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涨260% 海外 再造 市值突破500亿!王宁 泡泡玛特

出海“淘金”,已经成了头部互联网公司以及头部消费类公司的必选项。

最近两年,“潮玩第一股”、“90后的茅台”似乎也度过了水逆期,股价逆势大涨的背后,是海外战略的一次大胜利。

而这场胜利,似乎也为其他消费类企业指明了一些方向。对于还在内卷的国内企业而言,海外市场的增量,或许未来三到五年时间,红利都不会消失。

这点,我们从泡泡玛特的财报中就能窥探一二。

此前,泡泡玛特曾公布了2023年财报,根据财报显示,公司2023年全年实现营收为63亿人民币元,同比增长36.5%;净利润10.89亿元,同比增长128.8%;调整后净利润11.9亿元,同比增长107.6%。

其中,泡泡玛特的内地全年营收为52.3亿元,同比增长25.7%;海外市场营收超过10亿元, 达到10.66亿元,同比增长134.9%。

值得注意的是,泡泡玛特的营收、净利润均创出了历史新高。而海外业务也首次突破了10亿元,营收占比也提升至16.9%。

反馈在资本市场,泡泡玛特股价走势则呈现出了逆市场化趋势。

如果从2022年10月底的9.543港元算起,两年时间,泡泡玛特的股价涨幅就超过了260%,市值突破了510亿港元,尽管相较于巅峰时期差距依然存在,但是对于相对比较疲弱的市场而言,泡泡玛特的表现,堪称优秀。

侃见财经认为,取得这份成绩,对于泡泡玛特来说并不容易。过去的两三年里,王宁和泡泡玛特经历了估值杀以及业绩杀,但能从出海找到业绩增长的新答案,对于企业来说,这并非仅仅只是一次可有可无的尝试,而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新方向。

就像泡泡玛特海外业务总裁文德一所说的那样:“追求规模和盈利从来不是泡泡玛特的终极目的,我们所做的一切是基于为全球消费者带来快乐,这才是出海战略的本质。因此泡泡玛特更要谦逊地循序渐进,不可自满骄傲,急于求成。”

“至暗时刻”已过

2020年12月,顶着“潮玩第一股”的泡泡玛特登陆港交所,在“饥饿营销”以及超高的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加持下,泡泡玛特市值一度突破1400亿港元。

“盲盒经济”之下,年轻人的消费心理充分被调动。

加上一些隐藏款的稀缺性,很快引来了一些黄牛的押注,由于这些隐藏款的流通性良好,价格甚至能翻上数十倍,因而泡泡玛特也一度被称为了“90后的茅台”。

但这种红利期并未持续多久,疯狂的盲盒经济最终引来了监管的注意。

最终,监管给盲盒经营划出红线,盲盒经济的泡沫随之破灭。

2022年8月,泡泡玛特交出了一份糟糕的中报。这份中报中,该公司首次出现了净利润下降。在惨烈的“估值杀”下,泡泡玛特的股价创出了历史新低。

当时,大部分投资者对泡泡玛特都失去了信心。

赚钱能力的下降,以及盲盒经济的崩塌,让王宁以及泡泡玛特备受煎熬。为了挽回市场,王宁也试图抛出一些新故事,包括出海、投资等。

实践证明,王宁的选择并没有错,泡泡玛特的海外战场的确给了正向的反馈。

在2023年中报的业绩说明会上,泡泡玛特董事长王宁也表示:“今年我们预计海外营收能到10亿元,明年海外业务有信心超过整个集团IPO前2019年的收入, 等于在造了一个泡泡玛特。

而从泡泡玛特披露的2023年财报来看,其海外市场全年业绩的确突破了10亿元大关,而王宁也顺利的实现了海外再造泡泡玛特计划。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泡泡玛特相关人员称,“2024年第一季度,港澳台及海外市场同比增长245%至250%”。

也就是说,海外市场的高增长,已经成为泡泡玛特的第二增长曲线,业绩的向好,让市场重拾了对泡泡玛特的信心,因而在疲弱的港股市场,泡泡玛特的股价能够实现年内翻倍,实属不易。

当然,从整体来看,泡泡玛特海外市场尽管增长很快,但是其依旧不足国内市场的五分之一,因此摆在泡泡玛特和王宁面前的挑战依然存在。但总的来说,泡泡玛特的至暗时刻已过,比起大部分同品类公司,泡泡玛特的前景依旧光明。

只是在出海这个计划上,由于各个国家差异性比较明显,因此本土化也成为了泡泡玛特要突破的难题。

资本市场的“选择”

“出海”已成主要战略方向,那么如何“落子”就成了问题的关键。介于每个国家的差异性明显,因而如何本土化则成了新的问题。

文德一曾在接受采访时坦言,“多年实践让泡泡玛特意识到,出海扎根海外市场不能只知道‘卖卖卖’,只追求营收数据的提升。我们更应为当地潮玩行业做出一些贡献与改变,去赋能优秀的本土艺术家,将他们创造的美好,传递给当地甚至全球更多消费者。”

言外之意就是,出海这件事尽管正确,但是困难依然存在。

当下,出海、国际化已经成为了泡泡玛特的“一号任务”。

2023年,泡泡玛特线下门店首次进驻法国、马来西亚、泰国及荷兰,全球门店单日销售额纪录数次刷新,仅泰国首店开业当天,销售额即突破200万元。

截至2023年底,其港澳台及海外门店达到80家,机器人商店达到159台。东南亚市场作为泡泡玛特出海主要战场,泡泡玛特在渠道布局上,更加大开大合,其不仅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开设了多家线下门店,同时加大了线上的布局力度,开设了独立站以及Shopee等东南亚主流电商平台店铺。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潮流玩具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448亿美元,因此,泡泡玛特“钱”景广阔。

摩根士丹利发布报告称,预计今年销售额和经调整净利润将分别按年增长38%和40%。目标价上调18%由38港元升至45港元,同时将今年目标市盈率上调至33倍。大摩认为,上调泡泡玛持目标市盈率,以反映今年更加强劲的盈利增长,并指见证集团转型成为领先IP营运商的过程。

富瑞发表报告,泡泡玛特首季录得同比40%至45%的强劲销售增长后,第二季增长动力或较管理层预期更强劲,故有望于8月公布中期业绩时上调今年销售目标。不仅如此,富瑞还上调了公司的目标价至39.3港元,维持“买入”评级。

国海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公司作为潮玩文化及商业化的先行者与龙头,基于全产业链与平台优势,多维度运营 IP 并变现。且产品品类扩张逻辑持续验证,出海 2.0 开启乘数效应。因此给予公司“买入”评级,并上调了公司的盈利预测。

申万宏源也发布研究报告称,泡泡玛特通过IP孵化、品类扩展和渠道铺新等方式维持稳健增长,IP平台逻辑持续验证;海外加速新店扩张,并直接复制IP扩品类成功经验。

申万宏源还认为,泡泡玛特是满足现代年轻人精神需求的产品,公司头部IP扩张+品类扩张+区域扩张逻辑不断验证。因此,维持该公司“买入”评级。


2011年,买什么股票最赚钱?

由于目前投资者对市场信心不足,投资态度均以谨慎保守为主,以至于让市场出现一批质优价低的投资好品种。 本期《财富》杂志推荐2011年最具投资价值的10只股票,并称这10只股票即使在通胀上升时,也将有不俗表现。 预计在标普500指数明年上涨14%时,这些品种的利润可增长61%。

美盛公司 总市值302亿美元,去年销售收入100亿美元,市盈率15.4倍,股息率0.3%。

加阳公司 总市值126亿美元,去年销售收入91亿美元,市盈率11.8倍,股息率0.1%

陶氏化学 总市值361亿美元,去年销售收入450亿美元,市盈率12.8倍,股息率1.9%

Transocean公司 总市值211亿美元,去年销售收入120亿美元,市盈率9.2倍,股息率N/V

皇家荷兰壳牌 总市值1080亿美元,去年销售收入2780亿美元,市盈率8.3倍,股息率5.5%。

Lennar 总市值28亿美元,去年销售收入31亿美元,市盈率25倍,股息率:1.1%。

华美银行 总市值26亿美元,去年销售收入8.8亿美元,市盈率12.9倍,股息率0.2%

皇家加勒比国际邮轮公司 总市值87亿美元,去年销售收入59亿美元,市盈率12.6倍,股息率N/V

Entropic 总市值7.5亿美元,去年销售收入1.16亿美元,市盈率11.7倍,股息率N/V

苹果公司 总市值2840亿美元,去年销售收入430亿美元,市盈率15.7倍,股息率:N/V

存量股是个什么概念,与一般股票有什么区别

股票是股份制企业(上市和非上市)所有者(即股东)拥有公司资产和权益的凭证。 上市的股票称流通股,可在股票交易所(即二级市场)自由买卖。 非上市的股票没有进入股票交易所,因此不能自由买卖,称非上市流通股。 存量股份是指已经完成股权分置改革、在沪深主板上市的公司有限售期规定的股份,以及新老划断后在沪深主板上市的公司于首次公开发行前已发行的股份。

在股票中,什么是除权,什么事复权?

除权即新的股票持有人在停止过户期内不能享有该种股票的增资配股权利。 就是把流通股东(在全流通市场中,其实只有股东这个概念)获得的权益从股票市值中扣除。 所以不仅送、转、配股要除权,而且红利也要除权。 除权是由于公司股本增加,每股股票所代表的企业实际价值(每股净资产)有所减少,需要在发生该事实之后从股票市场价格中剔除这部分因素,而形成的剔除行为。

除权

上市公司以股票股利分配给股东,也就是公司的盈余转为增资时,或进行配股时,就要对股价进行除权。 上市公司将盈余以现金分配给股东,股价就要除息。

除权产生系因为投资人在除权之前与当天购买者,两者买到的是同一家公司的股票,但是内含的权益不同,显然相当不公平。 因此,必须在除权当天向下调整股价,成为除权参考价。

所谓复权就是对股价和成交量进行权息修复,按照股票的实际涨跌绘制股价走势图,并把成交量调整为相同的股本口径。 股票除权、除息之后,股价随之产生了变化,但实际成本并没有变化。 如:原来20元的股票,十送十之后为10元,但实际还是相当于20元。 从K线图上看这个价位看似很低,但很可能就是一个历史高位。

例如某股票除权前日流通盘为5000万股,价格为10元,成交量为500万股,换手率为10%,10送10之后除权报价为5元,流通盘为1亿股,除权当日走出填权行情,收盘于 5.5元,上涨10%,成交量为1000万股,换手率也是10%(和前一交易日相比具有同样的成交量水平)。 复权处理后股价为11元,相对于前一日的10元上涨了10%,成交量为500万股,这样在股价走势图上真实反映了股价涨跌,同时成交量在除权前后也具有可比性。

复权的形式向前复权和向后复权 向前复权,就是保持现有价位不变,将以前的价格缩减,将除权前的K线向下平移,使图形吻合,保持股

复权操作示意图

价走势的连续性。 向后复权,就是保持先前的价格不变,而将以后的价格增加。上面的例子采用的就是向后复权。 两者最明显的区别在于向前复权的当前周期报价和K线显示价格完全一致,而向后复权的报价大多高于K线显示价格。 例如,某只股票当前价格10元,在这之前曾经每10股送10股,前者复权后的价格仍是10元,后者则为20元。 自动复权和精确复权 所谓自动复权,指股票软件自动确定当日是否有除权发生,根据今日收到的昨收盘和上一交易日的收盘价对比,若二者不等,则能肯定今天有除权,进而推算送配方案,进行复权处理。这种方法有很多问题,不能做到准确复权。 精确复权是根据上市公司的权益分派、公积金转增股本、配股等情况和交易所的除权报价方案精确计算复权价格。精确复权的计算公式: 前复权:复权后价格=[(复权前价格-现金红利)+配(新)股价格×流通股份变动比例]÷(1+流通股份变动比例) 后复权:复权后价格=复权前价格×(1+流通股份变动比例)-配(新)股价格×流通股份变动比例+现金红利 编辑本段复权的用途不进行权息修正(复权),就很可能影响您的正确判断。目前一些证券分析软件具有计算股票的复权价格功能。通过复权功能可以消除由于除权除息造成的价格、指标的走势畸变。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120.77.238.70/jinrong/37839.html
杨利娟调岗位 海底捞划重点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