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必吃食物 你家做了没

相信在三月三这天,各地都有当地特色的习俗,而我们这边则是在三月三这天必须要吃地菜煮鸡蛋。地菜也就是平时我们所说的荠菜,在其刚刚长出来之时可以用来烧汤和放在包饺子的馅料里提鲜,而到了三月三这天,所有的地菜都已经生长完全,根茎也没那么嫩从而变得很硬,再配上“地菜煮鸡蛋,吃了不怕摔”再适合不过了。

现在就来说说地菜煮鸡蛋的做法,首先当然是准备鸡蛋和地菜啦。

随后在汤锅内放入大量的水,开始煮制,在此期间需要把地菜洗干净,地菜的根无需去除。

当水煮沸时就可放入地菜,之后再把鸡蛋放入,听老一辈的说鸡蛋最好放在中间,这样煮出来的蛋吃了之后身体会更加硬朗。

大约煮10分钟左右就可出锅咯。一定要趁热吃才好。

食材需要准备的有糯米粉、粘米粉、艾草粉、猪肉、春笋、酸菜

三鲜馅料就是猪肉、春笋和酸菜各自切丁,再放入生抽、食盐搅拌即可

先将400克糯米粉、200克粘米粉以及20克艾草粉混合,随后边搅拌边倒入适量的水,不要太心急,先倒一点水开始和面,觉得太干可以再倒一点,和面的时候最好多揉几下使之上劲,这样做出来的青团才会更加Q弹。面团揉好后就可以开始包青团了,先将揉好的面团分成几坨大小适中的小块,在将其分别压扁,当中放入事先已经拌好的三鲜馅料,再揉成圆形即可,之后就是放入锅内蒸制了。

1、青团虽好吃,但是因为有糯米和春笋的成分,胃不好的朋友还是要趁热和少吃为妙。

2、和面的时候一定要切记水不要一下子倒入,凡事都讲究慢工出细活。

今天小厨房有美食的分享就到这里啦,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赞和分享,有什么疑问也可以在下方提出,你的支持是小厨房前行的最大动力


三月三美食有哪些?

1、五色糯米饭

是布依族、壮族等许多民族的传统风味小吃。因糯米饭一般呈黑、红、黄、白、紫5种色彩而得名。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或清明节时节,广西各族人民普遍制作五色糯米饭。壮家人十分喜爱五色糯米饭,把它看作吉祥如意、五谷丰登的象征。

2、畲族乌米饭

在畲族,家家都做乌米饭,全家共餐,馈赠亲友,欢度“乌饭节”。传说,唐代畲族英雄雷万兴率起义军抗击官军围剿,以乌稔果充饥而军威大振,于三月三这天突围成功,连战连捷。畲民为纪念此事,每年三月三要吃乌米饭,集会对歌。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梧州也有吃乌米饭的习俗。

3、小蒜粑

在安徽太湖县畈区,每年农历三月三和清明节,有吃小蒜粑的习俗。小蒜粑主要由小蒜、腊肉和大米粉制成。

据说在很久之前农历三月三是中国的鬼节之一,这一天傍晚,野鬼出来游荡。小蒜味辛性温,吃小蒜粑能散寒杀虫、驱逐鬼魔。因此,人们会在三月三这天,将小蒜粑、大米饭和猪肉等祭品放在祖先坟前,以示缅怀之意。

4、蒿子粑粑

蒿子粑粑又称蒿子粑。是传统江南青团衍生出来的另一种做法。每年农历三月三日吃蒿子粑,是安徽江淮,江南一带汉族民间传统风俗。

5、黎家竹筒饭

竹筒饭是黎族传统美食,通常是黎家人出远门,上山打猎或招待客人时才做的。 用山兰稻冲的“香米”并配肉类为原料,放进新鲜的粉竹或山竹锯成的竹筒中,加适量的水,再用香蕉叶将竹筒口堵严,炭火中绿竹烤焦即可。

三月三有什么美食?

1、春饼

三月初三,上巳日也有一种食俗,就是吃“春饼”,把面赶成薄薄的饼,把鸡蛋煮熟剥去皮,捣碎,有的人家还加进去蒜泥,把薄饼卷起来吃,有的地方暖得早,已经有了小葱,用春饼卷小葱吃。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有趣的春饼来历故事:相传宋朝年间,一个书生名叫陈皓,有一位贤慧的妻子叫阿玉,两人感情深厚,情投意合。

陈皓专心致志读书,但常忘记了吃饭。这可急坏了阿玉,她左思右想,终于想出了做春饼这个办法,春饼既能当饭,又能当菜。陈皓边读书边吃春饼,餐餐吃得香,读书的劲头更足了。不久,陈皓赴京赶考,阿玉又制作春饼并用油炸,给丈夫当干粮。结果,陈皓得中状元,高兴得把妻子做的春饼干粮,送给考官品尝。考官一吃,赞不绝口,顿时写诗作文,称之为“春卷”。

2、艾叶糍粑

清明前后,是艾草生长茂盛且最为鲜嫩的时节,由于农历三月三与清明节靠近,艾叶糍粑也成了“三月三”必吃的美食。将采摘回来的艾叶洗净,煮过以后剁碎,与糯米粉、黄糖混合后舂匀,捏成一个个墨绿色的扁圆形糍粑。最后用芭蕉叶垫底,放进蒸笼蒸熟,即成软绵香甜的艾糍,艾糍里面的馅可咸可甜。

3、乌米饭

畲族,家家都做乌米饭,全家共餐,馈赠亲友,欢度“乌饭节”。传说,唐代畲族英雄雷万兴率起义军抗击官军围剿,以乌稔果充饥而军威大振,于三月三这天突围成功,连战连捷。畲民为纪念此事,每年三月三要吃乌米饭,集会对歌。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梧州也有吃乌米饭的习俗。乌米饭驱邪扶正,健身暖胃,加上独有的枫香味、乌黑油亮的颜色,再配以炒香并捣碎了的花生米及腊肠等配料一起蒸煮,吃起来味道相当美味,是一道深受市民青睐的传统美食。

4、壮粽宁明

壮粽是用糯米、猪肉等煮制成的一种大粽粑,是壮族“三月三”特制的传统食品。壮家粽子起源于宋代,叫“风莫”。它是一种特大的粽粑。大年夜,姑娘们便把煮熟的“风莫”从铁锅里捞出来,以备正月食用。正月十五,出嫁姑娘都要回娘家吃风莫饭,父母打开风莫,分给全家人。儿女须将风莫吃完,以示孝敬父母,祈求父母高寿。

5、水菊粑

每年农历三月三,在安庆太湖县、潜山一带,有吃水菊粑的习俗。水菊又名鼠曲草,清明菜、寒食菜、粑菜,四五月开细小的头状花。在我国的华中、华东、华南及西南各省的原野、田坎、路旁均有生长。春季可以采摘嫩茎叶洗净,拌入糯米面中,蒸熟或者油炸食用,西南各省称作“清明粑”。

关于三月三的美食有哪些

1、桃罐头:在民间传说中,三月三是王母娘娘的生日,在我国的神话中,王母是女仙之首,掌管罚恶、预警灾厉的长生女神,她拥有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还有让人吃了延年益寿的蟠桃,而且还能赐福、赐子、化险消灾。 只不过,在人间,三月三桃花刚开,还不是桃子成熟的季节,因此人们就会吃桃罐头来讨个吉利,希望自己能平平安安,桃花运等好运不断。 2、荠菜煮鸡蛋:相传有一天,华佗采药时遇上大雨,到一位老人家里躲雨,发现老人被头疼病折磨得厉害,于是在老人家菜地旁拔了几颗荠菜和鸡蛋一起煮,老人吃了以后头不痛了,而这天刚好是三月三。 后来,这种吃法在民间就传开了,用荠菜煮鸡蛋就成了三月三的习俗之一,希望自己和家人平平安安,身体健康,不生病。 3、彩色糯米饭:三月三是广西壮族山歌节,彩色糯米饭是主要的美食。 将枫香叶、苏木、密蒙花、紫蓝草用热水煮开至出色,滤掉枝叶,放糯米浸泡6小时左右上色,把染好色的糯米蒸熟即可。 吃彩色糯米饭,有人丁兴旺,身体健壮的寓意。 4、鸡屎藤糖水:在广西和海南等地,有着吃鸡屎藤糖水的习俗。 鸡屎藤是一种草本植物,当叶子被揉碎时能闻到一股类似鸡屎的味道,所以叫鸡屎藤。 用新鲜的鸡屎藤榨成汁,然后再放到锅里烧开,煮开后,绿色的汁水会变成黑色,再和米粉一起和成面团,揉搓成条再切段,蒸熟后再煮成糖水食用即可。 5、蒿子粑粑:在安徽六安,三月初三是鬼节,相传这天晚上会出现鬼火和鬼魂,必须要吃蒿子粑粑这种带有粘性的美食,取粘住灵魂、不会被勾走之意。 蒿子粑粑是将采好的蒿子去掉老叶洗净后,揉出汁水,再加上糯米粉和炒好的咸肉,用手按成一个个巴掌大的饼,蒸熟或煎熟即可。 6、乌米饭:畲族家家都做乌米饭,全家共餐,馈赠亲友,欢度“乌饭节”。 传说,唐代畲族英雄雷万兴率起义军抗击官军围剿,以乌稔果充饥而军威大振,于三月三这天突围成功,连战连捷。 畲民为纪念此事,每年三月三要吃乌米饭,集会对歌。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jinrong/22502.html
暗示或进一步下调 G7国家 首降 !加拿大央行降息25个基点
双塔缺阵!潘臻琦6中5搅乱内线 女篮三将28分险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