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气 著称的杨幂 曾以

在戛纳,杨幂罕见的“安分随时”。内娱的“红毯女王”“话题女王”,那几天最出圈的热搜是:“杨幂给章子怡让镜头”。

跟去戛纳如同回家的章子怡相比,在戛纳的杨幂很明显地有一种局促感。无论粉丝怎么夸他姐“谦逊、低调、情商高”,我看到的都是一种不在自己舒适区的紧张,和不知未来何在的落寞。

和戛纳的情况遥相呼应的是,杨幂今年下大力气“转型”的三部剧,一部接一部扑街,一部比一部更惨。

连姐最为人称道的美貌都一并扑了,《月红篇》中她面无表情,眼中无光,整张脸似乎都写着“我想睡觉”几个大字。网友说“应该改名狐妖老红娘”。

当然剧集扑了还不是重点,重点是,这些剧似乎扑都没扑出什么水花。除了粉丝还在不知疲倦地刷数据,路人似乎连骂都懒得骂了。

曾经无论她说什么,做什么,都是话题中心。骂她的,夸她的都一样多。有杨幂的地方就有争议,有流量。

她是世俗意义上的强者,见风使舵左右逢源,非常懂得如何玩转这个圈子,明白如何迎合大众情绪。她的角色或许不行,但“搞事业,戒情绪,人间清醒”的大女主人设,比任何一个明星都端得稳。

这样的杨幂曾经一度很吸粉,那种极度的强大和稳定,像一支锐利的箭一样,令人免于自耗,高效、心无旁骛地接近目标。

也不知是什么时候,风向开始悄悄地变了。

杨幂曾经是灵过的。

看她当年的微博,一些小情绪,小细节,跟男艺人明目张胆的撩骚,还有一些小女人式的娇嗲,爱意,正如她自称的“小狐狸”,非常生动且撩人。

2006年的《神雕侠侣》里,杨幂饰演的郭襄也惊艳到了我。当然不能说她那时候演技有多好,但有一种原生态的生动。2006年的杨幂,大眼睛blingbling的,浑然天成的灵动,聪明,可爱。

那时候她眼睛里是有情绪的。是伤心,惊讶还是开心,只看静态图都能看得出来。

后来演《仙剑奇侠传》的唐雪见,《宫》里的洛晴川,都有这种原生态的灵动。最后一次看到她灵气一闪,是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此后就是不断地重复。这些年里,她看似演了很多角色,但其实内核高度雷同:独立,自信,聪明,努力,还有,漂亮。

那些角色好像是从工厂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差不多的剧情,差不多的人物,连表情和对话都差不多,她几乎不需要动用情感,只需要动用惯性。

粉丝总把锅推到嘉行头上,其实有一拍即合的因素。杨幂本人本来也不是那种精耕细作的艺术家型演员。

和很多“厚积薄发”式的演员不同,杨幂童星出道,很早就接触到了演艺圈。还在上高中的2005年,就被《王昭君》剧组挑中出演王昭君,2006年就接了《神雕侠侣》饰演郭襄;2009年大学刚毕业,被《仙剑奇侠3》剧组邀请演唐雪见,2011年,《宫》让她红透中国,成了“85后一姐”——直到那时,她也才25岁。

演《王昭君》的时候她才17岁,还没毕业,选角导演评价她“玉腮香凝,巧笑若兮,美目盼兮”

此后就是长红不衰的十多年。这期间她名利双收,当了老板,成了资本。这十多年,她几乎一直是一路狂奔的姿态。

09年拍《仙剑》的时候,杨幂还同时拍摄着李少红导演的《红楼梦》,在里面扮演晴雯。那段时间她一直在北京和横店之间来回跑,当时采访的时候她说“人格快分裂了”,根本没时间休息。

此后十余年,她就一直处在这种高负荷状态下。无论谁找她拍戏,她都照单全收。2010年,她拍了11部影视作品“昨天温柔贤良,今天个性叛逆,明天热情奔放,后天杀手”。

2012年,10部;2013年,3部(其中有两部是《小时代》,拍《小时代》的时候她已经怀孕,坚持全程拍完)。

2014年,她和当时的合作伙伴共同成立了嘉行传媒,2016年,嘉行传媒与尚世影业签下了业绩对赌协议。约定2015年至2017年三年间,嘉行传媒累计税后净利润要达到3.1亿,若低于这个数字,嘉行必须以年收益率15%回购尚世影业持有的嘉行股票。

虽然杨幂本人并没有正面承认这个对赌协议,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那几年她非常拼。2015-2017年的三年间,她马不停蹄地接拍了22部影视作品和综艺,包括2017年爆火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终于赢了这场赌局。这三年间,嘉行的估值翻了200倍,从2500万到50亿。

根据豆瓣作品列表,2015-2017年,杨幂接拍各种影视作品+综艺,总共有22部之多(包括配音,友情出演等,此处不完全截图)

她整个人像一部高效的机器一样,目标明确地,推着自己一步一步往顶流的方向走。

但强度这么大的工作,对人肯定是有损耗的。

一方面是身体的损耗。年初《人物》专访里,杨幂多年好友说,那时候(2010年)她们没时间见面,只能打电话,每次接起电话都是杨幂说自己胃疼,没时间吃饭,饿过劲儿了,过几日再来电话,就是急性肠胃炎去医院了——那一年,杨幂共打了12次吊瓶,平均一个月一次,都是因为感冒、发烧或肠胃炎。为了节省时间,她只能在凌晨12点收工后,挂急诊,挂一夜的水,睡一两个小时,再继续开工。

10年她才25岁,且工作量还不如后来几年大……可见她这些年,一直是在这样透支自己的身体。

另一方面是情绪的损耗。为了让自己更高效地前行,她需要戒掉情绪。一是情绪其实对身体能量消耗还蛮大的;其次,当一个人内耗的时候,往往会行动力不足。

年初《人物》对杨幂的专访中,杨幂提到过 “戒掉情绪”:

“她打了这样一个比方,把艺人比作一朵花,她的隐私,她的社交,包括她的情绪和态度,都是花朵边上的枝蔓和刺。成为艺人,代价是把那些枝枝蔓蔓全都扒掉,所有的叶子、刺都清理干净,即便只剩孤零零的花束,‘你就得那样干,你就得挺直了腰板,插在花瓶里,长在花园里,那样开着。’”

被问及“是不是会不生动”,杨幂说“也有好处”。

让我有点想不通的是,她完全没必要这么着急,因为她其实没有什么经济方面的压力。不像娱乐圈里某些人,拼命拍戏往往是为了还债,杨幂没有债务,她童星出道,家庭也不错,应该早就属于不差钱的那种。而且那时候她还那么年轻。

支撑着她的那股“劲”,可能是她反复提到过的“被换掉”。她多次提起之前临时被剧组换掉的经历,那种心情‘太恐怖了’,所以有了机会就想好好把握。

杨幂爸爸说,她被剧组临时换掉之后,首先不是伤心,而是思考自己怎样才能“不被换掉”。

做为北京出身还不错,从小就混剧组的姑娘,她和其他混演艺圈的人眼界不一样。她从一开始想要的就是【议价权】。

动辄被换掉的恐惧,演不好被扇耳光的屈辱,对于别人来讲,可能都是成功之前的必经之路,咬咬牙也能挺过来。心高气傲的杨幂不行。她从一开始就在琢磨,怎么成为有决定权的人。

她清楚地知道,“表演”只是庞大的影视工厂中的一环。她要表演背后的那些东西,但她又不想苦哈哈地修炼表演。先不说她做得到做不到,她当年肯定是等不及。

她用透支自己的方式,迫不及待地想成为有资格落座的人。快一点,再快一点。

当名利像雪片一样向她飞来的时候,我不知道她有没有暗自赞许过自己的聪明。别人用笨方法爬山的时候,她找到了一条离山顶最近的路。

一路高歌猛进,直到某天走到某一个必须要过的渡口,猛然发现自己需要船了。

下笨功夫的人,一直都在修这艘船,一路零敲碎打,到了这里反而能顺利过河。

杨幂不行,她得重新造一艘船。这是她欠下的功课。

问题就是,失去了初心之后,这艘船还能造得成吗?

粉丝的追捧和世俗的成功给她打造了一个舒适的真空地带。她从来不谈论演技,别人也很难用“演技”来刺伤她或评价她,因为“演技”应该带来的东西,她其实都有了,甚至她拥有的更多。

当她终于可以平心静气地,有尊严地去谈论“演技”这回事,她早已成了一个世俗的成功者。而“世俗的成功”几乎是创作的天敌。

对于创作者而言,情绪越是澎湃激烈复杂,表达的效果越好。所以说“文章憎命达”,当一个人生活太顺遂太自洽了,情绪就消失了,就搞不出什么好作品了。屏蔽掉情绪更是创作的死穴——谁会跟一个只会说漂亮话的AI共情?

偏偏现在的杨幂,过得太好了,也太会屏蔽情绪了。

杨幂提到自己之前拍戏都是一遍过。“没有任何人给她意见,也没有人跟她商量、讨论这场戏应该怎么设计,她更不可能主动开口跟导演说,能再来一条吗?长期处在这种环境中,她似乎也觉得挺好,挺舒服,就算有问题,也不知道该怎么改变”——就是李少红导演曾经评价她的“想过脑子都不知道该怎么过”。

我很怀疑现在还是否有人跟她说真话。她确实有改变的决心,也很愿意付出努力,甚至找表演老师都要找“那个最要麻烦我的人”。但我同样看到了导演们面对一个成功顶流时的小心翼翼。

《火锅》的导演丁晟给杨幂发去剧本之后“心里有些打鼓”,甚至提出漂染头发的时候都担心影响她拍其他戏。《哈尔滨》导演则一直不停地鼓励她,专访中提到杨幂拍完一场戏来求反馈,导演夸道:“没见过在镜头前鼻涕能流那么长的”,我看到觉得好笑,感觉导演是真没什么可夸了。可是杨幂还真信了。

不知道他们是有意迎合还是面对成功者的滤镜。但确定的是,现在的杨幂注定不会是一张白纸,也不会再有导演像指导新人一样,毫无保留地,甚至用打碎她的方式,指出她表演上的很多问题。

况且她现在几乎是下意识要掩饰掉很多自己的脆弱。《人物》中被问及后悔去嘉行么,她反复强调“不要把她放在受害者的位置”,“如果没有你自己当时的懦弱也好,你的自以为是也好,也不会说有今天,更何况我今天不后悔。”

“既然决定往前走,我们就不回头。”

这种“落子无悔”很杨幂。我其实也理解:动辄流露情绪,尤其是女性动辄流露情绪,是一种“弱”的表现,这种“弱”会让人不信任。此前十余年,杨幂一直试图屏蔽掉自己的这种“弱”,没道理现在又重回旧路。

就算她确实有改变的决心,也很难改变自己现在的心态。 她太想要成为,也太享受成为一个 “成功者”了,她不想有任何成功之外的枝枝蔓蔓。包括情绪,她都只要对自己有用的一种。

但戒掉情绪只是一句听上去很爽的鸡汤,人不可能没有情绪。那些被压抑的情绪,其实是被压抑在身体的某处了。慢慢地,它会对人形成反噬。

每个人都是五光十色的。做为一个生命体,我们会体验到各种能量,就像是通过舌头,尝到各种各样的味道。

拒绝这些生命的味道,就无法成为一个真正有生命力的人。

那些最优秀的创造者,其实多数都是不太会掩饰,或者不介意流露情绪的人。比如梁朝伟,到现在也依然是一个羞涩大男孩;张曼玉,是可以在年过半百的时候,敢重新上台摇滚的人;章子怡,是从不掩饰自己野心的人……一个有生命力的演员,最需要的,不是聪明,而是真实。

杨幂现在就是太缺这种“真实”了。这么久的目标导向,像机器人一样的高速运转,让她早就把人的感知屏蔽在外;加上长红多年,她早就脱离了被打击的处境。在内娱,谁见了她不得叫声“幂姐”?

她面对外界声音时,应该是有一丝傲慢,有一点不屑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杨幂多一些低谷期也不是坏事。低谷期的时候,会有很多“不可控”,打碎她刀枪不入的外壳。

人需要这些小心和脆弱的。

很多人因为总是担心流露出情绪被视为弱者,所以容易走上另一个极端,就是完全屏蔽掉情绪……但当一个人放弃“真实”的时候,某一天一定会发现自己失去的更多。

如果杨幂执着在演技上有所突破,那就祝她享受自己的情绪,包括接二连三扑街后的无力,和在戛纳的小心翼翼。这些“失控”才是生命真正的养分。


如何客观评价杨幂的长相?

我曾经喜欢过很多女明星,觉得杨幂很惊艳很漂亮,觉得刘诗诗很耐看很漂亮,觉得杨颖很完美很漂亮,觉得倪妮很有气质很漂亮,可是看了一段时间再看她们觉得也就那样了。 可是从十年前第一眼看到赵灵儿到今天,只能说刘亦菲用她独一无二的灵气,惊艳了我十年。 就算是现在,我依然想对着她的新照片或者新造型来一句:卧槽这女的太美了我要是有她十分之一多好。

杨幂的资料?

杨幂演技怎么样?演技最好的作品是哪一部?

杨幂的演技一直都是浮浮沉沉,很多人以为《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就是杨幂的翻身之作,毕竟在这部剧之前,她可是演了不少的烂剧烂片——金扫帚奖总共才举办了九届,她就获得过三届“最令人失望女演员奖”。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的一人分饰三角的演绎,令杨幂口碑暴涨,不过这部剧,依然不是杨幂演技最棒的一部。 这部剧的成功,更依托于选角的精准,服化道的精美,以及剧情的逻辑性。 有些人无论接的是什么戏,总能把自己的角色演出巅峰的感觉,哪怕是一部烂片,槽点也绝对不会落到自己身上。 但是杨幂就比较依赖戏本身的质量,如果接的是烂片,她绝对有被喷的点,如果接的是好片,她也不会是最出色的那一个。 比如早期她与胡歌主演的《仙剑奇侠传三》,剧中各种角色都非常圈粉,连反派邪剑仙都很有话题度。 唯独大家对她所扮演的雪见,意见颇多。 演技流于表面,表情肢体浮夸,整个角色都缺少灵魂。 简单两个字概括,那就是“做作”。 但是在同一部剧中演绎的“夕瑶”,却令人眼前一亮。 恬静温婉的夕瑶,似乎更适合杨幂,也许是因为夕瑶的台词不多,扮相仙气(人设也很好),所以这个角色比雪见更讨人喜欢。 人们提起杨幂在《仙剑三》的角色时,也多是以夕瑶来做代表。 论演技的话,夕瑶这个角色还是排不上号的。 杨幂演技最出色的剧,是《美人心计》。 没错,她在这部剧里甚至连女二都不是。 林心如是女主角窦漪房,王丽坤是女二聂慎儿,杨幂扮演的雪鸢是窦漪房的跟班,一个忍辱负重的女杀手。 这部剧中美女如云,有尚未整容的张檬,有颜值巅峰的苏青(后来在《延禧攻略》扮演喜塔腊·尔晴),有大美人林心如和王丽坤。 还有客串的胡杏儿、孙菲菲、邓莎……亦都是演艺生涯中颜值最高的时期。 而那个时期的杨幂,没有现在这样削尖的下颌骨,而且在剧中也不惜多次扮丑,但是在很多人的心目中,都会联想到这句话:纵有倾城色,不换莫雪鸢。 雪鸢这个角色具有复杂的人性,要演绎得有血有肉并非易事,但杨幂成功的把这个角色特点发挥了出来,从前期的不信任到心结化解一心为窦漪房卖命,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爱情,最后却是在爱情与友情之间左右为难,只好吞金自尽,香消玉损。 这个角色看哭了很多观众,她的隐忍和忠诚,被杨幂刻画得接近完美。 这部剧评分为7.6分,比《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还要高出1.2分。 也是于正评分最高的一部古偶剧。 也许杨幂自己都不曾想过,自己演技最好的角色是一个不那么美丽的配角。 真能让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其实不会取决于你在戏中是什么咖位,演活了这个角色,那便是演技最好的呈现。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jinrong/22373.html
是shui 让这些企业甘心扎根河源!
披露仍处于理想化阶段 A股市场ESG信披迈入新时代 范围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