粥香情浓赏民俗 北京海淀苏家坨镇举办立夏习俗活动

央广网北京5月5日消息(记者 阮修星)5月5日,北京市海淀区苏家坨镇举办“粥香情浓赏民俗 邻里和谐度立夏”甲辰年立夏习俗活动。海淀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副区长徐振涛,苏家坨镇党委书记张娟等参加活动。

村民游客品尝“立夏粥”(央广网发 海淀区委宣传部供图)

苏家坨地区立夏习俗活动源于明末清初,距今已300余年。2009年,苏家坨地区立夏习俗被列为“海淀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23年年初,苏家坨立夏习俗入选第一批全国“一县一品”特色文化艺术典型案例。

5月5日上午,在苏家坨镇文化活动中心室外的文化广场中,十几位居民穿着围裙,戴着套袖、帽子、口罩,围着三口直径1米左右的大铁锅忙碌着,锅里的粥正咕嘟咕嘟冒着泡,空气中飘来阵阵粥香。在文化活动中心室内的厨房里,还有五口同样的大锅,同步熬煮着“立夏粥”。熬粥的李师傅介绍道:“‘立夏粥’里有玉米、薏米等十几种粮食和坚果,大伙儿天不亮就过来支锅熬粥,一锅粥要熬1个多小时。”在文化活动中心室内600余平方米场地中,数百名村民与游客围着27张桌子坐下,一边品尝着香浓的粥,一边聊着家常。

9时整,户外立夏习俗表演拉开序幕。民俗表演方阵踏着鼓点和锣声,轮番上阵。整齐划一的太平鼓,用激昂的节奏展示人民驱走邪祟、迎接太平的美好祝愿;南安河武松打店棍会在腾挪闪转中,展现人们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花钹大鼓以恢弘的气势,展示人们奔向美好明天的坚定步伐……

室内的表演同样精彩。来自各村居的表演队带来了歌曲、舞蹈、川剧、乐器演奏、变戏法等节目,引得现场观众掌声笑声不断。

苏家坨镇副镇长果云表示,后续将通过鲜花文艺汇演、苏家坨镇足球联赛、苏家坨镇地区运动会等特色活动,探索打造苏家坨越野跑、苏家坨镇樱桃节、凤凰岭登山节等品牌项目,与地区文化、体育、旅游、农业等产业有机结合。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北京人的习俗有哪些?

北京的“吃秋”习俗:咱四九城的老北京人在入秋后有“吃秋”之俗,民间亦有“立秋炖大肉”的俗语。 为什么要吃秋呢?这与先民们把夏季称为恶季,夏老虎有关,旧京时环境卫生差各种疫病丛生,害病后体质瘦弱;又因数伏时节气候酷热潮湿,人们常出现胸闷不适、四肢无力、出汗较多、精神萎靡、胃纳欠佳等症状,使人体日渐消瘦,所谓“一夏无病三分虚”,古人称这些症状为“苦夏”。 老北京还有“秋季补的好,冬天病不找”的俗语。 正因上述的缘故老北京传承着吃秋进补的习俗。 吃秋,老北京时不同的阶层人们有不同的吃法。 一般中下层的百姓人家讲究“吃秋鲜儿”他们认为吃新粮吃新的蔬果最富有营养。 俗语曾有“去暑找黍,白露割谷”之说,入秋后各住户中的主妇们要尝鲜儿,常去购买新上市的玉米(即玉蜀黍)面、玉米渣、高粱米,新小麦磨成的白面,用这些新粮为老少一家人蒸制出美味的枣窝头、枣馒头、懒龙、花卷以及玉米渣粥、高粱米饭等花样主食,或者割点肉买点新上市的韭菜、茴香、小白菜制作出馋人的水饺、锅贴、菜团子、糊饼、馅盒子等。 家境较好的四合院人家入秋后常烹制红烧肉、红烧鱼、炖鸡鸭等富含蛋白质的肉类佳肴来贴秋膘。 而旧京的一些社会名流、文人墨客、演艺界名伶们的吃秋则非常讲究,常携家人或约好友下饭庄饭馆。 聚餐,饮酒品尝名肴或吃北京风味的烤鸭烤肉涮肉等名吃。 一些人还有手提着全聚德的烤鸭或水果等相互馈赠之俗。 这些吃秋及送礼之俗曾是旧京街市及四合院一道市井秋景儿。 另外秋季正是山货水果蔬菜丰收之时,在旧京庙市上和街市果局里及胡同里都有吆喝售卖旧京郊区盛产的核桃、栗子、柿子、苹果、京白梨、山里红,以及平谷或桃郎家园的枣儿等山货,百姓们常尝鲜儿并储存起来。 如今北京人的生活无限美好,饮食上大肉大鱼常吃再不缺营养去贴秋膘,人们在进入秋冬后更需多吃些蔬果五谷杂粮平衡膳食,以使人体更加康健益寿延年。 老北京的丧葬习俗:灵堂设置和祭奠:人死后的停丧日期因家境不同而有长有短。 除“四天接三五天埋”和极贫之家不计时日外,有七天、九天、十一天、十三天和三七、五七、七七(四十九天)种种日期,都是三日接三,出殡前一天伴宿,其中念多少棚经是随便的。 早年人死后很少借庙宇移灵办事的,都是在本宅搭棚办事。 人死的当天一方面准备棺殓,一方面就招棚铺搭棚。 搭棚是平地立杆,顷刻便成楼台,和杠夫抬杠全是北京特有的技术。 所搭的棚按不同季节区分质料:冬日搭“暖棚”、“布棚”;夏日搭“凉棚”、“席棚”,凡四面上一半玻璃的叫做“玻璃棚”。 以形式分:大富之家可搭“起脊棚”、“三殿两卷棚”、“一脊一平棚”,有脊棚只能用在丧事上。 中等人家都搭“平棚”,上素玻璃。 下等人家好的可以搭“一撒竿凉棚”,次的只能支“布帐子”。 丧事灵前应有“月台”,并有头二三号之分。 头号月台上有天井,可以由前、左、右设阶,二号稍小一点,三号设天井,只前方一阶。 穷家没有月台,可以平地安栏杆,再穷连栏杆都可不用。 有身分的人家,棺木例加红锦“落地罩”,左右设幔帐,由外看不见守灵的丧家妇女。 灵前扎素花灵帏,前挂白布灵帏,棺前设红锦大坐椅,椅前设灵桌,桌上设“闷灯”和五供。 旗籍世家还在桌前设矮桌,上放“锡奠池”,池左设“执壶”和“奠爵”,备来宾奠酒致祭。 如遇皇帝赐奠或尊长上辈致奠,即改设高茶几,以便立奠。 汉人不设奠池,体统的人家设高茶几,预放香炉燃炭,备檀香,为来宾拈香致祭。 次一等的即在五供内高香炉中放五炷高香或白速定,白纸黏妥,来宾举香后,仍插入炉中。 月台中心设蓝布拜垫,上罩红毯,表示丧家不敢请来宾跪素垫,而由来宾自行揭去红毯以示谦逊。 北京生子习俗:老北京的育儿包含大量满族习俗。 老北京皆知“子孙娘娘”、“送子娘娘”,是众“娘娘”中重要的一位。 不少人家(不论旗汉)在家里供奉着这位娘娘。 无子者供之,是为了求子。 有子者供之,是为了保佑孩子健康成长。 这位“娘娘”原籍关外,是满人进关时带到北京的,其原名叫做forifodo omosi mama,是满族萨玛信仰中的“保婴之神”。 原称mama是满语,意思是“奶奶”,即祖母,进关后依汉俗而改称为“娘娘”,可能是汉俗称女神为“娘娘”吧。 依北京旧俗,生子满三天必须“洗三”。 老北京开玩笑说“人有两个三,先洗三,后接三”。 自从洗三那天开始,老北京的育儿中是满汉舍璧的混合习俗。 先说“挂线”。 洗三之日可以挂线,弥月(满月)之日也可以挂线。 自姥娘家始(满族称外祖母为姥娘。 (红楼梦》中有尤老娘,即是。 姥姥一称是华北汉族的称法),亲戚皆可挂线,当然本家长辈也可给孩子挂线。 挂线就是用蓝白二色棉线挂在孩子脖子上。 老北京不论旗汉皆有此举。 “线”实际上来自满族习俗。 满族萨玛信仰有“背灯换索”、“柳树枝求福”请祭。 “线”就是由“索”演变而来的。 依满族旧俗,为了孩子健康,用蓝白二色线和碎布条捻成“索”,挂在孩子脖子上。 祭“佛多妈妈”(即前述forifodo omosi mama),并用柳树枝与神板相连。 祭毕,将“索”从孩子脖子上取下,放入“妈妈口袋”里,挂在西墙神板下面。 这是纯满族旧俗,来自其久远先世。 满人入关将此俗带人北京,成了老北京习俗。 再有,洗三之日,用艾蒿煮水给孩子沐浴,这时有“添盆”之俗。 添盆就是亲友来贺时,将铜钱放入孩子沐浴用的盆里。 这是汉族的古老习俗,但后来北京旗人的孩子洗三之日,没有不添盆的。 挂线和添盆说明北京育儿是满汉合壁。 满族人原不信佛教,而自古即保持其萨玛信仰。 满人入关日久,至清中后期,满人从汉人学得与信佛有关的一些举动。 依汉族古老习俗,最好将不好养活的孩子送到庙里,拜和尚为师。 这个孩子虽仍养在家里,但认为是已经出家为僧,称为“记名和尚”。 家长每年送给庙里一些钱以为谢礼。 认为这样一来,孩子已不是在家人,而已成出家人,“三灾八难”不侵害出家人,不好养活的孩子就逃脱了灾难。 人们开玩笑称这样的孩子为“小和尚”。 还有的记名和尚由其和尚师傅赐以法名,就更带佛教色彩了。 这样的孩子长大成人,至于婚配之年,必须“还俗”后始可议婚。 怎样还俗昵?原来有一番仪式。 孩子成年后,家长与老和尚商议要当,订出日期。 到这一天,家长带孩子到庙里,先拜佛,然后拜和尚师傅。 事先己在殿门口摆下一条板凳。 礼拜完毕,老和尚手执木棍一根,朝孩子打去,孩子忙躲避,往外跑,老和尚追。 孩子跑到殿口,只见有一条板凳拦路,孩子从凳上一跃而过,跑出庙外,仪式完成。 这个仪式称为“跳墙”,这个孩子叫做“跳墙的和尚”。 一跳了墙,就由僧返俗就是还俗。 还俗后即是俗人,就可以议婚了。 这是纯汉族习俗。 到清代后期,满族人家的孩子娇生惯养,所以不少到庙里记名的,后来跳墙还俗。 不但一般旗人如此,连王公宗室家也有这样的。 “抓周”是汊族的古老传统,满族原无此俗。 满族原来的习俗是生男孩在门口挂弓箭,并无周岁抓物的举动。 清代末期,满人家也效汉俗而行,也抓周,但与汉族稍有区别。 满族男孩抓周时,备有小弓小箭,还有小刀之类,总之不失其先世的狩猎传统。 女眷跪拜兔儿爷,兔子因繁殖能力极强而被认为是生殖的象征,在正月十五,全家女眷跪拜兔儿爷,以佑人丁兴旺。 但兔儿爷被祭拜完后就成了儿童玩具。 北京的兔儿爷造型滑稽,穿上武将服装,还骑着虎。 天津有兔二爷,造型就简单多了,更像兔子。 兔儿爷是北京文化里所独有的。 北京年节习俗:北京年节习俗南北城也各有不同。 一般来说,北城文化好铺张,比较重面子,南城文化玩的心态比较重,比如花鸟鱼虫,多来自南城。 北城有荷花市场,多以文人雅士为主,而南城有天桥,像大兵黄那样骂大街的也成了艺人,位列八大怪之一。 过去南城艺人到北城表演,在曲目上要做修改,力求内容更文雅一些。 老北京年节关键词吃年夜吃素馅饺子从现在的眼光看,传统北京的年夜饭不科学,肉比较多,且以肥肉为主,这样的暴饮暴食容易引发胆囊炎等,有害健康。 但老北京人晚上吃的却是素馅饺子,因为要敬神,而且制作复杂,比如要把胡萝卜切丁,用香油煸炒。 北京年夜饭不一定要有鱼,老北京不是产鱼区,所以对吃鱼没有特别的规矩,大户人家有吃鲤鱼要吃全身的说法,并不普及。 在庙会上,卤煮火烧一般大户人不吃,因为不是“正经肉”,但豆汁却是宫廷与民间都吃的。 宫廷喝豆汁是为了餐前解腻,这和穷人当饭吃不一样,两者做法也不太一样。 穿旧棉袄洗染成新过年要添给孩子新衣裳,但过去大多数北京人生活不富裕,因此往往是把旧棉袄拆了,洗一遍,染色,重新缝起来,这就算是新衣服了。 冬天很冷,洗完的衣服一旦结冰,就不好干,所以多用“烘笼”,烘笼为铁制,把洗完的衣服挂上去,用家中取暖的炉子烤干,往往需要一天。 此外,一般家庭会买靛青,和衣服一起煮,30分钟后,再用热的淘米水泡一下,这样衣服就重新被染了一遍蓝色,使旧布看上去和新布一样,但这样染来的布比较容易掉色,不经洗。 住破五之后修老房老北京都住平房,取暖条件不太好,此外,下雪后屋顶的瓦会被压坏,而大部分房子都有漏水的情况,必须赶在春季前检修,否则一旦下雨,房屋就有塌的危险。 北京春节期间是不可以修房子的,只有等到正月初五“破五”后才能动工。 特别是房屋比较简单的崇文等地区,一到破五各家都在修房子,渐形成了“破五修房子”的习俗。 玩舞狮不舞龙过去北京不允许舞龙,因为龙代表皇权,只能宫廷中太监舞给皇帝玩,事先必须有特赦才可进行。 宫中舞的是“火龙”,龙体透明,内置点燃的油灯,在黄昏或夜晚时进行,蔚为壮观。 舞狮在北京比较普遍,但北京舞狮不像南狮,没有过多的杂技技巧,主要讲究威武庄严。 初期很简单,是一块布,狮头用泥巴或纸浆做成,非常丑陋,几乎全是秃的。 而南狮相对精细,但造型更像猫,没有狮子的威风。 老北京年节风俗禁忌正月初一:已出嫁的女儿不可以回娘家,早餐忌吃稀饭(否则出门遇大雨)、荤食及药品,忌打碎家具(包括盘、碗、酒具等易碎物品),否则要连说“岁岁平安”。 此外,白天不可午睡。 初一不能说不吉利的话,如果小孩说了,要用手纸擦嘴,以示小孩的嘴与屁股一样,说了没有什么效力。 正月初二:有送财神者不可说“不要”,要说“已有”。 正月初三:不可以午睡。 正月初四:禁忌出门,传说灶王爷来查户口,不可外出。 正月初五:忌走亲访友,忌讳吃藕,忌梳头。 正月初七:称“人日”,忌讳动针线,不能打孩子。 正月初八:称“谷日”,丰收之日,大家年假结束,都来上班互相送吉语吉言,大吉大利,恭喜发财。 忌杀:汉东方朔《占书》云“岁后八日,一日鸡、二日犬、三日猪、四日羊、五日牛、六日马、七日人、八日谷。 是说天地先生鸡、次狗、次猪、次羊、次牛、次马、始生人”。 所以民间有“正月一日不杀鸡、二日不杀狗、三日不杀猪、四日不杀羊、五日不杀牛、六日不杀马、七日不用刑”之说。 老北京饭桌上的讲究:饭桌上的文化,就是“饮馔文化”的通俗叫法。 在老北京,不同的家庭或家族在社会、经济、习惯、环境的影响下,形成了有自家特色的饭桌文化,众多家族在饭馔方式上有“家宴”、“宾宴”和“便宴”--家宴是指家族自己过节和各种喜庆活动而设的宴席;宾宴是宴请亲戚朋友的宴席;便宴是家常便饭。 老北京饭桌上各种礼仪十分讲究,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折射出老北京的价值观念,自觉或不自觉地构筑了具有“礼”、“孝”、“德”、“教”为内容的饭桌文化。 “礼”是指饮馔的礼节和礼仪。 它反映了家族的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形成的礼节、仪式和个人的礼貌要求。 家宴、便宴要以“长”(家长、长辈)为主,宾宴要以“客”为主。 因此,就形成了许多规矩约束家人,尤其对孩子们的约束更加严格。 礼有形式之礼和待侍之礼。 形式之礼是指礼仪的形式和氛围所体现的礼,比如宴请场所的选择、礼仪的档次、环境的营造、用具的准备,都要体现对客人的一种尊重。 待侍之礼是指招待客人和侍奉客人的礼节,如宴席的排座是以长为先、师为先、远为先的原则,即按辈分排座,家庭教师要优先入座,远道而来的亲戚朋友要优先入座,对待家境贫穷的亲戚和朋友更要格外照顾,主人在席间与其交流的时间要长些,敬酒次数要多些,并有意识地向客人介绍他们的“绝活”如棋艺、书法、唱功,以获得众人的赞赏和尊重。 同时严格要求管家和仆人不准慢待这些人。 虽然每次宴请视客人身份和礼仪风俗的特点,在饭菜种类、质量档次、饭庄的选择上是有区别的,但绝不能让客人挑出“不是”来。 在宴请中的祝词、敬酒、交谈、进餐、辞宴的全程中都要注重礼节。 开宴前主人要将重要宾客介绍给大家,并致简明热情的祝词;开宴时主人要亲自斟酒,按顺序向长辈和客人敬酒,不能强求;主动替不胜酒力的客人喝酒,并向客人致意;向宾客敬菜时,要注意客人的饮食爱好,次数不能多,量不能大,否则会让客人尴尬;主人要注意席间相互交流的广泛性,不要热此冷彼,如有女宾,更要注意谈话内容和对女宾的尊重;主人不能先于客人放下碗筷,直到客人表示已吃好方可辞宴;主人要陪主宾,漱口、净手后到另座饮茶。 大户人家做饭时,要求厨师盛盘上菜时盘子四周不能有菜渍,上菜要用双手端盘、端碗,手指不能抠在盘沿和碗边上;盛饭、盛汤,倒茶时不能太满,斟酒要满,但不能溢出;倒茶的动作要规范,切忌将碗盖扣在桌子上,茶壶嘴对着客人;倒茶后要后退一步再转身离去;给客人上烟时要用盘子端给客人,切忌用手递烟,不要用一根火柴给数人点烟,不要在客人面前用嘴吹灭火柴和随意扔掉火柴梗,不准当着客人扫地、掸桌子,尤其不准将茶水泼在地上。 另外,在客人面前,主人不能训斥孩子和仆人;主与客的孩子发生争执,主人要将自己的孩子拉走,不管谁是谁非,都要向对方表示歉意,但不能当着客人面教训自己的孩子,否则客人会感到不自在。 宾宴一般也是不让孩子参加的。 记得小时候家宴时,要求孩子们要做到懂规矩、尊敬人、讲礼貌、有教养,有三个不准:吃饭时不准出现喧哗声、碗筷碰击声,更不准用筷子敲桌子敲碗,不准吧唧嘴和出虚恭。 二祖母说吃饭时听到吧唧嘴的声音让人作呕,吃饭时出虚恭令人难以忍受。 并让吃噎着连续打嗝的孩子主动下桌,不准拖拉椅凳以免发出刺耳的声音,这就是不准出声的要求;二是不准“下嘴”,长辈不动筷子孩子们是不能先夹菜的,不准将嘴填得满满的,不准狼吞虎咽,不准站起身来夹菜,够不到的菜可示意长辈给夹,不准用筷子在菜盘中乱挑乱翻,不准边吃边用双眼紧盯着桌上的菜,不准用筷子指人,不准将不爱吃的东西和口杂牙秽扔在或吐在地上,不准掉饭粒,揭馒头皮和剩饭要将饭碗扒拉干净。 最忌讳的,就是孩子将筷子直插在饭碗中;三是绝对不准孩子喝酒。 当年两个祖母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乐乐,在饭桌上玩些游戏,输了要出节目,吃完饭还要让孩子们比比谁的饭碗和桌面最干净,席间温馨的气氛十分浓厚。 “孝”家宴时讲究要尊重长辈,要尽孝道。 小时候入席时大祖母,二祖母坐在上位,因三祖母瘫痪,不能参加但要给留下位置,以示其在家中的地位。 待大祖母发话“都来坐”时,大家才按排行顺序入座,年纪小的孩子们要另桌而食。 几位大妈和我母亲只能侍立在家人背后给布菜、斟酒、倒茶、递毛巾。 两位祖母在每次家宴中都要给几个儿媳妇点她们最喜欢吃的菜,以犒劳她们平日的辛苦,在家宴中称犒劳菜。 祖母既慈祥又很威严。 在饭桌上大家要观察两位老太太的情绪。 情绪不好时,必须按规矩办事,敬酒、说个奉承话都不能少,用词要有长次之分,更不能厚此薄彼,因此大家都很谨慎。 情绪好时,二老也谈笑风生,拉拉家常夸夸对方的孩子。 大祖母此时会发话:“大伙儿在一块就是图个乐,还那么规矩干什么?”这时大伙才会放松,气氛和谐愉快,大人们还要领着各自的孩子到主桌上给老人问好。 姐姐会讨老人的欢心,从兜里掏出几粒花生豆或糖块塞到老人手中,二老高兴得合不拢嘴,对外孙女赞不绝口。 二祖母更随便一些,会到孩子们桌前逗逗孩子,还让孩子夹点菜喂到自己口中,孩子们也特别高兴。 大家就是在活跃融洽的气氛中享受着天伦之乐。 这种“孝”不只是晚辈对长辈的敬、尊,也体现出长辈对晚辈的关爱。 因此,晚辈就更加敬重长辈更加孝顺老人,在每个人的心中铸就了真诚的孝道。 “德”是一种品行,在家族的饮馔中有“让、度、俭”的要求。 “让”是要求大家相互谦让,不要好吃的抢着吃,要先让别人吃,哪怕都被吃光也不能有怨气,要做到让为先;“度”要求喝酒吃饭要有度,不能暴饮暴食,更不能劝酒无度,置人于醉。 “俭”是要节俭,不能浪费,尤其要求孩子不能浪费粮食,两位祖母经常嘱咐设宴不要铺张奢侈。 宴席结束后,都要将没动过筷子和未曾上过桌的菜带回家。 “教”是饮馔方面的家庭教育。 通过口传身教,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继承了家族中的老规矩和礼俗,在与家庭教师共同用餐时,祖母总是要求几位教师给孩子“训话”,并根据社会时尚向孩子们提出新的要求,看到不好的现象就去指点一下,让孩子们知道要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寓教于吃中。 在礼、孝、德、教的影响下,孩子们养成了较好的饮食习惯,进而形成了礼重形式、孝重心理、德重行为、教重继承的饭桌文化,而这些,也是老北京文化的一个缩影。 老北京三伏天食俗老北京民间有句俗语:“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 ”就说的是旧京数伏天家家信守的饮食民俗。 为什么有这个食俗和俗语呢?据说与节气和那时菜农生产技艺有关:农业落后,也没有暖棚设施,没有更多夏令青菜供应百姓,夏至数伏时正是蔬菜青黄不接断档之时,也因老北京伏天时特炎热,汗流浃背的人们都愿在此时弄些简单少油又清淡爽口的饭食,所以就衍生出伏天吃饺子、面条、烙饼的食俗。 饺子,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饺子最初称“馄饨”。 据史载:三国魏人张揖著的《广雅》一书中就记述一种馄饨食品:“今云馄饨,形如偃月,天下之通食也。 ”近年在吐鲁番一个唐代古墓里出土的木碗中就发现了十多个饺子,其形状跟现在的饺子一模一样。 到清代时吃饺子称为煮饽饽,《燕京岁时记》上云:“每届初一,无论贫富人家皆以白面做角食,谓云煮饽饽。 ”以上可见老北京人吃饺子历史之悠久。 北京人一年四季都爱吃饺子,在伏天饺子的品种及用馅也多种多样,有水煮饺子、烫面饺子、油煎饺子、锅贴饺子等。 馅有一个肉丸的,有肉拌南瓜倭瓜或西葫芦的,有一年四季吃不腻韭菜馅的,还有用鲜藕、木耳、鸡蛋、口蘑制成的藕馅饺子。 小时候家里还喜欢制作瓜馅的锅贴饺子。 来源: 北京晚报饺子也叫“伏(福)贴”或“贴伏(福)”饺子,“伏”与“福”谐音,有纳福吉祥富贵之意。 老北京社交会友礼仪旧时,北京人探亲访友要携带礼物,讲究送“京八件”,即“大八件”、“小八件”。 这原是清胡皇室王族婚丧典礼及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礼品和摆设,后来配方由御膳房传到民间。 其主要成分是精白面、白糖、猪油、蜂蜜及各种果料籽仁。 所谓“八件”,即八样点心,一般有麻饼、枣花、卷酥,有的刻上福、禄、寿、喜等不同字样。 有圆形、桃形、正方形等,装在一个长方形纸板盒内。 “小人件”是双份,十六件装在一个纸盒子里。 过去,遇到女儿回娘家,给长辈拜年等,都要去糕点铺买一盒大八件提在手中,大方而漂亮。 后来,北京人送礼只要提一个装满各色糕点的纸盒即可,或是再提一个装满各种应时水果的小柳条筐,上盖一方红纸,便可走亲访友。 家里来了客人,要洗刷茶具,给客人现沏新茶,倒旧茶给客人喝是极不礼貌的。 讲究“茶要半酒要满”。 茶水不能倒满杯,七成则可,否则也是对客人不尊重。 而且倒茶水时,壶嘴儿不能冲着客人。 旧时大户人家留客人用饭,一般是到饭庄去叫饭,时间不长,伙计即用车送到。 由于保温做得好,饭菜还是热的。 来了贵客,则要到饭庄里吃。 旧时宴请官长,或团体聚餐,或初交见面,不需到大饭庄,以整桌之席饷之(若知己朋友则可不拘)。 主人必先到,迎客人。 客至奉茶敬烟,陪坐周旋,客齐入座。 次序以左为上,右为次。 上座之左为三座,次座之右为四座,以下类推。 主人与首座相对,举杯邀饮。 客起立,举杯致谢,就座后,且饮且餐。 先上冷荤菜,后上热荤菜,继之以最贵重的莱肴。 谚语云:“燕窝鱼翅卤鸽蛋,小炒点心果满盘,鱼盘鸭池酱卤菜。 ”这种菜一上,吃饭就到终席了。 所有的菜都适合吃酒,但不能空着肚子吃酒,在上莱时要附带上小点心。 吃什么菜,配什么点心。 每进一菜,主人必举杯劝饮酒,举筷动食。 宴中饮酒猜拳或行酒令。 反毕略用茶,客人即向主人致谢而去。 一般人家,来了客人要请吃面条(抻或捞),表示让客人长住下来。 若客人在主人家留宿下来,主人则定要请客人吃顿饺子,以示热情。

关于汉族各节日的风俗、饮食、服装、活动。(600字)

你好,我来为你解答: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节日中影响面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 泼水节是傣历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节日一般持续3至7天。 第一天傣语叫“麦日”,与农历的除夕相似;第二天傣语叫“恼日”(空日);第三天是新年,叫“叭网玛”,竟为岁首,人们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 节日清晨,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后就开始互相泼水,互祝吉祥、幸福、健康。 人们一边翩翩起舞,一边呼喊“水!水!水!”,鼓锣之声响彻云霄,祝福的水花到处飞溅,场面真是十分壮观。 泼水节期间,傣族青年喜欢到林间空地做丢包游戏。 花包用漂亮的花布做成,内装棉纸、棉籽等,四角和中心缀以五条花穗,是爱情的信物,青年男女通过丢包、接包,互相结识。 等姑娘有意识地让小伙子接不着输了以后,小伙子便将准备好的礼物送给姑娘,双双离开众人到僻静处谈情说爱去了。 泼水节期间还要进行划龙舟比赛。 比赛在澜沧江上举行。 一组组披红挂绿的龙舟在“堂堂堂”的锣声中和“嗨嗨嗨”的呼喊和哨子声中,劈波斩浪,奋勇向前,把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吸引到澜沧江边,为节日增添了许多紧张和欢乐的气氛。 泼水节源于印度,曾经是印度婆罗门教的一种宗教仪式,其后为佛教所吸收,经缅甸传入云南傣族地区,时间约在十三世纪末至十四世纪初,距今有700年历史。 随着南传上座部佛教在傣族地区影响的增大,泼水节的习谷也日益广泛。 泼水节为傣历新年的庆祝活动,一般在阳历4月13日至4月15日之间。 届时人们先至佛寺浴佛,然后互相泼水,用飞溅的水花表示真诚的祝福。 到处欢声笑语,充满了节日气氛。 泼水节另一项引人注目的活动是划龙舟,跳象脚鼓舞和孔雀舞。 那时傣族新年的第三天,傣语称之为“麦帕雅晚玛”,节日的气氛达到了高潮。 穿着节日盛装的群众欢聚在澜沧江畔、瑞丽江边,观看龙舟竞渡。 泼水节的活动内容丰富,其它的还有放高升、斗鸡、跳孔雀舞等,人们身着盛装,喜气洋洋,场面极为热烈!泼水节来临,傣家人便忙着杀猪,杀鸡、酿酒,还要做许多“毫诺索”(年糕)以及用糯米做成的多种粑粑,在节日里食用。 泼水节历时三日。 第一天,划龙舟、放高升、文艺表演;第二天泼水;第三天,男女青年在一块进行丢包和物资交流。 泼水节一般在风光旖旎的澜沧江畔举行。 当晨曦映红“黎明之城”的时候,各族群众便穿着盛装,从四面八方汇聚这里。 一声号令,一支支高升腾空而起,直穿云霄,一艘艘龙舟箭一般,直冲对岸。 此时,千万只金竹“(上竹下必)”一起吹奏,铓锣、象脚鼓一齐敲响,澜沧江两岸顿时变成欢乐的海洋。 当泼水刚开始时,彬彬有礼的傣家姑娘一边说着祝福的话语,一边用竹叶、树枝蘸着盆里的水向对方洒过去。 “水花放,傣家狂”,到了高潮,人们用铜钵、脸盆,甚至水桶盛水,在大街小巷,嬉戏追逐,只觉得,迎面的水,背后的水,尽情地泼来,一个个从头到脚全身湿透,但人们兴高采烈,到处充满欢声笑语。 一段水的洗礼过后,人们便围成圆圈,在(钅芒)锣和象脚鼓的伴奏下,不分民族,不分年龄,不分职业,翩翩起舞。 激动时,人们还爆发出“水、水、水”的欢呼声。 有的男子边跳边饮酒,如醉如痴,通宵达旦。 “丢包”最富浪漫色彩,往往是傣族未婚青年的专场游戏。 “包”是象征爱情的信物,由傣族姑娘用花布精心制作,内装棉籽,包的四角缀有五彩花穗。 丢包时,在绿草如茵的草坪上男女各站一排,先由傣族姑娘将包掷给小伙子,小伙子再掷给姑娘,并借此传递感情。 如此,花包飞来飞去,最后感情交流到一定程度,双方悄悄退出丢包场,找一个幽静的地方依肩私语去了。 泼水节上,青年们端水洒泼,犹似银花怒放。 傣、阿昌、德昂、布朗、佤等族的传统节日。 傣语称新年为“京比迈”,泼水节为“厚南”。 所以泼水节是傣历年新旧交替的标志。 泼水节一般在公历四月中旬,傣历六月,为期三至五天。 第一天叫“腕多桑利”,意为除夕,最后一天叫“腕叭腕玛”,意为“日子之王到来之日”,为新年元旦。 中间叫“腕脑”,意为“空日”。 每逢节日,都要进行泼水、丢包、划龙舟、放高升、拜佛、赶摆等活动。 节日第一天清晨,人们采来鲜花绿叶到佛寺供奉,并在寺院中堆沙造塔四、五座,世俗众生围塔而坐,聆听佛爷念经,然后又将佛像抬到院中,全寨妇女担来碧澄清水为佛像洗尘。 佛寺礼毕,青年男女退出互相泼水为戏,于是群众性的泼水活动就开始了。 人们用铜钵、脸盆以至水桶盛水,拥出大街小巷,嫔戏追逐,逢人便泼。 民间认为,这是吉祥的水,祝福的水,可以消灾除病,所以人们尽情地泼,尽情地浇,不论泼者还是被泼者,虽然从头到脚全身湿透,但还是高兴异常。 只见一朵朵水花在人群中盛开,在阳光的映射下形成一道道彩虹,到处充满了欢声笑语。 除了泼水,还有群众性的歌舞活动。 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七八岁的娃娃,穿上节日盛装,来到村中广场,男女老少围成一圈,合着芒锣象脚鼓点翩翩起舞。 有的跳“孔雀舞”,有的跳“玉腊呵”,有的即兴而作,边唱边跳,动作优美,节奏鲜明,歌声动人。 跳到兴高采烈时,或爆发“水、水、水”的欢呼,或以“玉腊呵、玉腊呵”的歌声结尾。 有的男子边跳边饮酒,如醉如狂,通宵达旦,甚至醉倒在舞场上。 节日期间,在宽阔的澜沧江上,举行划龙船比赛。 木船扎以彩花,装扮成龙、孔雀、大鱼等形象,由数十男女青年奋力划桨前进,两岸观众如云,锣鼓声、喝彩声响彻云霄。 比赛结束后,优胜者来到主席台前领奖并喝庆功酒。 夜晚,各村寨燃放高升。 这是傣族人民自制的烟火,用一根数丈长的竹子,在根部填以火药等配料,置于竹予搭成的高架上。 点燃引线,火药燃烧,竹子即如火箭一般射入云天,在空中喷放出绚丽的烟火,犹如花团锦簇,群星闪耀,光彩夺目,把节日的夜空装点得特别美丽。 高升放得最高者受到人们的赞赏,并获得奖励。 泼水节期间,还举行丢包等活动。 青年男女通过丢包寻求伴侣,表达爱慕之情。 每年的4月13日,是泰国的泼水节,有称“宋干节”。 宋干是梵文,意为“太阳运行到白羊座,即新的太阳年开始”。 泼水节共有3天,是泰国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节日前要清扫家内外,焚烧旧衣服,以避晦气。 节日当天要到寺庙中堆沙塔,插彩旗献花,祈求五谷丰登。 晚上将浸有花瓣的香水洒在长辈的手臂上、背上,表示对长辈的美好祝福;此后长辈再将水淋在晚辈的头上,表示来自长辈的赐福。 一年一度的泰国新年——泼水节来临,4月13日开始,一连三天全泰国均笼罩在喜气洋洋的气氛当中。 在这个时刻,泰国人通常以相互泼水来庆祝,故又叫做泼水节。 泼水的传统习俗意谓着可以洗去过去一年的不顺利,重新出发新的一年。 现在的泼水节则是趣味的成分居多,所以此时到泰国,若被泼的全身湿淋淋的,千万可别生气喔!其实泼水节的传统,并非只有泰国才有的。 像是邻近的国家如:缅甸与柬埔寨等,也都同时庆祝这个节日。 在这一天男女老幼都会穿着新衣,并带着食物供品前往寺庙供奉和尚。 在新年中最忙的还是家庭主妇,在新年前夕忙着打扫住家内外的环境,家中的旧衣物或旧东西则放火焚毁,因为根据传统,若不将旧东西或无用的物品丢掉的话则会带来坏运气。 到了4月13日下午,人们会清洗佛像,同时年轻的一辈要把芳香的水倒在长辈和父母的手中,代表对父母长辈的尊敬,并祈求保佑。 在芭达雅每年都会在此时举办一些庆祝活动,像是食品展、花车游行、选美比赛以及各式各样的烟火表演等。 而在清迈则会举办选美和游行等活动,在泰国慎终追远是很重要的,所以此时人们也会携带祖先的骨灰坛前往寺庙里举行祭拜仪式祈福。 [编辑本段]德昂人的泼水节德昂人也过泼水节,时间在清明节后的第七天,除了泼水祝福和跳象脚鼓舞等节目与傣族泼水节一致外,德昂族泼水节最具特色的习俗是为长辈洗手洗脚。 届时,每家的晚辈年轻人要准备一盆热水,端来放在堂屋中央,把家里的父母等长辈请出来坐在堂上,向他们叩头请罪,请他们原谅晚辈的一年来不孝顺的地方。 长辈们也要检讨一年来在为晚辈树立榜样方面做得不足的地方。 然后,晚辈为长辈洗手洗脚,同时互祝来年在和睦、勤劳的气氛中度过。 如果父母去世,兄长、姐姐和嫂嫂、姐夫就成为洗手洗脚的对象。 这个习俗来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一个忤逆的儿子在清明节后第七天在山上干活,看到雏鸟反哺的情景,有所感悟,决心好好待奉母亲,这时,他母亲正在向山上走来,为儿子送饭,不小心滑了一跤。 儿子赶来扶她,她却以为儿子要来打她,一头撞死在树上。 儿子痛悔莫及,把树砍下来雕成一尊母亲雕像,每年清明后第七天都要把雕像浸到洒着花瓣的温水中清洗。 以后就演变为一种习俗。 德昂族泼水节与傣族的泼水节又相似又不同,多在公历4 月中旬左右举行。 临近节日,人们忙着制新衣,做米粑,制好水龙、水桶等泼水工具。 老年信徒们齐集佛寺,搭建泼水节时为释迦牟尼雕像洗尘的小屋、架好水龙。 水龙是由一根粗木头雕凿而成,长约四五米,彩绘一新,上有槽口。 泼水时,姑娘提桶端盆,把吉祥之水倒入槽中,流向小屋的的佛像,为佛洗尘。 然后,由德高望重的长者手持鲜花,蘸水轻轻地洒向周围的人群,向大家祝福,祝贺新年的开始。 这时,人们开始兴奋起来,纷纷互相祝贺新年,年轻人将水桶高高举头顶,将水滴洒在老年人的手上,祝愿人们生活快乐、健康长寿。 老人们则伸出双手,将水棒在手中,口念祝词,为年轻人道喜、祝福。 这种仪式之后,人们便以象脚鼓为前导,排成长队,拥向泉边、河畔,唱歌、跳舞,互相追逐、泼水。 泼水节既是德昂族人民欢度新年的典礼,又是男女青年谈情说爱、寻找心上人的好时机。 德昂族流行一种赠竹篮子,并乘夜深人静串姑娘时,将篮子分别送给自己所中意的姑娘,最漂亮的那只,要送给自己最喜爱的姑娘,以此表达自己的爱意,试探对方的反应。 因此,这时每个姑娘往往都能收到好几个竹篮,然而姑娘究竟钟情于谁呢?这就要看泼水节那天姑娘背的是谁送她的那只竹篮了。 到了这一天,姑娘们人人都背上了一个精致美观的竹篮,但究竟是谁的呢?这下可忙坏了小伙子们,他们睁圆双眼,紧盯着姑娘们身上的竹篮,仔细辨认着心上人所背的是否是自己送给她的那只竹篮。 对对情人相遇后,便互相尽情地泼水、嬉戏,以表达自己激动、喜悦的心情。 [编辑本段]傣族泼水节中国傣族是一支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少数民族,人口近百万,主要居住在云南南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西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及耿马、孟连等自治县,其他散居于云南各地。 傣族历史悠久,傣语属汉藏语系壮傣语族傣语支。 全民信仰佛教,但原始宗教活动亦较普遍,如祭祀寨神、寨鬼、农业祭祀、狩猎祭祀、灵物崇拜等。 泼水节实为傣族的新年,是西双版纳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一般在傣历六月中旬(即农历清明前后十天左右)举行,为期三至四天。 一般在阳历4月13日至15日这三天。 一、起源傣族泼水节又名浴佛节,傣语称为比迈(意为新年),西双版纳德宏地区的傣族又称此节日为尚罕和尚键,两名称均源于梵语,意为周转、变更和转移,指太阳已经在黄道十二宫运转一周开始向新的一年过渡。 阿昌、德昂、布朗、佤等族过这一节日。 柬埔寨、泰国、缅甸、老挝等国也过泼水节。 泼水节源于印度,是古婆罗门教的一种仪式,后为佛教所吸收,约在公元十二世纪末至十三世纪初经缅甸随佛教传入中国云南傣族地区。 随着佛教在傣族地区影响的加深,泼水节成为一种民族习俗流传下来,至今已数百年。 在泼水节流传的过程中,傣族人民逐渐将之与自己的民族神话传说结合起来,赋予了泼水节更为神奇的意蕴和民族色彩。 二、传说关于泼水节的来历,有这样一个生动的传说:很久以前,在傣族聚居的地区出现了一个残暴的魔王,他无恶不作,到处烧杀抢劫,奸污妇女,弄得庄稼无收,人心不宁,民不聊生。 人们受尽了他的残害,对他恨之入骨,可是谁也无法杀死他。 魔王已有6个妻子,可他仍不满足,又抢来一个美丽聪明的姑娘。 这7个姑娘们看到自己的同胞过着悲惨的生活,决心找到消灭恶魔的办法。 聪明的姑娘们心里恨透了魔王,可表面却不露声色,装着与魔王十分要好。 一天夜里,魔王从外面抢回来许多财宝和奴仆,她趁魔王高兴不备时试探问清了用魔王头发可勒死魔王的秘密。 于是,夜深人静,趁魔王睡着的时候,姑娘悄悄地拔下了魔王的一根头发,勒住魔王的脖子。 顷刻间,魔王的头便滚在地下,可是头一着地,地上就燃起大火。 眼看将酿成灾祸,姑娘们立即拾起头颅,大火就熄灭了。 但是,魔王的头滚到哪里,哪里便发生灾难,抛到河里,河水泛滥成灾;埋在地下,到处臭气冲天,只有魔王的妻子抱着才平安无事。 为免除灾难祸害百姓,姑娘们便轮流抱着魔王的头,一人抱一天。 天上一天,等于地上一年,每年姑娘们轮换的日子,即傣族的新年,傣族人民怀着对姑娘们敬佩的心情,给抱头的姑娘泼一次清水,以便冲去身上的血污和成年的疲惫,作为洗污净身的一种祝福。 后来,傣族人民为纪念这七位机智勇敢的妇女,就在每年的这一天互相泼水,从此形成了傣族辞旧迎新的盛大节日--泼水节。 三、主要活动傣族泼水节为期三至四天。 第一天为麦日,类似于农历除夕,傣语叫宛多尚罕,意思是送旧。 此时人们要收拾房屋,打扫卫生,准备年饭和节间的各种活动。 第二天称为恼日,恼意为空,按习惯这一日既不属前一年,亦不属后一年,故为空日;第三天叫麦帕雅晚玛,据称此麦帕雅晚玛的英灵带着新历返回人间之日,人们习惯将这一天视为日子之王来临,是傣历的元旦。 到了节日,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后就开始互相泼水,你泼我,我泼你,一朵朵水花在空中盛开,它象征着吉祥、幸福、健康,青年手里明亮晶莹的水珠,还象征着甜蜜的爱情。 大家互相泼啊泼,到处是水的洗礼、水的祝福、水的欢歌。 朵朵水花串串笑,泼水节成了欢乐的海洋。 泼水节的内容,除泼水外,还有赶摆、赛龙舟、浴佛、诵经、章哈演唱、斗鸡、跳孔雀舞、白象舞、丢包、放高升、放孔明灯等民俗活动,以及其他艺术表演、经贸交流等。 1、泼水节祝福:浴佛在麦日,一清早人们就要采来鲜花绿叶到佛寺供奉,担来清水浴佛--为佛像洗尘。 浴佛完毕,集体性的相互泼水就开始了。 一群群青年男女用各种各样的容器盛水,涌出大街小巷,追逐嬉戏,逢人便泼。 水花放,傣家狂,泼湿一身、幸福终身!象征着吉祥、幸福、健康的一朵朵水花在空中盛开,人们尽情地泼尽情地洒,笑声朗朗,全身湿透,兴致弥高……2、泼水节爱情:丢包泼水节也是未婚青年男女们寻觅爱情、栽培幸福的美好时节。 泼水节期间,傣族未婚青年男女喜欢做丢包游戏。 姑娘手中用花布精心制作的花包,是表示爱情的信物。 丢包那天,姑娘们极尽打扮之能事,然后打着花伞,提着小花包来到包场,与小伙子们分列两边,相距三四十步,开始向对方丢花包。 小伙子若是接不住姑娘丢来的花包,就得把事先准备好的鲜花插在姑娘的发颉上,姑娘若是接不着小伙子丢来的包,就得把鲜花插到小伙子的胸前……就这样渐渐地选中了对方,一段段浪漫的爱情故事就开始了。 3、泼水节力量:赛龙舟赛龙舟是泼水节最精彩的项目之一,常常在泼水节的麦帕雅晚玛(第三天)举行。 那日,穿着节日盛装的群众欢聚在澜沧江畔、瑞丽江边,观看龙舟竞渡。 江上停泊着披绿挂彩的龙船,船上坐着数十名精壮的水手,号令一响,整装待发的龙船像箭一般往前飞去,顿时整条江上,鼓声、锣声、号子声、喝彩声,此起彼伏、声声相应,节日的气氛在这里达到了高潮……4、泼水节舞蹈:象脚舞和孔雀舞傣族人民能歌善舞,泼水节自然少不了舞蹈。 大规模的舞蹈主要安排在泼水节的第三天,如象脚舞和孔雀舞等。 从七八岁的娃娃到七八十岁的老人,都穿上节日盛装,聚集到村中广场,参加集体舞蹈。 象脚舞热情、稳健、潇洒。 舞者围成圆圈,合着锰锣、象脚鼓翩翩起舞,一边跳舞一边喝彩吾、吾或水、水!孔雀舞优美、雅致、抒情,是傣族舞蹈的灵魂,舞蹈以孔雀的各中姿态为基础,在趣与美的再创造中,集中凝聚着傣族儿女们的审美旨趣。 还有不少舞者尽情挥洒自己的即兴之作,有的边唱边跳,有的甚至边跳边喝酒,如痴如醉、狂放不拘,连续跳上几天几夜也不知疲惫。 5、泼水节高升:放高升和孔明灯放高升是泼水节的又一项保留节目。 高升是傣族人民自制的一种烟火,将竹竿底部填以火药和其它配料,置于竹子搭成的高升架上,接上引线,常在夜晚燃放。 放高升时,点燃引线使火药燃烧便会产生强劲的推力,将竹子如火箭般推入高空。 竹子吐着白烟,发出嗖嗖的尖啸声,同时在空中喷放出绚丽的烟火,犹如花团锦簇,光彩夺目,甚是美妙。 地上则欢呼声、喝彩声此起彼伏,议论声、赞美声不绝于耳,好不热闹。 高升飞得越高越远的寨子,人也觉得更光彩、更吉祥。 放孔明灯也是傣族地区特有的活动。 入夜,人们在广场空地上,将灯烛点燃,放到自制的大汽球内,利用空气的浮力,把一盏盏孔明灯放飞上天。 一盏盏明亮的孔明灯在漆黑的夜晚越飞越高,越飞越远。 人们以此来纪念古代的圣贤孔明。 四、传承价值泼水节是全面展现傣族水文化、音乐舞蹈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和民间崇尚等传统文化的综合舞台,是研究傣族历史的重要窗口,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泼水节展示的章哈、白象舞等艺术表演能给人以艺术享受,有助于了解傣族感悟自然、爱水敬佛、温婉沉静的民族特性。 同时泼水节还是加强西双版纳全州各族人民大团结的重要纽带,对西双版纳与东南亚各国友好合作交流,对促进全州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编辑本段]缅甸泼水节泼水节也是缅甸人民的传统节日,类似我国的春节。 一般在公历4月中旬举行,通常历时3、4天。 按照缅甸风俗,节日期间,不分男女老少,可以互相泼水,表示洗旧迎新之意。 讲究的人,用香樱桃花枝,从银钵中蘸取浸有玫瑰花瓣的清水,轻轻地向别人身上抖洒。 普通人喜欢整桶整盆地泼,甚至用水龙管喷浇。 小孩用水枪向大人喷,也不会被责骂。 人们被泼得越多越高兴,因为水象征着幸福。 缅甸泼水节的来历传说不一。 有一种说法是:有一年,缅王在宫中遇到神仙下凡,缅王龙心大悦,命人用香料和清水混合,泼洒在文武百官的身上,表示洗旧除污,迎新接福。 住在“孔雀之乡”的傣族傣族的新年是泼水节。 每年清明后第十天的清晨,人们便沐浴更衣,穿着鲜艳的服装,到佛寺浴佛听经,堆造沙塔,然后互相泼洒象征吉祥如意的水。 相传,身上被泼水越多,新年里就越幸福。 同时,赛龙舟、丢包、放火花、点孔明灯等活动非常热闹。 入夜,人们仍纵情歌舞,笑声不绝。 傣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 傣族人大多居位在群山环抱的河谷平坝地区,雨量充沛,四季常春、盛产稻谷及甘蔗、樟脑、咖啡等多种经济作物,还有野象、犀牛、金丝猴、孔雀等珍禽异兽,被称为“孔雀之乡。 ”但愿能帮到你,希望采纳!

大寒节气吃什么 四大饮食习俗

大寒是一年之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大寒节气一般比小寒节气寒冷。民谚就有“大寒到顶端,日后天渐暖”。小寒、大寒,天地阳气潜藏,人体也有反应,冬季为人体养精蓄锐的最佳时节。人们不仅要在起居注重养生,更应重视饮食药物的进补。民谚就有“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今年冬令补,明年可打虎”说法。大寒之后阴极阳生,人体阳气蓬勃生发,很容易吸收外来的营养发挥滋补功效。

下面就来说说根据我国东南西北4个不同的地区来论述冬季大寒节气四大饮食习俗:

1,北方天寒地冻,昼夜温差大。

室内外温差也特别厉害,稍有不慎,脾胃特别容易遭受寒冷的侵袭,导致阳气不足、脾功能失常。体内运化不畅’闭阻经络,致使经络不通。

北方有阳虚的体质,冬令进补最好选择羊肉、狗肉、鹿肉等温热之品,在烹饪时加入萝卜、白菜等,可以中和温补之效,令其补而不燥。推荐:萝卜羊肉汤,小米粥。

2,南方潮湿温补祛湿

南方地区,即便入冬,气温也不至于太低,温差不大。适于清补,湿气较重,也要吃些利湿食物,清润滋补的药膳进行调理。

南方多吃猪肉、鸭肉、鸡肉性情温和比较适宜,祛湿的食物冬笋、竹笋、莲藕,补肾可以选择枸杞、板栗煮粥。南方以大米为主,配一些祛湿的粗粮,腐竹,推荐:老鸭汤,大米薏仁粥即可。

3,西部干燥滋阴养阴

西北地区气候干燥的气候,伤害人体,需要滋阴养阴,西北家庭应该备有加湿器,保持家中湿度均衡。平时多喝温水,多吃水果,冬季涂抹保湿乳液。

西北多吃一些润肺的食物如百合,莲藕,杏仁,白果,银耳,木耳,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冬季进补应该按照习惯多放点生姜。辣椒调味料。推荐:冬瓜羊肉汤,高粱小米粥,竹笋排骨汤。

4,东部湿冷应温阳化湿

东部尤其沿海地区,海风夹杂湿气,进入人体最伤脾胃,要用芳香化湿的食物和药材来化解体内湿气。

东方应熬制些补脾胃的粥,例如:萝卜、山药、核桃、茯苓。、海产品一般多为凉性的食品,冬天少吃。,餐桌上用辣椒、花椒等温性调料烹饪,螃蟹蘸醋,姜汁食用,应当暖胃。推荐,鸡汤大米粥,鸭肉芦笋粥。

以上就是大寒节气应该吃什么?根据我国的东南西北所形成的四大饮食习俗,大寒补肾养肾,应当注重当地气候,还要配合饮食,这样不仅能增强人体抵御寒冷的能力,而且还可提高人体免疫力和抗病力,要顺应自然界万物规律和人体阳气运动的规律,护好肾脏,这样才能让我们健健康康、幸幸福福的生活。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caijing/4730.html
见证了两国一段特殊交往史 这所学校 习主席说
广东球迷场外出招 世上只有妈妈好 在辽篮下榻酒店外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