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完整宋代城墙 评书里猛将力杀四门 如今我驾车游四门

通淝门侧面▲

站在安徽淮南寿县古城墙的通淝门前,只见雄关傲立,背后一条宽阔大道跨越河道向新城延伸。河水绕城而过,两岸垂柳依依、绿意盎然,风光旖旎。

寿县古城墙,城外垂柳与城内草坡▲

第一时间想到的居然是年少时听过的评书《赵匡胤演义》,话说赵匡胤征讨南唐,被困寿州,女将刘金定与高家将的高琼(字君宝)私定终身,解寿州之围,之后便是刘金定三下南唐的故事。高琼高君宝算是高家将的第四代人物,初代是五代十国期间的白马银枪高思继,之后便是让郭威畏惧的高鹞子高行周,再之后则是高怀德与高怀亮兄弟。

评书所言当然都是虚构,历史上并无刘金定其人。高琼倒是确有其人,以勇武著称,檀渊之盟时与寇准一武一文,是推动宋真宗前往前线抗敌的关键人物。但“君宝”这个字纯属虚构,而且历史上真实的高琼,与《赵匡胤演义》前半部的关键人物、高家将故事的核心人物、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宋初名将高怀德也绝非父子关系。

故事虽是虚构,但在历史上,寿州的“出镜率”可谓极高。它就是如今的寿县,保留着始建于宋代的古城墙,如今位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寿州古城如今的格局维持唐代轮廓,宋代古城墙周长则达到7147米,是中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宋代古城墙,四门均保存完整,而且各有瓮城。又称月坝的排水涵闸更是凝聚着古人的智慧,使得寿州强关在一次次抵御强敌的同时,也扛住了洪水的屡屡袭击。如今古城内的街道格局仍然保持着旧时的横平竖直,维持着旧时风貌。

城楼上望向远山▲

通淝门前话沧桑

寿县城墙有四门,东门为宾阳,南门为通淝,西门为定湖,北门为靖淮。沧海桑田,随着城市建设进程,四门如今的“地位”各不相同。通淝门因为面向城市主干道和新区,理所当然成为古城正门,也是重点打造的旅行起点。

通淝门前遥望新城▲

城关前有空旷广场,两侧登楼梯都是新建,向两边延伸的城垛都经过修缮,与城楼一样焕然一新。但也正因为这样,它成为四门中最无趣的一座,甚至会劝退一些真正的古迹寻访者。不过文物保护和原貌呈现之间,原本就很难平衡。

城墙上可以步行▲

顶着酷烈阳光,走上全无遮挡的城墙。城垛外的河岸上,有步道、草地与树荫。城墙与内城街道以绿地斜坡相连。通淝门城楼的木构古朴细致,内部被辟为展示馆,正中有一个巨大沙盘,呈现着旧时寿州城风貌。幸运的是,如今围绕古城的城墙仍在。

通淝门城楼里的沙盘▲

古城墙始建于宋代,于北宋熙宁年间(1068-1077年)至南宋嘉定十二年(1219年)间陆陆续续建成。如今所见主体为南宋建康都统许俊于1206年重筑,如今墙砖面上仍常见“建康许都统造”字样。明代曾有十五次修葺记录,清代亦有十四次。

自建成之后,寿县古城墙就经历了一次次洗礼。明正统二年(1437年),城墙遭遇狂风暴雨,城墙坍塌,城内官厅、庙宇和民房等受损严重。抗战期间,日军曾三度攻陷寿县,控制这一水陆要塞,四门城楼都在当时被毁,后来重建。如今的寿县古城墙,早已告别旧日防御功能,但仍然是寿县人生活的一部分。

护城河▲

完整的宋代城墙固然惊艳,但寿县的历史远远早于宋代。即使是寿州,也并非它最初的名字。在历史上,它有个更显赫的名字——寿春。

公元前493年,蔡国为避强大楚国的锋芒,将国都迁于寿,也就是如今的寿县。公元前447年,蔡国被楚国所灭。

公元前262年,楚考烈王继位,任命黄歇为令尹,赐淮北十二邑为封地,也就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春申君。春申君随即建寿春邑,使之成为封地中心。

寿春后来曾成为楚国国都。在历史上,楚国国都“郢”并非只是位于湖北荆州江陵的单独地名,更是一个“代号”。楚人曾频繁迁都,逐渐以郢代称都邑。《史记•楚世家》记载,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前241年),楚国“东徙都寿春,命曰郢”。

秦统一六国后,设九江郡,寿春县为郡治所在地。西汉初年,英布被封为淮南王,寿春属淮南国。后来英布反叛身死,刘邦之子刘长为淮南王,以寿春为都。元封年间,西汉置十三州刺史部,寿春为扬州刺史部下辖的九江郡治所。三国时期,寿春战略地位愈发重要,为淮南郡和扬州治所。袁术狂妄称帝,便以寿春为都,这里也见证了他的迅速败亡。

东晋时期,寿春改名为寿阳。这也是它的高光时刻,太元八年(383年),前秦皇帝苻坚率大军攻占寿阳,随后便是淝水之战,晋军上演了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大破秦军,收复寿阳。通淝门的“淝”,所指正是淝水。

南北朝时期,寿春作为战略要地屡屡易手,堪称兵家必争。隋朝时期,寿春为淮南治所,唐朝改为寿州。五代时期,它曾是南唐属地,后周世宗柴荣曾“三征南唐”,在反复拉锯战中拿下寿州,赵匡胤是参战将领之一,这也是他与寿州的第一次联系。民间传说和评书里说赵匡胤称帝后御驾亲征南唐,被困寿州,还有“刘金定三下南唐”的故事,都是根据柴荣事迹虚构而来。

宋元时期,寿州又变为寿春府。宋金交战时,它也曾沦陷,后被收复。明清时期也一直是中部重镇。在历史上,寿春“控扼淮颍,襟带江沱,为西北之要枢,东南之屏蔽。”“江东之屏蔽,中原之咽喉”“有重险之固,得之者安”,地位极其关键。

在沙盘上可以看到,八公山绵延于古城北面不远处。这座山得名于西汉淮南王刘安最为尊重的八位贤人,当年刘安广招天下贤达三千余人,编著了《淮南子》,首次整理出二十四节气,奠定了寿县的文脉根基。当然,他们还发明了延绵两千多年的美食——豆腐。传说刘安服食丹药后,“白日升天”,与八公飘然而去,留下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成语。这当然纯属虚构,因为刘安实际上是被汉武帝赐死。

八公山也曾见证淝水之战,“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等成语都与这座山和脚下这座城息息相关。

通淝门城楼的展示馆里,详细记录了寿县古城墙的惊人规格。城高为9.7米,顶宽为6-10米,底宽达到18-20米,墙体以土夯筑,外墙以青石和灰砖砌成,以糯米和石灰为粘合剂,兼具粘合与防水。

宾阳门城外的延绵城墙和护城河▲

走出城楼展厅,两侧绵延的城墙更能直观体现数据。城内草坡与城外河岸的无尽绿意簇拥着城墙向远处延伸,在蓝天下极是动人。西边是定湖门,东边则是宾阳门。

宾阳门正门▲

宾阳门才是寿县古城墙的“颜值巅峰”

当年评书故事里常有猛将“力杀四门”之举,我这种现代人当然不需要催马挺枪在千军万马中畅游四门,而是直接选择从通淝门驾车前往其他三门。

南门之所以名为通淝门,是因为护城河通向淝水。西门因面向寿西湖,故名定湖门。北门面朝淮河,淮河水患是历朝历代都曾面对的难题,“靖淮门”之名显然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憧憬。

靖淮门▲

西门的可观性一般,它是四门中最为“朴实”的。城楼、城门与瓮城因为交通需要,上世纪70年代被拆除,2012年才复建了城楼和城门,瓮城则未重建。与绵延城墙平行延伸向远方的是公路与农田,可就是见不到“定湖门”的“湖”。查了一下资料才知道,当年的寿西湖已经不存,如今被农田覆盖。

定湖门▲

北门的城楼虽然也是重建而成,但相当古朴。城墙下的步道仍然是沙土路,而非其他三门下的硬化道路,但与静静流淌的淮河、河岸的绿地与树林相融,反倒最有旧时味道。古朴城墙在城楼处围成一个仿似院落的空间,相当清幽。

靖淮门城虽然是重建,但仍然相当古朴▲

侧面看靖淮门▲

靖淮门城背面▲

靖淮门翁城▲

从靖淮门翁城通道望向靖淮门▲

但仅以城墙而论,颜值最高的还是东门。东门的“宾阳”,则是东迎旭日之意。相比遥望新城区、修葺一新的通淝门,宾阳门不但形制完整,更真正保持了旧时风貌,是古城的真正象征。中国留下的古城墙虽然不少,但城门相比城墙更容易毁于战火或水患,所以古城门多为重修,即使西安、南京和开封这种古城也不例外,像宾阳门这样的宋代古城门着实珍贵。唯一可惜的是,城门上的城楼与其他三门一样,都是后来重建而成,原城楼在抗战时期毁于日军炮火。

宾阳门▲

宾阳门斑驳的墙壁和字迹▲

宾阳门背面▲

古老城墙砖石粗糙斑驳,青苔生于其上,即使重建的城楼有点违和,仍然不影响扑面而来的古意。城门通道口有一块石碑,有篆书的“寿春州城图”等字样,还有绘制的寿春地图,格局一如今日。地面以石块铺就,因为年月太久,被无数马蹄和车轮碾过,石块已磨到光滑。通道虽短,却显幽深,在光阴中仿若通向另一个世界。

宾阳门的寿州城石碑▲

宾阳门的城门通道短却幽深▲

实际上,通道通向的是瓮城。当年军民出入的城门通道、用于防御的瓮城,如今承载着寿县人的日常。登上城墙,绕行于瓮城之上,城外步道依城墙划出弧线,也勾勒出护城河的曲线。空荡荡的瓮城,有当地人在阴凉处闲坐聊天,偶有行人穿行于城门通道,更多的是自行车或快递员的三轮车。相比行人,三轮车作为现代交通工具,与古老城墙形成的反差感更为奇妙。

城门下闲坐聊天的人▲

城门通道是一代代寿县民众的出入之地▲

宾阳门翁城▲

宾阳门翁城▲

旧时古城四门均有瓮城,而且与一般瓮城不同,寿县古城的瓮城与主城门并非同一轴线设立,而是走起了“歪门斜道”。西门瓮城大门朝北,北门瓮城大门朝西,至于我眼前的宾阳门,内外两门方向一致,但平行错置。这一设置一方面是为了军事防御,瓮城原本就是为了“关门打狗”,城门的“曲折”有机会打乱敌军部署,让入城敌人陷入慌乱。但更重要的作用则是防范水患。

宾阳门翁城大门▲

图源 |叶克飞摄

作者| 叶克飞

编辑|二蛋

本文部分首发于澎湃新闻

星标公众号 ☝️戳这里

一代默片女神,她比烟花寂寞

这座“以大学为美”的城市,曾主导德国的战后崛起

一个有趣的人,最不爱的是做官

享誉世界的他,曾将千余画作冲入马桶,大量名作被红卫兵劫掠

每年享受318天阳光的中世纪老城


寿县古城墙怎么样

寿县的确是个老县城,我很喜欢这里给我的感觉,这里古称寿春,也有出名战役

紧急求救!!请问谁知道肇庆"朝天门"为何得名!!??

.肇庆古城墙 肇庆古城墙位于市区旧城区,周长2800米。 据史料记载,肇庆始为土城墙,宋政和三年(1113年)将土城扩大,并筑为砖城。 该城墙历史上虽然历尽沧桑也经过20多次修葺,但城墙和城门位置未改。 宋代始建的城墙至今仍然保存完整,全国罕见。 宋代的城墙开四门:东曰宋崇、西曰镇南、南曰端溪、北曰朝天。 城门之上各有城门楼1座,四门之外有瓮城,城墙四角各有角楼1座,城外还有护城河。 明成化五年(1469年),知府李璲增厚了部分城墙,并亲自题书四门石匾额,改东门曰庆云、西门曰景星、南门曰南薰、北门曰朝天。 民国十三年至十五年(1924-1926年),城墙上的城门楼、角楼、雉堞、瓮城被全部拆毁,用以填塞城门和护城河以利交通,使城墙遭到极大的破坏。 1987年至于996年间,肇庆市人民政府为保护名城的标志性建筑,发展旅游事业,曾多次拨专款抢修北段城墙,本着整旧如旧、恢复原貌的修缮原则,恢复了朝天门、墩台和雉堞,并重建了披云楼,使肇庆古城墙得以重现,肇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得以再度辉煌。

苏州古城区具体指什么地方

苏州古城区包括二百五十处控制保护建筑群落,阊门、山塘、平江、拙政园、怡园五个历史街区,观前、十全街、枫桥三个历史风貌地区,三十余个旧街巷历史地段,七十座古桥梁,二十二处古驳岸,六百三十九口古井,二十二座古牌坊。 苏州建城以来,迭遭兵火,数度兴废。 越灭吴,楚灭越,城池几毁。 公元前514年吴都建城,公元前473年越军大破吴师,吴国灭亡,城池被毁。 南朝梁太清二年(548)侯景之乱,叛军三进郡城,大肆烧掠,杀人无数,三吴地区千里绝烟,人迹罕见,白骨成聚,一片萧条。 唐末年藩镇割据,杨行密、孙儒等数次占领苏州,大肆掳掠,并放火焚烧,城池又遭劫难。 南宋建炎四年(1130)金兵南侵,劫夺官府民居,廪库积聚,掳掠子女金帛,纵火延烧,烟焰二百里,凡五昼夜,苏州成为废墟。 扩展资料苏州古城的位置至今未变,与宋《平江图》(中国现存最早的城市平面图)相对照,平江图为宋代平江(今苏州城)城市地图。 系南宋绍定二年(1229)郡守李寿明主持刻绘。 刻工为吕梃、张允成等人。 后因年久,图碑模糊,于民国六年(1917)再次深刻,现存苏州市碑刻博物馆(文庙)。 图碑高248厘米,宽146厘米,厚30厘米。 其比例尺南北方向为1:2500,东西方向为1:3000。 该图刻绘了宋代平江城的平面轮廓和街巷布局,详绘城墙、护城河、平江府、平江军、吴县衙署和街坊、寺院、亭台楼塔、桥梁等各种建筑物,其中桥梁多达359座,河道20条、庙宇、殿堂250余处。 该图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碑刻城市地图。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百科-苏州古城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jinrong/13150.html
理论可能 拿外卡参赛 官宣!丘索维金娜受伤基本无缘巴黎奥运会
周期复苏撞上AI浪潮 存储产业链确定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