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创投邝子平 科技创业正当时

采访|《中国企业家》记者 何伊凡 孔月昕

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孔月昕

编辑|马吉英

随着AIGC浪潮的来临,启明创投创始主管合伙人邝子平觉得,自己入行20多年以来投过的项目都可以重来一遍。“从我们熟悉的社交、社区、搜索、出行,到企业应用、企业软件等方方面面,我认为都会重塑。”邝子平如此描述AI带来的机会规模。

启明创投成立于2006年,目前,旗下管理11只美元基金,7只人民币基金,已募管理资产总额达到95亿美元。自成立至今,启明专注于投资科技及消费、医疗健康等行业,投资的企业包括小米集团(01810.HK)、美团(03690.HK)、康希诺生物(688185.SH,06185.HK)、文远知行等。

邝子平认为,启明创投更倾向于技术派,尤其在一个新的技术革命来临时,他们更容易被有技术底蕴的创业公司吸引。 “现在仍是科技创业的好时机。” 他说。

在邝子平看来,面对当下AI带来的激动人心的机会, “必须找一个四十来岁、年富力强的人来干,而不是60岁的人继续再干20年”

这个人就是周志峰。

5月23日,启明创投宣布,合伙人周志峰晋升为主管合伙人。

周志峰 来源:受访者

周志峰第一份工作是在惠普,职位做到了中国区数据存储业务负责人。后来他有了创业的想法,并接触到风险投资这一领域。机缘巧合下,他加入硅谷风险投资机构凯鹏华盈KPCB。2014年,周志峰回国加入启明创投,参与或主导投资过石头科技(688169.SH)、优必选(09880.HK)、壁仞科技、智谱AI等10余家上市企业及独角兽企业,以及众多高成长性公司。

对于这一次组织架构变动,邝子平表示,启明从创立以来,一直采取的是集体领导的合伙机制。 “合伙机制”可能在决策流程以及一些具体事件上,需要达成共识的时间略长一些,但它是一个长期稳定发展的最佳模式。

邝子平、周志峰围绕AI技术发展趋势与商业化、投资退出、科技创业等话题,与《中国企业家》分享了他们的看法。

AIGC的应用来临更像《梁祝》,不是《命运交响曲》

《中国企业家》: 从去年ChatGPT大热到现在有一年多时间,你怎么看待这一年来的变化?

周志峰: 过去一年生成式人工智能依然在高速发展。一年前大家更多是有点尝鲜的感觉,到今天最大的变化是,我见证了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躬身入局,亲自下场投身于人工智能的创业大潮中来。

从我们投资人的角度,是非常高兴看到这种人才高密度聚集的现象。 这些人中既有过去多年深耕AI的专家、技术大拿,同时又有更多在上一波移动互联网浪潮中的功勋卓著的产品经理、企业高管。他们都敏锐察觉到AI所蕴藏的巨大机会,选择再次投身创业的洪流。

来源:视觉中国

从以前的尝鲜到今天高密度的人才入局,让我们对生成式AI的未来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从技术发展的角度,这一年也有很大的变化。我认为AI技术真正实现商业化落地的核心有三点: 一是性能,二是成本,三是易用性。

性能:OpenAI的模型、我们投资企业智谱AI的模型等等,都在不断迭代,性能持续提升,AI的智能水平越高越容易落地。

成本:去年这个时候,世界上顶级大模型的使用成本是每百万Token需要120美元,智谱AI一周前把他们的GLM-3模型降到每百万Token调用成本仅需1元人民币, 这是800多倍的成本下降。 这个成本水平已经可以让用户非常舒服地使用AI大模型了,而一年前是根本负担不起的状态。

易用性:我们投资了像无问芯穹这样的AI基础设施技术公司,核心就是把AI技术简单、高效部署这件事做到极致,让使用者、应用开发者能够更容易地驾驭大模型能力。

不仅是模型本身变得易用了,大生态的逐渐成熟也让AI模型更易用了。5月7日,Apple发布了新的芯片M4,核心是AI处理性能的巨大提升,计划在年底发布的iPad中装载M4芯片。微软也刚刚宣布了其Copilot+PC战略。当端侧的AI处理能力大幅上升后,我们对端侧的AI应用充满了期待。

《中国企业家》: OpenAI今年开年的时候发布了Sora,近期发布了GPT-4o,谷歌最近也发布了新的大模型。这对国内的创业者来说,在底座大模型方面,是否会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

周志峰: OpenAI不仅是国内AI大模型从业者的引领者,也是美国、欧洲这些大模型团队的一个标杆,它做了很多探索和开拓的工作。

OpenAI是2015年成立的,2018年以大规模预训练为范式的第一代AI模型GPT就推出来了,国内企业最早的大模型研发,像智谱AI,是2022年1月才开始的。大部分大模型创业公司是2023年5月才开始研发,本身在时间上就比OpenAI晚了5~6年左右,因此有一定的差距很正常。

我们看到中国、美国、欧洲这些跟在OpenAI之后的大模型研发团队,他们在用更低的成本进行复刻。这个局面在未来一两年可能还是会持续, 只不过中国、美国、欧洲的跟进者们和OpenAI的距离在缩短。 去年这个时候,行业的共识是,OpenAI以外的第一梯队的大模型研发公司,和OpenAI的差距是18个月,今天我们估计这个差距是6至9个月,在一年中已经缩短了一半,还是比较明显的。

这对于我们投资本身,以及投资企业的影响是比较深远的。第一,作为投资人我们必须有能力紧跟日新月异的技术演进步伐。启明创投在科技领域始终坚持“快半步”的投资理念,即预判趋势、提前布局。如果我们对技术发展的脉络缺乏清晰的认知,又如何能够做到快市场半步呢?

有一个例子:今年1月我们投资了一家叫生数科技的公司,它是由清华大学杰出的人工智能学者朱军老师创立,聚焦在AI视频生成模型。他们4月底发布的Vidu模型和OpenAI的Sora、谷歌刚发布的Veo,被认为是最好的视频生成模型。我们在投资生数科技的时候,就是看到了生数科技最先提出的Diffusion Transformer这种模型架构有可能成为视频生成模型的大方向。投资后不到40天,OpenAI发布了Sora,证明了我们的判断。如果没有对技术发展的预判力,怎么能提前布局?正是由于我们的团队真的沉浸在生成式AI这件事里,对大方向才会把握得更好。

对我们所投资的企业而言, 由于AI技术正处于迅猛发展阶段,底座仍在持续演变,这就为在AI底座上构建应用的企业带来了挑战。 在那些底层要素相对成熟稳定的行业,其创业主要是已有要素的组合创新,AI行业的创业者则要具备灵活适应底层技术动态变化的能力。这种挑战要求创业企业在快速定义产品的同时,还需密切关注技术演进的趋势,确保其产品能够与不断变化的AI底座保持同步,不要超越底座的边界。

《中国企业家》: 如何看待底层技术和应用的投资机会?

周志峰: 技术浪潮的发展规律都差不多,一般先是基建,底座得先扎稳了,基座上再长出千行百业的应用。我们认为过去的两年是AI技术底座在不断成熟的过程,这个阶段涌现出来的创业企业更多是和底座相关。当底座有一定规模后,我们看到在互联网浪潮中的大量功勋卓越的创新者、产品经理来到AI领域创业,我们相信这一定会孕育出更多的应用投资机会。

我常开玩笑,AI应用的来临,不会是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一上来就是强烈的节奏,一种命运在敲门的感觉。技术的落地是渐进式的,更像是《梁祝》,先是隐隐约约听到鼓声,慢慢一支长笛渐强地引入,再到后面的序曲。我们今天已经能够听到AI应用隐隐约约的鼓点从远方传来,启明创投也做好了相应的布局和准备,准备迎接应用的爆发。

邝子平: 对生成式AI未来的发展和投资我认为有三点: 第一,生成式AI肯定能够产生巨大的价值。第二,作为投资机构,我们要非常清晰地判断这个价值的捕捉点在哪里。 并非所有价值产生点都是我们投资的机会。也许一些价值的产生点,最佳的位置是在已有的公司里面,不论是大型公司还是在某些行业里面深耕的公司,平台型的或者是垂直型的,也许他们最适合用新一代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去改变他们的业态。我们要清晰地看到价值的产生点在哪里。

第三,我坚定地相信在这样的浪潮里,新生企业一定能产生巨大的价值。 现在有某种思潮认为创业公司没有机会,创新创业公司肯定就是为他人做嫁衣,到最后都被大厂承接过去,我极其地不同意。我们坚定不移地去寻找能够从创新创业这个方向起步,又能够捕捉到这些价值,未来能够成为一个巨大的平台或巨大企业的公司。

坐在副驾驶的投资人

《中国企业家》: 从优必选身上,可以看到启明投资的典型风格。有很长一段时间,这个公司可以说是看不到希望的。创始人周剑谈到,启明创投在最难的时候没有催公司上市或者是要回报,而是给予各种各样的支持。这是不是启明对待科技类公司的普遍性态度?你是怎么选出类似的创业者的?

邝子平: 首先,我们对企业成长过程中有困难、有障碍、有不顺境的情况,是有心理准备的。我们并不会因为一个科技企业,尤其是在一个崭新领域耕耘的企业,在发展过程当中碰到障碍,突然觉得心脏受不了。 所有高科技企业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

第二,也是很重要的一点,我们是否相信这个企业家有能力带领企业渡过难关。周剑如此,小米也如此。

在小米做到40亿美元估值之后,有一段时间遇到了某些瓶颈,比如供应链没跟上,新品推出慢了下来,甚至市场上出现很多声音说,这家企业10亿美元都不值,别说40亿美元了。

雷总那个时候充分显现出一位有情怀的企业家和一个正好碰到好赛道的生意人之间的区别。他在那个时候冲到第一线,亲自抓手机业务,用各种各样有效措施,把企业重新带上一个高速发展的轨道,后来成就了一个很伟大的企业。

所以我觉得不论是优必选还是其他企业, 我们还是会看这位企业家是否既有情怀也有能力,在企业有困难的时候能够把企业带出来。

第三,我们看我们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比如在优必选有一段时间并不是那么红红火火的时候,如果我天天催着上市,天天催着把钱还给我,意义何在?

《中国企业家》: 他的动作也会变形。

邝子平: 对。这种业态还是必须既有自己的努力也有外部环境的支撑。在外部环境还不到的时候,我们非常迫切地需要它去做一些动作变形的行为的话,反而对我们整个回报是不利的。所以这种情况下,我们当然选择更多地理解他、帮助他。

周志峰: 我觉得优必选这个案例特别符合我们经常说的,创业像一辆开往远方的车,创始人肯定是方向盘面前的掌舵者, 启明创投追求的是坐在前排副驾驶的投资人,而不是坐在后排的。

首先从感性层面,坐在前排的副驾驶能够一手地感知到周剑和整个团队,出现过很多次的迷惘甚至是失落。因为我们是副驾驶,离他非常近,我们能看到这个团队强大的韧性。

周剑之前几次谈过,他在创立优必选后,两次把房子、车(卖了)。这种韧性和企业家精神我们看得非常清楚,甚至比所有其他投资人看得更清楚,我们愿意给他足够大的耐心陪着他走。

另外,我觉得不同的创业方向、创业行业,有的就是要经过一段比较曲折的旅程,最后到达远方风景的回报也是不一样的。有的旅途可能短一点,人形机器人肯定是属于一个比较长的旅程。这个旅程中有时候该往前开还是左转、右转,没人说得清楚,我们能做的就是陪伴它一起走。

当然真正到达远方时,领略到的壮丽的风景也会使你认为这个不平凡的旅程倍感值得。

现在还是科技创业的好机会

《中国企业家》: 今年我们会听到创业者各种各样的焦虑或者是担心,对年轻的创业者,特别是科技类创业者,有什么建议?在这种环境下,应该怎么样坚定走下去?

邝子平: 我觉得现在仍然是科技创业的好时机,原因跟一级市场、二级市场没太大关系。我觉得主要原因仍然是科技本身的发展。 过去积累的很多技术现在到了一个可以商用化、走向市场的时间点, 不论是生成式人工智能还是其他方面的技术,包括量子、航空航天等,都是一个科技走向商用的高发期。

所以如果你在这些领域有比较好的技术积累的话,我觉得还是可以勇敢地走出来做科技方面的创业。

结合到一二级市场的情况,我认为现在创业者要做好低成本、低投入能够在这段时间里把技术的活儿做扎实的心理准备,高举高打、一轮接一轮地很快融资,这种环境可能一时半会儿不会回来。

当然这不等于启明创投在内的投资人借这个机会压价。我们的投入不一定能够成就一家企业走完整个创业的路。目前,一家企业能否融到B轮、C轮等,都会面临蛮大的挑战。

如果在红火的时候,你可以一年融两轮, 现在肯定就要做好两年融一轮,你也能够把自己梦想的技术做出来、把企业维持下去的心理准备。 如果你有这样的心理准备,有这样真正的商业资金和人员安排,我觉得仍然还是可以做的。

我在中国干投资干了20多年了,我认为中国的二级市场都是周期性的,即便今年还不回暖,明年总得回暖,我没听到任何一种高层、实操层的声音说股票和证券市场是不宜在中国继续发展,这只是一个阶段性的调整。我对这个问题相对更超脱一些。

周志峰: 从人工智能角度来看, 对于年轻创业者来讲,这是一个创业的最佳时机。

我个人是历史重度爱好者,特别喜欢看历史、看科技史。只有当颠覆式创新大浪潮来的时候,对于年轻创业者才是最友好。在一个相对成熟的技术浪潮的中期、晚期,对于新的创业机会反而是不利的。因为已经有巨头涌现,把大部分的价值拿在手里了。

比如说80年代初PC时代,比尔·盖茨、乔布斯在创业之前都没有什么工作经历,甚至都是辍学生,但是他们抓住了那个时代的浪潮,建立起微软、苹果这种伟大的公司。互联网也是,像扎克伯格、张一鸣等,他们没有金光闪闪的履历,基本上创业是从学校出来干的第一件事。但正好赶上一个大的浪潮来临,他们抓住了就有机会成就大业。

AI肯定跟PC、互联网是同等甚至更大的一个浪潮,这个新浪潮刚刚涌起,对于年轻创业者肯定是一个最佳的创业时期。 我还是觉得有创业梦想的年轻人应该出来创业,在大浪潮中驭浪而行,搏一搏。


邝子平的毕业后发展

2006年11月1 日,在中华创业投资协会2006年年会上,邝子平再次当选为中华创业投资协会理事,这也是2月底启明创投第一支基金募集完成后,他为数不多的一次公开露面。 因为从这里“毕业”的人数很多,英特尔投资部(Intel Capital)被业界在私底下称为“中国创投界的黄埔军校”。 合伙创建启明前,邝子平在这里服役过6个年头。 6年中,他总体负责英特尔投资部中国区业务,并有幸见证了中国创投的第一次浪潮。 当然,他也目睹了第一次浪潮推波助澜下的互联网泡沫。 自己做掌柜在英特尔投资部之前,邝子平曾在思科中国任职5年。 1994年回国后,邝子平从一个系统工程师做起,用不到两年的时间,升任思科中国华南区的总经理。 “如果在美国,从一个基层的销售做起,到这个职位至少需要5到10年的时间。 ”邝子平说,“后来到北京负责思科的电信业务,在国外可能需要的时间会更久。 ”创业投资在中国的成长,也经历了类似的快速路经。 “稍有投资经历且熟悉国内市场,便有机会直接转身去做VC。 ”邝子平认为这种机遇,在国外也是不可想象的。 到2005年下半年,邝子平感觉自己的机会到了,于是和周颖华(思科前业务发展高级经理)、Gary Rieschel(软银美国创业投资基金前执行董事、Mobius创始人)三人一起,从11月开始募集面向中国的基金。 那时,Ignition正在试图进入中国市场,双方一拍即合。 与知名VC每天会收到大量商业计划书一样,世界知名的LP们每天也会收到一大堆的“建议书”,然而,大部分“建议者”可能连见面的机会都没有。 “但Ignition对投资者的长期回报,使之有机会请求这些LP给启明提供见面的机会。 ”得益于这种天时地利,启明创投第一支2亿美元的基金在3个月时间内便募集完成。 “这笔资金我们会在未来4年里完成投资。 ”在基金宣布成立之初,邝子平这样对外界承诺。 “百年老店不敢说,至少我们希望启明创投可以持续发展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 ”邝子平说,“这不像有些VC,募集基金时只想着如何尽快套现,以便说服那些投资人继续投自己的下一支基金。 少了心理压力,我们的投资策略就明确很多。 ”

2023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30位投资人

在2023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投资人评选中,财富中文网与清科研究中心联手,以资金实力、卓越业绩和市场影响力为基准,揭示了这一领域的杰出人物。他们的眼光聚焦于人工智能、生物医疗、新能源等前沿领域,塑造着未来的商业格局。

创新领航者

沈南鹏(红杉中国),以其对创新和创业者愿景的深刻理解,成为投资界的灯塔。张磊(高瓴资本)则倡导做企业的超长期战略伙伴,相信复合增长的力量。徐新(今日资本)凭借对品牌和市场趋势的洞察,持续挖掘潜力股。

黄庆(华登国际)深耕半导体产业的全球化布局,邝子平(启明创投)鼓励在挑战中创新,林欣禾(DCM中国)则聚焦消费互联网的繁荣。李亚军(临芯投资)专研集成电路投资,为产业升级添砖加瓦。

稳健承诺与前瞻性

魏臻,华平投资中国区的领军者,展示了对中国的坚定承诺,全球成长十四号基金募集规模达173亿美元。李骁军(IDG资本合伙人)强调直觉与创新并行,张震(高榕资本)则注重价值发现和企业成长潜力。

单俊葆(中金资本)布局新兴产业,许达来(顺为资本)关注早期到成长期企业的成长路径,君联资本的李家庆投资硬核赛道,助力企业跃上资本市场舞台。倪泽望(深创投)积极支持科技创新,回应国家战略导向。

国际视野与专业领域

刘乐飞(CPE源峰CEO)带领国际化的投资团队,刘昼(达晨财智)作为中国创投领域的翘楚,投资经验丰富。毅达资本的应文禄倡导回归本质和技术转化,云锋基金的虞锋则看重创业者的韧性和迭代能力。

北极光创投的邓锋建议创业公司专注于垂直应用,经纬创投的徐传升预见AI创新的浪潮才刚刚开始。同创伟业的郑伟鹤看好新能源的前景,但也认识到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基石资本的张维聚焦新兴产业和硬科技,特别是半导体领域。

东方富海的陈玮关注国家政策导向和IPO潜力,鼎晖百孚的应伟投资科技领域,联想创投的贺志强则致力于科技企业的挖掘与支持。

这些杰出的投资人,以独特的视角和坚定的信念,推动着中国乃至全球的创新与变革,他们的选择无疑预示着下一个投资时代的风向标。

[十年创业磨一剑 厚积薄发正当时]十年磨一剑 一朝试锋芒

节节攀升的四个里程碑 历史追溯到1989年,开发区鼓励科技人员下海,将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 从1989-1994年,漕河泾开发区利用当时的农舍,成立了推进以高校成果转化为主的科技一村和科技二村,并且由开发区专门的部门负责,形成了以“农舍文化”为标志的第一代孵化器;从1994-1997年,漕河泾开发区利用标准厂房作为孵化基地成立了上海新兴技术创业公司,以企业化方式运作孵化器,孵化面积2900平方米,每个孵化单元60-100平方米,形成了以“经典孵化器”为标志的第二代孵化器;从1997-2002年,成立了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科技创业中心,建造了专门的孵化大楼――创业中心大厦,获得了“国际企业孵化器”(试点)的称号,初步形成了以“国际化和规范化”为标志的第三代孵化器;从2002年至今,创业中心拥有三个孵化基地,孵化面积平方米,构建了“中介服务平台”、“风险投资平台”、“专家咨询平台”、“政策服务平台”、“技术服务平台”和“信息服务平台”等六大平台,形成了以“系统化、规范化、区域化、国际化”为标志的第四代孵化器。 创业中心经过多年奋力拼搏,积极开拓,改革创新,对开发区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了显著贡献,从而获得了“国家级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国家高新区先进孵化服务机构”等称号,并成为全国同行中第一个通过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的创业中心,成为全国孵化服务机构的佼佼者之一。 成功率达90%的孵化器 漕河泾科技创业中心是由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发展总公司全额投资的企业性质的科技企业孵化器。 十年来,创业中心坚持把引进国际化管理模式和营造国际标准的孵化环境作为走国际化之路的先决条件,已基本形成了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孵化运行机制,由此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科技企业走向了国际、国内市场。 截至目前,创业中心孵化企业357家,存活率达90.88%。 波澜又起扬帆起航 澜起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6月,公司主要股东由一批留学美国的留学生组成,主要从事用于数字电视的高度集成的集成电路芯片的开发、设计、生产。 公司董事长杨崇和曾在漕河泾开发区科技创业中心成功创办了新涛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并以8500万美元被美国硅谷著名的IDT公司并购,在集成电路领域具有较高声誉。 澜起在成立伊始,得到了漕河泾创业中心的帮助,在很短时间公司就注册成立。 在发展过程中,创业中心更是在人力资源、贷款融资、项目申报、知识产权申报和保护等方面给予了全方位的服务。 澜起科技杰出的表现,吸引了数家业界资深的投资公司。 2006年6月,澜起科技获得了由英特尔技术基金(Intel Capital)和永威投资公司(AsiaVest)的1000万美元的投资。 目前,公司资产经评估已达5000多万美元。 上海新立前程似锦 新立公司成立于2000年4月,并同时进驻创业中心接受孵化,是创业中心重点跟踪孵化企业。 新立曾参与国家“十五”攻关项目的竞标时,一举击败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等大学和研究所,最终夺魁获得国家200万元的项目研发基金,当年又引来了1600万的风险投资用于公司另一项目生产。 公司创办人钱志良原为上海工业微生物研究所党委书记,由于体制的原因,工微所许多科研成果被束之高阁,无法实现产业化。 作为党委书记的钱志良带头下海,带领一批科技人员走上了艰苦创业的道路。 创业初期,公司资金缺乏,创业中心为其联系银行;公司需要人才,创业中心为其联系人才市场;公司需要申报项目,创业中心协助其申报。 经过数年经营发展,新立公司已成为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多个项目被认定为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 其在黑龙江、甘肃、浙江、重庆、广东、四川、宁夏等地形成了技术产业化基地,拉动项目投资逾十亿元人民币。 在国际上新立也已与美国、俄罗斯、伊朗等国家进行了项目合作。 2004年,新立承担了上海市科教兴市重大产业化科技攻关项目《可降解材料-聚乳酸》的任务,这进一步表明,漕河泾孵化器培育的企业已具备了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及承担市级和国家级重大项目的能力。 光桥科技 牵手巨人 光桥科技(中国)有限公司于2000年成立,是一家专门从事光纤通讯产品研发的科技创业型企业。 光桥的创业团队由10多位海归人员组成,这批志同道合的年轻人凭借自身的技术背景和对行业前景的深刻认识,在美国加州的“硅谷”创立了光桥科技公司。 2002年5月,为寻求进一步发展,光桥公司入驻漕河泾开发区,瞄准了国际最先进的光纤通讯技术产品的研发。 依靠专业的技术实力、敏锐的市场眼光、世界先进企业的管理经验,光桥科技在短短的两三年推出了以MetroWave为品牌的“下一代多业务光传送平台”全系列城域光网络产品,所有的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都为“光桥”自主拥有。 2003年,光桥科技产品和技术服务获得市场和客户的认可,产品开始进入国内外市场。 光桥科技的发展得到了漕河泾开发区的大力支持,市、开发区领导给予其极大的关注,开发区和创业中心在推荐风险投资、贷款融资、项目申报等多方面为该公司提供帮助。 2006年,光桥科技以其良好的发展被全球光网通讯巨头西门子青睐,西门子的以接近1亿美元价格并购了光桥。 这,不是“神话” 经历了十年的风雨历程,从创业中心“孵化器”里飞出的一个个“小巨人”演绎了漕河泾科技创业史上动人的神话。 高智科技股份公司以30万元起家,最终发展成为年销售额上亿元的知名企业;留美学生创办的企业――新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漕河泾“孵化器”短短的三年里,集成电路设计能力便达到了世界水平,创下我国集成电路产品出口发达国家的首例,新涛的强劲发展势头引起硅谷巨子IDT公司浓厚的并购欲望,最终以高出起家资本42倍的高价出售,由此进入了IDT 的产业序列;还有圆中国机器人产业之梦的广茂达公司,制造新一代宽带接入用户机的卓杨科技公司,以及新诺、新维科技、威能电力、浦汇光电、南瑞配网、吉凯基因、翰友网络、方圆系统、辰昌信息等,这些科技“小巨人”相继“破壳而出”走向了国际、国内市场。 开发区科技创新取得的骄人业绩,吸引了国内外风险投资商家敏锐的目光,一笔笔风险资金流向漕河泾开发区:美国IDT公司以8500万美元收购新涛,卓扬科技吸引香港一家知名投资公司3000万元风险基金,东方希望集团2000多万元投入拓能,康巴赛特被上市公司航天机电以888万元人民币收购。 值得一提的是,创业中心投资的分众传媒(中国)有限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增值50倍,漕河泾创投盈利退出…… 近年来,据不完全统计,漕河泾开发区引进的风险资金已超过了12亿元。 风险投资商家敢于这样频频“大手笔”投入,不能不说是他们看到了预期的高回报,看到了漕河泾开发区所蕴藏的巨大潜力。 这时,记者想起了2001年,美国著名的IDT公司总裁在上海收购新涛科技时,对上海新闻界说过这样一番话:“上海漕河泾开发区科技创业中心能成功培育出象新涛这样具有世界一流的集成电路设计公司,表明上海已经具备国际一流的创业孵化环境,并有能力培育出世界一流的高科技公司和一流的人才……” “四化”服务独树一帜 创业中心“四化”服务独树一帜。 在开展创新创业服务的过程中,积极推进“服务系统化、管理规范化、辐射区域化、发展国际化”建设。 服务系统化,即形成了创业中心系统的企业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包括完善了“中介服务平台”、“风险投资平台”、“专家咨询平台”、“政策服务平台”、“技术服务平台”和“信息服务平台”。 目前服务平台的网上注册用户达到308个,6个服务平台为企业的产品研发、生产、销售配备了强大的后台支撑。 管理规范化。 即强化创业中心内部管理,严格按照ISO国际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规范创新创业服务的创业中心。 辐射区域化。 立足创业中心,走出创业中心,面向整个开发区,为所有企业提供科技服务。 创业中心负责整个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复审的初审工作。 发展国际化。 即孵化企业国际化,注重引进国外的中、小企业及留学生企业;市场国际化,帮助孵化企业到国外开拓市场;资金国际化,通过留学生回国创办企业以及引进国际风险资本,形成资本的多元化、国际化;合作交流国际化,通过加强与国外的园区、孵化器、大学和科研单位等机构的合作和交流,吸收国外一些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经验。 创业中心是漕河泾开发区软件园管理机构。 2005年软件园内83家企业数据显示表明,园内软件企业经营收入总额为30亿元,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总额为2亿元。 共有59家认定为软件企业,有47个软件产品进行登记。 创业中心还承担了“示范信息化园”项目的企业信息化推广实施工作。 2005年为41家企业提供了资助。 十年风雨磨一剑 创业中心作为全国第一批由企业投资、按企业模式运作的孵化服务机构,坚持市场化的技术创新和创业孵化服务机制,把“竭诚为企业效力”作为企业精神,把“孵化企业至上,追求成功卓越”作为经营理念,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十年来,创业中心累计孵化企业357家,存活率达到90.88%,毕业企业77 家。 截至目前,创业中心注册资本为6500万元,拥有2.9万平方米创业基地。 据1997-2005年统计,创业中心孵化企业累计实现销售额29.85亿元、R&D投入3.67亿万元、实现利润1.28亿元、税收1.68亿元。 十年来,漕河泾开发区引来风险基金超过12亿元,充分验证了创业中心走国际化管理之路、探索风险投资扶持高科技企业发展取得可喜的成果。 十年来,创业中心通过投资入股、联合经营等多种形式,先后创办了20多家高科技公司,重点发展现代通讯、生物医药、光机电一体化等技术,并在支持科技小企业向规模化发展方面做了大量的尝试,积累了丰富的孵化经验。 十年来,创业中心经过了初创时期艰苦的探索,经历多年的风风雨雨,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积累了丰富的孵化管理经验,造就了一支服务于“双创”工作的优秀团队。 十年来,创业中心的发展成就赢得了社会良好的声誉,在全国同行业中拥有了多项第一:第一家通过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的国家级创业中心;第一个培育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孵化企业――新涛公司,并被评为2001年全国十大并购案之一;被评为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高新区先进孵化服务机构、第一批国际企业孵化器试点单位;被联合国企业孵化器认定为第一批孵化专家单位,并帮助尼泊尔建立了全国第一家企业孵化器;2006年,以综合考评评分名列第一的成绩,获得上海市优秀“孵化器”称号…… 十年来,创业中心坚持双创工作“系统化、规范化、区域化、国际化”的发展方向,使一大批科技人才尽快掌握了市场经济下的企业管理和经营模式,实现了向知识型企业家的转变;培育出了一大批知名高科技企业;涌现出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 未来,从“双创”起步 为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服务力度,漕河泾开发区总公司决定将总公司科技部与创业中心合署办公,进行资源整合,做大、做强开发区的科技创新事业。 不言而喻,漕河泾开发区的科技创新事业又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 开发区总公司党委副书记、创业中心董事长达孺牛提出,“新时期,创业中心工作要抓实、抓好、抓特色”。 他说,“抓实”就是脚踏实地,将双创工作落在实处,抓实事,出实效。 “抓好”就是追求国际一流,国内领先。 “抓特色”就是要根据国家和上海市的要求,结合漕河泾开发区的实际情况,走具有漕河泾开发区特色的“双创”工作道路。 2006年10月10日,“创新创业园”在开发区浦江高科技园破土动工。 “双创园”软硬件目标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定位于建设以“专业孵化器集群”为标志的第五代孵化器。 “双创园”第一期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其中核心孵化面积2.4万平方米左右。 亚洲孵化器协会主席、上海市孵化器行业协会理事长王荣在“双创园”开工典礼上表示:“漕河泾创新创业园的建设标志着孵化器在上海的发展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今天的创业中心,将继续坚持双创工作“系统化、规范化、区域化、国际化”的发展方向。 正在为实现“三个转变”而努力――从“育苗”功能向“育苗造林”功能转变,从创业服务向创新创业服务转变,从创新企业服务向为创新产业服务转变而不懈努力! 今天的创业中心,将继续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走开发区自主创新的道路,突出为创业创新和产业创新提供增值服务,注重综合孵化与专业孵化、国内资源与国际资源,以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进一步推进创业中心“系统化、规范化、区域化、国际化”的建设,进一步把“双创”工作做实、做好、做出特色。 为把漕河泾开发区建成具有世界一流水准的多功能综合性科技产业园区作出新贡献! 后记: 十年的时间,可以造就很多成功的企业。 一般来说,许多成功的事例,一定会有很多原因才能促成;而失败,却只要一条便足够,把企业做大、做强也是如此。 认真总结、提炼、概括创业中心十年发展的基本经验和主要教训,无论是对漕河泾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或对创业中心“孵化器”今后的发展都具有重大而深远意义,这也是漕河泾科技创业中心十年发展回顾总结的首要课题。 这十年中,创业中心的热点事件很多,或许有些事件刚有起色,有些事件的热潮已经退去,但它在不同时期的发展突破和“亮点”给每一个漕河泾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里我们只选取了只鳞片甲奉献给读者,所谓只有总结过去,才能更好地开拓未来。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jinrong/13102.html
自行车干翻货拉拉 荷兰人骑车究竟有多秀
对手在内线给了我们很多机会 基德 我们会欣然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