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时评丨 中拉紧中国与世界纽带 你来我往

机遇

新华社北京5月21日电 题:“你来我往”中拉紧中国与世界纽带

新华社记者高文成

今年一季度,全国出入境人员超1.41亿人次,同比上升117.8%;“五一”假期入出境游客合计达367.2万人次,其中入境游客177.5万人次,出境游客189.7万人次……近期公布的一组组数字展现出中外人员往来的密度和“双向奔赴”的热度。得益于航线恢复、入境便利化措施落地以及互免签证国家增多等多重利好,中国与世界在“你来我往”中看见真实的彼此,拉近心与心的距离,发现和创造合作的机遇。

“中国欢迎你”不只是一个口号。去年12月,中国对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马来西亚6个国家试行免签政策。今年3月,中国又进一步对瑞士、爱尔兰、匈牙利、奥地利、比利时、卢森堡6国试行免签政策,近日又实施外国旅游团乘坐邮轮入境免签。与此同时,随着今年一系列互免签证协定等出入境政策逐步落地,中国与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多国迈入“免签时代”。来到中国的外国游客发现,在华旅游、支付更加方便,越来越多的机场、景点、购物场所支持境外银行卡刷卡支付,很多城市专门发布入境游支付服务指南和宣传视频。

为了欢迎中国游客,许多国家和地区也对中国公民推出免签和落地签,并配套各种暖心服务。马来西亚在多个入境点聘请能说普通话的工作人员,新加坡旅游局与微信支付和银联国际等机构签署谅解备忘录,古巴在宣布对持普通护照中国公民免签同时也为中国游客量身定制旅游产品……法国欧洲新闻电视台认为,一条“双向奔赴”的快捷畅通之路正在铺就。

人流中有信息流,“你来我往”为民心相通注入新动力,让世界看到真实中国。宏伟的历史古迹、新奇的现代科技,乃至独具风情的小众乡村、私房餐厅都成为外国游客到中国“打卡”的选项,“眼见为实”刷新了不少外国游客对中国的认知。新加坡《联合早报》刊文说,不少外国博主都表示亲眼所见的中国打破了他们原有的印象。他们对上海市容的整洁大方印象深刻,对满街跑的新能源车充满好奇,有人爱上了茶叶蛋和豆浆,还有人感叹一路遇到的中国人都是热心肠。

去法国品尝红酒,去瑞士滑雪,去非洲看动物大迁徙……中国游客走出国门,在了解不同国家文化、历史、风俗习惯的同时,也在展示中国形象,在与当地人交往的一言一行中,展现中国人昂扬向上的姿态、开放包容的胸怀。正如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所说,中外游客正在加速进入彼此的日常生活场景,人们在旅途中感悟文化、增进了解、加强人文交流。

人流中也有机遇流,伴随着人员流动,互利共赢的机遇不断涌现。旅游业的兴旺带动酒店、餐饮、交通、购物等各行业发展,创造大量就业机会。据中国旅游研究院预测,今年入出境旅游人数合计将超过2.6亿人次,助推国际旅游收入重新攀上千亿美元关口。跨境游快速带火一方经济,比如张家界受韩国游客青睐,韩式餐馆上座率明显上升,一些饭店日营业额可达万元以上。泰国曼谷市长差察·西迪汶表示,抵泰中国游客数量不断增加,泰国游客也赴华旅游,有利于泰国经济发展和增进两国人民友谊。“这不仅是为了娱乐,也加强了两国合作”。

中拉紧中国与世界纽带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说,欧洲企业人士希望借机拓展中国市场。他们可以更加灵活地参加各类商贸展会和洽谈活动,更加便利地拓展合作伙伴和商业网络。许多欧洲游客表示,15天的免签非常实用,不论是去中国旅游还是商务考察等都能很从容地完成。或旅游观光,或学习工作,或投资兴业……“你来我往”的人群怀揣的目标不同,但都在热烈的交流中找寻人生机遇,共享中国与世界“双向奔赴”的时代红利。

无论是受到热情款待,还是刷新“固有印象”,或是开拓合作机遇,一个又一个交流互动的故事正在不断上演,共同组成了新时代中国在世界舞台上以开放求共赢、以合作促发展的宏大图景,生动展现了中国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的政策逻辑:一个国家越开放就越发展、越自信,越开放就越能够推动世界各国共同发展。这是中国的深刻认识,也是中国的笃定实践,更是中国向世界发出的真诚邀约。(完)


中国精神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弘扬中国精神

中国精神的主要内容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中国精神主要是凝聚中国精神的精神纽带,推进复兴伟业的精神定力,坚定不移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进!

旅游

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对一个人如此,对一个民族,对一个国家更是如此。就像此次战胜疫情的斗争中,所展现的中国精神成为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力量之本、信心之源,凝聚起抗击疫情的强大精神力量。

一、中国精神的主要内容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构成了中国精神的基本内容,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是民族赖以生存的灵魂。

1、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它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2、时代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不仅体现了民族特质,还是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是一种集体意识。

二、弘扬中国精神

想要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以强大的精神支柱为支撑,团结凝聚全体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马来西亚

1、凝聚中国力量的精神纽带

历史证明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必须用中国精神引领各族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把我们中国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胜的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2、激发创新创造的精神动力

我们正在从事的事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创造性事业,而中国精神作为兴国强国之魂的价值和意义更为凸显,想要推进新时代的伟大事业,就必须要有创新创造、向上向前的强大精神奋发力,为实现中国梦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

有句话说得非常好,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兴则国兴,我们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要努力将中国精神转化为青春行动,,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 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你来我往

中国加入世贸的十年是中国与世界"分享共赢的十年"谈谈你的看法

“没有中国的世贸组织不是世界性的贸易组织,只有半个世界。 ”——世贸组织前总干事迈克·穆尔入世10年,是中国融入全球贸易,积极推动全球贸易发展的十年。 10年来,中国政府持续付出艰辛努力,从世贸组织“新成员”向“参与方”和“推动者”角色转换,正在成为一个被各方认可的“成熟”、“负责任”的世贸组织成员。 不仅如此,世贸组织所倡导的非歧视、透明度、公平竞争等基本原则已经融入中国法律法规和有关制度。 市场意识、开放意识、公平竞争意识、法治精神和知识产权观念等在中国更加深入人心,推动了中国经济进一步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 中国经贸发展取得跨越式的成就,让中国和其他国家拥有共同的“经济语言”,成为中国加深与世界各国关系的纽带,而中国的发展对于国际经贸格局的结构性变化也有着重要意义。 “2009年,中国的进口量增长2.9%,是世界各主要经济体中唯一进口保持增长的国家。 ”据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崇泉介绍,在全球贸易量下降12.8%的情况下,中国进口值仍然超过1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二大进口国,极大地提振了世界经济,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 2010年,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全球贸易趋缓的形势下,中国货物贸易进口额超过1.4万亿美元,占全球的十分之一。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总干事坎德赫·尤姆凯拉指出,中国的贸易驱动型增长对其他发展中国家产生了一种“涓滴效应”。 中国高效的生产系统也使得消费者能够以承受得起的价格获得各种消费品,间接提高了发展中国家消费者的购买力,从而产生减轻贫困的效应。 同时,跨国公司也“与龙共舞”,凭借在华投资获取丰厚回报。 10年来,在华外商投资企业累计汇出利润2617亿美元,年均增长30%。 尤姆凯拉说:“中国入世,受益方绝不仅仅是中国,还包括发达国家、新兴工业体和非洲一些最不发达国家。 10年来,中国赢了,世界也赢了!”

丝绸之路作为中外友好的重要纽带,它的意义是什么?

意义:最早最重要的东西方文明交流通道。

1、“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沿着这条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毛皮、汗血马、石榴、葡萄等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

2、丝绸之路是西汉与西域交往和交流的历史见证。丝绸之路也是西汉时期及以后,中国与西亚、欧洲各国的联系之路。

原创新闻

3、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也密切了汉族与沿途的其他少数民族的关系,促进了我国西北地区的开发。

扩展资料

丝绸之路的由来:西汉以前,中国丝绸经西北各民族,少量滴辗转贩运到中亚、印度半岛等。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西行,大量丝帛锦绣沿着通道不断西运;西域各国的奇珍异物也陆续输入中国。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著称于后世的“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产生的实质:丝绸之路是西汉政府为了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使汉朝和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增多,汉朝的丝、丝织品大量运到西域后再转运到西亚和欧洲的情况下出现的。它在更大程度上是一种政府行为之后的民间行为所导致的后果。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keji312/10504.html
一颗彗星高速划过欧洲上空 夜空变成蓝绿色
戎美股份 5月21日主力资金净买入24.87万元 股票行情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