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炸 巨头杀疯了!阿里 降价97%!百度出 !

最近打得正酣的大模型价格战,又迎来了两个重量级选手。

5月21日,阿里云发布降价公告,将旗下通义千问的多款商业化及开源模型进行大幅降价。其中,对标GPT-4的商业化模型Qwen-Long的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输入价格从0.02元/千tokens降至0.0005元/千tokens,直降97%;输出价格从0.02元/千tokens降至0.002元/千tokens,直降90%。阿里降价消息发布后,百度智能云也发布公告称,百度文心大模型的两款主力模型ENIRESpeed、ENIRELite将全面免费,并即刻生效。

一周以前,字节跳动正式宣布旗下的豆包大模型大幅降价,让大模型从“以分计价”进入到“以厘计价”阶段,带来巨大的行业震动。在字节调整大模型定价后,业内纷纷猜测阿里、百度等巨头是否会跟进降价。随着阿里与百度两大巨头入局大模型“价格战”,一场腥风血雨的行业价格淘汰赛有愈演愈烈之势,B端企业与AI应用初创公司或从中直接受益,而模型层的小厂商或将面临更加巨大的压力。

阿里和百度,“硬刚”字节

今天,阿里云官方网站发布降价公告,对通义千问9款商业化和开源模型的价格进行大幅降价。其中,对标GPT-4的主力模型Qwen-Long输入价格降至0.0005元/千tokens,降幅达97%,输出价格降至0.002元/千tokens,降幅达90%。1块钱可以买200万tokens,相当于5本《新华字典》的文字量。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5月15日,字节才对外宣布豆包大模型正式开启对外服务,豆包通用模型pro-32k版、pro-128k版在企业市场的推理输入价格仅为0.0008元/千tokens、0.005元/千tokens,较行业降幅达99.3%、95.8%,并声称已经击穿了大模型行业的最底价,成为“价格屠夫”,在行业内掀起巨大波澜。

然而时隔一周,这个地板价就被阿里击穿了。面对阿里咄咄逼人的降价策略,字节火山引擎相关负责人今日回应称,“非常欢迎通义千问大模型降价,共同助力企业以更低成本探索AI转型,加速大模型应用场景落地。”不过,该负责人也同时表示,据介绍,豆包大模型在大幅降价同时,还为客户提供了业内最高标准的TPM(每分钟Tokens)和RPM(每分钟请求数),每分钟处理Tokens限额达到业内同规格模型的数倍,能够支持大量并发请求,有助于企业在生产系统调用大模型。

在阿里宣布降价以后,百度也迅速跟进,并且直接采取免费策略。百度智能云今日发布公告称,百度文心大模型的两款主力模型ENIRESpeed、ENIRELite将全面免费,并即刻生效。

记者注意到,5月15日字节宣布降价后,百度当天曾对外表示:“使用大模型不应该只看价格,更要看综合效果,只有让AI应用效果更好、响应速度更快、分发渠道更广,才能让人们切实感受AI为社会生产带来的便利。”同时,百度还表示“闭源大模型+公有云”已经成为全球AI市场的主流趋势,能实现比开源大模型性能更好、成本更低的综合效果,并透露文心大模型日均处理tokens文本已达2490亿。

如今看来,面对友商步步紧逼的攻势,百度也坐不住了。随着三个大模型厂商的入局,大模型“价格战”的厮杀也将愈演愈烈,空气中已弥漫着浓浓的火药味。

大模型掀降价潮,行业或面临淘汰赛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不仅是阿里、百度、字节等头部大厂,不少中小大模型厂商也纷纷宣布降价。例如,大模型初创公司智谱AI将旗下入门级大模型GLM-3-Turbo(128K上下文)的价格从0.005元/千tokens降低到0.001元/千tokens,降幅达80%。私募巨头幻方量化旗下的大模型DeepSeek-V2(32K上下文)价格降至每千tokens输入0.001元、输出0.002元。

华龙证券研报表示,随着国内外大模型厂商技术角逐进一步激烈,大模型行业开启价格战信号明显。华福证券研报亦表示,定价的持续走低有望带来更快的商业化落地,进而会衍生出更多的微调及推理等需求,将逐步盘活国内AI应用及国产算力发展。

赛智产业研究院院长赵刚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B端企业用户而言,大模型的使用成本将大幅降低,性价比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感和获得感得到提升,将推动在更多业务领域使用大模型赋能。对应用层的创业公司而言,“价格战”是一个重大利好,这意味着大模型的调用成本将大幅降低,有利于应用创业公司加快创新步伐,开发出更多商业化的大模型应用,促进大模型技术推广。

华龙证券研报指出,对下游企业来说,推理成本进一步降低,AI应用行业有望迎来成本拐点。同时,更多C端用户有望免费使用基础AI应用,庞大的访问量有助于企业进一步提升模型服务能力,完成良性循环。

不过,对于大模型厂商而言,大模型掀起降价潮对于大厂与小厂的影响是不同的。字节火山引擎总裁谭待在谈到豆包降价策略时表示,“一个人现在创业,如果要花1万块钱调用大模型,可能会觉得有点贵。我们把价格降到1%都不到,100块钱就能用起来,他的想法也就更容易尝试。”对于资金雄厚的大厂而言,降价将够降低使用门槛,有望吸引更广泛的企业用户群体,从而进一步平衡收入和成本。

对于一些专注于提升模型能力、未能砸足够资金抢夺客户与市场的大模型初创公司而言,腥风血雨的价格战绝非一件好事。事实上,在字节豆包大模型大幅降价以后,就有国内明星AI公司的内部人员对外表示,一些客户已经在问询其产品是否会跟进降价,带来了一定的压力。赵刚坦言,对于阿里、字节等大厂以及融到资金的创业公司,价格战是其保持市场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但对于资金紧张的创业公司,价格战可能就是让企业淘汰出局的致命一击。

华创证券研报认为,整体来看,降低成本是推动大模型快进到“价值创造阶段”的关键要素,更低的成本价格才能真正满足企业的复杂业务场景需求,充分验证大模型的应用价值。尽管模型终端的价格压降或将促使大模型企业对上游加强成本管控,但目前我国企业正处于AI转型的关键时期,低成本下AI模型生态将进一步完善,终端应用亦将涌现出一批核心的创新应用。


京东苏宁国美价格战(电商巨头展开激烈竞争,消费者受益于降价大战!)

京东苏宁国美价格战:电商巨头展开激烈竞争,消费者受益于降价大战!

随着电商行业的不断发展,京东、苏宁、国美等电商巨头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为了争夺市场份额,这些电商巨头开始了一场激烈的价格战,消费者也因此受益于降价大战。

1.京东价格战:低价保障,让消费者买得更放心

京东一直以来都以价格优势著称,而在价格战中,京东更是推出了低价保障政策。只要在购买商品时发现同款商品在其他平台上的价格比京东低,京东将会补贴差价,让消费者买得更放心。

此外,京东还推出了多种优惠活动,如618年中大促、双十一等,让消费者买到心仪的商品,同时享受到更多的优惠。

2.苏宁价格战:线上线下联动,为消费者带来更多实惠

苏宁在价格战中的策略是线上线下联动,将线上的价格优势和线下的服务优势相结合。苏宁推出了“苏宁易购”和“苏宁门店”两个平台,让消费者可以在线上选购商品,线下进行取货和服务,同时享受到更多优惠。

此外,苏宁还推出了多种优惠活动,如618年中大促、双十一等,让消费者买到心仪的商品,同时享受到更多的实惠。

3.国美价格战:多重优惠,让消费者享受到更多实惠

国美在价格战中的策略是多重优惠,让消费者可以享受到更多的实惠。国美推出了多种优惠活动,如618年中大促、双十一等,同时还推出了“国美+”会员制度,让会员可以享受到更多的优惠和服务。

此外,国美还推出了“0元试用”和“7天无理由退货”等服务,让消费者可以更加放心地购物。

国家再次出手!腾讯、百度、京东均受处罚,互联网巨头难“任性”

国家再次出手。

2021年3月12日下午,国家市场监督总局,向反垄断市场“又开了一枪”。

从去年马云的外滩发言开始,蚂蚁金服上市计划夭折,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就立马宣布了《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直指大数据杀熟和电商平台“二选一”行为。

而前几天的这一枪, 瞄准的除了阿里,网络、腾讯、苏宁、滴滴、京东等等互联网巨头企业也统统榜上有名!

可谓是声势不小。

经营者过于集中

违反了经济的长期主义

这些巨头犯了什么事?

我们在市场监管总局的官网查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规定,以下公司案件立案调查(节选):

以上这些经营活动,看上去属于正常的商业收购案,但其实大多数不知道的是,不管是阿里还是腾讯,不管是网络还是京东,都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第二十一条:

构成违法实施经营者集中。

什么是“经营者集中”?

就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企业相互合并,或者一个或多个个人或企业对其他企业全部或部分获得控制,从而导致相互关系上的持久变迁的行为。

这听下来,感觉也不像坏事,怎么就违法了?

没错,经营者集中有利于发挥规模经济的作用,提高经营者的竞争能力。这能够让有实力的企业变得更有竞争力,甚至当它成长到足够大时,还能够突破国家边界,树立在世界企业之林。

但,这并不是“经营者集中”的全部影响。

更严重的影响是, 过度集中又会产生或加强市场支配地位,限制竞争,损害效率。

即便我们作为普通人,很难去影响整个市场的方向,但我们应该知道:

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市场,最终目的都不是追求短平快,而是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 健康 经济。

所以说,这些企业是巨头没错,但它们也确实扰乱市场了。

巨头垄断市场

吃相过于难看

前段时候,“社区团购”被炒得很火。

滴滴、美团、阿里、拼多多等互联网巨头纷纷入场,谁都不想轻易放过这个香饽饽,刘强东更是亲自挂帅上阵,瞄准京东社区团购业务。

可蛋糕只有这么大一块,却有这么多企业,要怎么分呢?

当然还是资本的一贯套路: 用烧钱大战,先抢占市场,再吞并割韭菜,与外卖和打车软件一样的配方。

很快,人们开始声讨无良企业,连街边“卖菜商贩”的生计都不放过... ...随着舆论发酵,人民日报也看不下去,评论道:

“互联网巨头别只惦记几捆白菜、几斤水果的流量, 科技 创新的星辰大海、未来的无限可能性,其实更令人心潮澎湃。”

这表达的意思已经足够明显了。

身为巨无霸的互联网企业,手握大把的资源却不去创新研发,反倒是和街边卖菜老伯去争几颗白菜的利润... ...

这吃相,实属不太好看。

其实,像社区团购这样的垄断,多多少少都给我们带来了负面影响。

就比如以前的商业竞争都是靠产品说话,你家东西质量好,也有创新,服务也不错,那平台都会抢着邀请入驻;但后来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平台开始反客为主,疯狂刷流量、买热度,裹挟大量商家冲进战场,赚取了大笔利润。

可最后商家发现,赚得竟然还不如以前多 。

本质上,这就是在一步步实现资本垄断。

市场的百家争鸣

远远 健康 于一枝独秀

有个关于三星的段子,是这样讲的:

试想一下,当我们的生活也变成这样的话,那该有多诡异?

有人说, 资本的逐利是无处不在的。

的确如此,不过可以期待的是,未来互联网资本为王的时代将不复存在。

虽然说企业被罚,都是不痛不痒的,但这不妨碍这是国家放出的一个强硬的态度,以后类似的反垄断监管会是“常态”。

只要中国的市场发展战略不发生大的变化,那监管市场的力度就不会减轻。

互联网野蛮生长的时代即将落幕,再也不能靠着资本“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没有生活在垄断的商业 社会 ,意味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是多元化的;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也会迎来发展的机遇,不会因为资本扰乱价格,真正依靠核心技术来竞争。

从这一动作来看,我们也能明显地感受到:

国家想要的是百家争鸣,而不是一枝独秀。

而这,同样也是大多数普通人想要的。

〖铜仁五日游线路〗今天,阿里正式杀入房产!BBAT都想再造一个600亿美金的贝壳找房?

今天,阿里正式杀入房产。 9月16日下午,天猫与易居发布战略合作,联合推出“天猫好房”平台。 在发布会现场,天猫好房甚至喊出了“至少在未来的3年内不赚钱,所有收入100%补贴购房者”的口号。 天猫好房计划在传统购房旺季“金九银十”之外再创造一个“钻石双11”。 发布会上,天猫还与易居一起发布了“不动产交易协作机制”。 该机制将基于新的产品升级,提供新房、二手房、特价房和拍卖房四大交易场景,承载房产线上交易过程的多项服务功能。 阿里卖房这个动作不是突发奇想,而是早有预谋。 一个多月前,阿里就已经以8.28亿港元增持了易居控股。 就在阿里杀入房地产这一天,贝壳找房的市值突破600亿美金,9月16日收盘市值为619.48亿美金,足足4200多亿人民币,距离上市发行前的230亿美元估值涨了两三倍。 重要的是,贝壳找房的市值已经远远远远超过了万科!!对于阿里此举,不少地产业内人士猜测是在战略上对垒“腾讯+贝壳”的组合,有人看好阿里流量、蚂蚁金服金融能力给房产带来的转变,也有人对于“易居和天猫”对行业的深耕程度持怀疑心态。 毕竟,房地产本质还是一个重线下重交易重渠道的行业,易居有的是数据能力,天猫有的是流量优势,两者都没有覆盖经纪人的渠道优势。 真到卖房环节,天猫好房是成为下一个“房天下”还是下一个“贝壳”,市场想象力具有天壤之别。 不过,这都是战术上的细节。 仅从大趋势和战略层面来讲,就像恒大早年跨界造车一样,一开始也经受了不少质疑,但如果踏入了一条向上的河流,其实战术层面对于终局的影响是可控的。 互联网巨头跨界布局房产,都是盯上了一个大趋势——房地产正在从增量市场进入存量,存量市场的活跃主要靠交易、运营而非开发。 有交易,就有互联网巨头们可发挥的空间。 那么,围绕阿里如今房产这个话题,阿里怎么卖房倒不是最重要的,房地产存量市场是否足够大,能不能折腾起更大的水花来,是不是一条正在向上的河流,能不能带着互联网巨头们走出第二增长曲线——这些或许才是真正值得关注和探讨的。 BBATJM杀入房地产互联网巨头在房产服务领域的投资布局房地产存量时代的盛宴,BBATJM其实早就入局了,他们坚定不移的看好这个基本盘。 早在今年5月,京东正式上线“自营房产”业务,还牵手中骏地产完成了线上直播卖房首秀。 京东零售集团CEO徐雷透露京东曾创造出11天销售4万套的佳绩。 上个月,腾讯重金扶持的贝壳找房成功登陆纽交所,市值突破600亿美元,成为市值第5大的中概股互联网公司。 当互联网公司成长为千亿市值乃至万亿市值巨头,我们发现他们都不约而同盯上房产服务这个赛道。 通过梳理互联网巨头近十年在房产服务领域的布局,PropTech研习社发现,网络入局最早、以财务投资为主;阿里、腾讯出手阔绰,战略投资居多;京东发力较晚,但实力不容小觑;小米最为长情,接近三成的项目获得追加投资;而用户量激增的字节跳动和快手也开始试水房产领域。 网络入局最早,以财务投资为主网络是BAT三家中最早入局房地产服务的。 2010年8月, 网络就和新浪乐居合作推出了房地产搜索平台“网络乐居”;2011年3月,网络战略投资互联网房产中介“安居客”,2015年“安居客”被58同城收购,网络顺利退出;2016年,网络投资了互联网家装品牌“闪电刷新”;2016年、2017年,网络相继参与链家B轮和D轮融资,有趣的是,这两轮投资的参与方都有腾讯;2017年5月,度小满金融旗下“网络有钱花”与“租了么”合作的产品“租了么钱包”正式上线,双方联合推广房租分期月付消费模式,改变传统押一付三租房模式,扩大网络租房在全国的市场覆盖;2018年10月,度小满金融旗下网络有钱花家装分期板块因行业竞争激烈、业务规模有限从官网上下架。 今年8月,贝壳找房在纽交所成功挂牌上市。 截止目前,贝壳找房的市值已经超过600亿美元,较股东网络的市值高出近200亿美元。 可以看出虽然网络较早涉足房地产领域,但财务投资属性较强,战略属性较弱,与安居客、贝壳找房等被投企业之间的合作较少。 总体来说,网络在房产服务领域的布局不温不火,可谓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白白浪费大好“流量”资源。 阿里加速布局,天猫亲自上阵卖房阿里在房产服务领域的投资布局可以追溯到2015年。 2015年,阿里投资德国留学生租房平台“Nestpick”以及租房买房APP“宅急搜”,“Nestpick”现在还正常营业,“宅急搜”因为经营不善已经关闭。 2016年9月,阿里旗下的二手交易平台“闲鱼”就上线了租房业务,借助阿里内部的信任体系,在不到6个月的时间内平台上的房源已经达到了100万套。 2017年3月,蚂蚁金服战略投资长租公寓品牌“蘑菇租房”,“蘑菇租房”也成为首家入驻支付宝租房频道的租房平台。 2017年10月,支付宝正式上线租房业务,并在上海、北京、深圳、杭州、南京、成都、西安、郑州8个城市率先推广信用租房,即芝麻信用分650分以上的租客可以免去租房押金。 进入2018年,阿里在房地产领域的战略布局明显加快。 2018年2月,阿里战略投资家居连锁龙头“居然之家”,后者已于2019年底在A股上市;7月,阿里参与“易居”Pre-IPO轮融资,后者于2018年8月在港交所上市;11月,阿里向家装后市场服务平台“神工007”战略投资2500万美元,天猫将与“神工007”深度合作,布局建材家居新零售,打通线上线下数据,实现“仓送装”一体化。 可以看出,阿里在BATJ中较早涉足长租公寓——2016年闲鱼上线租房业务,2017年支付宝上线租房业务、两次投资蘑菇租房。 和腾讯“买买买”的战略相比,阿里更倾向于建立自己的租房系统。 2019年初,阿里大手笔投资“蛋壳公寓”,后者已于今年初登陆资本市场。 然而,蛋壳公寓最近半年来一直负面缠身。 近日,蛋壳公寓因侵害用户权益遭工信部强制下架。 截止发稿前,蛋壳公寓的市值仅为10.6亿美元,较上市首日24.8亿美元的市值已经蒸发超过一半。 进入2020年,阿里耗资8.2亿港元,对易居控股的持股比例增至8.32%。 此外,天猫还与易居一起发布了“不动产交易协作机制”。 该机制将基于新的产品升级,提供新房、二手房、特价房和拍卖房四大交易场景,承载房产线上交易过程的多项服务功能。 这个动作难免让人怀疑“不动产交易协作机制”是为了“对抗”贝壳找房的ACN(经纪人协作网络)。 莫非是贝壳找房的一家独大让阿里产生了危机感?业内人士对此评价道,住宅交易领域将是贝壳一家独大,其他人没什么机会了,正如微信之后,阿里的“来往”只能绕道走,改成2B的钉钉。 在房地产领域,阿里应该切入商业地产,让钉钉与办公租赁协同,让饿了么等本地服务业务和商铺租赁协同。 有趣的是,在长租公寓和房产中介领域,阿里和腾讯分别押注了不同的种子选手。 腾讯重仓了自如和贝壳找房,而阿里押注了蛋壳和易居控股。 截止目前,在上述两个赛道的比拼中,腾讯押注的贝壳找房和自如均略胜一筹。 腾讯遍地开花,重仓贝壳+物业在房产服务领域,腾讯在下一盘很大的棋,涉足商业地产、长租公寓、房地产O2O、互联网家装等众多领域。 在商业地产方面,腾讯豪掷100亿元战略投资万达商业地产,后者在全国拥有200多家万达广场;在房产中介领域,腾讯不仅投资了链家,也间接参股安居客;在长租公寓方面,腾讯投资了链家旗下的“自如”;在联合办公方面,腾讯投资了“梦想加”;在互联网家装方面,腾讯投资了“美家帮”;在房地产O2O方面,腾讯投资了易居全资子公司乐居;在房产金融方面,腾讯投资了租房分期平台“会分期”。 去年初,链家系产品“贝壳找房”正式入驻微信“九宫格”。 在此之前,对比微信APP和支付宝APP,我们可以发现在第三方服务板块,腾讯和阿里相比,除了出行领域和电商领域有些许不对称外,唯独缺失租房板块。 如今,微信“九宫格”新增贝壳找房小程序,其实正好补齐腾讯在租房上的短板。 在房产服务领域,腾讯投资成绩斐然,投出了贝壳找房、自如、梦想加、乐居等风格迥异的房产企业。 可以看出,腾讯在房产领域的投资布局沿袭了其一贯作风:遍地开花,以中后期投资为主。 当然,在所有的投资中,腾讯最出彩的一笔就是接连下注链家和贝壳找房。 招股书显示,腾讯是贝壳找房第一大机构股东,持股12.3%仅次于创始人左晖。 近日,腾讯再次掏出2.3亿美元增持贝壳找房的股份至16.5%。 今年以来,腾讯还显示出对物业公司的兴趣,接连入股了世茂服务和恒大物业两家物管公司。 其中,腾讯对世茂服务投资1.14亿美元,对恒大物业投资12亿元。 京东与阿里再次直面,APP端亲自卖房和BAT相比,京东在房产服务领域的投资布局较少,仅投资了互联网家装品牌“绿豆家装”、租房分期平台“会分期”,以及跟随“老大哥”腾讯战略投资万达商业地产。 然而,京东的房产野心不容小觑。 2017年10月,京东成为北京住房租赁市场的支持平台,同月,京东商城正式上线房产电商平台“京东房产”;2018年9月,京东上线“京东直租”业务,直租业务的房源由多家品牌公寓提供。 截至目前,京东商城中的“京东房产”频道涵盖新房、二手房、租房、海外置业、文旅地产等子项目。 今年5月,不甘心只卖3C家电产品的京东在房产领域又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即正式上线“自营房产”业务。 京东零售集团CEO徐雷将自营模式解释为“不只是导流,而是售前、售中、售后的标准化服务”。 据了解,京东自营房产业务是从去年“双十一”开始规划的,经过大概将近半年的准备,最终于今年5月份正式上线。 京东在房产服务领域起步较晚,但实力不容小觑。 京东商城是国内第二大电商平台,日活跃用户超过3.6亿人,京东数科即将在科创板上市、京东物流也已成长为估值百亿美金的独角兽。 虽然京东还没有参股长租公寓企业,但与房产运营相关的流量、获客、技术、仓储物流等条件,京东无一例外都具备。 京东最近两年先后上线的京东自营房产以及京东直租,虽然短期还无法撼动链家、安居客等老牌房产中介的地位,但还是足以让BAT感到后怕。 小米广撒网,广积粮,财务投资为主2019年4月,小米新成立一家谧空间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万元,经营范围包括“自有房屋租赁”。 这并不是小米第一次涉足长租公寓领域。 其实,早在2014年,雷军旗下的顺为资本就一口气投资了YOU+和寓见两家长租公寓。 随后,顺为资本又投资了乐乎、可遇公寓。 不管是投资还是自建,雷军在房产服务领域的野心早已凸显。 据不完全统计,雷军旗下的顺为资本投资的房产服务项目多达19起,涉及长租公寓、互联网家装、房产金融、联合办公等众多领域。 不同于偏爱战略投资的阿里和腾讯,小米更钟情于成长期的创业企业。 其中,A轮及以前的投资项目占比接近一半,B 轮及以前的投资项目占比接近八成。 此外,小米对看好的赛道持续加码,对看中的好企业多次投资。 据不完全统计,小米一共投资了4家长租公寓企业:YOU+、寓见、乐乎、可遇公寓;5家互联网家装企业:酷家乐、丽维家、神工007、爱空间、装小蜜;3家房产O2O:爱屋吉屋、房呀、新趋势地产。 此外,爱屋吉屋、优办网、丽维家、神工007和爱空间5家创业公司深得小米青睐,均获得了顺为资本的多轮投资。 投的多,不可避免死的也多。 小米投资的房产O2O企业爱屋吉屋、房呀以及联合办公企业优办均已宣告破产,长租公寓品牌寓见公寓在资金链断裂后也被麦家公寓收购。 上述企业在倒闭后,投资方小米一次又一次地被推上风口浪尖。 但不管怎么,小米在房产服务领域的投资是互联网企业中最多的一家,这一记录BATJ均难以超越。 字节跳动孵化幸福里,流量变现为主除了BATJM等巨头,字节跳动和快手也对房产领域表露出浓厚的兴趣。 2019年8月,字节跳动完成收购房地产交易平台“幸福里”。 公开资料显示,幸福里是一家房产信息综合平台,前身是今日头条房产频道,2019年成为独立品牌,目前主要以今日头条的流量变现为主。 今年6月,幸福里推出“房产创造营成长计划”,覆盖广州、长沙等8座城市,鼓励和扶持优质房产内容创作,培养和提升经纪人的线上获客能力。 公开资料显示,字节跳动涉足房产领域与创始人张一鸣的个人背景不无关系。 在成立字节跳动前,张一鸣曾担任房产搜索网站九九房CEO。 据中国企业家报道,在九九房工作期间,张一鸣就已经显露出对资讯产品的兴趣。 2011年上半年,九九房推出了看房日记、房产资讯两款房产领域的资讯内容产品,其后又发布了掌上租房、掌上买房、掌上新房三款应用。 抖音的竞争对手快手也嗅到了房地产的商机。 2020年7月,天眼查数据显示,快手的关联公司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新增 “快说房”“快手家装”等多条商标信息,目前商标状态为“等待实质审查”。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7月,公司经营范围包括计算机软硬件、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的技术开发、技术推广、技术转让、技术咨询等。 此外,该公司于2018年12月发生经营范围变更,新增“物业管理”。 盘点下来,阿里杀入房产只是互联网巨头跨界的一角。 BBATJM密集的投资布局动作背后,其实更像是一场船票之争——在正在开启的地产存量盛宴里,以什么样的姿势,怎样的打法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Stay in the game”。 只需要你认清的是,这个game值得入场。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keji312/10223.html
陷入自己网中的蜘蛛 扎哈罗娃嘲讽美国
我们打探清楚了 与天府一小互为姊妹校 成都这所今年9月上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