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香港特约记者 叶 蓝
一连两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市集展示出香港独有的历史文化,将传统工艺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新一代年轻人和海外游客联系起来。
香港文化节8月10日至11日在中环海滨活动空间举办互动市集“非物质文化遗产市集2024”,并获得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助计划的资助,旨在通过每年一度的盛事,保护及传扬多样珍贵的文化遗产。据香港星岛日报网10日报道,非遗市集有一系列表演节目,除了舞狮、舞龙、客家舞麒麟等非遗项目外,今年还加入街头艺术表演及儿童传统武术和舞龙表演,同时安排一系列互动文化体验摊位,包括传统中医药文化、叮叮糖(源于广东的一种传统糖果,后传入香港成为当地代表性的街头小吃之一)制作等。市民可参加“穿越运动会”,尝试古代竞赛运动投壶、蹴鞠、捶丸及陆上龙舟速度赛的乐趣。
港媒报道称,两天的市集分别以“时代蜕变:传统·文化”和“时代蜕变:文化·传承”为主题。首日聚焦传统文化精粹,次日则展示文化传承。香港文化节创办人赵式庆表示,今年市集移到占地更广的中环海滨活动空间举办,务求为市民及游客带来更大规模、更多元化的免费节目,向公众推广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本地文化。
参与龙须糖制作的香港市民Ewen称,作为香港人,有责任身体力行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参与活动后,他发现一些平时觉得“见惯见熟”的东西,原来都有可能是非遗,感到十分有趣。
使用树叶演奏的邓女士和曾先生吸引不少市民驻足观看,他们的师父是树叶吹奏技艺省级非遗传承人邱少春。邓女士透露,她在2016年接触树叶演奏,觉得这项技艺的魅力在于没有任何一个乐器比它更方便,薄薄一片树叶可以放在手机壳或裤袋里,随时随地拿出来演奏。而且自己在工作上与小朋友接触较多,因此吹奏乐器时可以引起小朋友对环保、大自然、非遗乐器的兴趣,希望借此活动让更多人了解树叶演奏。
苏绣第五代传承人马女士称,自己从小在家中帮母亲及外婆穿针,尽管有二十几年的经验,但独自完成一幅作品也需要约两个月左右。因此,为了减轻入门难度,她推出了文创类产品如书签、耳饰等。她说,对初学者而言,穿针是最困难的,需要极大耐心,完成一个绣有自己名字的书签,大约需要3小时左右,“文化、艺术不分地域,希望苏绣可以走进校园,让更多香港小朋友了解中华传统文化”。
汉服爱好者思音身着传统服饰在会场内走动宣传,她表示自己很喜欢中华传统文化,接触汉服已有十几年,汉服文化分多个领域,包括妆容、服饰、工艺等,都十分有吸引力。制作缠花、绒花及琉璃的黄女士则表示,汉服中有30至40多项都是非遗,自己制作绒花学习3个月左右,才能了解排绒及梳绒,“一朵简单的花都包含了9项工艺,本次参与活动也是希望年轻一辈可以继续传承这种有魅力的文化”。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在2006年后开始筹划进行全港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以搜集研究数据,用于编制香港首份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2008年,香港特区政府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咨询委员会(非遗咨委会),督导全港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的工作。2017年8月14日,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公布首份“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涵盖20个项目,为保护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参考依据。这份代表作名录包括先前已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的10个本地项目,即粤剧、凉茶、长洲太平清醮、大澳端午龙舟游涌、香港潮人盂兰胜会、中秋节——大坑舞火龙、古琴艺术(斫琴技艺)、全真道堂科仪音乐、西贡坑口客家舞麒麟和黄大仙信俗。名录还包括南音、宗族春秋二祭、香港天后诞、中秋节——薄扶林舞火龙、正一道教仪式传统、食盆、港式奶茶制作技艺、扎作技艺、香港中式长衫和裙褂制作技艺以及戏棚搭建技艺10个新增项目。目前,“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上共有480个项目。
香港岛各界联合会会长蔡毅撰文称,正如文化关乎国本、国运一样,中华文化始终是香港的“根”和“魂”,是香港最深厚的精神底蕴。香港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重要优势和“一国两制”的独特优势,以及香港文化多元的重大优势,为香港传承发展中华文化提供了丰沛营养,并将在中西文化交流、文明互鉴中进一步创新升级。▲
第七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主展馆展览汇总
主展馆展览“新时代新成就”十八大以来非遗保护成果展地点:舜耕国际会展中心一层中厅及东区内容:将非遗工作体制机制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等内容融入其中,以图片、视频、展演、体验等形式,展示非遗新品、精品和经典作品,系统全面地总结展示十八大以来非遗整体保护成果,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美好生活”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展地点:舜耕国际会展中心一层西区内容:特色苗绣既传统又时尚,既是文化又是产业,不仅能够弘扬传统文化,而且能够推动乡村振兴,要把包括苗绣在内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好、发展好”的论述为引领,主要面向西部、中部省区,每个省推荐一、两个非遗工坊,进行情景化展示,充分展示非遗惠及人民、助力乡村振兴的成果。 “欣欣向荣”大运河沿线非遗展地点:舜耕国际会展中心二层西区内容:组织大运河沿线8省市独具特色代表性精品非遗项目参展,情境化展现运河沿线“同宗同源”又“和而不同”的风土人情,展示大运河沿线人民群众的勤劳智慧和勇气,展示大运河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贡献,展现大运河沿线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活力,体现非遗与现代生活的连接,体现匠心创造美好生活,展现绵延不绝的千年文脉焕发出的蓬勃生机。 “茶和天下”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相关习俗展地点:舜耕国际会展中心二层东区内容:以茶史、茶事、茶品、茶具、茶艺、茶俗为主要内容,通过情景式、体验式的展示形式,展示中国茶文化在一带一路国际文化交流中的桥梁作用,展示“茶马古道”万里茶路的各地各民族不同茶生活习俗,展示茶文化在凝聚民族精神方面的纽带作用和影响力,展示世界眼光、中国力量,体现整个中华文化的影响力,突出中国茶文化对中华文明传承发展的重要性,将历史传承的厚重感和现代饮茶文化相结合,更好地促进茶文化的传播、交流和推广。 将中华老字号融入主展馆各个版块。 在主展馆一、二层各设立一个展演舞台,组织特色项目表演,展示现场授徒,进行互动体验。 分会场展览“华服之美”非遗服饰秀地点:红尚坊片区柒坊巷中心广场时间:2022年8月25日至29日内容:遴选湘绣、苏绣、蜀绣、鲁绣等服饰作品,在红尚坊片区柒坊巷中心广场举办非遗服饰秀,举办非遗服饰参与体验活动、模特大赛等,将非遗服饰展示与体验有机结合,宣传展示中华服饰的魅力,焕发非遗服饰的生机和活力。 中国味道大运河沿线非遗美食节时间:2022年8月20日至9月5日地点:舜耕山庄、济南索菲特银座大酒店、山东良友富临酒店、山东银座泉城大酒店、济南玉泉森信大酒店内容:充分发挥饭店餐饮行业的文化载体作用,邀请运河沿线各主宾省特色美食、老字号餐饮企业,在济南的餐馆、酒店举办当地美食节,推出当地系列特色菜品、美食,让市民在家门口品尝各地的地道风味,充分展示我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和各地饮食习俗、风土人情及美食制作技艺,促进运河沿线各省市餐饮文化交流。 由济南饭店协会协办。 齐鲁美食节时间:2022年8月25日至29日地点:融汇老商埠内容:邀请山东省各地非遗美食、小吃参展,打造亲民、便捷、热闹的非遗市集,展示齐鲁美食特色,促进非遗美食与景区的融合发展。 曲山艺海合作联盟演出时间:8月25日晚地点:江湖艺社中国茶文化可持续发展协同行动暨茶叶交易订货会时间:2022年8月27日地点:济南广友茶城内容:促进参展的茶业企业与商城茶业经销商的商业合作,举办区域协同发展座谈会,围绕“茶制作技艺的创新发展、茶的生活习俗”等内容展开讨论,共同探讨推动茶业创新发展。 开展商贸交易订货活动,举办茶业订货会交易签约仪式,推动茶产品的交易,做强市场交易链条,培育市场交易机制。 疫控小贴士进馆前,请佩戴口罩,接受体温检测,扫描场所码,出示健康码、行程码、24小时内核酸检测证明,没有智能手机的老幼人群,须持24小时内纸质核酸检测证明,并签订承诺书(幼儿可由家长代签),方可入馆。 进入展馆后,请保持“一米”以上观展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