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市新规设置了过渡期 证监会 预计短期内退市公司不会明显增加

(原标题: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司司长郭瑞明就近期上市公司股票被实施ST、退市情况答记者问)

问:近期,部分 上市公司 股票 被实施ST,请问这些公司是否都会被强制 退市

答:今年以来,沪深两市新增99家公司股票被实施ST或*ST;其中,ST公司44家、*ST公司55家。与往年相比,沪深两市2021年、2022年、2023年同期新增此类公司117家、78家、81家,今年到目前为止变化不大。截至目前,沪深两市ST板块共有169家上市公司;其中,ST公司85家、*ST公司84家,数量略少于2021年(202家)、2022年(184家),略多于2023年(164家)同期。

根据市场规则,每年4月30日年报披露结束后,问题公司的股票会因各种原因被实施ST或*ST,包括财务数据不达标、大额资金被大股东占用、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等。按照4月底新修订的沪深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今年的主要变化是,为严惩造假行为,上市公司因财务造假被行政处罚但未达重大违法退市标准的,将被实施ST,目前已有7家。

ST、*ST制度的目的是向投资者充分提示上市公司相关风险,满足一定条件后可以申请撤销。其中,ST为“其他风险警示”,不会直接退市。这些上市公司的相关问题和风险,大多已通过立案公告、责令改正措施、财务信息披露等方式多次反复提示。*ST为“退市风险警示”,今年以来,已有33家公司触及退市标准,其中面值退市22家,市场优胜劣汰机制正在逐步形成。2023年全年退市47家,退市新规设置了一定 过渡期 ,预计短期内退市公司不会明显增加。

上市公司退市后,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对于退市前可能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仍应依法承担相应的民事、行政、刑事法律责任。 证监会 高度重视涉及退市的投资者保护工作,坚持对上述主体的违法违规行为“一追到底”,对退市过程中的市场操纵、财务造假等行为依法严惩,并多渠道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今年已依法将17家涉嫌犯罪的退市公司及责任人移送司法追究刑事责任,后续司法机关将根据查办进展依法公布案情。投资者因上市公司违法违规行为产生损失的,我们支持投资者依法通过诉讼等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也将引导和支持投资者积极行权,近期已通过支持诉讼、代位诉讼等方式,起诉多家存在违法违规的退市公司和风险警示公司,2家已获一审法院胜诉判决,5家已获法院受理。请投资者密切关注相关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谨慎作出投资决策。


证监会修改退市制度对股市有影响吗

这其实意在强化沪深证券交易所对重大违法公司实施强制退市的决策主体责任,与此前一直强调的交易所一线监管职能的监管精神一脉相承。 在完善重大违法行为退市制度的同时,证监会将进一步加大对财务状况严重不良、长期亏损、“僵尸企业”等符合退市财务指标企业的退市执行力度,这无疑凸显了修改指导意见的另一方面意义,即促进上市公司不断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信息披露质量、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夯实内在可持续发展基础,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可见的是,随着IPO常态化的推进,对于退市制度完善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此前,证监会曾在2017年12月29日通过官网表示,退市制度是资本市场一项基础性制度安排。 近年来,为进一步健全市场功能、促进优胜劣汰,证监会多次改革完善退市制度,推进上市公司退市工作的市场化、法治化和常态化。 近年来,也已经有多家上市公司主动退市或被终止上市。 2017年,*ST新都因财务指标不合格未能通过交易所的恢复上市审核,从而被终止上市。 此外,*ST博元是A股市场首家因重大违法行为被强制退市公司;欣泰电气是首家因欺诈发行被强制退市公司;*ST二重则在充分保护异议股东利益的前提下,通过股东大会决议申请终止上市,成为首家主动退市公司。 3月2日,证监会表示,将在下一步工作中,指导沪深交易所进一步严格落实退市决策主体责任,切实加强退市实施工作的统筹协调,坚决贯彻退市制度的规范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到“出现一家、退市一家”,坚决维护退市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是不是三年亏损就退市呢?

要纠正你的是:连续亏损三年股票将暂停上市,而不是最终的退市。 注意是连续亏三年。 依据最新的退市政策,连续亏损2年就会戴*,如果连续亏损三年,自年报后该股票就将暂停上市,如果上市公司无重组,业绩第二年又不能扭亏,经核准后就会退市,然后进入三板市场交易。 就成为现在的400打头的股票。

强制退市的情形有哪些?

一、交易类强制退市1、连续120个交易日通过上/深交所交易系统实现的累计股票成交量低于500万股,或者连续20个交易日每日股票收盘价均低于人民币1元(面值退市);2、上市公司股东数量连续20个交易日(不含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上市之日起20个交易日)每日均低于2000人;3、上市公司连续20个交易日在上/深交所的每日股票收盘总市值均低于人民币3亿元。 二、财务类强制退市1、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人民币1亿元;2、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负值;3、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的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4、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表明公司已披露的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导致该年度相关财务指标实际已触及第1项、第2项情形的。 三、规范类强制退市1、因财务会计报告存在重大会计差错或者虚假记载,被中国证监会责令改正但公司未在规定期限内改正,公司股票及其衍生品种自前述期限届满的下一交易日起停牌,此后公司在股票及其衍生品种停牌2个月内仍未改正;2、未在法定期限内披露半年度报告或者经审计的年度报告,公司股票及其衍生品种自前述期限届满的下一交易日起停牌,此后公司在股票及其衍生品种停牌2个月内仍未披露;3、因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半年度报告 或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未在法定期限内改正,公司股票及其衍生品种自前述期限届满的下一交易日起停牌,此后公司在股票及其衍生品种停牌2个月内仍未改正;4、因信息披露或者规范运作等方面存在重大缺陷, 被本所要求限期改正但公司未在规定期限内改正,公司股票及其衍生品种自前述期限届满的下一交易日起停牌,此后公司在股票 及其衍生品种停牌2个月内仍未改正;5、因公司股本总额或股权分布发生变化,导致连续 20个交易日不再具备上市条件,公司股票及其衍生品种自前述期限届满的下一交易日起停牌,此后公司在股票及其衍生品种停牌 1个月内仍未解决;6、公司可能被依法强制解散或法院依法受理公司重整、和解和破产清算申请等。 四、重大违法类强制退市1、上市公司存在欺诈发行、重大信息披露违法或者其他严重损害证券市场秩序的重大违法行为,且严重影响上市地位,其股票应当被终止上市的情形;2、上市公司存在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态安全、生产安全和公众健康安全等领域的违法行为,情节恶劣,严重损害国 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严重影响上市地位,其股票应当被 终止上市的情形。 对于强制退市这方面,各位投资者重点关注交易类强制退市、财务类强制退市即可。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chuangtou/23668.html
国米可能让邓弗里斯不续约留队 都体 如果维拉报价不足
中国企业国际化将带来广阔发展机遇 摩根大通亚太区CEO李盛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