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各地餐饮生意断崖下滑 五一 倒下的店越来越多…… 大降温!

当内卷成为常态,摆在餐饮人面前的只有一条路:熬下去。

本文由红餐网(ID:hongcan18)原创首发,作者:何沛凌;编辑:王秀清。

餐饮业有句老话叫“神仙难过三四月”,3、4月是传统淡季,但今年的3、4月似乎更加难熬,再加上传统旺季的“五一”假期“不旺”,不少餐饮店都出现了营收下滑,一些撑不下去的餐饮人只能闭店离场。

淡季更淡、旺季不旺

“五一”后餐饮生意断崖式下滑

今年餐饮消费旺季不再?

近日,南方迎来强降雨天气,不少餐饮老板纷纷吐槽称,“龙舟水,无运行(粤语俗语,大意为:连日降雨,行情很差)”。

每年5月中旬至6月中旬是南方的雨季,餐饮消费冷淡,但今年很多餐饮人感触跟往年有着明显的不同,自4月下旬到“五一”假期都在下雨,生意受到了不小影响,好不容易放晴几天,又迎来了雨季。

对于很多餐饮人来说,“五一”假期是一年中位数不多的旺季之一。成都豪虾传创始人蒋毅向红餐网透露,3、4月,有不少同行向他倒苦水称营业额持续下滑,大家都盼望着“五一”能回血。然而,今年“五一”却让很多餐饮人失望。即使在未受降雨天气影响的北方,生意也没有太大起色。

事实上,“五一”期间这种惨淡局面,可能只是今年餐饮业的一个缩影。一些餐饮老板甚至对接下来大半年的生意都不抱期待,“今年没有淡季,因为全年都会是淡季”。

1、神仙难过三四月,五月也不好过

“今年3-4月业绩比去年少了三分之一。”在北京郊区开粉面小吃店的刘君(化名)告诉红餐网,他的店50平左右,全年租金12万元。去年3月收入17万元左右,今年3月只有11万多元,4月有所回升,达到13万元左右,但也比去年同期少了5万多元。

店里生意不好,刘君原本雇了2名店员,今年换成了小时工,人不多的时候就靠他和妻子打理,这样可以省下一些人工成本。

经营馄饨店的沈馨(化名)也表示,今年4月前每天营业额约1000元,进入4月生意开始莫名其妙地变差,一天营业额只有600元左右,“同行也个个都叫苦连天”。经营烘焙店的刘永强(化名)更是直言,“四月业绩腰斩。”

好不容易熬过3、4月,原本期待“五一”能大卖一场,不少餐饮人却落了空。

小悠(化名)去年10月在佛山开了一家奶茶店,没有加盟,主要做周边社区的生意,根据她在小红书上晒出的门店营业额来看,今年“五一”的生意断崖式下跌。

据粗略统计,小悠的奶茶店生意高峰出现在4月29日和4月30日,分别收入2996.67元和3496.38元。随后,5月1日营收突然大幅下滑至2156.25元,共售出114单,这一数据仅与其平时工作日的营收大致相当。5月2日-5月5日,营业额维持在2000元上下。

“五一”过后,小悠形容她的门店“很安静”,营业额遭遇断崖式下跌,5月9日营业额仅为1478.31元,比4月7日下大雨那天的营业额1680.39元还差。

开快餐的何乐(化名)在社交媒体透露,近期每天的营业额都在1500元以内,只到去年同期的一半,“都在说生意不好,顾客跟人间蒸发了一样”。

2、1-4月倒下的餐饮店,比去年同期还要多

当一批餐饮人还在苦苦支撑的时候,还有一批撑不住的餐饮人选择了闭店离场,一些热门商圈也面临着客流下降、铺面难转租的局面。

从大数据的角度看,对比去年,今年1-5月,新入局的餐饮企业更少,但倒下的却更多了。

企查查数据显示,今年1月1日-5月16日,全国注吊销餐饮企业数为72.3万家,去年1-5月这一数据为67.7万家,相当于今年5月刚过半,就比去年多倒下了4.6万家餐企。

具体来看,今年1月、3月及4月倒下的餐企数量均高于去年同期,其中,1月的倒闭情况最为严重,全国注吊销企业数为17.28万家,同比去年增长了211.6%。

也就是说,今年1月倒下的餐企数量是去年同期的2倍多!要知道,去年1月,全国餐饮市场才刚开始复苏。

对比去年,今年新入局的餐饮玩家却在大幅减少。企查查数据显示,今年1-4月,仅1月新增餐企数量比去年多,2-4月均出现了同比下滑。

截至今年5月16日,全国新增餐企数量为97万家,而去年1-5月这一数据为139.7万家,差额足足有42.7万家。

传导到线下,一些热门商圈的商铺也陷入了转租难的境地。

比如西安,红餐网专栏作者邹通表示,今年3、4月其考察市场时发现,西安西安东北大街、大华1935商场、唐延中心城等热门商圈,有不少商铺都在空铺状态。

西安东北大街属于热门商圈,今年4月,从东大街地铁口的一家Biáng Biáng面店的大门上,已贴上“旺铺转让”的广告。根据门上纸张的痕迹,类似的广告应该张贴过好几次,但依然没有人接手。旁边一家店铺老板表示:“这家店关了很久了”。在这家店不远的街道转角处,也有3家门店在招租中,但装修已被撤掉,属于空铺出租的状态。

西安唐延中心城曾是餐饮商家争抢的热门地段,但近些年来,商场人气逐渐冷淡,如今,商场内的许多餐饮、服饰纷纷闭店撤场,大部分店都属于围挡或关闭或者转让状态,场内还剩一些连锁品牌如魏家凉皮、傻得冒、汉堡王等,店内人气也比较惨淡。

在北京的红餐网专栏作者翟彬表示,今年以来,北京一些热门购物中心几个入口处的核心点位,空置时间均超过3个月,这一现象即使在疫情期间也不常见。

3、高端、精致餐厅和连锁品牌也撑不住

即便是连锁品牌,日子也不并一定好过。回顾今年1-4月,已经有不少餐饮品牌“倒下”,其中不乏知名品牌。

比如曾经年入8亿的明星品牌熊猫不走蛋糕,在今年突然倒下,社交媒体上出现大量员工讨薪;一度在全国开出200多家门店的伏小桃,今年大规模关店,总门店数已不足30家;九毛九、奈雪分别“砍”掉旗下子品牌那未大叔是大厨和台盖……

同时,不少高端餐厅也在今年“闭店告别”。比如有着“北京意大利菜餐厅天花板”之称、曾摘获米其林一星的Opera BOMBANA,在4月宣布停业;在上海经营了15年的Osteria生蚝海鲜餐厅也计划于5月30日正式停业;还有业内人士向红餐网爆料,上海外滩的一家于去年年末开业的高端餐厅,也在4月正式闭店了,存活时间不到半年......

一批定位精致餐厅的品牌也接连遭遇挫折,比如号称一天翻台16轮的“早餐界爱马仕”的桃园眷村,如今仅剩4家门店;拥有50多年历史、在美国门店300多家的“汉堡界爱马仕”哈比特汉堡,在国内也只剩1家门店......

无论是小餐饮店还是连锁品牌,今年餐饮人的一大感受就是市场冷淡,开餐饮店更卷、更累了。不少餐饮人直言,今年餐饮淡季更淡,旺季也不如往年旺。

“今年做餐饮,不赔就等于成功。”餐饮二手设备回收商“狗哥”在其短视频账号中表示,从业6年来第一次见到今年这样内卷的情况,不赔等于成功,小赚就值得放鞭炮庆祝,如果门店天天排队,那么这家店的运气和实力简直像“开了光”。

餐饮行业两极分化,

普通餐饮人只能“熬”着等机会

今年为什么有很多餐饮人感到生意比之前更难做?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消费习惯变化、市场竞争不断加剧。

从消费端来看,随着社会财富效应减弱,不少企业裁员、降薪,人们的消费欲望受到了一定的抑制,通过储蓄抵抗未知风险的意愿增强。同时,人们的消费习惯也发生了改变,过去人们倾向于追求消费的附加值,如高大上的环境等,而如今的消费者更关注餐饮消费的本质——产品和价格,要求产品有性价比、好吃不贵。

“当下是消费升级和消费降级并存的状态,主要表现为需求的升级,而非预算的升级。”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副会长管清友表示,消费者过去花100块钱吃东西,现在花100块要吃到更好的东西。

如此一来,大量餐饮店只能选择降价,或者花更高的成本去提升品质,利润空间被缩减。

从餐饮供给端来看,近两年,一批失业人群持续涌入餐饮行业,摆摊、开小店或者小成本加盟连锁品牌等,推高了餐饮的供给量。

广州番禺区的林先生表示,地铁4号线海傍站附近的夜市,去年还只有十来家餐饮地摊,今年以来夜市的摊位已经增加到30多个,“一开始只卖烤串、烧饼、凉面、牛杂、麻辣烫、柠檬茶之类的,今年以来陆续多出了小龙虾、冰淇淋、广西酸嘢、新疆烧烤等摊位,几乎每个月都有新摊位加入进来。”

而地摊往往在房租、人工成本上比餐饮店低,价格上也能做到更低,自然分流了一批消费者,进一步加剧了行业竞争。林先生称,随着夜市规模的扩大,在夜市消费的打工人、白领也越来越多了,周边实体店餐饮商户的生意有所下滑。

“对于没什么特殊优势的底层餐饮来说,它们争夺客户的方式只有不停内卷,或降价压缩自己的利润换取订单量,或降低自己的经营成本,比如原来4个人开店变成2个人,原来营业8小时现在10小时。”智胜餐饮品牌战略咨询创始人寿文彬告诉红餐网。

除了地摊,还有不少餐饮店也通过价格战获取订单量,在团购平台上,一线城市卖100多元的3、4人团购套餐并不罕见,以广州为例,某知名烤鱼品牌推出了199元的3-4人套餐;某牛蛙品牌推出了179元3-4人餐;某牛杂品牌推出了168元三人餐......

此外,头部品牌“跑马圈地”式下沉,还大打价格战,进一步挤压中、尾部品牌的生存空间。

比如今年,品牌对加盟商的争夺战趋于白热化,不少品牌通过“0元加盟”“分期付”“小店型”等降低开店门槛的策略加速抢占市场,有的品牌还大打价格战,用规模优势换取定价权,用总成本领先淘汰对手,最终垄断人们对这一品类的认知。

价格战的背后往往是残酷的认知战,更是头部品牌对价格体系的重新塑造。如今,头部品牌依靠规模化、低成本实现技术和经营模式的升级,正在玩一场以快打慢,加快淘汰进程的游戏。比如瑞幸的9.9元活动,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许多消费者对咖啡的认知,咖啡不全是卖30元左右的“高档产品”,而很多中、小咖啡品牌也不敌“9.9元”,被大量洗牌。

结 语

外部经济、消费环境的遇冷,和内部竞争的激烈,都让当下很多餐饮人倍感压力——眼看着行业洗牌变得更加残酷,而门店却无法吸引来更多顾客,营业额的提升很困难,下滑却很容易,今后该何去何从?

“餐饮人可能需要管理好自己的预期,餐饮这门生意远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好做,洗牌是常态。”寿文彬表示。

当内卷、洗牌成为常态,对于仍在坚持的餐饮人来说,摆在面前的终归只有一条路:活下去。不管今年的餐饮如何难做,都要“熬”下去,先“熬”着,慢慢找机会。因为只要不下牌桌,一切皆有可能。


实体店受到网络的冲击纷纷倒闭,为何连餐饮店也“坚持不下来”了?

十多年来,中国的电子商务行业一直在迅猛发展。在资本的帮助下,它获得了巨额财政补贴。此外,早期的电子商务税收政府视而不见,这相当于弃权。与线下商家巨大的租赁成本、人员成本和各种税费相比,电子商务具有越来越明显的竞争优势。此外,互联网用户数量越多,边际成本越低。因此,实体店比电子商务竞争越来越激烈,不可避免地要关门大吉。

从传统商业的本质来看,就是利用信息不对称进行交易来赚取差价。然而,淘宝等平台上的电子商务已经彻底颠覆和粉碎了这一传统商业模式。一种甚至一种商品已经花费了成千上万的商人去报价。在这个价格透明的竞争环境中,通过用信息吓唬对称来赚取差价是完全不可能的。只有大规模降低成本并在平台上投入大量推广费用才是可能的。因此,在淘宝上,只有不到7%的总店能够盈利,其中大部分都赔钱,不能赚钱。淘宝作为一个平台,从商家的推广费和存款中赚了很多钱。因此,马云声称世界上没有硬生意是谎言。做生意很难。他是“罪魁祸首”!

从实际表现来看,许多实体餐厅通过切入外卖市场发展迅速,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实体餐厅表面上没有多少顾客,但实际上他们的表现非常好,因为他们的大部分业务都是通过外卖实现的。

对于在这些外卖业务中占很大比例的餐馆,一些餐馆会选择关闭商店以降低成本,然后选择在租金较低的地方,甚至在住宅楼中开设厨房。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许多餐馆表面上是关闭的,但实际上它们并没有真正关闭。相反,他们把商店搬到了其他地方,以降低运营成本。

为什么餐饮业的生意越来越难做?

现在的餐饮业生意确实越来越难做,随着外卖平台是崛起,互联网时代的冲击,很多的线下实体餐馆处于亏损的状态;同行竞争和代替品越来越多,大家选择餐饮的多样化,让餐饮行业变得更加艰难。下面给大家简单分析下现状:

1.互联网经济的崛起,美团饿了吗等平台崛起,餐饮行业面临洗牌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加速了懒人模式的到来,加上外卖平台的高额补贴,使得很多的人会选择通过外卖这一渠道来获得更好的餐饮服务。当你在家看电视的时候,不用去餐馆排队,直接用手机点一份外卖,直接送到家里,这是简洁而高效的一种做法。这就会分散一部门人群去餐馆消费,相对而言,这就导致餐馆生意人数的减少。这一数字还在扩大化;

2.同行竞争日益激烈

在很多的商场里面,你会发现,这边有一家火锅店,隔壁也就会出现一家相似的竞争对手;在合肥这边城市,如果你看到了一家海底捞,周边肯定有其他的竞争对手出现,这就无形中导致商家竞争白热化,更多的是服务来吸引客户去消费;餐饮本身没有那么多的专业要求,这就导致很多的创业首选餐饮行业,毕竟吃喝玩乐之中,吃是排在首位,无形中增加很多的竞品加入;

3.替代品丰富,人们的选择多样化

餐饮一直是中国的一个特色行业,都会推陈出新,新的菜品的推出总会带来一些人去消费。但是,对于大多数餐饮企业而言,不会刻意去改变自己的原有的菜单。加上很多新的替代品的出现,导致越来越多人口味多样化,选择多样化;

综上所述,我们觉得做餐饮行业,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不时的去更新自己的菜品,推陈出新,满足更多消费者的口味,这样才会增加自己的竞争力。在行业中脱颖而出,不被淘汰。

现在餐饮越来越难做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挤破脑袋做餐饮?

现在餐饮越来越难做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挤破脑袋做餐饮?

我上一份工作的老板,姓黄,就是转行做餐饮的,以前他做的是贸易。虽然说隔行如隔山,但是老板自有办法,就是请专业人员管理。

楼面部长大家知道是干嘛的吗,从服务员培训,也就是待客之道,大至怎么迎客,小至茶杯碗筷摆放,怎样倒酒都有统一标准。到后厨管理,每天该进多少货,怎么应付突发状况。

例如排骨不够了,调味品缺了哪种,都是部长的事。在我眼中,虽然说部长工资高,但是要管的事情太多,和打杂没有什么区别,还责任重大。

做餐饮的特点就是流水大,例如我店年夜饭100桌,以每桌平均消费1500元来算,就是15万的生意,还不包括酒水之类,而且没有拖欠,袋袋平安。

每天饭店打烊后,黄老板会过来看帐本,取走现金。有时还会和会计喝茶密谈,具体内容当然无法知道。只是有一个怪象,黄老板对饭店的经营,并不上心,营业额多少,他都是一个模样,总是笑咪咪的。

例如淡季的时候,有时员工比客人还多,黄老板并没有裁员,工资照发。作为厨师,我都觉得不好意思混吃混喝,真的盼望着来几桌客人,有活干了,气氛不至于太过尴尬,皇帝不急太监急哈。

后来,相关部门来带走了账本,黄老板,会计也进局子了。据说是嫌疑做假账,涉及到“洗钱钱”。也就是每天把其他收入,算入饭店的营业额入账,这一进一出,钱就洗白了,可以光明正大的花。路边社消息涉及的金额8位数,老板胆子够肥的。

这事之后,我去了另外一个饭店打工,老板姓陈,属于初次创业。据陈老板介绍,他是做了市场调查的,各行各业当中,还是干餐饮好,资金周转快,利润高,赊账少。

但是陈老板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客流量。他把店开在电影院旁边,看似人流量大,但都是去看电影的,真正的食客没有多少。陈老板当初的设想是,现在的年轻人约会,一般都是吃饭后再看电影,靠着电影院这座大山,自己的生意肯定好。

刚开业这个月,由于饭店宣传力度大,价格优惠,自然是吸引了不少客人,属于赔本赚吆喝。活动结束,客流量马上降了下去,就这样半死不活熬了3个月,陈老板又作出一个决定,换菜品,由川菜改为粤菜。

我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进入到陈老板饭店后厨,开始工作。由于突然间换菜品,仅有的食客无所适从,慢慢流失。重新引流,又折腾了2个月,生意开始慢慢上轨道,终于松了口气。

就算是生意好转,店里除了各种开支,例如人工,水电费店租什么的,陈老板发现,收入还比不上普通人。痛定思痛,他决定把店低价盘了出去,以亏损15万告终。我也再次失业。

重新找工作这段时间,不少人劝我自己开个饭店干。他们不知道的是,厨师开饭店,十有七八是以失败收场。首先是没有进行大数据分析,这点洋快餐做得比较出色,他们会从客流量,地段,店面积进行比较。

从而决定店开在什么地方,大家可以去洋快餐的店址看看,是不是消费者的必经之路。另一个是品种,洋快餐允许试错,天津店的豆浆,包子上架,一段时间以后,看销量不行,马上撤了。

而武汉店卖热干面大火,并非偶然。洋快餐是经过市场调查,发现热干面还是武汉人的最爱之一,而且开卖之前,还做了试验,力求口味接近本地人的饮食习惯。所以一经推出,生意兴隆。

我是怎么查大数据的,方法简单,就是上外卖平台,看什么菜点单率最高。这一看不打紧,菜品包括八大菜系,洋快餐,外国料理。意思是十八般武艺,要样样精通,这样开店,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但是我没这本事。

总结

1.准备工作

在决定进入餐饮行业之前,大家一定要做好准备工夫,多做市场调查,学会看大数据。多问问为什么,例如一家饭店,做得好好的,为什么会突然间低价出售。不要被表面现象迷惑,很多客人可能就是托,故意表演给你看的。

2.亲力亲为

各方面条件符合,饭店开起来了,作为老板的你,每个步骤都要盯紧。从原料进货,菜品质量,后厨管理,到服务员培训,收银控制等,每个环节都不能出错。

3.不要用亲戚

憎人富贵嫌人贫,没钱的时候,连自己的亲妈也会看不起你,亲戚的态度就是,你过得不好,他们就放心了。如果饭店聘用亲戚,等到自己小有成就,他们就会暗中使拌子,虽然不至于搞砸饭店,但是各种问题层出不穷。也够你喝一壶的。

在我们这有句玩笑话,“你要跟谁有仇,那就劝他开饭店吧”,可想而知,开饭店做餐饮有多辛苦。可有很多个人,还是把做餐饮当做创业首选。可能是以为 餐饮的利润比较大,门槛还低。而且总是抱有民以食为天的想法去做餐饮行业。其实只有做过餐饮的人才知道,餐饮业的利润并不大,费用还高。盈利也特别难。一个不小心,就会赔个倾家荡产!

我做餐饮行业有20年了,我记得在我两千年刚开始做餐饮业的时候,店里来了一个七八十岁的老大爷,在我这吃完饭之后他问我。你的饭店是租房还是自己买的房子?我告诉他这门面房是我自己买的。这老大爷说:自己买的房子还行,如果有不干的那一天还能剩个房子,如果是租的房子开饭店,那么等你不干的那天,只能剩下一套锅碗瓢盆儿,其余的什么也剩不下。这个老大爷开了一辈子饭店也没挣多少钱。只挣了个生活费用而已。

现在自主择业的人越来越多,做生意的门槛也越来越高,有很多人没有一技之长,而且手头的资金也不宽裕。但还想做点什么生意,而做生意门槛最低的就是做餐饮业,尤其是开小的饭店。其实开餐饮的投入并不高,小点儿的店儿有几十万元钱也能做下来。但现在的餐饮行业竞争特别激烈,除非你有自己独特的餐饮特色,或者占据有利的地理位置,不愁客源,这样也许还能赚点儿钱。要是脑袋一热,随意选个地方就开饭店,那么你赔钱的几率是非常大的。

其实餐饮行业的利润并不高,而且经营成本惊人,如果遇到像今年这个疫情的话,那几乎就是赔的倾家荡产了。而且做餐饮非常的辛苦,也没有大家想象的那种暴利,其实赚的就是辛苦钱。看事情千万别看表象,别看人家做餐饮能赚到钱。但做餐饮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的,在做餐饮之前,首先要做好赔钱的打算。

想要赚大钱就别考虑做餐饮了,除非你不差钱,加盟一个大的品牌餐饮,一切都有专业的经理人打理,兴许还能在餐饮业中得到利益。

这个问题确实值得反思。

为什么那么多人挤破脑袋做餐饮?无非两大原因:

一是他们认为自己做得了餐饮,也就是说, 在做之前,他们并不知道难做。

二是在自己认为会做、能做的事中,餐饮是最可能做到的、做好的。也就是说,其他的不会做,至少心里没底能不能做好。

这从一个侧面折射了创业的盲目性。

近年来,“社畜”一词很流行,很多人不想做“社畜”,怎么办?创业。干什么,发现餐饮自己接触最多,谁没下过馆子?看着不难,所以就干了餐饮。

做了以后,才发现做餐饮并不容易。

很多人认为,做餐饮不就是做菜做饭,自己也会,有多难?反过来说,做餐饮门槛低。

人在做选择的时候,往往不是选择对的,而是选择容易的,这是人性。

事实上,门槛越低的事,可能越难做,一看就会,一做就错。

做餐饮看是容易,学问多

其实,餐饮里面有很多学问,同时是一个辛苦活。

我一直认为,小本生意做餐饮,一个必要条件是,自己必须是厨师。可能不一定要自己炒菜,而会聘厨师,但自己必须会做菜,知道每道菜怎么做,出了问题怎么改进,这样才不至于被厨师给“拿住”、唬住。

而且,做餐饮其实里面有很多小学问,看似无关紧要,但这可能决定一个餐馆的生死存亡。

举个小例子。

我一个朋友多年前开过一个小苍蝇餐馆。他每天会选择一个时间点去批发市场买菜。

什么时间?

批发商快卖完了,零售商还没有开始卖。

这个时间,批发商的菜还剩下不多,随便给点钱,就论堆处理掉了。因为他们要赶时间。而且车停在批发市场,是按小时收费的。

如果去早了,人家主要批发给菜贩子,顾不上理你;

如果去晚了,批发商走了,零卖的小摊价格很贵。

我这个朋友每天“捡”一推“剩菜”回来,很便宜,给顾客的量就特别大。而且,买了什么,就多做什么(当然,大饭店不能这样干)。

所以,他的店很赚钱。

但很辛苦。

做餐饮必须事必躬亲

另外个朋友,目前开有一家以海鲜为主的私房菜馆,价格不低,开了3家店,也非常赚钱,店都不大,但年五六百万的纯利。

每天凌晨两三点,他都会发自己到海鲜市场买海鲜的场景,一般都是买最好的。这活,除非有非常特殊的原因,否则他一定自己去买。

当然,还有一个前提,他在济南一家大饭店做过十多年的厨师,自己一般不下厨,但对买什么原料、每道菜怎么做“门清”。

买完菜,回家睡三四个小时,9点多钟,就要到店里,盯着午餐。

下午睡两三个小时,再盯晚馆,有时候得到凌晨一两点。

有一次,我们喝完酒,1点多了。刚到家,发现他已经在海鲜市场了。

他说,最痛苦的是,睡觉的时间被打得很碎。

2、创业选容易做的,也容易死

刚才说了,选择容易的,而不是对的, 是人的天性。

但创业,选容易的,也容易死。

这样的例子太多了。看看你周围大街小巷饭店的更新频率就知道了,能干过3年,基本就稳住了。

一个很简单的逻辑是, 这么容易的事,你能做,别人也能做,凭什么别人做不好,你就能做好?你去做了,别人也去做,竞争就很激励。

马老师说过,当所有人都认为某件事应该干(指生意)的时候,恰恰是不应该干的。

大家应该看到,最近几年,卖日用、果蔬的小商店也特别多。

有一天,和一个店老板聊起来,他说,我们小区(不是很大的新小区)周边有17家类似的小商店。开店很容易,但生意很难做。

前几天,我看到一家店贴出招租信息了。

最后,对于创业,我的建议是:

首先,不要动不动说,老子不干了,要自己创业;

第二,创业一定不要选择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容易做的事,容易做的事,往往不容易做好。要么选很多人做不了的事,要么把一个很普通的事,做得和别人不一样。

你说呢?

有时候不得不说,人没法赚到自己认知之外的钱。

再没做过餐饮的人的认知里:1、餐饮很简单,我妈做什么很好吃,只要把我妈的配方复制过来,生意肯定火,火了之后再开加盟店。。。从来没想到,自己妈妈做的好吃只不过是自己从小吃习惯了而已。

2、餐饮利润很大,也不会压款。殊不知房租和人工才是最大的成本。

简而言之,就是对自已对餐饮业认知不足。

餐饮行业门槛低,谁都可以干,很多厨师根本什么都不会,媳妇过月子熬过两次米饭都成厨师了,确实是这样,特别是在农村炒的菜根本叫不出名字,胡乱倒腾,不像城里什么宫保鸡丁、鱼香肉丝,农村就是胡乱搭配,你叫芹菜炒肉也行,你叫木耳炒肉也中,反正很乱,但是大家喜欢,很多人的目的是实惠,能吃饱就行,根本不讲究色味美,只要经济实惠就行。

饭店天天倒闭,今天挂牌转让,明天就有人接手,后天就能正常营业,这是经常发生的事情,我们经常能看到饭店转让,明天又能轰轰烈烈的干起来,过不了几天又换人,经常是这样,很多时候大家都不明白,怎么这么快呢?理解不了。

现在饭店确实难干,现在人也特别讲究,不在是过去那个只为吃饱的时代了,不但讲究实惠,还得色味都得有,而且价格也要便宜,大家说难吗?饭店也要讲究利润和成本,所以很难啊!

没有什么好的行当,仔细考虑还是饭店最靠谱,大家经常说人总得吃饭吧!确实也是,现在饭店很难干,要吗经济实惠,要吗要有特色,这两种必须占其一,不然你根本没有立足之地,大家说对吗?

饭店到处都是,我们一个村五个饭店,都没有倒闭,都是在自己家,没有什么费用,有人吃就做,没有人玩,有一家生意特别火,每天营业额2000元以上,人家好说话,怎么都行 ,特别随便,一点半行无所谓,根本看不眼里,随便品尝,相中就要,不行拉倒,所以生意一直很红火,他的经营之路特别适合农村,大家都知道农民就是这样沾点便宜,算账的时候少给点,在农村做生意就是随随便便,大家说对吗?

四年餐饮人,目前几十家店。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想到的是前几天和几个朋友聊天说到:创业其实没得选。

你说做餐饮难吗?

今年2021年,我依然觉得餐饮是一个稍微专业点的“人们”捡钱的时代,并且今后依然是。因为餐饮的,高频、刚需、低门槛,几乎没有哪个行业能与之匹敌。

但观众老爷,我说了,餐饮行业入门的基础从过去的人人可干到现在的稍微专业,其实门槛略高了一些,并且今后门槛会随着人均GDP的提升,不断升高。你参照日本和欧美就可以,未来的品牌连锁化、百年老店都是在高GDP下诞生的。

以上是话题的开胃菜,能看下来的观众,咱们干货走起。

“挤破脑袋做餐饮”和创业的关系:

前一阵子听说现在大家笑称最败家的行为就是创业了。

移动端技术发展到这个节骨眼上,诞生了大批新一代创业者,借着互联网的快车走上人生巅峰的比比皆是,从互联网汲取经验衍生到各个行业,带动各个行业发展,于是乎所有人感觉都有机会创业发家致富了。

但,这里的创业其实大概率上和平常人没有什么关系,毕竟让你去写代码,门槛就筛掉了大部分人。

再者说,大部分人创业的想法是和身边接触环境有关的,周边的市场环境和能接触到的信息直接影响了创业者的项目选择。

说白了,就是想从身边能做的事儿上赚点钱。

那么仨核心问题来了:我能驾驭的技术难度(技术门槛低),我能承受的投入资金(投资小),我能看见的成功案例(商业模式成熟或可模仿)

其实,这么说来,一般就在“衣食住行”里选择了。

所以说,其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创业没得选,层层筛选下来,你能做的事很少。

在各种竞争和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都想找个门槛低,前景广阔的项目来做,民以食为天的道理人人都懂,再说吃喝更是人类生存的第一基本保障,为此都觉得只要踏实的做,好好经营,永远都不会失业,还有就是轻松的解决了家人的吃喝问题,这就是做餐饮的最大优势!为此想做餐饮的人就越来越多,觉得就算做不好也亏得起,所以就造成了今天你刚唱罢我登场,此起彼伏,失败大于成功的尴尬境地,走马灯似的都来交学费买教训,其实餐饮行业看似简单,但想做好,做出品牌真的很难! 社会 在进步,一切都在变,餐饮行业的发展一定要立足长远,踏实前进,切不可盲目跟风进入,急功近利!

如今开个中餐馆真挺难,主打特色、店面装修、餐厅服务都要做得到位,开业还得搞促做活动引流,以前中餐都是主要靠酒水赚钱的,菜品咱不说,如今的客人自己都会算,上饭店自带白酒,进店里喝啤酒比去超市买都便宜,点四个菜以上老板还得赠送一个菜,结账时主动抹零赠饮料,这一套下来去了房租水电,员工开资剩多剩少只有开店的老板自己心里有数!

开个快餐吧,受网络外卖冲击进店就餐的少,走外卖扣点又多,竞争压力非常之大,贵了没人吃,便宜了不赚钱,有良知的餐饮人绝不会做自己都不敢吃的快餐,但这可不能保证你不受无良黑心商家的冲击。

所以,今天的餐饮行业要认真思考前进之方向,做好后期的长远布局,合理研究食客心中对我们的期待,正所谓先食客之忧而忧,后食客之乐而乐!干紧转型为良性竞争,比菜品,比口味,比服务,以正能量的优越来赢取更多食客的倾眯,这样才能在餐饮这条大路上走向成功,实现自己想要的价值!

餐饮市场还是有很大空间的。未来中国服务业必将发展越来越大。

特别是二线三线城市的发展空间是非常大的。消费群体也不断的在变化,更多的是倾向年轻的消费群体。还有中国餐饮好的餐饮品牌并不是很多,有点只是在某个地区非常有名,或者是家族做得比较久。并没有把自己东西推广出去。所以中国人口多,餐饮市场空间还是很大的。

只要有好的菜品,出品有很好营销战略思维好的创意和设计,不管是从产品上还是从空间上从品牌战略上只要抓住了要点,是很容易抢占现在的年轻消费群体。毕竟国内知名餐饮品牌并不多。而且中国传统菜品品类比较多,在某一个品类中做到最好还是有机会的。

餐饮未来在目前看来已经不是一个单纯开饭馆开门做生意。更多是一个价值传递,服务传递,精神消费传递。这样餐饮未来空间还是非常大的。

餐饮其实并不难做只是很多餐饮人没有想清楚做什么就进入餐饮市场。所有做起来很难。我想分析好客户群体,市场定位,确定好客单价多少,最好营销策划战略,打造好的出品,请专业设计团队作出好的空间和品牌设计输出。准备工作做好,你就比别人跑得快。

中国餐饮目前还是一个上升趋势,会有很多百花齐放。

作为一个食客,平时都是在外面吃饭,不管是聚餐上饭馆还是外面吃快餐,也见证了很多家倒闭,又有很多家新开的。相信大家周边也会发现有些餐饮店开了好多年,客源一直很旺,有些餐饮店没多久就坚持不下去了。

以我作为食客的观点来看, 餐饮难做是因为菜难吃 ,虽然我们常说众口难调,天南海北大家食性不同,怎么能满足大家的口味呢?

以前我们聚餐同事最喜欢去的是一家湘菜馆,平均一个月吃一次,一年下来也能吃好多次,刚开始口味不错,大家都觉得确实好吃,去了好几次以后越来越觉得难吃了,时间间隔1年多了,我们就问厨师是不是换人了,新来的服务员确实诚实的告诉我们厨师换人了,口味不一样了,我们也很少去哪里吃饭了,后面饭馆也关门了。

平时吃饭喜欢去茶餐厅吃饭,刚开了一家觉得有必要去尝试一下,服务一般,饭菜正常,吃了几次后发现服务质量下降,做菜水平也下降,食客越来越少,不到半年的时间餐厅也关门转租了,另外一家茶餐厅距离比较远,不过是开在商场附近,除了不俗的流量外,最主要的菜品能一直有保障,口味不变,菜系不变,能一直保持不错的口感,所以一直很喜欢去吃,虽然距离上来说会远一些。

餐饮如果做的好,我们也知道还是很赚钱的,只要每天平均保持一定的客流量,基本上是稳赚的,我朋友投资的餐饮店平均一个月收益差不多10万左右,由于是几个人合伙一起投资的,所以平均分下来月入几万还是有的。

如何保证每天稳定的客流量,我认为保持良好的餐饮口味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连食客的胃都抓不住,那么说餐饮难做的永远都是外行。好不好吃就看回头客多不多,回头客多了生意自然会好,再加上不断涌现的新食客,想不赚钱都难。

对于食客来说好吃想吃才是做餐饮最重要的一步。

以下是反常识回答(也是打脸回答)

1、认为餐饮小店门槛低的一大批人

2、感觉自己吃的多见得多,认为自己有一定的水平,其实吧~~~

3、没有其他技术和人脉,干不了别的(很大一批人)。

4、认为小餐饮(饭、面类)是刚需的绝大部分人——刚不刚需跟你没关系,小生意别扯这个,人确实得吃饭,但吃你的饭不是刚需。

5、没创过业,对创业根本没有敬畏之心,没去小规模餐饮店打过工算过账。

6、认为小店投资低,即使亏损了也影响不大——做生意不去匹配市场,妄想让市场匹配自己。

7、对创业的理解有误,开小餐饮绝大部分和上班的最终收入风险比差距不大,谈不上创业,就是混口饭吃。

8、认为小店选址容易,其实小店选址更难,不是找个坑就行。

9、还有一批加盟被坑开小店的,因为小店加盟人多,忽悠开小店的加盟公司多。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keji312/10441.html
卡点涨停频现!针对A股 神预言 深交所火线出手
还挺倔! 你有脾气了哈 闺蜜喊道 每日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