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禅寺两座唐代古建有了 防火墙 佛光寺

建筑

山西日报新媒体综合报道 “佛光寺、南禅寺安消防中队”5月18日在山西挂牌成立,此举不仅可以守护中国两座“国保”文物的安全,也筑起了基层安消防的“防火墙”,为文物大省山西安消防多专业交叉管理提供试点经验。

文物安全是文物保护的生命线,山西作为文物大省,文物资源数量众多、类型多样、分布广泛,文物管理使用状况复杂,文物安全风险压力巨大。

作为山西古建筑中享誉世界的“名片”,佛光寺、南禅寺距今均有一千余年历史,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中国仅存的为数不多的唐代建筑。

然而,受营造材料的影响,水火雷电是木结构古建筑保存的主要风险隐患,木结构建筑的防火及其它安全措施成为摆在文博工作者面前的重中之重,建立一支专业的安消防应急救援队伍,尤为重要。

佛光寺、南禅寺安消防中队将与当地消防力量协同配合,形成联防联控联动机制,守护这两座“国保”文物的安全。

山西省古建筑与彩塑壁画保护研究院院长路易在致辞中表示,将以此为起点,加强对佛光寺、南禅寺安消防工作的重视,健全完善“人防、物防、技防、群防”,提升科学化、标准化、专业化管理能力。

安消防 南禅寺

转自中新网


山西 专业 防火墙

山西农村有座寺院,规模不大却可看到千年木建筑,堪称国宝级古迹

很长一段时间,在中国古建筑和人文旅行爱好者中都流传着中国四座半唐代建筑的说法,这些建筑分别是五台山的佛光寺、南禅寺、广仁王庙、天台庵以及河北开元寺的半座钟楼。 上图为马且停曾经 旅游 过的唐代建筑--南禅寺 上图为马且停曾经 旅游 过的唐代建筑--广仁王庙 上图为马且停曾经 旅游 过的唐代建筑--佛光寺 其中天台庵的始建年代曾经一度被判定为公元 907 年(也就是唐朝灭亡的那一年),直到2015年修缮的时候将这个建造年代给否定了,拆除椽子后发现了两幅天成四年和长兴四年的墨书,表明了它并非是唐代的建筑,而是五代时期后唐的建筑,从此中国现存的四座半唐代建筑被改成了三座唐代建筑。 上图为天台庵 那么为什么天台庵会一度被判定为唐代的建筑呢?这或者因为其建筑构造带着浓浓的唐风,也或者是因为天台庵的建造年代仅仅是唐朝灭亡的20多年后,因此有些建造工匠依然还是唐人,他们的工匠技艺和风格依然保留着浓郁的唐代风格,并不会因为年代而改变建造规格,因此从整体建造布局和构建看起来多少有些南禅寺和广仁王庙的影子。 即便如此天台庵同样凭借着五代时期的遗存成为了中国古建筑中的佼佼者,成为中国仅存的几座五代时期的木构建筑之一,毕竟这个纷繁战乱的年代天台庵能够保存下来也算是弥足珍惜。 天台庵地处古老的浊漳河流域,因为后期修建了不少新建筑让天台庵被掩藏在高台之上不容易发现。 不过当文管员打开山门的时候,第一眼看到这座古建筑的时候会有些遗憾,因为它看起来太少,并且仅保存下来一座大殿。 不过这种遗憾会在你细细欣赏木构的时候瞬间消失,现存的大殿在金、元、明、清时都有过重修的 历史 ,整体为建在1米高台基上的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单檐九脊顶的建筑。 第一个亮点就在于它的梁栱结构,各柱柱头卷杀平缓优美以及柱上施斗口跳斗拱。 第二个亮点是殿堂内部没有使用一根柱子,柱子都被嵌入到墙内,这样可以很好地增加了殿堂的空间感,充分展示了唐代建筑的特色。 如今在殿内看到的木柱子都是为了增加保护大殿而作为支撑之用。 第三个亮点为屋顶金代保存至今的硕大琉璃鸱吻,仍然保留着浓浓的古风。 第四个亮点为大殿前方的一块残存的石碑,碑体上的文字已经模糊不清失去了记录大殿建造年代的参考,不过好在天宫内镌刻的一佛二菩萨却很精美,另外两侧还可以看到异域气息的雕刻,很是稀罕。 即便天台庵在中国古建筑界有着重要的地位,或许因为它的规模太小,以至于到如今这里依然游客稀少,就连当地人都很少光顾。 然而作为一个人文旅行和古建筑爱好者的话,那么地处偏远的村间小寺依然会让你惊喜满满。 天台庵 旅游 怎么去:天台庵地处山西平顺县,不论是从平顺县还是长治市区开车前往大约都是1个小时左右。 个人更推荐从长治市区出发开始自驾或者包车,先到天台庵 旅游 ,接着一路顺着浊漳河流域自北向南,接着自西向东打卡沿途的8座全国重点文保单位,这样的话可以让你的长治之行非常完美。

南禅寺:五台山里藏着国内最老的木房子

离开太原,一路北上,便进入忻州的五台山地区。 五台山很早就是我国的佛教圣地,北魏孝文帝最早在此大规模建寺,到了唐代则被高宗和武则天正式定为文殊菩萨的道场,而后也成为四大佛教名山之首。 大多数游客去五台山都是去的五台之中的台怀镇,那儿佛寺林立,但要说历史悠久,它们都远比不上台外(五台之外的山区)的两座国宝级的唐构:佛光寺东大殿和南禅寺大殿。 虽说知名度比不上台怀那些香火旺盛的寺院,但就建筑艺术和历史价值来说,绝对值得一看。 我们驱车来到南禅寺,到达的时候已是下午,寺院建在不太高的山崖上,门口种着几株松树,非常清幽。 和许多山野里的古寺一样,南禅寺很好地保留了周边的历史环境,清静的古意让人非常舒服。 平日里这儿也没什么游客,来的都是古建爱好者。 南禅寺在历史上也没有什么记载,只是一座乡村型的小庙,远离了热闹的人群,倒给人一丝亲切之感。 根据重建年代推测,南禅寺名字里的「南」指代的应是方位,而不是禅宗南宗的意思。 1953 年全国文物普查时,考察人员行至此处,看大殿构件形制便推测其为唐代遗物,随后在大殿西侧平梁下发现了墨书题记:「因旧名大唐建中三年岁次壬戌月居戊申丙寅朔庚午日癸未时重修殿法显等谨志」,据此判断大殿的重建时间不晚于唐建中三年(782 年),距盛唐相去不远,比佛光寺东大殿足足早了 75 年,屹立至今已有 1200 多年。 大概得益于地偏庙小,这座小小的佛寺逃过了唐武宗的会昌灭法,经历了历代战乱与变故,一直留存至今,算得上十分幸运了。 进门后穿过东跨院进入到主体院落,正北的大殿便是南禅寺的正殿:大佛殿,三开间的体量并不大,但能感觉到唐风扑面而来。 两边的东西配殿则为后世所修,龙王殿为明隆庆元年所建,菩萨殿为清代遗物。 最南边的山门(观音殿)也为清代所重建。 大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立于台基之上,前面的月台为新近复原,气势还是很足的。 十二根檐柱围成最外一圈,殿内无金柱,留有较大的礼佛空间。 斗栱简单大气,檐柱间无补间铺作,整体做法很古朴。 从大殿正面看去,侧脚(檐柱向中间倾斜)、生起(两侧的檐柱比中间的檐柱稍高)都很明显,结构甚为稳固。 宋元祐元年大殿因地震进行过修缮,但没有更换较大的构件。 一直到今天,我们看到的斗栱、梁枋、柱子,基本都是唐代的原构。 我们现在看到的屋顶和门窗大都是在 1974 - 1975 年间的修缮中所替换的新构件,这次修缮主要为了恢复唐代的原貌(当然原貌也只能是推测,关于 1970 年代的修缮,可参考: 《南禅寺大殿改变了什么》 )。 最早发现南禅寺的时候,大殿长这样(门窗皆为拱券形制): 屋顶为单檐歇山顶,屋檐曲线相当平缓,出檐深远,整体看还是很漂亮的。 当然,现在看到的都是 1970 年代复原的样子(包括典型的唐代鸱尾)。 走进殿门,佛坛上十多尊泥塑造像排布在眼前,这些塑像全都是唐代原物,其中部分塑像在元代至正三年(1343年)进行过妆绘,但保留了唐代的风格。 虽然只是个山村小庙,但塑像的功夫还是不差的,也反映出唐代雕塑技艺的高超。 可惜在 1999 年南禅寺遭了贼,三尊佛像被盗走,至今下落不明。 2012 年,南禅寺再次失窃,寺内原藏有的一个小石塔(年代可能早于唐代)被盗走,令人痛心不已。 殿内结构很简单,不施天花,为彻上明造(屋内梁架结构完全暴露),我们得以尽览唐代梁架的简洁设计。 两根四椽栿架在前后檐柱上,袱上增加复梁一道,即「缴背」,上有驼峰、斗栱,承托起平梁和平槫。 平梁两端施托脚斜撑,平梁上安大叉手,不用驼峰和侏儒柱,全靠叉手承托脊槫,这是我国唐代及以前建筑上的明显特征,五代以后便不再见到。 细看可以发现,殿内各种梁袱的形式,均为「月梁造」,颇为优美。 夕阳的余晖笼罩着布满裂纹的木柱,斑驳的红墙、板门和破子棂窗,无论是历经千年的旧物还是不足百年的新作,此刻都沉淀着厚重的时光,散发出迷人的气息。 我们静静地感受着这一切,忘记了时间,又仿佛回到了过去。 这小小的庙宇,想来荫庇不了几处村庄,但在一千多年的岁月中,大概也给世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不少安慰罢。 不多时,日影西斜,我们颇为不舍地告别了南禅寺,驶向不远处的五台县县城。

中国仅存的四座完整的唐代建筑

中国现在遗留的唐代木结构建筑仅有四处。 南禅寺:在山西五台山豆村之西的土岗上,有一座3间小殿叫南禅寺正殿,建于唐建中三年(1782年),它是一座小型佛殿,平面、广深各3间,单檐歇山顶,主要构架及斗拱全部都是唐代原物,其余房屋不是唐代的。 大殿残破状况严重,国家文物局发现之后及时维修,按原料修缮,能不动的材料就不动,尽量保持原样、原材料,这座大殿规模还不算太大,但是木构梁架做得极为适宜,用料尺度、大小规模均为精巧构造,这是唐代原物。 佛光寺东大殿:此殿在五台山台外豆村,当年佛光寺规制更完整,至今当然还保持原来式样与面貌,东大殿是唐代建筑,右侧的文殊殿是金代所建。 唐代佛光寺东大殿面阔7间,进深10架椽,单层歇山顶,没有廊檐,柱子宏伟,斗拱硕大,出檐深远,内部布局为金箱斗底槽式样,实际是用两圈柱子,上部梁架做得极其复杂,椽栿、木檩、异形拱、驼峰等都简练大方,这些都是唐代原物。 虽经数次整修,原样未改,主体建筑均未改,这是唐代大中十一年的作品,至今有1000多年历史,木料犹新,没有填补与修改,唐代原物能够保存这样完好,是非常宝贵的。 五龙庙:地处山西南部芮城县城以北,有一个不太大的院子,其中正殿(即五龙庙)3间,其余房屋均为唐代晚期修建的,惟独有一座小殿没有平棊也不做藻井,做的是彻上明造,一进入殿内即看见木构梁架,材料整齐,尺度精确,做法古朴而优美,一看即知这与明清时代建筑没有共同之点。 这也是唐代较典型的建筑。 大云院:在山西晋东南平顺县,也造有3间正殿,这座殿开始鉴定为五代,后来在维修时,经过详细勘察方知是唐代建筑。 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5年04月16日 第七版)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chuangtou/10539.html
我带来的流量几十亿都买不来 手机 汽车圈唯一跟雷军一争高下的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