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打响价格战

点击上方" 米筐投资 "

本质上,银行在争夺优质贷款人。

不知道各位读者最近有没有接到银行发放消费贷的短信和电话。

反正我是接到了不少。

同一家银行,从第一次短信通知消费贷利率6%到第二次电话通知可以4%,仅仅用了不到一周时间。

就在昨天,又电话通知可以3.1%,根本不需要通过“拼团”、拿到优惠券等操作。

可见,银行真是急了啊。

然而,很多人没有意识到,房贷利率也即将开启一轮轰轰烈烈的价格战。

导火索就是517新政取消房贷利率下限由各地自主决定。

就在5月28号,广州率先开打。

相较于新政执行前的3.85%,广州地区的银行一下子就相当于给房贷降息45bp。

降价力度不可为不大。

试想,如果连他都降那么多,其他二三线房子供大于需的城市不知道要一下子降多少才能揽住客户不往外跑。

保守也要50bp吧?!

然而,这还只是银行打响房贷价格战的第一枪。

这第一枪是对之前行政干预力量消失后市场的自我修正。

就跟当年汇率官价1:8,黑市价1:12一样,一旦价格并轨,汇率价格会瞬间按照1:12适应市场。

广州地区银行下调首套房贷利率也是这个逻辑。

接下来, 第二枪就是不同地区不同银行之间的竞争降价了。

前不久,第一财经报道《一降再降,消费贷、房贷利率卷进“2字头》就是 银行抢夺优质贷款人 的最好证据。

因为房地产与当地财政关系的特殊性,大概率会出现地方给银行补贴,鼓励银行额外降房贷利率加快消化库存的操作。

总之, 接下来各地区银行将不可避免地陷入房贷利率价格战!

而且, 这场价格 战恐怕还要持续很久。

原因有两个:

其一,政策在房地产去杠杆与去库存的救之间仍然没有找到平衡,没法解决房地产的“三个下降螺旋”,从而全面地激发买盘,支撑房贷利率;

其二, 房贷利率理论上仍然有继续下跌的空间。

截止目前最最让市场兴奋的就是救市举措莫过于地方下场买房。

然而,前不久看到纽约时报一篇《中国房地产救市举措为何“远远不够”》的文章才让我更加确定,我们517新政确实是参考2009年美国的房地产救市举措——问题资产救助计划(TRAP)。

但是研究过TRAP,你会发现二者仍然有根本的区别:我们是确认开发商损失的“救助”,而美国当时是变相的向开发商增信的救助。

具体而言,我们是地方政府充当最后买家下场买开发商手里打折的房子和土地,然后间接的帮助开发商度过流动性危机;美国是财政部直接出钱购买开发商的股票和债券,然后间接提升开发商资质、信用,再交给市场去化解问题。与此同时,美国还给还房贷困难的居民提供额外的信贷支持,以避免征信变黑。

起初我还疑虑,怎么现成的答案放在那里抄还能抄的不一样。

随后我才意识到: 我们想盘活房地产,但仍然也想对开发商去杠杆。

放在当下,这就是个悖论 (或者说很难平衡的问题)。

无论是放宽入场门槛和降低贷款成本来不断刺激居民加杠杆消化库存,还是地方ZF作为最后买家入场,其本质都是指望买盘恢复的需求端刺激。

可是,在开发商信用随时面临破产的情况下,无论此刻看起来买房多么“值”,居民都会“惜买”而对冲掉利好。

因为相比于便宜,保质保量的基本问题还没有解决。

已经持续两年了,悖论还在,不扶正卖家,单靠刺激买家,买盘就无法从根本上扭转,房贷利率就必然还会降。

直到降的,买房人信用靠近无风险利率的国债信用为止。

目前,三十年国债利率为2.58%,此刻的房贷利率距此还有足够的理论空间。

事实上,无论是之前的新能源车的价格战,还是接下来银行在房地产市场争夺优质贷款人的价格战,站在整个国家经济的角度讲就是 内需不足,资产价格在缩水。

就像下图这样:

要想实现资产负债表的平衡,避免价格战继续,只有两个法子:

一个是从资产端考虑,想尽一切办法把内需搞起来,支撑起资产价格不再下跌,或者将国内无法消化的资产通过出口往外卖,尽量卖出个好价钱;

另一个是从负债端考虑,通过降息,将负债往下压一压。

以上三种,出口被不断增加的“关税高墙”围堵,变得越来越不可行。

所以, 只能想尽一切办法从 激活内需考虑。

笔者认为,顺应市场需求,央行降息仍然有必要(即便不降,也挡不住市场自发降息)。

同时, 就当前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财政补贴的资金从企业转向民生、消费才能有效地缓解价格战。

这两年多,每个月的高频经济数据都挑明了告诉所有人:我们生产的东西多于消费,特别是制造业、工业品。

现在PPI看起来在0周下方很平稳,但如果剔除燃气、电等基础工业品价格,它实际上早已在加速下跌。

明明是居民没钱消费跟不上,无法支撑资产价格,明明这种模式出口被堵早晚走不长远,咋就不能将补贴的钱用于居民身上消费,快速阻止TS呢?

补贴居民,就是变相地补贴企业!

补贴居民,还能通过居民用脚投票选出生产效率更高的企业,出清效率低下的企业为以后经济高增长铺路。

价格战,仅在发展模式的取舍之间!

这两年小作文是越来越多,如果不了解事件背后的本质和趋势,投资就会很容易被消息带偏,掉进坑里。

所以,必须要加大对新政策、新情况的解读分析能力。

米宅团队做了一个分享平台,里面有懂宏观的、有懂房产的、有懂金融的、也有懂家庭教育规划的老师、主编。

在这里你可以先学习、交流、互动、问答,然后再逐步思考、审视自己的家庭、资产、未来。

我会实时跟踪市场和政策变化,及时把最新的投资机会和风险规避手段分享在平台里,你们也可以向我提问。

门槛很低, 扫码即可,38.8元,一年有效 ,下单的记得留好电话号码和联系方式。

转载 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侵权必究


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应行业的冲击

传统银行业目前的确处境艰难,除了年纪稍大一点的民众,许多人办理业务已经不去银行柜台了,前几年还风风火火的理财产品这几年已经被互联网金融冲击的差不多了,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银行业也需要不断创新,唯有创新才能占领市场。 1、传统银行业的优势在于风控,这是互联网金融的劣势,银行可与互金行业互相合作,互联网金融的优势在于低门槛,操作便捷,透明高效,两者可互相结合。 2、银行业务也应逐渐互联网化,这个目前银行已经在慢慢推进,以后的营业厅都会是在掌上。 3、不断开发新产品吸引用户,除了储蓄贷款业务外,也应多发展其他理财业务,银行有很多存量用户,可对这些用户做分析,利用其大数据分析出不同用户的风险偏好,从而开发出适合用户的产品。 4、银行最大的功能是提供资金融通,支持实体经济,这个是互联网金融比不了的,应在这块做强做深。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有什么影响?

1、触动商业银行的“核心利益”“工商银行作为我国最大的银行,他们就和我们说,利率千万不能放开,放开我们就会受不了。 ”近日,央行某厅局级官员在上海一个内部讨论会上表示,“过早地放开利率是我最担心的问题,特别是在配套措施还没有安排好的情况下就放开。 ”他补充说,“因为我国的金融机构自律性比较差,一放开就会搞利率战、价格战,如果明的不行就来暗的,给你买米买油,给你送保姆。 ”通常所说的利率市场化,就是将存款利率上限和贷款利率下限放开,由银行自己决定。 时至今日,银行仍然没有权限在央行设定的存款基准利率基础上提高利率。 2010年以来,市场资金面日趋紧张,央行通过存准和利率这两大货币工具回收了银行间的资金,以期缓解因为巨额货币存量及乘数效应刺激通货膨胀的局面。 这客观上使得各家银行的存贷比逼近75%的监管上限。 而银行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一方面通过各种“高息揽存”的手段吸纳存款,另一方面通过以信贷证券化等方式推出理财产品,成为“影子银行”,规避监管。 此前,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对工、农、中、建四大行测算,结果显示,如果利率市场化完全实现,四大行整体的利息净收入可能会比2010年下降近一半。 2、利率市场化几乎确定性的挤压了银行存贷差的利润空间。 原来因为国家的政策,老百姓只能苦逼的按规定的很低的利率水平将自己的资金借给银行,很多时候连通货膨胀的收益率也达不到。 而由于社保体系的不完备,国人缺乏安全感,因此大量的将自己辛苦挣来的资金以很低的利率水平借给银行,银行吸纳大量低成本资金后又以高于基准利率的水平房贷出去,中间的价差空间非常大,而且关键是银行承担的风险很低。 这几年信托等其他金融机构开始发展起来。 信托公司一方面帮助一些企业的融资成本高达10%-15%左右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做到很低的风险水平(信托公司极少有投资失败的项目),这侧面更说明银行在制度的保护下的日子是多么的甜蜜了。 而去年利率市场化卖出重要的可以最高上浮10%之后,应该说银行业的存贷利差空间几乎确定被挤压了:贷款利率和原来变化不大,而吸纳资金的成本却提升了。 这也是为什么这几年银行股一直处在非常低的估值水平的重要原因:市场担心银行的美好年代即将逝去,能否维持和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存在不确定性。 3、利率市场化推动银行业务转型和升级。 银行是逐利的。 原先的主营业务利润空间被压缩后,银行不会坐视过去告诉的业绩增速下滑,而是试图利用自己已经积累起来的优势,发展和深挖其他业务,比如中间业务,具体的如基金代销等。 4、利率市场化推动了银行之间更大程度的竞争,有利于银行差异化的出现。 现在国内的银行普遍业务模式比较简单,主要收入还是依赖于存贷差。 利率市场化后,这么多银行不天可能还是就靠这一块吃饭,需要拓宽思路,争夺更细分的市场。

哪家银行利息高

自央行将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后,各家银行之间存款利率的分化正悄然加剧,股份制银行更是率先在存款利率上发力。 《投资与理财》记者了解到,之前只有1年期存款利率“上浮到顶”,现在则是渐渐出现在中长期的存款利率上浮。 如中信银行、民生银行等均将中长期的定存利率上浮10%,且没有资金门槛限制,而平安银行、北京银行也将中长期定存利率上浮了 1.1倍,但有资金门槛条件。 对于储户来讲,可根据利率的高低来选择银行定存,以获取最大的收益。 那么,储户究竟定存哪家银行更划算呢?各家银行上调存款利率的情况中信银行2年期整存整取的利率为4.125%,3年期整存整取的利率为4.675,5年期整存整取的利率为5.22。 民生银行除2年期、3年期整存整取的利率上浮10%外,5年期的定存利率也从原来的4 .75% 上浮到 5 .225%,北京银行2年期整存整取的利率上浮1.1倍为3年期整存整取的利率设置了门槛,存款小于5万元的,利率为大于或等于5万元的,利率为4.375%。 5年期,小于20万元的存款利率为4.75,只有大于或等于20万元的存款,才可享受到5.225的最高利率。 平安银行该行出台了 “2、3、5年期人民市整存整取存款利率上浮政策”,即将2年期的定存利率分两个档次上浮,单笔存1万(含)-10万元的上浮5%,单笔存10万元(含)以上的上浮10%., 3年期的定存,单笔存10万元(含)以上的上浮10%。 相比之下,5年期的定存门槛略高些。 据介绍,持该行白金卡及以上等级借记卡,且单笔100万元(含)以上的上浮10%,执行利率达到了5.225%。 光大银行截至9月30日,2年期、3年期、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分别上浮至4 .125%、4.675%及 5.225%。 光大银行规定,要享受2年期、3年期、6年期上浮利率,那么个人存款要达3万元。 至于10月以后,还得看光大银行另行发布的规定储户长期定存收益更大利率市场化卮,各家银行“价格战”的开打,有利子储户选择利率更高的银行。 以10万元5年期存款为例,如果执行4.75%的央行基准利率,到到期利息总收入为元;如果执行“一浮到顶”的1.1倍存款利率,即5.225年利率,则到期共获得利息元,可多获得利息2375元。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jinrong/14201.html
经纬早班车 英伟达新高难抵美股疲态;欧洲债券发行速度创纪录
炸药原材料涨价 北化股份股价暴涨 乌龙 公司否认因湖北雪飞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