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深海考古取得重大发现 探访

图①:深潜设备对水下文物进行提取。  图②:从二号沉船提取出水的乌木。  图③:从一号沉船提取出水的珐华梅瓶。  图④:载人潜水器布放现场。  以上图片均为国家文物局提供

6月13日,国家文物局在海南琼海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发布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考古最新成果。2023年5月至2024年6月,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对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开展了3个阶段的深海考古调查,共提取出水陶器、瓷器、原木等文物928件(套)。

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位于海南省三亚市东南约150公里海域。其中,一号沉船遗址由核心区、环形区和条形区组成。核心区为船体和大量堆叠有序、码放整齐的船货构成的堆积,长约37米、宽约11米。一号沉船遗址3个阶段调查共提取出水青花、青釉、白釉、青白釉、红绿彩、珐华、单色釉、素三彩等瓷器,以及酱釉陶器、铜钱等文物890件(套),部分瓷器外底有款,款文有“福”“正”“太平”“吴文自造”等。

在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地下库房,釉色温润如玉的龙泉瓷、花纹复杂多样的青花瓷等提取出水的陶瓷器琳琅满目。其中,一件翠蓝色的珐华瓶格外引人注目,一朵白色的花“绽放”在瓶身正中。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馆员张凝灏介绍,以往沉船考古均未发现珐华器,一号沉船中珐华器的发现,直接证明了明代中期景德镇珐华器曾作为商品对外销售。

二号沉船遗址由核心区和散落区组成。核心区南北长约21米、东西最宽约8米,以排列整齐、堆叠有序的原木堆积为主,另有少量陶瓷器、铅锡器等。二号沉船遗址3个阶段考古调查共提取出水原木、瓷器、陶器、蝾螺壳、鹿角等文物38件。

“原木为柿科柿属的乌木,该树种自然分布地区为斯里兰卡、印度南部等。”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研究馆员宋建忠说,一号沉船载满外销的陶瓷器,二号沉船承载了海外输入的木材,两处沉船再现了明代中期海上贸易的繁荣景象。尤其是一号沉船的珐华器、二号沉船的乌木均是沉船考古的首次发现。

据了解,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深海考古调查首次应用了多种深海技术和装备。如三维激光扫描仪和高清相机完成了沉船遗址分布区域的全景摄影拼接和三维激光扫描;潜水器柔性机械手提取文物,采集了大量海底沉积物、底层海水、海洋生物等样品;采用载人潜水器和无人潜水器结合作业的形式,探索深海考古调查的路径和模式……

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发现于2022年10月。今年5月6日,国务院核定公布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水下文物保护区。海南省统筹协调,推进国家文物局水下考古南海基地、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二期、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海深海考古研究院)等相关机构建设,为全面加强深海文物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提供保障。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馆长辛礼学说,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二期计划于2028年建成,届时出水文物将和公众见面。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说,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保存相对完好,文物数量巨大,年代比较明确,是我国深海考古的重大发现,实证了中国先民开发、利用、往来南海的历史事实,再现了明代中期海上贸易的繁盛景象,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往来与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的水下考古工作,标志着中国水下考古从近海走向深远海,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版式设计:汪哲平

《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14日 07 版)


我国首次深海考古调查发现了什么?

“探索一号”4月24日消息,正在西沙群岛北礁海域进行的我国首次深海考古调查连日来进展顺利,在23日执行第四个潜次的过程中发现并带回本次调查的第一个文物标本——一个陶罐。

根据记录,这个陶罐是于当天中午12时20分许在水下460多米的海底被发现的。 被发现时,陶罐半掩埋在海底泥沙中,罐体完整,罐底外露。 陶罐釉面纹饰清晰,为青黄釉小口罐。 利用载人深潜器“深海勇士”号的机械手,潜航员将这个陶罐完整采集并带回母船“探索一号”,水下考古工作者对其进行脱盐处理和进一步研究。

当天,水下考古工作者还在水下440多米的海底发现了另一个保存同样完整的酱釉陶罐。 该陶罐于24日被采集带回“探索一号”。

本次深海考古调查已经顺利完成5个潜次,最深到达水下1003米处,成功突破我国以往水下考古工作的深海“空白区”。

我国有哪些重要的水下考古成就

我国的水下考古工作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非常迅速,二十余年间,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 1988年,中国历史博物馆水下考古学研究室与广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联合组成小型水下考古调查队,首次在广东省吴川县沙角旋沉船遗址进行了实地调查、探摸,发现了沉船遗骸并采集到部分构件。 1990年,中澳合作举办的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培训班在福建连江定海进行实习,对这一地区的海域进行了水下调查。 1995年,中澳水下考古工作者再次对福建连江定海进行水下调查。 这次水下调查找到了一批宋元、明清时期的沉船遗址,并先后对属于北宋时期的“白礁Ⅰ号”和属于明清时期的“白礁Ⅱ号”进行了水下勘测和打捞。 1990年,中国历史博物馆水下考古学研究室会同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海南省博物馆以及文昌县博物馆组成水下考古调查队,赴海南省文昌县宝陵港调查,发现了一艘清初的沉船,船上满载铜饰物、铜锣、铁锅等日常用品,可能是从广东运往海南而在宝陵港沉没的。 船上发现了永历通宝铜钱,证实该船是清初的南明沉船。 1991~1992年,中国历史博物馆水下考古学研究室聘请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工作人员,在广东省新会县官冲乡,采用声呐探测和潜水探摸相结合的方法,对银洲湖奇石附近水域的河底进行了调查。 结果在崖门炮台水域发现一处沉船遗址,采集到一块船板。 经14C年代测定,证实船板年代为距今690年±60年,与史料记载的海战发生年代大致相符。 1999年,中国历史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与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会市博物馆合作,将遥感物探、水下探摸和陆地勘察相结合,再次对以银洲湖奇石为中心的区域,开展了宋元“崖门海战”遗存的综合调查工作。 1991~1997年,中国历史博物馆水下考古学研究室、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省青岛市文物局、福建省博物馆、厦门大学历史系等多家单位,组成“国家绥中水下考古队”,先后对辽宁省绥中县三道岗海域的元代沉船遗址进行了五次正式的调查和发掘。 发掘面积达148平方米,获得各类器物600余件,并于2001年正式出版了该遗址的发掘报告——《绥中三道岗元代沉船》。 时任中国历史博物馆馆长俞伟超教授在报告序言中这样评价:“辽宁绥中县三道岗海域元代沉船的勘查与发掘,是我国首次全凭自己力量来实现的一项正规的水下考古工作,历时六年。 该书全面记录了此项工作,并详细介绍了发现物,是我国第一本水下考古的正式报告。 ”此次水下考古工作被评为“1993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1996年,中国历史博物馆水下考古学研究室、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汕头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对位于广东汕头市达豪区广澳港水深约10米的港池内的清初沉船开展了水下探摸和遥感物探调查,并推测其是一条南明时期郑成功属下的战船。 1996年、1998年、1999年、2007年,海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和中国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开展了西沙水下文物的调查和试掘,发现13处分属于宋、元、明、清不同时期的沉船遗址和遗物点,如“华光礁Ⅰ号”、“石屿1号”、“北礁3号”等遗址。 其间,还对“华光礁Ⅰ号”南宋沉船进行了发掘,打捞出水一万余件陶瓷器。 2005年,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牵头组成“碗礁一号”水下考古队,对遭到盗掘的福建平潭“碗礁一号”清代沉船进行了抢救性调查和发掘。 出水清代康熙中期景德镇民窑瓷器17 000余件。 2007年12月22日,广东省文物部门会同其他相关部门,成功地整体打捞了“南海Ⅰ号”宋代沉船。 同年12月28日,“南海Ⅰ号”沉船被移入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水晶宫”保存,并于2009年9月和2011年3月先后进行了两次试掘。 2009年9月26日,由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实施的“南澳Ⅰ号”水下考古抢救发掘项目正式启动。 2010年7月21日,水下考古发掘和出水文物现场保护工作暂告一段落,出水文物进入实验室保护阶段。 “南澳Ⅰ号”水下考古工作被评为“2010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2010年11月,中国国家文物局与肯尼亚国家遗产部签署为期三年的“中国和肯尼亚合作实施拉穆群岛地区考古项目”,水下考古工作进入实施阶段。 中国水下考古工作者开赴肯尼亚寻找郑和船队的遗迹,迈出了走向世界的第一步。 2011年11月,中国水下考古队员再次前往肯尼亚拉穆群岛,开展了为期约两个月的第二阶段考古工作。 2010年11月22日,国家文物局和国家海洋局在北京签署了“关于合作开展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框架协议”。 我国的水下考古事业逐渐上升为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的国家战略。 我国二十余年来所开展的卓有成效的水下考古工作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为我们带来了数以百万计的珍贵水下历史文化资料。 早在汉代,海上丝绸之路即有记载。 当时,中国船只从广东、广西及越南等地的港口出海,沿中南半岛东岸航行,最后到达东南亚各国。 唐宋之后,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显著改进,使海上丝绸之路的航线更加遥远,贸易也愈益繁荣。 不难理解,对于瓷器的运输而言,再没有比水运更加便捷和安全的了。 鉴于海上丝绸之路运输的货物主要为陶瓷器,人们将其称为“陶瓷之路”也似在情理之中。 目前,在我国水下考古打捞出水的众多文物中,陶瓷类文物的数量最为惊人,几乎占到了90%以上的比例。 上述诸如“绥中三道岗元代沉船”、“华光礁Ⅰ号”、“碗礁一号”、“南海Ⅰ号”和“南澳Ⅰ号”等重大发现都伴随有大量的陶瓷器物出水。 从较为原始的低温釉陶到精美的影青瓷、青花瓷和各种彩瓷,不但品种繁多,而且涵盖了从北方河北的定窑、磁州窑到南方福建的建窑、德化窑等众多窑口,地域分布范围相当广泛。 无比丰富的水下考古资源,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我国水下考古专家二十多年持之以恒的努力,克服了无数困难,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奠定了我国水下考古的坚实基础。 相信随着科技方法全方位地介入,我国的水下考古事业必将走在世界前列。

中国水下考古,发现清代帆船内有大量瓷器,这对历史研究有什么意义呢?

水下考古迎来重大喜讯,一艘8000多吨的古船,在水下经历了4个多小时的提升之后,终于重见天日。 这艘船于2015年在长江口水域发现,由于船沉于水下,给考古增加了很大的难度,通过7年的水下考察,终于探查出这是一艘清代同治期的木质古船,沉于5.5米淤泥里。 船长约48米,宽19米,高9米,有巨型弧形梁22根。

这艘收长江口2号的木质古城是迄今为止世界上体型最大,保存最好,且在有丰富文物的沉船之一,这对国家的历史研究有巨大的意义,填补了清代帆船研究领域的空白。 考古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斐然成就后背,离不开考古人守住文物研究,为强国复兴注入强大力量。

一、清代帆船内有大量瓷器。

新泰商城里面摆放有多种瓷器。 不仅可修复程度高,而且数量大。 有紫砂器、水烟罐,元代瓷器,豆青釉青花大瓶还有江苏宜兴窑的陶瓷器等。 瓷器是古代伟大的发明,承载了国家的传统文化与智慧。 瓷器的出土及研究是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的一个重要媒介。 陶瓷会融入我们的生活,参与我们的方方面面,为我们复原古代生活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凭证, 是陶瓷史研究的重大发现。

二、出水文物。

此次除了发现大量的瓷器之外,更有许多出水文物。 有大型船材、木质水桶残件、建筑材料、铁锚、滑轮等大量文物,且船体船艏、缆桩、主桅杆等保留很好的完整性,有31个舱室, 这对中国的造船史以及航运史都有极其重要的研究作用。

考古也许对我们现下的经济发展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但是我们不只要展望未来,更要回望过去,去考察探索老祖宗的智慧与古人给我们留下的教训,了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察往知来才能更好探索未知,揭示本源,展示和弘扬文化。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caijing/31254.html
属猴一生的命运及健康
鹏华中债3 基金分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