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娃确诊 全班停课!这类肠道病毒引发的疾病进入高发期

紧急提醒!!! “确诊了3例疱疹性咽峡炎,停课5天”“班上出现手足口病,停课10天”

娃一个接一个“中招”,多个班级发布停课消息,这两个病毒到底什么来头?症状有哪些?家长要如何应对?广东祈福医院儿科中心主任张又祥表示,家长做好区分和预防,能让孩子安然度“夏”!

手足口病 VS 疱疹性咽峡炎

哪种更可怕?

孩子莫名其妙 发起了烧, 嘴巴里长满了“小疱疹”, 喉咙痛 得啥也吃不下。每年夏天,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都“忍不住”出来刷存在感。这对“表兄弟”虽然临床表现不相同,但都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 急性传染病, 所以在症状和传播途径上极为相似,又有所区别。

张又祥表示,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的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病毒污染的物品传播。由于肠道病毒各型之间无交叉免疫力,感染一种肠道病毒后,人体不会对其他肠道病毒产生免疫,这也是有些孩子反复感染的原因之一。

与此同时, 两者的症状各不相同:疱疹性咽峡炎主要表现为 口腔上颚、腭弓和扁桃体两侧有疱疹;而 手足口病则以 手、足、口、臀部位出现斑丘疹、疱疹为主要代表。

张又祥主任表示,一般而言,“疱疹性咽峡炎”来得更凶猛,但从并发症来说,手足口要更危险

疱疹性咽峡炎极少出现严重并发症和重症病例,而手足口却有约1%的重症病例,尤其是小龄孩子,会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和脑干脑炎等并发症。

万一孩子中招,家长可以这样做

1、密切关注孩子状态: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都是自限性疾病一般发病5-7天可自愈,对症治疗即可。其间,家长要做好正确退热、口腔护理、预防脱水等工作。

正确退热:精神不佳或高热,给予退热处理,低热可用物理降温;

口腔护理:选择易消化的流质、半流质食物,鼓励孩子多喝凉白开水;

预防脱水:小龄宝宝,多喝母乳或配方奶;大一些的孩子,多喝水、吃奶、汤粥、果汁等来补液。

2、居家观察: 孩子发病后可通过咽部分泌物和粪便排出病毒,通常发病后1周内传染性比较强,所以建议居家隔离1-2周。

3、大人也要注意: 虽然这两种病5岁以下孩子高发,但成人也易感,尤其是免疫力弱的群体。

张又祥提醒:如果孩子 出现以下症状,建议及时就医。 高烧持续不退,38.5℃超过3天,同时出现皮疹或疱疹;精神萎靡、嗜睡、不吃东西、有频繁恶心、呕吐;惊闹不止、烦躁不安、呼吸急促、心率增快、面色苍白(退热后也不缓解);肢体频繁抖动、惊跳,睡眠受到严重影响;头痛、眼球上翻、出冷汗,甚至惊厥发作。

4、五步法做好预防: 打疫苗、勤洗手、吃熟食、少扎堆、晒太阳

采写:南都记者 王道斌 通讯员 戴敏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jinrong/27171.html
曝武磊张玉宁伤情不乐观!战韩国成疑 国足调整首发或重用4新人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