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基建 到底有多牛

前段时间,广州自来水调价事件引起热议,网络上出现了很多的评论与吐槽。

看着这些讨论,不难发现,不少网友显然把公共服务想得太简单了,以为涨价就是想赚钱,想盈利。

实际上,中国绝大多数基础设施,都属于民生项目,国家搞这个建设,根本不是为了赚钱,甚至大多数是贴钱在搞。 这也是为什么涉及民生的重大工程,几乎都是政府和国有资本在牵头。毕竟投入大、周期长、后期维护耗资巨大,能做到收支平衡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看看民生基建行业的真正价值所在。

高铁

先看铁路。

中国是名副其实的铁路大国。根据国家铁路集团的最新数据,截至2023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15.9万公里,其中高铁4.5万公里—— 比绕地球一圈还多。

遥想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仅有2.1万公里铁路。

从移动装备看,目前全国铁路机车拥有量为2.24万台,其中内燃机车0.78万台,占34.7%;电力机车1.46万台,占65.3%。

1997至2007年,我国铁路经历了六次大提速。2008年,京津城际铁路建成运营,这成为中国高铁建设的起点。中国高铁,在世界上拿下了好多个“第一”——

运营里程,连续十多年稳居世界第一。 中国的高铁里程占全球的70%以上,中国已成为世界上高铁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运营动车组最多的国家。

商业运营速度世界第一。 “复兴号”动车组的运营速度可达350公里/小时,是世界上商业运营速度最快的列车之一。对比其他高铁成熟的国家中,日本和法国高铁的最快速度为320公里/小时,西班牙为310公里/小时,德国和意大利为300公里/小时。

城市覆盖率世界第一。 在100万以上人口城市中,中国高铁的覆盖率达到了94.7%,为民众提供了便捷、快速的出行选择。

运营水平世界第一。 就拿正点率来说,中国高铁能达到99%。相比之下,日本为95%、西班牙为93.3%、荷兰为86.6%、葡萄牙65.2%……

中国高铁还啃下了很多“硬骨头”。

中国拥有世界首条高寒高铁:哈尔滨至大连高铁。哈大高铁沿线冬夏最大温差近70℃,沿线最低温-40摄氏度。

中国拥有世界最长的高铁大桥:京沪高速铁路丹阳至昆山段特大铁路桥,全长为164.851公里,是世界第一长桥、第一高铁长桥。

还有中国“最难天路”——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长度1298.092公里,采用双线,穿越横断山脉区。雅林段全线隧道总长843公里,隧线占比高达84%,其中超过30公里的特长隧道就有6座。更关键的是,从成都到拉萨线路八起八伏,累计爬升高度达16公里,相当于2座珠峰,它被称为“世界上最难建的铁路”。

这些成就背后,是巨大的投入。

铁路尤其是高铁,就是一个烧钱机器。数据显示, 2013年到2022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7万亿元,是上一个十年的1.9倍。

光建造成本,时速350KM的高速铁路单位成本约1-2亿元/Km,时速250KM的高速铁路单位成本约0.5-1.5亿元/Km,特殊的地质情况造价可能更高。

最近十五年,中国铁路利润只有3次是正的,95%以上的高铁路线都是亏损运营。可以说,国家在背后承担了太多。

但账也不能光这么算。 研究表明,高铁每投资1亿,就能拉动周边GDP增加1.8亿。 提高大家的出行效率不说,还能带动上万亿元的产业链,还吸收了大量劳动力。例如2017年,我国新建高铁2000公里,为565万人提供了就业机会。

正因为高铁有如此多的长期价值,世界大国亏钱也要建。全世界拥有高铁的国家也就20来个,而且一半以上集中在欧洲,且欧洲建高铁的成本还是中国的2倍以上。

电力

再来看电力基建。

说一个数据: 2015年,中国成为了世界上首个,也是唯一一个让14亿人口用上电的国家。

这是真正的全民覆盖,从西藏高原到云南深山,中国任何一个村落,都通了电。

隔壁的印度,2018年才实现所谓的“村村通电”,还是以“一个村子10%家庭有电”的标准那种。

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中国人均用电量是8千瓦时;到2023年,人均用电量6539千瓦时, 是原来的817倍!

这个成就属实不容易,背后中国电网做了很大的努力。

其一,强悍的发电能力。 1949年,中国年发电量仅为43亿千瓦时。到2018年,这个数据已经变成71117亿千瓦时,增长1652倍,总量超过全球发电量的四分之一。其实早在2011年,中国发电量就登上了世界第一的宝座,中国也成为世界第一电力大国。

其二,特高压技术。 中国80%以上的能源资源分布在西北部,但70%以上的电力消费集中在东、中部。为了给全国供电,于是有了“西电东送”、“北电南输”等项目。为了实现这种远距离大量供电,中国鼓起勇气研究特高压技术。

1949年,中国电网最高电压等级220千伏;2018年,中国电网最高电压等级1100千伏,世界第一。

其三,庞大的电网规模。 数据显示,1949年,全中国的电力线路加起来只有6474千米;到2018年,全国电网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回路长度189万千米,不算上更低的电压等级,已经是1949年的291倍,相当于绕赤道47圈!

有这些基础,中国才能实现真正的“24小时不间断供电”。别小看这个指标,在关键时刻能顶大用。

2021年的时候,由于受史无前例的冬季风暴影响,半个美国冻成了冰棍,数百万家庭和企业断水断电数天。为了取暖,美国人甚至把中国的电热毯都买断货了。

有人说,遇上这种极端天气,搁谁也得歇菜。但实际上,在那之前,山东德州也曾遭遇一场寒潮,室外最低温度达到零下十几度。 面对同样的自然灾难,中国的德州无一户家庭停电。

事实上,在国人的印象中,2008年雪灾之后,中国再也没有发生过大规模断电事件。在社交平台上,有位江苏网友曾分享过一段经历,2017年秋天,他外公的遗体放在冰棺里的,冰棺一直插着电。办丧事那天晚上突然停电了,他爸联系了江苏电网的24小时服务热线——

过了大概五分钟,电就来了。

平凡的温暖背后,同样是大量的投入。资料显示,仅“十四五”期间,国家电网就计划投入3500亿美元(约合2.23万亿元),推进电网转型升级,主要用于数字化、骨干网特高压建设、储能建设等领域。

医疗

最后看医疗领域。

中国的医疗改革可以说是一个“奇迹”。过去数十年,中国编织了世界最大的全民医保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在全球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的报告中,中国被评为全球进步最大的5个国家之一。

1949年的时候,我国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只有35岁。到如今,我国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已经提高到78岁左右,足足增加了43岁!

人均预期寿命,和人均GDP水平高度相关,也和医疗卫生体系高度相关,这是衡量一个国家医疗健康体系的重要指标。

具体看,时至今日,我国的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稳定在95%以上。中国将农村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进行整合,全面建立了城乡统一的居民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制度,构建起更加公平统一的医疗保障制度。

数据显示,过去十年,中国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数由5.4亿增加到13.6亿。居民医保的人均财政补助标准由240元提高到610元。职工医保、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分别为80%和70%左右。

拿药品来说,医保局出了名的能砍价,集采的药品平均降价超过50%,三批耗材集采平均降价超过80%。集采改革以来,累计节约药品和耗材费用超过4000亿元。

此外,在广大农村地区,截至2021年,各项医保制度累计惠及农村低收入人口就医1.23亿人次,减轻医疗费用负担近1224.1亿元。

对比过去,在几十年前,医疗资源严重不足的时代,农村人生病了,要么请个赤脚医生开点中草药,要么请个神婆点个香,烧点纸水喝,全靠身体硬扛。

对比国外,数据显示,美国公共医疗保险覆盖率其实不高。美国的医疗费全球排名前列,有钱人可以享受到最顶级的服务,癌症都能给你治好,没钱只能自求多福。

这背后,同样是大量的投入,甚至是奉献!

在英国,一名医生一上午接诊病人总数不超过20人。而在中国,每位专家在半天之内要看完四五十个病人,医生在下班时间进行手术,甚至晚上都要做手术。中国的医疗人员,确实承受了太多心酸。

国家层面的投入也不少。 “新医改”十年,累计投入近10万亿元,年均增长近15%。 未来,医疗新基建、医务人员薪酬改革,还要投入更多。

结语

与民生相关的基建,远不止这几个。

交通、邮电、供水供电、科研与技术服务、文化教育…… 这些,是一切企业、单位和居民生产经营工作和生活的共同物质基础。

整个2023年,中国基建行业投资高达23万亿元,占我国GDP的18%。这些数字看似离我们很遥远,但实际上和你我的生活息息相关。 你每天走的路,你每天过的桥,你逛的商场,你逢年过节回家的高铁……都是基建的产物!

面对这些行业,不少人也有过这样的论调:

这是垄断行业,应该充分放开市场竞争,让市场定价。

这方面,老牌发达国家英国就做过尝试。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撒切尔夫人上台后,就逐步推进国企的私有化改革,英国的国企比例一度降到了原来的一半。

例如,英国铁路公司被拆分成了1家轨道公司、25家客运公司、6家货运公司,还有众多的车辆租赁公司、维修公司,一共被拆分成了120多家私营或股份制公司。

按理来说,把巨无霸的英国铁路公司给拆分了,服务和效益问题就都解决了。

但结果是,拆分之后,英国铁路的运行事故急剧提高。 因为私营化的轨道公司在股东的压力下,只顾压低成本而减少在维修和建设上的投入,还聘用了大量素质低下的员工。

这种事关国计民生的基建领域,只有集中力量办大事,才能以更低的成本惠及更广大的群众。

这本来就是我们的最大优势!


“基建狂魔”有多强?八大建筑央企各有所长

同属建筑行业中国建筑、中国化学、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交建、中国电建、中国能建、中国安能,8大建筑央企各有所长。

中 国 建 筑

中国建筑,正式组建于1982年,其前身为原国家建工总局,是为数不多的不占有大量的国家投资,不占有国家的自然资源和经营专利,以从事完全竞争性的建筑业和地产业为核心业务而发展壮大起来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也是是中国建筑业仅有拥有房建、市政、公路三类特级总承包资质的企业。

2020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第18名。2021年《财富》世界500强排名第13位 。连续25年进入世界225家最大承包商行列,连续11年位列“全球十大房屋承建商”、“世界医疗等公共工程十大建造商”。

建设了全球超过一半的500米以上超高层,国内90%的300米以上超高层,另外中国建筑在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建设了7000多个项目,投资建设了国内3/4重点机场、3/4卫星发射基地1/3城市综合管廊、1/2核电站。

中 国 中 铁

中国中铁成立于1950年3月,总部位于北京,是中国和亚洲最大的多功能综合型建设央企,2021年《财富》世界500强排名第35位。

建设了总里程66%的中国铁路、90%的中国电气化铁路、55%的中国高速铁路、60%的中国城市轨道工程,在桥梁、隧道、地下空间工程等领域均位居世界前列。

代表性工程:秦岭隧道、大瑶山隧道、南京长江大桥、京九铁路等。

中 国 铁 建

中国铁建的前身是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 ,组建于1948年7月。 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的特大型建筑中央企业, 2021年《财富》世界500强排名第42位 。

建设了新中国54%普速铁路、52%高速铁路、40%城市轨道交通线、30%高等级公路。

中 国 交 建

中国交建,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管的中央企业, 由原中国港湾建设(集团)总公司和原中国路桥(集团)总公司合并重组而成。拥有35家全资子公司、20家控股公司和2家上市公司。

2021年,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居《财富》世界500强第61位。

中国交建制定了70%以上的水运行业国家标准,设计建设了全国80%以上万吨级沿海航道

75%高速公路里程在桥梁设计建设、航道疏浚、海工装备制造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

中 国 电 建

中国电建成立于2011年9月29日,是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出资的国有独资公司。

中国电建由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和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14个省(区、市)(河北、吉林、上海、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海南、重庆、四川、贵州、青海和宁夏)电网企业所属的13家勘测设计企业、26家电力施工企业、19家装备制造企业改革重组而成,是我国唯一提供水利电力工程及基础设施规划、勘测设计、咨询监理、建设管理、投资运营为一体的综合性建设集团。

中国电建承担中国境内几乎全部大中型水电站建设,国内90%以上的抽水蓄能电站设计施工、水利水电业务占全球50%以上市场份额。

中 国 能 建

中国能建,成立于2011年9月29日, 是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直接管理的特大型能源建设集团,由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和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所属15个省(市、区)的电力勘察设计、施工和修造企业组成。

中国能建,完成了我国90%以上的电力规划科研、咨询评审、勘测设计和行业标准制定、80%的火电勘测设计、60%的火电建设、50%的大型水电施工、90%的特高压输电线路勘测设计,承建了多批一批重大工程

中 国 化 学

中国化学, 是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监管的大型工程建设企业集团,是我国工业工程领域资质最为齐全、功能最为完备、业务链最为完整、知识技术密集的工程公司。

中国化学 源自原国家重工业部1953年成立的重工业设计院和建设公司, 承建了我国90%的化工项目、70%的石油化工项目、30%的炼油项目。

中 国 安 能

中国安能,成立于1981年1月。2019年,由武警水电部队转隶组建的一家中央企业 ,被誉为“水电铁军”。

武警水电部队的 历史 可追溯到1928年成立的工农革命军时期,是一支经历过革命战争洗礼的英雄部队。1966年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基建工程兵水电部队,1985年列入武警部队序列,2009年纳入国家应急救援力量体系。

中国安能先后完成了 唐山大地震抗震救灾、九八长江抗洪、汶川抗震救灾等270多次重大抢险救援任务 , 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五大水系奋战近三十年,建成电站21座,占西藏总装机容量的75%以上。 是我国重大自然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和水利电力工程建设专业化队伍。

更多建筑资讯,尽在17度APP。

你知道中国的基建有多厉害?

中国道路成就太大了:

第一、作为基建狂魔,村村通公路,这是其他国家做不到的。

第二、高铁高速非常发达,出行十分便利。

第三、不管什么地形,什么气候条件,没有中国基建做不了的。

第四、效率和速度全球第一,成本低,质量好。

第五、掌握了全球先进的建造技术和装备。

中国道路的成就贡献:

1、中国道路使中国主要靠自己的力量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即它解决了占世界总人口约四分之一的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这是“生存性贡献”。

2、中国道路使中国人从总体上达到了小康,这既有利于拓宽世界在中国的市场,为世界发展创造机会,也有利于使世界共享中国发展成果,这是“发展性贡献”。

3、中国道路向世界展示了贵和尚中、和而不同、天人合一的“仁义”、“和合”文化更具世界道义性,更具世界魅力,这是“文化性”贡献。

4、中国道路使世界力量结构发生变化,促进力量转移,进而重构着世界新格局,促进世界多极平衡,利于维护世界和平,这是“和平性贡献”。

中国的基建到底有多牛逼?如何看待白鹤滩水电站?

中国的基建是非常牛的,在世界上排名第一,而刚刚新建的白鹤滩水电站主要以发电为主,同时兼有防洪、拦沙和改善下游航运条件,发展库区通航等功能。 白鹤滩水库基本上被两边的高山围绕着,因此它的正常蓄水位也非常之高,水很深,水库的正常蓄水位是825米,相应的库容达到206亿立方米,我们会发现白鹤滩的蓄水位比三峡高了不少,三峡大坝的最高蓄水位是175米,尽管如此白鹤滩水电站的库容还是略小于三峡。 等白鹤滩建成之后,它将是仅次于三峡大坝的世界第二大水电站!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chuangtou/10627.html
大脑 玲龙一号 全球首堆 投用
吃一口就不想放筷子! 卤汁炸酱面正确做法 纯正的老武汉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