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惠南 中国汽车要同时做产品 文化的出海 技术

网易汽车6月8日报道 6月6日-8日,“2024中国汽车重庆论坛”在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本次论坛依然以“在变革的时代塑造行业的未来”为主题,探讨变革中行业现状,激辩百年汽车工业未来。

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古惠南表示,2024年,中国汽车出口强劲增长,但海外对于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壁垒在加强,比如美国加征关税,欧洲碳足迹等,都在增加壁垒。“未来,前面可能是电动化的壁垒,接下来可能是ICV的壁垒,对于我们智能网联和自动驾驶,可能也会诞生新壁垒。”

面对这样的局面,广汽埃安的打法是,构筑六大核心竞争力,依然要用研发、产品矩阵、营销服务创新以及智能制造以及强大的产业链,以及体制机制的创新,来赢得未来市场竞争。“希望我们除了在中国的竞争,更重要的是要放眼全球,参与全球的竞争。”

他认为,对广汽埃安而言,现在是品牌高端化的好时机,因为新能源汽车品牌溢价在上升,同时也是广汽埃安全球化发展的好时机,中国汽车出海应该好于电子产品,家电产品技术衡量也是提高的。

目前,广汽埃安正在研发固态电池,明年将推出L4级自动驾驶出租车的运营。此外他提到,要构建出海的体系,建立国际发展人才队。未来,国外会构建传统汽车的联盟,中国汽车品牌应对这种挑战,要坚持高科技出海,要做产品、技术、文化的出海。

以下是演讲实录:

我今天分享的题目叫广汽埃安高质量出海。因为这次论坛是智电微量,出海是我们最好的未来。

分享两部分:一是简单分享一下我们对当下汽车行业的判断,二是分享广汽埃安的一些做法。

首先当下的形式,大家知道这几天论坛都会提到国内增长,汽车市场还是在增长,但是伴随的是内卷。出海在加速,但是壁垒也在增厚。我们看一下中国汽车市场,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动十来年的培育,一直在保持高速的增长。现在、未来,我们这几年对环保、双碳提得少了,但是未来几年依然会重新回到双碳、环保等等。现在处于战国时代,新能源技术多路线并行走,同时像快充、、换电、补能形式更加多样,另外ICV也是多路线混战。

2024年中国汽车的出口强劲增长,但新能源汽车的壁垒在加强。美国加征关税,欧洲碳足迹等等,都在增加壁垒。同时因为未来可能前面是电动化的壁垒,接下来可能是ICV的壁垒,对于我们智能网联和自动驾驶可能也会诞生新壁垒。

面对这样的局面,广汽埃安的打法是:

第一构筑六大核心竞争力,依然要用研发、产品矩阵、营销服务创新以及智能制造以及强大的产业链,以及体制机制的创新,来赢得未来市场竞争,希望我们除了在中国的竞争,更重要的是要放眼全球,参与全球的竞争。

面对当下,现在的市场对于广汽埃安来讲有几大好:一是好时机。这个好时机首先是品牌高端化的一个好时机。大家知道当下经历新能源汽车,许多传统豪华车在新能源领域品牌溢价能力在下降,而新能源汽车新型品牌溢价能力在不断提升。在这个时候作为广汽埃安已经打下坚实基础的一个品牌,我们也推动了我们品牌的向上。大家看得到,现在还处于一个品牌的发展期。中国汽车广汽埃安全球化发展的好时机,从去年进入东南亚差不多,以往相比,比如在家电时代相比,中国汽车出海应该好于电子产品、家电产品技术衡量也是提高的,我们也在泰国工厂投产。坚持科技的创新来引领,现在提出高质量发展,需要革新。现在固态电池也在研发,同时推出明年的L4级商运营。我们也以后品牌上项目,也是新产品推产品拓展职场。

另外构建出海的体系,建立国际发展人才队。研究出海除了有好时机、好基础之外,还要坚持高科技的出海,及时国外会构建传统汽车的联盟,来推动中国品牌的出海,中国汽车品牌应对这种挑战,产品、技术、文化的出海。最近东南亚除了办工厂,最近跟泰国皇家理工过技术人才,拥有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的国际环境。


现代汽车的文化理念和技术创新(两个方面,可举例说明,600字以上)

现代汽车的文化理念:就是汽车与文化的结合,在中国,要考虑中国的文化元素,尤其是传统文化。 例如,把轿子和汽车的概念结合起来就很好,你如果做到了,就是创新。 再例如,针对农村市场的汽车就要适应中国农民的需要,这个课题也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海尔卖洗衣机的人听农民说,海尔的洗衣机不好,不能洗地瓜。 结果海尔开发了能够洗地瓜的洗衣机。 这就是海尔洗衣机的文化理念。 汽车业是如此。 现代汽车的技术创新:以人为本,低碳环保,是技术创新的出发点。 落脚点是“机械或涡轮增压技术的运用,纯电动或混合电动的探讨,进排气可变正时等”,还有很多。

结合世界汽车文化的发展谈谈中国汽车该如何发展

汽车的发展是如下几点:1.安全性2.稳定性3.舒适性4.耐用性5.创新性6.节能性7.对象性我国汽车在发展方面,由于起步较晚,以及落后与西方国家,所以在汽车发展方面虽然比不上外国,但是可以重视第5点创新性,第7点对象性,不是说安全耐用舒适不重要,而是因为在这些技术层面,我国技术目前还达不到,而创新和对象性则不同,创新是人人都能理解的,但是也不是那么好创新,所以,就只剩下对象性,所谓对象性,是指汽车发展所针对的某些人群。 例如:印度手机10几块钱(印度钱币)非常便宜,虽然不怎么好,但是却依然红火,原因就在于对象性把握的好。 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必须合理的做出不同类型的车,应对不同种类人员的需要,不需要多豪华,也不需要多高的性能,只需针对对象性完成汽车的红火发展,注定会加快技术的进步,从而赶超欧美!

未来汽车新技术和发展趋势

进入21世纪,为了引领和表现新世纪未来汽车的发展走势,不少国际汽车公司接二连三的在全球各大车展中推出自己的概念车和新型汽车。 然而有一个现象必须引起我们关注:作为一个汽车大国,中国却少有汽车企业推出自己开发设计的概念车。 其中的主要原因是我国汽车设计理念和方法的缺乏以及对概念车研发的不够重视。 可以说,一个没有自主设计和自主开发能力的汽车产业,很难说是一个完整的汽车产业。 因而我们必须加大对汽车设计的研究与投入,确立一种积极正确的汽车设计的理念,广泛开展概念汽车的设计。 1 “概念车”的定义所谓“概念车”就是尚未开始进入市场的一种设计独特且具有一定超前意识的新车型。 其主要特点就是:它必须是能给人以思考、能引导新观念的汽车。 一般在它刚设计出时,人们的审美观念、消费能力甚至于汽车制造工业的水平还难以承受。 一般它会以它前卫的外形设计、创新材料的大胆运用、更完美的性能、全新的汽车室内设计等预示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方向。 世界一些大汽车公司每年都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设计自己的概念车,并在一些大型汽车博览会上展示。 可以说,随着概念车的不断推出,不久的将来就可能会出现具有今天某些概念车的某些特征或功能的汽车。 但不一定每一辆概念车都会最终演变为量产车进入市场,大多数的概念车最终只能是个“概念”为人们讨论、研究而已。 2 概念车在现实中的意义2.1 概念车反映汽车产品设计开发的发展趋势2.1.1 表现最高科学水平和最成熟技术的概念车在历届的国际汽车大展之中,各大汽车公司发布和推出许多概念汽车,这些概念车除去造型优美之外,还更多的融入了大量现代的高新技术及手段,概念汽车的推出成为汽车公司引以自豪的理念,概念汽车的研究与开发往往都伴随着新技术和新材料的使用,带有一定的前瞻性,预示着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和开端,因为这个原因,汽车公司对概念汽车的开发都投入极大的人力和物力,以其显示汽车公司的强大发展势头。 各种高科技的应用,使得汽车慢慢地演变为信息、通信、娱乐中心并可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计算机功能及互联网的全方位介入,车载信息,娱乐设备,高级导航设备,实时交通信息功能日趋普及,这些高新技术必然要求汽车设计师们建立起一种超越时空的新的价值体系,各种新技术的出现为汽车设计赋予了更为广阔自由的空间。 汽车的功能也进一步扩展,在概念汽车的开发中,汽车逐渐由冰冷的机器变成人类交流的信息平台,如有的概念车有自己表达感情的方式,具备有喜、怒、哀、乐等表情,这些都使得概念汽车高高地超越于量产汽车,成为一个新的时代的象征。 概念汽车的设计对汽车产品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它代表了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基本思路,是汽车公司设计水平和科技水平的象征。 2.1.2 人类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的最大满足———汽车工程中的人机工程学人机工程学是20世纪50年代初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其目的在于研究、解决工程技术设计与人体之间的关系。 而汽车车身设计中的人体工程学,则是要以人(驾驶员、乘客)为中心,从人体的生理、心理和人体的运动出发,研究车身设计时,在布置和设备等方面,如何适应人的需要,创造出一个操纵方便、安全可靠、美观舒适的驾驶环境和乘坐环境,即设计一个最佳的人—车—环境系统。 汽车设计中的人机分析首先需要对人体各部尺寸进行测量、统计和分析,在进行室内布置设计时以此为依据,确定车内的有效空间,以及各部件、总成(座椅、仪表板、方向盘等)的布置位置和尺寸关系。 通过对人体生理结构的研究,使座椅设计充分符合人体乘坐舒适性要求。 根据对人体的操纵范围和操纵力的测定,确定各操纵装置的布置位置和作用力大小,使人体操纵时自然、迅速、准确、轻便,以降低操纵疲劳程度。 通过对人眼的视觉特性、视野效果的研究、试验、校核驾驶员的信息系统,以保证驾驶员能获得正确的驾驶信息。 根据人体的运动特点,研究汽车碰撞时对人体的合理保护,正确地确定安全带的铰接点位置和对人体的约束力,研究振动时对乘坐舒适性的影响,研究乘客上下车的方便性,以确定车门的开口部位和尺寸。 根据人体的生理要求,合理地确定和布置空调系统。 研究人的心理特性和要求,设计一个舒适、美观、轻松的乘坐环境。 2.1.3 虚拟产品开发技术的运用目前,越来越多的汽车设计公司及制造公司开始使用虚拟产品开发技术,采用三维3D技术虚拟实境开发概念车。 欧宝汽车即采用3D虚拟实境技术设计开发概念车。 设计人员可以亲身体验飘浮在空中的虚拟影像汽车设计和制造,节省了可观的开发费用,并计划推广到其在北美的14座装配厂去。 英国的劳斯莱斯、法国雷诺、德国奥迪,以及意大利、瑞典等汽车厂都在积极进行这种虚拟设计、制造。 过去汽车研究开发中心要开发新车或是改型,都是先用油泥塑造车身实物模型,修改极为耗时。 现在汽车的研发,尤其是概念车的开发越来越追求最短的开发时间。 如果现在引进虚拟产品开发技术,只要在电脑中输入数据,建构出车型数字模型,在实验室中,即可呈现出一辆理想中的汽车影像,工程师们只要戴上目镜,就可看得一清二楚,就有如一辆真的汽车在眼前,经过各位设计工程师的讨论修改后,很快就可设计出理想的新款汽车。 定型后,既可利用电脑中的数据,外包试制零部件和试装新车,实现组装零误差,而且开发时效比过去快多了。 2.1.4 概念车向绿色环保型发展的趋势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已累计生产约15亿辆汽车,据专家估计,2010年全球的汽车产量将达到7 500万辆。 人们在感叹汽车工业迅猛发展的同时,也越来越认识到汽车污染给人类自身带来的危害,于是各国纷纷制定有关汽车的环保措施和法规,以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于是汽车环保设计这一汽车设计新概念被摆到了突出重要的位置上。 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改进发动机配置,包括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二次空气喷射、热反应器、废气再循环系统、催化净化装置、曲轴箱通风系统、燃油蒸发控制系统。 发展代用燃料,开发研究新的环保能源,包括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快速充电蓄电池、混合动力、氢燃料。 在汽车制造过程中使用绿色材料、绿色包装、绿色制造工艺以及绿色设备与装备。 绿色汽车的回收再制造。 2.2 概念车预示道路交通中人类行为方式的演变2.2.1 概念车预示了未来道路交通方式的发展趋势伴随着汽车的发展,汽车的地位也在慢慢地变化,如今汽车在人们心目中成为一种符号、一种财富的象征和一种地位的体现,然而汽车作为一种道路交通方式的本质却被人们忽略。 概念车设计正是基于汽车本质的一种具有预见性的创新设计。 在概念车的设计中通过对人类日常生活方式、人类于道路交通中的使用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等各方面的预测和分析,设想解决未来道路交通方式中的人与物之间的不和谐因素。 当今科技强劲而高速的发展使得交通工具具备了极为广泛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不断地在新车中应用。 当前世界许多大的汽车公司已经意识到今后汽车发展最大的障碍已经不再是技术上的限制了,而是设计师思维的限制了。 现在各大车展中出现的概念车一般为两种:一种是以现有的最新技术已经可以实现的概念车另外一种是那些提出了某些创新但还处于技术方案研究阶段的概念车。 比如能表达自己感情的车,能够随意更换车壳的汽车,能够方便地更改驾驶方式的汽车,能够在水中游的水陆两用车,能够飞的太空汽车,能够变色的汽车。 像由丰田和索尼共同研制的 “POD”车,就能通过车前灯、后视镜、尾部天线以及座椅向车主表达自己的“感情”。 像德国大众旗下西亚特公司在美国国际车展上推出的多功能概念车“Sal?鄄sa”,就有运动型、舒适型和城市型3种驾驶方式可供你选择。 2.2.2 概念车表现各国文化的差异美国作为世界汽车工业的领头羊,在概念车的制造上都是走在世界前列的。 因为各种文化在美国交融、碰撞,因此其概念车更多地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又引起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商业国家,商业设计及实用主义盛行,因此其设计是建立在深厚的美学伦理之上而又真正解决实际问题。 与美国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本概念车。 日本作为世界产量第二的汽车大国,其概念车务实多与想象,技术胜于艺术,更关注解决技术问题,可以说这是日本概念车的设计前提,每一种车型都是为解决一种技术问题而开发的。 而日本车造型保持小巧、简洁、经济的风格特征以及和谐的人机关系处理均体现出了日本人作为东方人思维的细腻和折衷解决问题的处事方法。 美国把设计看作商业行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日本把设计看作加速产品淘汰的一个工具,德国把设计看作社会文化的基础,而法国则把设计看作设计师表现的舞台。 所以从各个国家的概念车设计风格的不同,我们可以看出不同国度的不同设计理念、以及其不同的设计文化背景。 3 结束语未来汽车设计的发展必然随着汽车技术的进步而日新月异,众多设计师的艺术风格也会更广泛更强烈地体现在汽车设计之中,而给予人们更加广泛的选择。 高科技下,个性鲜明、更加人性化的汽车将是21世纪汽车产业发展的必然,因为它符合人类对文化、个性的追求和需要。 因此,加大对概念汽车的设计的重视和投入,将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进作用。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jinrong/26368.html
1岁宝宝中毒身亡!这种 夺命毒药 喝一小口 家家夏季常备
探密文化保护 魔法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