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服役前需要做什么 海试只是开始

中国海军福建舰出海开展首次航行试验。

据央视新闻报道,5月1日8时许,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从上海江南造船厂码头解缆启航,赴相关海域开展首次航行试验。

报道称,根据航母建造工程进展,这次海试主要检测验证福建舰动力、电力等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自2022年6月下水以来,福建舰建造工作按计划稳步推进,顺利完成系泊试验和装设备调试,具备出海进行试验的技术条件。

央视报道中福建舰拆除弹射器棚罩后的航行画面。

央视报道中福建舰拆除弹射器棚罩后的航行画面。

相比辽宁舰与山东舰,福建舰一方面在研发流程上更加先进、完善,另一方面又采用了电磁弹射器等一系列高新技术,极具挑战。那么航母开始海试到正式服役还要做哪些工作?本文将介绍一些航母海试的相关知识,增进读者对航母海试的认知。

航母海试: 从下水到服役充满挑战

航母的研制是一项技术高度密集的矩形系统工程,涉及的学科和专业门类非常广泛,研发和制造的周期都较为漫长。航母下水后,在正式交付海军以及形成战斗力之前都还有不少工作要做。

一般来讲,航母下水后还要经历舾装、系泊试验、系泊模拟航行试验、船厂海试、验收海试、服役试航等,经过船厂(制造方)和军方(用户)的各类试验和考核才能真正意义上交付。

山东舰首次出海试验。

山东舰首次出海试验。

除了像印度这样在航母下水后才安装舰岛的国家之外,全球其他有能力建造航母的国家在研发航母时,普遍遵循相似的整体建造标准。航母是重要的军事资产,基于对安全要求和经济角度的需求,各国在研制流程和试验节点上也保持了较高的一致性,遵循严格的安全标准和测试流程,以确保航母的可靠性和战斗力。

从各种公开信息来看,福建舰接下来要进入海试阶段。所谓“海试”即海上航行状态的实船试验,是航母建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而并非一个单一验收科目。其目的是检查舰船、系统和设备工作的协调性、稳定性、安全性,以及主要功能及性能指标等是否符合规定的使用要求,便于后续改进战术性能。

根据辽宁舰和福建舰以及美国航母的建造、试验经验,海试一般为期1~2年,分为多个阶段逐步完成。海试标志着一艘航母即将完成建造周期,即将进入交付部队的阶段。交付后,按照国际经验,航母形成战斗力大致需要2-5年的时间。但此类经验一般是同一型号航母的普遍试验周期,每当新型航母研发成功时,海试周期可能会有所延长。

以美军新一代航母“福特”级为例。该级航母是21世纪美国海军装备重点发展项目之一,它是美国继“尼米兹”级航母后,适应美军新战略和新任务需求,吸纳先进技术,进行全新设计的航母。“福特”号航母首舰福特号于2017年5月底交付美国海军,但直到2017年才正式服役,且此后仍处于测试状态。在2017年服役后,“福特”号航母直到2021年还在进行全舰抗冲击试验。2021年8月8日,“福特”号才完成了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冲击试验,2022年10月才进行了首次短暂部署。

福特号航母的海试画面。

福特号航母的海试画面。

从开工建造到完成冲击测试,“福特”号航母的海试周期至少跨越了十几年,其中包括多次推迟和延期。具体海试周期的时长由于多次延期而难以精确计算,但足可以看出此类全新设计的航母,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测试和改进过程。

海试中有哪些亮点值得关注?

航母下水后,船体结构的实船试验一般分为系泊试验和海试。通过实船试验,检验船体结构的建造质量,验证船体结构的性能指标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其中系泊试验又称码头试验,是指舰艇在建造过程中的码头或者周边指定海域状态下进行试验,主要是为了检查舰艇的建造质量,以及系统和装备是否安装正确,主要功能是否达标,符合设计规定。

如果说系泊试验相当于是航母制造方的“出厂测试”,主要由设计和建造航母的单位来执行,那么海上试验,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海试”,就是航母在正式交付给海军之前,所要进行的最关键测试阶段。在这个过程中,除了航母的设计和制造团队会参与之外,接装部队也会加入。

海试的过程十分复杂,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动力系统测试、航行性能测试、舰载设备测试、舰载机运作测试、武器系统测试、舰员训练和适应性测试、管损和消防系统试验、综合系统测试等方面。

试验相关单位通常会按照客户专门负责作战试验与鉴定部门设计的海上试验大纲严格进行。安排多个航次,对航母上的各类设备进行多次的严格检测。测试中,制造单位会展示航母的适航性,展示相关系统和设备是否正常运转,一般只需要进行一次。海试中,需要发现航母在真实航行状态下可能存在的问题,验证航母是否能够按照设计指标抵挡住海上风浪等能力。试验中的数据,将对航母的作战能力与生存能力的提升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是航母改进与提高的关键所在。

航母的海试过程中,最具画面感的是最小半径转弯测试。正如字面意思,最小半径转弯测试的目的,是确定航母在进行180度转向时所需的最小转弯半径。因为这项测试中,航母的尾流会在海面上滑出了一个美丽的大圆圈,也被网友戏称为“摊煎饼”。这一测试的目的是确定航母在进行180度转向时所需的最小转弯半径,可以测试航母在紧急规避或需要快速改变航向时的性能,评估航母的机动性和在狭窄水域中的操控能力。

山东舰“摊煎饼”。

山东舰“摊煎饼”。

此外,海试中舰载机在航母上的起降也是很多人关心的重点。航空母舰是“航空”与“母舰”的结合,航母的强大战力正是由丰富的舰载机所赋予的。当代航母上拥有数量庞大的多型舰载机,是航母编队的“尖刀利刃”,一旦作战需要,即可直插海空。福建舰是中国首次配备弹射装置的航母,是否有新型的舰载战斗机、反潜机?训练磨合情况如何?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航母何时服役,非常值得关注。

海军首次组织航母编队实际使用武器演练时歼-15起飞画面。

海军首次组织航母编队实际使用武器演练时歼-15起飞画面。

需要指出的是,即使航母完成全部海试工作,也并不意味它已经具备战斗力,航母在正式交付部队服役后,还需要与驱逐舰、护卫舰、潜艇和补给船等进行编队联合训练,才能形成包括实施对陆攻击、空中防御、反潜作战的作战能力。

即便是美国海军这样有着百年航母使用经验的国家,一艘非新一代的航母形成战斗力也需要2~3年时间,对于采用一系列新技术新装备的中国海军,新型航母的战斗力形成无疑是一种挑战。不过,基于中国海军在航母研发和使用方面展现出的稳健与高效,能够让国产新型航母尽快融入海军作战体系,早日形成战斗力。


国产航母在海上都测试了些什么?

据报道,5月13日,我国首艘国产航母从大连造船厂码头启航,赴相关海域执行海上试验任务。18日中午,航母完成首次海上试验任务,返抵大连造船厂码头。在这6天时间里,国产航母在海上都测试了些什么呢?

海上测试就是发现问题

对航母而言,海上试验是交付部队前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其运行可靠性关乎航母战斗力的高低。海上试验分两个阶段,交舰之前由厂方负责,交舰之后由军方进行。厂方的测试,主要是保证设备运转,保证机械性能达标;军方除了要验证航母本身的技术指标外,还是要完成带有战术背景的测试。只有这一系列的试验全部完成,航母才形成了单舰的作战能力。从厂方到军方,一艘航母的测试过程可以用漫长来形容。

此外,航母要真正投入作战部署,还要配上护航舰艇、潜艇、航空兵,形成一个航母编队,整个编队还要进行夜航、复杂气象条件等方方面面的训练。即使是经验丰富如美国海军,一艘新航母形成战斗力,也需要2到3年时间。这还不包括航母编队的测试和其他磨合时间。对于航母使用经验还不太丰富的中国海军来说,这个过程会更长。

航母试航的最基本目的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要将一艘完美的航母交付部队。如果没有试航阶段的“吹毛求疵”,及时可靠修正磨合,极有可能就会将一些严重隐患随舰带到部队,乃至在将来的作战行动或海上执勤中暴露出来,从而酿成大祸。法国海军“戴高乐”号核动力航母在此前的试航中,准备试飞由美国引进的E-2C“鹰眼”预警机时,竟发现原先设计建造的斜角飞行甲板居然少了4.4米,不能满足降落的需要。最终, “戴高乐”号核动力航母边改边试,海上试验拖了4年才完成。

动力系统性能得到验证

从新华社的描述看,此次国产航母的海上测试基本完成了既定试验项目,动力检测成功达到设计指标。从现场照片及视频来看,也验证了这一点:13日,国产航母是靠拖船拖出泊位的,此时航母动力系统还没有启动;18日,国产航母海试归来,则是依靠自身动力自行返航。整个海上测试的时间和此前预告的时间吻合,表明过程中没有发生大的意外。

海上测试中对于动力系统的监测,主要是看在锅炉全部运转的状态下,航母航行是否可靠稳定。在此期间,航母要先低速航行,然后是高速航行三天三夜,让锅炉全部运转起来。对于航母推进系统的测试,则主要看螺旋桨和轴承的密封度。英国海军的新一代航母“伊丽莎白女王”号海试期间,就因为螺旋桨传动轴的密封出现问题,造成海水倒灌。闹出了不小的乌龙。

外界分析认为,与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相比,国产航母的首次海上测试成功,有一个关键性的因素,那就是人才队伍的成熟。辽宁舰2011年8月10日进行首次出海航行试验,直至2012年8月27日的第十次海上试验,整整花费了一年多时间。而今,有了辽宁舰在前面“摸着石头过河”,国产航母出海时可谓人才济济。此前媒体报道,首艘国产航母编队指挥员是担任过辽宁舰舰长的张峥;曾在辽宁舰服役的官兵,此次也在国产航母的各个岗位效力。所以因此即便是首次出海,各个战位的操作手都能熟练操作。

那么,下一次海上试验的重点是什么?一般而言,解决了航母“动起来”的问题之后,紧接着便是航母能听见、能看见。因此下个科目可能是通信、导航、机电等其它系统。观察航母首次海上试验的成功指数有多高,一个判断标准是看航母首次海试和第二次海试之间的间隔。从现有的图像资料看,首艘国产航母已经安装了基本的雷达和通讯设备,所以,第二次海上试验,应该不会相隔太久。

国产航母或将海试

中国国产航母或将海试,第二艘航空母舰下水仪式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大连造船厂举行。停泊在大连港的国产航母前方多了一艘白色邮轮。英国《简氏防务周刊》表示,这是舷号“89”的中国海军航母保障船,这表明中国的首艘国产航母海试即将开始。

据报道,在中国海军首艘航母“辽宁”号海试期间,舷号“88”的“徐霞客”号保障船始终伴随其航行,该舰能为约2500名人员提供住宿和保障服务。报道称,这艘编号“89”的保障船可能将在中国首艘国产航母试航中扮演相同角色。

报道认为,除了作为休息设施,这艘新的保障船似乎还将被作为工作设施使用,上面可能设置有办公室、会议室和分析设施,可容纳大量工程师、观察员,在航母海试期间可以对它的动力、推进、武器、锚泊等设备进行测试和检验,看它们是否安装就位并工作正常。

此外《简氏防务周刊》还称,中国目前虽然仅有单座歼-15固定翼舰载机在役,但已在研制多种舰载机,其中包括用于电子对抗的双座型的歼-15,以及具弹射起飞能力的歼-15战机,未来供中国第三艘航母使用。

航母概念股龙头

1、在航母建造龙头方面,有股票代码为的中国重工,的中国船舶,中船股份,广船国际,的闽东电力。

2、在航母材料概念方面,股票代码为的宝钢股份,的武钢股份,因为航母的甲板需要特种钢材,外国都没有,所以目前我国的钢铁冶炼技术处在世界发展的前沿。

3、在航母的武器装备方面,股票代码为的航天通信,的航天晨光,的航天长峰,的航天电器,的中信国安,的北斗星通,的大恒科技,的歌尔声学。

4、在航母动力方面,股票代码为的中成股份,的振华科技,的宝光股份,的中核科技,的轴研科技。

今天国产航母动了,海试到底需要试些啥

据新华社消息,我国第一艘国产航母2018年5月13日清晨离开码头,开始海试。

试验阶段又分为系泊试验和海上航行试验两个步骤。系泊试验是指在码头上系泊静止状态对航母各系统进行调试和检测,由于是在静止状态下进行的试验,所以会受到很多限制,很多测试是没法进行的。所以系泊试验结束之后就会进行海上航行试验了。特别是海上航行试验的极限满负荷运转状态,这是最能发现隐患和问题的测试。

海试周期最短三个月到半年,最长一年左右

海试要试验舰船不同性能,为什么相应区域要拦起来?如果突然来个小渔船,它要在那里停着就没法测试速度。同时,航母的转弯半径、抗风浪性,都对海区和气象有一定要求,例如测抗风浪性,必须有巨大风浪,才能检验抗风浪性和抗沉性。航母在所在海区主要试验是针对设计指标进行的,需要满足相应外界条件才行。

海试周期一般是一年,实际完全根据测试情况,没有固定期限,以达到设计标准作为交付的时间节点。假设一个月内能把所有海试项目都检验完,那服役时间会很快。如果这中间有不合格项目,就要改进。改进后还没达到预想结果,就需要返修。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jinrong/328.html
世界格局要变天了 布林肯对华施压无果后 又去 巴勒斯坦 恐吓
扎哈罗娃 真是罕见的人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