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种上雪域高原

水稻 巴达村

西藏加查县冷达乡巴达村的稻田里,绿浪滚滚,秧苗长势喜人,酝酿着新一季的丰收。

“雨水和积温都好于去年,看样子今年收成又错不了。”乡长次旦扎西说,“去年我们在村里试种了20亩水稻,平均亩产1100多斤。”

巴达村,典型的高原村庄,海拔3175米,村里的大田作物种植一直以青稞、冬小麦为主。对村民来讲,水稻是个稀罕物。村民卓嘎说,“除了吃的大米,过去谁也没见过水稻长啥样啊!”想见见水稻长啥样,让卓嘎成了村里第一批试种高原水稻的农户。

种青稞、小麦,村里的农户都是好把式,可对于水稻种植技术,大家就是“门外汉”了。“在高原上把水稻种好,多亏了从拉萨来的专家。”卓嘎说。

这位专家就是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副研究员范春捆。“随着人们饮食习惯改变和旅游消费等需求增加,大米在高原上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受高原低温低氧限制,过去水稻只能在墨脱县、察隅县等海拔1500米以下区域种植。”范春捆说。

农以种为先。“科研人员就是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作为育种专家,范春捆努力选育出适合高原的水稻品系。

“从2019年开始试种旱稻,我们从全国各地引进了750多份种质资源。可一到西藏,这些种子有的长成了二三十厘米高的‘蒿草’,有些则连秧苗都发不出来。”范春捆说。

2020年,经与国内其他专家讨论,将旱稻改为试验种植水稻。这次,范春捆一次性引种了1000余份种质资源,“来自察隅、墨脱的本地材料倒是能正常长植株,可就不结实。”

当年9月,正当范春捆打算让团队成员将最后一茬秸秆割掉时,他在田间发现了一株与众不同的稻穗。“株高比其他的都高,还隐隐有弯头的迹象。”激动的他不顾穿着衬衣皮鞋,卷起裤脚就跳到稻田里。一捏穗,灌浆了!

这株杂合体水稻完全成熟后,一共结出173粒稻米。手捧着这些珍贵的材料,范春捆将自己“埋”进了实验室。经过昼夜不停的试验,2023年4月,他成功地从杂合体水稻中选育出了具有品系稳定、耐低温、高光效特点的两个品系。

为了深入研究水稻高原适应性机理,范春捆还在西藏多个海拔区间组织生态适应性鉴定,“孕穗期7至10摄氏度都可以正常结实!”

在范春捆看来,品种选育是重头,配套的栽培技术也必不可少。为了让村民们尽快掌握高原水稻种植,范春捆团队研究出一套简单易懂、成熟可靠的栽培技术。

“土壤肥力低,补足氮、磷、钾”“苗黄补氮、失绿补铁,看苗施肥促早熟”“打浆防渗、晒水增温,晚上储水白天晒,下午浇水田里来”……卓嘎在笔记本上认真地记录下这些“妙招”,“增穗、防倒、病虫害防治,管用呢。”

“能吃上自己种植的大米,以前想都不敢想。”卓嘎说,现在村里人走亲访友,最拿得出手的礼物就是自家产的稻米。她给记者算了笔账:青稞亩产五六百斤,而水稻亩产能上千斤;两种作物秋收时间和收割方式完全不同,秸秆品质和产量也差距较大。“水稻结了实就能收青秸秆,一亩能收3000多斤,水分足、糖分高,喂牛羊最好。”卓嘎说。

今年春耕期间,范春捆的手机总是响个不停。试种农户和各地农技推广员来电,他一遍遍不厌其烦地教授耕作经验、讲解技术要领。“今后既要继续加强研究,在耐低温、高光效上寻求进一步突破,同时也在提高产量上下功夫,让高原上的乡亲们能用上好品种,持续增收致富。”范春捆说。

《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21日 18 版)


三个关于地理的生活现象?

如下:

学生大都在早晨五点半上早自习,学生冬天时起来上早自习天亮没亮,夏天时呢?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就会知道冬天天亮的晚,夏天天亮的早;下午六点学生吃晚饭,冬天时天已经很黑了,夏天时太阳还很高,这样学生就会明白夏天天黑的晚,冬天天黑的早,从而理解昼夜长短的变化。

雪域

还有其他的一些现象,如日出日落的方位冬夏不同。

水槽里的水在放的时候在排水口处往往会形成逆时针的漩涡,从而了解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

在地球上,有些地理事物的形成和分布不符合一般规律,而是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特殊性——个性特征,从而形成了独特有趣的地理现象。 下面试举数例分析说明。

濒临海洋的荒漠地区

海洋是水汽的源地,云雨的故乡。 大陆沿海地区一般受海洋影响较大,降水比较丰富,多属于气候湿润地区。 但是,在澳大利亚西海岸,秘鲁太平洋沿岸等地区却形成了荒漠环境。

因为这里常年受到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空气增温干燥;同时,盛行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水汽很少,云雨难以形成。 此外,沿岸海洋中有寒流经过,降温减湿,进一步加剧了气候的干旱程度,使荒漠区一直延伸到海岸边。

其中最典型的是南美洲的智利北部和秘鲁沿海地区,这里不仅是世界上降水最少、气候最干旱的地区,而且荒漠区随强大的秘鲁寒流向北延伸到赤道附近,成为一大自然奇观。

“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

地球上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由于处在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下,盛行热带大陆气团,降水量小而蒸发量大,所以气候干旱。 世界上的沙漠多分布在这里,故称为“回归沙漠带”。

但是,这一带并非到处都少雨。 例如我国华南地区,虽然地处北回归线附近,但因位于大陆东岸,地理位置优越,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 每年夏季风和台风从海洋上带来大量水汽,造成丰沛的降水。

因此,这里气候温暖湿润,水热充足,植被繁茂。 特别是广东省的鼎湖山,森林茂密,万木葱茏,恰似镶嵌在华南大地上的一颗绿色明珠,赢得了“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之美誉。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现已参加了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网,成为全人类共同拥有的宝贵财富。

纬度较“高”的炎热中心

在南北半球上,无论7月或1月,气温都是从低纬向两极递减。 一般是低纬度地区气温高,高纬度地区气温低。 但是,7月份世界上最热的地方并不在赤道而是出现在北纬20°—30°大陆上的沙漠地区,撒哈拉沙漠是全球的炎热中心。

这里7月份平均气温多在30℃以上,其中利比亚的阿济济亚曾出现过58℃的绝对最高气温,是有名的世界“热极”。 这是因为南北半球海陆分布不同,特别是赤道附近云量多,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加强,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夏季太阳直射点北移,撒哈拉沙漠地区终日晴空万里,烈日当空,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加上沙漠地区植被稀少,地表裸露,空气干燥,增温强烈,所以就形成了全球的炎热中心。

被誉为“天堂”的稻城,为何能吸引众多之人?

被誉为“天堂”的稻城,为何能吸引众多之人?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稻城,只是一个小城。 位于中国四川省西南边缘,属康巴文化区,是康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周群山环绕,因清朝光绪皇帝派人在这里试着栽培水稻,竟然种成了,光绪欣喜曰“稻成”地方政府为了迎合皇帝,就将这个地方定名为“稻城”。 这个地名的由来,就是吸引游客的一个噱头。 二、稻城—亚丁风景区有雪山、冰川、峡谷、森林、草甸、湖泊等景观,仙乃日、央迈勇、夏诺多吉三座神山是藏民心中朝拜的圣地。 这里最早是被美国探险家约瑟夫·洛克发现,后来英国畅销书作家詹姆斯·希尔顿在洛克的滇藏探险故事中获得灵感,创作了长篇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使稻城亚丁闻名遐迩,以至于今天一些西方人还认为这里才是传说中真正的“香格里拉”。 有人说,稻城亚丁是“水蓝色的星球上的最后一片净土”,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气候,这里形成了独特的地貌和自然景观,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一处自然生态系统,它或许没有宏伟辽阔的壮美,也没有小巧玲珑的秀美。 但它独特,它的美的让人心醉。 景美,吸引了众多游客。 三、有人说“千万不要去稻城!”因为一不小心你就会对它爱的死心塌地。 因电影《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稻城更加引人注目。 影片中说:有一个地方叫稻城,我要和我最心爱的人一起去到那里,看蔚蓝的天空。 因其独特而原始的自然环境和美丽的风景,宁静的傍河、美丽的红草地,还有古老的寺庙,春日稻城杜鹃满山,秋日稻城红黄相间,拥有天堂般的色彩。 因为爱情,稻城吸引年轻的人们。 四、传说每年春暖花开之时,稻城的湖水会像牛奶一样洁白如琼浆,并因此得名牛奶海。 湖水清莹碧蓝,山止成瀑,玲珑秀雅,水色翠蓝,蓝色牛奶海,白云之下,伴着薄冰,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的湖面,剔透的像是蓝色的梦。 稻城蓝色的湖水,美丽的传说,吸引想亲眼一睹美景的人们。 五、稻城的 美食 非常有特色,尤其是馒头配酥油茶。 民族风情,原木地板,墙壁挂着的佛像图,很有藏族风情的小店。 传统藏餐,牛肉馒头、土豆馒头配酥油茶。 你可以亲眼看到馒头的整个制作过程,发酵过程不到一个小时就能完成,一个普通馒头经过发酵涨到了原来的两倍大,骄傲地展现着。 对于第一次喝酥油茶的人来说,第一口会觉得味道很怪,但如果你坚持再喝一口,你就能体会到其中的醇香;酥脆的馒头外焦里嫩,吃上一口,馒头渣掉不停。 稻城的特色小吃吸引无数慕名而来的游客。 看到这些,您觉得稻城吸引您了吗?您是否知道了?稻城为什么吸引众多之人! 一、《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和《哈哈农夫》等节目的播出,稻城亚丁的火热程度一次比一次高。 二、稻城亚丁有“蓝色星球上最后一片净土”的美誉。 它有多美? 原生态的猴子、松鼠、牛马,让你只想喂马、劈柴、周游世界,然后等待春暖花开。 当杜鹃花开时,风光绮丽,景色怡人。 当别人还在办公室为头痛烦恼,这里遇见的松鼠,却丝毫不怕你。 当秋天,别处一片萧条时,这里风景反而更美。 天更辽远,远的比远方还远。 随着稻城 旅游 的开发这片人间美景慢慢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我想最能吸引人的就是稻城的美,这里的自然景观原始优美,堪称极品。 景区里面有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极高山自然生态系统,具有相当的原始性。 再一个特色就是稻城当地的民族风情多姿多彩,令人神往,这里经典的藏式民居和古朴的陶瓷艺术是稻城特有的景观和资源,具有不可替代性。 近几年随着生态 旅游 景区的开发和规划,稻城的 旅游 公路,机场以及能源,通讯, 旅游 支撑等基础设施基本完善。 外来游客也更加方便了。 而政府对景区的宣传,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利用的工作都大力展开,所以越来越多的人们被这里所吸引。 没有刻意装饰的景点,只有大自然的淳朴。 雪域高原最美的一切几乎都汇聚于此。 因为稻城亚丁是 人们梦中的香格里拉 蓝色星球上的最后一片净土 令人神往 稻城亚丁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地方之一,是蓝色星球上的神秘而魅力无穷的净土,是人类共同的自然文化遗产和精神家园。 有一段神秘的传说,在青藏高原雪山深处一个不易进出的地方,有一个被雪山环抱、非常美丽、和谐宁静的神秘境域,被称为“香巴拉”或“香格里拉”。 一个被双层雪山环抱王国,那里有雪山、冰川、峡谷、森林、草甸、湖泊、金矿及纯净的空气,这个王国就是香巴拉王国,被称为是蓝色的星球上的最后一片净土,也就是我们今天的稻城亚丁! 景色迷人 人类是视觉动物,没有谁不被这样的美色魅惑!首先很高兴能回答您的提问: 曾经有一部电影的台词是这么说的:有一个地方叫稻城,我要和我最心爱的人一起去到哪里,看蔚蓝的天空。 这句台词吸引着无数人前往稻城。 那么稻城为什么能吸引这么多人呢!那么下面的这些理由足够让你爱上这片净土。 1、这个被称为人生至少去一次的圣地,不仅有壮丽神圣的雪山,还有辽阔的草甸,还有五彩斑斓的森林和碧蓝通透的海子,都让人流连忘返。 2、很多人跋涉千里来到稻城,为的就是一睹亚丁三神山的尊容。 北峰仙乃日、南峰央迈勇、东峰夏诺多吉。 峰形各异,遥遥相望,让你感受神山的圣洁无暇。 3、藏在雪山之中的海子,像沉睡千年的孩子,被大山怀抱在怀中,湛蓝的湖水在清风下,掀起层层波澜,周围尽是泥土和小石子,还有些许的小花儿,远观就像是一颗宝石,被大山一直封存在这里。 去稻城亚丁吧,住一间红砖白墙的房子,在清晨一觉醒来,打开窗户,看那太阳升起,看远处的雪山,看夕阳西下的静谧,喝上一杯青稞酒,对酒谈心,这就是稻城亚丁的魅力所在。 享受与世隔绝的美景于静谧,更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 稻城亚丁是雪域中一座美丽的世外桃源,亚丁风景区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县香格里拉镇亚丁村境内,主要由仙乃日、央迈勇、夏诺多吉三座神山和周围的河流、湖泊和高山草甸组成,它的景致保持着在地球上近绝迹的纯粹,香格里拉之魂曾在这里驻足停顿,是无数游人向往的人间天堂。 稻城·亚丁,被誉为水蓝色星球上的最后一片净土。 它又被称作“香巴拉”,“香巴拉”是藏语的音译,梵语中意思是“极乐世界”。 稻城亚丁可以看什么? 三座神山:仙乃日峰(海拔6032米)、央迈勇峰(海拔5958米)、夏诺多吉峰(海拔5958米); 三个海子:珍珠海(海拔4080米)、牛奶海(海拔4600米)、五色海(海拔4700米); 一个牛场:洛绒牛场(海拔4130米); 一个寺:冲古寺(海拔3900米)。 这里有洁白的雪山、辽阔的草甸、五彩斑斓的森林、碧蓝通透的海子,雪域高原最美的一切几乎都汇聚于此,群山之间那一抹碧蓝,幽静的湖水镶嵌其中,好似雪山灵动的眼睛,色彩丰富的深林更是给这片净土平添了一抹生动,如精灵一般。 稻城·亚丁我就去过了一次,我去的时间段的是十月的下旬。 给我的感觉,稻城·亚丁真的是太美了,美得让人震撼,美得让我不敢相信世界上真有这么美的地方,美得让我流连忘返。 稻城·亚丁,是我去了还想去的地方。 稻城亚丁风景区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县香格里拉镇亚丁村境内,从稻城县城到稻城亚丁景区车程在1个半小时左右。 1928年,美国植物学家、探险家约瑟夫·洛克到达此地,回国后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上撰文并刊登所摄照片,将亚丁介绍给了全世界。 因其独特的地貌和原生态的自然风光,被誉为“香格里拉之魂”和“最后的香格里拉”,被国际友人誉为“水蓝色星球上的最后一片净土”,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 景区内不仅有壮丽神圣的雪山,还有辽阔的草甸、五彩斑斓的森林和碧蓝通透的海子,雪域高原最美的一切几乎都汇聚于此,这一切的一切都让人流连忘返。 如当地虔诚的藏民一样,徒步转山是感受亚丁风光的最好方式。 不过由于亚丁保护区海拔较高,全程徒步还是需要相当的体力。 亚丁,藏语意为“向阳之地”。 亚丁风景区主要由“仙乃日、央迈勇、夏诺多吉”三座神山和周围的河流、湖泊和高山草甸组成,在藏族人民心目中,亚丁三座神山分别是文殊菩萨、观音菩萨和金刚手菩萨的化身。 亚丁景区 北峰仙乃日、南峰央迈勇、东峰夏诺多吉呈“品”字形耸立。 亚丁景点以这三座雪峰为中心,从冲古寺出发,在珍珠海看雪峰倒影,在洛绒牛场看雪峰与森林、草场、溪流、木屋相映成趣,在“圣湖”五色海及其近旁的牛奶海看雪峰相峙。 民间传说,不知何年一条巨蟒闯入了贡嘎山脉,四处吞噬牲畜和山民,当地百姓怨声载道,巨蟒此举终于惹怒了金刚手菩萨。 他经过长时间搜寻,发现了巨蟒的行踪,大喝三声,伸出擒住了巨蟒的头,巨蟒扭身顺势缠住菩萨的颈项,经过数个回合的较量,最终金刚手菩萨成功制伏巨蟒,把它点化成了岩石。 迄今,人们在夏诺多吉雪山仍可看见一条盘曲挣扎的巨蟒。 相传每年藏历7月15日,巨蟒嘴里就会喷出一股白色的圣水,朝圣者不远千里前来观看这一奇象,据说圣水能够医治疾病。 兴伊措 兴伊措藏语意为“献湖”,是海子山最大的天然湖泊,面积约7.5平方公里。 一般深约3米,最深处达数十米,湖中盛产高原黄鱼。 极目远望,天地无痕,百鸟栖息,自然景观绚丽磅礴,气势宏大。 红草地 红草地位于桑堆小镇距稻城县城西北28km,牧场在公路沿线平展铺开,河水静静地从中穿流而过。 遥望远处,在起伏的山峦间散落着村落、牧人、牛羊,呈现一派宁静祥和的景象。 (红草滩的季节性很强,每年仅在秋季出现,而且时间很短,只有十几天时间(10月初到中旬)可以看到) 亚丁景区占地面积很大,加之海拔较高,一般采用“徒步+电瓶车+骑马”的方式游玩。 亚丁景区海拔2900米(贡嘎河口)-6032米(仙乃日峰),亚丁村海拔3900米,冲古寺海拔3900米,洛绒牛场海拔4100—4200米,五色海海拔4500米。 建议游玩时间2天 1、稻城-香格里拉镇仁村售票中心(乘观光车)-扎灌崩(观光车终点)-冲古草甸、冲古寺、珍珠海(卓玛拉措)、仙乃日神山-返回亚丁村或香格里拉镇入住。 2、亚丁村或香格里拉镇乘坐观光车-扎灌崩(观光车终点)-冲古草甸(乘电瓶车)-洛绒牛场(电瓶车终点、徒步起点)-牛奶海(徒步)-五色海(徒步)-洛绒牛场(乘电瓶车)-冲古草甸-扎灌崩(乘坐观光车)返回香格里拉镇-稻城。 其中:洛绒牛场-牛奶海-五色海-洛绒牛场段,也可乘坐景区运营的马帮,体力不好的小伙伴可以选择。 一、马帮运营时间:每日8:00-17:00 二、马帮运营线路: 上坡路段:洛绒牛场马帮管理站至马帮运营终点站,每天每匹马运营四次,价格为300+5元/每人每次。 马帮咨询 投诉处理 洛绒牛场(海拔:4180m)至马帮运营终点站(海拔:4450m)为马帮运营线路,全程3.5KM,请骑马游客遵从马夫讲解的骑乘知识,请勿独自乘骑。 马帮运营终点站(海拔:4450m)至牛奶海(海拔:4600m)、五色海(海拔:4700m)为徒步路段,全程1.8KM,坡陡路窄、海拔较高,请游客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选择是否前往。 景区开放时间及门票价格 亚丁景区于2017年7月25日正式启用位于稻城县香格里拉镇仁村的新游客中心(具体位置见附图),旧游客中心将暂停使用。 开放时间:全年开放 旺季7:00-17:30 淡季8:30至16:30 亚丁门票:150元/人 游客中心至龙同坝观光车:120元/人 冲古寺至洛绒牛场电瓶车:单程50元/人往返80元/人 ps:10月期间的门票暂时不能预定,恢复时间待定 1、持有本人学生证的在校学生。 2、持有本人军官证、士兵证的现役军人。 3、残疾人。 4、60—70岁老人(凭身份证或老年优待证)。 以上人员可以享受稻城亚丁门票优惠:80元/人。 景区门票有效期 稻城亚丁景区的门票有效期分为:住景区外是两天、住亚丁村是三天。 住景区外的游客,如需二次进山,需在景区内拍人跟景区的合照,凭门票和人跟景区的合照,次日到游客中心购买60元的半价观光车票(二次进山须连续2天入园)。 稻城桑堆的红草地@三石石石 住亚丁村的游客,门票、车票三天有效(期间不能出景区),第三天下午六点半之前须出景区。 观光车票有效期均为一次往返。 后期会更改流程为:需要在出景区前在出口下车点办理二次入园指纹登记,在采集仪处凭本人当天景区门票办理登记指纹,第二天入景区的时候需要单独购买车票60元/人,由二次入园专用通道进入景区并刷车票通过;具体执行新政策时间以景区通知为准。 成都至稻城亚丁线路1:成都-雅安-泸定-康定-折多山-新都桥-雅江-理塘-稻城-亚丁景区,全程约780公里 成都出发线路2:成都-都江堰-映秀-卧龙-巴郎山-日隆(四姑娘山)-小金-丹巴-八美-塔公-新都桥-雅江-理塘-稻城-亚丁景区,具全程约900公里 成都出发线路3:成都-马尔康-色达-甘孜-理塘-稻城亚丁-康定-成都大环线 需注意路况段:甘孜至新龙两段碎石路段每段5km;新龙至理塘,麻日乡开始约2km碎石路面,益勒村开始约5km碎石坑洼路面,和平乡开始约7km平整碎石路段,雨季水毁路基塌陷较多请谨慎驾驶;理塘-稻城-亚丁景区:S217理亚公路,沥青路面。 该路线走向坡陡、弯急,沿线分布有多处观景台,游客如需停车前往,须靠边停靠,穿越公路须注意过往车辆。 已开通航线@稻城亚丁 旅游 门户网 由于稻城亚丁地区海拔较高,地理位置也有些偏,目前只有航空以及陆路两种方式可以抵达。 而航班仅有上午几班,因此航空前往稻城亚丁基本上都要在成都、西安以及重庆等周边城市周转,不仅如此还要住一晚第二天才能中转。 因此,除了周边地区,航空前往稻城亚丁至少需要一天半时间。 路途远、航班少就注定这一趟的机票价格便宜不了,事实也是...... 航班到达 稻城亚丁机场@ozone 稻城亚丁机场(Daocheng Yading Airport)距离稻城县城约50公里,机场海拔4411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民用机场。 目前已开通成都、重庆、杭州、泸州、昆明、西安、康定等地的直飞航线,未来将陆续开通广州、上海、北京等地的航班(部分航线仅夏秋季航班执行) 大巴信息 稻城亚丁景区@北武 关于高反 高原反应是人到达一定海拔高度后,身体为适应因海拔高度而造成的气压差、含氧量少、空气干燥等的变化,而产生的自然生理反应。 简单来说,身体对缺氧环境的适应过程就叫做高原反应。 高原反应的症状一般表现为:头痛、头昏、气短、胸闷、失眠、呕吐、口唇发紫、食欲不振、全身乏力、肌肉酸痛等。 注意事项 保证良好的心态对抵御高原反应至关重要,一些高原反应症状可能是由心理作用而引起的,对高原有恐惧心理出现明显高原反应症状的概率就高。 儿童高原反应的适应过程往往比部分成人更短,正是因为儿童不懂得什么是高原反应,而没有心理负担的原因。 一般适应能力强的人高原反应症状会在1-2天内消失,适应力弱的则需要3-5天。 建议初到高原地区,不可疾速行走,更不能奔跑或做大体力劳动;注意保暖,不要频频洗浴,以免受凉引起感冒,感冒常常是急性高原肺水肿的主要诱因;一起旅行的夫妻应暂停性生活。 旅行禁忌 卓玛拉措@M哥 1、藏区有很多宗教建筑,如寺庙、白塔、煨桑台等,不可攀爬,不可以逆时针方向转行(丹巴、九龙等部分苯教地区除外)。 2、经幡也是圣洁之物,若有经幡拖在地上,藏族同胞也会抬起来从下面走过。 3、多数寺庙大殿有禁止拍照的提示,请遵守。 4、在山边、河边能看见很多彩刻的佛像和经文,可千万不能踩在上面哦。 有些小的彩刻石块也请不要带走。 5、藏区很多地方人与野生动物相处和谐,因此小动物们也不害怕人,请一定不要伤害这些善良的生灵。 6、藏人以为人的头顶住着神佛,所以非常忌讳人们摸他们的头顶。 7、藏族禁止在岩石下浸出的泉水处小便,因为龙神居住在这儿,玷污了这地方,龙神会发怒,使你染上疾病。 8、敬献哈达有讲究,向长辈或者上级献哈达,一般献在桌上或者交由代理人转交;献给平级,双手交到对方的双手上;向下级则可直接挂在其脖子上。 9、如果是要拍摄人物肖像,请先询问别人是否许可。 如果对方对方不愿意拍照,请尊重别人的意愿。 首先,小说《消失的地平线》里曾描述过一个类似乌托邦的幻境,这部书是终造就了西方乃至世界的世外桃源。 这里有神圣的雪山,幽深的峡谷,飞舞的瀑布,被森林环绕的 宁静的湖泊,徜徉在美丽草原上的成群的牛羊,净如明镜的天空,金碧辉煌的庙宇,这些都有着让人窒息的美丽。 而稻城稻城被誉为“最后的香格里拉”。 其次,张嘉佳的小说《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有这么一段:“有一个地方叫做稻城,我要和我最心爱的人一起去那里,看蔚蓝的天空,看白色的雪山,看金色的草地,看一场秋天的童话。 我要告诉她,如果没有住在你的心里,都是客死他乡!我要告诉她,相爱这件事情,就是永远在一起。 ”再次让稻城火了起来。 最后,稻城地处川西高原,雪山和冰川,草甸和林海,溪流和湖泊,这里拥有雪域高原的所有元素。 “三神山”仙乃日、央迈勇、夏诺多吉,鼎足而立,圣洁巍峨;世界最大的古冰体遗迹海子山,湖泊密布,一望无垠。 还有热烈艳丽的红草地、青杨林,晶莹澄澈的牛奶海、五色海,都是“人间难得几回见”的风景。

结合材料和读中国分区图,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材料二:小梅同学在暑假游记中写到:“今天我终于看到了

秸秆

读图可知,(1)小梅看到的“雪域高原”指的是青藏高原,该地区海拔高,突出的自然特征是高寒,它的农业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2)小梅的家乡位于图中的西北地区,该区域西部有我国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因为这里降水少,该盆地内农田、村镇、城市多分布在(盆地边缘、水源较充足的)绿洲上.(3)水资源缺乏是制约华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解决的措施有“南水北调”工程调水;节约用水;修建水库蓄水、治理水污染、提倡水的循环利用、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培育旱作新品种等.(4)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在耕地类型、耕作制度和主要粮食作物三方的差异,北方:旱地,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小麦、玉米.南方:水田,一年两熟到三熟,水稻.故答案为:(1)青藏;高寒;河谷地带(或雅鲁藏布江和湟水河谷地带);(2)西北;塔里木;多分布在(盆地边缘、水源较充足的)绿洲上;(3)“南水北调”工程调水;节约用水;修建水库蓄水、治理水污染、提倡水的循环利用、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培育旱作新品种等;(4)

种植卓嘎
耕地类型 耕作制度 主要粮食作物
北方地区 旱地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小麦、玉米
南方地区 水田 一年两熟到三熟 水稻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120.77.238.70/caijing/35096.html
触摸古代科技 穿越千年时光 巧同造化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