动决定挑战未知的网络游戏市场,将目光投向了新的领域。 2002年7月,天人互动锁定目标,代理了《魔剑》(Shadowbane),一款由Wolfpack Studios开发的欧美MMORPG。 与当时的韩系泡菜网游不同,《魔剑》强调策略而非等级和装备,这在当时显得颇为另类。 然而,进入中国市场时,《魔剑》却遭凳烂没遇了诸多困境。 首先,国内玩家习惯于韩系游戏的升级和装备追求,对《魔剑》的尝试者寥寥,且在游戏中的失败惩罚过于严厉,导致玩家流失严重。 《魔剑》在2002年底发布,但直到2003年10月才结束测试,这一阶段正是天人互动大量投入资金之时。 他们不仅支付了高额版权费用,还搭建了高质量的服务器。 然而,缺乏经验的烧钱模式在《魔剑》收费阶段并未带来预期的收益。 2003年7、8月间,天人互动两次裁员,香港高阳撤资,公司陷入困境。 尽管高层积极寻求融资,但最终未能扭转乾坤枣纳。 12月,当玩家们无法连接服务器时,才发现天人互动已经悄然消失,最终倒在了《魔剑》这个看似诱人的网络游戏挑战之下。 历睁
榨菜起源
榨菜的起源涪陵榨菜蜚声中外近百年,那么涪陵榨菜究竟起源于何时,究竟系何人所发明?这是一个长期以来饶有兴味的问题。 因文献资料有限,现介绍一则流行于涪陵城西一带的民间传说。 榨菜还未发明以来,涪陵早有用包包菜(即后来所称的青菜头)制作泡菜、干咸菜的历史,其中以城西聚云寺(俗名赛丰都、天子殿)和尚所制最为讲究,远近驰名。 相传清朝道光年间,有邱正富者,世居忠州(今四川忠县)。 家世小康,终日鸡鸭鱼肉、膏粱厚味,致使食欲减退,身体渐渐消瘦,心中郁闷,悉烦不安。 一天夜晚,他迷迷糊糊入睡,见一鹤发童颜老道走来,给他看相,说他是有福之人,并面授机宜,言道:“涪州(今四川涪陵市)天子殿包包菜泡菜最能送食,施主何不一试?邱正富南柯一梦醒来,一切都记得明明白白,但又半信半疑。 最后想来想去,还是决定在上九会时(正月初九)去涪州天子殿晋香。 晋香后,他有幸尝到老和尚招待远道香客的斋饭。 桌上摆出好几种香脆的咸菜,其中一种是泡菜,颜色青生生的,入口生津,又嫩又脆,特别送食。 饭毕,他找到长老,问泡菜为何种菜做成:长老回答,系本地包包菜泡制。 后来又带他去寺后菜园看包包菜。 邱肯求给点儿种子带回忠州栽种。 长老吩咐小和尚去拈一小勺种子给他,并教其如何栽种,如何做泡菜和咸菜。 邱正富回家后,让长工按其种法在自己的菜园里种植,果然长出了包包菜,制出的泡菜虽不及天子殿的嫩脆,但还是好吃。 他的食欲开始好起来,精神状态一天比一天好。 于是精心留种,待第二年再种。 奇怪的是情况变了,那菜长不出包包了,当然包包菜、泡菜、咸菜都吃不成了。 邱正富以为自己心不诚,长老使了法,又去天子殿晋香,并献上一大笔善资。 他再次从天子殿讨回种子,头年灵验,种到第二年又变了。 邱正富觉得神奇,又一心想吃包包菜,遂到涪州天子殿以东洗墨溪买下一块地方,举家迁涪。 从此,年年有包包菜做的泡菜、咸菜供其享用。 他最后活到93岁,无疾而终。 这时大约已是清朝光绪初期的事了。 传说中有真实的历史的影子。 这则传说透露出这样几个值得注意的信息:包包菜(或用它制作泡菜、咸菜起于民间,系素食佳品,天子殿僧人对此独拿亏有发现;邱氏对包包菜特有喜爱并获得好处。 那么,历史文献资料的记载又如何呢?据清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涪州志》载:又一种(即另一种青菜——笔者注)名包包菜,渍盐为菹,甚脆。 按,菹即用盐水浸渍而成的泡菜。 说明此前涪州人已有用包包菜制泡菜的习俗。 又据民国17年(1928年)出版的《涪陵县续修涪州志》载:近邱氏贩榨菜至上海,行销及海外,乡间多种之”;又载:“青菜有包有薹,盐腌,名五香榨菜”。 民国28年(1939年)张肖梅在《四川经济参考资料· 榨菜》一文中记载:涪陵人邱寿安,家世小康,平时自制多坛家用。 邱君于宣统未年赴宜汉,随带十余坛送亲友,获得赞美,遂秘密返川经营,专运省外”。 在此前后,不少报刊亦有报道,但所述发明情况均较粗略,且互有出入。 较系统而可靠的记载当数1963年9月涪陵县供销合作社收集整理的《涪陵榨菜简史》。 其资料可靠的原因如下:对当时健在的不少老榨菜技工进行了采访并召开了座谈会;查找和核对了有关历史文献;找到了民国28年(1939)金陵大学农学院园艺教授李家文等亲自到涪调查后形成的《榨菜调查报告》,该报告称:“调查费时两月有余,并访晤榨菜发明人”,《涪陵榨菜简史》即采用了有关榨菜发明过程的资料。 兹将其中有关榨菜缘起的内容综述如下:榨菜起源于涪陵城西邱寿安家。 邱乎顷寿安,清光绪年间涪州城西洗墨溪下邱家院人,早年在湖北宜昌开设“荣生昌”酱园,兼营多种腌菜业务,家中雇有资中人邓炳成负责干腌菜的采办整理和运输。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下邱家院一带的青菜头丰收。 邓看到菜多难于加工,与邱家妇女们商量,试着仿照大头菜的全形腌制法,将青菜头全部制成腌菜。 制好后消顷神,邓顺便捎带两坛到宜昌供邱尝新。 邱又用它待客,亲友及同行一致觉得鲜香可口,为其他酱腌菜所不及。 邱顿生谋利之念,决定将它投入市场,次年(1899年)正月,邱赶回老家,以邓炳成为技师安排大量制造青菜头腌菜。 初腌后,用压豆腐的木箱榨除盐水。 邱把这种用木箱除盐水后制成的新的腌菜制品取名为“榨菜”。 当年生产80坛(每坛折合25公斤),全部运销宜昌,获利十分可观。 邱于是严令家人及长工保密加工方法,连年扩大生产和销路。 光绪三十四年(1908),邱寿安之弟邱翰章因经商顺便捎运80坛试销上海。 当时无人问津,邱在报上登广告,又以切细的小包榨菜在公共场所分送行人,并附上食用说明书,产品渐为消费者接受。 至宣统二年(1910年)上海已能销四五百坛;时已有人将其转运国内其它市场,以至南洋各地;民国初年(1912年)以后,邱氏加工榨菜的技术广泛传开,涪陵榨菜加工业开始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