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为MEGA埋单 最惨季报!理想汽车跌惨了

出品|达摩财经

去年12月创下月交付5万辆的新纪录后,李想有些“飘”了,脑袋一热定下了2024年突破80万辆的销量目标。不曾想转过头来就被一季度业绩打脸。

5月20日晚,理想汽车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财报,从2023年全年业绩大超预期,到2024年第一季度经营亏损,理想汽车在短时间内经营状况发生如此大的变化,让投资者始料不及。

2024年第一季度,理想汽车收入为256亿元,同比增加36.4%,环比减少38.6%;净利润为5.9亿元,同比减少36.7%,环比减少89.7%。

财报发布后,理想汽车美股股价跌去12.78%。次日理想汽车港股同样表现不佳,截至收盘,理想汽车港股股价报收80.65港元/股,跌幅达19.27%,创下过去两年多来的最大单日跌幅,单日总市值缩水超400亿港元。

按照理想的计划,2024年应该是爆发式的一年,除了纯电的MEGA和四款增程产品L6、L7、L8和L9。按照计划,今年下半年理想还将推出三款纯电SUV。丰富的产品矩阵也为其80万辆的销量目标提供了一定的底气。

作为理想首款5C高压纯电车型的MEGA在上市前就被寄予厚望,理想甚至为其定下挑战月销8000辆目标,并预估3月份所有新车的交付量再次超过5万辆。没想到MEGA在3月上市后却遭遇“P图门”,大量订单被退,导致MEGA上市第一个月仅卖出3229 辆,远远不及预期。

从L 系列的销售上看,2024年以来,零跑、问界等对手也相继发布增程式新产品,竞争的进一步白热化对理想造成了一定的销售压力。同时,MEGA“P图门”事件也变相影响了 L 系列的销售。今年3月,理想汽车新车交付仅28984辆,与其5万辆的销售目标相差甚远。

2024年第一季度,理想汽车总交付量为80400辆,环比去年第四季度13.2万辆的交付量,下降近40%。

为了给2024款理想L系列车型上市做铺垫,今年1月,理想L系列老款车型全面降价,幅度在3.3万元-3.5万元。此举使得理想汽车的单车收入从去年末的34.9万元降到了30.2万元,理想不仅丢了销量的同时还挤压了汽车整车的毛利率。

今年一季度,理想的车辆销售毛利率降至19.3%,环比去年四季度的22.7%下降3.4个百分点。公司毛利率也降至20.6%,勉强维持在20%之上。

交付量的收缩和毛利率下降已经使理想汽车经营利润转负,但在一季度理想汽车仍录得5.9亿元的净利润,其中,理财收入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截至3月31日,理想汽车的现金为989 亿元,是中国造车新势力中的现金王者。这部分资产包括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制现金、定期存款、短期投资以及长期定期存款等,它们为理想贡献了 10.69 亿元的利息及投资收益,助推理想汽车当季净利润为正。

进入4月,理想汽车销售压力仍存,当月交付新车25787辆,比3月进一步下降。MEGA的销量仅为1145辆。MEGA的表现也引发了理想汽车投资者们的不满,将理想汽车告上法庭。

诉讼称,理想汽车的公开声明在所有相关时间都存在重大虚假和误导性,包括理想在推出首款电动汽车车型MEGA时,夸大了市场对车辆的需求和运营策略的有效性,不太可能达到2024年第一季度的车辆交付量预期等。

从3月1日MEGA上市至今,理想汽车美股和港股均大幅下跌,截至5月21日,无论是美股还是港股,理想汽车的股价都已“腰斩”。

值得一提的是,理想汽车的管理层则在去年年底就开始了减持。2023年12月15日,公司联合创始人、现任总裁兼总工程师马东辉减持20万股ADS,总价值345.7万美元;公司首席财务官李铁减持40万股ADS,总价值691.4万美元。二人合计减持股票市值为1037万美元。

作为理想汽车非执行董事的王兴也赶在一季度财报前进行了大量减持,据统计,仅去年9月和今年3月两个时间节点,王兴共减持理想汽车8次,累计减持金额约8亿港元。

可以预见的是,理想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仍不好过,不仅新产品销量承压,在价格上还要受到搅局者特斯拉的牵制。

4月21日,特斯拉中国官网显示,全系车型降价1.4万元。特斯拉带头发起的价格战无疑搅浑了整个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就在特斯拉宣布降价的次日,理想汽车宣布,2024款理想L7、理想L8、理想L9及理想MEGA将采用新的价格体系。

其中,理想MEGA售价下调3万元,调整后售价为52.98万元;理想L7、理想 L8和理想 L9全系车型降价1.8万元—2万元。

鉴于一季度的业绩表现,理想也放低了自身的姿态。年初制定的激进的80万辆年销量目标,已经被调低至56万至64万辆。

今年前4个月,理想汽车总销量为10.6万辆。这也意味着,理想即便想要达成调低后的销量目标,在今年剩余8个月的时间里,其平均月销量至少也要卖到5.7万辆。而这一数字对现阶段的理想来说,显然仍有一定难度。


理想mega遭遇“滑铁卢”说明什么

也许李想本人也没想到,理想MEGA的上市会在短短一周内就让公司市值蒸发近600亿人民币。 2023年对李想来说是非常成功的一年。 他在社交媒体上频频发声,赢得了舆论的支持,同时也在市场上取得了成功,完成了销量目标。 2023年全年,理想汽车实现了营收1238.5亿元,成为国内第一家年营收突破千亿元的新势力车企,也是为数不多没有亏损实现盈利的品牌之一。 然而,理想汽车的辉煌并未持续太久。 理想MEGA,这款品牌旗下首款纯电动MPV,也是迄今为止最贵、最高端的车型,在上市72小时内收获了大约3218个预订,但随后退订数量达到了台。 这款车型让理想汽车遭遇了近年来最大的挫折。 根据最新数据,理想MEGA上市一周后,理想汽车的港股市值下跌了20%,按照其3109亿港币的市值计算,市值蒸发了超过621亿港币(约合571亿人民币),这个数字接近去年总营收的一半。 理想汽车一直以增程混动技术为优势,这一技术路线是理想汽车成功的关键。 然而,理想MEGA却选择了纯电动动力系统,这与理想汽车的传统优势背道而驰。 理想MEGA的家庭定位似乎符合当前MPV消费者的需求,但其采用纯电动动力系统,与用户的使用习惯和需求相悖。 理想MEGA的失利并非产品本身问题。 实际上,从产品角度来看,理想MEGA在各方面表现出色,充电效率极高。 然而,过高的定价是导致其开局不利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众多品牌纷纷降价抢占市场的背景下,理想MEGA的高定价引发了广泛争议。 此外,理想MEGA的充电速度虽然快,但目前其超快充桩仍在建设阶段,导致潜在用户对其实际充电体验产生担忧。 理想汽车一直依赖舆论导向和流量来维持销量,但这次在理想MEGA上却失去了优势,负面舆论不断涌现。 总之,理想MEGA的失败并非单一因素导致,产品营销策略和定位都存在问题。 理想汽车不仅放弃了传统的增程混动技术,还在舆论领域失去了优势。 对于李想和理想汽车来说,理想MEGA的未来确实值得深思。 如果不采取降价等措施,理想MEGA可能会成为理想汽车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市值大跌730亿,李想微博停更一周,理想汽车怎么了?

MEGA发布后的舆论走向,超出了理想汽车的预料。

作者|Juice

编辑|志豪

理想首款纯电车型MEGA上市之后,市值已缩水730亿元。

车东西3月8日消息,过去十天里,理想汽车的股价经历了一次出人意料的极速过山车行情。先是在2月26日,理想汽车拿出了成立以来最好的年度财报,随后,2月27日当天港股股价、市值一路飙升,股价大涨25%,一天涨出的市值就超过了一个“小鹏汽车”。

紧接着3月1日,理想汽车正式发布了首款纯电动汽车MEGA,之后股价走势开始由涨转跌,中间虽有小幅上涨,但是整体走势成下跌态势。截止3月8日发稿前,理想汽车美股市值整体跌幅超过700亿元(约合人民币)。

一周之内,两件对于理想汽车来说都非常重要的事件,导致了两个截然不同的结果。如果说,前者交出一份有益财报带来的市值增长在预期之内,那么后者带来的股价下滑则完全超出了李想和他团队的意料。

截止3月7日美股收盘,理想汽车股价回落到36.47美元(约合人民币262.26元),公司整体市值为386.9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782.63亿元),十天内市值较高点缩水730亿元。

▲理想汽车市值已从高点缩水730亿元

与美股相似,3月8日港股收盘,理想汽车股价也回落到了143.6港元(约合人民币132元),整体市值为2860亿港元(约合人民币2629亿元),较高点也有所下滑,目前股价已经接近2023年财报发布之前的状态。

正如上文所说,理想汽车的市值波动跟两起较大的事件强相关。2月26日,理想汽车正式发布2023年的财报,全年营收达到1238.5亿元,净利润为118.1亿元,全年共计交付37.6万辆汽车,多项数据均创下历史新高。这是理想市值猛增的起点。

三天后,理想汽车品牌史上第一款纯电动汽车MEGA正式发布,理想方面对于这款车的预计目标是50万元以上市场销量第一。但是由于车辆个性的外观设计和55.98万元的价格,这款车引起了极高的讨论度。

▲理想MEGA

也是在理想MEGA上市之后,理想汽车的股价开始由涨转跌。

这可能也和理想MEGA的市场表现有关。据车fans调查预估,理想MEGA在上市后72小时内单店的大定订单为8~9台,结合理想汽车全国471家门店来看的话,大定数量仅为4000多台,甚至还有部分客户认为价格差太大选择退订。

而此前热衷于晒战报的理想汽车,至今还没有公布过理想MEGA的订单量,“微博之王”李想更是将近一周都没有更新过动态,他的最近一条微博还停留在3月2日转发的一条关于理想MEGA设计师采访的内容。

▲李想微博还停留在3月2日

可以说,从目前的态势来看,现阶段理想MEGA想要挑战月销8000台的销量能否成功还很难下定论,不过理想汽车作为一支打过硬仗的团队,后期是否有可能会逆风翻盘,也未可知。

除了理想MEGA销量不及预期,理想市值缩水还可能存在其他原因,比如理想从增程式切入到全新的纯电领域,还未证明过自己的战斗力,因此也可能引发投资者的怀疑;另外随着问界的强势表现,理想的新势力销冠位置也受到了威胁。

整体来看,在定下了2024年80万辆的销量目标之后,理想汽车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本文福利:理想汽车股价大跌,MEGA是主要原因吗?分享报告《从MEGA看理想对于纯电车的思考》,对话框回复【车东西0607】下载报告。

首款纯电评论两极分化 MPV市场并不好打

理想汽车市值回落,其中最大的变数可能来自理想MEGA的发布。

理想在发布了2023年财报之后,就在同一周发布了首款纯电MPV MEGA,这款车从亮相开始就充满了讨论,而上市当天更是将这一讨论推到了顶点。

行业人士和消费者对于这款车的争议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首先是产品的价格,55.98万元决定了这款车的目标是富裕家庭,但是围观群众对于这个价格却各有各的想法。发布会结束后,就有网友们在理想汽车微博下对新发布的理想MEGA的定价展开了热烈讨论。

讨论也比较两级分化,一些网友认为55.98万元的价格相当合理,而另一些人则认为价格略高。同时,还有一部分网友采取了更谨慎的态度,选择暂时观望,他们认为未来市场的接受程度和反馈才是评价这款车价值的关键。

▲部分网友讨论理想MEGA定价

但也有一些网友将更早发布的小鹏X9作为了对比参照物,甚至觉得小鹏X9“真香”。

值的注意的是,小鹏X9最近也确实在销量上有了明显的起色。易车数据显示,2月26日至3月3日单周,小鹏X9的销量达到了1300余辆,在MPV市场中仅次于传统豪强别克GL8,并且差距非常小。

▲2月26-3月3日MPV市场销量榜单(图源易车)

除了价格,外观也是讨论的中心,但由于外观很早就公布了,所以关于外观的讨论并不是最近才开始的。

为了保证风阻系数,这款车采用了水滴形的造型,风阻系数实测只有0.215,但这也让该车在观感上并不像传统的MPV。这样风格的评论注定两极分化,喜欢的人可能会非常喜欢,不喜欢的人则很难喜欢上。

▲理想MEGA

但这一事件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了这款车,而围绕这一话题,又有很多人开始了新的讨论,客观上对这款车的传播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

此外,网络上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理想对于补能体系的建设策略存在一定的弊端。对这样一款纯电产品,理想找到的卖点为5C超充,12分钟补能500公里,从特研所现场体验来看,这个充电速度确实很惊人。

特研所

,赞28

但现阶段理想汽车对于充电站的建设主要集中在高速线路上,对于城市的建设相对而言并不算多。而纯电车高频使用场景并不在高速,大多数时间还是在城区为主,这会导致城区用户很难体验到理想汽车发布会上所说的高速充电感受。

▲理想充电地图

事实上围绕这款车的讨论点还有很多,比如说没有后轮转向、三季度OTA的智能掉头、碰撞测试等,这里就不一一展开了。

另外回到理想对于这款车的目标:成为50万以上市场销量冠军,月销8000台。这个目标是否有希望呢?预测可能不准,车东西这里只列举一些数据供参考。

易车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市场,30万以上销量300万辆左右,50万以上占其中1/5,总销量大概60万辆左右。

整体来看,50万以上市场中卖的最好的车型是宝马X5,乘联会数据显示,2023年宝马X5的总销量为台,单月销量约合7130台。

如果聚焦到MPV市场,50万以上MPV总销量大概7万辆,最畅销的车型分别为埃尔法、雷克萨斯LM、奔驰V级和威霆、极氪009,这其中唯一纯电MPV为极氪009,全年卖了1.8万余辆,平均每个月1500辆。

MPV车型盘点,理想MEGA失利总结,新势力该学学比亚迪

MEGA跌倒,舅舅吃饱。关注度颇高的理想MEGA上市,55.98万的高昂售价抵消了大众对其激进外形的宽容度。据说上市后出现了大规模退订,小定转大定只有30%多,不少用户转投腾势D9或者小鹏X9。腾势D9曾被戏称为“大舅”,小鹏X9则被戏称为“小舅”,所以才有开篇的一句戏言:MEGA跌倒,舅舅吃饱。

一、关于理想MEGA:

我不喜欢李想,同时也认为理想的车价格虚高。以前甚至发表过理想整合能力差,造不了小车的观点。但是作为自媒体,底线还是得坚守的。对于一款车,你可以指出它的不足,可以批评它价格虚高,但是不能用贴标签的方式进行污蔑带节奏。说MEGA像棺材,像灵车,确实过分了,而且有人甚至配上了花圈哀乐,确实有点没下限了。

MEGA问题不少,核心点在于设计过于前卫,而能拿得出60万买车的人,多数都人过中年,对这种前卫设计的包容度不高。理想现在卖得好,只是吃到了时代的红利,而并非真的就是时代的引领者,MEGA这一步,终究还是迈大了。

另外,MPV和纯电之间本来就存在矛盾,像是目前卖得最好的MPV车型——腾势D9,DM-i混动一年销量11万,而EV车型一年只卖了7千多,可见市场对于纯电MPV的接受度本身就不高。MEGA最高520kW的快充功率的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续航焦虑问题,但快充桩实在太少了,520kW只能是停留在纸面上的数据。相较而言,还是D9的双枪快充更加实用。

二、腾势D9

腾势D9是目前唯一登顶的国产MPV车型,要知道,过去20年,MPV领域一直是别克GL8的天下。对GL8的超越,是新能源对传统燃油车的一次反超,也是比腾势在高端豪华领域最为坚实的一步。而这次新款上市,销冠MPV增配不增价,产品力有了进一步提升。

虽然销量第一,但实话实说,腾势D9就单纯的产品力而言,并没有做到同级碾压的水平。国产新能源实在是太卷了,像是同价位的岚图梦想家、传祺E9、魏牌高山,水平都是不差的。D9之所以能够异军突起,除了腾势背后比亚迪和奔驰的品牌优势以外,均衡是一个重要因素。

动力方面,D9算不上出色,四驱版零百7.9秒只能算中规中矩。麦弗逊前悬的调教上限也并不算高。这方面岚图梦想家做的最好,零百5.9秒,也用上了前双叉臂。魏牌高山用的同样是麦弗逊,不过零百5.7秒,对比D9也是有优势的。不过对于MPV而言,操控和加速并不是一个重要的加分项,况且零百7.9的动力也足够了。底盘方面,麦弗逊的上限虽然不高,但是D9有云辇-C的加成,三挡可调,舒适性方面是有保障的。

外观、配置、空间、智能化方面,这几款车都非常不错,都有同价位一线的水平。可是看销量的话,差距则非常明显,腾势D9 DM-i过去一年卖了11万辆,而第二名岚图梦想家只有不到2.5万辆。传祺E9卖了1.8万辆,而魏牌高山只有2400辆左右。

这里面除了腾势在新能源领域的品牌优势以外,保值率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关键点。高销量、高保有量意味着高保值率。MPV在商用领域有着很高的流动性,所以保值率会被消费者极为看重。像是魏牌高山,0.01万公里的准新车在二手车市场上就要打个八折,确实可能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热情。

这一点,造车新势力确实应该学习一下比亚迪,买MPV分为家用或商用,消费者大多都是40岁以上的人群,稳重、大气、均衡是很重要的。MEGA的确有其优秀的地方,比如说空间大、充电快等等。但是客户画像没有找准,外观设计太过激进,先把稳重二字丢了,而纯电MPV短板明显,也不够均衡。加上过高的售价,更是拉升了消费门槛。有今日的滑铁卢也在所难免。

目前MPV市场,虽然燃油车仍旧占据了不小的比重,但是从专业角度看,被插混车型(包括增程)淘汰也只是时间问题。短期看腾势D9仍旧是市场主力,比亚迪和奔驰的背书,在产品力、稳定性和保值率方面的优势还是非常明显的。纯电车型中,极氪009、小鹏X9后劲儿十足,极氪009更偏重商用,50万的起步售价确实不是普通家庭能消费得起的。小鹏X9是目前纯电MPV的首选,智驾领域小鹏是仅次于华为的存在。

2024年,我预测MPV领域腾势D9会蝉联销冠,而小鹏X9则是纯电MPV年度黑马(猜测价格在年中会出现下调空间)我们拭目以待。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keji312/10884.html
阿兰时隔2年回归!费南多艾克森入选 国足公布29人名单 申花
买卖公司股票未按规定进行披露 兰卫医学董事 副总经理毛志森收